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教學方法有哪幾種
教學方法有:
1、講授法
講授法是教師通過簡明、生動的口頭語言向學生系統地傳授知識、發展學生智力的方法。從教師教的角度看,它是一種傳授的方法;從學生學的角度看,它是一種接受性的學習方法。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講授法又可以表現為講述、講解、講讀、講演等不同的形式。
2、談話法
傳授知識的談話:即教師根據一定的教學要求和學生實際,有目的、有計劃地提出問題,引導學生將已有的知識和經驗與新的事物、新的問題聯系起來,經過積極思考得出結論,並作出正確回答,從而獲得新知識。
鞏固知識的談話:即根據學生學過的內容,教師提出問題,要求學生經過回憶把所學的知識再次表達出來,以達到鞏固知識或檢查知識的目的。
3、討論法
討論法的優點在於,由於全體學生都參加活動,可以培養合作精神,集思廣益、互相啟發、取長補短,加深對學習內容的理解,還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情緒,培養學生鑽研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的獨立性。
4、讀書指導法
讀書指導法是教師通過指導學生閱讀教科書、參考書和課外讀物以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一種方法。它也是貫穿於中小學教學全過程的一種基本方法,各年級、各學科均要運用,但要求不盡相同。
教學方法論由教學方法指導思想、基本方法、具體方法、教學方式四個層面組成。教學方法包括教師教的方法(教授法)和學生學的方法(學習方法)兩大方面,是教授方法與學習方法的統一。
教授法必須依據學習法,否則便會因缺乏針對性和可行性而不能有效地達到預期的目的。但由於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處於主導地位,所以在教法與學法中,教法處於主導地位。
2. 教學方法有哪些
1、講授法
講授法是教師通過簡明、生動的口頭語言向學生傳授知識、發展學生智力的方法。它是通過敘述、描繪、解釋、推論來傳遞信息、傳授知識、闡明概念、論證定律和公式,引導學生分析和認識問題。
2、討論法
討論法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以全班或小組為單位,圍繞教材的中心問題,各抒己見,通過討論或辯論活動,獲得知識或鞏固知識的一種教學方法。優點在於,由於全體學生都參加活動,可以培養合作精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獨立性。
3、讀書指導法
讀書指導法是教師指導學生通過閱讀教科書或參考書,以獲得知識、鞏固知識、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一種方法。
4、任務驅動法
教師給學生布置探究性的學習任務,學生查閱資料,對知識體系進行整理,再選出代表進行講解,最後由教師進行總結。任務驅動教學法可以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也可以以個人為單位組織進行,它要求教師布置任務要具體,其他學生要極積提問,以達到共同學習的目的。
5、現場教學法
是以現場為中心,以現場實物為對象,以學生活動為主體的教學方法。本課程現場教學在校內外實訓基地進行,主要應用於育種試驗布局規劃、試驗設計、作物性狀的觀察記載方法等項目的教學。
6、自主學習法
為了充分拓展學生的視野,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和自主學習能力,鍛煉學生的綜合素質,通常給學生留思考題或對遇到一些生產問題,讓學生利用網路資源自主學習的方式尋找答案,提出解決問題的措施,然後提出討論評價。
3. 教學方法有哪幾種
一、以語言傳遞信息為主的方法
1 講授法
就是教師在講台上講課,這個就考驗教師的講課能力了,缺點就是很難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容易變成教師滿堂灌知識的局面。
2 討論法
教師組織話題,讓學生分小組討論,教師作為引導角色,這個方法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專研精神。要注意幾點:1、話題要有吸引力 2、教師要啟發、引導學生 3、討論結束時老師應該總結、概括,讓學生得到系統知識。
3 讀書指導法
就是老師介紹學生一些書籍和參考書,讓學生在自行閱讀中獲得知識、鞏固知識、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方法。
二、以直接感知為主的方法
4 直觀演示法。
這就是教師在課堂上展示各種實物、直觀的教具或進行示範性實驗,例如教美術,直接把靜物帶到學校讓大家觀察、讓大家觸摸,得到最直觀的感受和學習。
5 參觀教學法。
組織學生參觀,對參觀地進團喊斗行觀察、調查、研究學習的方法。
三、以實際訓練為主的方法
練習法
練習包括:表達能力的練習、解答問題的練習、實際操作的練習。在老師的指導下練習能夠鞏固知識、運用知識、形成技能技巧。
四、以引導探究為主的方法
6 任務驅動法。
這個就是教師給學生布置探究性的任務,讓學生自己查閱資料,對知識體系進行整理,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形成滲銷獨立探索及合作精神。
五、以欣賞活動為主的方法
7 參觀教學法。
組織學生參觀,對參觀地進行觀察、調查、研究學習的方法。
8 現場指導法。
課本學的知識畢竟是固化的,有條件可以帶學生到現場學習,能夠讓學生有最直觀的學習感受。
*最新的還有探究研討法。
就是讓學生通過集體交流和研討促進學習、或者從具體材料引發學習,這種更激發學生的主動積極性。
*非指導性教學。
就是教師不參與教學塌磨,讓學生自主組織自主發揮,以學生為中心。
*暗示教學法。
教師讓學生角色扮演,代入社會中的角色,進入知識的情景來學習知識,利用各種藝術手段,採用音樂、舞蹈、戲劇、電影等單項或綜合藝術形式配合教學進行,利用環境的暗示讓學生學習到知識。
至於使用哪個方法教學,還是需要根據學科教學內容、學生的實際特點、教學目標、教師的自身素質、教學環境條件來選擇。
隨著時間的發展,教學方法也漸漸從單一化發展到多樣化,例如近年來的翻滾式學習,線上線下結合的學習,都是能體現各種教學方法漸漸從彼此孤立發展到相互結合。
教學的重心也逐漸從「教」,轉移到「學」,關注學生如何才能學習得更好。
教師也應當根據具體教學的實際,來選擇教學方法來優化組合和綜合運用。無論用什麼教學方法,也要注重、關注學生的參與性、以啟發性教學思想為指導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