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四步教學法心得體會
長期以來,小學生作文關在屋子裡,閉目塞聽,閉門造車,作文成了無源之水,導致千篇一律的「模式化」。為改變這種封閉式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成為學習寫作的主人,特級教師於河清從探討摸索出了一套農村小學「四步五自」作文教學法。
1.「四步」教學法
即觀察、口頭表達、書面作文、評改作文。
(1)看——現察。觀察是寫作的基礎,只有通過觀察學生才能步入寫作的大門。教師要善於激發學生的觀察興趣,在觀察中教給學生觀察方法,逐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從而使學生養成自覺觀察的習慣。
觀察時要做到邊看、邊想、邊記錄。比如觀察一個集貿市場,主要應從兩個方面進行:一是要觀察有代表性的人物,注意抓住能表現中心思想的人物外貌、語言、行動、心理活動等特點;二是要觀察有代表性的商品,抓住商品的外形、顏色、用途等特點。觀察的順序則要求學生看市場全貌,再任選一個側面進行重點觀察。
(2)說——口頭表達。學生通過觀察,得到的材料是零亂的,必須通過思維加工才能表達出來。「說」實質上是對原材料進行刪節、組裝、製作的過程,是變「說寫脫節」為「從說到寫」的過程。
「說」這步,先讓學生想好後,把觀察所得口頭敘述出來;然後,教師根據學生觀察後的反饋,啟發,引導學生根據各自掌握的材料構思文章(立意、命題、列提綱);然後,進行口頭作文和評論口頭作文。
「說」的訓練可以隨時隨地進行。比如,觀察剛剛結束,學生興趣未盡時,教師可以馬上組織學生說。如發生一件什麼事,或者參加一次活動,教師都要抓住有利時機進行「說」的訓練。
(3)寫——書面作文。書面作文是學生在「看」「說」的基礎上進行的。如果前兩步都做得很好,「寫」這步就成了容易的事情了。
寫前指導主要做三件事:
一是和學生一起回顧教材中相應的習作例文、講讀課文。目的是讓學生借鑒範文的寫作方法,學習範文的寫作技巧。
二是復習與本次作文有關的寫作常識。如,寫人的文章應抓住人物的哪些方面,怎樣把人放在事情中去寫;記事的文章應按怎樣的順序記,怎樣把事情寫具體,寫明白等。
三是讓學生參考範文的寫法和有關寫作常識,對習作的構思做到四個進一步弄清:①進一步弄清文章的中心思想和題目;②進一步弄清題目與文章內容是否相符,文章內容是否能表達出中心;③進一步弄清文章的結構層次,詳略處理是否得當;④進一步弄清用什麼樣的語言表達。
(4)評——評改作文。講評、修改作文是學生對習作再認識、再提高的過程,是對學生進行「自能作文、自能修改」的訓練。講評中,肯定成績,指出不足,可使學生觸類旁通,得到啟發;通過對問題的爭論、辯論可以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判斷問題和說理的能力。過去學生對文章評改不重視,認為可有可無、無足輕重,主要是因為教師一人修改,學生沒嘗到講評、修改的甜頭。
評改方式大體有群批群改、互評互改、集中講評等幾種。群批群改,主要是集中解決一個值得注意的共性問題。做法是:列印有代表性的文章,發至每個學生手中,閱讀後,學生自行修改,教師只做適當的點撥,以保證修改效果。互評互改,是每個學生把寫完的文章,互相交換修改,然後再互相交換修改意見。集中講評,是在小組或全班范圍內進行口頭評論作文。分組講評時,注意每組骨幹學生的搭配,以提高、調動其他學生;全班講評之前,要把所有學生的作文通覽一遍,從中找出有代表性的文章,在班內讓其本人宣讀之後進行講評。講評時,學生可以廣開言路,按講評要求各抒己見,肯定文章的優點,指出不足,並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見。對有分歧的問題,可以展開討論,但在做點撥、引導、調控時,不輕易下結論。
為了調動學生寫作積極性,要求學生講評時要注意:①說話要有證據,不做不負責任的批評或贊揚;②不能只提毛病,不提修改意見;③語言要流暢、清晰,想好了再說,不要拖泥帶水。
2.「五自」教學法
即自己命題、自己立意、自己選材、自己列提綱、用自己的話表達真情實感。
(1)自己命題。學生自己命題的訓練要對學生提出要求:文題要不拘一格。要新、活、小。
(2)自己立意。一篇文章的好與壞,關鍵取決於文章的立意。要培養學生自己立意的能力,必須做到以下幾點:①立意要准;②立意要集中;③立意要有一定深度;④立意要新。
(3)自己選材。自己選材,學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命題或立意,選取相應的材料。在進行選材訓練時,除圍繞中心選取外,還要求學生注意選取那些與自己認識水平接近的材料,選取最能揭示事物本質的材料。如,同樣寫《登山》,可選取在山巔之上飽覽祖國大好河山時的情景;也可選取同學之間互相幫助的事;還可選取同學們披荊斬棘,抓住枝藤拉住手,奮力攀登的情形。
自己命題、自己立意、自己選材,這「三自」之間的關系錯綜復雜,交錯進行,通常有以下幾種情況:①先有文題,根據文題立意,再根據立意選材;②先有立意,根據立意命題、選材;③先有材料,根據材料命題、立意。
(4)自己列提綱。主要從三方面入手:①加強學生的邏輯思維訓練。要求學生列提綱時首先弄清材料間的邏輯關系,哪些材料先寫,哪些材料後寫,要有個統盤考慮;②要圍繞中心安排材料,使文章的每一段、每一句都為中心服務;③注意段與段、層與層之間的有機聯系,處理好詳略關系。長時間的訓練,使學生基本養成了使用提綱的好習慣。
(5)用自己的話表達真情實感。小學生有他們特定的生活情趣,有他們的生活天地和思維特點。因此,學生的作文中一定要表現出他們眼裡的世界和他們躍動著的童心。
總覽「四步五自」:「四步」是教者按「觀察思考表達」這一認識事物、表達事物的規律,具體實施作文教學的過程;「五自」則是在「四步」作文教學中對學生進行作文能力的訓練,是「開放式」作文教學的具體體現。
B. 教學心得體會
教育教學心得體會
在近一年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認識到作為推動教育事業發展的主體—教師肩負著光榮和神聖的歷史使命,必須具有強烈的責任心和良好的師德素質。
現今社會中,有悖師德的現象屢禁不止,如教師急於求成,往往口不擇言,傷害了學生的自尊,遲到就不讓進教室,做錯事就罰打掃除等變相體罰學生,認為將學生分為三六九等,優生笑臉相迎,差生橫眉冷眼等等,這樣肯定不利於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在推進素質教育倡導新教育理念的同時,要求教師提高自身素質,有良好的師德表現,我認為需作到以下幾點:
1 鑽研教材,在新課程新課標下認真備課,上課,「要給學生一碗水,教師要有一桶水」,這樣才能教好課,高質量完成教學任務。
2 轉變教育理念,從以往應試教育轉為素質教育。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注重學生全面的發展。
3 以身示範,以情感人,德高為師,身正為范。我們要求學生不能怎樣,自己就先要做到。教育過程中,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要以情感人,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並改正不再犯,這一過程需一定的方法,我作為一名新教師,尚未摸索到較好的方法,在以後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我將努力積累經驗,並積極聽組內老教師的課,學習他們的教育教學方法,摸索出適合自己的教育教學方式。
總之,我會努力成長,爭取早日成為一名擁有高素質師德的新時代人民教師。
新教師工作心得體會
轉眼間,我來到省揚高中工作快一年了,在這一年中,我學習了很多,也成長了很多。下面我就以這一年的經歷談談我作為一個新教師的工作心得體會。
第一學期我主要暫代生物實驗員的工作,剛開始的時候,我對實驗室的設備一點也不熟悉,對一些實驗的准備也不大了界,作為一個新教師,我真的感覺很彷徨,幸好,這時組里的其他老師給了我很多的指導和幫助,我添置了很多與新課程理念下的實驗有關的新器材和葯品,同時對原有消耗的其他設備進行了補充,維修實驗室桌凳,組織學生打掃衛生,積極准備實驗,合理安排實驗時間,較好地完成了實驗室工作,同時,我還對實驗室財產做了統計,迎接並順利通過了省領導對實驗室的評估檢查。
第二學期我主要擔任高儀年紀的生物教學,在教學工作中,我主要作到以下幾點:
1 深入細致地備好每一節課,熟悉教材,精心設計問題,力求把握重點難點,使課上內容簡單易懂,同時自己製作或借鑒網上比較好的教學課件,把傳統講授教學模式個現代教學模式結合。
2 認真上好每一節課,一般第一次上總是感覺不太流暢,我及時從中獲得經驗,在下次上時更好的講授好。同時課堂注重學生學習主動性的發揮,培養學生發散思維和創新意識,使其綜合能力得到發展。
3 堅持聽課,學習師傅和其他老師的教學經驗,結合新課程歷年,尋求適合自己的教學方法。
4 認真及時地批改作業,從中了解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從而有側重的對其強調,掃除自己學習中的盲點,也為課堂效率的提高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這一年中我還擔任了高一(11)班副班主任的工作,積極參與班級管理,在優秀斑竹主任於永中老師的知道下,我學會管理班級的一些方法和教育學生的一些經驗,認識到對學生以為嚴格是不行的民主是要找到嚴和愛的切入點。
作為一名新教師,我有很多不足,因此我積極汲取養分,感謝教育局給我安排的到教師進修學校學習的機會,請了許多資深教育工作者給我們授課,我受益頗多。
總之,我還很年輕,需要不斷的磨練,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中學生物教師,為此,我將一如既往,努力早日達到目標。
個人簡介
朱莉,女,中學二級教師,於2005年6 月畢業於徐
州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物科學專業,2005年8月
受聘於江蘇省揚中高級中學,擔任過一學期實驗室管
理員的工作,之後一直從事生物教學的工作,現擔任
高二必修生物教學。
目錄
1 新教師工作心得體會
2 教育教學心得體會
3 參加青年教師基本功大賽後的體會
4 課堂教學設計案例
必修三 第一章:環境與穩態 第二節:內環境穩態的重要性
5 校專題講座
讓學生了解一些動物的有趣行為及其意義
6 鎮江市教育科學規劃課題《關於中學生生物科學素養培養的研究》
7 揚中市級教研活動證書
參加青年教師基本功大賽後的體會
為了提高青年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同時給青年教師一個展示自我能力的舞台,市教育局舉辦了青年教師基本功大賽。我也參加了此次比賽,雖然沒有獲獎,但為了迎接比賽我所做的准備讓我的教學水平有一定的提高。「生態系統的結構」是我的參賽課,
課前從教學設計,教案,課件等方面做了充分的准備,在備課組長奚紅鳳老師及何俊老師的指導下,教好的完成了教學任務.課後經組內老師討論和指導分析,同時結合我自己的體會,總結如下:
本節課一開始首先用課件上幾個有趣的生態系統的圖片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後通過讓學生討論它們有哪些共同點來引出本節課的內容,體現了新課程理念下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他們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課上以課件上動態的池塘生態系統為例,來分析生態系統的結構,生動形象,分別從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和營養結構兩方面來講解, 讓學生掌握生態系統各成分之間的關系,在此基礎上能夠自己構建生態系統的結構模型,上黑板寫出來,並和學生們一起補充和完善。然後以草原生態系統上各生物之間的捕食關系講解生態系統的營養結構:食物鏈和食物網,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常識,自己學會寫食物鏈並形成食物網,講解注意點,學生較感興趣。
雖然准備比較充分,但上過課後也有些不足之處,如:在教學中沒有很好的運用啟發式教學,大多還是採用傳統的教學方法------講授法。雖然課件生動形象,與教學內容符合,但整體還是給人感覺有點枯燥無味,學生並沒有真正體會到探索性學習的樂趣。同時語速稍快,雖然知識點很詳盡,但給學生思考的時間不夠,學生需課後再消化吸收。
總之,我在教育教學上還不夠成熟,但通過此次大賽,我的教學水平有一定的進步,以後我將不斷努力,完善自己的教育水平,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