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什麼是個案研究
個案研究也稱個案調查。對某一特定個體、單位、現象或主題的研究。這類研究廣泛收集有關資料,詳細了解、整理和分析研究對象產生與發展的過程、內在與外在因素及其相互關系,以形成對有關問題深入全面的認識和結論。
個案研究的單位可以是個人、群體、組織、事件或者某一類問題,由此而產生人員研究個案,各生活單位或社會團體個案、傳播媒介個案,以及各種社會問題個案等 。
個案研究的應用
1、法律研究
把個人、家庭、組織等社會單位看作案例,對其現象、特徵、過程進行深入了解、並提出解決辦法的研究方法。個案研究最初是法律研究的一種方法。
在法律研究中,個案是包含法律行為的一項事件或一組事件,研究者從這種研究中了解有關該案的法律原理和實踐。
2、社會學
在社會學研究中,個案研究主要採取參與觀察法和訪問法進行,輔之以文字資料的利用和研究。個案研究法廣泛應用於社會科學,允許對一種情況進行全面的調查和透徹的分析說明。數據收集的方法可以多種多樣,可以集中在用數量難以表示的變數上。
由於概括時有許多困難,個案研究後有時可能要進行大規模的調查研究。
3、心理學
在心理學方面,對一個或幾個研究對象進行較長時間的系統的研究的方法。在研究中要注意全面地調查被研究者的社會條件,教育與家庭的影響,活動、工作情況,身體健康狀況,以及在這些因素的影響下的心理活動和人格品質的發展變化,從而找出心理活動發展、變化的規律。
其研究對象可以是兒童、正常的成人,也可以是病人。可以在正常條件下,也可以在實驗的條件下進行
② 選擇題個案調查是一種什麼研究方法
個案調查是對某一具體社會單位進行全面、深入的調查研究的方法。
③ 個案研究屬於()A歷史研究B比較研究C調查研究D實驗研究選擇哪一個
個案研究屬於調查研究。
個案研究也稱個案調查,對某一特定個體、單位、現象或主題的研究。這類研究廣泛收集有關資料,詳細了解、整理和分析研究對象產生與發展的過程、內在與外在因素及其相互關系,以形成對有關問題深入全面的認識和結論。
(3)個案調查是一種什麼的研究方法擴展閱讀
適用個案研究的條件是:
1、用小樣本去說明總體;在對一個事物有了研究後,用個案來說明個體;
2、有的事物並不普遍、不具有代表性、但值得關注,也可以成為個案;
3、在對某種理論、方法的運用中,採用個案加以反饋,在實踐中驗證;
4、也是不斷積累材料的需要,以個案為素材為今後研究打下基礎。
為了選取具有能完成研究任務的特性及功能的樣本,個案研究往往採用有目的抽樣,即當我們想要了解與選取樣本有關的事物時,不需要概括所有相類似個案。
常用的個案抽樣一般可以有:代表性個案抽樣,關鍵個案抽樣,極端型個案抽樣,證實和證偽個案抽樣,綜合抽樣等。不管是哪種抽樣,都要體現「目的性」原則。
④ 特殊兒童個案研究方法是一種什麼樣的研究方法
一.個案研究的意義
就教育領域而言.個案研究(case study)是指針對一個人的偏差行為進行深入研究的過程.此過程須透過各種方式及管道搜集資料.加以分析整合.以了解案主問題的成因.進而提出適當輔導策略.協助改善問題.以增進個人適應.
二.個案研究的目的
透過相關資料之搜集與分析.深入了解案主問題.找出全方位的問題解決模式.
邀集相關人員透過溝通與協調.取得共識.並就份內工作適度調整並配合.
透過召開個案研討會.教師相互分享經驗.以增進輔導知能.
三.個案研究的步驟
(一)確定個案:指確定研究及輔導的對象.個案來源可從幾方面得到:
教師發現:包括導師或科任教師.
訓導單位轉介:如學生違反校規或偏差行為導致記過等.
家長提出:由家長發現學生行為異常須輔導者.
學生自認有困擾.想獲得幫助以解決問題者.
從心理測驗結果篩選而得.
(二)確定個案的主要問題:是指透過導師.家長.訓育人員或案主個人的描述.
以了解案主主要問題之行為特徵.以便搜集相關資料.問題的描述重在具體
.清晰.明確.以事實的呈現為主.而非觀察者的個人意見.
(三)收集資料:指收集與主要問題相關的資料.
1.資料內容:
案主的家庭背景:如家庭結構.父母親的教育程度.職業狀況.手足人數.排行.
案主個人的資料:如性別.年齡.年級.身高.體重.健康狀況.外型特徵.人格特性.案主的重要生長史.
問題發展史:如首次發生的時間.在何種情況下發生.當時家庭與學校的背景事件.問題的處理及效果.
其他層面的影響:如食慾.睡眠.情緒.行為.
家庭適應:如親子關系.手足關系.父母管教態度與技巧.
學校適應:如師生關系.同儕關系.學習態度.學習成果等.
社會適應:如社區生活.休閑等.
2.資料收集的方法
觀察法:指透過教師教學的過程.父母親平時的相處.或在晤談中諮商員的觀察.通常可了解案主的情緒穩定情形.思考狀態.認知能力等.方法雖較主觀.但多為資料收集的首要步驟.
測驗法:指運用各類心理與教育測驗來了解案主的各種能力與心理狀態.常見的有智力測驗.人格測驗.性向測驗.成就測驗或態度測驗等.
晤談法:指透過與案主的談話以獲得所需的資料.此法所獲得的資料通常較缺乏組織與結構.但因是融入晤談過程中自然而得.故案主合作意願也較高.
文件分析:指透過收集案主的日記.周記.作文或照片等文件來了解案主的情形.
游戲技術:尤其適用於兒童.通常利用游戲或玩具等相關媒材來了解兒童的想法.如娃娃家.布偶等.
投射技術:指利用繪畫或相關投射測驗來了解兒童.
生理檢查:如懷疑案主的行為症狀與生理有關.則應先就診.以排除生理因素的影響.
(四)分析與診斷:資料收集完成後.分析架構常分幾個方面來看.包括學校方面.
家庭方面.社區環境方面.及個人因素方面.並根據所搜集的資料提出假設.
嚴重的偏差行為亦可以依照美國精神醫學學會所編訂之「心理疾病診斷及統計
手冊」(DSM-IV)所訂之分類架構.來分析問題的形成原因.此外.再介紹二種
常用模式以茲參考:
1.行為取向的診斷模式:
重點在了解兒童或青少年個案行為出現之前.當時及之後的環境刺激.及案主的行為-認知-情緒等層面的行為序列之間的關系.以找出個案行為的成因並發展出有效輔導策略.該模式又稱ABC模式.共包含三個層面:
先行事件(antecedants):指在個案行為出現之前或同時出現的環境刺激.
行為序列(behavior sequene)指案主面對困難情境時.其認知.情緒及行為三個層面的行為依序出現互相影響的過程.
後果事件RR,(consequences):指案主在出現問題之後.環境或他人所給予的刺激而言(喜歡或厭惡).
應用此模式來診斷時.應先與當事人或重要他人進行晤談.或進行實地觀察.以仔細辨認問題行為出現過程的先行事件.行為序列或後果事件.以茲診斷.
2.RQC模式∣轉介個案諮詢模式:
是由Knott 和Batsche(一九九一)發展出來用以診斷轉介過來的個案的理論架構和處理的流程.是一個適於衡鑒適應困難兒童的好模式.其架構包含四個部分:
兒童的家庭.鄰居和社區的概況.
兒童的就學和學習環境概況.
兒童個人的特殊狀況:包括身心發展.醫葯疾病歷史.個性(氣質).能力.態度.價值觀念.期望.社交技巧.人際關系.語言表達.自我調適.自我管理能力等.
兒童的社會-情緒結果狀況:包括其行為.情緒.人際關系之現況.適應環境的方式等.
(五)輔導與處理:通常依據案主問題的成因選用適當的策略.例如進行諮商.
游戲治療.行為改變技術.進行家庭訪問等.
(六)檢討輔導成效:輔導成效應作有系統的評量.從案主的反應.相關老師的意見
.家長的觀察及輔導者的自我評鑒幾方面來進行.
(七)撰寫研究報告:研究報告的格式如下:
1.基本資料:姓名(或代號).性別.年齡.年級
2.個案來源:如教師轉介.家長要求等
3.主要問題概述
4.背景資料:父母及家人年齡.教育程度.職業等
(1)家庭結構
(2)家庭生活:包括父母親管教態度與方式.親子關系.兄弟姊妹關系.
(3)學校生活:包括學習態度.學習能力.學習成就.同儕關系等.
(4)社會生活:包括社區生活.休閑.人際關系與朋友交往情形等.
5.分析與診斷
6.輔導策略
7.輔導過程
8.輔導結果
9.追蹤及檢討
⑤ 1. 什麼是案例研究法案例研究法有哪些特點
個案研究就是廣泛搜集個例的資料,徹底了解個例現狀及發展歷程,對單一研究對象的典型特徵進行深入而細致的全面研究分析,確定問題症結,進而提出建議的一種研究方法。通常也被稱為個案法、案例研究法。
其特點有:
個案研究法的特點
1、個案的典型性與問題的普遍性
個案研究的對象是與同類相比問題表現比較突出的教育研究對象,研究的對象有特定的范圍、獨特的情景。雖然個案研究的研究對象是個別的,但不是孤立的,因而對這些個別對象的研究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其他個體和整體的某些特徵和規律。個案研究的目的固然是了解把握某個個體的具體情況,但也要通過一個個案的研究,揭示出問題的普遍性。
2、結果的描述性與過程的跟蹤性
個案研究的研究結果是對研究對象豐富而極為詳細的描述,通過講述研究中的一個個故事和對研究過程中的「實物」進行生動細致的描繪,來引領讀者更好地理解研究中的樣本。個案研究既可以研究個案的現在,也可以研究個案的過去,還可以追蹤個案的未來發展。由於個案研究的對象集中,所以研究時就有較為充裕的時間,對有關該研究對象的盡可能多的變數及諸變數在較長一段時間內的互動進行透徹深入、全面系統的分析與研究,因而個案研究往往具有跟蹤性質。
3、情境的自然性與互動的靈活性
個案研究可不拘時地,即可隨時對研究對象做深入研究。個案研究一般都是在自然的情境下展開探討,不會去改變外在的因素,研究者著重在一旁觀看或是參與其中發生的過程,不添加任何外在的影響,對研究對象控製程度很低,重在自然狀態下的表現。研究者參與到個案中,站在被研究者的立場上觀察他們,探討他們對事件的知覺過程,用他們的語言和概念與他們互動。
4、方法的多元性
個案研究資料的搜集方法相當多元,為了搜集到更多的個案資料,從多角度把握研究對象的發展變化,就必須結合教育觀察、問卷調查、訪談調查、教育實驗、教育與心理測量、實物分析以及整理查閱文件、檔案記錄等多種研究方法,綜合行動研究法、敘事研究法等各種研究手段。
5、注重分析的科學性
一項個案研究中包括了有關一個個例的大量資料的匯集,以此代表整個現象,其資料搜集范圍甚廣,包括過去的和目前的,資料顯得很繁雜瑣碎,因此必須精細分析,方能找到問題的真正所在,因此對資料的分析在個案研究中占據重要位置。每一個個案都有其獨特的背景,個案的問題是長期形成的。因此,分析個案問題需考慮許多變項,不只探討目前存在的問題,也要探討目前問題的來龍去脈。
⑥ 個案調查是一種什麼研究方法
個案調查亦稱個案調查法,是對一個人、一個群體、一件事、一個社會集團或一個社區所進行的深入全面的調查。
⑦ 名詞解釋:個案研究
個案研究(case study)也稱個案調查。對某一特定個體、單位、現象或主題的研究。這類研究廣泛收集有關資料,詳細了解、整理和分析研究對象產生與發展的過程、內在與外在因素及其相互關系,以形成對有關問題深入全面的認識和結論。
個案研究的單位可以是個人、群體、組織、事件或者某一類問題,由此而產生人員研究個案,各生活單位或社會團體個案、傳播媒介個案,以及各種社會問題個案等。
(7)個案調查是一種什麼的研究方法擴展閱讀:
兒童心理學、教育心理學和醫學心理學經常採用的一種研究方法。其做法是:搜集關於一定個人的家庭情況、生活條件、教育影響、智力表現、年齡特徵、身體狀況等有關資料,通過綜合分析研究,探討心理的形成和發展規律。
個案研究是研究個性心理的一種最直接、最簡單的研究方法。它可以是對一個人的心理發展過程進行較系統較全面的研究,也可對一個人某一心理側面的發展進行研究,或者對幾個人同一心理側面進行研究。
個案研究的優點是便於對被試者進行比較全面深入的考察, 缺點是代表性較小, 有時缺乏典型性。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個案研究
⑧ 個案調查是什麼
一個社會單位的問題稱為個案。如一個人、一個家庭、一個學校、一個團體、一個政黨、一個社區、一個社會的任何問題,都可以視為個案。
在數學上,個案是進行個案研究(調查)的對象。這類研究廣泛收集有關資料,詳細了解、整理和分析研究對象產生與發展的過程、內在與外在因素及其相互關系,以形成對有關問題深入全面的認識和結論。
個案研究的單位可以是個人、群體、組織、事件或者某一類問題,由此而產生人員研究個案,各生活單位或社會團體個案、傳播媒介個案,以及各種社會問題個案等。
(8)個案調查是一種什麼的研究方法擴展閱讀:
研究流程:
1、確定個案
即根據調查的課題與目的以及調查者的需要與條件選擇個案。
2、收集資料
個案調查要收集一切能反映個案所有個性特徵和行為方式的零星資料,並且要掌握盡可能多的歷史資料,諸如自傳、回憶錄、著作、日記、信函、報刊、會議記錄、檔案、地方誌等。收集資料要深入細致,要使所得的資料證明調查問題,並相互印證。
3、分析個案
提出問題取得調查資料後,必須對資料進行整理和分析,針對事物與現象之間的因果關系,找出問題的症結所在,分析產生問題的原因。
4、提出建議
這一步要求調研者在對問題進行深入的分析後,提出妥善解決的方案或富有建設性的建議,促其自我改變。個案調查可以了解事物的真實情況,對事物和現象進行深入分析,把握其發展變化的內在規律,有針對性地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
但個案調查代表性差,個案的特徵可能是同類事物共有的,也可能是個案特有的。因此從個案研究中得出的結論不能直接代表全體。
⑨ 個案研究法的研究方法
個案研究法(case study method)亦稱個案歷史法。追蹤研究某一個體或團體的行為的一種方法。它包括對一個或幾個個案材料的收集、記錄,並寫出個案報告。在現場收集數據的叫做「實地調查」。它通常採用觀察、面談、收集文件證據、描述統計、測驗、問卷、圖片、影片或錄像資料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