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文中司馬德操用什麼方法反駁籠統

文中司馬德操用什麼方法反駁籠統

發布時間:2022-08-06 16:39:04

1. 司馬德操用什麼辦法反駁龐統

通過講述伯成、原憲一生安貧樂道,不肯與世俗合流的高貴品格令許由、巢父、伯夷、叔齊所感慨,來反駁龐統風流名士不是一定要金印紫綬,光彩照人。

南郡龐士元①聞司馬德操②

在潁川,故二千里候之。至,遇德操採桑,士元從車中謂曰:「吾聞丈夫處世,當帶金佩紫,焉有屈洪流之量,而執絲婦之事?」德操曰:「子且下車,
子適知邪徑之速,不慮失道之迷。昔伯成③耦耕,不慕諸侯之榮;原憲④
桑樞,不易有官之宅。
何有坐則華屋,行則肥馬,侍女數十,然後為奇?此乃許、父⑤所以慷慨,夷、齊⑥

所以長嘆。
雖有竊秦之爵⑦
,千駟之富,不足貴也!」士元曰:「仆生出邊垂,寡見大義。若不一叩洪鍾,伐雷鼓,則不識其音響也。」
(選自《世說新語·言語》)
【注釋】①龐士元:龐統,字士元,號鳳雛。為劉備中郎將。②司馬德操:司馬徽,字德操。漢末名士,曾向劉備推薦龐統、諸葛亮。③伯成:指伯成子高,堯時賢人,禹為天子,他辭掉諸侯回家種地。④原憲:孔子弟子,寧願過貧寒生活而不為官。⑤許、父:許由和巢父。堯舜時期的兩位隱士,堯想把君位讓給許由,許由拒絕,歸隱箕山。⑥夷、齊:指伯夷、叔齊,商代孤竹君的兩個兒子。孤竹君死後,兩人都不肯繼承君位。周滅商後,二人不食周黍,餓死在首陽山。⑦竊秦之爵:戰國末年,呂不韋將和自己同居的邯鄲美姬獻給秦王子楚,生下嬴政,即秦始皇。嬴政即位後,封呂不韋為相國,所以說他「竊秦」。
[參考譯文]

南郡龐士元聽說司馬德操住在潁川,特意走兩千里路去拜訪他。到了那裡,遇上司馬德操正在採桑葉,龐士元便在車里對司馬德操說:「我聽說大丈夫處世,應該帶金印佩紫綬,哪有委屈著自己長江大河般的才識雅量,而去做蠶婦們做的事?」司馬德操說:「您姑且下車,您只知道走小路快,卻不擔慮會不會迷路。從前伯成子高寧願回家耕地,也不羨慕諸侯的榮耀;原憲寧願住在破屋裡,也不願意用來換住達官的豪宅。哪裡有住就要住豪宅,出門就要肥馬輕車,身邊還要幾十個婢女侍候,然後才算是自己與眾不同呢?這些正是隱士許由、巢父所感慨,廉士伯夷、叔齊所長嘆的原因。即使有呂不韋那樣的官爵,齊景公那樣的富有,也不值得尊貴的!」龐士元說:「我出生在邊遠偏僻的地方,很少見識到大道理。如果不敲一下大鍾,擊一下雷鼓,就不知道它們的音響啊。」

2. 陋室銘中情操與劉義慶世說新語中司馬德操反駁龐中元的情操相同嗎

兩個有相似,就是都安貧樂道。但是陋室求德,司馬求安而不危。
陋室銘中劉禹錫的情操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言語第二之言語九、洪鍾雷鼓
(原文)南郡龐士元聞司馬德操在潁川,故二千里候之。至,遇德操採桑,士元從車中謂曰:「吾聞丈夫處世,當帶金佩紫,焉有屈洪流之量,而執絲婦之事?」德操曰:「子且下車。子適知邪徑之速,不慮失道之迷。昔伯成耦耕,不慕諸侯之榮;原憲桑樞,不易有官之宅。何有坐則華屋,行則肥馬,侍女數十,然後為奇?此乃許、父所以慷慨,夷、齊所以長嘆。雖有竊秦之爵,千駟之富,不足貴也。」士元曰:「仆生出邊垂,寡見大義,若不一叩洪鍾,伐雷鼓,則不識其音響也!」
(譯)南郡龐士元(龐統)聽說司馬德操(司馬徽)在穎川,特地從兩千里之外趕來看望他。到了那裡,正遇上司馬德操採桑葉,龐士元在車里對他說:「我聽說大丈夫處世,應當帶金印佩紫綬,哪能窩窩囊囊,做這些婦人做的事呢!」德操說:「你先下車吧。你只知道抄小路便利,卻不考慮迷路的危險。從前伯成寧願種地,也不羨慕諸侯的榮華;原憲桑樞瓮牖,也不願做官住毫宅。哪有住在華麗屋子裡,出門騎著高頭大馬,幾十個侍女環繞的人,能做出一番偉業呢?這就是為什麼許由、巢父慷慨辭讓,伯夷、叔齊感嘆國家滅亡,餓死首陽山的原因呀。即使呂不韋竊取了相國那樣的高官,齊景公有四千匹馬的財富,也不顯得珍貴啊。」龐士元說:「我出生在邊緣之地,沒聽到什麼高深道理,如果不是親自敲洪鍾、擊雷鼓,就不會知道它們的轟鳴聲了。」

3. 求翻譯這段三國演義 玄德見孔明身長八尺,面如冠玉,頭戴綸巾,身披鶴氅,飄飄然有神仙之概。玄德下拜曰

翻譯:

劉備打量諸葛亮,只見他身高八尺,臉上像玉一樣光滑,頭上戴著綸巾,身上披著畫有仙鶴的袍子,神態彷彿像是一位神仙般。

劉備行禮拜見說:「漢室後裔,涿郡人,很早就聽說了孔明先生的大名,您的名氣就像雷聲傳進了耳朵里,之前兩次拜訪,都沒有見到面,但是我已經在您的書桌上留了書信,您是否看過了?」

諸葛亮說:「我是南陽的一個閑散之人,平時性格疏懶,讓將軍多次光臨都白跑一趟,實在是十分懺愧。」兩個人以禮相見完之後,按照賓客和主人的禮儀坐了下來,童子沏好茶。

喝完茶,諸葛亮說:「昨天看您書信上的意思,完全可以看出將軍你的憂國憂民之心啊;但是我擔心自己年紀輕才學淺,會答錯你的問題。」劉備說:「司馬徽和徐庶力薦你的話,難道都是假話嗎?希望先生不要嫌棄我的卑微,不吝賜教。」

諸葛亮說:「司馬徽和徐庶,都是世間少有的高人。我只是一個農夫而已,怎麼敢談論天下大事?他們兩位是抬舉我啊。將軍你為什麼舍棄他們那種美玉反而要找我這可爛石頭呢?」

劉備隱退下人靠近諸葛亮小聲說:「現在的東漢王朝已經頹廢了,朝中的奸臣當道竊取天命,我自不量力,希望能為天下人伸張正義,但是無奈我的智慧淺薄,至今都沒有成就。要是先生您為我指點疑惑並且將我從厄運中拯救出來,那實在是我的萬份幸運啊!」

原文:

玄德見孔明身長八尺,面如冠玉,頭戴綸巾,身披鶴氅,飄飄然有神仙之概。玄德下拜曰:「漢室末胄、涿郡愚夫,久聞先生大名,如雷貫耳。昨兩次晉謁,不得一見,已書賤名於文幾,未審得入覽否?」

孔明曰:「南陽野人,疏懶性成,屢蒙將軍枉臨,不勝愧赧。」二人敘禮畢,分賓主而坐,童子獻茶。茶罷,孔明曰:「昨觀書意,足見將軍憂民憂國之心;但恨亮年幼才疏,有誤下問。」玄德曰:「司馬德操之言,徐元直之語,豈虛談哉?望先生不棄鄙賤,曲賜教誨。」

孔明曰:「德操、元直,世之高士。亮乃一耕夫耳,安敢談天下事?二公謬舉矣。將軍奈何舍美玉而求頑石乎?」玄德曰:「大丈夫抱經世奇才,豈可空老於林泉之下?願先生以天下蒼生為念,開備愚魯而賜教。」

孔明笑曰:「願聞將軍之志。」玄德屏人促席而告曰:「漢室傾頹,奸臣竊命,備不量力,欲伸大義於天下,而智術淺短,迄無所就。惟先生開其愚而拯其厄,實為萬幸!」

出處:出自元末明初羅貫中的《三國演義》第三十八回。

(3)文中司馬德操用什麼方法反駁籠統擴展閱讀:

背景:

漢末,黃巾事起,天下大亂,曹操坐據朝廷,孫權擁兵東吳,漢宗室豫州牧劉備聽徐庶和司馬徽說諸葛亮很有學識,又有才能,就和關羽、張飛帶著禮物到南陽郡鄧縣隆中、去請諸葛亮出山輔佐他。恰巧諸葛亮這天出去了,劉備只得失望地回去。

不久,劉備又和關羽、張飛冒著大風雪第二次去請。不料諸葛亮又出外閑游去了。張飛本不願意再來,見諸葛亮不在家,就催著要回去。劉備只好留下一封信,表達自己對諸葛亮的敬佩和請他出來幫助自己挽救國家危險局面的意思。

過了一段時間,劉備吃了三天素之後,准備再去請諸葛亮。關羽說諸葛亮也許是徒有虛名,未必有真才實學,不用去了。張飛卻主張由他一個人去叫,如他不來,就用繩子把他捆來。

劉備把張飛責備了一頓,又和他倆第三次請諸葛亮。當他們到諸葛亮家前,已經是中午,諸葛亮正在睡覺。劉備不敢驚動他,一直站到諸葛亮醒來,才彼此坐下談話。

4. 世說新語言語篇的文章及翻譯,要詳盡,謝謝各位好心人。

(1)邊文禮見袁奉高,失次序①。奉高曰:「昔堯聘許由,面無怍色②。先生何為顛倒衣裳③?」文禮答曰:「明府初臨,堯德未彰,是以賤民顛倒衣裳耳④!」
【注釋】
①邊文禮:邊讓,字文禮.陳留郡人。後任九江太守,被魏武帝曹操殺害。袁奉高:參見《德行》第3則注①。失次序:失順序,不合禮節。即舉止失措,舉動失常。
②「昔堯」句:堯是傳說中的遠古帝王,許由是傳說中的隱士。堯想讓位給許由,許由不肯接受。堯又想請他出任九州長,他認為這污了他的耳朵,就跑去洗耳。怍(zuò)色:羞愧的臉色。
③顛倒衣裳:把衣和裳掉過來穿,後用來比喻舉動失常。衣,上衣;裳,下衣,是裙的一種,古代男女都穿裳。這句話出自《詩經·齊風·東方未明》:「東方未明,顛倒衣裳。」
④「明府」句:明府指高明的府君,吏民也稱太守為明府。按此,袁奉高似乎曾任陳留郡大守,而邊文禮是陳留人,所以謙稱為賤民。堯德,如堯之德;大德。按:袁奉高說到「堯聘許由」之事,所以邊文禮也借談「堯德」來嘲諷他。
【譯文】
邊文禮謁見袁奉高的時候,舉止失措。袁奉高說:「古時候堯請許由出來做官,許由臉上沒有愧色。先生為什麼弄得顛倒了衣裳呢?」文禮回答說:「明府剛到任,大德還沒有明白顯現出來,所以我才顛倒了衣裳呢!」(2)徐孺子年九歲,嘗月下戲,人語之曰:「若令月中無物,當極明邪①?」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無此,必不明。」
(2)徐孺子年九歲,嘗月下戲。人語之曰:「若令月中無物①,當極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無此必不明。"
【注釋】
①若令:如果。物:指人和事物。神話傳說月亮里有嫦娥、玉兔、桂樹等。
【譯文】
徐孺子九歲時,有一次在月光下玩耍,有人對他說:「如果月亮裡面什麼也沒有,會更加明亮吧?」徐孺子說:「不是這樣。好比人的眼睛裡有瞳仁,如果沒有這個,一定看不見。」
(3)孔文舉年十歲,隨父到洛①。時李元禮有盛名,為司隸校尉②;詣門者、皆俊才清稱及中表親戚乃通③。文舉至門,謂吏曰:「我是李府君親④。」既通,前坐。元禮問曰:「君與仆有何親⑤?」對曰:「昔先君仲尼與君先人伯陽有師資之尊,是仆與君奕世為通好也⑥。」元禮及賓客莫不奇之⑦。太中大夫陳韙後至⑧,人以其語語之,韙曰:「小時了了,大未必佳⑨。」文舉曰:「想君小時,必當了了。」韙大蹙⑩。
【注釋】
①孔文舉:孔融,字文舉,是漢代末年的名士、文學家,歷任北海相、少府、太中大夫等職。曾多次反對曹操,被曹燥借故殺害。
②李元禮:見《德行》第4 則注①。司隸校尉:官名,掌管監察京師和所矚各郡百官的職權。
③詣(yì):到。清稱:有清高的稱譽的人。中表親戚:參《德行》第18 則注②。
④府君:大守稱府君,太守是俸祿二千石的官,而司隸校尉是比二千石,有府舍,所以也通稱府君(二千石的月俸是一百二十斛,比二千石是一百斛)。
⑤仆:謙稱。
⑥先君:祖先,與下文「先人」同。仲尼:孔子,名丘,字仲尼。伯陽: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陽。著有(老子)一書。師資:師。這里指孔子曾向老子請教過禮制的事。奕世:累世;世世代代。
⑦奇:認為他特殊、不尋常。
⑧太中大夫:掌管議論的官。陳韙(wěi):《後漢書·孔融傳)作陳煒。
⑨了了:聰明;明白通曉。
⑩蹙(cù):局促不安的樣子。
【譯文】
孔文舉十歲時,隨他父親到洛陽。當時李元禮有很大的名望,任司隸校尉;登讓拜訪的都必須是才子、名流和內外親屬,才讓通報。孔文舉來到他家,對掌門官說:「我是李府君的親戚。」經通報後,入門就坐。元禮問道:「您和我有什麼親戚關系呢?」孔文舉回答道:「古時候我的祖先仲尼曾經拜您的祖先伯陽為師,這佯看來,我和您就是老世交了。」李元禮和賓客們無不贊賞他的聰明過人。太中大夫陳韙來得晚一些,別人就把孔文舉的應對告訴他,陳韙說:「小時候聰明伶俐,長大了未必出眾。」文舉應聲說:「您小時候,想必是很聰明的了。」陳韙聽了,感到很難為情。
(4)孔文舉有二子:大者六歲,小者五歲。晝日父眠,小者床頭盜酒飲之,大兒謂曰:「何以不拜①?」答曰:「偷,那得行禮!」
【注釋】
①「何以」句:酒是禮儀中必備的東西,所以大兒說飲酒前要拜(行禮)。下文小兒以為偷東西就不合乎禮,而拜是一種表敬意的禮節,所以不能拜。
【譯文】
孔文舉有兩個兒子:大的六歲,小的五歲。有一次孔文舉白天睡覺,小兒子就到床頭偷酒來喝,大兒子對他說:「喝酒為什麼不先行禮呢?」小的回答說:「偷來的,哪能行禮呢!」
(5)孔融被收,中外惶怖①。時融兒大者九歲,小者八歲,二兒故琢釘戲,了無遽容②。融謂使者曰:「冀罪止於身,二兒可得全不?」兒徐進曰:「大人豈見覆巢之下復有完卵乎③?」尋亦收至。
【注釋】
①「孔融」句:這里敘述孔融被曹操逮捕一事。中外:指朝廷內外。
②琢釘戲:一種小孩玩的游戲。了:完全。遽(jù)容:恐懼的臉色。
③大人:對父親的敬稱。完:完整,按:這句話比喻主體傾覆,依附的東西不能倖免,必受株連。
【譯文】
孔融被捕,朝廷內外都很驚恐。當時,孔融的兒子大的才九歲,小的八歲,兩個孩子依舊在玩琢釘戲,一點也沒有恐懼的樣子。孔融對前來逮捕他的差使說:「希望懲罰只限於我自己,兩個孩子能不能保全性命呢?」這時,兒子從容地上前說:「父親難道看見過打翻的鳥巢下面還有完整的蛋嗎?」隨即,來拘捕兩個兒子的差使也到了。
(6)穎川太守髡陳仲弓①。客有問元方:「府君何如?」元方曰:「高明之君也。」「足下家君何如?」曰:「忠臣孝子也。」客曰:「《易》稱:『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②。』何有高明之君,而刑忠臣孝子者乎?」元方曰:「足下言何其謬也③!故不相答。」客曰:「足下但因傴(6)為恭,而不能答④。」元方曰:「昔高宗放孝子孝己,尹吉甫放孝子伯奇,董仲舒放孝子符起⑤。唯此三君,高明之君;唯此三子,忠臣孝子。」客慚而退。
【注釋】
①髡(kūn):古代一種剃去男子頭發的刑罰。陳仲弓:參《德行》第6則注①。陳仲弓被捕兩次,一次是在任太丘長後,因逮捕黨人,牽連到他,後遇赦放出。陳仲弓,陳實,字仲弓,東漢人。
②「二人」句:這兩句用來說明高明之君和忠臣孝於是同心的,一致的。金:金屬。臭(xìu):氣味。
③何其:怎麼這么。表示程度很深。
④「足下」句:這句話是說元方回答不了,就說不值得回答,正好比一個駝背的人直不起腰來,卻假裝是對人表示恭敬才彎下腰一樣。
⑤孝己:殷代君主高宗武丁的兒子,他侍奉父母最孝順,後來高宗受後妻的迷惑,把孝己放逐致死。伯奇:周代的卿士(王朝執政官)、尹吉甫的兒子,侍奉後母孝順,卻受到後母誣陷,被父親放逐。符起:其事不詳。
(6)傴,駝背。
元方,陳紹,陳實之子。
【譯文】
穎川太守把陳仲弓判了髡刑。有位客人問陳仲弓的兒子元方說:「太守這個人怎麼樣?」元方說:「是個高尚、明智的人。」又問:「您父親怎麼樣?」元方說:「是個忠臣孝子。」客人說:「《易經》上說:『兩個人同一條心,就像一把鋼刀,鋒利的刀刃能斬斷金屬;同一個心思的話,它的氣味像蘭花一樣芳香。』那麼,怎麼會有高尚明智的人懲罰忠臣孝子的事呢?」元方說:「您的話怎麼這樣荒謬啊!因此我不回答你。」客人說:「您不過是拿駝背當做恭敬,其實是不能回答。」元方說:「從前高宗放逐了孝子孝己;尹吉有放逐了孝子伯奇,董仲舒放逐了孝子符起。這三個做父親的,恰恰都是高尚明智的人;這三個做兒子的,恰恰都是忠臣孝子。」客人很羞愧,就退走了。
祁黃羊
(7)荀慈明與汝南袁閬相見,問穎川人士,慈明先及諸兄。閬笑曰:「士但可因親舊而已乎①?」慈明曰:「足下相難,依據者何經②?」閬曰:「方問國士,而及諸兄,是以尤之耳③!」慈明曰:「昔者祁奚內舉不失其子,外舉不失其仇,以為至公④。公旦《文王》之詩,不論堯、舜之德而頌文、武者,親親之義也⑤。《春秋》之義,內其國而外諸夏。且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不為悖德乎⑥?」
【注釋】
①因:依靠。
②經:常規;原則。
③國士:全國推崇的才德之士。尤:指責;責問。
④祁奚:春秋時代晉國人,任中軍尉(掌管軍政的長官)。祁奚告老退休,晉悼公問他接班人的人選,他推薦了他的仇人解狐。剛要任命,解狐卻死了。晉悼公又問祁奚,祁奚推薦自己的兒子祁午。大家稱贊祁奚能推薦有才德的人。
⑤公旦:周公旦。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武王的弟弟,周成王的叔父,輔助周成王。《文王》:指《詩經?大雅?文王之什》,包括《文王》、《大明》等十篇,分別歌頌文王、武王之德。作者無考,《文王》一篇,有以為周公所作。親親:愛親人。
⑥《春秋》:儒家經典之一。是春秋時代魯國的史書,也是我國第一本編年體史書。諸夏:古時指屬於漢民族的各諸侯國。悖(bèi)德:違背道德。
【譯文】
荀慈明和汝南郡袁閬見面時,袁閬問起穎川郡有哪些才德之士,慈明先就提到自己的幾位兄長。袁閬譏笑他說:「才德之士只能靠親朋故舊來揚名嗎?」慈明說:「您責備我,依據什麼原則?」袁閬說:「我剛才問國士,你卻談自己的諸位兄長,因此我才責問你呀!」慈明說:「從前祁奚在推薦人才時,對內不忽略自己的兒子,對外不忽略自己的仇人,人們認為他是最公正無私的。周公旦作《文王》時,不去敘說遠古帝王堯和舜的德政,卻歌頌周文王、周武王,這是符合愛親人這一大義的。《春秋》記事的原則是:把本國看成親的,把諸侯國看成疏的。再說不愛自己的親人而愛別人的人,豈不是違反了道德准則嗎?」
(8)稱衡被魏武謫為鼓吏①。正月半試鼓,衡揚桴為《漁陽摻撾》,淵淵有金石聲,四坐為之改容②。孔融曰:「稱衡罪同胥靡,不能發明王之夢③。」魏武慚而赦之。
【注釋】
①禰(mí)衡:漢末建安時人,孔融曾向魏王曹操推薦他,曹操想接見。他不肯去見,而且有不滿言論。曹操很生氣,想羞辱他,便派他做鼓吏(擊鼓的小吏)。魏武:曹操,初封魏王,死後溢為武。其子曹丕登帝位建立魏國後,追尊為武帝。謫:降職。
②月半試鼓:《文士傳》記載此事時說:「後至八月朝會,大閱試鼓節」。桴(fú):鼓槌。漁陽摻撾(sān zhuā):鼓曲名,也作漁陽參撾。摻,通叄,即三;撾,鼓槌。三撾,指鼓曲的曲式為三段體,猶如古曲中有三弄、三疊之類。此曲為禰衡所創.取名漁陽,是借用東漢時彭寵據漁陽反漢的故事。彭寵據幽州漁陽反,攻陷薊城,自立力燕王,後被手下的人殺死。禰衡擊此鼓曲,有諷刺曹操反漢的意思。淵淵:形容鼓聲深沉。金石:指鍾磬一類樂器。
③胥(xū)靡:輕刑名,指服勞役的囚徒。據原注,商朝君主武丁夢見上天賜給他一個賢人,就令百工畫出其相貌去尋找,果然找到一個正在服勞役的囚徒,就是成為商代賢相的傅說。
【譯文】
禰衡被魏武帝曹操罰做鼓吏。正遇八月中大會賓客的時候要檢驗鼓的音節,禰衡揮動鼓槌奏《漁陽摻撾》曲,鼓聲深沉,有金石之音,滿座的人都為之動容。孔融說:禰衡的罪和那個胥靡相同,只是不能引發英明魏王的夢。」魏武帝聽了很慚愧,就赦免了禰衡。
龐統
(9)南郡龐士元聞司馬德操在穎川,故二千里候之①。至,遇德操採桑,士元從車中謂曰:「吾聞丈夫處世,當帶金佩紫,焉有屈洪流之量,而執絲婦之事②!」德操曰:「子且下車。子適知邪徑之速,不慮失道之迷③。昔伯成耦耕,不慕諸侯之榮④;原憲桑樞,不易有官之宅⑤。何有坐則華屋,行則肥馬,侍女數十,然後為奇!此乃許、父所以慷慨,夷、齊所以長嘆⑥。雖有竊秦之爵,千駟之富,不足貴也⑦。」士元曰:「仆生出邊垂,寡見大義⑧。若不一叩洪鍾、伐雷鼓,則不識其音響也②。」
【注釋】
①龐士元:龐統,字士元,東漢末襄陽人,曾任南郡功曹(能參與一郡的政務),年輕時曾去拜會司馬德操,德操很賞識他,稱他為鳳雛。後從劉備。司馬德操:司馬徽,字德操。曾向劉備推薦諸葛亮和龐統。故:特地。
②帶金佩紫:帶金印佩紫綬帶,指做大官。綬(shòu)帶,就是絲帶,是用來拴金印的。秦漢時,丞相等大官才有金印紫綬。洪流之量:比喻才識氣度很大。
③邪徑:斜徑,小路。
④伯成:伯成子高。據說堯做君主時,伯成子高封為諸侯。後來禹做了君主,伯成認為禹不講仁德,只講賞罰,就辭去諸侯,回家種地。耦耕:古代的一種耕作方法,即兩人各扶一張犁,並肩而耕。後泛指務農。
⑤原憲:孔子弟子,字子思。據說,他在魯國的時候,很窮,住房破破爛爛,用桑樹枝做門上的轉軸。他不求舒適,照樣彈琴唱歌。
⑥許、父:許由、巢父。許由,見(言語)第1則注②。巢父,是許由的朋友,堯也想把職位讓給他,他不肯接受。夷、齊:伯夷、叔齊,商代孤竹君的兩個兒子。孤竹君死,兄弟倆互相讓位,不肯繼承,結果都逃走了。後來周武王統一天下,兩人因反對周武王討伐商紂,不肯吃周朝的糧食,餓死在首陽山。所以:相當於「..的原因。」
⑦竊秦:戰國末年,呂不韋把一個懷孕的妾獻給秦王子楚,生秦始皇贏政。贏政登位後,尊呂不韋為相國,號稱仲父,這就是所謂竊秦。千駟之富:古時候用四匹馬駕一輛車,同拉一輛車的四匹馬叫駟。千駟,指有一千輛車,四千匹馬。《論語·季氏》說:齊景公有四千匹馬,可是死了以後,人民覺得他沒有什麼德行值得稱贊。
⑧邊垂:即邊陲,邊疆。
⑨「若不」句:以此喻不加叩問,就不能認諷司馬德操的胸懷,而使自己得到教益。洪鍾,大鍾。優,敲打。雷鼓,鼓名,古時祭天神時所用的鼓。
【譯文】
南郡龐士元聽說司馬德操住在穎川,特意走了兩千里路去拜訪他。到了那裡,遇上德操正在採桑葉,土元就在車里對德操說:「我聽說大丈夫處世,就應該做大官,辦大事,哪有壓抑長江大河的流量,去做蠶婦的事!」德操說:「您姑且下車來。您只知道走小路快,卻不擔心迷路。從前伯成寧願回家種地,也不羨慕做諸侯的榮耀;原憲寧願住在破屋裡,也不願換住達官的住宅。哪裡有住就要住在豪華的宮室里,出門就必須肥馬輕車,左右要有幾十個婢妾侍候,然後才算是與眾不同的呢!這正是隱士許由、巢父感慨的原因,也是清廉之士伯夷、叔齊長嘆的來由。就算有呂不韋那樣的官爵,有齊景公那樣的富有,也是不值得尊敬的。」士元說:「我出生在邊遠偏僻的地
方,很少見識到大道理。如果不叩擊一下大鍾、雷鼓,那就不知道它的音響啊。」
(10)劉公幹以失敬罹罪①。文帝問曰:「卿何以不謹於文憲②?」楨答曰:「臣誠庸短,亦由陛下網目不疏③。」
【注釋】
①劉公於:劉楨,字公幹,著名詩人,建安七子之一。曾隨侍曹操的兒子曹丕(後即位,為魏文帝)。在一次宴會上,曹丕讓夫人甄氏出來拜客,座上客人多拜伏在地,獨獨劉楨平視,這就是失敬。後來曹操知道了,把他逮捕下獄,判罰做苦工。按:劉楨獲罪一事,發生在曹操當權時期,這里說成曹丕即帝位後,不確。罹(li):遭受。
②文憲:法紀。
③庸短:平庸淺陋。陛(bì)下:對君主的敬稱。網目:法網。按:這里說「網目不疏」,實際是法網過密的婉辭。
【譯文】
劉楨因為失敬受到判罪。魏文帝問他:「你為什麼不注意法紀呢?」劉楨回答說:」臣確實平庸淺陋,但也是由於陛下法網不夠稀疏。」
曹丕
(11)鍾毓、鍾會少有令譽①。年十三,魏文帝聞之,語其父鍾繇曰:「可令二子來!」②於是敕見③。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汗?」毓對曰:「戰戰惶惶,汗出如漿④。」復問會:「卿何以不汗?」對曰:「戰戰慄慄,汗不敢出⑤。」
【注釋】
①鍾毓(yù)、鍾會:是兄弟倆。鍾毓,字稚叔,小時候就很機靈,十四歲任散騎侍郎,後升至車騎將軍。鍾會,字士季,小時也很聰明,被看成是非常人物,後累遷鎮西將軍、司徒,因謀劃反帝室,被殺。令譽:美好的聲譽。
②鍾繇(yáo):任相國職。
③敕(chì):皇帝的命令。
④戰戰惶惶:害怕得發抖。漿:凡較濃的液體都可叫做漿。按:惶、漿二字押韻。
⑤戰戰慄慄:害怕得發抖。按:栗、出二字亦押韻。
【譯文】
鍾毓、鍾會兄弟倆少年時就有好名聲,鍾毓十三歲時,魏文帝聽說他們倆,便對他們的父親鍾繇說:「可以叫兩個孩子來見我!」於是下令賜見。進見時鍾毓臉上有汗,文帝問道:「你臉上為什麼出汗?」鍾毓回答說:「戰戰惶惶,汗出如漿。」文帝又問鍾會:「你為什麼不出汗?」鍾會回答說:「戰戰慄慄,汗不敢出。」
(12)鍾毓兄弟小時,值父晝寢,因共偷服葯酒①。其父時覺,且托寐以觀之②。毓拜而後飲,會飲而不拜。既而問毓何以拜,毓曰:「酒以成禮,不敢不拜。」又問會何以不拜,會曰:「偷本非禮,所以不拜。」
【注釋】
①「鍾毓」句:這一則故事與本篇第4 則孔文舉二子偷酒事略同,大概是同一件事,只是傳聞各異。因:於是;就。
②托寐(mèi):假裝睡著了。

因回答字數限制,而且網路系統老說我回答有問題
剩下十幾條的原文翻譯和注釋見下面參考資料的連接網頁

5. 關於十勝十敗

1 紹貌外寬而內忌,任人而疑其心,公明達不拘,唯才所宜,此度勝也。紹遲重少決,失在後機,公能斷大事,應變無方,此謀勝也。紹御軍寬緩,法令不立,士卒雖寡,其實難用,公法令既明,賞罰必行,士卒雖寡,皆爭致死,此武勝也。紹憑世資,從容飾智,以收名譽,故士之寡能好問者多歸之,公以至仁待人,推誠心不為虛美,行己謹儉,而與有功者無所吝惜,故天下忠正效實之士咸原為用,此德勝也(荀彧傳)

2 吾知紹之為人,志大而智小,色厲而膽薄,忌克而少威,兵多而分畫不明,將驕而政令不一,土地雖廣,糧食雖豐,適足以為吾奉也(武帝紀)

3 公明勝紹,勇勝紹,用人勝紹,決機勝紹,有此四勝而半年不定者,但顧萬全故也。必決其機,須臾可定也(賈詡傳)

當然天下有此想法者多矣 為何他們卻不象郭嘉般大搞阿諛奉承之能事 上此三人所言 實為看透表面說本質的好言呀 反觀郭嘉 將上面三人的話揉捏整合後添油加醋的這么說上一通 專挑曹操愛聽的講 極盡詆毀袁紹之能事 所以袁紹也就因為他的那一段話被遺臭萬年 以至於陳壽在給袁紹寫評語時也深受其荼毒 堂堂一個四世三公的袁紹 竟被郭嘉詆毀於斯

再就討呂滅劉方面說說
大家一提到郭嘉 或多或少會說滅袁譚與三郡烏丸的事 認為這是郭嘉的最大功績 其實不然 請看

3 隨軍次無終。時方夏水雨,而濱海洿下,濘滯不通,虜亦遮守蹊要,軍不得進。太祖患之,以問疇。疇曰:「此道,秋夏每常有水,淺不通車馬,深不載舟船,為難久矣。舊北平郡治在平岡,道出盧龍,達於柳城;自建武以來,陷壞斷絕,垂二百載,而尚有微徑可從。今虜將以大軍當由無終,不得進而退,懈弛無備。若嘿回軍,從盧龍口越白檀之險,出空虛之地,路近而便,掩其不備,蹋頓之首可不戰而禽也。」太祖曰:「善。」乃引軍還,而署大木表於水側路傍曰:「方今暑夏,道路不通,且俟秋冬,乃復進軍。」虜候騎見之,誠以為大軍去也。太祖令疇將其眾為鄉導,上徐無山,出盧龍,歷平岡,登白狼堆,去柳城二百餘里,虜乃驚覺。單於身自臨陳,太祖與交戰,遂大斬獲,追奔逐北,至柳城。軍還入塞,論功行封,封疇亭侯,邑五百戶(田疇傳)

4 臣松之案武紀,決計征備,量紹不出,皆出自太祖。此雲用嘉計,則為不同(武帝紀)
這把獻攻劉備計也否定了 本來擁郭派就本著這兩條叫囂 現在都被否定了呀 現觀之郭嘉在此二點上一無是處 不過只能贊嘆羅貫中的春秋筆法之妙罷了
5 嘉料之曰:「策新並江東,所誅皆英豪雄傑,能得人死力者也。然策輕而無備,雖有百萬之眾,無異於獨行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敵耳。以吾觀之,必死於匹夫之手。」又本傳稱(自)嘉料孫策輕佻,必死於匹夫之手,誠為明於見事。然自非上智,無以知其死在何年也。今正以襲許年死,此蓋事之偶合(郭嘉傳)
這是何等的迷信之言 擁郭派拿出此等言語來證明郭嘉的料人之智 未免也太——
還是來看看別人怎麼做的吧

6 三年,太祖既破張綉,東禽呂布,定徐州,遂與袁紹相拒。孔融謂彧曰:「紹地廣兵強;田豐、許攸,智計之士也,為之謀;審配、逢紀,盡忠之臣也,任其事;顏良、文丑,勇冠三軍,統其兵:殆難克乎!」彧曰:「紹兵雖多而法不整。田豐剛而犯上,許攸貪而不治。審配專而無謀,逢紀果而自用,此二人留知後事,若攸家犯其法,必不能縱也,不縱,攸必為變。顏良、文丑,一夫之勇耳,可一戰而禽也。」審配以許攸家不法,收其妻子,攸怒叛紹;顏良、文丑臨陣授首;田豐以諫見誅:皆如彧所策(荀彧傳)
同樣是料人 然而看看荀彧的 與郭嘉便很不相同 荀彧是以理以情 說的字字在理 句句入情 反觀郭嘉 還是那句話 極盡阿諛奉承之能事

為什麼說郭嘉品行不端呢
7 初,陳群非嘉不治行檢,數廷訴嘉,嘉意自若。太祖愈益重之,然以群能持正,亦悅焉(郭嘉傳)
郭嘉從來就是一個游手好閑 放盪不羈之人 陳群為其指出 他居然未有悔改之意 反而意自若 也就是越說越來了的意思 何等無聊 也是曹操當時正是用人之時 還沒空搭理他

或者大家又會舉曹操在郭嘉死後說的一些話來反駁我 那就先看看這段

8 故軍祭酒郭嘉,忠良淵淑,體通性達。每有大議,發言盈庭,執中處理,動無遺策。自在軍旅,十有餘年,行同騎乘,坐共幄席,東禽呂布,西取眭固,斬袁譚之首,平朔土之眾,逾越險塞,盪定烏丸,震威遼東,以梟袁尚。雖假天威,易為指麾,至於臨敵,發揚誓命,凶逆克殄,勛實由嘉。方將表顯,短命早終。上為朝廷悼惜良臣,下自毒恨喪失奇佐。宜追增嘉封,並前千戶,褒亡為存,厚往勸來也。」(郭嘉傳)
我並不否認郭嘉的才智 然而此類抓典型的話 未可當真

9 又人多畏病,南方有疫,常言『吾往南方,則不生還』。然與共論計,雲當先定荊。此為不但見計之忠厚,必欲立功分,棄命定。事人心乃爾,何得使人忘之!」(郭嘉傳)
也就是敢往南方跑 不怕死 為啥別人不去南方 因為別人不僅為自身計 也為國家計 不象郭嘉 就想掙個表現 打腫臉充胖子
最後讓我們從另一個角度看待問題
所謂列傳之體,以事類相從。看看跟郭嘉同列一傳的人都是些何等樣人吧

程昱——世語曰:初,太祖乏食,昱略其本縣,供三日糧,頗雜以人脯,由是失朝望,故位不至公(程昱傳)
董昭——徵拜侍中,與董昭同寮。昭嘗枕則膝卧,則推下之,曰:「蘇則之膝,非佞人之枕也。」(蘇則傳)
劉曄——或惡曄於帝曰:「曄不盡忠,善伺上意所趨而合之。陛下試與曄言,皆反意而問之,若皆與所問反者,是曄常與聖意合也。復每問皆同者,曄之情必無所逃矣。」帝如言以驗之,果得其情,從此疏焉。曄遂發狂,出為大鴻臚,以憂死。諺曰「巧詐不如拙誠」,少子陶, 亦 高才而薄行,官至平原太守(注意這個亦字)(劉曄傳)

以上諸人 皆高才薄行之輩 郭嘉與其同列 亦未失其倫也 所以縱觀此人一生 實為溜須拍馬 長於獻媚 腦袋削尖 有空便鑽之輩也.

6. 司馬德操是用什麼辦法反駁龐統的

(⊙o⊙)哦

7. 中考課外文言文閱讀六篇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後面的題。

(一)觀 月

張孝祥

月極明於中秋,觀中秋之月,臨水勝;臨水之觀,宜獨往;獨往之地,去人遠者又勝也。??

①今余之游金沙堆,其具是四美者與?

蓋余以八月之望過洞庭,天無纖雲,月白如晝。沙當洞庭青草之中,其高十仞,四

②③④環之水,近者猶數百里。余系船其下,盡卻童隸而登焉。沙之色正黃,與月相奪;水如

玉盤,沙如金積;光采激射,體寒目眩。閬風、瑤台、廣寒之宮,雖未嘗身至其地,當亦如是而止耳。蓋中秋之月臨水之觀獨往而遠人於是為備。書以為金沙堆觀月記。

(有刪改)

【注釋】①金沙堆:在洞庭湖與青草湖之間,是由湖沙堆積而成的小島。②盡卻:全部退去。③童隸:書童僕役。④正黃:純黃。

1.解釋下列加點詞語在句子中的意思。

(1)臨水之觀,宜獨往 宜:__________ .

(2)其具是四美者與是:__________ .

2.對文中畫線的句子「天無纖雲,月白如晝」翻譯正確的一項是( )

A.天色沒有小雲,月亮如同白晝。

B.天上沒有一點雲彩,月光明亮如同白晝。

C.天上沒有雲彩,月亮是白晝。

D.天上沒有細雲,月光白白的。

3.第2段中的哪句話是具體描寫中秋金沙堆的景色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畫線句子沒有標點符號,請在需要加標點的地方用「/」標出來。

蓋 中 秋 之 月 臨 水 之 觀 獨 往 而 遠 人 於 是 為 備

(一)

1.(1)適合。 (2)這。

2.B

3.沙之色正黃,與月相奪;水如玉盤,沙如金積;光采激射,體寒目眩。

4.蓋中秋之月/臨水之觀/獨往而遠人/於是為備。

[參考譯文]

觀賞月亮最明亮在中秋之夜,而觀賞中秋的月亮,靠近水的地方景觀優美;靠近有水的地方去觀賞,最好是獨自一人前往;而獨自前往的地方,又以離人遠的地方最好??我現在金沙堆遊玩,這里不正符合賞月的四個條件(即中秋月,臨水,獨往,去人遠)嗎?

我於八月十五路過洞庭湖,天上沒有一點雲彩,月光明亮如同白晝。金沙堆正好位於洞庭湖與青草湖之間,它高有十仞,四面綠水環繞,最近的陸地離這里也有幾百里。我把船停靠在岸邊,系在沙洲下面,讓書僮僕役全部退去,然後徐步向上攀登。只見沙洲上的沙子一片金黃,和月光爭輝;水好像玉盤,地上的沙子宛若堆積的黃金;光芒四射,頓感一陣涼意,似覺眼花。閬風、瑤台、廣寒宮這些仙境,即使未曾親身到達那裡,應該也不過如此而已吧。看樣子賞月之至,中秋,臨水,獨往,去人遠,在這里全都完備了啊!特寫此文以記述金沙堆觀月情景。

(二)

①郗超與謝玄不善。苻堅將問晉鼎②,既已狼噬梁、岐,又虎視淮陰矣。於是朝議遣玄北討,人間頗有異同之論。超曰:「是必濟事。吾昔嘗與共在桓宣武③府,見使才皆盡,雖履④屐之間,亦得其任。以此推之,容必能立勛。」元功既舉,時人咸嘆超之先覺,又重其不以愛憎匿善。

(選自《世說新語》)

【注釋】①郗超:東晉時曾任參軍,中書侍郎;謝玄,東晉名將。②問晉鼎:圖謀奪取

晉朝天下。③桓宣武:東晉大臣桓溫。④履屐:泛指鞋,這里代指平民百姓。

1.解釋下列加點詞語在句子中的意思。

(1)朝議遣玄北討 討:__________ .

(2)又重其不以愛憎匿善 匿:__________ .

2.對文中畫線的句子「既已狼噬梁、岐,又虎視淮陰矣」翻譯正確的一項是( )

A.已經像惡狼一樣吃了梁州、岐山,又看老虎在淮南。

B.已經吃了梁州、岐山的狼,又在看淮陰的虎。

C.已經像惡狼一樣吞並了梁州、岐山一帶地區,又虎視眈眈地企圖侵佔淮河以南廣大領土。

D.已經吞噬了梁州、岐山的狼,又看了淮陰的老虎。

3.國家危亡之時,郗超力排眾議,支持謝玄,從中可看出他是怎樣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結尾寫「元功既舉,時人咸嘆超之先覺,又重其不以愛憎匿善」對塑造郗超形象有怎樣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討伐。 (2)隱藏。

2.C

3.寬容大度,愛才惜才,熱愛國家。

4.側面烘托郗超的評價是正確的,並贊美郗超的美德。

[參考譯文]

郗超與謝玄不和睦。當時苻堅正想奪取晉朝天下,已經像惡狼一樣吞並了梁州、岐山一帶地區,又虎視眈眈地企圖侵佔淮河以南廣大領土。這時朝廷中商議派謝玄北上討伐,大臣中間對此頗有不同看法。(只有)郗超說:「謝玄這個人一定能成功。我過去曾經與他一道在桓溫府中共事,發現他用人能盡其才,即使是一些瑣細的小事,也能處理得恰如其分,從這些事推斷,任用他一定能使他建立功勛的。」謝玄大功告成後,當時的人都贊嘆郗超有先見之明,又推崇他不因為個人的好惡而埋沒別人的才能。

(三)

①②③安世儀狀魁碩,音吐如鍾。初除諫官,未拜命,入白母曰:「朝廷不以安世不肖,④⑤⑥⑦使在言路。倘居其官,須明目張膽,以身任責,脫有觸忤,禍譴立至。主上方以孝治天下,若以老母辭,當可免。」母曰:「不然,吾聞諫官為天子諍臣,汝父平生欲為之而弗得,汝幸居此地,當捐身以報國恩。若得罪流放,無問遠近,吾當從汝所之。」於是受命。在職累歲,正色立朝,扶持公道。其面折廷爭,或帝盛怒,則執簡卻立,伺怒稍解,復前抗

⑧辭。旁侍者遠觀,蓄縮悚汗,目之曰「殿上虎」,一時無不敬懾。

(選自《宋史·劉安世傳》)

【注釋】①安世:即劉安世,宋代大臣。②除:被授予官職。③白母:稟告母親。④在言路:指當諫官。⑤明目張膽:主持公道,敢作敢為。⑥觸忤:觸怒(皇帝)。⑦主上:皇帝。⑧蓄縮悚汗:縮著頭頸,嚇出冷汗。

1.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

A.倘居其官/不可久居 ..

B.或帝盛怒/或異二者之為 ..

C.伺怒稍解/伺其欣悅 ..

D.入白母曰/入則無法家拂士 ..

2.對文中畫線的句子「在職累歲,正色立朝,扶持公道」翻譯正確的一項是( )

A.他在職多年,真正的顏色在早上,幫助公道。

B.在職累了,神色嚴肅在早上,幫助公道。

C.在職的歲月累了,真正的顏色在早上,幫助公道。

D.他在職多年,神色嚴肅於朝廷之上,主持公道。

3.請用自己的話概括劉安世不想接受諫官這一官職任命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認為劉安世母親是一個什麼樣的人?請結合文段簡要談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1.C 解析:A項,第一個「居」是「就任」的意思;第二個「居」是「停留」的意思。B項,第一個「或」是「有時」的意思;第二個「或」是「或許」的意思。C項,兩個「伺」都是「等到」的意思。D項,第一個「入」是「回到家裡」的意思;第二個「入」是「國內」的意思。

2.D

3.倘若就任這個官職,那就要有膽識也敢於伸張正義而無所畏懼,以自己的生命來擔負起職責。如果冒犯了皇上,災禍貶官就會立刻到來。劉安世擔心做諫官不僅自己生命堪憂,也會連累家人。

4.開明大義,懂得國家大事。善於教育兒子,令人敬佩。

[參考譯文]

安世身材魁偉,容貌端莊,聲如洪鍾。起初被任命為諫官,還未受命,回到家裡對母親說:「朝廷不因為我安世不賢,讓我任諫官。倘若就任這個官職,那就要主持公道,敢作敢為,以自己的生命來擔負起職責。如果觸怒了皇上,災禍貶官就會立刻到來。皇上正以孝道治理天下,如果說我以母親年老為托辭,應當可以避免任此官職。」母親說:「這就不對了。我聽說諫官是皇上面前的敢於直言諍諫的重臣,你父親一生都想做這樣的官卻未能做到,而你有幸任此官職,你應當獻出生命來報效國家的大恩。縱使遭罪被流放,不論遠近,我一定會隨你去的。」(安世)於是接受了官職。他在職多年,神色嚴肅立於朝廷之上,主持公道。他當面指斥,在朝廷上諫爭,有時碰上皇上大怒,(他)就握著手板退一步站立,等皇上怒氣稍解,再上前爭辯。旁邊陪侍的人在遠觀看,縮著頭害怕得身上冒出冷汗,把他稱作「殿上虎」,一時間沒有人不敬仰他。

(四)

齊景公游少海,傳騎從中來謁曰:「嬰疾甚,且死,恐公後之。」景公遽起,傳騎又至。

①②景公曰:「趨駕煩且之乘,使騶子韓樞御之。」行數百步,以騶為不疾,奪轡代之;御可數百步,以馬為不進,盡釋車而走。以煩且之良而騶子韓樞之巧,而以為不如下走也。

【注釋】①煩且:良馬名。②騶子:古代管車馬的官。

1.解釋下列加點詞語在句子中的意思。

(1)趨駕煩且之乘 乘:__________ .

(2)盡釋車而走釋:__________ .

2.對句子「以煩且之良而騶子韓樞之巧,而以為不如下走也」翻譯正確的一項是( )

A.憑著煩且這樣的好馬和馬夫韓樞的技巧,齊景公還以為不如自己下車徒步奔跑。

B.用煩且的馬和韓樞的巧合,以為不如下車走。

C.憑著煩且這樣的馬和韓樞的巧合,是可以走下去的。

D.憑著煩且的良好技能和馬夫的技巧,還是不走下去好。

3.文章畫線句子寫出了景公的什麼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這則故事說明了什麼道理?可用自己的話概括,也可用恰當的俗語、成語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

1.(1)馬拉的車。 (2)放棄。

2.A

3.著急、迫切,要快速趕回國都見嬰。

4.說明了「欲速則不達」的道理。(或:急於求成會導致最終的失敗。或:做人做事都應放遠眼光,注重知識的積累,厚積薄發,自然會水到渠成,達成自己的目標。)

[參考譯文]

齊景公到東海去遊玩,傳遞公文的騎士從國都之中趕來拜見說:「晏嬰病得很厲害,即將死去,恐怕您在他生前趕不上見他。」齊景公立刻起身,傳遞公文的騎士又趕到了。齊景公說:「趕快坐上駿馬拉著的馬車,讓馬夫韓樞來駕車。」行走了幾百步,齊景公認為馬夫趕得不快,就奪過韁繩代替他駕車;大約駕車走了幾百步,又認為是馬不向前跑,就把車馬丟下而徒步奔跑。憑著煩且這樣的好馬和馬夫韓樞的技巧,齊景公還認為不如自己下車徒步奔跑。

(五)

①②南郡龐士元聞司馬德操在潁川,故二千里候之。至,遇德操採桑,士元從車中謂曰:「吾聞丈夫處世,當帶金佩紫,焉有屈洪流之量,而執絲婦之事?」德操曰:「子且下車,③④子適知邪徑之速,不慮失道之迷。昔伯成耦耕,不慕諸侯之榮;原憲桑樞,不易有官之宅。⑤⑥何有坐則華屋,行則肥馬,侍女數十,然後為奇?此乃許、父所以慷慨,夷、齊所以長嘆。⑦雖有竊秦之爵,千駟之富,不足貴也!」士元曰:「仆生出邊垂,寡見大義。若不一叩洪鍾,伐雷鼓,則不識其音響也。」

(選自《世說新語·言語》)

【注釋】①龐士元:龐統,字士元,號鳳雛。為劉備中郎將。②司馬德操:司馬徽,字德操。漢末名士,曾向劉備推薦龐統、諸葛亮。③伯成:指伯成子高,堯時賢人,禹為天子,他辭掉諸侯回家種地。④原憲:孔子弟子,寧願過貧寒生活而不為官。⑤許、父:許由和巢父。堯舜時期的兩位隱士,堯想把君位讓給許由,許由拒絕,歸隱箕山。⑥夷、齊:指伯夷、叔齊,商代孤竹君的兩個兒子。孤竹君死後,兩人都不肯繼承君位。周滅商後,二人不食周黍,餓死在首陽山。⑦竊秦之爵:戰國末年,呂不韋將和自己同居的邯鄲美姬獻給秦王子楚,生下嬴政,即秦始皇。嬴政即位後,封呂不韋為相國,所以說他「竊秦」。

1.解釋下列加點詞語在句子中的意思。

(1)故二千里候之 候:__________ .

(2)伐雷鼓 伐:__________ .

2.對文中畫線的句子「子適知邪徑之速,不慮失道之迷」翻譯正確的一項是( )

A.孩子知道邪惡的路更快,不考慮沒道路的迷惑。

B.你只知道走小路快,卻不擔慮會不會迷路。

C.你是知道邪惡的道路,不考慮失去道路。

D.孩子知道邪惡的路更快,不考慮失去道路的迷惑。

3.文中司馬德操用什麼方法反駁龐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結合本文內容說說司馬徽是個怎樣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

1.(1)探望。 (2)敲打。

2.B

3.通過講述伯成、原憲一生安貧樂道,不肯與世俗合流的高貴品格令許由、巢父、伯夷、叔齊所感慨,來反駁龐統風流名士不是一定要金印紫綬,光彩照人。

4.司馬徽是一個才能卓越、安貧樂道、平易近人、善於循循善誘的人。

[參考譯文]

南郡龐士元聽說司馬德操住在潁川,特意走兩千里路去拜訪他。到了那裡,遇上司馬德操正在採桑葉,龐士元便在車里對司馬德操說:「我聽說大丈夫處世,應該帶金印佩紫綬,哪有委屈著自己長江大河般的才識雅量,而去做蠶婦們做的事?」司馬德操說:「您姑且下車,您只知道走小路快,卻不擔慮會不會迷路。從前伯成子高寧願回家耕地,也不羨慕諸侯的榮耀;原憲寧願住在破屋裡,也不願意用來換住達官的豪宅。哪裡有住就要住豪宅,出門就要肥馬輕車,身邊還要幾十個婢女侍候,然後才算是自己與眾不同呢?這些正是隱士許由、巢父所感慨,廉士伯夷、叔齊所長嘆的原因。即使有呂不韋那樣的官爵,齊景公那樣的富有,也不值得尊貴的!」龐士元說:「我出生在邊遠偏僻的地方,很少見識到大道理。如果不敲一下大鍾,擊一下雷鼓,就不知道它們的音響啊。」

(六)

①太宗有一駿馬特愛之恆於宮中養飼無病而暴死太宗怒養馬宮人將殺之。皇後諫曰:「昔齊景公以馬死殺人,晏子請數其罪雲:『爾養馬而死,爾罪一也;使公以馬殺人,百姓聞之,必怨吾君,爾罪二也;諸侯聞之,必輕吾國,爾罪三也。』公乃釋罪。陛下嘗讀書見此事,豈忘之邪?」太宗意乃解。又謂房玄齡曰:「皇後庶事相啟沃,極有利益爾。」

(選自《貞觀政要》)

【注釋】①太宗:唐太宗李世民。

1.解釋下列加點詞語在句子中的意思。

(1)晏子請數其罪雲 數:__________ .

(2)必輕吾國 輕:__________ .

2.文中畫線句子沒有標點符號,請在需要加標點的地方用「/」標出來。

太 宗 有 一 駿 馬 特 愛 之 恆 於 宮 中 養 飼 無 病 而 暴 死 太 宗 怒 養 馬 宮 人 將 殺 之。

3.本文主要寫了一件什麼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皇後諫言中講到晏子歷數養馬人的罪狀,晏子的真正用意是什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

1.(1)列舉。 (2)輕視、小看。

2.太宗有一駿馬/特愛之/恆於宮中養飼/無病而暴死/太宗怒養馬宮人/將殺之。

3.皇後以晏子的故事勸說唐太宗不要因愛馬暴死而遷怒養馬人。

4.旁敲側擊,讓齊景公不要因馬死而殺養馬人。

8. 什麼叫為下文鋪墊

為下文鋪墊是文藝創作中的一種手法,鋪墊是在一個人物出場前或者一個事件發生前,預先布置局勢,安排一些情節場景作為徵兆,製造氣氛。

通過鋪墊,可以渲染氣氛,形成「山雨欲來」的情勢,促使讀者產生期待、盼望的急迫心情,這樣就大大增強了作品的吸引力。例如《三國演義》寫諸葛亮出場就布置了鋪墊過程。先是水鏡先生司馬德操感嘆劉備手下空有關、張、趙雲等「百人敵」的勇將,而獨少運籌帷幄之謀臣、統帥。一句話擊中了劉備的心病。

接著他向劉備介紹了「卧龍」先生,為諸葛亮的出場鋪下第一塊基石。接下去是徐庶出輔劉備,旗開得勝,擊敗了曹軍,印證了水鏡先生判斷的正確。只可惜一仗之後徐庶就被曹操騙走,這才有徐庶走馬薦諸葛的情節。劉備這時才知道「卧龍」先生原來就是諸葛亮。

劉備以前到處碰壁,現在有了正反兩方面的經驗,更體會到「左右不得其人」的致命弱點,於是接下去便是三顧茅廬,一而再,再而三地請諸葛亮出山,等氣氛醞釀足了,諸葛亮才登場亮相。這種鋪墊不僅刻畫了人物的隱士風度,也滿足了讀者的審美需求。

(8)文中司馬德操用什麼方法反駁籠統擴展閱讀:

使用「伏筆」與「鋪墊」應注意以下幾點:

有伏筆必有照應,如果你在開頭提到了槍,那麼在第二或第三段就要提到開槍,不伏不應是敗筆,只伏不應同樣也是敗筆;伏筆要埋伏得巧妙,切忌刻意、顯露,伏筆一般做到別人無法輕易覺察到,要做到如風行水上,自然成文;伏筆要有照應,但前後不宜緊貼,如果伏筆前後貼得過近,反而會使文章顯得呆板,讀起來反而會顯得枯燥。

鋪墊的特點是為主要情節蓄積醞釀的過程;鋪墊的作用是主要情節的基石,能增加情節張力,製造懸念使情節具有合理性;鋪墊的原則是引而不發、自然合理。

當然,有的時候「伏筆」和「鋪墊」兼而用之,是很難嚴格地區分開的,「伏筆」即是「鋪墊」,「鋪墊」也是「伏筆」。

閱讀全文

與文中司馬德操用什麼方法反駁籠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職電腦使用方法 瀏覽:874
簡便計算方法乘法分配律 瀏覽:124
移動底座製作方法視頻 瀏覽:187
電動車開車技巧與方法 瀏覽:450
感官分析方法學 瀏覽:506
龍蝦塘氨氮高了怎麼處理方法 瀏覽:569
背景牆收口條的安裝方法 瀏覽:144
男性延時有什麼方法 瀏覽:218
js可以創建節點的方法有哪些 瀏覽:97
螺旋儀的測量方法 瀏覽:12
如何自主確定內部績效分配方法 瀏覽:196
球的計算方法 瀏覽:829
本田u0128故障碼解決方法 瀏覽:994
擦淋浴房玻璃用什麼方法效果最佳 瀏覽:758
寶來倒車異響的解決方法 瀏覽:684
千分表的使用方法圖解 瀏覽:58
攜帶型相噪測量儀使用方法 瀏覽:437
浴霸怎麼安裝有哪些方法 瀏覽:390
三七根的食用方法 瀏覽:429
髖關節發育不良有什麼治療方法 瀏覽: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