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資料分析年均增長率計算公式是什麼
資料分析平均數增長率公式是:現期值×增長率/(1+增長率),對應方法特徵數字法,百分數轉變成分數,進行約分計算。
錯位加減法:通過加減數字把分式中分子和分母湊相等而進行約分計算。
現期值/基期值-1,對應方法首數法,分子不變,分母取前三位有效數字,根據選項選結果。(1+Q1)(1+Q2),Q1,Q2為連續兩年的增長率,Q1×Q2的計算,取百分數前兩位約分計算。
公式分析:
1、基期平均數:A=總量,B=份數,Qa=總量增長率,Qb=份數增長率,對應與比重中基期比重計算方法一致。
2、平均數的增長量對應方法:有效數字法和錯位加減法。
3、平均數的增長率對應方法:結合分母小於1還是大於1,再根據分子的結果確定選項。
⑵ 如何從資料分析中的隔年增長率
2020國考行測備考之資料分析中的隔年增長率
隔年增長率是行測資料分析考試中的一個考點,在考試中經常出現,它的公式是:隔年增長率=q1+q2+q1×q2(其中:q1指現期增長率,q2指間期增長率),q1+q2比較好計算,但是否需要計算q1×q2,我們需要看選項而定,如果需要計算q1×q2,我們又該如何去快速計算呢?
第一種情況:根據選項,不需要計算q1×q2
例題1.2017年,我國規模以上互聯網企業完成業務收入7101億元,比上年增長20.8%,上年增長17.4%。
問題:與2015年相比,2017年我國規模以上互聯網企業完成業務收入增長( )
A.41.8% B.37.2% C.33.5% D.28.8%
【答案】A。
解析:由材料可知,2017年我國規模以上互聯網企業完成業務收入增長20.8%,2016年增長17.4%,所求隔年增長率=20.8%+17.4%+20.8%×17.4%=38.2%+20.8%×17.4%>38.2%,選項中大於38.2%的只有41.8%。故此題答案選擇:A。
第二種情況:當q1、q2都比較小時,可忽略q1×q2的計算,根據選項進行估算
例題2.2017年我國觀賞魚規模為41.6億尾,比上年增長4.5%,上年同期增速為1.2%。
問題:2017年我國觀賞魚規模比2015年增長了( )
A.5.11% B.5.36% C.5.75% D.6.13%
【答案】C。
解析:由材料可知,2017年我國觀賞魚規模增長4.5%,2016年增長1.2%,所求隔年增長率=4.5%+1.2%+4.5%×1.2%=5.7%+4.5%×1.2%>5.7%,排除A、B。因為4.5%、1.2%都較小,他們乘積是萬分之幾,可以忽略,選擇比5.7%略大一點的5.75%。故此題答案選擇:C。
第三種情況:當q1、q2不是很小且根據選項選不出答案時,則需對q1×q2進行計算
對於q1×q2的計算,它的計算步驟為:①忽略兩個百分號,將兩個數都正常四捨五入後取整相乘;②添加百分號,並將小數點向前移動兩位。
例題3.2018年6月全國新聞紙產量為16.2萬噸,比上年同期相比下降15.1%,降幅比上年減少了0.6個百分點。
問題:2018年6月全國新聞紙產量比2016年6月同期減少了( )
A.30.26% B.29.74% C.28.43% D.27.31%
【答案】C。
⑶ 事業單位考試資料分析中 增長率怎麼算
您好,中公教育為您服務。
1、增長率=(本期營業額-上期營業額/上期營業額)X100%=10%
2、人口增長率人口自然增長率指一定時期內人口自然增長數(出生人數減死亡人數)與該時期內平均人口數之比,通常以年為單位計算,用千分比來表示,計算公式為:
人口自然增長率=(年內出生人數-年內死亡人數)/年平均人口數×100%=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3、經濟增長率經濟增長率是末期國民生產總值與基期國民生產總值的比較 以末期現行價格計算末期GNP,得出的增長率是名義經濟增長率。
以不變價格(即基期價格)計算末期GNP,得出的增長率是實際經濟增長率。
在量度經濟增長時,一般都採用實際經濟增長率
經濟增長率也稱經濟增長速度,它是反映一定時期經濟發展水平變化程度的動態指標,也是反映一個國家經濟是否具有活力的基本指標。
參考資料:http://gz.offcn.com?wt.mc_id=bd11588
如有疑問,歡迎向中公教育企業知道提問。
⑷ 行測資料分析里的增速(增長率)兩種公式(A-B)/A和A/B-1在速算分別什麼時候適用
我一般是要求增速具體數值的時候用第一個,比較增速大小的時候用第二個,直接算 A/B就可以比較了
⑸ 資料分析增長量公式是什麼
增長量=現期值-基期值。
把增長量的計算公式進行化簡,即將增長量的分子分母同時除以q,得到增長量=A/(1+1/q),然後觀察q,看增長率這個百分數與幾分之一比較接近,也就是將q看成與之近似的1/n,用1/n代替q帶入到公式中,此時增長量的公式可以進一步化簡為增長量=A/(1+n),最後只需要做一個簡單的直除即可得到答案。
(5)資料分析計算增速方法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增長率又分為年增長率和年均增長率,其中年增長率,表示的是以年為統計周期的同比增長率,而年均增長率則表示的是n年間的增長率。
在一些最值比較題的題干表述中,經常出現增加(長)最多和增加(長)最快,需要注意前者比較的是增長量,而後者則比較的是增長率。
⑹ 公務員考試中的資料分析計算量太大 有什麼技巧嗎
【速算技巧一:估演算法】
要點:"估演算法"毫無疑問是資料分析題當中的速算第一法,在所有計算進行之前必須考慮能否先行估算。
所謂估算,是在精度要求並不太高的情況下,進行粗略估值的速算方式,一般在選項相差較大,或者在被比較數據相差較大的情況下使用。
估算的方式多樣,需要各位考生在實戰中多加訓練與掌握。進行估算的前提是選項或者待比較的數字相差必須比較大,並且這個差別的大小決定了"估算"時候的精度要求。
【速算技巧二:直除法】
「直除法」是指在比較或者計算較復雜分數時,通過「直接相除」的方式得到商的首位(首一位或首兩位),從而得出正確答案的速算方式。
「直除法」在資料分析的速算當中有非常廣泛的用途,並且由於其「方式簡單」而具有「極易操作」性。
「直除法」從題型上一般包括兩種形式:
一、比較多個分數時,在量級相當的情況下,首位最大/小的數為最大/小數;
二、計算一個分數時,在選項首位不同的情況下,通過計算首位便可選出正確答案。
「直除法」從難度深淺上來講一般分為三種梯度:
一、簡單直接能看出商的首位;
二、通過動手計算能看出商的首位;
三、某些比較復雜的分數,需要計算分數的「倒數」的首位來判定答案。
根據首兩位為1.5*得到正確答案為C。
【速算技巧三:截位法】
所謂"截位法",是指"在精度允許的范圍內,將計算過程當中的數字截位(即只看或者只取前幾位),從而得到精度足夠的計算結果"的速算方式。
在加法或者減法中使用"截位法"時,直接從左邊高位開始相加或者相減(同時注意下一位是否需要進位與借位),直到得到選項要求精度的答案為止。
在乘法或者除法中使用"截位法"時,為了使所得結果盡可能精確,需要注意截位近似的方向:
一、 擴大(或縮小)一個乘數因子,則需縮小(或擴大)另一個乘數因子;
二、 擴大(或縮小)被除數,則需擴大(或縮小)除數。
如果是求"兩個乘積的和或者差(即a×b±c×d)",應該注意:
三、 擴大(或縮小)加號的一側,則需縮小(或擴大)加號的另一側;
四、 擴大(或縮小)減號的一側,則需擴大(或縮小)減號的另一側。
到底採取哪個近似方向由相近程度和截位後計算難度決定。
(6)資料分析計算增速方法擴展閱讀:
資料分析是公務員考試行政職業能力測驗科目中的一種考試題型,主要測查報考者對各種形式的文字、圖表等資料的綜合理解與分析加工能力,這部分內容通常由統計性的圖表、數字及文字材料構成。
行政職業能力測驗主要測查與公務員職業密切相關的、適合通過客觀化紙筆測驗方式進行考查的基本素質和能力要素,包括言語理解與表達、數量關系、判斷推理、資料分析和常識判斷等部分。
資料分析主要測查報考者對各種形式的文字、圖表等資料的綜合理解與分析加工能力,這部分內容通常由統計性的圖表、數字及文字材料構成。
⑺ 018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資料分析中增長率怎麼求
一、增長量與增長率
增長量與增長率是資料分析里最常出現的兩個概念,所以,絕對不能混淆。增長量表示本期量比上期量增長了多少,重在強調增長量的多少:增長量=本期量-上期量;增長率表示本期量比上期增長了百分之多少,重在強調增長的速度的快慢:增長率=增速=增長量/上期量。
當然,如果實在沒有辦法區別增長量與增長率的話,那就通過單位來判斷,如元、千克、公頃等就是求具體的增長量,帶了%的,就是求增長率。
二、幅度問題
增長的幅度問題簡稱增幅,其實是增長量與增長率問題的另一種體現形式。
比方說「2013年產某水果100t,2014年產了200t,求該水果產量的增長幅度」,那麼這里的增長幅度是「量的增長幅度」,其實求的就是增長率。
又比如說,「2013年某水果的同比增長率是10%,2014年增長到13%,求增長幅度」那這里的增長幅度就是「率的增長幅度」,直接做差就可以了,即增長了三個百分點。
三、增長量與增加值
很多考生會遇到 「求2011年第一產業增加值是多少」這樣的題目,而一看到增加值,很多人直接就帶入增長量的公式,這里就要提醒廣大考生,增加值只是一個名詞,通常與「第一產業」、「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聯系在一起,第一第二和第三產業增加值加在一起就是國內生產增長總值,它不是增長量。如果要求增長量的話,題目會這樣出「求2011年第一產業增加值的增長量」。
四、人口增長率與人口自然增長率
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後大家會知道增長率等於增長量除以上期量,所以「求2011年的人口增長率」的時候,直接將2011年人口增長量除以2010年的人口數即可。這里要注意一個陷阱,如果求的是「人口自然增長率」,而用了前面的公式,很有可能就會算錯。
人口增長率=人口增長量/人口上期量
人口自然增長率=(年內出生人口-年內死亡人口)/年平均人口。
分子的「年內出生人口-年內死亡人口」其實就是人口增長量,所以兩個式子的分子其實是一樣的,但分母就不同了,人口增長率的分母是上期量,人口自然增長率的分母則是本期量。
⑻ 資料分析裡面的基期、現期、增長率和增長量怎麼算
常用公式:
增長率=增長量/基期量=(現期量/基期量)-1=(現期量-基期量)/基期量
現期量=基期量*(1+增長率) 基期量=現期量/(1+R)
增長量=現期量-基期量=基期量*增長率=(現期量/1+R)*R
現期量=基期量(1+年均增長率)*相差周期數。
基期和現期這兩個名詞的含義:
基期:基期數指的是比較一個事物必須找到一個參照基數,這個參照基數就是基期數,例如2017年某企業盈利2.3億元,為了比較2018年的盈利增長了多少,就需要拿2017的數據作為基數去比較。2017的數據就是基期數。
現期:相對於基期而言,與基期進行比較的時期的數值,就是現期量。
拓展資料:
固定基期與移動基期:
基期是計算動態指標時作為對比的標准,固定基期是在分析變化時,作為對比的時期固定不變;移動基期是在是在分析變化時,以前一期作為對比基準時期,移動基期會隨著需要比較的報告期不斷變動。
以固定基期為標准所計算的指數比較適用於長期比較,以移動基期為標准所計算的指數比較適用於短期比較。
基期與消費者物價指數:
消費者物價指數是用在衡量消費性商品及服務的價格變動情形,一般會選定一個基準的年或月做為基期,並將基期設定為 100,以方便其它各報告期的數值做比較分析。
透過基期比較,能分析當期物價漲跌,例如基期年的指數為100,目前物價指數為120,代表現在要花120元,才能購買在基期年花 100 元可取得的商品及服務,需用比較多的貨幣才能取得與基期相當之商品及服務,表示購買力下降。
物價指數主要作為商品價格變動的指標,是用某一時期和另一時期的價格比較來分析物價變化。作為對比的基準時間點叫基期,與之進行對比的時期叫報告期。
⑼ 資料分析平均數增長率公式是什麼
資料分析平均數增長率公式是現期值×增長率/(1+增長率),對應方法特徵數字法,百分數轉變成分數,進行約分計算。錯位加減法:通過加減數字把分式中分子和分母湊相等而進行約分計算。
現期值/基期值-1,對應方法首數法,分子不變,分母取前三位有效數字,根據選項選結果。(1+Q1)(1+Q2),Q1,Q2為連續兩年的增長率,Q1×Q2的計算,取百分數前兩位約分計算。
(9)資料分析計算增速方法擴展閱讀
公式分析:
1、基期平均數:A=總量,B=份數,Qa=總量增長率,Qb=份數增長率,對應與比重中基期比重計算方法一致。
2、平均數的增長量對應方法:有效數字法和錯位加減法。
3、平均數的增長率對應方法:結合分母小於1還是大於1,再根據分子的結果確定選項。
⑽ 2020國考行測備考之資料分析中的隔年增長率
隔年增長率是行測資料分析考試中的一個考點,在考試中經常出現,它的公式是:
隔年增長率=q1+q2+q1×q2(其中:q1指現期增長率,q2指間期增長率),
q1+q2比較好計算,但是否需要計算q1×q2,我們需要看選項而定,如果需要計算q1×q2,
第一種情況:根據選項,不需要計算q1×q2例題1.2017年,我國規模以上互聯網企業完成業務收入7101億元,比上年增長20.8%,上年增長17.4%。
問題:與2015年相比,2017年我國規模以上互聯網企業完成業務收入增長( )A.41.8% B.37.2% C.33.5% D.28.8%
【答案】A。解析:由材料可知,2017年我國規模以上互聯網企業完成業務收入增長20.8%,2016年增長17.4%,所求隔年增長率=20.8%+17.4%+20.8%×17.4%=38.2%+20.8%×17.4%>38.2%,選項中大於38.2%的只有41.8%。故此題答案選擇:A。
第二種情況:當q1、q2都比較小時,可忽略q1×q2的計算,根據選項進行估算 例題2.2017年我國觀賞魚規模為41.6億尾,比上年增長4.5%,上年同期增速為1.2%。
問題:2017年我國觀賞魚規模比2015年增長了( )A.5.11% B.5.36% C.5.75% D.6.13%
【答案】C。解析:由材料可知,2017年我國觀賞魚規模增長4.5%,2016年增長1.2%,所求隔年增長率=4.5%+1.2%+4.5%×1.2%=5.7%+4.5%×1.2%>5.7%,排除A、B。因為4.5%、1.2%都較小,他們乘積是萬分之幾,可以忽略,選擇比5.7%略大一點的5.75%。故此題答案選擇:C。
第三種情況:當q1、q2不是很小且根據選項選不出答案時,則需對q1×q2進行計算對於q1×q2的計算,它的計算步驟為:①忽略兩個百分號,將兩個數都正常四捨五入後取整相乘;②添加百分號,並將小數點向前移動兩位。 例題3.2018年6月全國新聞紙產量為16.2萬噸,比上年同期相比下降15.1%,降幅比上年減少了0.6個百分點。
問題:2018年6月全國新聞紙產量比2016年6月同期減少了( )A.30.26% B.29.74% C.28.43% D.27.31%
【答案】C。解析:由材料可知,2018年6月全國新聞紙產量增長-15.1%,2017年6月增長-(15.1%+0.6%)=-15.7%,所求隔年增長率=-15.1%-15.7%+15.1%×15.7%=-30.8%+15.1%×15.7%,減少的值小於30.8%,選不出答案。故15.1%×15.7%不能忽略,
計算第一步:忽略兩個百分號,將兩個數都正常四捨五入後取整相乘為:15×16=240,
第二步:添加百分號,並將小數點向前移動兩位得2.4%,原式=-30.8%+2.4%=-28.4%,選擇最接近的下降28.43%。故此題答案選擇:C。
對於隔年增長率,我們主要講了它的估算及計算方法,該計算方法能夠幫助大家快速計算得出答案,希望大家多做練習、熟練應用,以後遇上隔年增長率能夠快速、精準地選出正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