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教學方法總論述

教學方法總論述

發布時間:2022-05-14 08:17:38

⑴ 論述孔子的教學方法與意義

孔子作為中華民族歷史上第一個偉大的教育家,在一生的教學實踐中,積累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作為一份珍貴的教育遺產,至今對我們後來的教學者仍有重要的借鑒作用。

一 、學思結合

在《論語·為政》中,孔子提出了「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的精闢見解。一個人學習而不思考,就會迷惘,孔子提倡獨立思考,遇事多問幾個為什麼,他說過:「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未知之何也已矣。」(《論語·衛靈公》)並教育學生要「多聞闕疑」,敢於發現問題,以培養思考能力。一個人苦思冥想,就會陷入瞎想的境地,孔子曾說:「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不益,不如學也。」而且他提倡要「學而時習之」,「溫故而知新」,認為「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要「不恥下問」,要放下架子,甘當學生,要「學而不厭」,向人學,向書本學。

二、因材施教

孔子說:「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論語·雍

也》)這句話意思很清楚,對於智力中等以上水平的人,可以跟他講高深的學問;對於智力中等以下水平的人 ,則不可以跟他講高深的學問。根據這個原則,進行教育活動,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針對智力不同的學生進行「因材施教」。通過深入了解每一個學生的志趣,學生的學習掌握情況,施以不同的教育內容和方法,勢必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孔子善於了解學生們不同的習性和興趣,循循善誘。他很注意對自己學生的觀察了解,諸如「由也果」,「賜也達」,「求也藝」(《論語·雍也》)。在此基礎上採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論語·先進》)孔子認為一個人不僅應該知道學習的重要性,而且要樂於學習,「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論語·雍也》)只有培養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才能自覺主動地去學習,不會感到厭倦。

孔子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辦法,是通過日常生活中一些生動的例子,用形象思維的方式去誘導,如用「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來比喻節操,用「逝者如斯夫」來比喻時間一去不復返,意在勉勵學生珍惜時間。孔子的這種教學方法,受到學生的稱贊,顏回總結說:「夫子循循然善誘人。」(《論語·子罕》)孔子對學生耐心誘導,使學生自覺主動進行學習,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很值得借鑒。

三 、觸類旁通

孔子提倡啟發式教學。孔子不要求學生死讀書,而貴在觸類旁通,即所謂「告諸往而知來者」(《論語·學而》)。在《論語·述而》中,孔子指出:「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孔子認為教育學生不應採取灌注式的方式,而要結合教學去誘導學生主動思考,學生想說出自己意見又說不出來時,要啟發他自己去說出來。要使學生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孔子這一教學方法是很高明,現在還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四 、教學相長

《論語·學而》中記載孔子和子貢師生之間互相討論問題的兩段對話。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子貢曰:「詩雲:『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孔子與他的弟子在教學上是互相啟發,取長補短的。他認為只有師生之間互相啟發,才是最好的教學方法。他樂於接受來自學生的批評,對於不肯提意見的學生反而要責怪。顏回是孔子最欣賞的弟子,對孔子的話句句唯從,從不提意見,孔子責怪說:「回也,非助我者也,於吾言無所不悅。」(《論語·先進》)孔子提倡「當仁不讓於師」(《論語·衛靈公》),鼓勵學生主動求學,發揮主體作用。孔子在教學上是民主的、開放的,這對於我們這些後來的教學工作者,還是有重要的啟迪和示範意義的。

如何理解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

1、『』教學有法『』指的是教學有一定的方法、原理、規律。

2、『』教無定法『』說的是教學沒有固定的、死板的方法;

3、『』貴在得法『』指的是貴在有恰當而合適的方法。

其實這三個短句都在強調一個「法」字,即教學方法。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做到因材施教,找到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的最佳切入點,兩者有機結合。

方法

1、摸清所有學生的性格特徵。摸清楚學生的性格能夠讓老師有的放矢地教學,這就需要老師走進學生的內心,與學生成為朋友,理清學生的優缺點,以確定教學的基本方向和針對不同學生的關注點。

2、學習其他老師的教學方法。老教師是我們年輕老師的學習榜樣,他們接觸過的學生多,遇到的情況也多,借鑒老教師的教學經驗,能夠幫助年輕老師少走彎路。同時,也拉近了同事間的距離,能更好地融入集體。

3、豐富自身的教學方法。每個題都其特點,不同的題目也有其共性,這也說明了每個題都有一套最合適的教學方法,不同的題目也可以用相同的方法。這就需要老師不斷提升自身的教學能力,豐富自身的教學方法,在以後的工作中需多總結方法,多優化方法,爭取做到一題多講,多題一講。

⑶ 小學數學常用的教學方法有哪些 論述題

小學數學教學方法
1、講授法
講授法是教師運用口頭語言向學生描繪情境、敘述事實、解釋概念、論證原理和闡明規律的一種教學方法。
2、談話法
談話法又稱回答法,它是通過師生的交談來傳播和學習知識的一種方法。其特點是教師引導學生運用已有的經驗和知識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藉以獲得新知識或鞏固、檢查已學的知識。
3、演示法
演示法是教師把實物或實物的模象展示給學生觀察,或通過示範性的實驗,通過現代教學手段,使學生獲得知識更新的一種教學方法。它是輔助的教學方法,經常與講授、談話、討論等方法配合一起使用。
4、練習法
練習法是在教師指導下學生鞏固知識和培養各種學習技能的基本方法,也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一種主要的實踐活動。
5、課堂討論法
討論法是在教師指導下,由全班或小組圍繞某一種中心問題通過發表各自意見和看法,共同研討,相互啟發,集思廣益地進行學習的一種方法。
6、動手操作法
動手操作法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使用一定的設備和材料,通過操作,引起實驗對象的某些變化,並從觀察這些變化中獲得新知識或驗證知識的一種教學方法,它也是自然科學學科常用的一種方法。
7、啟發法
啟發教學可以由一問一答、一講一練的形式來體現;也可以通過教師的生動講述使學生產生聯想,留下深刻印象而實現。所以說,啟發性是一種對各種教學方法和教學活動都具有的指導意義的教學思想,啟發式教學法就是貫徹啟發性教學思想的教學法。也就是說,無論什麼教學方法,只要是貫徹了啟發教學思想的,都是啟發式教學法,反之,就不是啟發式教學法。

⑷ 中小學常用的教育學方法和原則

1.科學性與教育性相結合原則
(1)基本涵義
既要把現代先進科學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傳授給學生,同時要結合知識、技能中內在的德育因素,對學生進行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質教育。
(2)貫徹此原則的要求
教師要保證教學的科學性,結合教學內容的特點進行思想品德教育,要通過各個環節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和思想水平。
2.理論聯系實際教學原則
(1)基本涵義
理論聯系實際原則是指教學要以學習基礎知識為主導,從理論與實際的聯繫上去理解知識,注意運用知識去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達到學懂學會、學以致用的目的。
(2)貫徹此原則的要求
①書本知識的教學要注重聯系實際。
②重視培養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
③正確處理知識教學與技能訓練的關系。
④補充必要的鄉土教材。
教師應注意理論聯系實際,正確處理好教學中的直接經驗與間接經驗、感性知識與理性知識、講與練、學與用的關系,使學生掌握比較全面的科學知識,發展解決實際問題的技能與技巧。
3.直觀性教學原則
(1)基本涵義
教師應該盡量利用學生的多種感官與已有經驗,通過各種形式的感知,豐富學生的直接經驗和感性認識,使學生獲得生動的表象,從而全面地掌握知識。
直觀教學可以分為三大種類:實物直觀、模象直觀和言語直觀三大類。
(2)貫徹此原則的要求
①正確選擇直觀教具和現代化的教學手段。
②直觀教具的演示要與語言講解結合起來。
③要重視運用語言直觀。
烏申斯基指出,一般來說,兒童是依靠形式、顏色、聲音和感覺來進行思維的。
4.啟發性教學原則
(1)基本涵義
教師在教學工作中依據學習過程的客觀規律,運用各種教學手段充分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積極性,引導他們獨立思考,積極探索,生動活潑地學習,自覺地掌握科學知識和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教學原則。
(2)貫徹此原則的要求
①加強學習的目的性教育,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②啟發學生獨立思考,發展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③讓學生動手實踐,培養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④發揚教學民主。包括: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創造民主和諧的教學氣氛,鼓勵學生發表不同的見解,允許學生向教師提問、質疑等。
5.循序漸進教學原則(又稱為系統性原則)
(1)基本涵義
教師嚴格按照科學知識的內在邏輯體系和學生認識能力發展的順序進行教學。循序漸進的「序」,包括教材內容的邏輯順序、學生生理節律的發展順序、學生認識能力發展的順序和認識活動本身的順序,是這四種順序的有機結合。
(2)貫徹此原則的要求
①教師的教學要有系統性。
②注意主要矛盾,解決好重點與難點的教學。
③按照學生的認識順序,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地進行教學。
6.鞏固性教學原則
(1)基本涵義
教師要引導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牢固地掌握知識和基本技能,而且在需要的時候,能夠准確無誤地呈現出來,以利於知識、技能的運用。
(2)貫徹此原則的要求
①要在教學的全過程中加強知識的鞏固。
②組織好學生的復習工作。
③教會學生記憶的方法。
7.量力性原則(又稱為可接受性原則)
(1)基本涵義
指教學活動要適合學生的發展水平。這一原則是為了防止發生教學難度低於或高於學生實際程度而提出的。
(2)貫徹此原則的要求
①重視兒童的年齡特徵。
②了解學生發展的具體特點。
③恰當地把握教學難度。
8.因材施教教學原則
(1)基本涵義
教師要從課程計劃、學科課程標準的統一要求出發,面向全體學生,同時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個別差異,有的放矢地進行教學,使每個學生都能揚長避短,獲得最佳發展。
(2)貫徹此原則的要求
①要堅持課程計劃和學科課程標準的統一要求。
②了解學生,從實際出發進行教學。
③善於發現學生的興趣、愛好,為學生創造條件。

⑸ 方法方面有哪些主要論述

一、 教學原則方面的主要論述
1. 教學相長
《學記》認為通過學習才知道自已知識的不足,通過教人才知道教學的困難。知道不足,才能勉勵自己不斷求得進益;知道困難,才能督促自己認真學習鑽研。教人與自學相互促進,意即教與學是一件事情的兩個方面,是相輔相成的。" 教" 因" 學" 而得益," 學" 因" 教" 而日進," 教" 能助長" 學" 、反過來" 學" 也能助長" 教" 。這就叫做" 教學相長" 。
•現實意義:" 教學相長" 原則的發現與闡明,對於認識教學過程的本質,對於提高教學質量,對於改善師生關系,對於促進教育理論的研究,都有著重要的理論意義與實踐意義。《學記》認為教學是師生雙邊話動。不僅要有教師的積極性,還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學生在學習中的積極性,主要是開動腦筋思考問題。《學記》對教學中學生的思考特別重視,這種學思並重的思想,對於現在的教學又著現實意義。這也指導我們在教學中一定要給學生思考的時間和機會,注意不要打斷學生的思維。學生都需要不斷學習,除了學習書本,師生還要互相學習,特別是教師要注意向自己的教育對象學習,共同提高。
2. 尊師重道
《學記》中:「凡學之道,嚴師為難。師嚴然後道尊,道尊然後民知敬學。」其意思就是教育最重要的就是尊師,因為必須使教師受到尊重,然後道德和知識才能受到尊重,之後人們才會重視學習,重視教育。
現實意義:教師的職業逐漸成為受尊重,受優待的族群。生活待遇的有所提高,社會影響也日見增強,每年九月十日定為「教師節」。 …
3.藏息相輔
《學記》認為正課學習與課外練習必須兼顧,相互補充。 認為課外活動是課內學習的繼續和補充,它們之間是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課外活動(包括課外作業在內)並不是消極的,而是為了更好的學習。 現實意義:.藏息相輔這一原則重視課外活動的重要性。強調教學要勞逸結合,休閑與娛樂是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休閑與娛樂,是培養興趣的重要手段和渠道。教學有正常的秩序,有正常的計劃,循序漸進,不能隨意跨越。正常的、恰當的、穩定的教學秩序是教學質量的基本保證。這指導我們在教學中,要改善課堂,提高課堂的感染力,努力讓它有趣,讓它能夠引發學生們的課外學習。給學生們必要的自由發展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少做一點機械的練習,多一點自主的閱讀和思考,多一些感興趣的活動。課外可以幫助課內,課外是課內的准備,又是課內的延伸。
4.豫時孫摩
豫,就是預防。在學生不良行為發生前就加以防範叫做預防。如果不良行為發生之後再去禁止,積習已深就難以矯正。所以這個原則要求教師在教學上要有預見性。
時,是及時施教原則。「當其可之謂時」,抓住最佳的時機,及時施教,因勢利導,就會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否則,「時過然後學,則勤苦而難成」。
孫,是循序漸進原則。「不陵節而施之謂孫」,教學必須遵循一定的順序(「孫」),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和接受水平妥善地安排教學進度。否則,「雜亂而不孫」,不按順序教學,就會使教學陷於混亂而難以收到效果。
摩,即學習觀摩原則。「相觀而善之謂摩」,學友間相互觀摩,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就能共同進步。否則,「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 現實意義:教師在教學、教育工作中,要善於觀察學生的言行,掌握好學生的心理。教師對學生的行為或心理偏向,要及時地、准確地引導、糾正。 如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對學生提出的疑問處理上,有時教師會及時給於學生解答,有時教師會先設置懸念,在最佳課堂教學時機中進行解答或讓學生隨著學習的深入,自己揭開疑問的謎團。 教師在教學、教育中,不能坐井關天,要從外界多多吸收、多多領悟、多多辨別,取長補短。當然,在這過程中要符合教學、教育實際,符合學生的實際,符合教師自身的實際。
5.啟發誘導
啟發誘導的原則,現在通稱啟發性原則。《學記》中:「君子之教,喻也。」所謂「喻」,在這里可以說是啟發誘導的意思。《學記》認為教師教學的基本特點是要善於啟發誘導,並進一步說:「能博喻然後能為師。」只有善於多方啟發誘導的人才能當教師。學記》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時觀而弗語」、「開而弗達。」就是說教師對學生的學習經常加以檢查指點,啟發誘導,但不要灌輸,不要包辦代替,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積極思維,使學生融會貫通地掌握知識。 開,就是在教學中點明問題的關鍵,啟發學生運用各種思維活動去解決問題,促進他們思維能力的發展。 《學記》在啟發教學上不僅發揮了孔子「不憤不啟,不悱不發」的思想,而且還提出,不僅僅是等待而且還要促進學生思考的主張。
現實意義: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而不要牽著學生走,這樣師生關系才會融洽;鼓勵學生而不推著學生走,學生就有勇氣克服學習上的困難,順利地進行教學;啟發學生而不代替學生作出結論,學生才能獨立思考,發展智力。教師在教學中起的是引路人的作用,引路人就要善於指引,善於鼓舞,善於啟發學生沿著正確的道路去走,不應拖著學生,壓抑學生,更不要代替學生走路。
6. 長善救失
《學記》中「長善救失」這一教學原則,是對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教學思想的新的發展。 「學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學也,或失則多,或失則寡,或失則易,或失則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後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者也。」即教書的人,要善於發現學子的錯誤,並加以糾正和指導,重視因材施教,善於因勢利導,將缺點轉化為優點。
現實意義:要求教師重視因材施教,善於因勢利導,利用積極因素,克服消極因素,將缺點轉化為優點。學生最大限度的發展,具體體現在教學目標的完成中,教師要了解學生的知識水平、學習能力、興趣、愛好和特長,了解他們的思想方法和學習方法,採取措施幫助他們順利地實現目標。如教學目標的設置和學生學習目標的制定應根據學生個人的實際情況。
教學目標過高或過低都無益於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每個學生都會因目標的完成享受到成功的快樂。教師與學生共享教學的樂趣,從而形成師生之間相互信賴與積極鼓勵的良好期望氛圍,促進學生身心發展水平的不斷提高。
二、教學方法方面的主要論述
(一)問答法
《學記》是從善問與善答兩個方面來論述的。善於發問的人,注意由易到難,貫徹循序漸進的原則。善於答問的人,注意大小得當,深淺適宜,從容不迫地解答,貫徹可接受性的教育原則。 學記》認為提問應由易到難,從容易的問題入手,易的決解了,難的也就容易解決。它認為一個善問的人應當像匠人攻伐堅木那樣,「先其易者,後其節目」。當然,也不排斥在某種情況下,有時是需要單刀直入,提問難點的。但一般來說,應按「先易後難,先簡後繁」的順序為宜。《學記》指出要注意兩點:一是教師回答學生提的問題,要大小得當。如果學生問的問題小而淺,教師就不要小題大作,旁徵博引。如果學生提的問題大而深,教師就要深入地進行分析,作出正確的回答。學生回答老師的提問也是一樣,大小適宜。做到「叩之以小者則小鳴,叩之以大者則大鳴」。二是要求從容問答。提問題要從容,回答問題也要從容,這樣才能把道理說透。好象撞鍾一樣,只有從容地撞,才能「盡其聲」。「待兒從容,然後盡其聲」。這個生動形象而貼切的例子,對教學工作有深刻的意義。
(二)講解法
《學記》認為教師應該根據學生所提出的問題進行講解。當學生沒有能力提出問題時,教師可以進行啟發,如果教師講了以後學生還是不懂,不妨暫時停止。 《學記》要求教師講解時還應做到:」約而達」,」微而臧」,」罕譬而喻」。
第一,「約而達」。就是說教師講課要扼要,將主要意思充分表達出來,不要羅嗦,更不要含糊不清,做到簡潔透徹、少而精。
第二,「微而臧」。教師講解要有重點,既要扼要,又要精闢;既要把教材的精華講出來,又不要平鋪直敘,平均使用力量。 第三,「罕譬而喻」。意思是舉例不在多,卻很能說明問題。教學少不了舉例,「舉事以類義,援古以證今」。要是例子典型,有代表性,用得恰到好處,就能化抽象為形象,化深奧為淺顯,開導阻塞,啟發思維。「例不在多而在精」。「例子多了,就會喧賓奪主,淹沒論點,學生只注意事例,不注意理論了」,就不能起到「喻」的作用。
(三)練習法
《學記》沒有作正面的回答和闡述,只是舉了冶鐵、制弓、小馬駕車三個耐人尋味的例子,說明練習必須先從最簡單、最基本的開始,掌握由易及難、從淺到深經常練習的教育原則,打好基礎,逐步提高,從而使學生」有志於學」。
(四)類比法
《學記》還主張教學中多運用「比物丑類」,用同類事物相比較,使學生能觸類旁通,舉一反三。這樣不僅由此及彼,因理推論,鞏固消化運用已學知識,而且還能使學生擴展知識,獵取知識,發展能力。 《學記》對教學方法的論述,不僅體現了上述教學原則的精神,而且處處都貫徹了啟發誘導的指導思想,反對注入式、填鴨式的作法,這是非常可貴的,我們應該善於吸取並付諸實踐。
現在的教師教學,老是照本宣讀課文,叫學生呆讀死記,上課搞滿堂灌,只求進度快,卻不考慮學生學習能否接受,不考慮學生學習的志趣及自覺性,也不發揮學生的聰明才智。採取措施既不符合教學原則,提出要求也不從學生實際出發。這樣做,只能使學生厭惡學習,埋怨教師,只感到學習的困苦,不知道學習的好處。即使勉強結了業,學的東西也會很快的忘掉,教學收不到應有的效果。

⑹ 結合教學實際,論述如何改進教學方法,促進學習遷移

■ 遷移與教學 ■
【影響學習遷移的因素】
1、學習材料的特點(相同要素說);
2、原有的知識結構(認知結構遷移理論);
3、對學習情境的理解(情境性理論);
4、學習的心理准備狀態;
5、學習策略的水平;
6、智力與能力;
7、教師的指導。
【促進學生有效地遷移】
1、改革教材內容,促進遷移;
2、合理編排教學方式,促進遷移;
3、教授學習策略,提高學生的遷移意識;
4、改進對學生的評價。

⑺ 什麼是教學方法教學方法的選擇原則是什麼

教學方法:1、講授法;2、討論法;3、直觀演示法;4、練習法;5、讀書指導法;6、參觀教學法;7、啟發法;8、發現教學法;

⑻ 簡述幼兒園常用的教學方法

這五種教學方法幼兒園老師一定要掌握!超級實用

時尚派
2019年11月12日 · 鄭州群峰教育信息咨詢有限公司網路中心主管

1

啟發式教學

啟發式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依據學習過程的客觀規律,最大限度地調動幼兒的思維和學習積極性的教學方式。

啟發式教學法具有以下特點:

注重調動幼兒的心智活動,提供給幼兒一種自我探索、自我思考、自我表現的機會。

注重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和參與活動的主動性、積極性,使幼兒愉快地參與到活動之中。

注重建立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師生雙方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配合、相互促進。
2

情景教學法

情境教學法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為幼兒創設一個具體、生動、形象的學習情景,並通過合適的方式把幼兒完全帶入這個情境之中,讓幼兒在具體情境的連續不斷的啟發下有效地進行學習。

運用情境教學法應注意以下問題:

要讓幼兒身臨其境,在情境中觀察、感知、操作、體驗,在具體情境的感染下產生歡樂或苦惱、愛或恨、喜悅或憤怒等情感。
創設的模擬情境在形式上要新穎,新奇的刺激容易引起幼兒的注意,容易喚起幼兒的求知慾;在內容上要有實用性,創設的情境要能有效地達到目標,不搞花架子。
在運用情境教學法時,教師要根據需要作啟發講解、點撥總結,以幫助幼兒將獲得的感性經驗進行概括、提取。要在情境中給予幼兒充分表達、表現的機會和交往的機會,使他們成為活動的主體。

3

暗示教學法

暗示教學法是運用心理學、生理學、精神病治療學有關知識和規律,精心設計教學環境,通過暗示、聯想與想像、智力活動、體力活動、練習、音樂等方式的綜合運用,巧妙地利用無意識的心理活動,激發個人的心理潛力,使兒童在輕松愉快的情況下學習的方法。

運用暗示教學法應注意以下問題:

運用暗示教學法要根據教學目標和內容選擇恰當的暗示手段。
把握好暗示的時機,使幼兒的無意識心理活動有利於向有意識心理活動轉化。
創設好暗示的環境,使幼兒在愉快、輕松的氛圍中展開無需強記的無意識活動。
重視教學中教師行為、觀念、態度、教學方法和教學環境對幼兒可能發生的潛移默化的作用,發揮積極影響。

4

發現法

發現法是指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概念和原理時,只給他們一些事實和問題,讓學生積極思考,獨立探究,自行發現並掌握相應的原理和結論的一種方法。

5活動操作法活動操作法指教師根據教學目標提供物質材料,引導幼兒在操作物質材料的活動中充分動手、動腦、動口,從而獲得經驗的方法。

⑼ 簡述教學方法的選擇原則

1、依據教學目標選擇教學方法。

不同領域或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的有效達成,要藉助於相應的教學方法和技術。教師可依據具體的可操作性目標來選擇和確定具體的教學方法。

2、依據教學內容特點選擇教學方法。

不同學科的知識內容與學習要求不同;不同階段、不同單元、不同課時的內容與要求也不一致,這些都要求教學方法的選擇具有多樣性和靈活性的特點。

教學原則對教學規律的反映不同於教學原理。這種反映不是對教學客觀規律的直接反映,這種反映取決於人們對教學客觀規律主觀認識的深刻程度,從而對教學原則的研究表現出了一種「眾說紛紜」的現象:

第一,在同樣的教學規律面前,提出了不同的教學原則。

第二,由於對同一客觀的教學規律認識不同,因而提出的教學原則也不相同。

第三,教學原則與教學規律彼此之間不一定是單義的聯系。

⑽ 請簡述教學方法的類型

1. 講授法
顧名思義就是老師通過生動的語言講授知識,讓學生理解並發展學生智力。
2.討論法
指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生以全班或小組為單位,圍繞問題中心,各抒起見。通過辯論來獲得知識。
3.直觀演示法
通過實物或教具進行師范實驗。
4.練習法
在教師指導下,鞏固知識,運用知識,行程技能技巧方法。

閱讀全文

與教學方法總論述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大疆無人機鑒別方法 瀏覽:631
化學反應中常用方法 瀏覽:578
失眠做夢怎麼治療方法 瀏覽:180
液相色譜分析方法通則 瀏覽:795
乾洗衣服的方法和工具技巧 瀏覽:472
食用菌糖製品製作方法 瀏覽:330
如何克服怒氣的方法 瀏覽:945
pro胸肌訓練方法大全集 瀏覽:350
筆記本電腦開機鍵失靈的解決方法 瀏覽:659
如何做爆米花兒童簡單方法 瀏覽:329
嬰兒兩個月不喝奶瓶的解決方法 瀏覽:155
我的世界模組視頻製作方法 瀏覽:767
熱冷交換方法有哪些 瀏覽:898
牛油果柑的種植方法 瀏覽:949
肝多發性治療方法 瀏覽:530
網課培訓的課時計算方法 瀏覽:171
演化分析的方法和技巧 瀏覽:963
如何緩解胃癌的有效方法 瀏覽:624
孕婦手麻怎麼治療方法 瀏覽:155
oppo手機第一次最好的充電方法 瀏覽: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