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腐植酸提取的全部方法。
Analysis of humic acids from aerated and non-aerated urban landfill composts。Characterization and acid–base properties of fulvic and humic acids isolated from two horizons of an ombrotrophic peat bog。Characterization of humic acids from a Brazilian Oxisol under different tillage systems by EPR, 13C NMR, FTIR and fluorescence spectros。去science direct看看這幾篇文章,都是目前比較權威的提取腐植酸的方法。
② 求土壤里腐殖酸含量測定方法和提取方法
土壤學上有關「有機質」、「腐殖質」、「腐植酸」的概念非常混亂。一般認為,能溶於鹼性溶液的土壤有機質就是腐殖質,實際上與腐植酸是同義詞。我介紹的下述《土壤腐殖質組成的測定》,實際就是腐植酸(包括胡敏酸和富里酸)的測定方法。你提問的腐植酸的提取方法,也可參考本方法中的6.2等的操作部分。因本格式對Word中的公式、表格等格式不相容,故有許多錯誤之處。請直接在網上搜索」土壤腐殖質組成的測定」主題詞,可查到原文。
土壤腐殖質組成的測定—重鉻酸鉀氧化法
1 范圍
本方法適用於土壤腐殖質組成的測定。
2 原理
土壤腐殖質由胡敏酸、富啡酸和存在於殘渣中的胡敏素等組成。採用焦磷酸鈉-氫氧化鈉浸提液提取腐殖質,浸提液具有極強的絡合能力,能將土壤中的難溶於水和易溶於水的結合態腐殖質,結合成易溶於水的腐殖酸鈉鹽,從而較完全地將腐殖質提取到溶液中。取一部分浸出液測定碳量,作為胡敏酸和富啡酸的總量。再取一部分浸出液,經酸化後使胡敏酸沉澱,分離出富啡酸,然後將沉澱溶解於氫氧化鈉中,測定碳量作為胡敏酸含量。富啡酸可按差數算出。留在土樣殘渣中的有機質胡敏素,由腐殖質測定中的全碳量減去胡敏酸和富啡酸的含碳量算出。碳量的測定採用重鉻酸鉀氧化外加熱法。
3 試劑
3.1 浸提液:0.1mol/L焦磷酸鈉-0.1mol/L氫氧化鈉混合液,稱取44.6g焦磷酸鈉(Na4P2O7·10H2O)和4.0g氫氧化鈉,用水溶解,再用水稀釋至1000mL,溶液pH在13左右。
3.2 氫氧化鈉溶液:0.05mol/L,稱取2g氫氧化鈉,用水溶解,再用水稀釋至1000mL。
3.3 硫酸溶液:0.5mol/L,取28mL硫酸(ρ1.84g/mL),緩慢注入水中,再加水稀釋至1000mL。
3.4 硫酸溶液:0.025mol/L,取20mL 0.5mol/L硫酸溶液,用水稀釋至1000mL。
3.5 重鉻酸鉀標准溶液:0.8000mol/L,稱取經150℃烘乾2h的39.2248g重鉻酸鉀(K2Cr2O7),精確至0.0001g,加400mL水,加熱溶解,冷卻後,加水稀釋至1000mL。
3.6 硫酸亞鐵銨標准溶液:0.2mol/L,稱取80g硫酸亞鐵銨[Fe(NH4)2(SO4)2·6H2O],溶解於水,加15mL硫酸(ρ 1.84g/mL),再加水稀釋至1000mL。
標定:吸取10.00mL重鉻酸鉀標准溶液置於250mL錐形瓶中,加入40mL水和10mL(1+1)硫酸,再加3滴~4滴鄰菲啰啉指示劑,用硫酸亞鐵銨標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橙黃色經藍綠色至棕紅色為終點。同時做空白試驗。
硫酸亞鐵銨標准溶液濃度按下式計算:
1211VVVCC−×=
式中:
C——硫酸亞鐵銨標准溶液濃度,mol/L;
C1——重鉻酸鉀標准溶液濃度,mol/L;
V1——重鉻酸鉀標准溶液體積,mL;
V2——硫酸亞鐵銨標准溶淮用量,mL;
V0——空白試驗消耗硫酸亞鐵銨標准溶液體積,mL。
3.7 鄰菲啰啉指示劑:稱取1.485g鄰菲啰啉(C12H8N2·H2O)和0.695g硫酸亞鐵(FeSO4·7H2O),溶於100mL水中,形成的紅棕色絡合物貯於棕色瓶中。
3.8 石英砂,黃豆大小。
3.9 硫酸,(ρ 1.84g/mL)。
3.10 硫酸銀,研成粉末。
4 儀器
4.1 油浴鍋,內裝固體石蠟或植物油。
4.2 水浴。
1
4.3 鐵絲籠架,形狀與油浴鍋配套,內設若干小格,每格內可插一支試管。
4.4 硬質試管,25mm×100mm。
4.5 注射器,5mL。
4.6 溫度計,250℃。
4.7 錐形瓶,250mL。
4.8 振盪機。
5 試樣制備
取10g未磨過的均勻風干土樣,挑去礫石和植物殘體,研磨,並通過0.149mm 篩孔,裝於小廣口瓶中備用。稱樣測定時,同時另稱樣測吸附水,最後換算成烘乾樣計算結果。
6 操作步驟
6.1 腐殖質中全碳量的測定:同F-HZ-DZ-TR0046土壤有機質的測定(重鉻酸鉀氧化外加熱法)。
6.2 待測溶液的制備:稱取5.0000g土樣(精確至0.0001g)置於250mL錐形瓶中,加入100.00mL浸提液,加塞,振盪5min後,放在沸水浴中加熱1h。搖勻,用慢速濾紙過濾。如有渾濁,可倒回重新過濾。如過濾太慢,也可用離心機離心澄清,清液收集於錐形瓶中,加塞,待測。棄去殘渣。
6.3 胡敏酸和富啡酸中總碳量的測定:吸取5.00mL~15.00mL浸出液(視溶液顏色深淺而定),置於盛有少量石英砂的硬質試管中,逐滴加入0.5mol/L硫酸溶液中和至pH7(用pH試紙試驗),使溶液出現混濁為止。將硬質試管放在水浴上蒸發至近干,然後用重鉻酸鉀氧化外加熱法測定胡敏酸和富啡酸總碳量,操作步驟同F-HZ-DZ-TR-0046土壤有機質的測定(重鉻酸鉀氧化外加熱法)5。
6.4 胡敏酸中碳量的測定
6.4.1 胡敏酸和富啡酸的分離:吸取20.00mL~50.00mL浸出液(視溶液顏色深淺而定),置於250mL錐形瓶中,加熱近沸,逐滴加入0.5mol/L硫酸溶液中和至pH1~1.5(用pH試紙試驗),此時應出現胡敏酸絮狀沉澱。將錐形瓶在80℃水浴上保溫半小時,使胡敏酸充分分離。冷卻後,取慢速濾紙,先用0.025mol/L硫酸溶液濕潤濾紙,過濾,用0.05mol/L硫酸溶液洗滌錐形瓶和沉澱,直到濾液無色為止,沉澱即為胡敏酸。棄去濾液。
6.4.2 胡敏酸的測定:沉澱用熱的0.05mol/L氫氧化鈉溶液少量多次地洗滌溶解於100mL容量瓶中,直到濾液無色為止,用水稀釋至刻度,搖勻。吸取10.00mL~25.00mL溶液(視溶液顏色深淺而定),置於盛有少量石英砂的硬質試管中,逐滴加入0.5mol/L硫酸溶液中和至pH 7(用pH試紙試驗),使溶液出現混濁為止。將硬質試管放在水浴上蒸發至近干,然後用重鉻酸鉀氧化外加熱法測定胡敏酸中碳量,操作步驟同F-HZ-DZ-TR-0046土壤有機質的測定(重鉻酸鉀氧化外加熱法)5。
註:測定土壤腐殖質與土壤腐殖質組成的樣品必須採用同一個樣品,測定前在放大鏡下將肉眼能看清的全部有機殘體挑選干凈,然後磨細通過0.149mm篩孔。
7 結果計算
土壤腐殖質全碳量按(1)式計算,胡敏酸和富啡酸總碳量按(2)式計算,胡敏酸碳量按(3)式計算,富啡酸碳量按(4)式計算,胡敏素碳量按(5)式計算:
腐殖質全碳量(g/kg)=10001.1003.0)(00.58000.0100××××−××KmVVV……(1)
胡敏酸和富啡酸總碳量(g/kg)= 10001.1003.0)(00.58000.0200×××××−××KmtVVV……(2)
2
胡敏酸碳量(g/kg)=10001.1003.0)(00.58000.0300×××××−××KmtVVV……(3)
富啡酸碳量(g/kg)=胡敏酸和富啡酸總碳量(g/kg)―胡敏酸碳量(g/kg)……(4)
胡敏素碳量(g/kg)=腐殖質全碳量(g/kg)―胡敏酸和富啡酸總碳量(g/kg)……(5)
式中:
0.8000——重鉻酸鉀標准溶液濃度,mol/L;
5.00——重鉻酸鉀標准溶液體積,mL;
V0——空白試驗消耗硫酸亞鐵銨標准溶液體積,mL;
V1——測定腐殖質全碳量消耗硫酸亞鐵銨標准溶液體積,mL;
V2——測定胡敏酸和富啡酸總碳量消耗硫酸亞鐵銨標准溶液體積,mL;
V3——測定胡敏酸碳量消耗硫酸亞鐵銨標准溶液體積,mL;
0.003——1/4碳原子的毫摩爾質量,g/m mol;
1.1——氧化校正系數;
t——分取倍數;
m——風干土樣質量, g;
K——風干土樣換算成烘乾土樣的水分換算系數。
8 允許差
樣品進行兩份平行測定,取其算術平均值,取一位小數。兩份平行測定結果允許差按表1規定。
表1 腐殖質測定允許差 腐殖質量(g/kg)
允許差(g/kg)
>100
>5
70~100
3.5~5
40~70
2.0~3.5
10~40
0.5~2.0
<10
<0.5
③ 腐殖酸鈉中黃腐酸含量的檢測方法
最好用重量法測定。將先按HG/T3278-1987《腐植酸鈉》中的殘渣法測定總腐植酸含量,再用重量法測定出[棕+黑腐酸]的含量。用總腐植酸-[棕+黃腐酸]就等於黃腐酸含量。
④ 煤中腐殖酸的測定方法
你直接用有機質的檢測方法測,然後測出水分,換算成干基的有機質,有機質檢測按照國標的檢測.
0.1克樣品加入30毫升1.0mol/L的重鉻酸鉀中,在加入60毫升濃硫酸消煮30分鍾,用硫酸亞鐵滴定。這要還是4%的話就沒有話說,如果褐煤的水分比較高。要換算成無水的。
用國家標准GB11957-2001《煤中腐植酸產率測定方法》.
⑤ 怎樣從腐殖酸里浸提游離酸
由於腐植酸的化學組成和結構特別復雜,因此實踐中腐植酸的抽提、分離技術多種多樣,但也存在著各種難題。通常情況下,腐植酸的抽提技術有以下幾種:
(1) 鹼法提取。常用的提取劑有氫氧化鈉、氫氧化鉀、氨水等;
(2) 酸法提取。主要的溶劑包括各種有機無機酸,如硝酸、草酸等;
(3) 中性鹽提取法。其中,中性鹽可以是氟化鈉、草酸鈉、焦磷酸鈉等;
(4) 有機溶劑萃取。常用的有機溶劑有二甲亞碸、乙醇、丙酮等。同一種原料,相同的提取條件,應用不同的提取劑和提取工藝會對腐植酸的提取能力產生較大的影響。
⑥ 有機質組分的系統分析
泥炭中有機質指的是由泥炭中未完全分解的植物殘體和腐殖質所組成。有機質是泥炭的基本組分,它的含量比礦質土壤高十倍甚至百倍,與褐煤、風化煤的含量相仿,一般為50%~70%,最高可達90%以上,最低也有30%左右。有機質含量高低決定了泥炭的物理化學性質及其利用途徑。泥炭有機質的含量一般用差減法求得:有機質=泥炭-吸濕水-灰分。
泥炭有機質的組分是很復雜的,主要有:苯萃取物、水溶物、易水解物、腐殖酸、難水解物、不水解物。泥炭有機質組分的分析流程見圖73.57。
73.16.6.1 苯萃取物
方法提要
苯萃取物就是泥炭中能夠被苯溶解的物質,亦稱為苯瀝青或粗蠟。對苯萃取物進一步分離精製,可得到泥炭蠟和樹脂,是國防、化工、輕工等部門的重要化工原料。
泥炭試樣放在萃取器中,在熱水浴上用苯萃取,然後蒸除苯,在105~110℃下(或80℃,0.5atm下),將萃取物乾燥到恆量,根據乾燥的苯萃取物和試樣質量,計算苯萃取物的含量。
儀器
索氏萃取器萃取器由3部分組成,圓底燒瓶、萃取器、冷凝管。
圖73.57 泥炭有機質組分的分析流程圖
蒸餾器 由兩部分組成,錐形瓶、冷凝器。脫脂棉。
電熱鼓風乾燥箱或真空烤箱。
濾紙筒 直徑 25mm,長 75mm。製作方法: 將定性濾紙裁成 75mm ×75mm 和 50mm ×50mm 方塊,先取 75mm ×75mm 濾紙一張,用水潤濕後,適度松緊地裹在直徑為 23~ 24mm的圓底試管壁上,然後取 50mm ×50mm 濾紙一張,用水潤濕後裹在試管底部,如此交替地在試管底部裹上 3 張 75mm ×75mm 濾紙和 2 張 50mm ×50mm 濾紙。然後取下濾紙筒,於 110℃烘乾備用。
試劑
苯。
分析步驟
稱取 3~5g (精確至 0.0001g) 小於 0.25mm 的風干泥炭試樣放入濾紙筒中,在試樣上蓋一層脫脂棉,防止泥炭撒出,然後將試樣放入索氏萃取器中,在圓底燒瓶中加入 100~120mL 苯,連接好萃取裝置,置於恆溫水浴中萃取,水溫控制在 90~ 95℃ ,迴流速度最好每秒 1 滴,加熱萃取 3h,直到迴流的萃取液無色為止。取下萃取器,將圓底燒瓶中的萃取液全部轉移到已恆量的 150mL 錐形瓶中,並用少量苯洗滌圓底燒瓶,洗滌液並入錐形瓶中。在水浴中蒸餾回收苯,直到不再有苯滴出為止。將錐形瓶置於電熱鼓風乾燥箱或真空烤箱中,於 105~110℃條件下乾燥 1.5h 至恆量 (質量變化小於 0.0010g) 。
苯萃取物含量 (%) 的計算參見式 (73.124) 。
注意事項
1) 嚴格控制苯的迴流速度,防止過快引起苯逸出。
2) 錐形瓶中的苯萃取液,不得超過容量的 2 /3。
3) 萃取和蒸餾應當在通風櫥中進行。
4) 索氏萃取器的介面部分應當磨合緊密,否則會帶來分析誤差。
73.16.6.2 易水解物的測定
方法提要
泥炭的易水解物是指泥炭試樣在分出苯萃取物後,在 (5 +95) HCl 的作用下能夠被水解的物質,它包括單糖類和半纖維素。泥炭的易水解物中含有較多的還原性物質 (如還原糖) ,可用於化工原料和生產飼料酵母。
半纖維素是一種介於澱粉和纖維素中間的一類多糖,包括聚戊糖、雙糖、寡糖等,它們在 (5 +95) HCl 的作用下,可以被水解成單糖。
試劑
鹽酸。
操作步驟
將苯萃取後的固體殘渣,經自然乾燥或 <50℃的紅外燈的條件下烘 3h 將殘餾苯揮發,再放入 102~105℃的烘箱中乾燥 1h 並至恆量。然後置於 250mL 錐形瓶中,加 (5 + 95)HCl [每克試樣加 20mL (5 + 95) HCl],連接好迴流冷凝器,於沸水浴中迴流 5h,並經常搖動。取下,離心分離後,用慢速定量濾紙過濾於 250mL 容量瓶中,用熱水洗滌沉澱至無氯離子,洗液並入 250m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釋至刻度,搖勻。待測水解物中的還原糖。
將剩下的固體物轉入已知質量的稱量瓶中,於 102~ 105℃ 烘箱中乾燥 2h 並至恆量(質量變化小於 0.0010g) 。
易水解物含量 (%) 的計算參見式 (73.124) 。
73.16.6.3 腐殖酸的測定
方法提要
採用容量法測定腐殖酸的含量,與游離腐殖酸的測定方法相同,即用 10g/L NaOH 溶液在沸水浴的條件下抽提,使難溶解的腐殖酸鹽轉化為可溶性的腐殖酸鈉。用已知濃度的重鉻酸鉀-硫酸溶液氧化腐殖酸中的碳成為二氧化碳,過量的重鉻酸鉀以鄰菲羅啉為指示劑,用硫酸亞鐵銨標准溶液進行滴定,間接求出在氧化過程中所消耗的重鉻酸鉀溶液的量,然後按照泥炭中腐殖酸的含碳量換算試樣中腐殖酸的含量。最後,用酸析法分別得到黑腐殖酸、棕腐殖酸、黃腐殖酸,按重量法測定它們的含量。
試劑
與 73.16.5.1 腐殖酸的測定相同。
分析步驟
1) 腐殖酸的測定。經水解後的固體物移入 500mL 錐形瓶中,加入 10g / L NaOH 溶液(1g 試樣加 150mL) ,插入長頸小漏斗,於沸水浴上抽提 2h,取下冷卻,用離心機分離,將上層清液貯於 1000mL 容量瓶中,用水洗滌小漏斗及殘渣至中性,洗液並入容量瓶中,用水稀釋至刻度,搖勻。分取 5.00mL 溶液於 150mL 錐形瓶中,同樣按 73.16.5.1 腐殖酸測定方法操作,測得腐殖酸含量 (%) 。計算公式乘 1000/5 倍數。
2) 黑、棕腐殖酸的測定。從測定腐殖酸的溶液中分取 20.00mL 溶液置於 100mL 燒杯中,用 (8 +92) H2SO4或 (5 +95) HCl 約 30mL 酸化,使溶液的 pH 值約為 2。經離心機分離,上層淡黃色溶液棄去 (此為黃腐殖酸) ,剩餘的沉澱物用水洗至中性 (剛開始膠液為止) ,然後轉移到已知質量的瓷坩堝中。先於紅外燈下烘乾,再於烘箱中於 102~105℃烘乾,稱量(精確至0.0001g),再烘乾,稱量直至恆量。然後放入高溫爐中灰化,並於800℃灼燒2h,稱量(精確至0.0001g),再灼燒,稱量直至恆量。
黑、棕腐殖酸含量(%)的計算參見式(73.124),乘1000/20倍數。
3)黃腐殖酸的測定。採用差減法,即用腐殖酸的含量減去黑、棕腐殖酸的含量就是黃腐殖酸的含量(%)。
73.16.6.4 難水解物的測定
方法提要
難水解物就是泥炭中除去苯萃取物、易水解物以外,能夠被(4+1)H2SO4溶解的物質。它的主要成分是纖維素,纖維素屬於多聚糖,晶格結構緊密牢固。用(4+1)H2SO4處理纖維素,可以破壞纖維素的多聚糖鏈晶格,再用稀酸水解,可使纖維素分解成為單糖類物質。
試劑
硫酸。
分析步驟
將提取腐殖酸後的殘渣,放在已知質量的稱量瓶中,於102~105℃乾燥2h,稱量(精確至0.0001g)。然後小心地把殘渣轉入250mL錐形瓶中,加入(4+1)H2SO4[1g試樣加10mL(4+1)H2SO4],室溫下靜置2h。再加入15倍量的水,加蓋小漏斗,於沸水浴上加熱5h,過濾(過濾時所用濾紙為60℃烘乾至恆量的濾紙),濾液用500mL容量瓶承接,水洗滌至無硫酸根(用100g/LBaCl2溶液檢查),用水稀釋至刻度,搖勻。溶液用於測定還原糖。
將濾紙和殘渣轉入已恆量的稱量瓶中,先在紅外燈下烘乾,再於102~105℃烘乾,稱量(精確至0.0001g)。再乾燥,稱量至恆量。減去濾紙的質量即為提取難水解物後殘渣的質量。
難水解物含量(%)的計算參見式(73.124)。
73.16.6.5 不再水解物的測定
方法提要
不再水解物就是泥炭中除去苯萃取物、易水解物、難水解物以外的殘余物質,主要是木質素、角質素、木栓等。經提取難水解物後的殘渣減去灼燒後的殘渣,即是不被水解物。
分析步驟
將已恆量的提取難水解物後的殘渣,轉入已恆量的瓷坩堝中,置於(525±25)℃高溫爐中,灼燒2h,稱量(精確至0.0001g)。再灼燒、稱量直至恆量。
不再水解物含量(%)的計算參見式(73.124)。
73.16.6.6 還原糖的測定
泥炭中未完全分解的植物殘體,經稀酸和濃硫酸水解後,生成單糖類物質,其中大多數單糖類物質具有還原性。還原糖的測定方法有兩種:經典法(貝爾德蘭法)、快速測定法。
(1)經典法(貝爾德蘭法)
方法提要
斐淋溶液由兩種溶液組成,A溶液含有硫酸銅,B溶液含有氫氧化鈉和酒石酸鉀鈉。硫酸銅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氫氧化銅沉澱,而酒石酸鉀鈉在鹼性條件下能使氫氧化銅沉澱溶解,生成天藍色的結構復雜的酒石酸鉀鈉銅鹽,此銅鹽無普通銅鹽的反應。當酒石酸鉀鈉銅鹽與還原糖一同加熱時,酒石酸鉀鈉銅鹽中的銅被還原成為氧化亞銅沉澱。用硫酸高鐵溶液溶解氧化亞銅沉澱,則硫酸高鐵被還原成為硫酸亞鐵,生成的硫酸亞鐵以高錳酸鉀溶液進行滴定,即可求出被還原的銅量,查表可得出銅量相當的糖量。
岩石礦物分析第四分冊資源與環境調查分析技術
試劑
硫酸。
斐林溶液溶液A:40gCuSO4·5H2O溶於水中,用水稀釋至1000mL。
溶液B:200g酒石酸鉀鈉和150gNaOH分別溶於水中,用水稀釋至1000mL。
硫酸鐵溶液50gFe2(SO4)3與110mLH2SO4混合後,用水稀釋至1000mL。
甲基紅指示劑1g甲基紅溶於100mL(1+1)乙醇溶液中。
氫氧化鈉溶液(100g/L)。
高錳酸鉀標准溶液3.2gKMnO4溶於水中,用水稀釋至1000mL,過濾後,貯存於棕色瓶中。放置一周後標定。
標定稱取110℃烘乾2h的草酸鈉0.2000g置於於250mL錐形瓶中,加120mL(5+95)硫酸,加熱至80~90℃,用高錳酸鉀標准溶液滴定至微紅色,並且在1min內紅色不消失為終點。
岩石礦物分析第四分冊資源與環境調查分析技術
式中:c(KMnO4)為高錳酸鉀標准溶液的濃度,mol/L;m為稱取草酸鈉的質量,g;V為滴定時消耗高錳酸鉀標准溶液的體積,mL;67.0為Na2C2O4的摩爾質量的數值,單位用g/mol。
分析步驟
從易水解物和難水解物的溶液中,分別吸取20.00mL水解液(含量低時,可吸取50.00mL)放在250mL錐形瓶中,加2滴甲基紅指示劑,用100g/LNaOH溶液調至中性(由紅色變為橙色為止)。然後加入溶液A和溶液B各20mL,微沸3min(避免劇烈沸騰,引起濃度過大),靜置1min,溶液呈藍色或藍綠色(如無藍色或藍綠色,應減少水解液的用量)。用快速濾紙過濾,沉澱用熱水洗滌至中性,用硫酸鐵溶液將沉澱全部溶解,並全部轉入250mL錐形瓶中,加1mL2mol/LH2SO4,立即用高錳酸鉀標准溶液滴定至淡紅色,保持30s顏色不消失為止。由高錳酸鉀標准溶液的消耗量計算銅的質量。
岩石礦物分析第四分冊資源與環境調查分析技術
式中:m為銅的質量;c為高錳酸鉀標准溶液的濃度,mol/L;V為滴定消耗高錳酸鉀標准溶液的體積,mL;63.54為銅的摩爾質量的數值,單位用g/mol。
根據銅的質量,由銅質量與葡萄糖質量的換算表(表73.27)中查找相當的葡萄糖的質量。
再由葡萄糖的質量計算葡萄糖的含量(即還原糖的含量,%)。
岩石礦物分析第四分冊資源與環境調查分析技術
式中:m為試樣的質量,g。
表73.27 銅質量與葡萄糖質量的換算 (單位: mg)
(2)快速測定法
方法提要
與經典法基本相同,不同之處是在斐林溶液中加入黃血鹽和次甲基藍。
硫酸銅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氫氧化銅沉澱,酒石酸鉀鈉在鹼性條件下使氫氧化銅沉澱溶解而生成天藍色的酒石酸鉀鈉銅鹽,酒石酸鉀鈉銅鹽與還原糖一同加熱,酒石酸鉀鈉銅鹽中的銅被還原成為氧化亞銅沉澱,氧化亞銅沉澱與黃血鹽(亞鐵氰化鉀)反應可生成可溶性的亞鐵氰化鉀銅。由於酒石酸鉀鈉銅鹽的氧化性比次甲基藍強,所以還原糖先同酒石酸鉀鈉銅鹽反應,然後才與次甲基藍反應生成無色的物質。所以通過用標准糖溶液滴定未加試樣的一定量的斐林溶液和加試樣的同樣量的斐林溶液,再根據消耗標准糖溶液的體積的不同,就可以計算出試樣中還原糖的含量。
試劑
斐林溶液A稱取15gCuSO4·5H2O和0.5g次甲基藍,溶於水中,用水稀釋至1000mL,搖勻。
斐林溶液B稱取50g酒石酸鉀鈉、54gNaOH、4g黃血鹽(亞鐵氰化鉀)溶於水中,用水稀釋至1000mL搖勻。
葡萄糖標准溶液(1mg/mL)稱取1.0000g於真空乾燥箱中<50℃乾燥8h並至恆量的葡萄糖,用水溶解後,加入10mL(1+1)H2SO4,用水稀釋至1000mL,搖勻。
分析步驟
分別吸取10.00mL易水解溶液和25.00mL難水解溶液置於50mL容量瓶中,加甲基紅指示劑2滴,用100g/LNaOH溶液調節溶液顏色由紅色變為橙色(即至中性),用水稀釋至刻度,搖勻。
分取5.00mL溶液於100mL錐形瓶中,加入溶液A和溶液B各5mL,搖勻,於電爐上加熱使瓶內溶液在1min內沸騰,根據預實驗結果加入葡萄糖標准溶液,再滴加葡萄糖標准溶液至溶液由藍色或紫紅色變為無色為止。
空白:吸取溶液A和溶液B各5mL於100mL錐形瓶中,加入9.00mL標准糖溶液,搖勻,於電爐上加熱使瓶內溶液在1min內沸騰,再以每4~5s一滴的速度滴加標准糖溶液至溶液由藍色或紫紅色變為無色為止。
按下式計算5mL試液中還原糖量:
岩石礦物分析第四分冊資源與環境調查分析技術
式中:m(還原糖)為吸取10.00mL易水解液和25.00mL難水解液中所含還原糖的質量,mg;V1為分取水解液,處理後定容體積,50mL;V2為滴定分取試液體積,5mL;V3為5mL試液測定消耗葡萄糖標准溶液的體積,mL;V0為空白測定消耗葡萄糖標准溶液的體積,mL;ρ(葡萄糖)為葡萄糖標准溶液的濃度,mg/mL。
還原糖含量(%)的計算見式(73.130)。
注意事項
滴定時必須在沸騰的條件下,並在1min內滴定完畢。滴定後,從電爐上取下錐形瓶,溶液迅速變為藍色或藍紫色,原因是次甲基藍不穩定易被空氣氧化所致。一般採用預實驗的方法,得出最初加入的糖標准溶液的量,而後進行滴定。
⑦ 請教一下你的腐植酸分離方法謝謝
所謂腐植酸的分離,包括兩個概念,一是從含腐植酸的原料(低級別煤炭、土壤、發酵生物質等)中提取腐植酸,二是把腐植酸分離成幾個級分(段分)。可以綜合成一個連續分離過程如下:用濃度0.5%~1%的氫氧化鈉或氫氧化鉀(氨水也可)(固液比約1:10)在80~100度的溫度下攪拌浸提1小時,離心或過濾,就得到腐植酸鈉(或鉀、銨)的水溶液,再用硫酸或鹽酸把溶液調到pH2左右,離心分離,就得到兩大部分:(1)沉澱(黑腐酸+棕腐酸)。用酒精或丙酮溶解該沉澱,將溶於酒精或丙酮的部分蒸發烘乾,就得到棕腐酸,不溶的部分乾燥後就得到黑腐酸。(2)粗黃腐酸溶液(含黃腐酸和無機鹽類)。將該溶液通過大孔陰離子交換樹脂等吸附劑,然後用酒精或丙酮洗脫樹脂,就得到黃腐酸的酒精(丙酮)溶液,再將溶劑蒸發出去(要回收重復使用),就得到黃腐酸。
以上步驟只是簡單流程,具體操作過程和細節很復雜,就不再贅述了。
⑧ 泥炭腐殖酸含量的測定
泥炭腐殖酸是指泥炭中能夠被稀氫氧化鈉溶液提取的有機混合酸,是泥炭的植物殘體經過化學、地質力學作用等許多復雜的變化而形成的有機酸。它的結構不是單一的,而是由許多種結構十分復雜的、分子質量較大而又不定地帶有羧基的芳香族化合物組成。根據泥炭腐殖酸在不同溶劑中的溶解度和顏色,將泥炭腐殖酸分為 3 個組分。通常將用鹼直接溶出的部分稱為腐殖酸,其中能夠溶於酸的部分稱為黃腐酸 (或稱為富里酸) ; 而溶於丙酮或己醇等溶劑的部分稱為棕腐酸 (或稱為草木樨酸) ; 最後的沉澱部分稱為黑腐酸; 把黑腐酸和棕腐酸兩者稱為胡敏酸。黃腐酸、棕腐酸、黑腐酸這 3 種組分本身仍是復雜的混合物。
泥炭腐殖酸是泥炭有機質中的重要組分,它在泥炭有機質中含量較高,一般在20%~ 50% ,其含量主要與有機質含量和不同泥炭類型有關。通常木本泥炭腐殖酸含量最高,草本泥炭次之,蘚類泥炭最低; 此外隨著分解度增高,各種泥炭腐殖酸含量都有所增長。測定腐殖酸的含量,對於研究泥炭的化學組成、理化性質和泥炭的質量評價及利用途徑具有重要意義。
73.16.5.1 總腐殖酸的測定
方法提要
用焦磷酸鈉和氫氧化鈉混合液,在沸水浴的條件下抽提,使難溶解的腐殖酸鹽轉化為可溶性腐殖酸鈉。用已知濃度的重鉻酸鉀-硫酸溶液氧化腐殖酸中的碳成為二氧化碳,過量的重鉻酸鉀以鄰菲羅啉為指示劑,用硫酸亞鐵銨標准溶液進行滴定,間接求出在氧化過程中所消耗的重鉻酸鉀溶液的量,然後按照泥炭中腐殖酸的含碳量換算出試樣中腐殖酸的含量。
岩石礦物分析第四分冊資源與環境調查分析技術
試劑
硫酸。
焦磷酸鈉和氫氧化鈉混合液稱取15gNa2P2O7·10H2O和7gNaOH溶於水中,用水稀釋至1000mL。
鄰菲羅啉指示劑稱取1.5g鄰菲羅啉和0.7g硫酸亞鐵銨溶於100mL水中,存於棕色瓶中。
重鉻酸鉀溶液c(1/6K2Cr2O7)=0.4mol/L稱取20gK2Cr2O7溶於水中,用水稀釋至1000mL。
重鉻酸鉀標准溶液c(1/6K2Cr2O7)=0.1000mol/L稱取4.9035g在130℃烘乾2~3h的基準重鉻酸鉀置於燒杯中,以水溶解,用水稀釋至1000mL。
硫酸亞鐵銨標准溶液(約0.1mol/L)稱取40g硫酸亞鐵銨(NH4)2Fe(SO4)2·6H2O,溶於水中,加40mL(1+1)H2SO4,用水稀釋至1000mL,貯存於棕色瓶中。
標定:吸取10.00mL0.1mol/L重鉻酸鉀標准溶液置於200mL錐形瓶中,用水稀釋至50mL,加10mL(1+1)H2SO4,加2~3滴鄰菲羅啉指示劑,用硫酸亞鐵銨標准溶液滴定至溶液顏色由橙色變為綠色,最後變為磚紅色為終點。根據所取重鉻酸鉀標准溶液的濃度和體積以及滴定消耗硫酸亞鐵銨標准溶液的體積,計算硫酸亞鐵銨標准溶液的濃度(mol/L)。
分析步驟
稱取0.2g(精確至0.0001g)0.25mm風干泥炭試樣置於100mL容量瓶中,加70mL焦磷酸鈉和氫氧化鈉混合液,於沸水浴上加熱30min,取出冷卻至室溫,加水稀釋至刻度,搖勻。干過濾。分取5.00mL清液於250mL錐形瓶中,加入5.00mL0.4mol/L重鉻酸鉀溶液,加30mL(1+1)H2SO4,搖勻,立即置於沸水浴中氧化30min。取出冷卻至室溫,用水稀釋至100mL左右,加2~3滴鄰菲羅啉指示劑,用硫酸亞鐵銨標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橙紅色變為綠色,最後變為磚紅色為終點。同時做空白試驗。
按下式計算總腐殖酸(%)的含量:
岩石礦物分析第四分冊資源與環境調查分析技術
式中:c為硫酸亞鐵銨標准溶液的濃度,mol/L;V0為空白消耗硫酸亞鐵銨標准溶液的體積,mL;V為試樣消耗硫酸亞鐵銨標准溶液的體積,mL;0.003為由硫酸亞鐵銨的物質的量(mmol)換算成碳的質量的系數;m為分析試樣的質量,g;k為腐殖酸的含碳比。泥炭腐殖酸為0.58;泥煤腐殖酸為0.51;褐煤腐殖酸為0.59;風化煤腐殖酸為0.62。
注意事項
1)在測定過程中,必須嚴格控制抽提和氧化條件。
2)稱樣量應視腐殖酸的含量高低而定,一般稱樣以0.2g為宜。如腐殖酸含量超過40%,應減至0.1g以防止鹽析作用和氧化不完全,影響結果偏低。
73.16.5.2 游離腐殖酸的測定
方法提要
用10g/L氫氧化鈉溶液在沸水浴的條件下抽提,使泥炭中的腐殖酸及腐殖酸的一價鹽轉化為腐殖酸鈉。用已知濃度的重鉻酸鉀-硫酸溶液氧化腐殖酸中的碳成為二氧化碳,過量的重鉻酸鉀以鄰菲羅啉為指示劑,用硫酸亞鐵銨標准溶液進行滴定,間接求出在氧化過程中所消耗的重鉻酸鉀溶液的量,然後按照泥炭中腐殖酸的含碳量換算試樣中腐殖酸的含量。
岩石礦物分析第四分冊資源與環境調查分析技術
試劑
與73.16.5.1總腐殖酸的測定相同。
分析步驟
稱取0.2g(精確至0.0001g)0.25mm風干泥炭試樣置於100mL容量瓶中,加70mL10g/LNaOH溶液,於沸水浴上加熱30min,取出冷卻至室溫,用水稀釋至刻度,搖勻。干過濾。以下操作與73.16.5.1總腐殖酸的測定相同。
⑨ 腐殖酸測定 lowry法求助
腐植酸不能用Lowry法測定,因為腐植酸中的肽鍵極少。Lowry法(即Folin-酚試劑法)是專門測定蛋白質濃度的。蛋白質在鹼性溶液中其肽鍵與Cu2+螯合,形成蛋白質一銅復合物,此復合物使酚試劑的磷鉬酸還原,產生藍色化合物,在一定條件下,利用藍色深淺與蛋白質濃度的線性關系作標准曲線並測定樣品中蛋白質的濃度。腐植酸的分子是以芳香羧酸為主的高分子化合物,不具備這些反應特性,所以您提出的命題本身就不存在。
⑩ 腐殖酸的測定
腐殖酸是一種結構不固定的單一有機酸,是許多種結構十分復雜、分子質量較大而又不固定的帶羧基的芳香族化合物的混合物。含有原生腐殖酸是褐煤和泥煤的主要特徵之一。一般泥煤的乾燥無灰基腐殖酸產率可達20%~50%,褐煤的腐殖酸產率從10%以下至40%以上均有。
日常煤質分析中只測定游離腐殖酸和總腐殖酸。其測定原理是根據它們的不同溶解特性用氫氧化鈉溶液或焦磷酸鈉與氫氧化鈉的混合液分別將它們從煤中抽提出來,然後用適當的方法進行測定。可用的方法有容量法、殘渣法、質量法和光度法。
73.14.5.1 容量法
方法提要
用焦磷酸鈉鹼液或氫氧化鈉溶液從煤樣中抽提腐殖酸,再在強酸性溶液中用重鉻酸鉀將腐殖酸中的碳氧化成二氧化碳,根據重鉻酸鉀消耗量和腐殖酸含碳比,計算腐殖酸的產率。
裝置
恆溫水浴鍋8孔,溫差±1℃。
試劑
硫酸。
焦磷酸鈉鹼液抽提液稱取15gNa4P2O7·10H2O和7gNaOH溶解到1000mL水中,密閉保存。
氫氧化鈉抽提液(10g/L)密閉保存。
重鉻酸鉀標准溶液c(1/6K2Cr2O7)=0.1000mol/L將優級純重鉻酸鉀在130℃下乾燥3h,放入乾燥器中冷卻,然後稱取4.9036g放入250mL燒杯中,加水溶解轉移至100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釋至刻度,搖勻。
重鉻酸鉀溶液c(1/6K2Cr2O7)=0.4mol/L稱取20gK2Cr2O7置於250mL燒杯中,加水溶解後稀釋至1000mL。
硫酸亞鐵銨標准溶液稱取40g硫酸亞鐵銨[FeSO4(NH4)2SO4·6H2O]溶於水中,加入20mLH2SO4,移入棕色100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釋至刻度,搖勻。
標定吸取25.00mL0.1000mol/L重鉻酸鉀標准溶液放入250mL錐形瓶中,加入70mL水和10mLH2SO4,冷卻後加3滴鄰啡羅啉指示劑,用硫酸亞鐵銨標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橙色轉變成磚紅色。硫酸亞鐵銨標准溶液的濃度c=0.1000×25/V(mol/L)。
鄰啡羅啉指示劑稱取1.5g鄰啡羅啉和1g硫酸亞鐵銨溶於100mL水中,用棕色瓶保存。
分析步驟
稱取0.2g(精確至0.0001g)粒度小於0.2mm的空氣乾燥煤樣置於250mL錐形瓶中,加入100mL焦磷酸鈉鹼抽提液,搖動使煤潤濕。在錐形瓶口中蓋一小漏斗,置於(100±1)℃水浴中(溫度達不到時,適當加甘油提高沸點)加熱抽提2h,每隔30min搖動一次,使煤樣全部沉下。取出錐形瓶,冷卻到室溫。將抽提液及殘渣全部轉入2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釋至刻度,搖勻。用中速定性濾紙干過濾,棄去最初的10mL左右溶液,隨後濾出約50~100mL濾液供測定用。
吸取5.00mL濾液置於250mL錐形瓶中,准確加入5.00mL0.4mol/LK2Cr2O7溶液和30mL(1+1)H2SO4,於(100±1)℃水浴中加熱氧化30min,取下冷卻至室溫,用水稀釋至100mL左右,加3滴鄰啡羅啉指示劑,用硫酸亞鐵銨標准溶液滴定至磚紅色。另外准確吸取2份0.4mol/L的重鉻酸鉀溶液,每份5.00mL,各加5mL焦磷酸鈉鹼抽提液和15mLH2SO4,按同樣操作進行氧化和滴定,測定空白值。
煤中游離腐殖酸的測定除用10g/LNaOH溶液代替焦磷酸鈉鹼液抽提液外,其他操作均同總腐殖酸測定。
按下式計算總腐殖酸或游離腐殖酸產率:
岩石礦物分析第四分冊資源與環境調查分析技術
式中:r(HAad)為煤樣的總腐殖酸或游離腐殖酸產率,%;V為鹼抽提液的總體積,mL;V1為測定時所取試液的體積,mL;V2為滴定時消耗的標准硫酸亞鐵銨溶液的體積,mL;V0為空白滴定消耗的標准硫酸亞鐵銨溶液的體積,mL;c為硫酸亞鐵銨溶液的濃度,mol/L;3為1/4碳的摩爾質量的數值,單位用g/mol;Rc為腐殖酸的含碳比,褐煤和低變質程度煙煤為0.59,風化煤為0.62;m為煤樣的質量,g。
取平行測定結果的平均值作為報告值,修約到小數點後2位。
73.14.5.2 殘渣法
方法提要
用焦磷酸鈉鹼液或氫氧化鈉溶液抽提煤樣,用灰化方法測定煤樣和鹼抽提後的殘留物中有機質,從有機質的差值求得總腐殖酸或游離腐殖酸產率。
裝置
離心機轉速0~4000r/min可調,離心杯容積為200mL。
恆溫水浴鍋8孔或8孔以上,控溫精度±1℃。
乾燥箱控溫范圍0~120℃,控溫精度±1℃,可鼓風。
試劑
焦磷酸鈉鹼液抽提液和氫氧化鈉抽提液配製同73.14.5.1容量法。
分析步驟
按73.14.5.1容量法所述用焦磷酸鈉鹼液抽提煤樣。將冷卻到室溫的抽提液連同殘渣全部轉入200mL離心杯中,離心20min。上層溶液用傾瀉法過濾,然後將殘渣完全轉移到預先在105~110℃下乾燥到質量恆定的慢速定量濾紙上,用水洗滌至濾液呈中性。
將殘渣連同濾紙轉入已知質量的稱量瓶中,放入乾燥箱內,在105~110℃下乾燥2h。取出稱量瓶立即蓋上蓋,稍冷卻,放入乾燥器中冷卻到室溫後稱量(精確至0.0001g)。再乾燥直至恆量。
將乾燥至質量恆定的殘渣和濾紙移入已知質量的坩堝中,放入冷高溫爐內。使爐門留15~20mm的縫隙,從室溫逐漸升高溫度使殘渣緩慢灰化,最後在(815±10)℃下灼燒1h。取出坩堝,再放入乾燥器中冷卻到室溫(約20min)後稱量(精確至0.0001g)。
煤中游離腐殖酸的測定,除用10g/LNaOH溶液代替焦磷酸鈉鹼液抽提液外,其他操作均同總腐殖酸測定。
按下式計算總腐殖酸或游離腐殖酸產率:
岩石礦物分析第四分冊資源與環境調查分析技術
式中:r(HAad)為煤樣的總腐殖酸或游離腐殖酸產率,%;m為分析煤樣的質量,g;m1為殘渣的質量,g;m2為殘渣灰分的質量,g;Mad為空氣乾燥煤樣的水分的質量分數;Aad為空氣乾燥煤樣的空氣乾燥基灰分的質量分數。
73.14.5.3 稱量法
方法提要
在室溫下以焦磷酸鈉鹼液與事先除去瀝青質(甲苯可溶萃取物)的煤樣作用,再用熱氫氧化鈉溶液抽提煤樣一次,用過量的無機酸沉澱腐殖酸,稱量沉澱,求出總腐殖酸產率。
裝置
萃取器分離瀝青用。
乾燥箱能控溫在(90±5)℃,或紅外乾燥燈。
離心機最小轉速210r/s,離心管容量至少100mL。
振盪機。
沸水浴。
試劑
甲苯沸騰范圍110~111℃,甲苯易燃,有毒,勿吸入或沾在皮膚上。
鹽酸。
氫氧化鈉溶液(10g/L)。
焦磷酸鈉鹼液稱取44.6gNa4P2O7·10H2O和4gNaOH溶於1000mL水中。
分析步驟
將10~15g分析煤樣破碎過1mm篩並抽出瀝青質。將抽提後的煤樣空氣乾燥並研細到過0.2mm篩。按「工業分析」方法測定其水分、灰分。如瀝青質含量低於3%,則可不除瀝青質。
稱取1g(按乾燥無灰基計,精確至0.0001g)分析煤樣(如預計腐殖酸產率低於20%,則稱取雙倍的試樣量)。將煤樣放入250mL錐形瓶A中,加100mL焦磷酸鈉鹼液,用振盪機振盪1h。以210r/s的速度將懸浮物離心15min,將溶液傾濾到另一錐形瓶B中。用100mLNaOH溶液洗滌不溶殘留物兩次,每洗一次離心一次,並將洗液轉入錐形瓶B中。洗滌後的殘煤轉入錐形瓶A中,加100mLNaOH溶液並在沸水浴中加熱2h。冷卻至室溫,將錐形瓶A中煤懸浮物以210r/s的速度離心15min,溶液傾濾到錐形瓶B中。用100mLNaOH溶液洗滌不溶殘留物兩次,每洗一次離心一次,並將洗液轉入錐形瓶B中(腐殖酸的抽提應在7h完成)。
錐形瓶B中溶液濾入1000mL容量瓶中並用水稀釋至刻度。吸取100mL濾液於250mL燒杯中,加60mL(5+95)HCl使腐殖酸沉澱。懸浮物離心,傾濾溶液,用水洗滌殘留物。重復洗滌操作,直到腐殖酸開始膠溶(形成膠體)。於膠體溶液中加5mL(5+95)HCl將腐殖酸再沉澱一次。沉澱和溶液經預先在(90±5)℃的乾燥箱中乾燥至恆量的中速定量濾紙過濾分離。濾紙轉移到預先在(90±5)℃的乾燥箱中乾燥至恆量的稱量瓶中,在(90±5)℃的乾燥箱中乾燥1h。從乾燥箱中取出稱量瓶,放入乾燥器中冷卻到室溫後稱量(精確至0.0001g)。再乾燥、稱量直至恆量。
游離腐殖酸的測定用氫氧化鈉溶液一次抽提,其他操作同總腐殖酸的測定。
按下式將總腐殖酸或游離腐殖酸質量分數(%)計算成乾燥無灰無瀝青質基r(HAdabf)產率:
岩石礦物分析第四分冊資源與環境調查分析技術
式中:r(HAdabf)為乾燥無灰無瀝青質基總腐殖酸或游離腐殖酸產率,%;m1為乾燥腐殖酸質量,g;m2為腐殖酸灰渣質量,g;V為鹼溶液總體積,mL;V1為用於沉澱的鹼溶液體積,mL;m為所取的煤樣(乾燥無瀝青質基)質量,g。
岩石礦物分析第四分冊資源與環境調查分析技術
式中:mz為分析所取的無瀝青質煤樣質量,g;Mbf為無瀝青質煤樣水分的質量分數;Abf為無瀝青質煤樣灰分的質量分數。
測定結果修約到一位小數。
73.14.5.4 光度法
方法提要
用焦磷酸鈉鹼液或氫氧化鈉溶液從煤樣中抽提腐殖酸,測定鹼抽提液的吸光度。用標准腐殖酸鹼溶液系列繪制校準曲線。根據待測煤樣抽提液的吸光度,從校準曲線上查出腐殖酸量,計算腐殖酸產率。
制備標准腐殖酸鹼溶液的煤樣必須與待測煤樣屬於同一礦井,因為它們的腐殖酸的結構相同。因此,本法只適用於褐煤而不適用於風化煙煤,因為同一礦區的煙煤,風化程度不同,生成的次生腐殖酸的結構也可能有很大的差別。
儀器
分光光度計。
試劑
焦磷酸鈉鹼抽提液、氫氧化鈉抽提液的配製方法同73.14.5.1容量法。
腐殖酸標准溶液選擇一個變質程度與待測煤樣相似的煤樣,按73.14.5.1容量法測定其總(或游離)腐殖酸產率。然後取一定量的抽提液用焦磷酸鈉鹼抽提液(或氫氧化鈉抽提液)稀釋至腐殖酸濃度為0.1~0.2mg/mL,該溶液即為腐殖酸標准溶液。
分析步驟
煤樣溶液的制備。稱取一定量的煤樣,按73.14.5.1容量法用焦磷酸鈉鹼抽提液或氫氧化鈉抽提液進行抽提。抽提物轉入體積為V1容量瓶中,用相應的抽提液稀釋至刻度,搖勻。用中速定量濾紙干過濾,製成煤樣溶液。
腐殖酸的測定有目視比色法和光度法兩種:
a.目視比色法。吸取不同量的腐殖酸標准溶液,分別注入25mL或50mL比色管中,用適量的相應抽提液稀釋至刻度,搖勻。根據待測煤樣的腐殖酸估計產率,取5.0mL或10.0mL煤樣溶液注入與標准系列容量相同的比色管中,用相應的抽提液稀釋至刻度並搖勻。然後與標准系列進行對比,找出與待測煤樣溶液色度最相近的標准溶液。按下式計算腐殖酸產率:
岩石礦物分析第四分冊資源與環境調查分析技術
式中:r(HAad)為分析煤樣總(或游離)腐殖酸產率,%;m1為與煤樣溶液色度相近的標准溶液的腐殖酸含量,mg;m為分析煤樣的質量,g;V為待測煤樣溶液總體積,mL;V1為分取的待測溶液體積,mL。
b.光度法。吸取1.00mL、3.00mL、5.00mL、…腐殖酸標准溶液,分別注入100mL容量瓶中,用相應的抽提液稀釋至刻度並搖勻,用1cm比色皿,於波長420nm處測定各溶液的吸光度,繪制校準曲線。
吸取5.00mL待測煤樣溶液,注入100mL容量瓶中,用相應的抽提液稀釋至刻度並搖勻,與校準曲線同樣測定溶液的吸光度。
腐殖酸產率的計算見式(73.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