㈠ 彈道導彈運動特性
這10分我要定了,以下是我的權威回答希望你滿意,我不愛復制,尤其是大篇幅的啰嗦,首先什麼是彈道導彈,顧名思義彈道導彈也稱彈道飛彈,是一種彈道沿拋物線飛行的飛彈,第一枚是德國造的V2,二戰以後彈道導彈得到了迅速發展,按打擊程度分為戰術性和戰略性,按射程分為短程,中程,長程以及洲際型,按發動機推進方式主要是火箭發動機,有液體推進劑,固體推進劑,液固混合推進劑,按發射載體又有井噴發射,鐵路發射,公路發射,越野履帶機動發射,水面艦體發射以及彈道潛射方式,飛行包線主要是點過後進入爬升段,平飛段,再入段,按攜帶彈頭不同分為單彈頭和分導式多彈頭,現在的彈道導彈都核常兼備,制導方式主要是陀螺儀制導,加彈載計算機制導修正,飛行速度最大時能達到15馬赫,除短程外其它都要刺破大氣層,最高揚點達1000公里,射程14000公里, 沒有太強的電磁特性,紅外特性較大, 目前比較著名的有俄羅斯的雅爾斯, 白楊, 布拉瓦, 美國民兵3, 三叉戟d5 ,中國東風31甲, 再給你補充下, 通常短程的都是單級的, 中程一般兩級, 洲際大都三級, 和火箭原理一樣, 好了,全手工,掙你這10分不容易啊,看著給吧!軍事方面哪不懂可以問我,我這方面專業, 獨到的軍事見解,良好的軍事素養,專業的軍事知識,以及優秀的表達能力,再見!
㈡ 錢學森最開始研究導彈的時候還沒有衛星,那導彈是怎麼定位的呢
慣性制導。
跟手機的動態感應類似。讀取自己的加速度,就能計算出自己的速度。
發射之前要計算好對方和自己的相對位置。
順便一提……就算是現在,中國也沒有衛星制導導彈或者衛星制導炸彈……
因為中國的定位衛星還在開發……
㈢ 導彈制導方式具體有哪幾種
可分為自主制導、尋的制導、遙控制導以及復合制導。
1.自主制導:慣性制導(INS)、程序制導、地形匹配製導、星光(天文)制導、GPS制導。
2.尋的制導:雷達制導、紅外製導、毫米波制導、電視制導、激光制導
分為主動尋的制導、半主動尋的制導、被動尋的制導
3.遙控制導:按傳輸方式:指令制導和波束制導
指令制導分為無線電指令、有線電指令。
波束制導分為雷達波束制導和激光波束制導。
4.復合制導: 同一武器上採用兩種或兩種以上制導方式組合而成的制導技術。
㈣ 導彈涉及到哪些科學知識和科學技術
[技術]
武器裝備發展技術 空軍在論證新武器、改進現有武器和驗收武器裝備過程中所應用的技術。現代空軍武器裝備技術復雜,價格昂貴,促使空軍加強了對新裝備發展和舊裝備改進的論證工作。確定武器裝備的戰術技術性能是否合理,通常採用各種試驗試飛方法和數字模擬法。飛行試驗是在真實的使用條件下探索航空新技術的重要手段,是為新裝備的研製提供技術基礎,也是裝備調整、鑒定和使之更有效地付諸使用所必不可少的環節。空軍各種地面裝備同樣需要試驗、試用,有的還要進行空中校飛。在許多國家,武器裝備的試驗試飛由航空工業科研部門和空軍共同承擔,但各有側重。在試飛手段和方法上,各國強調標准化建設,日趨使用統一的規范和標准。在軍用飛機的鑒定驗收試驗中,強調作戰使用性的試驗和評定,而原型機可靠性與維修性的試驗和評定更為人們所重視。測試技術已從靠感官和粗略地記錄發展到飛行試驗數據的自動採集、自動處理,磁記錄、遙測、磁遙結合的內部參數測試系統。精密測試雷達、光學經緯儀等構成的外部參數測試系統,得到廣泛的應用。飛行參數的採集、傳輸、記錄以及數據的實時處理和事後分析,都廣泛地使用了微電子技術和電子計算機技術。飛行模擬對於研究和驗證航空新技術,特別是對於開展飛行品質研究,發揮了巨大的作用。有的國家已研製出空中飛行模擬器,又稱變穩定性飛機。這是一種經過專門改裝的試驗研究機,用以研究飛機飛行品質、飛行控制技術、顯示技術和訓練試飛員。
武器裝備使用技術 空軍人員掌握武器裝備和技術設備的操作技能。主要有指揮技術、飛行技術、轟炸技術、射擊技術、 領航技術、 搜索跟蹤識別技術等。現代空軍武器裝備對指揮和操作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①在指揮上,越來越多的電子設備對指揮人員的文化科學素質和專業技術知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②為了最大限度地發揮裝備效能,推動了人機結合的使用技術的發展。飛行模擬技術已趨成熟,在各國飛行訓練提綱中,使用飛行模擬器的時間已佔相當比例。模擬器示景系統採用計算機成像技術,不僅可練習高難度的飛行動作,還可訓練空戰、 領航、 轟炸、射擊等技術。在搜索跟蹤識別技術上,新的電子光學設備能自動顯示更多的有關目標參數,對使用技術提出了新的要求。
後勤保障技術 空軍後勤是空軍作戰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現代空軍後勤要求具備與作戰部隊相應的機動能力、快速保障能力和生存能力。後勤保障技術現代化是提高保障能力的主要手段,在物資、油料保障、衛生勤務保障、運輸保障、裝備保障和工程保障中都離不開保障技術。許多國家把提高後勤裝備自動化作為發展重點,應用運籌學和電子計算機技術,優化物資油料調配和經費的調撥。現代空軍修建工程技術體現在對機場的勘察、設計、科研、施工等工程建設的全過程中。在勘察設計方面應用航測、激光測距儀、模型模擬和計算機輔助設計等技術,在施工中廣泛採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和新設備。
武器裝備維修技術 保持和恢復空軍武器裝備經常處於良好狀態的技術。主要包括對武器裝備的維護保養、修理、封存、延壽等。隨著武器裝備的發展,有些國家的空軍正在加緊對維修理論的研究,裝備維修已從簡單的預防和排除故障,發展到對裝備的全壽命過程的監督和控制,裝備的可靠性與維修性成為裝備設計的重要指標,發展了以可靠性為中心的維修思想, 改進了維修方式, 採用了維修新技術, 提高了工效,降低了費用,安全度上升。可靠性與維修性工程已發展成為相輔相成的兩門學科,應用范圍已從航空電子設備向飛機電氣、 液壓、 機械及結構等系統發展,從硬體向軟體領域發展。航空武器裝備的維修,不僅有電磁、射線、聲音和振動探測、溫度探測、全息攝影等先進檢測技術和手段,而且有機械故障監控系統、自動化檢測系統,並運用了電子計算機設備。外場維修工作將主要是更換便於拆裝的單元體和部件,內場修理任務將有所增加。
統籌技術 運用系統科學理論研究空軍作戰、訓練和建設的工程技術。主要包括空軍建設統籌技術、空軍作戰統籌技術、空軍訓練統籌技術、空軍武器裝備統籌技術等。空軍建設統籌技術,以軍事戰略為指導,運用現代管理科學知識、系統分析方法、計算機技術、多變數優化控制與決策技術,對空軍的規模、兵力結構、編制體制、武器裝備、人員培訓、戰場准備等宏觀問題進行科學預測和統籌規劃。空軍作戰統籌技術,以遂行任務的作戰條件為基礎,運用概率論、軍事運籌學、射擊學、轟炸學等理論和方法,預測空軍作戰的效果,為取得一定戰果應使用的兵力,以及為遂行不同作戰任務提出兵力優化方案,是指揮員在組織實施戰役戰斗時, 進行正確統籌的重要依據之一。空軍訓練統籌技術,以培養高質量人才為目標,系統地研究人才培養的最優體制,包括訓練內容、時間,晉升服役年限,訓練裝備等,提高效益,防止人才流失。空軍武器裝備統籌技術,對空軍武器裝備的全壽命期進行系統效能費用分析;運用可靠性理論、全面質量管理原則,有效地控制武器裝備的質量與使用。
[科技]
導彈通常由戰斗部(彈頭)、彈體結構系統、動力裝置推進系統和制導系統等4部分組成。
導彈推進系統是為導彈飛行提供推力的整套裝置。又稱導彈動力裝置。它主要由發動機和推進劑供應系統兩大部分組成,其核心是發動機。導彈發動機有很多種,通常分為火箭發動機和空氣噴氣發動機兩大類。前者自身攜帶氧化劑和燃燒劑,因此不僅可用於在大氣層內飛行的導彈,還可用於在大氣層外飛行的導彈;後者只攜帶燃燒劑,要依靠空氣中的氧氣,所以只能用於在大氣層內飛行的導彈。火箭發動機按其推進劑的物理狀態可分為液體火箭發動機、固體火箭發動機和固-液混合火箭發動機。空氣噴氣發動機又可分為渦輪噴氣發動機、渦輪風扇噴氣發動機以及沖壓噴氣發動機。此外,還有由火箭發動機和空氣噴氣發動機組合而成的組合發動機。發動機的選擇要根據導彈的作戰使用條件而定。戰略彈道導彈因其只在彈道主動段靠發動機推力推進,發動機工作時間短,且需在大氣層外飛行,應選擇固體或液體火箭發動機;戰略巡航導彈因其在大氣層內飛行,發動機工作時間長,應選擇燃料消耗低的渦輪風扇噴氣發動機。戰術導彈要求機動性能好和快速反應能力強,大都選擇固體火箭發動機。
導彈制導系統:按一定導引規律將導彈導向目標 、 控制其質心運動和繞質心運動以及飛行時間程序、指令信號、供電、配電等的各種裝置的總稱。其作用是適時測量導彈相對目標的位置,確定導彈的飛行軌跡,控制導彈的飛行軌跡和飛行姿態,保證彈頭(戰斗部)准確命中目標。導彈制導系統有4種制導方式:①自主式制導。制導系統裝於導彈上,制導過程中不需要導彈以外的設備配合,也不需要來自目標的直接信息,就能控制導彈飛向目標。如慣性制導,大多數地地彈道導彈採用自主式制導。②尋的制導。由彈上的導引頭感受目標的輻射或反射能量,自動形成制導指令,控制導彈飛向目標。如無線電尋的制導、激光尋的制導、紅外尋的制導。這種制導方式制導精度高,但制導距離較近,多用於地空、艦空、空空、空地、空艦等導彈。③遙控制導。由彈外的制導站測量,向導彈發出制導指令,由彈上執行裝置操縱導彈飛向目標。如無線電指令制導、無線電波束制導和激光波束制導等,多用於地空、空空、空地導彈和反坦克導彈等。④復合制導。在導彈飛行的初始段、中間段和末段,同時或先後採用兩種以上制導方式的制導稱為復合制導。這種制導可以增大制導距離,提高制導精度。
導彈制導精度是導彈制導系統的主要性能指標之一,也是決定導彈命中精度的主要因素。打擊固定目標時,導彈命中精度用圓概率偏差(CEP)描述。它是一個長度的統計量,即向一個目標發射多發導彈,要求有半數的導彈落在以平均彈著點為圓心,以圓概率偏差為半徑的圓內。打擊活動目標時,導彈的命中精度用脫靶距離表示,即導彈相對於目標運動軌跡至目標中心的最短距離。
導彈彈頭是導彈毀傷目標的專用裝置,亦稱導彈戰斗部。它由彈頭殼體、戰斗裝葯、引爆系統等組成。有的彈頭還裝有控制、突防裝置。戰斗裝葯是導彈毀傷目標的能源,可分為核裝葯、普通裝葯、化學戰劑、生物戰劑等。引爆系統用於適時引爆戰斗部,同時還保證彈頭在運輸、貯存、 發射和飛行時的安全。彈頭按戰斗裝葯的不同可分為導彈常規彈頭、導彈特種彈頭和導彈核彈頭,戰術導彈多用常規彈頭,戰略導彈多用核彈頭。核彈頭的威力用梯恩梯當量表示。每枚導彈所攜帶的彈頭可以是單彈頭或多彈頭,多彈頭又可分為集束式、分導式和機動式。戰略導彈多採用多彈頭,以提高導彈的突防能力和攻擊多目標的能力。
導彈彈體結構系統 用於構成導彈外形、連接和安裝彈上各分系統且能承受各種載荷的整體結構。為了提高導彈的運載能力,彈體結構質量應盡量減輕。因此,應採用高比強度的材料和先進的結構形式。導彈外形是影響導彈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具有良好的氣動外形, 對於巡航導彈以及在大氣層內飛行速度快、機動能力強的戰術導彈,要求更為突出.
可以了么?
㈤ 彈道導彈導航定位時為什麼不用彈道動力學
如果不是你對「彈道動力學」的理解有啥誤解的話,就不會問這種看起來就怪怪的問題。
彈道動力學在導彈設計中一開始就有考慮,只不過進行使用的是在導彈的被動段。
並不存在「為什麼不用」的觀點。
論文《基於動力學約束的實時彈道滑動處理方法》中截圖
你所說的慣性啊,星光啊都是在主動段採用的彈道測量技術,在被動段一般就要麼採用連續探測修正(比如潘興那種雷達引導)或者不連續修正(紅外照射和GPS),但是無論是哪一種修正方式,動力學彈道計算在每次導彈作出力學修正後,都會重新計算預測出新的命中彈道用於校驗修正的彈道是否有效。
例如,你騎自行車上下一個很長的斜坡。在你上坡時候,因為兩腳交替發力和身體中心變化,你頭要盯著坡頂,手要不停調整車把手朝向(這個就是慣性和星光導航),路線就是歪歪扭扭的,不過總體還是向坡頂前進。然後當你越過坡了,就開始滑行了,這時就有兩個選擇,一種是坡頂到坡下某個終點直接有一根鋼絲,你扶著鋼絲自由下滑。(這個就是連續引導)。另外一個選擇就是你先看一下終點,算一下側風、重心、氣流等因素算出一個下滑軌跡(這就是用彈道動力學計算預測),然後閉上眼睛開始下滑,中途偶爾睜開眼(紅外照射點或GPS點比對)看一次比對一下實際軌跡和剛才下滑軌跡是不是重合,不重合就再次吧新收集的干擾因素變數算一下新的下滑軌跡,然後修正一下方向,繼續閉上眼睛下滑,重復直到到底。
㈥ 彈道導彈的工作原理
彈道導彈是指在火箭發動機推力作用下按預定程序飛行,關機後按自由拋物體軌跡飛行的導彈。
如果使用特殊彈頭,在彈道末端是可以機動的,增加了攔截難度。
其飛行彈道一般分為主動段和被動段:
1、主動段是導彈在火箭發動機推力和制導系統作用下,從發射點起飛到火箭發動機關機時的飛行路徑。
2、被動段包括自由飛行段和再入段,是導彈按照在主動段終點獲得的給定速度和彈道儀角作慣性飛行,到彈頭起爆的路徑。
(6)導彈動態特性的研究方法擴展閱讀
彈道導彈的分類:
1、彈道導彈按作戰使用分為戰略彈道導彈和戰術彈道導彈;
2、按發射點與目標位置分為地地彈道導彈和潛地彈道導彈;
3、按使用推進劑分為液體推進劑和固體推進劑彈道導彈;
4、按結構可分為單級和多級彈道導彈;
5、射程分為洲際、遠程、中程和近程彈道導彈。各國的分類不一致。
中國的劃分標准一般為中程導彈射程為1000~3000千米,遠程導彈射程為3000~8000千米,洲際導彈射程在8000千米以上。
各國按射程分類的標准不盡相同,例如美國、前蘇聯在限制戰略武器會談中規定:中程導彈射程為1100~2700千米,中遠程導彈射程為2700~5500千米,洲際導彈射程在5500千米以上。
㈦ 誰能總結一下導彈制導方法
導彈制導和控制系統的控制導引方法可分為6類:①自主式:在制導和控制過程中,根據導彈內部或外部的固定參考基準控制導彈的飛行。制導和控制系統都裝在導彈內部,不需要任何人為的控制,也不需要地面設備配合工作。應用這種方法的系統主要有慣性制導系統、天文制導系統。②尋的式(見尋的制導)。③指令式(見指令制導)。④波束式(見波束制導)。⑤圖像匹配式(見圖像匹配製導)。⑥復合式:將上述方式組合起來形成復合式制導和控制系統,可以充分發揮各種方式的優點。
導彈制導和控制系統按所用物理量的性質可分為 5類:①無線電制導;②紅外製導;③激光制導;④雷達制導;⑤電視制導。按應用對象分為下面3類:
彈道導彈制導和控制系統 彈道導彈的飛行彈道分為三段:主動飛行段、自由飛行段和再入飛行段。導彈的命中精度主要取決於主動飛行段結束時導彈的運動參數(位置和速度)。彈道導彈一般都採用慣性制導系統進行主動飛行段的制導。此外,在發射前要進行方位瞄準和水平修正,為制導系統建立初始基準,這要由地面方位瞄準系統和水平修正系統與導彈上的制導和控制系統共同完成。方位瞄準和水平修正的精度直接影響制導精度。有些彈道導彈還採用末制導來提高制導精度,例如美國「潘興」 2型導彈就使用了地形匹配製導系統進行再入飛行段的末制導。
戰術導彈制導和控制系統 戰術導彈指地空、艦空、空空等攻擊快速活動目標類型的導彈。由於目標是快速活動的,制導系統中必須有能實時截獲和跟蹤目標的探測手段(通常使用電磁波),以便不斷地測定目標與導彈的相對位置和速度,然後按規定的導引規律形成指令,引導導彈飛向目標。目標探測裝置和導彈探測裝置(圖1)不斷探測目標和導彈運動參數,並輸給制導計算機進行處理形成制導指令,經發射機和接收機送給自動駕駛儀,控制導彈不斷逼近目標。這類導彈多採用尋的制導、指令制導或波束制導方式,有的採用兩種以上的制導方式來提高導彈的性能。
戰術導彈所用的導引規律通常有5種:①追蹤法:導彈飛行速度的方向總是對准目標瞬時位置。②三點法:指揮站、導彈和目標三者始終保持在一條直線上。③前置角法:導彈和目標的連線(稱為視線)與某基準線之間保持常值的夾角,即視線角為常值。這樣導彈始終沿著與目標相遇的路線飛行(圖2 )。④位置前置點法:導彈超前於目標與指揮站的連線一定距離,導彈和指揮站連線與目標和指揮站連線間的夾角隨著導彈飛近目標而減小,直至為零。⑤比例導引法:導彈速度向量的轉動角速度與視線轉動角速度成比例。
巡航導彈制導和控制系統 這類導彈飛行軌跡的特點是在一段時間內保持等高或按預定高度程序飛行,在接近目標時,再俯沖飛向目標。岸艦、空艦、艦艦和空空導彈多採用這種飛行方式。遠程戰略巡航導彈多在低空或超低空飛行以提高突防能力,攻擊的目標一般為慢速活動目標或固定目標。
這類導彈的制導和控制系統與無人駕駛飛機的控制系統相似,一般採用程式控制(航程式控制制)高度表或慣性制導方式控制高度,接近目標時轉為其他制導方式(如尋的制導、圖像匹配製導等),現代多採用慣性制導和圖像匹配製導。為了修正慣性制導在長時間飛行中的積累誤差,可附加自動星體跟蹤器(見天文導航)以取得修正信息
㈧ 導彈制導方式和制導原理
概括起來主要有六種。
1 尋的式制導
尋的式(又稱自動尋找式)制導系統是通過彈上的導引系統(導引頭或尋的頭)感受目標輻射或反射的能量,自動形成控制命令並跟蹤目標,導引制導武器飛向目標。這種制導方式按感受能量(波長)可分為(微波)雷達尋的、紅外尋的、毫米波尋的、電視尋的和激光尋的制導;若按彈上安裝的導引系統可分為主動尋的、半主動尋的和被動尋的制導。目前,世界上多數導彈和一部分空地導彈都採用這種制導方式。它比較適合攻擊短距離目標。主動式雷達尋的制導具有"發射後不用管"的優點,能從任何角度攻擊目標,精度很高,但易受電子干擾;毫米波制導雖然具有制導系統強、精度高、抗干擾能力強的特點,但作用距離短。目前,世界各國發展較多的是激光雷達尋的制導。
2 遙控式制導
遙控式制導系統是指導引系統的全部或部分設備安裝在彈外製導站,由制導站執行全部或部分的測量武器與目標相對運動參量並形成制導指令,再通過彈上控制系統導引制導武器飛向目標。按指令傳輸方式可分為指令制導和波束制導。其中指令制導又分有線指令制導、無線指令制導和電視指令制導3種。其特點是彈上設備簡單、成本低,如使用相控陣雷達,還可以對付多個目標。波束制導則包括雷達波束和激光波束制導兩種。其弱點是射程受制導站跟蹤探測系統作用距離的限制,精度隨射程增加而降低。
3 慣性制導
慣性制導是利用慣性測量設備測量導彈參數的制導技術。它是一種自主式制導方式。慣性制導系統全部安裝在彈上,主要是陀螺儀、加速度表、制導計算機和控制系統。一般用於攻擊固定目標。根據慣性測量儀表在彈上的安裝方式,可分為平台式慣性制導和捷聯式慣性制導兩種。慣性制導的優點是抗干擾性強、隱蔽性能好、不受氣象條件限制。其弱點是制導精度隨飛行時間(距離)的增加而降低。因此工作時間較長的慣性制導系統,常用其它制導方式來修正其積累的誤差。
4 地形匹配與景象匹配製導
地形匹配與景象匹配製導系統又稱地圖匹配和景象匹配區域相關制導。是通過遙測、遙感手段按其地面坐標點標高數據繪製成數字地圖,預先存入彈載計算機內,導彈飛臨這些地區時,彈載的計算機將預存數據與實地數據進行比較,並隨時根據指令修正彈道偏差,控制導彈飛向目標。由於繪制地圖的方法不同,因此,又有轉達圖像匹配、可見光電視圖像匹配、激光雷達圖像匹配和紅外熱成像匹配製導等方式,它不受天氣影響。地形匹配製導與慣性制導配合,可大大減小慣性制導的誤差,這樣導彈就會像長著眼睛似的迂迴起伏,准確地飛向預定目標。
5 全球定位(GPS)制導
全球定位(GPS)制導系統屬於導航制導方式。它是利用空間導航衛星的准確定位功能為制導武器提供全天候、連續、實時和高精度的導航服務,保證制導武器得到位置、速度和精確的時間三維信息。安裝GPS接收機的制導武器可以取消地形匹配製導,可以縮短制定攻擊計劃所需的時間,或攻擊非預定目標。目前,美國陸軍戰術導彈ATACMS、"聯合防區外發射武器"(JSOW)、"聯合直接攻擊彈葯"(JDAM)等採用這種制導方式。
6 復合制導
復合制導又稱組合制導系統,是將各種制導方式的優長組合在一起,在其中某段或幾段採用的多種制導方式。它是一種取長補短的辦法。目的是增大制導距離,提高制導精度和抗干擾能力。使用"一體化"的復合式制導,對系統可靠性、大容量高速度計算機、減少飛行重量等方面
㈨ 求錢杏芳的《導彈飛行力學》電子版的~有的麻煩發我郵箱:[email protected]。謝謝了!
導彈飛行力學》主要內容有:作用在導彈上的力和力矩;運動方程組的建立、簡化和解算;方案飛行彈道;導引飛行彈道;初始假彈道;導彈動態特性的研究方法;導彈彈體的縱向動態特性分析;滾轉導彈彈體動態特性分析;導彈運動的自動穩定性控制。
㈩ 關於導彈的問題:什麼是平行接近法和比例導引法軌跡各有何特點
自動導引的導彈有三種導引方法,即追蹤法、平行接近法和比例導引法。用追蹤法導引時,導彈的過載較大,因此這種方法在自動導引的導彈中不採用。平行接近法是比較理想的導引方法,導彈的過載較小,但是實現起來比較困難,需要陀螺穩定平台,因此至今未見到平行接近法導引的導彈。比例導引法具有平行接近法的優點,即導彈過載較小,實現比例導引法的裝置比較簡單,因此這種導引方法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比例導引法即為導彈速度向量旋轉角速度正比於目標視線旋轉角速度的導引規律。
導彈上的自動導引系統用來對目標進行探測、跟蹤,並控制導彈按照一定的導引規率飛向目標。自動導引系統通常由導引頭和舵機兩個部分組成,他們也統稱為導彈的控制系統。
導彈自動導引系統的主要部件之一是導彈上的導引裝置,即導引頭。按照信息能源不同,導引頭可分為無線電導引頭、紅外線導引頭和激光導引頭三大類。紅外線導引頭以目標輻射的紅外線作為目標的信息能源,其功能是:利用目標輻射的紅外線,發現目標,跟蹤目標,並給出能滿足導引規律所要求的導彈控制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