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馬拉松初跑者怎麼在一個半月的准備時間內達到半馬水平
對於初跑者而言,在一個半月的時間內准備半程馬拉松(半馬)可能看起來是一項艱巨的任務,但通過合理的訓練和准備,這完全是可以實現的。
首先,需要加強耐力和跑步距離的訓練。可以設置逐步遞增的目標,例如每周增加一定的跑量。比如,從最初的5公里開始,逐漸增加到10公里,然後是15公里,直到接近半馬的距離。在此過程中,建議每周至少有一天的恢復日,以避免過度訓練和受傷。
除了增加跑步距離外,還可以通過斷自己後路的方式來測試自己的極限。比如,選擇一個距離家10公里的地方作為訓練目標,跑出家門,再跑回,如果途中遇到困難,可以考慮使用公共交通工具返回,但要確保身上有足夠的錢。
半馬相對於全馬來說確實輕松一些,因此在心理上也更容易應對。半馬的距離大約為21.0975公里,而全馬則為42.195公里。盡管半馬仍然需要堅定的決心和毅力,但與全馬相比,它對體力的要求要低得多。
為了更好地准備,可以加入一些力量訓練,增強腿部和核心肌群的力量。力量訓練不僅可以提高跑步效率,還能減少受傷的風險。例如,可以進行深蹲、箭步蹲、核心訓練等,這些練習有助於提高整體的體能水平。
總之,通過合理安排訓練計劃,逐步增加跑步距離,以及適當的恢復和力量訓練,初跑者可以在一個半月的時間內達到半馬的水平。關鍵是要持之以恆,保持積極的心態,相信自己能夠完成目標。
㈡ 想跑半馬怎麼訓練
「科學」訓練應該是符合人體健康規律的、全面而又因人因時而異的訓練。小hi總結了半馬、全馬的科學訓練方法,供大家參考:
(一) 專項基礎階段:賽前60天開始,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有氧耐力水平為基礎,定時、定距、持續地進行耐力跑,配速低於或接近比賽的目標成績。每周的運動量要大中小有機結合,大運動量為突破,中運動量旨在保持,小運動量有助於調整。
二、訓練中的注意點
訓練方案多樣具體,目標明確,因人因時而異,為了保證健康,注意如下三個方面:
(一)循序漸進
馬拉松訓練一定要按循序漸進的規則,遵循量變到質變的訓練過程,切不可太隨意,應該逐漸地增加跑步的里程數。配速很重要,但也不要隨便加速,要讓心肺功能和肌肉承受的量一點點增加。
以半馬來說,若制定賽前5周的訓練,建議將第3周的跑量提到最高點。既然目標是半馬,開始時的跑量是遠遠不夠的。到第3周,周跑量以一周進行2到3次的訓練量計算,最好要達到70公里左右才科學。
(二)合理安排訓練負荷量
系統鍛煉,逐步增加鍛煉量是促進健康的關鍵;運動量大中小相結合是提高運動水平的核心;各階段鍛煉或訓練運動量的合理銜接是重點。最終目的是把身體和心理狀態都調到最佳狀態。
各人的運動機能承受能力並不一樣,興奮型地急著加量也絕非好事,你只能跑10公里,卻也跟著人家跑20公里,結果可能會跑傷。
(三)應避免的訓練誤區
1.重復同模式訓練。這種訓練是浪費,但非常普遍。這里需要注意,千萬別陷入「熟能生巧」的誤區,反復跑同樣強度、同樣距離,如日復一日地跑5公里跑,它只能保持成績,並不能提高運動水平。跑者一旦設定好了目標,就要嚴格執行,而不是臨場感覺好就盲目加速,這樣一定會得不償失。
2.避免過度訓練。運動訓練的目的是破壞身體組織,有破有立,破壞後身體會重建組織,使之比以前更強化,但這種重建是要有足夠的時間的,所以訓練中要安排休息,這樣才能保健康。
3.盲目追求配速。如安排五周訓練,前三周不要去追求配速,而是要集中精力增加跑量。等到量達到峰值,最後兩周才輪到調整配速,跑量則相應減少。通俗地說,就是跑的距離慢慢縮短,跑得速度慢慢加快,直到比賽的前幾天開始調整性的休息,這樣的訓練方式效果是最好的。「越接近比賽,越要減量減強度,保持一定的活動即可。
4.單一訓練跑步。跑步鍛煉要全面,使身體素質得到全面提升。跑馬是一項對身體素質要求很高的運動,所以訓練必須是很全面的,既有跑步訓練,也有力量訓練。
跑步訓練有很多形式,如節奏跑、長距離耐力跑、速度跑、間歇跑、變速跑、重復跑等。其中長距離耐力跑是跑馬最重要的成功因素,練好了能確保你跑到終點。力量的訓練主要是靜止力量訓練,包括下肢力量訓練和核心力量訓練,都是長跑不可或缺的。
最後,小hi祝你半馬順順利利,馬到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