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學習科學研究方法應注意的事項是

學習科學研究方法應注意的事項是

發布時間:2022-08-06 22:15:34

如何在科學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

《科學(3-6年級)課程標准》中指出:小學科學課程的基本理念是以探究為核心,以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為宗旨的科學啟蒙課程。科學活動的本質在於探究,科學教育只有引導學生通過科學探究來發展其科學素質,才能實現科學本質與教育宗旨的內在統一。因此,小學科學課程應以探究為基礎,引導學生培養良好的科學習慣,是向學生進行科學探究的一種手段,是以從培養學生科學習慣出發向學生進行科學啟蒙教育。從這個意思上講,科學課的科學習慣直接影響著學生進行有效性的科學探究,也間接地影響著科學習慣、科學方法、科學能力、科學態度及科學精神等科學基本素養的養成。
面對新課程中提出的「科學教育要以探究為核心」的精神我們的科學教育必須要有一種全新的學習方式來指導和實施。列夫.托爾斯泰說過「如果學生在學校里的結果是使自己什麼也不會創造,那他一生將永遠是摹仿的抄襲」。面對二十一世紀的人才,我們必須培養創造型人才的基礎教育,要從培養科學探究品質、科學探究思維能力和科學探究精神、科學探究動機等基本素質開始的教育,也是培養未來發明者、科學家的啟蒙教育。為更好地了解小學科學課,走進小學科學教學課,區分好自然教學與小學科學教學,藉此機會跟各位同行談談小學科學課中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的一點看法,以此來給大家一點參考的信息,以便日後在小學科學課的教學過程中能注意到有關培養科學探究能力問題。
一、什麼是探究能力及其意義
「探究」是求索知識或信息,特別是求真的活動;是搜尋、研究、調查、檢驗的活動;是提問和質疑的活動。
「科學探究」指的是科學家們用來研究自然界並根據研究所獲事實證據作出解釋的各種方式。「科學探究」也指的是學生構建知識、形成科學觀念、領悟科學研究方法的各種活動。由此我們知道,學生的科學探究式學習活動在本質上與科學家的科學探究活動有很多相似之處。探究式學習既是小學生科學學習要達到的目標,又是小學生科學學習的主要方式。
「小學科學探究性學習」是小學科學的一種模式的研究。它是指在小學科學教育中,結合教材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創設科學探究的情境,讓學生通過經歷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設計方案、探究活動等過程獲取知識,來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逐步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探究性學習就是從學生的素質為著眼點,探索研究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創新學習的學習方式。探究性學習包括探究性自學和探究性實踐兩大方面的內容。
小學科學教育一直處於一個比較重要的地位,其核心目標就是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科學素養,教會學生用積極的態度理性地、實事求是地對待生活,解決生活實際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培養學生勇於探索的科學精神。《科學課程標准》更加具體地提出:科學課應注意呵護兒童與生俱來的好奇心;要讓兒童了解科學探究涉及的基本過程和方法,並使他們能運用這些過程和方法探究一些力所能及的科學問題,從中體驗到科學探究的樂趣和挑戰性,進而熱愛科學。
二、培養學生探究能力的方法
(一)精心設疑,促使學生動腦筋想問題
問題是引起思維的動因。當問題刺激大腦,大腦就會大大的加緊活動,甚至可能想出自己也料想不到的新認識,好辦法來。因此,在教學中提出富有啟發性的問題(特別是問題的答案與學生預想相反的問題),採用設問、追問、反問等方法,對於激發和發展學生的思維有重要意義。在教學《氧氣》一課時,為了進一步讓學生了解氧氣這種看不見、摸不著、沒有顏色、沒有氣味、沒有味道、透明的氣體,我演示了燒紅的木炭、燒紅的鐵絲、等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在做這個演示實驗之前,我提出這樣一個問題:這些物體在空氣里會怎麼樣?在氧氣里又會怎樣呢?多數學生猜測回答:會慢慢地熄滅。但演示的結果是不但沒有熄滅,而且燃燒的更劇烈。頓時,課堂熱鬧起來,個別學生情不自禁地喊出:真奇怪!他們感到疑惑不解,經過一番熱烈討論,小結得出:氧氣可以支持燃燒。為了加深學生對氧氣性質的認識,培養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我又提出了幾個問題。如,「鍋里的油燒起來了,怎麼辦?」、「卧室的地板小面積起火,怎麼辦?」、「酒精燈的酒精倒出來後,起火了,怎麼辦?」……學生各抒已見,各有各的辦法,各有各的理由。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開拓了學生的思路,發展了學生的思維。
(二)巧設障礙或矛盾,促使學生想辦法解決問題
為了調動學生積極開展思維,改變過去實驗時動手多,動腦少,按著課本或教師的提示,照著葫蘆畫瓢的做法,我在設計教學時經常增加一些實驗,有時還有意設置一些障礙,以促使學生動腦筋、想辦法。在教學《熱空氣》一課的導入新課環節中,我做了一個演示實驗「會轉動的紙蛇」,學生看到原來不會動的紙蛇在酒精燈火焰的上方旋轉起來了,都很奇怪。這時我要求學生研究實驗裝置,找出其中道理。學生經過積極思考、觀察實驗,發現是向上流動的空氣使紙蛇旋轉起來,同時他們還發現「風的形成演示箱」里的空氣因為受熱而上升,以及旁邊的空氣流過來補充。經過討論他們還發現了地球上的風其實也就是這樣形成的,禁不住露出成功的喜悅。這樣,既動手又動腦,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發展,同時培養了他們解決問題能力。
恩格斯曾說過:只要自然科學在思維著,它的發展形式就是假設。牛頓也曾說過:「沒有大膽的假設就做不出偉大的發現」。「假設」作為科學認識過程序中的基本環節,在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自行探究的學習過程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提出假設就為問題的解決搭起了從未知到已知的橋梁。當學生發現問題後,他們很想知道「為什麼?」他們的腦海中即會出現一個個猜測性的答案。在教學《燃燒和滅火》一課時,學生做把火柴放在鐵片上,用酒精燈加熱,一會兒火柴的溫度達到了燃點,自燃起來了,做完後,有個學生問我,把紙放在鐵片上加熱能不能也燃燒,我在課前根本沒有想到這個問題,為了學生的探究興趣,我又讓他們把紙放在鐵片上加熱,看能不能也燃燒,最後,紙也燃燒起來,我認為這樣做很有必要,讓他們敢想,敢做,敢探究學習,這樣學生的興趣得到了培養,探究慾望得到了加強,想信他們對於科學課也會感興趣,只要是學生想探究的問題,教師都應感興趣,只有這樣,學生的探究式學習興趣才能夠得到培養。
因此,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地作出假設。縱然孩子們提出的假設可能不夠合理與深刻,但是這畢竟是孩子基於他們已有的認識與經驗而對未知所做出的推測;同時,這也是從問題此岸過渡到答案彼岸的橋梁。即使孩子走了彎路,這種體驗與經歷也是難能可貴的,它促使孩子反思出錯的原因,而探究學習中最主要的價值正在於其對孩子成長發展所起的作用。
(三)發揮現代教育技術優勢,加深對所探究知識的理解
教學中要求學生觀察的內容很多,但是有些內容需要觀察的時間很長,當堂課根本無法完成。這時,可以利用現代教育技術的豐富表現力,利用它把在教室里或在當時當地無法看到的,但又必須讓學生觀察的事物展示在他們的面前,再現事物發展的全過程,有效地揭示客觀事物的本質和內在聯系,使學生在很短時間內完成觀察任務。在教學《植物怎樣度過「一生」》、《人類的進化》等內容時,雖然我們可以通過課本上的照片來解釋,也可以用相關標本進行直觀教學,但實際效果總是不盡如人意。利用多媒體,我們便可以將它們的發育、進化過程直觀形象地展現在學生面前,跨越了時空限制,最大限度地滿足了學生的求知慾望。此外,在教學中涉及到的一些珍禽異獸、古代生物、火山、地震等很難見到的自然事物、景觀,都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展示在學生眼前,使學生如臨其境,印象深刻,不僅在知識上得到滿足,而且學習情感、態度上更是得到整體提高,其效果是傳統學習方式所無法比擬的。
實驗在小學自然教學中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它是科學探究的重要一環,有助於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幫助學生理解知識點。但是有些實驗難度較大,如果只讓學生看圖、看文字說明或聽教師講解、看教師示範,往往會因記憶不清造成步驟錯亂,甚至操作失誤等。在教學《給水加熱》中學習使用酒精燈加熱試管里的水、《顯微鏡的發明與發展》中學習使用顯微鏡觀察各種生物切片標本的方法等實驗活動,操作步驟復雜,注意事項很多,如果利用多媒體課件,把實驗操作方法和過程製成卡通圖片、簡單動畫等加以形象演示,學生能夠很快知道操作要領,這樣,既增強了實驗效果,避免了時間上的浪費,又能教給學生正確的觀察實驗方法,加深對科學知識的理解,有目的地培養了學生的探究能力。
(四)使學習目標成為學生的內在需要
在教學過程中,引領學生由認同目標,自主選擇目標,逐步過渡到自我設計學習目標,確立自己的知識技能目標,誘發他們「我要學」、「我要發展」的內在需要,激發他們的學習動機,使其主動參與教學過程,獲得教學的成功。這就在潛移默化中使學生領悟了「自主」,確立了學習過程中的「自我」。在教學《紙張》一課時,教師先和大家設定研究目標,接下來讓學生自己思考,自己提出問題和選擇方法,進行探究。在這節課中我們看到:有的學生選擇「比較紙的吸水性」、選用宣紙、牛皮紙、瓦楞紙、書寫紙來研究,將這些紙滴上紅墨水,看那種紙吸水快,並且提出了需要注意的地方,如滴水時要同時滴,水量要一樣等;有的學生選擇「比較紙的承受拉力程度」進行研究;有的學生選擇「比較紙的承受彎曲能力」等等。由於學習內容是自己選擇的,他們在學習時也特別認真,思維十分活躍,神情也十分專注,彷彿像科學家那樣在「真刀真槍」地進行研究。又如,在教學《點亮我的小燈泡》一課時,學生用教師提供的一節電池、一個小燈泡和一根電線,用小組合作的辦法,把小燈泡點亮,並要求把小燈泡連接的方法畫在科學記錄表上。各個小組有序地投入到合作學習中,過一會兒各小組陸續完成了任務,只有一組的小燈泡始終沒亮,他們在別組的歡呼聲中變得更加著急,當教師發現了這組的情況後,不是叫他們停下來,而是很親切地安慰他們:「沒關系,慢慢來,要不要老師幫助?」在老師的鼓勵下,他們又忙乎起來,但見一個同學一手拿電池,一手拿電線與電池的負極相碰,另一同學一手拿電線的另一頭,與電池的正極相碰,另一隻手拿小燈泡碰電池的正極。當老師發現了這一情況,馬上輕輕地提醒他們:「小燈泡有兩個連接點,你們只用到一個連接點,還有一個連接點是不是也要用起來?」在老師的引導啟發下,他們輕輕地商量了一下,馬上修改連接法,終於點亮了小燈泡,使每一個學生嘗到了成功的喜悅。
(五)提供有結構的研究材料,為學生探究活動創造條件
提供有結構材料,能有效為學生探究獲取知識創造條件。教學實踐證明,學生能歸納、概括出科學結論,是由於他們對有結構材料的觀察、實驗、分析綜合得出來的,因此,提供結構材料就顯得尤為重要。所謂「結構材料」是指材料的構成和搭配是根據所學知識認知原理精心設計,各種材料之間具有內在聯系,材料間的相互作用,可以為學生學習某種知識,提供比較豐富的感性認識,能啟發學生思路朝著建立某種概念,歸納某種規律方向發展。在教學《流動的空氣》一課中,為揭示「熱空氣上升,冷空氣補充,產生空氣對流而形成風」這一科學現象,我准備了兩組材料,一組是可以游動的小紙蛇,在火焰上面轉動,從而揭示熱空氣上升;另一組材料是一個兩端(上表皮用硬紙板製成)露出小孔(大孔防止被蠟燭點著,小孔插入蚊香用)的封閉塑料水槽,並提供蠟燭、蚊香,用水槽內的環境模擬地球地表環境,蠟燭模擬溫度高的地區,蚊香顯示空氣的流動,學生在點燃蚊香和蠟燭後看到煙(空氣)的流動情況,不僅明白了熱空氣上升,冷空氣流向熱空氣的空氣流動規律,而且能輕易地理解自然界風的形成原因。在這個過程中材料在形式上的啟發性結構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學生通過了自己的觀察、實驗、分析綜合得出來的,因而是真實、生動、具體的,也是學生終生難忘的。提供有結構材料,是教師為學生實驗活動和獲得某種概念創造條件,對發展兒童學科學的興趣,培養學生獨立、自主獲取知識的發展能力有著積極作用。
(六)利用積極評價,形成良好的探究習慣
一提到評價,老師們往往會聯想到考查、考試。其實對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評價涉及到許多方面,考查、考試只是一個很小的方面。在科學課的標准中,對學生的評價問題作了詳細的敘述。課程標准中強調「科學課程的教學評價主要是為了促進學生的學習和發展,因此評價就不能僅在學習過程結束後再進行,而必須伴隨於教學過程之中」。因此,科學探究能力的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生的探究結果,更重要的是關注他們的探究過程。學生在進行科學探究活動中,他們對自然事物的觀察、發現以及提出問題的能力;在探究實驗中的設計實驗、動手操作能力;對觀察、實驗中各種信息的搜集、整理、分析、推理、歸納、總結、質疑、交流、評議等能力的提高;在情感、價值觀等方面的發展等過程中都體現了學生科學素養的發展。這些方面都是評價科學探究能力的重要方面,這是一張試卷所不能體現的。只有注重了探究過程的評價,才能有一個好的結果。另外,評價的方法也應該是多種多樣的。不只是考試這一種形式。例如:在平時為學生建立一個探究過程的記錄本,及時記錄學生的各種變化,從發展變化的程度上反映學生的探究能力。通過實驗競賽等形式來評價學生的動手實驗能力。還可以讓學生通過完成一定的自然環境、自然事物或自然現象等的考察研究,撰寫考察報告來反映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等等。在對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評價時,應讓教師、學生、家長甚至社會成員參與。總之,應重視學生的評價,應有一個公正、積極的評價,以促進學生科學探究能力的提高。
科學課堂的評價既包括學生的評價,老師的評價、家長的評價,還包括社會的評價。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學中要「引導學生進行自我教育」。《科學課程標准》中也指出:要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在評價上要體現多元化,強調評價的促進功能。首師大版科學教材為評價提供了廣闊的空間,而且評價的方式機會是非常靈活的:可以在教學活動結束時評價,可以將評價貫穿在教學過程中;評價時不僅要關注學生科學探究活動的結果,更要關注學生在此過程中每個環節的表現;不僅要對學生在課堂中的表現做出評價,也要對學生課前准備做出評價;不僅對學生的小論文或研究報告進行評價,還要關注學生得到這些結果的方法及其間的經歷;不僅有學生的自評、互評,還有教師的評價、家長的評價,如他們提出研究的計劃和假設,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如何,在活動中是否表現出興趣、責任感、創造性與合作精神等等,都是評價學生不可多得的契機;一個新穎的設計方案,一個大膽的假設,一次與教材不同的設想,一個與眾不同的創造性活動,意見精美的手工製作,一次愉快的合作,一次有意義的調查……,都是給予學生評價的大好機會。其實,教師的評價不單是語言上的激勵,教師的一個眼神、一個微笑、一個翹起的大拇指、一次不經意的摸頭,對學生來說,都是無價的表揚,都是一種激勵。學生自評、互評的效果也是相當有效的,這樣學生會感到自己進步了,今後要比現在更有進步才對。對學生的評價還要注意發動學生家長共同參與,這樣會使學生的進步更加透明,學生會感到人人都在關注他,關心他,從而會使他更加有信心,進步的更快,更加有興趣的學習,探究能力也就逐步的得到提高。
三、研究的不足和展望
在教學中,教師要以學生為主體,致力於培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參與性,把學生引向他們的「最近發展區」,使他們的思維始終處於積極活躍的狀態,為學生以後的學習和發展打下扎實的基礎。科學家的探索研究經歷告訴我們,探究的過程是艱苦的,往往一個課題要經歷千百次不懈的努力,最後才能獲得成功。美國著名的發明家愛迪生,他發明電燈就進行了一千六百多次的實驗。大科學家尚且如此,小學生探究活動,我們絕不要擔心失敗,經歷失敗後獲得的成功,對學生的影響更強烈。他們在發展智能的同時情商也得到相應的發展。另外探究教學對教師的要求很高,我們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質,通曉科學學科的科學體系,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實施探究教學,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㈡ 科學探究需要注意什麼

「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探究既是科學學習的目標,又是科學學習的方式。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是學生學習科學的主要途徑。」這是《國家小學科學課程標准》的一條核心理念。探究教學也就自然成為科學教學的關鍵,學生學習的主要方式。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探究式學習被越來越多的老師所認可。從新課程實施一年多的實踐來看,有關科學探究性學習存在的問題不少。這雖然並不奇怪,但必須引起足夠的重視,否則會影響科學探究性學習價值的實現。我聯系本人在實施科學探究性學習過程中的具體做法,談一談,科學探究教學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一、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在課時最短的時間內,提出盡可能多的問題,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 教育家愛因斯坦曾說過:「一個問題的產生通常要比它的結論的得出更為重要。」這句話指明的不僅是提出問題的重要性,同時也表明了《科學》研究的宗旨:以問題為紐帶進行科學教育,從激發學生產生疑問始,到產生新的問題終。因此在進行科學探究教學時,「觀察發現、提出問題」這一環節教學中需注意以下幾點:1、教師要積極創設一種使學生主動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情境,啟發學生提出盡可能多的問題,使整個教學過程圍繞學生產生的問題而展開,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就會被大大的激發。因為學生提問題總是以自身積極思考為前提的。如我在教學《岩石會改變模樣嗎》一課時,我出示了多種岩石的投影片,學生多數對蘑菇岩感興趣,提出了不少關於蘑菇岩的問題,而對其它的幾種岩石沒有提出問題。我及時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其它幾種岩石,並問:「面對這些岩石你還能提出什麼問題?」「一石激起千重浪」,接下來又是學生一連串的發問:「在這幾種岩石中,我國哪種岩石最多?主要產於我國的什麼地方?它們是怎樣形成的?它們有哪些特點?有哪些用途?……」2、教學中我們引導學生提出了許多問題,我們還要及時整理問題,幫助學生選擇問題,將課堂上能研究的、要研究的問題突出出來。如我在教學《奇妙的指紋》一課時,如引導學生對「我的指紋與同桌一樣嗎?」作出猜想,並引導學生制定如何驗證的方案。對如「為什麼有指紋」等學生無法研究的問題可刪選,對如「我的指紋和爸爸(媽媽)一樣嗎?」課堂上無法研究的問題可讓學生帶回家課後研究。如中心問題,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問題,學生探究熱情高的問題,就明確提出當堂研究。問題是學生自己提出來的,自然有較強的探究慾望,問題明確後,在教師的引導下,才會收到更好效果。3、「讓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提出問題,學生才會有強烈的探究問題的慾望。」這是一堂成功的科學課的關鍵。要做到這一點,就需要教師根據觀察現象本身給學生適當的時間觀察、發現、提出問題,教師切忌為了完成探究的所有環節,而及早地進入所謂的正題。在實施「科學探究型」教學時,科學探究活動可以是全過程的,也可以是部分地進行。如某些課側重於提出問題,進行猜想、假設的訓練,不必拘泥於每次活動必須是從頭到尾、按部就班地完成一個科學探險究的全過程,要根據教學內容靈活掌握。 二、鼓勵學生大膽猜想,對一個問題的結果提出盡可能多的假設和猜測,開闊學生思路。 問題明確後,對探究結果的假設和預測是一重要環節。我們應透視學生的理解,洞察他們的思考方式和經驗背景,做出相應的教學引導,引發學生對問題的進一步思考。同時,教師應該組織學生展開充分地對話和溝通,讓學生學會理清和表達自己的見解,學會傾聽,理解他人的想法,學會互相接納、贊賞、分享和互相幫助。如我在教學《雷電》這課時,起電機的兩個金屬球上,分別用細金屬絲掛兩個泡沫塑料小球,然後搖動起電機,會出現什麼現象,我先讓學生猜想,探究一下,會出現什麼現象,並讓他們大膽猜想,有的同學說,會相互吸引,有的同學說,會相互排斥,有的同學說會發生爆炸,有的認為會發出火花,有的說會有聲音產生等等,我對他們的敢想提出了表揚。這些想法可能不全對,但說明了學生是動腦想問題了,對這個實驗有了研究,有了自己的看法,這種能力正是我們科學課要培養的探究能力。再如我在教學《聲音是怎樣產生的》這課時,對聲音地產生進行了多種猜想:「事物之間相互撞擊產生聲音,事物之間相互摩擦產生聲音,事物之間相互擠壓產生聲音、事物震動產生聲音……」這樣做,要比讓學生直接看現象,說結果效果強多了。只有在教學中經常地鼓勵、誘導學生猜想,進行假設訓練,學生的探究能力才會不斷得到培養。 三、重視學生科學探究的過程和學生能力的培養,但切忌走極端,忽視學生對知識地掌握。 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探究式學習作為科學課學習的一種最基本的學習方式被越來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所認可,被越來越多的老師實踐著。在今年我市舉行的小學《科學》公開課教學活動中,我們足以看到多數教師充分注意了給學生提供更多的時間與空間,讓學生親歷探究的過程,並加以教師的悉心指導。可見,探究式教學已成為當今教師進行科學教學方式的主流。不過,可能是我們在傳統的以知識為中心的模式中呆得太久了,頭腦中以知識為中心的痕跡久久不能磨滅,多少有些「知識情結」,總自覺不自覺地回到知識中心的老路上,有形無形地擺脫不了重知識結論的束縛──在課堂小節談收獲一環節中,學生談得最多的是知識層面上的,也很少教師引導學生對科學方法進行總結。為此,我們還要積極的倡導廣大教師進行以科學探究為主的活動。由於多種原因,也有教師在理解和實施探究式教學中也出現了偏差,有的教師將淡化知識、淡化結論理解為新課程中重視學生科學探究的過程,重視學生能力的培養,因為在他們看來能力比知識更重要,過程比結果更重要。其實,這種理解同樣背離了探究式學習的本質意義。《國家小學科學課程標准》中指出:「科學探究既作為科學學習方法,又作為科學學習內容出現,目的旨在通過親歷科學探究活動,讓學生既學到科學知識,又培養科學探究能力,同時增進對科學探究的理解。」廣西師范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所長羅星凱在《實施科學探究性學習必須正視的問題》中說:「在我看來,對於知識與能力、過程與結果這樣的范疇談何者更重要在本質上是沒有意義的。就像一個人的兩條腿,你說哪個更重要?我們過去的一些做法在於將知識本身看得太重,而不管知識如何獲得,結果留給學生的本來十分重要的知識結論成了一堆死的東西,學生能力發展自然就淡不上了。現在我們就是要把那些流失掉的東西補回來,而且在知識上也要有更高的追求,這就是說,要讓學生學到更有價值的、更深入他們心靈的知識。為此,我們的智慧應該花在對「雙贏」的追求上。」當今著名教育學者劉默耕說過:「我們要破除對『知識』的偏見,知識並不只是那些死條條,正像科學並不是那一套套的書一樣。知識也包括孩子們在實踐中獲得的豐富的感受,包括他們從中領略到的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妙處。還需要指出的是:科學探究式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要給每個學生提供公平的機會,特別是對班級中內向的學生,應給予特別的關照和積極的鼓勵,使他們有機會、有信心參與到探究活動中來,不可以把少數學生當成實現教案的工具;討論和質疑是探究性學習活動的有效途徑,學生正是在這種討論和質疑中,思維水平得到快速提高的。在研討和交流階段,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善於傾聽別人的意見,敢於發表自己的看法。教師也更要懷著謙虛、耐心和寬容,傾聽學生的各種想法,洞察這些想法的由來,鼓勵學生之間相互交流和質疑,以引導學生豐富和調整自己的見解。

㈢ 學習科學研究方法應注意的事項是什麼

實驗是進行科學研究最重要的環節
學習科學的基本方法是觀察,實驗和思考
應注意:
1、堅持以辨證唯物主義哲學為指導
2、學習科學技術發展史
3、學子積累人文知識
4、跟上現代科學技術發展的步伐

㈣ 科學的研究方法應遵循的原則是

第一,科學的研究方法應遵循的一般原則有:1.研究程序的公開性。2.收集資料的客觀性。3.觀察與實驗條件的可控性。4.分析方法的系統性。5.所得結論的再現性。6.對未來的預見性。第二,常用的科學的研究方法:1.觀察是科學探究的一種基本方法。科學觀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藉助放大鏡、顯微鏡等儀器,或利用照相機、錄像機、攝像機等工具,有時還需要測量,科學的觀察要有明確的目的;觀察時要全面、細致、實事求是,並及時記錄下來;要有計劃、要耐心;要積極思考,及時記錄;要交流看法、進行討論。2.實驗法是生物研究的主要方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過有目的、有步驟的實驗操作和觀察、記錄分析,發現或驗證科學結論。唯物辯證法關於科研的方法論原則:
1、用聯系和發展的觀點看問題的原則。聯系和發展是客觀事物的總特徵,聯系的觀點和發展的觀點是唯物辯證法的總特徵。要用聯系和發展的觀點看問題,力戒用孤立和靜止的觀點(即形而上學的觀點)看問題。
2、用三大規律的原理看問題的原則。包括運用關於對立統一規律、質量互變規律和否定之否定規律的原理看問題。其中矛盾分析法是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3、用基本范疇的原理看問題的原則。掌握哲學的基本方法,包括分析部分把握整體的方法、透過現象認識本質的方法、重視內容兼顧形式的方法、調整結構優化功能的方法、追溯原因預見結果的方法、通過偶然認識必然的方法、有利可能變成美好現實的方法。

㈤ 研究方法有哪些

一、調查法。調查法是有目的、有計劃、有系統地搜集有關研究對象現實狀況或歷史狀況的材料的方法。

二、觀察法。觀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據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綱或觀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輔助工具去直接觀察被研究對象,從而獲得資料的一種方法。

三、實驗法。實驗法是通過主支變革、控制研究對象來發現與確認事物間的因果聯系的一種科研方法。

四、文獻研究法。文獻研究法是根據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課題,通過調查文獻來獲得資料,從而全面地、正確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問題的一種方法。

五、實證研究法。實證研究法的主要目的在於說明各種自變數與某一個因變數的關系。

六、定量分析法。定量分析法可以使人們對研究對象的認識進一步精確化,以便更加科學地揭示規律,把握本質,理清關系,預測事物的發展趨勢。

七、跨學科研究法。跨科學研究法是運用多學科的理論、方法和成果從整體上對某一課題進行綜合研究的方法

八、個案分析法。個案研究法是認定研究對象中的某一特定對象,加以調查分析,弄清其特點及其形成過程的一種研究方法。

九、功能分析法。功能分析法是社會科學用來分析社會現象的一種方法,是社會調查常用的分析方法之一。

十、數量研究法。數量研究法通過對研究對象的規模、速度、范圍、程度等數量關系的分析研究,認識和揭示事物間的相互關系、變化規律和發展趨勢,藉以達到對事物的正確解釋和預測的一種研究方法。

十一、模擬法。模擬法是先依照原型的主要特徵,創設一個相似的模型,然後通過模型來間接研究原型的一種形容方法。

十二、信息研究方法。信息研究方法是利用信息來研究系統功能的一種科學研究方法。

(5)學習科學研究方法應注意的事項是擴展閱讀:

研究時候的注意事項:

1、宏觀與微觀相結合

宏觀問題因其關系全局,學生難以全面理解全面把握,因而常會有畏難情緒,研究中也會困難重重。指導學生研究應網之一目以見網,豹之一斑以見豹,從微觀著手,從身處的一地,熟悉的一方著手去研究。在對局部的研究中聯系全局,通過對微觀的研究去認識宏觀。

2、抽象與具象相結合

理論、概念、原理、法則等等,往往因為其高度的概括、抽象,學生感到高、難、空而難以入手,影響研究情緒。指導學生去研究與之相關的具體事物,可以通過對這些具體生動、形象直接的事物的認識,對有關通過調查、訪問、收集到的具體數據、材料、事例等的研究,去認知把握原本抽象的東西。

3、課題研究與個人興趣相結合

心理學、教育學原理告訴我們,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能給學生創造一種最佳的心理狀態,充分有效地調動其學習的內在動力,激勵其學習的積極性、持續性、深入性和創造性。

讓學生在學校生活、家庭生活、社會環境中產生的對某一方面的興趣愛好與課題研究結合起來,變要我研究為我要研究,變任務為興趣,從而提高研究積極性和思維的活躍性。

4、當前學習與將來應用相結合

高中學生的課題研究,要注意麵向實際,注重實用性。引導學生將當前學校學科知識學習、相關課題的研究與將來的實際應用相結合。

㈥ 陝師大函授學前科學研究方法作業運用情境法的注意問題有哪些

在綜合實踐教學中創設「情境」應注意的問題。

(一)、教師要根據幼兒的年齡、生理、心理等特點來設計情境,切忌死搬硬套,強行結合,要順其自然。教師還要考慮創設情境要與教材內容與教學目標緊密結合,通過角色的轉換,情節的發展來完成教學內容,不要讓情境教學流於形式而失去「情境」教學的意義。
(二)、「情境」教學不是目的而是寓教於樂的一種手段,通過「情境」教學的師生扮演角色,可以激發學生的情感,貼近師生情感交流,加強學生之間情感的交流,形成良好的班集體,有利於加強集體主義教育,對學生進行完整的人格教育。
(三)、情境創設要提高教師的影響力。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是被模仿的對象,是學生的表率。教師必須拓展自己的知識面,提高教學組織能力,充分發揮自身的影響因素,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教學,把教學任務、內容貫注給全體學生,有效地改變學生的心理行為,使學生的求知慾和對活動的需求不斷得到滿足,從而欽佩、尊重、信賴教師,形成良好的心理定勢。
開展好綜合實踐活動,一定要從改進教學方法入手,讓情景教學法能激起更多的漣漪,讓綜合實踐活動的課堂更加豐富多彩!讓學生在完全自主的探索體驗中,在生動活潑的學習氣氛中,以良好的心境主動地去參與,培養他們從小愛科學、愛家鄉的良好品德,努力提高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

㈦ 高中各科有哪些好的學習方法,有什麼注意事項

1 高一新生給自己定個學習計劃
高一的同學們經過堅持不懈的努力和拼搏,順利地完成了初中的學業,完成了人生的又一次轉折,成為一名高中學生。與初中相比,高中的學習有一些新的特點:①知識量大;②學科內容深,學科知識的抽象概括性強,需要掌握大量的科學概念、公式、定理、定律;③綜合性、系統性強,要理解或解決一個問題,往往需要綜合運用各學科知識。高中生每天要學的內容很多,如果不分先後順序和輕重緩急,就會手忙腳亂、丟三落四,本來能學好的東西也學不好,這就需要制定一個學習計劃,每天運用計劃促進學習目標的實現,磨煉意志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並且提高學習效率,減少時間浪費。
每個同學的具體情況不同,學習計劃也應該因人而異,但在制定計劃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黃金時間來記憶 同學們應該抓住記憶效果最佳的時間段來安排記憶,提高效率。一般而言,早上6:00—7:00頭腦清醒,記憶效果比較好,上午、下午都有課程安排學習比較緊張,中午休息30—50分鍾可以緩解疲勞,以便下午有充沛的精力學習。而每天如果不能保證7—8小時睡眠,記憶效果也會降低。
尊重自己生物鍾 由於生理條件和生活環境、習慣的不同,人們的生活節律和最佳感覺也往往不盡相同。有的人的學習最佳時間在上午,有的人在下午,還有的同學感覺晚上學習效率最高。在了解了自己的最佳學習時段之後,按照它來安排自己的學習和休息。將最重要的事情放在最佳感覺時間去做,就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學習要有時間限制 為了提高效率,在制定計劃時,要適當給自己「壓力」,對每一科目的預習和復習要做到三限制:即限定時間、限定速度、限定準確率。這種目標明確,有壓力的學習,可以使注意力高度集中,提高復習效率。同時,每學習完一部分時,都有一種輕松感、愉悅感,會更充滿信心地復習下去。
對照計劃反省 計劃一旦制定,就要雷打不動地完成,如有完不成的,也應立即在次日加倍補上。如:反省自己,當天的計劃完成了沒有,明天先干什麼?再干什麼?如果完成的好時可獎勵自己一次;如果完成的不好時可懲罰自己一次。這樣做,既有約束力又有可*作性,每天都會感到在進步。一段時間後,還應該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對計劃做出進一步完善,使其更好地促進學習。
公開學習計劃 少數高中生缺乏自我約束能力,這樣的同學在制定學習計劃後,最好向家長、老師或者同學宣布。這樣做一方面會起到監督作用,也會起到一個強迫約束效果,當自己不能堅持時,馬上就會想到:「是否別人會笑話自己意志薄弱」或者「太沒出息了」,因此就能堅持到底,「無論如何,一定要堅持實行自己的計劃」。

2 高中學習方法
學校最重要的任務是讓學生學習怎樣學習和怎樣思考,使學生高效率地學習,在有限的時間學習盡量多的知識。高中階段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打基礎的時期,同學們應如何把學習搞好,打好未來成才的基礎呢?
一、立志是學習動力的源泉 立志是走向成功的大門,工作是登堂入室的旅程,這旅程的盡頭就有一個成功在等待,來慶賀你努力的結果。」 作為一個高中學生,應該學會把握時代的脈博,面向未來,立振興祖國之志,立自我成才之志,還要逐步培養和樹立自己的專業方面的志向和理想。有了遠大的志向抱負,就有力爭上游、奮鬥成才的強大動力,刻苦學習,努力爭取優異的成績。
二、跨越好從初中到高中的學習台階
初、高中之間,在知識上有它的連續性。初中所學過的知識,都是高中學習的知識基礎。但是,跟初中比較起來,高中各學科在知識廣度、內容深度上有明顯的提高。因此,認識高、初中在學習內容、學習方法等方面有什麼不同,做好思想准備,並主動積極地創造條件,盡快適應各科學習,是非常必要的。相對初中的學習,高中的學習跨越了知識和能力兩大台階。高中的知識內容與知識結構與初中相比出現了兩個飛躍:從具體到抽象,從特殊到一般,在知識的廣度和深度上都大大提高。在能力方面,高中的學習對同學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抽象概括思維能力、邏輯推理思維能力、分析綜合能力、自學能力等等都要求有較大的發展和提高。從初中階段進入到高中階段,在學習上要跨上一個較高的台階。為了順利地跨越這一台階,我們要有足夠的思想准備,要以新的、不同於初中的學習方法,學好高中的課程。
三、尋找一套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1.努力做到全面發展與培養個性特長相結合 中學生應該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就學科學習來說,也要全面發展。語文、英語作為語言文字的基本工具,數學作為運算的基本工具,首先必須學好;物理、化學、生物、計算機,作為現代科技的基礎,也要努力學好;政治課的學習,能使我們確立正確的政治方向和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歷史、地理知識以及音樂、美術等藝術科目,對於文化修養和思想境界的提高,以及培養對高雅藝術的欣賞鑒別能力的發展,都是不可缺少的。
2.學會讀書 成功的學問家,都有著迷地讀書的特點。「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作為中學生,讀書,首先要讀好課本,然後還要進行廣泛的課外閱讀。
(1)正確使用課本 課本,是教與學的根據。要學習好各個學科,必須重視並學會閱讀課本。有些同學不知道應該怎樣使用課本,往往只是在課後從書本中找出解題的公式,把習題做出來,就以為是讀了課本了。這種用書的方法,在高中是決不可行的。在不同的學習環節中,都要閱讀課本,但有不同的要求。在上課前,最好先預習課本中將要講授的內容,這一遍是略讀,只要知道將要講什麼就可以了,有不明白之處記下來,課堂上認真聽明白它。預習是為了使聽課心中有數,提高聽課效率。課後第一件事不是做練習,而是閱讀課文。課後復習,是消化階段,是自己進行深入理解、分析綜合的積極思維過程,必須及時地、仔細地、逐字逐句地閱讀課本,並在此基礎上,動腦動手,積極消化。最後,在學完每章之後,還應把整章課文再閱讀,做一個全章總結,把全章內容整理成有綱有目的系統內容,有系統地掌握它。這是一種知識歸納。
(2)廣泛的課外閱讀 除了精讀課本外,為了開拓自己的視野,培養自學能力,還應進行廣泛的課外閱讀,特別是科普書籍和報刊。對科普報刊上的文章,除了自己特別有興趣的可以精讀外,一般只要泛讀就可以了。在泛讀中可能遇到一些自己讀不懂或讀得不太懂的問題,這不要緊,從閱讀中知道有這么一回事,也是有益處的,這種閱讀的主要意義在於擴大你的知識面,活躍你的思維。
3.認真做好實驗 實驗是物理、化學、生物等學科的基礎和最重要的研究方法。在學習物理、化學、生物等學科時,實驗可以幫助我們理解和鞏固有關知識。因此,必須學會實驗。
(1)要認真學好歷史上的著名實驗。 學習這些歷史上著名實驗的實驗方法、實驗原理和實驗裝置,可以啟發我們自己的思路,使我們在自己進行實驗時可以進行借鑒,吸取其精華,並認識到對現象的認真觀察和科學歸納的重要性。
(2)正確觀察演示實驗。 課堂上的演示實驗,是教師進行*作,引導我們正確觀察、從實驗中分析總結得出規律的實驗。這時我們雖然沒有機會動手,但在實驗的過程中,可以充分地看和聽,還可以充分地思考。觀察演示實驗。首先要認真聽清老師關於為什麼要做這個實驗和怎樣安排實驗的講解,明確實驗目的,知道要考慮哪些因素,排除什麼干擾,用什麼儀器,它們的作用如何等等。在演示的過程中,要看清每個步驟的目的、*作過程、現象變化過程、怎樣做可以獲得成功、怎樣將導致失敗等等。總之,看演示實驗,要認真觀察和思考,把注意力放在觀察和思考實驗目的、原理、裝置、實驗*作步驟和變化過程上,而不能單看實驗結果,更不能只覺得好看、好玩就心滿意足了。
(3)認真動手做好實驗。 教學中安排的學生實驗,是極為寶貴的學習機會。百聞不如一見,更不如一做,要真正掌握實驗技能,必須通過自己的實踐。
「六要六不要」:
一要預習,明確實驗目的、原理、步驟,做到胸有全局。不要心中無數,實驗中手忙腳亂,實驗後對實驗結果茫茫然。
二要理解儀器性能及使用注意事項,愛護儀器。不要隨意玩弄,任意亂用。
三要仔細觀察實驗現象及變化過程細節,透過現象看本質。不要粗心大意看熱鬧。
四要操作規范,養成良好的實驗素養,這是獲得准確的實驗結果和取得實驗成功的保證。不要隨心所欲、胡亂操作甚至損壞儀器。
五要既動手又動腦,不但在操作上下功夫,而且積極動腦深入思考為什麼要這樣做,不要光做不思考。
六要認真處理實驗數據,分析實驗結果,找出產生誤差的原因,填好實驗報告。不要潦草馬虎,為了得到滿意結果而拼湊數據。

4.養成做練習的良好習慣和規范 做練習是高中學習中的重要環節,歷來為同學們所重視,它對透徹理解和鞏固所學知識,培養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都起很大的作用。要做好練習,必須有良好的習慣。如果只追求解題的答案和數量,陷入題海中,必然收效甚微。理解掌握基礎知識,是正確完成練習的前提條件。基本概念、規律是解題的依據。不會解題或解題錯誤,常常是因為基本概念和規律沒有理解好的緣故。
做練習的正確方法和良好習慣應是怎樣的呢?
首先要認真審閱題目。例如在解物理題時,首先應認真分析研究對象和物理過程。要仔細閱讀題目中每一句,每一個概念,每一個數字,每一個單位,使自己清楚題意。然後確定研究對象是哪個物體或哪個系統,這些對象經歷什麼過程,從而確定解題的目標和依據。畫草圖是幫助我們分析題目,使題目形象化、具體化的途徑。要把已知條件和未知量一一列出。練習題中的已知條件,有的是直接給出為已知數,有的不是直接給出,而是間接給出,隱含在一些給出的數值或信息中,要通過分析,根據一些相互關系,才能求出來。根據題意分析,找出各物理量之間的變化關系、確定解題的物理公式。要特別注意某些習題中的近似條件或發生轉折的臨界狀態。還要注意許多物理習題,由於思考的角度和思路不同,選擇的研究對象不同,運用的物理公式和數學方法不同,可有幾種不同的解法。做習題時,進行一題多解的練習是很有必要的。通過對各種解法加以分析比較,不但能使知識融會貫通,而且能學會選擇最簡捷、最巧妙的解法。在運算中,必須統一單位制。解物理習題,不能一解出結果就認為達到目的了,還要研究這些結果是否合理,是否已經齊全,是否有取值范圍,等等。必須確認答案已經全面合理,正確無誤,解題才算結束。做練習時,要注意培養認真嚴謹的學風,做到表達規范。練習、測驗經老師批改發回後,不能只看分數,要認真研究老師批改中指出的問題,檢查發現自己在理解和運用知識方面的漏洞和錯誤,及時補上和改正。應建立一個錯題記錄,仔細分析原因,找出相應的薄弱知識點加以強化,這樣才有可能避免犯同樣的錯誤。
5.掌握記憶的方法 學習中,有大量的知識都要求我們記憶,以便隨時可以拿出來加以應用。怎樣才能迅速、完整、准確地記住它們呢?理解是記憶的基礎。進入了高中階段,更要強調在加深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記憶,在理解和記憶的結合上有更高的要求。理科的概念和規律有些似乎簡單,有些則很抽象、復雜,不論如何,在學習時都應加以分析,弄清來龍去脈,突出要素,抓住關鍵,這樣就能加深印象,可以在達到理解的同時記憶下來,並在分析和解決問題時能靈活運用了。(突出重點記憶法)在研究某些問題時,許多概念、規律往往成組出現。在學習時除了弄清它們的來龍去脈,還應縱橫比較,弄清如何得來,如何應用,如何從一些公式推出另一些公式,還應將它們與有關的相類似的公式從形式上、內容上、特徵上加以比較鑒別。可以進行列表類比、知識歸類,掌握知識的內在聯系和相互區別。這樣,對較為復雜的內容,也能理出體系和線索,並能清晰地記憶和運用它們。(對比聯系歸類記憶法)反復自我撿查,反復應用,是鞏固記憶的必要步驟。每節課後的復習、單元復習、解題應用、實驗*作、學期學年復習,都應有計劃做好安排,才能不斷鞏固自己的記憶。
四.把學知識和學方法結合起來,發展能力 學習中,不但要掌握各科的基礎知識,而且要與學習一些科學的研究方法結合起來,培養有效地從事學習、工作和探索未知事物的能力。有了這些能力,就可以學得快而好,長大後就有更強的獨立工作能力和發明創造能力。在解題時,不能只會解就算了,而是要提高到掌握解題的基本方法的高度。在高中階段,要培養的能力是多方面的,下面主要談談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實踐動手能力,以及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的培養問題。觀察能力 一個有較強的觀察能力的學生,在觀察實驗時和自己做實驗時,就能抓住過程和現象的特徵,能夠敏銳地發現一些原來設想不到的或有細微差別的現象,也能從周圍的日常生活中獲得很多的知識。怎樣培養自己的觀察能力呢?觀察時必須目的明確、專心致志,抓住觀察現象的特徵。對實驗的每一步驟,都要明確主要是探索或驗證什麼,把觀察的注意力集中到這點上。觀察還必須精細,留心有什麼新的現象發生,而不是浮光掠影、視而不見。我們還要敏於觀察,對一些現象還要反復觀察。在觀察過程中積極思考,在實踐中就能不斷提高自己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 思維能力是各種能力的核心。思維包括分析、綜合、概括、抽象、推理、想像等過程。應通過概念的形成、規律的得出、模型的建立、知識的應用等培養思維能力。因此,在學習過程中,不但要學到知識,還要學到科學的思維方法,發展思維能力。要提高思維能力,就要經常用比較法進行學習。首先,在學習每一個新概念時,不但聽老師講解,還要自己進行比較,找出相似的例子,加深認識。第二,學到意義相近的概念、規律時加以比較,從多角度、多方面分析其區別與聯系。經常用比較法進行學習,可以學會全面分析問題,從多種事物發現它們的聯系、區別和各自特徵,使思維的廣闊性和深刻性得到提高。實踐動手能力學習中既要善於動腦,也要善於動手。實際*作能力主要指能夠做出東西來,並且養成一系列有關智力的意志品質(如事前設計好*作步驟、能正確使用儀器和工具、注意准確和精密、及早糾正偏差或迅速改用更合理的方案等)。課堂上做好分組實驗和隨堂小實驗,在課外積極參加各種創意實驗設計和科技發明創造活動,都能使自己的實踐動手能力得到很好的提高。在課堂、課外的實驗和各項設計、製作活動中,都要努力和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結合起來,培養收集、處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培養自己的創造才能,首先要學會發現問題,敢於提出問題。愛因斯坦說過:「發現問題往往比解決問題更重要。」要敢於對已有的結論提出疑問,敢於抒發自己的不同意見,敢於通過自己的探索去「發現」知識。要通過課內老師指引下的研究性學習,以及課外自訂題目、獨立進行的研究性的探索,體驗知識的發現過程,學會學習,學會思考,學會求異,學會創新。要知道,科學的發展離不開創造,要想將來在科學上有所建樹,是離不開創造性思維的。今天具有創新性的學習精神,他日就能在國家的社會主義建設中,搶占科技發展高級領域中的「制高點」,進而控制一大片的開闊地帶,成為攀登科技高峰的優秀人才。

4 高一新生各科學習指南 整個高一是痛苦夾雜著快樂,奮力拚搏的一年。高一剛剛開學的時候會比較辛苦,有好多知識比較抽象,很難懂,可是對於學習是不能急的,要慢慢來。
數學:高一上學期的數學是基礎,一定要學好,否則高考可能會吃虧.數學課前一定要提前預習,課堂上認真聽講,如果打筆記和聽講有沖突的話,就要著重聽講,老師講的是最重要的,課後要認真鞏固復習,做點習題.不要求多,但要求精。
英語:因為用的是新教材,不要認為課文不重要,其實最重要的還是書本上的課文,語法也要了解,多看點英語雜志,如《英語沙龍》、《英語廣場》等等.聽力呢用《瘋狂英語》比較不錯,另外21世紀報英語版能提高我們的閱讀水平。
語文: 語文要注重積累,文言文很重要,作文也很重要,今年高考又另增加了熟語的考察,句子改錯,等等。
物理: 我的物理學的最差,所以只能借鑒別人的學習方法了。剛開始的物理和初中的不太能接上,好像是知識斷層,第一章講的是力,怎麼說呢,力是非常非常重要,整個高一都能和它扯上關系,物理拒絕想當然,不要以為它簡單,有道是"想當然,害死人"物理學習中不僅要多做題,而且要看課本,任何學科基礎知識都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學到摩檫力就開始感覺到難度了,它是一個檻,要學會如何分析力,才能進一步學習更深的課本內容。物理是最形象和直觀的一門經驗性科學.學好物理,對定理概念的模型化,形象化是非常重要的,初中的物理可以通過記憶來學習而高中的物理更注重理解,推理和思維能力.大致可分為:力學,熱學,電學,磁學和光學,高一主要是力學。當然,沒有一定的學習方法仍然解不了題,強調是"恰當"二字,同一種題目就有好多解題方法,有隔離法,整體法,假設法,歸納法,守恆法,臨界法等,但要通過總結來解決。
化學: 關於數理化的學習,有一件大有裨益的事可以做的,就是有機會的話盡量不局限於老師的講課速度,適當給自己加提前量,超前自學。化學被人稱為第二外語,原因就是需要記憶的東西比較多,如物質的顏色,狀態,氣味,氧化性還原性等.這些知識往往很零碎,但做選擇題和推斷題時這些往往是突破口.記住眾多的知識點,僅僅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由於高中化學的理論色彩很強,注重理解和各個知識點的聯系,這里需要強調聯系和推理能力,沒有這些能力你也許會學會其中的某一章,或各個章節,但一旦綜合考察,仍然是捉襟見肘。高一的化學方程式很多,也數不清,但它們有記憶方法,用類似記憶法就可以了,記住一個,理解記住其它的。然後就是元素周期表,同周期,同主族之間的關系,理清關系對做推斷題有很大的幫助。學習電解質這一節,要注意電離平衡,電子式的寫法,等等。化學並不難學,學不好往往是因為概念不清,該記住的東西沒有記住。學好化學沒有捷徑,只有在全面掌握書本知識的前提下,作題才有效果。
數學: 所有學科中數學是最容易失分也是最容易得分的。於我個人而言,數學只要下到功夫,就一定會有成效,可以先看書本,把書本上的每一題都做會,例題尤其重要,基礎訓練在做完做會,另外再做一些資料考試成績就會見漲。高中的數學一定要打筆記,另外還要有一個錯題本,記錄自己所有做錯的題目,考試前看一看會有很大的幫助,做題時不能死記硬背,要理解,會解題方法就會做同一類型的所有題目。高一數學的函數這一章在高考中佔有很大的分量.選擇題還有技巧,可以用代入法做題,排除法等。 英語: 英語學習主要分為詞彙、語法,閱讀與作文四部分,聽力也很重要(口語也很重要,只是高考中沒有要求)。詞彙是基石,沒有一定的詞彙量,其餘都學不下去,因為中國人學外語最困難的是缺乏語言環境,因此記憶課文內的單詞最好的辦法是把相關的課文背出來,背誦課文的好處遠不止記憶單詞而已,可以熟悉語法,可以培養學外語不可或缺的語感.當然背誦課文很費時,你可以挑重要的句子背。英語中有很多中詞,介詞,動詞,名詞等,要學會分類,片語也很重要。看課外讀物時會碰到不認識的單詞,不要立即去查字典要學會猜意思。一定要有一本英語字典,這是英語學習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5 高一新生為盡快適應高中的學習做好准備 高中與初中比較,無論是課程設置、授課方法,還是教育、管理等方面均有較大差別。高中課程知識量大、難度大、綜合性強、系統性強。為了幫助你們順利完成從初中到高中的過渡,我們高一每個學科組的老師向你們溫馨提示:
語文:1、廣泛閱讀各類書刊,擴展知識面。《讀者》、《語文報》、《小小說選刊》、《讀寫月報》、中外名著、你所佩服的作家的系列作品。2、善於積累,不僅要讀,還要記筆記。要思考生活中類似的事情。3、工具書是學識最淵博的老師。你要准備兩本工具書,一是《現代漢語詞典》,一是《古代漢語字典》,有條件還可以准備一本《成語詞典》。4、買本字帖,練練字。
數學:數學是一門基礎學科,是一門工具學科。尤其是高中數學,它能充分鍛煉、展示你的空間想像能力,邏輯思維能力,是你在科學探索道路上乘坐的飛行器,是你在知識海洋中遨遊的軍艦。在即將步入高中的假期中,希望你:首先培養對數學的興趣,獨立思考初中階段感興趣的數學問題,在沒有任何壓力的情況下享受其中的樂趣。其次,可以認真閱讀高一數學課本,仔細揣摩字里行間所蘊涵的玄機,最好能帶著疑問入校,激發入校後的求知慾。第三,在假期中,認真鍛煉你的徒手運算能力,遠離計算器。
英語:高中階段對英語詞彙的要求提高。一詞多義、一詞多詞性的現象較普遍;閱讀量、閱讀速度、理解深度、表達能力都較初中階段增加或提高,大家可以利用暑假進一步復習鞏固初中階段所學的詞彙、語法,特別是句子結構和時態;為了盡快適應高中階段課堂教學以聽說為主的特點,同學們應適當恢復加強口語聽力的訓練;學會利用工具書(《牛津高階第六版英語字典》等)、網路及報刊擴大閱讀量。
物理:1、「物質」准備。認真地把初中教材通讀一遍,尤其是力學、電學部分要精讀,為順利實現從初中物理到高中物理的知識跨越奠定基礎。2、「精神」准備。常言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長期研究和實踐表明,有的同學之所以學不好物理,其根本原因就是對物理不感興趣。通過讀書或上網查詢你會發現物理和我們的生活關系竟是如此密切,物理世界是如此奧妙無窮,變化莫測,博大精深,精彩紛呈。親愛的同學們,行動起來吧,你前面的路會越走越寬廣!
化學:1、借一本高一化學課本預習第一章,認識和分析氧化還原反應(可將初中所有方程式都寫出逐一判斷,也可藉助高一課本第二章和第四章中的部分方程式練習)。2、從化學對生活和生產的指導意義中體會化學學科的重要性,培養對化學的濃厚的學習興趣。並根據自己的成績及愛好,從時間上適當安排對化學的投入,以確保新學期自己在年級中的霸主地位。
生物:有時間翻翻初中課本或上網時多關注一些生物學的發展,高中所學的知識有些與之緊密相連。有機會參加社會實踐,接進大自然獲得感性認識。另外,向以往的同學了解衡中的日常行為規范和管理模式。以備進入衡中後盡快適應快節奏的學習生活。
歷史:你想暢游歷史長河,感受歷史變遷嗎?高一全體歷史老師溫馨提示:把初中歷史課本通覽一遍,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掌握,初步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為高中階段歷史的學習打好堅實的基礎。2、向認識的衡中學生了解一下初中與高中歷史學習的不同,以便開學後盡快完成由初中到高中學習的過渡。3、可以看一些與中國歷史有關電視節目、歷史書籍;還可以在網上瀏覽閱讀一些歷史古跡圖片、中外歷史趣聞等,增強提高對歷史的興趣。
地理:1、在關注世界盃的同時,也去了解相關國家的地理位置、自然景觀、風土人情。2、注意每天收看中央電視台的天氣預報。了解天氣符號(如:晴天、陰天、多雲、小雨、大雨、雷雨、風向以及風力大小等);並特別注意重要天氣系統的發展變化(如台風);了解省會城市的地理位置和天氣狀況。3、你想進藏旅遊嗎?7月1日青藏鐵路正式通車,你對青藏鐵路和青藏高原了解多少?請看新聞,關注國家重大地理事件。注意在晴朗的夜晚望星空。了解恆星、行星和衛星等天體。
政治:從初中到高中是一種質變,學習的內容更多、更深,學習的方法有很大不同。初中政治的內容很簡單,所以主要是以了解、記憶為主。而高中政治的內容多,知識性強,初步形成了一種理論系統。所以,學習高中政治以理解和學會運用為主。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識,會運用所學知識分析社會現實問題。這樣看來,高中階段的政治課比以前應該更有意思,更具有吸引力。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要從開始就養成對政治的學習興趣,你一定可以學好政治。要重視打好基礎,上好每一節課,做好每一道題。你一定是好樣的。
從別人那裡搬來的,好好研讀,對你應該有幫助!
我也是高一的,一起加油!

㈧ 什麼是進行科學研究最重要的環節,什麼是學習科學的基本方法.觀察現象和做實驗時要做好什麼.

實驗是進行科學研究最重要的環節
學習科學的基本方法是觀察,實驗和思考

閱讀全文

與學習科學研究方法應注意的事項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瘦大腿的方法有哪些 瀏覽:623
股票分攤虧損計算方法是什麼 瀏覽:980
彩虹繩怎麼編織方法三 瀏覽:834
網罩緊固方法圖片 瀏覽:726
如何讓寶寶主動吃飯方法 瀏覽:286
空調收納的正確方法 瀏覽:375
醒酒器倒酒方法視頻 瀏覽:363
人生進階技巧和方法 瀏覽:469
卧式拋光機的使用方法 瀏覽:613
怎麼用彩紙折愛心的方法 瀏覽:515
如何瘦身減肥的方法 瀏覽:303
微量鈉離子可以用哪些方法 瀏覽:957
做雙眼皮有什麼方法消腫 瀏覽:799
踮腳尖運動時是如何呼吸方法 瀏覽:758
如何杜絕齲齒的方法 瀏覽:831
髕骨脫位手術後鍛煉方法 瀏覽:324
橡皮的製造方法圖片 瀏覽:998
主題里的圖標怎麼設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570
男生太陽穴長痘痘解決方法 瀏覽:216
田地種蔥頭正確方法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