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結構化系統分析方法主要特點

結構化系統分析方法主要特點

發布時間:2025-05-17 07:06:43

1. 傳統需求分析方法包括哪些主要特點是什麼

傳統需求分析方法:結構化分析方法。

主要特點:結構化的分析方法是傳統的分析法,它的好處是在需求階段可以不需要精確地定義系統,只需要根據業務框架確定系統的功能范圍,以及每個功能的處理邏輯和業務規則,功能需求規格書等。

因為不需要精確描述,因此描述系統的方式比較靈活多樣,可以採用圖表、示例圖、文字等等方式來描述系統。在系統開發以前,一般還可以採用更為直觀的原型系統方式和最終用戶進行交流和確認,因此對業務需求的要求會低一些,業務需求階段的周期相對容易控制。

通過業務全景圖,最終用戶也能了解系統的功能;通過功能活動圖和業務規則的描述,也可以相對精確地描述業務系統;因為沒有嚴格的標記語言,可以採用適當的篇幅描述適當的系統。

當然,這種方法的缺點也是明顯的,分析人員和業務人員之間可能缺乏共同語言,機器不能識別業務需求書,在設計階段還需要繼續和用戶確認一部分功能。



需求分析原則

為了促進軟體研發工作的規范化、科學化,軟體領域提出了許多軟體開發與說明的方法,如結構化方法、原型化法、面向對象方法等。這些方法有的很相似。在實際需求分析工作中.每一種需求分析方法都有獨特的思路和表示法,基本都適用下面的需求分析的基本原則。

1、側重表達理解問題的數據域和功能域。對新系統程序處理的數據,其數據域包括數據流、數據內容和數據結構。而功能域則反映它們關系的控制處理信息。

2、需求問題應分解細化,建立問題層次結構。可將復雜問題按具體功能、性能等分解並逐層細化、逐一分析。

3、建立分析模型。模型包括各種圖表,是對研究對象特徵的一種重要表達形式。通過邏輯視圖可給出目標功能和信息處理間關系,而非實現細節。由系統運行及處理環境確定物理視圖,通過它確定處理功能和數據結構的實際表現形式。

2. 結構化分析方法和面向對象方法的區別

1.結構化方法遵循的基本原則
結構化方法的基本思想就是將待解決的問題看作一個系統從而用系統科學的思想方法來分析和解決問題結構化方法遵循以下基本原則
(1)抽象原則
抽象原則是一切系統科學方法都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它注重把握系統的本質內容而忽略與系統當前目標無關的內容它是一種基本的認知過程和思維方式
(2)分解原則
分解原則是結構化方法中最基本的原則它是一種先總體後局部的思想原則在構造信息系統模型時它採用自頂向下分層解決的方法
(3)模塊化原則
模塊化是結構化方法最基本的分解原則的具體應用它主要出現在結構化設計階段中其目標是將系統分解成具有特定功能的若干模塊從而完成系統指定的各項功能
2.面向對象模型遵循的基本原則
面向對象模型遵循的基本原則有:抽象、封裝、模塊化以及層次原則等
(1)抽象
抽象是處理現實世界復雜性的最基本方式在OO方法中它強調一個對象和其他對象相區別的本質特性對於一個給定的域確定合理的抽象集是面向對象建模的關鍵問題之一
(2)封裝
封裝是對抽象元素的劃分過程抽象由結構和行為組成封裝用來分離抽象的原始介面和它的執行
封裝也稱為信息隱藏Information Hiding它將一個對象的外部特徵和內部的執行細節分割開來並將後者對其他對象隱藏起來
(3)模塊化
模塊化是已經被分為一系列聚集的和耦合的模塊的系統特性對於一個給定的問題確定正確的模塊集幾乎與確定正確的抽象集一樣困難通常每個模塊應該足夠簡單以便能夠被完整地理解
(4)層次
抽象集通常形成一個層次,層次是對抽象的歸類和排序。在復雜的現實世界中有兩種非常重要的層次一個是類型層次另一個是結構性層次 。確定抽象的層次是基於對象的繼承,它有助於在對象的繼承中發現抽象間的關系,搞清問題的所在理解問題的本質
3.結構化方法的核心問題
模型問題是結構化方法的核心問題建立模型簡稱建模是為了更好地理解我們要模擬的現實世界建模通常是從系統的需求分析開始在結構化方法中就是使用SA方法構建系統的環境模型然後使用SD方法確定系統的行為和功能模型最後使用SP方法進行系統的設計並確定用戶的現實模型
4..面向對象方法的核心問題
面向對象方法與結構化方法一樣其核心問題也是模型問題面向對象模型主要由OOA模型OOD模型組成其中OOA主要屬於學科抽象形態方面的內容OOD主要屬於學科設計形態方面的內容

5.結構化系統分析方法的特點
(1)面向用戶,用戶自始至終參與系統的分析工作;
(2)強調調查工作的重要性;
(3)對管理業務中的各種數據進行分解;
(4)採用了層次分解的系統思想;
(5)用圖形工具來分析和構建新方案。
¨結構化分析的圖表工具主要由數據流程圖、數據字典和數據處理說明組成。
6.面向對象系統分析方法的特點
(1) 強調系統開發的整體性和全局性
(2) 側重於數據轉換的過程而不是數據本身
(3) 系統的開發周期長
(4) 封裝性
對象的概念突破了傳統數據與操作分離的模式。對象作為獨立存在的實體,將自由數據和操作封閉在一起,使自身的狀態、行為局部化。
(5) 繼承性
繼承是面向對象特有的,亦是最有力的機制。通過類繼承可以彌補由封裝對象而帶來的諸如數據或操作冗餘的問題,通過繼承支持重用,實現軟體資源共享、演化以及增強擴充。
(6) 多態性
同一消息發送至不同類或對象可引起不同的操作,使軟體開發設計更便利,編碼更靈活。
(7) 易維護性
面向對象的抽象封裝使對象信息隱藏在局部。當對象進行修改,或對象自身產生錯誤的時候,由此帶來的影響僅僅局限在對象內部而不會波及其他對象乃至整個系統環境,這極大方便了軟體設計、構造和運行過程中的檢錯、修改。

閱讀全文

與結構化系統分析方法主要特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高速轉動的齒輪連接選用方法 瀏覽:387
如何開始瑜伽練習的7個方法 瀏覽:68
房性早搏最佳食療方法 瀏覽:143
銀行鑒定假幣最簡單方法 瀏覽:157
青香桔的種植方法 瀏覽:626
如何用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簡便方法 瀏覽:452
口服精油的使用方法 瀏覽:998
什麼方法確認 瀏覽:961
mac的相機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321
圓中的有關計算方法 瀏覽:436
邁騰空調使用方法 瀏覽:511
陳皮膏怎麼熬制方法 瀏覽:392
取名字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599
小兒哮喘的中醫中葯治療方法 瀏覽:647
表式血壓計使用方法 瀏覽:673
資產保值率的計算方法 瀏覽:259
小孩子快速瘦身方法大全 瀏覽:75
盜竊價格計算方法 瀏覽:368
足球場視野訓練方法 瀏覽:125
華為wifi6紅燈閃爍解決方法 瀏覽: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