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簡述教學方法的選擇原則
1、依據教學目標選擇教學方法。
不同領域或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的有效達成,要藉助於相應的教學方法和技術。教師可依據具體的可操作性目標來選擇和確定具體的教學方法。
2、依據教學內容特點選擇教學方法。
不同學科的知識內容與學習要求不同;不同階段、不同單元、不同課時的內容與要求也不一致,這些都要求教學方法的選擇具有多樣性和靈活性的特點。
3、根據學生實際特點選擇教學方法。
學生的實際特點直接制約著教師對教學方法的選擇,這就要求教師能夠科學而准確地研究分析學生的上述特點,有針對性地選擇和運用相應的教學方法。
4、依據教師的自身素質選擇教學方法。
任何一種教學方法,只有適應了教師的素養條件,並能為教師充分理解和把握,才有可能在實際教學活動中有效地發揮其功能和作用。因此,教師在選擇教學方法時,還應當根據自己的實際優勢,揚長避短,選擇與自己最相適應的教學方法。
5、依據教學環境條件選擇教學方法。
教師在選擇教學方法時,要在時間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應能最大限度地運用和發揮教學環境條件的功能與作用。
『貳』 對於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到底該怎樣選擇不同的教育方式
引言: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父母一定要用不同的方式進行對待。
『叄』 體育教師應如何根據自己的特點,選擇運用教學方法
通常情況下,影響教師對教學方法選擇的因素有:
●教學目標:不同的教學目標、教學方法的選擇要與特定的教學目標相適應。例如,體育操作技能的培養,就更適合採用示範、練習的教學方法。
●教材內容特點:教學方法的選擇要考慮到不同的學科以及同一學科的不同階段對學生的知識掌握、技能訓練、能力要求的不同。
●學生特徵:教學方法的選擇要與學生現有的知識水平、年齡、智力發展水平、學習風格等因素相適應。
●教學環境:選擇教學方法時,綜合考慮學校教學設備和教學空間條件。
●教師自身素質:即教學方法的選擇必須考慮到教師自身的表達能力、教學技能、教學風格特徵、組織能力以及教學控制能力。
沒有一種教學方法能夠適用於所有的教學環境。在教學過程的不同階段,往往需要選擇不同的方法。剛開始,教師可以安排討論或者模擬,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在呈現新的教學信息時,教師可以採用講授法;然後,安排練習反饋活動,提高學生的熟練程度;最後,利用小組討論,檢查學生的掌握情況和他們對教學過程的評價。
『肆』 如何進行教學方法的選擇
(一)依據教學目標選擇教學方法。
不同領域或不同層次教學目標的有效達成,要藉助於相應的教學方法和技術。教師可依據教學目標來選擇和確定具體的教學方法。例如學習《圓柱和圓錐的體積》時,其目標之一就是「掌握圓柱和圓錐體積的計算方法」。教學時最好是選擇直觀操作的方法,通過直觀演示、動手操作等活動促使學生達成學習目標。
(二)依據教學內容選擇教學方法。
不同學科的知識內容與學習要求不同,不同階段、不同單元、不同課時的內容與要求也不一致,這些都要求教學方法的選擇具有多樣性和靈活性的特點。例如教學課文《九寨溝》時,只有綜合運用多媒體視聽等教學手段,把學生帶入風景如畫的人間仙境,學生才能更加全面、真切地了解有關九寨溝的知識,感受到九寨溝的美妙絕倫。由於九寨溝離絕大多數學生生活太遠,單憑語言文字的品味與想像他們是很難有深切體會的。
(三)根據智能狀 況選擇教學方法。
學生的智能狀況直接制約著教師對教學方法的選擇,這就要求教師能夠科學而准確地研究分析學生的智能特點,有針對性地選擇和運用相應的教學方法。例如,學生身體—動覺智能偏強時,在故事教學時可讓學生進行表演;學生語言智能偏強時,可以讓學生進行故事續編等;教學中使用圖片和想像對那些有較強空間智能的學生將起作用,而可能對其它智能發達的學生作用甚小。
(四)依據教師自身素質選擇教學方法。
任何一種教學方法只有適應了教師的素養條件,並能為教師充分理解和把握,才有可能在實際教學活動中有效地發揮其功能和作用。因此,教師在選擇教學方法時,也應當根據自己的優勢智能,揚長避短,選擇與自己最相適應的教學方法。例如有音樂特長的教師可以把歌曲引進語文課堂;擅長簡筆畫的教師,不妨嘗試簡筆畫板書,則更可以讓學生肅然起敬,讓課堂出彩。
(五)依據教學環境條件選擇教學方法。
教師在選擇教學方法時,要在時間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最大限度地運用和發揮教學環境條件的功能與作用。以前,教師通常用一塊黑板和一支粉筆教學,現在,各個學校電化教學手段已經相當普及,教師運用雙師光碟和電子白板上課,課堂品質便頓時提升。
『伍』 對於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應該怎麼選擇不同的教育方式
結果也不一樣有的在做題,有的在閱讀,有的在操作,主要原因是根據個人特點進行引導。建議你看一些教育教學方便的書。在不同階段,應根據每個家庭兒童的情況,對兒童進行分段教育。孩子越小,獨立性越差,可塑性越強,需要的外部引導和外部壓力越多;孩子年齡越大,獨立性和可塑性越強,越需要內心的自省和內在的動力。我想向你解釋一下,為什麼孩子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成長煩惱,而我們的父母卻在不斷接受挑戰。幫助孩子戰勝成長怪物的父母,不僅需要勇氣,更需要智慧。合格的父母不是天生的。
比如膽小的孩子,從積極的角度來說,不容易冒險。父母不用太擔心,青春期後也不會輕易受不良習慣影響。不同類型的孩子只有採取不同的教育方式才能有效。請盡快對比。再比如,好動的孩子似乎一刻也停不下來,消耗父母的精力,有破壞性,經常損壞玩具。許多父母懷疑自己的孩子是否患有注意力障礙。其實這樣的孩子只是充滿活力,並不是什麼壞事。
『陸』 中小學教師選擇教學方法的依據是什麼
中小學教師選擇教學方法的根據是:
1、教學目的;
2、教師的業務水平;
3、學生的年齡特徵;
4、教材特點。
教學方法選用的依據有教學目的和任務的要求,課程性質和特點,學生年齡特徵,教學時間、設備、條件,教師業務水平、實際經驗及個性特點,教學手段、教學環境等因素。
教學方法的內涵特點
1、中外對教學方法的不同界定
由於時代的不同、社會背景、文化氛圍的不同、研究者研究問題的角度和側面的差異,使得中外不同時期的教學理論研究者對「教學方法」概念的界說自然不盡相同。
2、教學方法不同界定之間的共性
⑴教學方法要服務於教學目的和教學任務的要求。
⑵教學方法是師生雙方共同完成教學活動內容的手段。
⑶教學方法是教學活動中師生雙方行為的體系。
3、教學方法的內涵重點
教學方法,是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為實現教學目的和教學任務要求,在教學活動中所採取的行為方式的總稱。
教學方法的內在本質特點:
⑴教學方法體現了特定的教育和教學的價值觀念,它指向實現特定的教學目標要求。
⑵教學方法受到特定的教學內容的制約。
⑶教學方法要受到具體的教學組織形式的影響和制約。
『柒』 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應該如何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來開展工作
答: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具有順序性、階段性、個別差異性、不平衡性和互補性
1)順序性,指學生的身心發展具有方向性、順序性和不可逆性。教師在進行教育教學工作時應要做到由具體到抽象、由淺入深,循序漸進,「不凌節而施」
2)階段性,指學生在相鄰年齡階段表現出相似的特點、各年齡具有銜接性。教師在進行教育教學工作時要按照各個年齡階段的特徵,根據不同年齡階段的發展水平提出教學要求,組織教學活動。
3)個別差異性,指不同個體的發展特點都不一樣。教師在進行教育教學工作時要做到因材施教,長善救失,使每個個體各得其所,獲得個性化的發展。
4)不平衡性,指同一個體內,身心各方面發展的不同步。教師在進行教育教學工作時要抓住關鍵期,適時而教。
5)互補性,指對某方面生理功能缺失的人而言的,某一方面的功能缺失可以通過另一方面功能的超常發展得到補償。教師在進行教育教學工作時要幫助學生克服缺陷功能,超常發展其他功能。
綜上,教師在進行教育教學工作時要順應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
『捌』 有的放矢,因材施教等,都是指要根據學生身心發展規律中的什麼進行教育
有的放矢,因材施教等,都是指要根據學生身心發展規律中的個體差異,進行教育。
因材施教是教學中一項重要的教學方法和教學原則,在教學中根據不同學生的認知水平、學習能力以及自身素質,教師選擇適合每個學生特點的學習方法來有針對性的教學,發揮學生的長處,彌補學生的不足,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樹立學生學習的信心,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因材施教具有豐富的現代內涵,它的實施需要貫徹四個方面的原則。因材施教對於教師、家長、學校以及教育公平的實現都具有重要意義。
教師要根據對學生學習風格的了解,在教學中有針對性地提供風格相配的教學方式:
有研究表明,當教師的教學風格與學生的學習風格相匹配時,有利於提高學習成績。比如,對於喜好圖像表徵的學生用圖式來講解概念,避免把喜歡安靜的學生安排在教室門口坐等。
由於任何認知風格都不會適用於所有的知識學習,如果學習者在學習中堅守某一種認知風格,勢必會在一些不適於自己風格的學科學習中失敗。研究者認為,個體的學習風格是一種習慣,後天經驗和訓練起著很大的作用。
要注意的是,方式先配的教學不會像匹配性教學那樣容易展開,必須細致漸進,並且隨時注意學生的學習情況,根據學生學習的反饋及時進行調節。
『玖』 教學中如何選擇教學方法
1.選擇原則
(1)教學方法包括教法、學法以及教與學互動的方法。
(2)教學方法的應用目的是為了優化教學效果,提高信息技術教學效率和質量。
(3)教學方法受教學理論(思想)的支配,其有效性必須通過教學實踐來檢驗。
(4)「教學有法,但無定法」。
2.選擇依據
(1)依據教學內容和教學任務。依據教學內容,我們可以信息技術課程分為理論課、技能課、作品製作課和實驗課四類,依據不同的內容,選的方法也不盡相同。
(2)依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依據學生的性格特徵、知識儲備來選擇不同的教學法。
(3)依據教師的實際情況。教師根據自身的情況,從教師素養和個性特徵方面來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
(4)依據教學實施的硬體條件。信息技術課教學方法的選擇還依賴硬體條件,信息技術學科以計算機為核心,硬體環境包括計算機設備和實施教學的計算機網路教學環境、外圍設備等,如開源硬體、3D列印機等,教師應充分利用已有條件,選擇合適的教學法來完成教學任務,而不是一味追求高大上的硬體堆砌。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我們不需要盲目跟風,也不需要刻意去冷落某種教學方法,要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需要來選擇教學方法,而不是搞形式。
『拾』 如何選用課堂教學方法
在實際教學時,教師能否正確地選擇教學方法,是影響課堂教學質量的重要方面。實踐證明,教師只有按照一定的科學依據,綜合考慮教學的各有關因素,選取適當的教學方法,並能合理地加以組合,才能使教學效果達到最優化。所以,每個教師都必須學會科學地選擇教學方法。選擇教學方法的依據主要有教學的具體目的與任務,教材內容的特點,學生的實際情況,教師的自身教學素質,以及各種教學方法的職能、適用范圍和使用條件等。 1、不同的教學目的與教學任務需要不同的教學方法去實現和完成。如果是傳授新知識的教學任務,就得選擇語言傳遞信息的方法、直接感知的方法;如果是形成和完善技能、技巧的任務,就得選擇以實際訓練為主的方法。 2、不同學科性質的教材,應採取不同的教學方法;而某一學科中的具體內容的教學,又要求採取與之相適應的教學方法。如就學科教材來講,語文、外語多採用講讀法;數學多採用練習法等。就每門課程的具體內容來講,它們有各自的特點和要求,在教學過程中,它們又總是和學生掌握內容所必需的智能活動的性質相聯系的。所以有些部分可以用講讀法,有些部分可以用討論法,有些部分可以用練習法。總之,必須根據教材的性質和具體內容的特點,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法。 3、教師是教是為學生的學,教學方法要適應學生的基礎條件和個性特徵。所以,選擇教學方法時,教師要考慮學生對使用某種方法在智力、能力、學習方法、學習態度、班級的學習紀律及風氣等。但這並不意味著只是消極地適應學生的現實水平,而是應當注重從學生實際出發,選擇那些能促進和發展學生學習獨立性的方法。 4、任何一種教學方法的選用,只有使應教師的素養條件,能為教師所理解和掌握,才能發揮作用。因此,教師的某些特長、某些弱點和運用某種方法的實際可能性,都應成為選擇教學方法的重要依據。總之,教師選擇教學方法,應根據自己的實際優勢,揚長避短,採取與自己條件相適應的教學方法。但作為一名現代教師,應努力學習克服缺點,不斷提高選用教學方法的能力。 5、任何一種教學方法都有其自身的特定作用或功能,同時又有各自的優點和局限性。某種方法對於某種學科或某一課題是有效的,對另一課題或另一形式的教學可能是完全無用的。譬如,傳授新知識的談話法,是以學生的知識准備和心理准備為前提條件的,離開了這個條件,用談話法去傳授新知識是困難的。講授法雖能保證學生在短時期內獲得大量的系統的知識,便於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但是,它不容易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獨立性,因此,選擇教學方法時,必須認真分析各種方法的職能、應用范圍和條件。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