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幼兒園科學教案:溫度計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編寫教案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幼兒園科學教案:溫度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活動目標:
1、認識常見的溫度計,了解其用途,獲得初步經驗。
2、幫助幼兒獲取溫度計指示溫度的粗淺知識,初步掌握正確使用溫度計及測量、記錄的簡單技能。
3、激發幼兒測量溫度的興趣,培養幼兒的探索精神。
4、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於大膽探究和實驗。
5、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准備:
1、體溫計3支,記錄卡,筆。
2、溫度計圖片,指導要點。
活動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了解常見溫度計的名稱及用途,掌握正確的使用方法。
活動難點:對測溫活動感興趣,能正確記錄測量結果。
指導要點:
通過經驗調動、對比觀察,引導幼兒了解各種溫度計的名稱及用途,並指導幼兒在簡單的測量實驗中掌握正確使用溫度計和記錄溫度的方法。
活動過程:
一、 認識溫度計。
1、 認識體溫計、氣溫計和水溫計。
提問:如果有人身體不舒服,我們用什麼辦法知道他有沒有發燒?我們怎麼知道今天的溫度是幾度?怎麼知道杯子里的水是幾度?
2、 出示氣溫計和水溫計圖片以及溫度計實物認識這些溫度計。
3、 討論拿溫度計的方法。
提問:溫度計是由什麼材料做的?我們應該怎樣拿溫度計呢?(教師示範拿溫度計的正確方法)
小結:這些東西都是用來測量溫度的,它們有個共同的名字叫溫度計。大多溫度計都是玻璃做的,而玻璃一不小心就會被碰碎,所以我們要輕拿輕放,保護好溫度計。
二、 觀察、比較溫度計。
1、 通過圖片觀察氣溫計、體溫計、水溫計,找出相同之處。
提問:你在這些溫度計上發現了什麼?(每個溫度計上都有刻度和紅線)
2、 觀察溫度計的結構,認讀、記錄溫度。
出示實物體溫計,提問:溫度計里的這條神奇的線和數字有什麼用?它們是怎麼表示溫度的?
小結:這條神奇的線對應的數字就是溫度,與紅線頂頭平齊的刻度線指示的是該溫度的讀數,我們可以用攝氏幾度來表示。
三、分組實驗。
1、實驗:測量體溫。 操作要求:分別請幼兒用體溫計測量身體溫度,並記錄下來。
2、完成幼兒用書第10頁。
四、分享與交流。
每組請一位幼兒在大家面前分享自己的實驗過程和結果。
活動反思:
在整個活動中我運用了ppt課件,Ppt課件可以形象直觀的幫助幼兒學會看溫度計的刻度,同時幫助幼兒總結梳理對溫度計的認知經驗。在活動開始通過對熱天的人和冷天的人,讓幼兒初步感知冷熱。通過提問:你們知道今天的氣溫是多少度?我們怎樣才能知道現在是多少度?同時出示溫度計,請幼兒觀察。讓幼兒對溫度計的'作用有初步的認識。本次活動的難點是:讓幼兒學會用溫度計測量。為了攻客這個難題,我利用ppt,採用圖片比較法,讓幼兒了解觀察刻度時,要眼睛與刻度齊平,仰視和俯視都是錯誤的。我還增加了一個環節:遷移經驗,豐富知識。科學源於生活,讓幼兒從科學的認識溫度計,到從生活中發現溫度計的運用,能豐富幼兒的知識經驗。
科學知識原理對幼兒來說是相對抽象的,在科學活動中就是要把抽象化為形象。ppt的運用能將我們口頭無法解釋,幼兒也無法理解的現象原理展示出來。正如活動中學會正確看刻度,在此環節採用ppt,利用圖片比較法,讓幼兒了解觀察刻度時,要眼睛與刻度齊平,仰視和俯視都是錯誤的。實際操作,這個方法很好解決了本次活動的重點。科學源於生活,讓幼兒從科學的認識溫度計,到從生活中發現溫度計的運用,能豐富幼兒的知識經驗。
反思經過此活動後,通過測查,所有的幼兒都認識了溫度計,知道了溫度計遇熱水銀柱會上升,遇冷水銀柱會下降的科學性,知道了合理使用溫度計能給人們的生產和生活帶來很大的便利,激發了幼兒探究科學的興趣。此活動能運用感官探究問題,動手動腦,滿足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在活動中由於教師的積極指導,所有的幼兒均能積極參加操作和探究活動,學習積極性有較大的提高,能正確讀出溫度計的度數。
但在活動中也存在著一些問題:由於我發消息時沒有強調一定要帶溫度計和水溫計,家長帶來的大多是體溫計,體溫計上的刻度很小,小朋友看起來很費力,所以有的小朋友還沒有學會看溫度的方法。還有就是體溫計上的刻度不容易數,所以記錄過程中小朋友也有定困難,應該拿大的溫度計和水溫計看起來更容易一些。
活動目標:
引導幼兒了解溫度計的外形及用途。
活動准備:
自製的溫度計 圖片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用猜謎語的形式,引出主題
二:基本部分
1、謎語——玻璃身體直伸長,一根紅線在中央,有時上來有時下,人們生活需要
請幼兒猜猜謎底
幼兒:電梯……
老師在大屏幕中出示謎底——溫度計,請幼兒說一說平常在哪裡見過?(每次洗澡的時候)
2、大屏幕中出示圖片,讓幼兒觀察,說一說為什麼要用溫度計測量奶瓶或浴缸里水的溫度?(看看誰熱不熱,涼不涼)
3、當我們生病的時候,我們用到的是什麼?(體溫表)人體的正常體溫是多少?(36度——37度之間)
4、觀察大屏幕,讓幼兒說一說再用溫度計測量什麼?出示圖片(食物 汽車 植物 魚)
5、老師出示自製的溫度計,讓幼兒觀察:
(1)溫度計上最大的數字50,最小的數字0.
(2)水銀
(3)長短不一的3種線,長短不一的線代表什麼?(一小格代表一度)
(4)讓幼兒說一說自己是怎麼數的?(可以從下往上數,也可以從上往下數)
三:讓幼兒從凳子底下取出溫度計,說一說溫度計上面的溫度
提問:你們的溫度計是一樣的,為什麼溫度不一樣呢?
老師在大屏幕上出示圖片,讓幼兒觀察溫度計測量的地方(陽光曬的地方溫度高,陰涼的地方溫度低)
四:活動延伸
讓幼兒去了解一下在同樣的地方為什麼測量出來的溫度不一樣?為什麼溫度計還有測量動物?還有測量植物的?
活動目標:
1.認識常見的溫度計,了解其用途。
2.幫助幼兒獲取溫度計指示溫度的粗淺知識,初步掌握正確使用溫度計及測量、記錄的簡單技能。
3.激發幼兒測量溫度的興趣,培養幼兒的探索精神。
4.學慣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現。
5.讓幼兒學會初步的記錄方法。
活動准備:
1.幼兒人手一份水溫計,記錄卡,筆。
2.每組提供冷水、熱水人手一份。
3.溫度計模型,氣溫計、體溫計若干。詞卡:溫度計、熱脹冷縮。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引起興趣。
1.通過提問,幫助幼兒認識水溫計,並知道它是測量水的溫度的。
2.請幼兒仔細觀察水溫計,說出它的特徵:玻璃管子、紅柱子、數字。
3.出示溫度計模型,認讀記錄溫度。
出示溫度計模型,問:"溫度計里的紅柱子和數字有什麼用?"告訴幼兒:紅柱子指的數字就是溫度,我們可以用"0C"來記錄,讀作攝氏幾度。出示卡片oC。)並且移動模型中的紅柱子,指導幼兒記錄溫度,第一次可由老師記錄,接下來可由幼兒上來記錄。
(二)幼兒操作活動:測量並記錄水溫。
1.孩子們,你們覺得測量有趣嗎?現在桌上有許多的水,請你們去把它的溫度測量出來,並記錄在小卡片上。
2.在測量前提幾個小要求:
(1)溫度計是用玻璃製作的,特別容易碎,請小心使用;
(2)碰到困難,請仔細想一想,或與好朋友商量,想出解決的辦法。
(3)結束後,請與好朋友說說,你是怎麼測量的?
幼兒第一次操作,教師觀察,了解孩子碰到的是什麼困難?是否想辦法解決了困難。
3.幼兒交流。
"你是怎麼使用溫度計的?怎樣觀察的?怎樣記錄的?碰到了哪些困難?又是怎麼解決的?"
(三)繼續指導幼兒測量熱水溫度並記錄。
1.第二次操作。
2.提問:"剛才我們測量了冷水和熱水的溫度,發現了什麼?"(幼兒交流,溫度計中的紅柱子的長度會發生變化),是怎麼變化的呢?從冷水到熱水怎麼變?從熱水到冷水又會怎麼變呢?
3.老師小結:熱脹冷縮。
(四)游戲:熱脹冷縮。
"小朋友,老師有個提議,我們來玩個"熱脹冷縮"的游戲,好嗎?那這個"熱脹"怎樣來做出來?這個"冷縮"怎麼來做?想出來後,師幼一起做游戲兩遍。
(五)認識其他的溫度計;了解其用途。
小朋友,老師這兒有三個小問題,請你們動腦筋告訴我答案。
(1)有位小朋友生病了,我們怎麼知道他是不是發燒了呢?
(2)我們怎麼知道今天的氣溫有幾度呢?
(3)我們怎麼知道水的溫度呢?
根據幼兒的回答,出示相應的溫度計,並告訴幼兒它們的名字:測量體溫的叫體溫計;測量天氣情況的叫氣溫計;測量水的溫度的叫水溫計。
它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溫度計"(出示卡片"溫度計")
1.請幼兒比較三種溫度計相同的地方。
2.提問:"溫度計還有什麼作用?你在哪裡見過?"請了解後與好朋友或老師來交流。
活動反思:
《神奇的溫度計》是海南教版第三主題----有趣的線中的科學教學內容。又由於最近天氣較炎熱以及是手足口病的高發期,所以我們在晨午檢時一發現孩子的體溫有些異常就會拿出體溫計測量溫度。這支小小的體溫計頻繁的出現引起了小朋友們的興趣。在這節活動中,每個幼兒的興趣高,積極參與活動。但是由於幼兒園材料的限制,在活動中,只有三支體溫計給孩子操作,以致造成孩子們爭搶體溫計、幼兒等待的時間過長等問題的出現。在活動中我雖然激起了幼兒的興趣,但是身為師者,我卻不能給他們提供充分的操作機會。(個別內向的孩子甚至都沒有摸到溫度計。)因為材料的限制,我的活動只讓我灌輸了如何拿溫度計,而其他的探索活動都只是紙上談兵。活動後,我深刻的反思我自己:1、如果我園能為幼兒提供充足的溫度計,我相信這節活動,孩子們肯定收益匪淺。因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2、曾經我們的孩子一度被評「高智商,低能兒」即,我們很聰明,但是我們的動手能力是0.為什麼呢?專家已經告訴了我們,國家的教育策略也已經發生了轉變,偏向於動手操作了。可是城鄉的區別太大了,城裡專家設計出的優秀教案正好碰上了鄉下孩子們的興趣。多好的教育契機啊,可是不可替代的材料材料限制了我怎麼辦?我的策略是材料少的,那就拿到區域里分多次對孩子進行引導。《神奇的體溫計》我要趁著孩子的興趣還不退的情況下,帶到區域再進行。
小網路:溫度計是可以准確地判斷和測量溫度的工具,分為指針溫度計和 數字溫度計。根據使用目的的區別,已設計製造出多種溫度計。
❷ 幼兒園測量脈搏科學課教案
如何給小學生測量脈搏與體溫教學設計問:如何給小學生測量脈搏與體溫教學設計 答: 一.教學要求 使學生了解人的身體的體溫與脈搏是怎樣形成的,學會體溫、脈搏常用的測量方法,如何給小學生測量脈搏與體溫教學設計。 二.教學重點 人的身體溫與脈搏的測量方法。 三.課前籌辦 什物投影儀、圖片、體溫計、秒錶。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請同學們伸脫手來摸摸額頭或摸摸脖子,有什麼感覺?這說明什 么? 同學們都感到手涼一些,額頭或脖子熱一些,這說明我們人的身體是有體溫的,今天這節健康教育課,我們就來一起學習《體溫與脈搏》一課。(板書課題) 齊讀一遍課題 (二)初步感知深切學習 一.請同學們打開書,本身閱讀課文的1― 4自然段,看看書中 向我們介紹了哪些常識? (讀書後)請大家四人一小組交流一下你剛才了解到的常識,然後分小組匯報給大家。 (交流後)哪位同學告訴大家你們小組了解到哪些常識? 1.體溫是人的身體內的溫度。 2.沒事了人相對恆定的體溫是37。c左右。(你能幫老師寫在黑板上嗎?學生板書―體溫37。c左右) 3.沒事了人的體溫是相對恆定的。(你知道為何沒事了人的體溫是相對恆定的嗎?) 因為人的身體在新陳代謝過程中產生大量熱量,這些熱量比較均勻的分布在全身各個部分,同時人的身體又把多餘的熱量通過皮膚、呼吸道等器官排除體外,正因為這樣,人的體溫才保持相對恆定。比如在炎熱的夏季或劇烈運動後人的身體會大量出汗,這就是人的身體維持體溫恆定的一種生理現象。 4.為何要測量體溫?(為何要測量體溫呢?) 因為沒事了人的體溫是相對恆定的,有些疾病會使體溫發生改變,學會正確的測量體溫,就能及時發現身體的異常變化,判斷身體是不是生病。 5.用體溫表測量體溫的方法有腋表、口表、肛表三種測量方法。(你知道這三種方法的測量部位別離是哪裡嗎?) 腋表測量法的測量部位是腋窩;口表測量法的測量部位是口腔;肛表測量法的測量部位是直腸。 6.測量體溫最簡單、最常用的是腋表測量法。 (你能向大家介紹介紹腋表嗎?) 銀色(學生用手指著,將體溫表放在什物投影儀上。)這一端是汞柱端,銀色的線是汞柱。體溫表上還有刻度,這一大格是1。c,一小格是0.1。c。 老師這里也有一支體溫表,誰能告訴大家體溫表上的溫度是多少? 7.用腋表測量體溫的方法。(你能向大家一邊介紹一邊演示測量體溫的方法嗎?) (教師出示圖片)我們看著圖片一起來測量一次體溫。 先將體溫表上的溫度甩到35。C以下,再將汞柱端放在腋窩的頂部,夾緊5分鍾。 學生一邊測量體溫,一邊做1個小練習。(學生坐著口答) 填空: 1.近視是一種看近處物體清楚,而看遠處物體不清楚的(屈光異常)現象。 2.沒事了人的體溫維持在(37。C)左右。 3.人的身體的骨骼共有(206)塊。 4.體溫測量的一般方法是用體溫表,有(腋表)、(口表)、(肛表)三種測量方法。 貧血是一種常見疾病,在小童少年中尤以(缺鐵性貧血)發並率最高。 6.國度規定,小學生天天要睡足(10)小時。 7.牙齒分為(乳牙)以及(恆牙),如果牙齒出了弊端就會影響咀嚼以及食物的(消化吸收)。 8.看電視要保持(2米)左右的距離,連續看電視不得超過(1)小時,教案《如何給小學生測量脈搏與體溫教學設計》。 判斷對錯: 1.使人的生活病的原因很多,概括起來包括物理因素、化學因素、社會心理因素等方面。 2.睡眠是最好的休息形式。 3.營養素的缺乏或過剩不能使人的身體代謝落空平衡引起疾病。 4.王強感冒了,打噴嚏時總是用手絹兒捂住口鼻。 5.所有的球菌對人類都有害。 6.王艷小朋友喜歡穿高跟鞋。 7.夏天天氣再熱,吃冷飲也不能太多。 8.體育運動鍛煉可以促進身體健康,但要講究鍛煉衛生。 (測完體溫後)請同學們在小組里讀一讀本身測量體溫的汞柱刻度。 請同學(2人)將體溫表放在什物投影儀上並告訴大家本身測量的體溫是多少度。 二.在我們起居中,每個人都有可能生病,生病後就要去看病,哪些同學看過中醫?中醫是怎麼給你看病的?對。中醫先給把脈,也就是測量脈搏。那麼什麼是脈搏?為何要測量脈搏呢?請同學們本身閱讀課文的5-8自然段尋找答案。 1.(讀書後)誰知道什麼是脈搏? 脈搏是血管的跳動,這里的血管主要指動脈。每當心臟收縮一次,動脈就跳動一次,心臟的跳動以及動脈的跳動是相符的。 2.為何要測量脈搏? 因為沒事了人的脈搏是相對恆定的,有些疾病會造成脈搏的改變。如發燒會使心跳提速,心臟功效不完全會使脈搏減慢,這種脈搏的過快或太卡都是不沒事了的。學會了測量脈搏,就能及時發現身體的異常變化,判斷身體是不是生病。 3.沒事了人相對恆定的脈搏是每分鍾多少次? 沒事了人相對恆定的脈搏是每分鍾60-80次。(板書) 4.誰能來介紹一下測量脈搏的方法呢?要求邊解說邊演示,其他同學注重觀察,看看他解說、演示得對不對。 (演示後)問大家對不對?(對)我們就用這種方法同位兩個互相找找脈搏。(教師出示圖片) 誰願意去給聽課的老師測測脈搏,讓老師檢查一下你測量的方法對不對。(4人) 其他同學兩人一組,一人當醫生,一人當病人。我們來測量一次脈搏。(測量後)誰來告訴大家你測量的老師或同學的脈搏是每分鍾多少次?(5-6人) 我們這個年齡的少年小童脈搏每分鍾100次以內都是沒事了的。 我們測量脈搏通常為測量橈動脈的搏動,我們的前臂是由兩塊骨頭構成的,裡面的叫尺骨,外面的叫橈骨,所以這里的動脈稱為橈動脈,在有些情況下,也可檢查其他動脈的搏動。比如:在體育運動鍛煉中,要同學們自測脈搏時,也可以檢查頸動脈的搏動。(頸動脈指這里,同學們可以感覺一下。―教師演示) 下面我們來做一下實驗,我們來做一組高抬腿,看看運動先後脈搏有沒有變化,誰願意來做這個實驗?(4人) (高抬腿後)請給這幾位同學測量脈搏的同學再來給他們測量一次脈搏,其他同學互相交換,病人變醫生,醫生變病人,我們再測量一次脈搏。 請做高抬腿的這幾位同學告訴大家你們運動先後的脈搏別離是多少次?(運動後的脈搏次數較著高於運動前。) 同學們,這個實驗說明了什麼? 對,說明運動後脈搏可以提速,不僅如此,飲食、運動後、情緒緊張或精神愉快,脈搏都可提速,而且脈搏的個體差異很大,成年女子的脈搏要高於成年男子的脈搏,經常運動的人脈搏緩慢有力,而缺乏鍛煉的人脈弱而快,年齡越小,脈搏越快。 (三)行為訓練 出示圖片填空: 1.常人相對恆定的體溫是(37。C左右)。 2.沒事了人的脈搏一般每分鍾(60-80次)。 3.測量體溫的方法有:(腋表)測量法、(口表)測量法、(肛表)測量法。 4.腋表測量法是,將體溫表(汞柱端)放在被測者(腋窩的頂部),並將體溫表夾緊(5-10)分鍾,取出體溫表觀察汞柱刻度。 5.測量脈搏的方法是:測量者的(食指)、(中指)、(四拇指)並攏,用三個手指的第一指節放在被測者的腕關節上(測動脈搏動處),然後統計一分鍾動脈跳動的次數。 (四)全文總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學會了正確測量體溫與脈搏的方法,此後就能及時發現身體的異常變化,判斷身體是不是健康,以提高我們的自我保健意識。 備用:溫度計以及聽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