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個案研究設計與方法羅伯特

個案研究設計與方法羅伯特

發布時間:2022-12-09 12:20:52

⑴ 案例研究工具的優勢

(1)案例研究不僅可以進行理論建構,還可以驗證理論、提供描述與說明,便於對當前現象進行解釋或對某一社會現象進行深入分析(羅伯特,2004)
(2)最顯著的特徵就是「描述客觀世界的真實故事」(周忠麗,2011)

(1)個案研究最大的優勢就是可以使單個案例得到深入考察,進而揭示現象發生的內在機理。
(2)作為探索式研究中常用的分析方法,單案例的嵌入性分析 [1] 既可以保證案例挖掘的深入性和案例細節的完整性,又能發揮案例研究中逐項復制和差別復制 [2] 的作用,增強案例研究的真實性和科學性(Eisenhardt,2007)

[1] 根據Yin(1994)的分類,探索式研究經常使用4種分析方法,即單案例的嵌入性分析、單案例的非嵌入性分析、多案例的嵌入性分析、多案例的非嵌入性分析。

[2] 逐項復制、差別復制是案例研究中常用的復制邏輯。逐項復制可用「類似主體+類似事件+類似結果」來概括,多為同質的案例組,差別復制可用「類似主體+差異化事件+差異化結果」來概括,多為對比案例組。在案例研究中,逐項復制、差別復制的作用主要體現在增強案例研究的信度和效度,以及拓展新的理論(Eisenhardt,2007)。

如何研究網路人群和社區案例研究:設計與方法作者是誰

作者是羅伯特·V.庫茲奈特,網路民族志的術語提出者之一。他已獨自或與他人合作撰寫了多篇與網路社群相關的學術論文。是國際學術界網路文化研究這一新興領域的領跑者。譯者介紹葉韋明,傳播學博士,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教師。主要研究領域:新媒體與社會,數據新聞,社交媒體及其用戶研究。

⑶ 如何撰寫課題的設計思路,方法和內容

1、設計思路的撰寫
總體上來說就是設計者以一個什麼樣的大體思路來完成自己的課題設計。內容主要包括規劃選題的設計計劃、設計步驟的主要組成部分、計劃選題在什麼地方有一些創新突破點、達到什麼樣的設計效果,最後以一個什麼樣的方式展現設計成果等方面。
2、設計方法的撰寫
設計方法有很多種比如實例分析法、十字坐標法、調查分析法、頭腦風暴法、希望點例舉法、仿生學法、類比法、逆向思維法,縮小擴大法、缺點列舉法,圖表列舉法,但所選擇的課題在進行設計的時候不可能只用到一種設計方法。可以說明在設計的某一階段主要採用什麼設計方法。
我們在應用各種方法時,一定要嚴格按照方法的要求,不能憑經驗、常識去做。比如,我們要進行市場調查時,應明確制定調查表,明確如何進行分析包括綜合分析和設計分析。
3、設計內容的撰寫
簡單介紹自己為何進行這項設計(說明現有設計的缺點),重點介紹自己課題設計的主要內容,自己將要在哪些方面進行重點的設計,並希望有所突破等方面。
想要更好的完成課題研究可以選擇文華氏,文華氏科研團隊匯聚了匯集哈佛大學、新南威爾士大學、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中國科學院、中山大學、廣州中醫葯大學等知名科研院校的科學研究人員,主要提供醫學科研服務,包括課題咨詢、實驗培訓、科研寫作咨詢等。

⑷ 教師職稱論文

案例教學中案例的選擇與組合
——以《公共管理案例分析》教學為例
摘要:傳統的案例分析課程的教學案例往往以單個、分散、無內在聯系的方式呈現給學生。這經常使案例教學
中學生理論聯系實際能力的培養陷入教學困境。依據變數互補性標准來選擇教學案例,並將它們從論證因果關
系的角度組合在一起,形成若干個理論專題。這種多案例理論專題式教學將緩解上述教學困境。
關鍵詞:案例教學;案例選擇;案例組合
案例教學法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方法,為解決傳統教學理論與實踐相脫節的難題提供了一條有
效的途徑。近年來,案例教學法被引入到眾多學科的專業課程教學過程中。國內各高等院校及研究
機構也進行了大量的案例庫建設,然而面對如此眾多的教學案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如何選擇,
選擇的案例又應該如何組合。換言之,教師選擇與組合教學案例的標准與依據是什麼。對這些重要
的理論與實踐問題,國內外已有的案例教學研究成果為數甚少。事實上,上述問題在很大程度上影
響著案例教學的科學性。因此,如何在案例教學過程中科學地設計、選擇並巧妙地組合案例,就成
為當前案例教學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
國內傳統的案例教學研究雖然也探討教學案例的選擇問題,但不在案例組合的基礎上來審視案
例的選擇。在教學實踐中也往往將案例以單個的、分散的、無內在聯系的方式呈現給學生。因此,
在案例教學過程中,一個經常令教師和學生煩惱的問題就是,如何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學生面對一個教學案例(特別是中、高難度的案例)往往不知所措。在眾多的理論中,應該選擇哪
種理論來理解、分析這個案例。在不知所措的情況下,學生就會用日常的生活經驗憑直覺來分析、
判斷案例,從而使案例分析課程失去其應有的教學意義。面對這種教學情境,教師則會陷入左右為
難的境地。如果給學生點出用何種理論來分析案例,則會限制學生的思維,失去案例教學原有的教
學目的,而不給學生點出,又無法幫助學生走出不知所措的困境。筆者認為,解決這一問題需要從
教學案例的選擇與組合入手。
一、案例選擇與案例組合
一般來說,案例(Case)是指按照特定方法、經過選擇和加工的特定事例,是案例採集和製作
者對於實際生活中某些特定方面發生的事情的真實情景的描述。
[1]
案例教學是一種以問題為基礎的
學生自主性學習方式。與傳統教學重傳授、重系統、重秩序不同,案例教學更注重培養學生應用理
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批判思維。為實現這一教學目的,教師首先需
要有意識地選擇案例,讓學生通過案例能實現理論與實際的結合。
關於案例教學中教師應如何選擇案例,國內外學者提出過許多不同的見解。羅伯特·T.戈倫比威斯基(Robert.T.Golembiewski)認為,案例選擇應遵循以下四條標准:第一,案例必須既有現實
性,又有可操作性;第二,入選案例涉及的范圍必須從總體上涵蓋本領域在實際工作中將會遇到的
各種典型問題;第三,案例所涉及的是實際工作中遇到的重大問題;第四,案例選擇應注重「實踐
性」。
[2]
王浦泃則提出了以下原則:范圍的廣泛性,內涵的豐富性、典型性、第一手性,學習者的可
進入性,學習者的可分析性,包含學習者可理解的概念和理論,有明確的背景性,具有可討論性,
等等。
[1]
韓康、史美蘭則認為教學案例必須具有可研究性,具有令人思維拓展的空間和彈性。教學
案例應該選擇那些不只有唯一結論的案例。
[3]
我國管理案例庫專家張麗華則認為單個教學案例的選
擇應符合教學目標,教學案例難度要適宜,選擇適用的教學案例。
[4]
上述觀點主要是從單個案例選
擇的角度來討論教學案例選擇的原則。這些研究對案例教學中單個案例的選擇具有很好的指導意義。
但是在一門案例分析課程的教學中,教師如何將這些單個的案例組合在一起呢?這一問題到目前為
止在《公共管理案例分析》課程的教學還沒有引起足夠的關注。
在以往的公共管理案例教學中,教師通常注重單個案例的選擇,但幾乎不考慮如何將這些單個、
分散的案例有機地組合在一起。通過分析國內2000~2008年出版的幾本重要的公共管理案例分析教
材,我們可以發現上述傾向。如2005年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公共管理案例》(第一、二輯)
(清華大學公共管理系列教材)、2002年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的《西方公共行政案例》(MPA系列教
材)。
[5~6]
以上兩種教材的案例都是以單個分散的方式呈現的,既沒有分專題,各案例之間也沒有某
種內在的關聯。2001年中山大學出版社出版的《行政案例分析》(政府與公共管理教材)、2005年清
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管理學原理教學案例庫》(21世紀應用型人才培養規劃教材)雖然考慮了將
眾多的案例按專題的方式組合在一起,但各個案例之間缺乏應有的內在聯系。
[7~8]
而且,這兩種教材
都選擇了信息量較少,內容闡述直截了當、條理分明、有唯一結論的小案例。由此可見,目前,國
內公共管理案例分析教學中還沒有關注案例組合的問題。換言之,還沒有從案例組合的視角來考慮
案例選擇的問題。而國外的公共管理案例分析教材在這方面顯示出較好的系統性。如2004年中國人
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由羅伯特·T.戈倫比威斯基主編的《公共管理案例》全書共分了七個專題,
每個專題下的各個案例所涉及的理論主題各不相同。

全書的編排充分體現了編者在案例選擇和案例
組合上匠心獨具。
當然,通過單個、分散的案例教學雖然也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培養學生與他人討論達成共識
的能力,同時加強學生對理論的智識性理解及應用,
[9]
但是它無法使案例分析課程以有條理、有層
次的面貌呈現給學生,並讓他們對公共管理領域的實踐有一個結構化的認識。從案例教學的科學性
和有效性而言,案例不應該一盤散沙似地呈現給學生,而應該有著某種內在的關聯,作為一個整體
促使學生提升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這就需要對單個分散的案例按照一定的內在邏輯進行案例組合。
比如,在《公共管理案例分析》課程教學中,教師有眾多的案例教學內容。從內容所涉及的領域來
看,主要可劃分為政府管理、非政府組織管理和企業管理三大類。每個領域下又有眾多的理論專題。
如政府管理包括政府自身管理、政府與社會、政府與經濟等等。面對如此多的專題,教師如果想通
過一個學期的案例分析課程傳遞給學生一個相對比較系統的知識體系,那麼案例的選擇就不能是隨
意的。進而言之,案例選擇的標准不能只局限於單個案例的選擇角度,而應該考慮課程教學中案例
組合的邏輯。那麼,在案例分析課程中,案例組合的邏輯是什麼,案例組合的邏輯又怎樣影響單個
案例的選擇呢?
二、教學案例組合的邏輯:因果關系論證
為了使單個案例有機地組合在一起,讓一組案例以整體的面貌呈現給學生,課程教學案例的組
合就應該遵循某種邏輯。這一邏輯就是案例的組合應該圍繞因果關系的論證。
所謂因果關系論證就是指出構成某一現象的原因。換句話說,某些事物是由另外一些事物造成
的。在社會科學研究中,因果關系的論證有兩種模式,即個案式解釋模式和通則式解釋模式。個案式解釋模式旨在通過某種行動背後的諸多(也許是獨特的)因素進行解釋;通則式解釋模式則不需
要找出某個事件或行動背後的所有原因,而是發掘可以解釋行為或事件的最主要原因。
[10]
在傳統的
案例分析教程中,因果關系的論證往往只採取個案式解釋模式。即教師和學生通過對某個案例的仔
細分析,試圖完全了解案例之所以發生的所有原因。盡管這對單個案例的掌握和理解是很有裨益的,
但與此同時,我們的視野也就只局限在個案上。事實上,在多年的案例教學中,筆者發現,對某個
個案的解釋可以部分地應用到其他案例上。因此,教師需要將這些在因果關系論證上有相關性的個
案組合起來形成一個案例專題。進而言之,在案例專題中,我們需要採用通則式的解釋模式,即試
圖解釋某一類狀況或事物,而不僅僅是某個案例。這種解釋模式比個案式解釋模式要「經濟」得多,
只使用一個或少數幾個解釋性因素來解釋一類狀況或事物,這有助於提升公共管理案例分析的教學
功能,即在對個案理解的基礎上,幫助學生理解某一類現象。
基於此,教師在公共管理案例分析的教學中設計一個專題,總是希望通過該專題的教學達到對
某一類狀況或事物的因果關系論證。換言之,教師在設計案例專題時,總是希望通過這一案例專題
向學生傳遞某一種理論知識。比如在《公共管理教學案例選編》中的第一個專題「政府改革與NGO
發展專題」,教師設計這一專題的目的是讓學生了解中國政府改革與NGO發展的互動過程。那麼,
教師在選擇這一專題下的案例時必須圍繞這一因果關系的論證展開。即中國政府改革對NGO發展的
影響,以及NGO發展對政府改革的促動。再比如,在第二個專題「政府管理專題」中,該專題的教
學目的是揭示政治、行政體制對政府與市場、社會的關系的影響。那麼,教師在選擇這一專題下的
案例時必須圍繞「體制」與「政府管理」這兩個變數之間的因果關系展開。通過本專題內的各個教
學案例向學生展示由於不同的體制所引發的政府管理問題。
當然,從事管理案例分析教學的人員可能會問,在眾多的公共管理理論與實踐專題中,教師如
何進行專題選擇呢?一般來說,在一個學期的《公共管理案例分析》課程中,教師不可能涉及公共
管理領域內所有的理論專題。筆者認為,專題選擇的依據是授課對象的學歷層次、知識背景、專業
方向和學習興趣。比如,一門行政管理學專業本科大三學生的《公共管理案例分析》課程,教師選
擇了「政府改革與NGO發展專題」、「政府管理專題」、「人事與人力資源管理專題」、「組織與領導專
題」。這樣的專題組合既兼顧了授課對象的知識背景又考慮了學生的專業方向。因為,大三的學生在
上述幾個專題內已有一定的理論積累,最起碼已修習了相關課程;而上述幾個理論專題也是行政管
理學專業必須掌握的內容。當然,設計「多案例理論專題」的前提是教師首先需要擁有一個專題齊
全的案例教學庫。
另外,教師將單個、分散的案例依據因果關系論證的邏輯組合成案例專題時肯定也要有所取捨。
一個專題所包含的理論問題肯定不止一個。如「政府管理專題」既可以是不同的政治、行政體制對
政府管理的影響,也可以是不同的政治、行政文化對政府管理的影響;既可以是不同的管理方式對
政府管理的影響,也可以是不同的管理技術對政府管理的影響,諸如此類,不勝枚舉。因此,教師
首先需要在這眾多的理論問題中做出取捨。當然,這種取捨有時是比較困難的。因為教師很難斷定
這一理論問題比另一問題更為重要,或更有教學價值。但為了使教學案例以有意義的方式呈現給學
生,而不是一盤散沙式的、毫無整體感的,甚至相互矛盾的面貌出現,教師必須在眾多的理論問題
中做出選擇。選擇的依據有三點:第一,選擇的理論是否符合教學目的的要求;第二,當前公共管
理實踐中哪個理論問題更為突出;第三,教師擁有的案例庫中是否有足夠的優秀案例來論證這一理
論問題。需要指出的是,教師選擇案例組合成理論專題的前提是,教師在閱讀、評價教學案例時應
關注案例背後蘊含的理論,並分析理論所包含的因果關系。
事實上,在《公共管理案例分析》課程中,通過「多案例理論專題」的方式將社會科學探究因
果關系的上述兩種模式結合起來是非常有趣而有用的。比如,通過「中國入世第一案︰溫州打火機
應訴歐盟」這一案例的學習,我們可以比較徹底地了解溫州打火機協會的運作機制及其在應訴歐盟這一事件中的集體行動過程。而通過「中國入世第一案︰溫州打火機應訴歐盟」、「打工者之家的一
波三折」、「辦負責任的協會」等幾個相關案例組合而成的案例專題學習,我們可以對NGO發展與政
府改革之間的互動作用有所了解。這種案例分析方式就像物理學家有時把光看作是一個質點,有時
把光看作波。案例分析教學深入探究個案的同時尋找相對表面的通則,對於訓練學生理論聯系實際
能力來說是非常有益而有趣的。
三、教學案例選擇的標准:變數的互補性
當我們選擇了《公共管理案例分析》課程的案例專題以及案例專題所反映的理論問題後,那麼
接下來該如何選擇每一個案例專題下的每一個教學案例呢。筆者認為,在單個教學案例的選擇中,
我們既要遵循教學案例選擇的一般邏輯,也要體現案例組合的邏輯(即因果關系的論證)。
關於單個教學案例選擇的一般邏輯,前文已對國內外學者的研究結論進行了梳理。茲不贅述。
本文著重論述單個教學案例的選擇如何體現案例組合的邏輯,即因果關系的論證。筆者認為,為體
現這一邏輯,單個教學案例應該依據「變數的互補性」的標准來進行選擇。
如前所述,教師在將單個的案例依據因果關系論證的原則組合成專題時,首先需要關注教學案
例所蘊含的理論,以便專題內的每一個案例能圍繞理論的因果關系展開。在社會科學研究中,因果
關系通常指在兩個變數中,一個變數的變化伴有另一變數的變化,即一個變數影響另一個變數,但
反過來不成立。在因果關系中,能夠影響其變數發生變化的變數稱為自變數,依賴於其他變數,但
其本身不能影響其他變數的稱為因變數,後者通常是我們希望解釋說明的變數。
[11]
當然,在一個具
體的教學案例中,自變數、因變數,以及其他變數(如中間變數、控制變數)等等並不是自動呈現
在其中的。這些論證因果關系的變數需要教師通過對教學案例的閱讀、理解、比較去發現,再運用
到案例專題設計中去。在一個案例專題中,每一個案例都能呈現一定的變數關系,並且各個案例的
變數關系之間具有一定的互補性。比如《公共管理教學案例選編》的第一個專題「政府改革與NGO
發展專題」。教師選擇的第一個案例是「中國入世第一案︰溫州打火機應訴歐盟」。在此案例中,溫
州打火機協會(NGO)的運作狀況是自變數,中國政府職能的轉變是因變數。本案例主要探討溫州
打火機協會(NGO)集體行動的成敗對相關政府部門職能轉變的影響。相反,在第二個案例「辦負
責任的協會」中,海濱省委、省政府的政策性行為是自變數,海濱省企業家協會的發展狀況是因變
量,本案例著重討論海濱省委、省政府的政策性行為對省企業家協會(NGO)發展的影響。第三個
案例「打工者之家的一波三折」的變數選擇類似於第二個案例,但不同之處在於,第二個案例的控
制變數是政府與NGO的政策目標、行為選擇相沖突;第三個案例則是政府與NGO的政策目標、行
為選擇相一致。這樣的變數設計可讓學生對NGO發展與政府改革之間的互動作用相對系統地了解。
為了在案例選擇中實現變數的互補性,每個教學案例應該在總體范圍內服務於一個變數關系的
准。多個案例共同體現因果關系論證的「重復」性邏輯。因此,每一個案例必須仔細挑選並且滿足
預測相似的結果(實際的重復)或產生對照的結果,但是已經預測到(理論的重復)。
[12]
所有這些重
復過程一個重要的目的就是去論證案例專題所要表現的因果關系。在遵循上述「重復」性邏輯的過
程中,一個經常會犯的錯誤是把「重復」邏輯錯認為「樣品」邏輯。即專題內案例的個數錯認為與
調查問卷的多響應相似(或與一個實驗中的多次反復相似)。事實上,理論專題下的案例,特別是中、
大型案例的數量肯定是有限的。因此,這種「樣品」邏輯在因果關系論證的說明力上是極其有限的。
需要指出的是,教師在設計案例專題時讓每一個案例均呈現一定的變數關系,並不意味著教師
所選擇的教學案例必須是簡潔、條理分明、事件清晰的小難度案例。

對於那些信息多而雜、陳述較
凌亂、信息間接或分散的中、高難度的案例,教師在培養學生梳理、辨別、推導、歸納、篩選、判
斷信息的同時,可以引導學生對教師所設計的變數關系進行理解。當然,對於那些高難度、信息復
雜的案例,可從多個理論角度來加以理解。此時,教師可將一個比較好的高質量案例在多個理論專
題中使用,以便學生更好的把握此案例。但是,教師不能因為案例所呈現的變數關系的清晰性,而放棄了那些優秀的中、高難度的案例。因為恰恰是這些案例最接近實際的管理決策環境。
在教學案例的選擇上遵循變數的互補性原則,讓幾個案例組成理論專題來進行案例教學,比傳
統的單個、分散的案例的教學有著明顯的教學優勢。「多案例理論專題式」教學經常被學生認為更有
說服力,更有啟示性且能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四、結論
綜上所述,在公共管理案例分析的課程教學中,將多個案例依據變數互補的邏輯組合成若干個
理論專題,比傳統單個案例的教學有著更好的教學效果。通過理論專題設計,教師賦予每個案例以
一定的因果關系論證的任務,多個案例之間又有一定的理論聯系。這相當於通過案例專題給學生一
個相當大的舞台情境,讓他(她)們能在這個舞台情境內去盡情探索案例所內涵的理論關系。如果
學生經過琢磨發現了教學在幾個案例之間的內在關聯,這將大大激發他(她)們案例學習的興趣。
注釋:
①參見該書導言的管理問題案例分類表。羅伯特·T.戈倫比威斯基.公共管理案例[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15.
②從理論上說,根據案例的「信息表達」維度,難度上可分為三個檔次:1檔,提供的信息量少,但完整且集中,闡述的直截了當,條理分
明,清楚明確;2檔,信息量增至中等,陳述和較凌亂、分散,少量信息不直接給出,需根據其他信息推算求得;3檔,信息多而雜,陳述
的無條理,相關信息分散在不同段落中,有些信息是間接的,還混有一些無關的,甚至是錯誤的信息,而一些關鍵信息又缺漏。詳見:JAMES
A ERSKINE,MICHIEL R LEENDERS.管理案例教學指南[M].余凱成,張吉平,譯.大連:大連出版社,1992:78.
參考文獻
[1]王浦泃.試論公共管理案例的基本特點[J].中國行政管理,2001(7):15~16.
[2]羅伯特·T.戈倫比威斯基.公共管理案例[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1~2.
[3]韓康,史美蘭.中國政府管理案例[M].北京:中國行政學院出版社,2006:3.
[4]張麗華.管理案例教學法[M].大連: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2000:32~37.
[5]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中國公共管理案例中心.中國公共管理案例:1,2輯[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目錄.
[6]竺乾威,馬國泉.西方公共行政案例[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2:.
[7]陳瑞蓮.行政案例分析[M].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1:目錄.
[8]劉興倍.管理學原理教學案例庫[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目錄.
[9]小勞倫斯·E.列恩.公共管理案例教學指南[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29~31.
[10]艾爾·巴比.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基礎[M].北京:華夏出版社,2002:23.
[11]袁方.社會研究方法教程[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503.
[12]應國瑞.案例學習研究――設計與方法[M].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3:50~57.

⑸ mba案例研究法有哪些類型的論文

mba案例研究法有哪些類型的論文

案例研究法就是通過對企業問題的個案進行研究了解管理的實際情況,從而達到提高決策技巧的目的。由於在實際工作中,企業所面臨的環境處在不斷變化之中,而且影響的因素也特別多,同時各行各業的業務特點也不相同,因此,案例的情況是千差萬別,案例的類型也是極其繁多。

案例的分類方法有多種,角度不同,其分類的方法也不同。對於案例研究法的類型,管理學者余菁博士(2004)進行了總結:根據不同的劃分標准,可以區分出不同案例研究法的類型,有一些案例研究方法只適用於特定的案例研究類型,也有一些案例研究可以同時綜合應用多種案例研究方法。

(一)根據研究任務的不同對案例進行區分類型

根據研究任務的不同,案例研究大體上可分為五大類、四大類或三大類。

首先,案例研究方法可以被區分為五種類型(Scapens,1990;Hussey&Hussey,1997):探索型、描述型、例證型、實驗型和解釋型的案例研究法。其中,探索MBA型案例研究往往會超越已有的理論體系,運用新的視角、假設、觀點和方法來解析社會經濟現象,這類研究以為新理論的形成作鋪墊為己任,其特點是缺乏系統的理論體系的支撐,相關研究成果非常不完善。而其他四種類型的案例研究都是在已有的理論框架之下而進行的。如描述型案例研究是在已有的理論框架下對企業實踐活動進行詳盡的描述的案例研究;例證型案例研究是在巳有的理論框架下闡述企業組織的創造性實踐活動或企業實踐的新趨勢的案例研究;實驗型案例研究則是在已有的.理論框架下檢驗一個企業中新實踐、新流程、新技術的執行情況並評價其收益的案例研究;而解釋性案例研究則適用於運用已有的理論假設來理解和解釋現實中企業實踐活動的研究任務。

其次,根據任務的不同,案例研究方法又可區分為探索型、描述型、解釋型和評價型四種類型(BaSSey,1999)。其中,探索型案例研究側重於提出假設,它們的任務是尋找新的理論;描述型案例研究側重於描述事例,它們的任務是講故事或畫圖畫;解釋型案例研究側重於理論檢驗;而評價型案例研究側重於就特定事例作出判斷。

最後,還有一些學者將案例研究方法區分為三種類型,即探索型、描述型和解釋型;也有學者將解釋型稱為「分析型」;另有學者將探索型和描述型之外的案例研究統稱為方法組合型案例研究。

以上根據任務不同而對案例研究的分類,雖然有三分類、四分類,甚至五分類等不同的分法,但是,人們對探索型和描述型這兩種類型的案例研究的內涵基本沒有爭議,這兩種類型分別對應著超出現有理論框架解釋范圍之外和完全在現有理論框架解釋范圍之內的案例研究,而分歧主要集中於那些立足於現有理論框架但又嘗試有所突破與發展的案例研究活動的分類及其屬性上。

(二)根據研究案例的多少來區分的案例研究類型

根據研究案例的多少,案例研究可區分為單一案例研究和多案例研究兩大類型。美國案例研究專家羅伯特_K.殷(2004)提出案例研究設計有單個案例研究與多個案例研究之分。單個案例研究可以用作確認或挑戰一個理論,也可以用作提出一個獨特的或極端的案例。多案例研究的特點在於它包括了兩個分析階段:案例內分析和跨案例分析。『通常,單一案例研究不適用於系統構建新的理論框架。單一案例研究主要用於證實或證偽巳有理論假設的某一個方面的問題,它也可以用作分析一個極端的、獨特的和罕見的管理情境。而在多案例研究中,研究人員首先要將每一個案例及其主題作為獨立的整體進行深入的分析,這被稱作案例內分析;依託於同一研究主旨,在彼此獨立的案例內分析的基礎上,研究者將對所有案例進行歸納、總結,並得出抽象的、精闢的研究結論,這一分析被稱作跨案例分析。

除了上述兩種案例研究分類外,根據案例研究過程中不同程序、步驟和應用方法的不同,可以區分出多種不同的案例研究類型。例如,根據數據收集方法的不同來區分的案例研究類型。常見的數據收集方法有文件法、檔案記錄法、訪談法、觀察法等。

上述種種不同的案例研究分類,就形成了各種各樣的案例研究類型。一般情況下,研究者可以在同一個案例研究中同時運用兩種以上的分析方法。

;

⑹ 個案研究的主要方法是運用什麼法和什麼法

調查法是科學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有目的、有計劃、有系統地搜集有關研究對象現實狀況或歷史狀況的材料的方法。調查方法是科學研究中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它綜合運用歷史法、觀察法等方法以及談話、問卷、個案研究、測驗等科學方式,對教育現象進行有計劃的、周密的和系統的了解,並對調查搜集到的大量資料進行分析、綜合、比較、歸納,從而為人們提供規律性的知識。

調查法中最常用的是問卷調查法,它是以書面提出問題的方式搜集資料的一種研究方法,即調查者就調查項目編製成表式,分發或郵寄給有關人員,請示填寫答案,然後回收整理、統計和研究。

閱讀全文

與個案研究設計與方法羅伯特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兒童簡單的美甲方法圖片 瀏覽:429
花椒粉的及食用方法 瀏覽:129
手上濕疹水泡快速消退方法 瀏覽:933
如何做風雞的製作方法 瀏覽:823
如何製作蜂蜜面膜的方法 瀏覽:731
電卷發棒使用方法 瀏覽:467
酵素減肥的食用方法 瀏覽:406
癲癇病的治療方法究竟都有哪些 瀏覽:592
水空調省氣安裝方法 瀏覽:671
消滅鴿子的最佳方法游戲 瀏覽:354
水族箱孵化盒安裝方法 瀏覽:584
寫智能手機的說明方法的句子 瀏覽:72
斷橋鋁密封條安裝方法 瀏覽:80
椰子鞋如何系鞋帶簡單方法 瀏覽:311
快速溶解橡膠漆的方法 瀏覽:260
皮蛋盤球訓練方法 瀏覽:983
系統工藝方塊圖的圖示方法如何 瀏覽:541
庤瘡的治療方法 瀏覽:374
奧特之父獲得方法手機版 瀏覽:731
去雀斑什麼方法比較好 瀏覽: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