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童聲訓練的方法

童聲訓練的方法

發布時間:2022-06-23 06:49:59

1. 童聲合唱的訓練方法

加強合唱欣賞,培養合唱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是推動學生積極學習的強大動力。只有學生對合唱藝術有了興趣,他們才能自覺、認真地唱好每一個音符,充分領會歌曲所要表達的內容,從而注意各聲部的協和,努力體現合唱作品的藝術魅力。在合唱訓練中,我常讓學生欣賞一些短小、優美的中外優秀合唱作品,讓他們細心聆聽各聲部的旋律,訓練學生音樂的耳朵,提高合唱的聽覺能力。讓他們從音樂本身的旋律中體會合唱藝術的美,以此來培養學生合唱的興趣。
加強科學發聲訓練,激發合唱興趣
合唱是以高位置的科學發聲方法為基礎的。在訓練時,針對學生普遍存在的氣息淺、吸氣抬肩、不會氣息保持等錯誤呼吸方法,我採用了他們能夠理解並完全可以做到的方法進行練習。比如「象聞花」一樣做深呼吸練習;用半打哈欠的方法來啟發學生打開喉嚨,放鬆下巴等等。另外,讓學生將白聲和有氣息控制的高位置的聲音進行比較、分析、鑒別,以提高學生對聲音的辨別能力,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科學的發聲概念。特別是唱高音時,要求學生用假聲帶真聲的方法來歌唱,切忌大喊大叫,因為這樣不但會損壞聲帶,而且會破壞合唱的和諧性。在輕聲歌唱時,要求注意音色、節奏、聲部的和諧,學會有控制地發自內心的歌唱。
加強音準和節奏訓練,打好合唱基礎
合唱是集體性的聲音藝術,統一的節奏、准確的音高是唱好合唱的基礎。訓練時,我首先要求學生唱准上下行的自然音階,其次進行聽辨和模唱練習,先聽辨單音,然後到和聲音程,最後到聽辨和模唱簡單的旋律。這樣由聽到唱,從簡到繁,培養學生的調式調性。在此基礎上,進行兩聲部合唱的訓練,讓學生在和聲效果中,得到音準概念,從而掌握音準。在訓練中,我還經常自編一些比較簡單的兩聲部練習曲,以此來幫助學生揭開合唱的神秘面紗。同時要求學生演唱時做到能監聽另一聲部的音高及和聲效果,通過訓練使學生的音準能力得到提高。另外,在學唱歌曲時還要注意加強節奏感的培養。只有這樣,在音準和節奏上,才能做到高低兩聲部的和諧統一。
加強咬字和吐字訓練,增強合唱效果
正確的咬字和吐字是歌唱技巧中的一個重要基本功。熟練的咬字、吐字技巧,不僅是為了把字音準確、清晰地傳達給聽眾,重要的是通過正確的咬字、吐字與歌唱發音有機地結合起來,以達到生動形象地表達歌曲的思想感情,使歌聲富有感染力。所以在合唱訓練過程中,要特別加強咬字、吐字方面的訓練,從而使合唱獲得最佳的演唱效果。
童聲合唱以其高雅、清純的藝術魅力和廣泛的普及性深受孩子們的喜愛。我們身邊中小學合唱隊數量很多,但真正掌握合唱技巧,具有較高藝術水準的少兒合唱團隊卻 為數不多。一些學校的合唱隊往往不大注意少年兒童發聲的特點,不懂得怎樣合理、科學地使用嗓音,常常是隨教師或歌曲的情緒高聲喊唱。少兒時期孩子們的聲帶 是嬌弱的,這種唱法對其嗓音發育很不利。另外,這種歌唱方式缺少色調變化和層次感,聲音熾白、不柔和,使童聲合唱缺乏協調性,破壞了合唱優美、動人的童聲 美感。
在童聲合唱的訓練中應注意以下有關問題,這將有助於合唱團隊整體藝術水平的不斷提高。
一、運用「輕聲」唱法,形成正確的發聲狀態
為避免學生的喊唱,應該提醒他們用輕聲去歌唱。「輕聲」實際上是人體各發聲器官協調地發聲的基礎,這種發聲有它的形成條件和發展步驟。「輕聲」的合唱訓練, 有效地克服了發聲狀態中不必要的緊張和僵硬。總結其中的規律,遵循它生成的過程去發展童聲合唱,對防止學生的喊唱,形成正確的發聲方法是相當重要的。
學生喊唱的主要原因是喉部的發聲狀態拘謹,缺少彈性和靈活性。有時氣息浮也會造成胸僵、喉緊的狀態。因此,在合唱訓練之前必須要做好放鬆練習。如打呵欠,讓 喉嚨打開,頸部放鬆,氣息流暢自如。不管是用旋律音程練習,還是用帶聲部的和弦練習,都不能在音量上過早要求。直到學生們在歌唱時做到完全打開喉嚨,徹底 放鬆下巴,呼吸自如,氣息勻暢,這時,再去考慮聲音的力度問題。
二、訓練正確的氣息支持,形成氣聲結合的歌唱狀態
呼吸在發聲、歌唱中佔有重要的位置,孩子們的嗓音、身體都在發育時期,所以唱起歌來有時感到氣力不足,容易用胸部呼吸去歌唱,這樣的結果是,出現了氣僵、喉緊的弊病,一定要避免這種胸部呼吸的方法。所以,在歌唱之前做一些呼吸訓練是十分必要的。
胸 腹式聯合呼吸的狀態是比較科學的呼吸狀態。即用胸腹舒展、擴張的動作有規律地進行吸氣;用小腹腹肌的力量推動氣息支持而發聲,這種發聲訓練就是氣聲結合的 方法。這種合唱發聲訓練所產生的力量是使聲音穩定、靈活、有彈性、流動。另外要注意的是,做呼吸練習時,要在教師的正確指導下進行,以免把歌唱的呼吸動作 練僵,出現憋氣的現象。
三、統一歌唱方法,提高聲部歌唱能力
童聲合唱的音響是通過各個聲部共同完成的。要想獲得理想的藝術效果,就必須要求每個聲部都達到整齊。每個聲部就如同弦樂重奏中的一件樂器,有著自 己演奏的旋律和技巧,幾個聲部交織在一起會達到一個理想的整體音響效果。在童聲合唱的訓練過程中,要實現理想音響效果的前提,首先是提高聲部內個人的演唱 水平。聲部內各成員在呼吸的運用、發聲的位置及共鳴、音色、吐字的方法等諸方面都應基本達到統一,才能使整個聲部的聲音達到一致。其次是在演唱上整個聲部 要根據指揮的要求,像一個人那樣開始和結束;在同一時間發出同一個詞的音;在指定的地方呼吸;共同完成漸快或漸慢的過渡;各聲部以相同的力度來演唱;要以 同樣純正的音高去演唱歌曲;清晰、准確地唱出作品的歌詞等等。因此,在聲部內的成員統一了歌唱的方法後,要隨指揮有目的地進行單獨聲部的訓練。只有將每個 聲部的歌唱能力提高了,再去強調整體的演唱水平,效果才會更佳。

2. 幼兒聲樂教學方法哪些

幼兒學聲樂有些早吧。幼兒聲帶等呼吸器官沒有發育好,過度使用只能帶來傷害。兒童期可以學習童聲。

3. 怎麼能唱出童聲,和訓練女聲的方法有什麼區別嗎

沒到變聲期(青春期)的兒童才能唱童聲。有個別成人能唱童聲屬於天賦或者說是天生的。童聲的練習方法與女聲還是有區別的,首先童聲不能唱太高的音(個別先天條件的好的能唱到Hi C以上),也不能唱太低的音,容易造成低音疲勞。童聲的音域是比較窄的。女聲則會根據聲音特點確定高中低音,再根據其高低程度去練習。

4. 如何訓練童聲

少年兒童正處在生長發育的階段,無論身高、體重、生理和心理狀況都與成年人大不相同,特別是兒童的聲帶非常稚嫩,且具有清脆、明亮的童聲特色。如果用成人的聲音訓練方法訓練他們結果畢竟會適得其反,甚至耽誤這一黃金周期的發展,嚴重的會拉傷聲帶使聲帶受損耽誤孩子的一生。
訓練童聲歌唱還要注意教師的聲音觀念,不要用成人的聲音觀念來要求孩子,前面說到兒童的聲帶非常稚嫩,且具有清脆、明亮的童聲特色,這就需要教師要把握好,要按照什麼樣的標准要求調教聲音,把握好聲音的方向。那如何才能得到和諧、統一、集中的聲音呢?那就要用科學的發聲方法,找到歌唱的共性,從而達到和諧統一的音色。

5. 如何在童聲合唱訓練中培養學生的興趣

有人說:「世界上最美的聲音是童聲,其中最動人的歌聲是童聲合唱。」童聲合唱是一種群體性很強的演唱形式,合唱中多聲部的和聲效果音色的和諧統一均衡。聲音立體感的充分表現,歌唱方法的協調一致,給人以美的享受。並以其豐富、深刻、動人的藝術感染力、震撼人心,引起人們的共鳴。同時,合唱還具有培養學生集體主義觀念,與人合作的意識。組織性、紀律性等特點。因此,合唱在音樂教育中,佔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如何組建好同時在訓練中培養激發每位合唱成員的學習興趣,這正需要我們不斷地去探索。 一、建立和諧的合唱氛圍 1. 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 合唱教學是雙方共同努力地結果。只有創造一種民主,自由,和諧的氛圍,學生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學習。做為一名合唱指導教師,我們必須真心地體貼、關愛每一位學生。常言道「愛屋及烏」,教師在教學中始終要以親切、熱情的態度對待學生。用真摯的情感去影響學生,多些鼓勵、少些批評,師生共創一個民主平等和充滿信任的和諧氣氛,使學生在心理上對教師有親切感、信任感。 2. 樹立教師的專業威信 學生對教師天生有一種信賴與依戀心理。教師的演唱、演奏水平直接影響學生對合唱學習的興趣。要成為一名優秀的合唱指導教師,首先自身要有精湛的專業知識,在具備較高的演唱水平和高超的指揮能力的同時,平時還應多搜集一些有趣味性的音樂小知識、小典故、幽默音樂漫畫等並適當地插入訓練中,以便吸引學生對學習的興趣,讓學生覺得老師的知識是如此的淵博,並由心底里佩服老師、敬仰 老師,叢而產生強烈的求知慾望。 3. 形成幽默的教學風格 教師幽默風趣的教學風格,會給學生帶來一種愉悅的心情。合唱訓練是一件非常枯燥的過程,有時在練習過程中經常會碰到專業上的難點,例如音準的偏離、力度的強弱控制、氣息的支撐、音色的不統一等,而我們很多教師在指揮或排練中往往會過於急躁。在語態上、教態上出現過於著急或出現一些讓人感到不太親近、不太自然、甚至惡語批評學生的現象。這樣就會影響到學生對學習的興趣。有的學生甚至會害怕唱,甚至不願唱等逆反心理,從而導致訓練效果不理想,更不用說享受合唱的美感了,這時,教師應掌握幽默的風格的技巧,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接受枯燥的專業知識. 二、童聲合唱趣味性教學的策略 1.肢體運動練呼吸 歌唱離不開呼吸,呼吸是歌唱的動力,歌唱的支持力、任何歌曲的演唱一旦離開了氣息的支撐都將失去色彩。我在給孩子們訓練呼吸時,改變了以往的教學方法,不再向學生過度強調深呼吸,氣息沉入丹田,打張橫隔膜等這些理論的傳授。而是加入了一些肢體運動。例如:用雙手插住腰部、做90度的彎腰練習,讓學生感受腰部呼吸的感覺。有時也會讓兩位同學相互叉腰來感受來體驗呼吸的感覺,達到橫隔膜氣息的練習等等。這讓學生感到既有趣又利於學習的掌握。容易使整個人放鬆,從而懂得怎麼樣的呼吸才是最佳的呼吸裝態. 2.游戲介入練音準 音準和節奏是音樂的兩大基本要素,尤其是音準在音樂中占第一位。如何讓學生能更好的掌握音準。通過大量的實踐證明:練習半音階,讓學生用耳朵聽辨12個半音c---c的規則,運用一些游戲的手法進行模進訓練,從兩聲部到三聲部的訓練,讓學生相互模仿、相互傾聽,注意大小三和弦中三音的變化音等,通過游戲的方法讓學生更容易掌握。這需要我們循序漸進的不斷訓練,利用科學有趣、有效的方法練習,提高效率,訓練節奏與音準同步。 3.音色統一創和諧 合唱與其他音樂形式一樣,是一種純粹的藝術形式,有著其自身特殊的精緻要求。合唱是多聲部的聲樂藝術,對聲音的要求很高,講究整體聲音的和諧、統一均衡性。當今世界合唱教學的風格成多元化(有立聲、美聲、柔聲、真聲、假聲、真假聲結合、民族、原生態、自然聲等等,但無論是哪種演唱風格,均離不開音色的統一)而「輕聲」「高位置」的演唱正是訓練學生音色統一行之有效的發音方法。人的嗓子是一種天然的「用聲」樂器,最自然的聲音就是最美的聲音。教師在訓練合唱時,應告訴學生切不可太擠壓嗓子,聲音盡量往後靠,並在口腔里豎起來,經常用輕聲訓練,以達到音色的統一。 4. 喜怒哀樂明變化---力度、速度的變化力度:音樂表現中的力度。不僅是音量的大小,還與人的心理活動有著密切的關系。力度在音樂中是一種情感的體現,力度的控制決定著歌曲的情緒色彩,體現音樂表現的豐富性。它包括mf、mp、f、ff、sf、sp等。在實踐中如果理論性的向學生講解f比p強,sf特強等學生容易理解,但卻難以運用和掌握,而我在平時的教學中,聯系生活中實際的情感體驗來掌握,例:mf、mp、ml做常態的練習,即在正常情緒下發出聲音時所需的力度。mf(正常講話時所需的力度)、mp(正常坐著聽)f(生氣時發火、高興時比較激動時所需的力度)、喜、怒、哀、樂。f f(極端憤怒時所需的力度)mp(情緒最弱時所需的力度))弱聲最難、小腹、氣息要使出巨大的力量,把力度生活化、學生既感興趣又掌握得快。速度是音樂的生命,而速度在一首作品中,有時歌曲的速度不是始終不變的,這種變化有時是突然的,有時卻是逐漸的,有時很明顯,有時卻不易察覺這需要我們很好的去尋找和處理,用心靈去推動歌曲速度的變化。 5.協同合作練傾聽 所有的一切合唱訓練的技能均離不開耳朵的傾聽。讓學生學會傾聽,它是培養學生聽覺的藝術。著名聲樂教育 沈湘 先生曾這樣認為「學習聲樂的人要有一副好耳朵。沒有好的聽覺不能對嗓音問題有正確判斷,沒有正確的判斷就不會有好的、有針對性的解決問題的方法,音樂又是培養良好聽覺能力的最好平率。實踐證明,在合唱的訓練中,通過學生的傾聽,能夠使學生更好的控制合唱時的音準、音色的統一力度、速度的變化等及聲部間的旋律配合,平時培養學生在演唱各自旋律聲部時,能清楚地聽到他人的聲部,相互間的協調、使他們學會謙讓,讓學生知道,任何過分突出自我的做法,都會影響集體聲音表現的和諧性和均衡感。實踐證明,通過傾聽,能培養他們掌握控制音準、音色。力度變化的能力,通過傾聽使他們學會了強烈的集體意識,用心去感受音樂,從而真正理解合唱裡面沒有我而只有我們的這個道理。合唱的目的是把優美感人的歌聲奉獻給聽眾,使聽眾從中獲得美好享受,同時也使參與合唱的人也受到教育和獲得美感。實踐證明,只有具備極為扎實的音準基本功,統一的音色,均衡的聲部、極強的控制力,聲音才能達到和諧,合唱需要我們用耳朵去傾聽,用腦子去想、用心靈去演唱,才能真正地去享受美的音樂。 三、搭建展示的舞台 給學生建立一個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給學生多一次機會、參加各類的比賽、演出等。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增強舞台表演的豐富經驗,學校本身就是一個大舞台。學校每年的歌詠比賽「十佳小歌星」「慶六一」「元旦」等系列的藝術節活動等,讓孩子們在音樂中快樂的遨翔,去享受美、創造美。我校合唱團的團員們,無論是個人還是集體,經常活躍在全國、省、市區等各級各類的聲樂比賽的舞台上,充分展示自我、獲得了許多最高獎項,通過各級比賽及演出,大大提高了他們的演唱技項,豐富了他們的藝術經驗,開闊了他們的音樂視野。從而提高了學生的音樂素養、增強了學生的自信。 四、未來合唱發展的思索 合唱教學作為音樂教學中的一種。在整個音樂教育中占著重要的作用。它不僅是表演的藝術,還能看透學生的心智,給學生創造實踐的舞台,充分展示他們的才華,不斷地提高藝術修養,讓學生學會相互團結,相互合作,學會謙讓地道理。十年地合唱訓練指導,堅持不懈的努力,嚴緊踏實的教學工作,積累了大量的作品,豐富了教學經驗。

6. 幼兒聲樂教學方法

鏈接:

提取碼:fwtd

這里有兒童聲樂啟蒙課希望能幫助你。

0-3歲是孩子音樂啟蒙的最好時期,而家長是孩子最早的啟蒙老師,這個時候家長是否對孩子進行音樂啟蒙,決定了孩子日後的音樂學習的持久性和穩定性。

7. 淺談如何進行童聲合唱訓練

合唱是一門綜合性的藝術,對學生的要求較高,尤其對於兒童,訓練起來難度更大。但是,只要教師採取正確的方法,通過長期的,循序漸進的,有針對性的訓練,是能使自己的學生發出和諧,優美,具有感染力的聲音的。 一、合唱隊的組織 (一)挑選隊員,劃分聲部 合唱對學生的要求較高,就是說應在學生具備一定的識譜能力,聽音能力與歌唱基本技能的基礎上進行,所以,合唱隊中所吸收的成員都應是學習成績優良,有良好的聲音,較寬的音域,音調准確,聽辨能力較強,並對音樂感興趣的學生。 變聲期前的兒童一般可大致劃分為童高音和童低音兩個聲部。劃分的方法通常是將高音區發聲輕松自如,音色清亮充實的兒童劃分為童聲高聲部,將高音區發聲緊張,吃力,而低音區發聲堅實,寬厚自然的兒童劃分為低音部,兩聲部人數大致相等。識譜,聽音能力較強的兒童可適當編入低音部。 (二)隊形排列和聲部安排 正確的隊形排列,是合唱訓練和演出的重要條件,合唱隊全體成員應排列成一個不大的半圓形(即弧形),而不要排列成直線隊形。童高音排在左邊。童低音排在右邊,身材較高的隊員站在中間,身材較矮的隊員站在兩邊,第二排應比第一排高一些,第三排應比第二排高一些,依此類推,使每一個隊員都能看到樂隊指揮。 二、合唱隊的基礎訓練 在進入正式的合唱教學前,首先要進行一段時間的呼吸訓練與發聲訓練,使全體隊員掌握基礎知識,為合唱教學打好基礎。小學生因為年齡比較小,對他們的發聲訓練也必須講究方法。如何通過有效的發聲訓練,使學生盡快掌握正確的發聲方法,用和諧、統一的聲音更好地表現音樂作品呢?這是每個音樂工作者經常探索的問題。下面,結合我平時的教學,談幾點粗淺的體會。 (一)正確的姿勢是基礎 人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發聲時,身體各部分必須互相配和,協調工作,才有利於正確發聲。因此正確的姿勢是發聲的基礎。 正確的發聲姿勢是:不管坐著與站著發聲,身體端正自然,兩臂自然下垂,雙目平視,頭不要前俯或後仰,面部肌肉要自然、放鬆。針對這一情況,我時刻注意學生的發聲姿勢,隨時糾正不正確的發聲姿勢,並通過自己示範、通過正確與錯誤姿勢的對照,進行發聲姿勢講解。 因此我在校合唱隊訓練的時候,一開始我就講解了正確的發聲姿勢。然後我就時刻注意學生的發聲姿勢。不管我是在彈鋼琴,還是在指揮,只要發現有一個學生的發聲姿勢不正確了,我就馬上提醒他(她),先學他( 他)的錯誤的發聲姿勢,再將正確的發聲姿勢示範給他(她)看,學生馬上就能領會我的意思,改正自己的錯誤姿勢了。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隊員們基本上都能運用正確的姿勢進行發聲了。 (二)正確的口型是關鍵 正確的口型是發聲訓練的關鍵。因為只有有了正確的口型,發出來的聲才是圓潤的。所以進行發聲訓練的關鍵要形成正確的口型。 怎樣形成正確的口型呢? 歌唱時應打開以下三個部位:一、上、下齶同時打開。上齶向上抬起。二、口腔後部吼嚨打開,象「打哈欠」一樣。三、口啌的外部口型應以「豎開口」為好。針對這些,我啟發學生用「咬蘋果」來體會上齶抬起時的開口狀,用「大哈欠」來體會提起軟齶、打開吼嚨的感覺。並持之以恆的進行練習 因此我在進行每一次的訓練之前的一分鍾左右總是讓學生做「豎開口」的練習。我要求學生雙手摸著耳朵邊上的下齶骨,再進行「豎開口」的練習,體會「豎開口」的練習,體會「豎開口」時的凹凸現象。或者讓學生拉住下巴,一下一下的往下拉,體會「豎開口」時軟齶放鬆的感覺。並讓學生一個一個的做給我看。盡量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放鬆的進行歌唱。這樣一來,學生基本上一開口就能做到口型上下打開,形成一種正確的口型。 (三)正確的氣息是根本 歌唱氣息是否正確或運用得當,將會直接影響歌唱時的音準和音色。因此,掌握正確的歌唱氣息概念,掌握正確的歌唱氣息控制的方法是聲樂訓練獲得聲音統一和諧的重要保障。 為此,聲樂訓練中我始終把氣息訓練作為聲樂訓練的根本,並把它放在首要位置上。我時刻注意讓學生進行氣息訓練,確保學生盡快建立正確的歌唱氣息概念,初步掌握控制氣息的方法,為進一步獲得和諧、統一的聲音打下結實的基礎。 因此我在每次訓練的時候都抽出開始的二分鍾進行氣息訓練。我讓每一個學生兩手叉腰(注意兩肩不要聳起來)吸一口氣,感覺橫膈膜脹起來,就是說學生們的氣息已經吸到了我所要求的程度。然後不斷的進行吸氣呼氣的練習加以鞏固。爭取一吸氣就能吸得非常深,等到開口唱歌時就不至於憋緊了胸口進行唱歌。在學生們進行氣息訓練的同時,我又加強了巡迴指導。有些初學者一開始找不到氣息點,我就讓他們摸我的腰感覺我吸氣呼氣時的樣子,然後自己開始練習 。一段時間以後,學生們自然而然地就會用氣唱歌了。 三、合唱隊的作品訓練 (一)熟悉歌曲,掌握旋律 在進入合唱訓練時,一定要有正確的步驟,否則就會事倍功半。對於兩個聲部的旋律,一般要讓學生先學低聲部,因為高聲部往往是主旋律聲部,比較流暢,而低聲部旋律的流暢性卻差一些,難學,難記.在學一首新歌之前,第一印象是非常重要的,而兒童學習的特點又是學得快,記得牢,根據這一特點,應採取「先入為主」的方法,趁學生還未接受高聲部旋律之前,先讓他們接受低聲部訓練,這樣,他們同樣會感到一種新鮮感。合唱教學一般採用視唱法,即指導兒童分聲部先後作識譜練習,要求音高准確,節奏准確。每次練唱要用較慢速度,力求連貫,完整。識譜練唱方式要多種多樣,避免單調乏味而致學生疲勞。演唱時不要急於填詞,先要求學生將兩個聲部都唱會,然後進行聲部練習。在分聲部練習時要著重指導學生唱好自己聲部的旋律,除音高,節奏唱准外,應注意正確的分句,氣息的保持以及音量的控制,然後,用哼鳴來合唱,這樣既可減少填入歌詞後的音準問 題,又可使學生更好地體會歌曲的內容,表現意義,音準。各聲部的旋律掌握後,就進入填詞演唱階段。合練時,在教師指揮下用輕聲,慢速演唱,教師在指導兒童練唱時用心審聽整個合唱效果。 (二)處理歌曲,表現內涵 合唱藝術形式最善於表達人們的共同心願和時代聲音,在各個不同的歷史時期都能起到鼓舞人民,團結人民和宣傳群眾的作用。合唱不僅以其豐富的和聲使人得到立體美的享受,更重要的是以表現豐富、細膩的情感為長,給人以精神上的愉悅和靈魂上的震撼。對合唱歌曲的處理是提高學生唱歌表現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合唱教學任務和合唱課美育的核心,我在處理合唱歌曲時重在對「聲與字」的結合和理解歌曲的精神實質。 1、「聲與字」 的結合 演唱歌曲在唱法上要注意,以字帶聲、以情帶聲、字正腔圓,還要講究字清意深情自直。另外,咬字,吐字也影響著聲音的純正和歌唱的表現力。我在處理歌曲時將「聲與字」相結合來教學,既有優美和諧的聲音,又使歌詞清晰,內容感人動聽。如:在歌曲《讓我們盪起雙漿》的教學過程中,我採取聲母連接的方法來訓練,以達到聲部有音色,合唱有共性,在從歌詞的內容出發,使學生演唱每一個字時都要把字頭咬住,噴吐輕巧,自然,字腹飽滿,字尾輕收,並理解歌詞的內涵,讓學生體會歌曲整體優美熱情,娓婉動聽,字里行間都充滿著詩情畫意,孩子們在湖上泛舟遊玩的歡樂場面。「聲與字」 相結合的教學方法運用可以使歌曲音色動聽,吐字清楚並富有激情。 2、理解歌曲的精神實質 音樂是情感藝術,是以情感人,從而達到教育目的,對歌曲處理中,在理解歌曲的精神實質的基礎上,懷著真摯豐富的感情去引導學生,使學生受到感染而產生共鳴,會很好的處理歌曲整體藝術形象。唱每一首歌曲及合唱歌曲,只能用心唱好,決不能為這首歌曲簡單易唱而忽略它的精神實質。既保持它的時代群情的真實性,又注意它的藝術價值,這樣才能使每首歌曲都有生命和感染力。所以每首合唱曲在掌握了基本旋律後,為了更好地表現它的內容,都要進行藝術處理。合唱歌曲的藝術處理較齊唱更為細致復雜,要求也更高一些。具體包括以下幾點: (1)各聲部本身聲音的整齊,統一,是合唱整體諧和統一的前提和基礎。應要求音準,節奏統一,演唱方法(呼吸,發聲,咬字吐字,連音,非連音,斷音唱法,分句,停頓及換氣等)的統一及音色的融合。 (2)合唱中各聲部所處地位與功能不同,應做不同處理。一般說,應在均衡協調的基礎上,突出佔主導地位的旋律。其它輔助性旋律相對地要弱一些。但各聲部線條應當清楚。 (3)合唱音準的技術處理比較復雜,如何取得兩聲部相互結合時聲音的和諧,需要從許多方面努力。如根據調式音階的特性及各種音程的特性進行專門練習,重點解決合唱音準上的個別難點等。 (4)深入分析作品的題材內容,結構特點及風格,使兒童充分理解作品,自覺地按照作品規定的速度,力度與表情歌唱。如:教授《讓我們盪起雙漿》這首歌曲,我在運用 「聲與字」 相結合的教學方法過程里,適當的讓學生充分理解歌曲的精神實質:它是作於 50 年代中 期,是電影《祖國的花朵》的插曲,由喬羽作詞,劉熾作曲,是一首小調性質的優美抒情的二部曲式的童聲合唱歌曲,這首歌曲充滿動感,描繪了孩子們在泛舟盪漾,愉快歌唱,飽覽湖光景色的幸福歡樂景象。我在二部曲式的合唱時,讓他們想像在水中用力劃漿,輕舟前駛的情景。學生充分理解歌曲的精神實質後,會用心體會歌曲,表演歌曲,更好的表現作品。反正合唱教學不單是要讓學生唱會一個聲部或唱會一首歌,而是要通過合唱的訓練培養學生的和聲聽覺,發展和聲思維,提高合唱技巧和能力,所以要求學生要將所有聲部的旋律都掌握,只有在兩下聲部都相互了解其藝術要求的前提下,才能做到調節自身的音量和速度,達到聲音和諧的效果。 總之,合唱教學對於啟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培養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表現能力和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具有重大的意義。通過有表情地歌唱可使學生真正地感受到合唱藝術的魅力,培養學生獨立識譜能力,發展他們的音樂聽覺和音樂記憶力,提高音樂修養和鑒賞水平,理解和掌握各種音樂表現手段。通過合唱還可以培養學生集體觀念和群體意識,可以陶冶情操,啟迪智慧,增進團結,使學生身心得到健康的發展。 淺談小學二聲部合唱教學 小學音樂唱歌教學從中年級起加入二聲部合唱。所謂合唱,就是指多聲部歌曲的每一聲部各有一組人演唱。合唱歌曲的表現力較齊唱歌曲要豐富得多,合唱更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聽覺和樂感。二聲部合唱教學是小學中高年級唱歌教學的重點和難點。為了教好二聲部合唱教學,在教學實踐中,我嘗試著採取了以下幾種做法,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一、從「聽」著手,激發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低年級的唱歌教學一般以齊唱為主,一成不變的齊唱、獨唱使學生逐漸感到單調乏味,影響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適時讓學生欣賞一些合唱歌曲,在欣賞合唱歌曲前作以啟發性的引導,讓學生比較合唱與齊唱音響效果的不同,使他們認識到前者的表現力較後者更加豐富,聲音顯得更加飽滿,從而激發學生學習合唱歌曲的興趣。 例如:在教學音樂課本第六冊第五課的《海鷗》時,我讓學生模仿著海鷗的飛翔,先啟發學生討論飛在高空的海鷗和飛在海面的海鷗在同時鳴叫是在高度和力度上的不同,接著讓他們討論,如果兩只不同高度的海鷗同時鳴叫,我們該怎樣來表現呢? 教師總結:兩組同時演唱,但要保持各自聲部的音準和音量。通過練習,學生的學習興趣被激發起來了,極大的提高了學習的積極性,很順利地完成了最簡易的二聲部合唱教學。 隨著教材的深入,遵照循序漸進的原則,逐漸增加合唱的難度,使學生一直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合唱教學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二、從齊唱到二聲部合唱,用輪唱做過渡 輪唱是合唱的一種特殊形式,單聲部歌曲由兩組人演唱,在第一組開始唱幾拍或幾小拍後,第二組加入唱同一旋律,稱為輪唱。它的特點是各個聲部有規則的相互模仿,也就是後面的聲部按一定時間距離依次模仿前一聲部的旋律。如:第六冊第六課的歌曲《歡樂歌》,從第二部分起作輪唱處理,相隔一小節模仿,兩聲部此起彼伏,前後呼應,表現了少年兒童在一起高歌的歡樂場景。 輪唱的前提是學生學會唱好歌曲旋律,音高、節奏准確。在輪唱時,演唱技巧上要注意節拍整齊,突出強拍,兩聲部的音量要均衡,做到正確演唱自己聲部的同時,能傾聽另一聲部,切忌爭相蓋過另一聲部而大聲喊叫、搶拍、超趕速度。輪唱中把握自己的聲部,保持各聲部的獨立和清晰,不受另一聲部的干擾,為兩聲部不同旋律的合唱奠定了良好的演唱基礎。 三、先低後高,「強化」低聲部 對於二聲部合唱,學生有一種誤解,以為低聲部難唱,而高聲部要容易得多,這是因為高聲部的發音位置較高,音色顯得明亮;而低聲部發聲位置較低,音色略顯濃厚。聽起來,低聲部容易受高聲部干擾,而高聲部比較明顯,這樣造成了學生學習二聲部的定勢:高聲部容易演唱。為了避免這種現象,教師要讓學生「先入為主」。 首先,要讓學生在初聽范唱時,要同時傾聽兩個聲部;復聽時,注意傾聽低聲部的旋律。其次,在學習演唱時,先學習低聲部的演唱,在 學生熟練低聲部後,再學習高聲部的演唱,然後再合成而聲部。特別是起點相同,同時向上跳進二聲部合唱歌曲,更應讓學生先把握住低聲部的音準,再學習高聲部。 例如:第十冊第三課《讓幻想展翅飛翔》,進入二聲部時,兩個聲部以同一音「1」為起點,同時向上跳進,由於都是大跳(高聲部為六度跳進,低聲部為四度跳進),音準較難掌握,尤其低聲部極易把「4」唱成「6」一樣的音高。在學唱時教師先指導低聲部練習,在把握住這個音高後,再學習高聲部,最後合成二聲部。 學生學習的「難度」減小了,又提高了低聲部的演唱積極性,但要注意,所謂的「強化」低聲部,並不是音量要超過高聲部,要時時注意兩個聲部的兩個聲部的獨立與統一,保持兩聲部音量的均衡、和諧。 四、聽唱結合,不斷提高演唱技藝 在合唱練習中,學會各聲部旋律後,就不宜再過多的進行分聲部練習,要盡可能讓學生在兩個聲部的豐富音響中進行聽、唱的練習。在學生重點練習某一聲部時,讓另一聲部亦用輕聲演唱自己的聲部,這樣更有利於學生感受合唱的效果,並獲得較為全面的合唱技巧。 為了鍛煉學生的抗干擾能力,老師亦可以運用學生唱一個聲部時,用琴伴奏另一聲部的方法來訓練學生的聽、唱能力。 在學生練習合唱時,教師的伴奏可以同時演奏兩個聲部,或老師范唱一個聲部,用琴伴奏另一個聲部,讓學生既各所「依」又能相互傾聽,在聽、唱中不斷提高演唱技巧。 五、發揮重唱優勢,提高合唱技能 兩聲部歌曲在每一聲部由一個人演唱,稱為「二重唱」。二 重唱的形式與二部合唱近乎相似,但較後者有一定難度。教師要給學生個人練習機會,讓部分演唱水平較高的學生逐步練習二重唱,以帶動整體的二聲部合唱。 六、充分利用課堂樂器,把握各聲部旋律 學生在初步練習歌曲的合唱時,不容易把握各自聲部的旋律,就會「跑調」。有條件的班級可以用課堂樂器來幫助把握旋律。學生有時唱的不準,但樂器演奏出的旋律是準的。合唱前做一下簡單的合奏練習,在奏、聽的基礎上再唱也可以避免合唱時的「跑調」。 例如:第九冊第六課《如今家鄉山連山》中的合唱部分,表現媽媽和孩子開心的笑聲,旋律音較少,先引導學生用豎笛吹一吹,再造簡單的合奏練習,再唱一唱。這樣降低了合唱的難度,同時解決了本課的重點和難點。 通過以上幾點做法,學生在聽覺和樂感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合唱技能獲得了比較全面的訓練,音樂課堂教學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8. 如何引導小孩學唱歌

音樂課是人文學科的一個重要領域,是實施美育的主要途徑之 一,是基礎教育階段的一門必修課。在人類歷史上很早就有了歌唱,甚至比語言還要早。最初的歌唱是發出各種聲音來傳情達意,然後逐漸加上語言,形成簡單的歌曲。 音樂在教會教育事工中佔有極重要的地位。音樂是教導與學習的有效資源。使用音樂做為教學機會的方式可包括以下幾種:唱歌、聆聽、韻律活動、為新歌作詞或譜曲。借著唱唱年代較久遠、為人熟悉的詩歌,可以享受這些詩歌,也能夠獲得滿足。而學學新歌,也可以了解現代人如何表現信仰及生活,以及明白現代的音樂形態。音樂對兒童之所以重要的理由如下:表現的喜樂在童年時期,兒童學習對唱歌有所反應,並借著詩歌表現自己。 而在今天,商業廣播、電視及流行歌曲等,正侵入兒童耳中,以及一些非道德的價值觀來影響兒童的心靈。我們應該正確的教導兒童什麼歌曲該去學什麼歌曲現在還是不適合學的,來讓兒童的心靈及生活充滿真理,並引導他們唱好兒童歌曲,想要唱好一首兒童歌曲並非一件難事當有些事情做起來滿有意思時,就很容易學習,而且也易於記得。 我認為歌唱是一種運動,任何運動都需要有一個適當的合理的身體狀態,我覺得唱歌這一運動則需要有良好的姿勢。最好的姿勢是最自然最舒展最美的,唱歌時需要動作的部位既不能緊張又要積極,既要放鬆又不能松垮。歌唱主要是內在動作而不是外表的,外在動作不影響歌唱,那則有些人會說唱歌應挺胸收腹,這樣說是對的。因為我說的不是一種唱法,所以姿勢由自己決定的。 二、兒童歌唱的形式與內容 我認為兒童歌唱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總的說來可分為八種:獨唱、齊唱、領唱與齊唱、接唱、對唱、輪唱、合唱、表演唱等。,無論是獨唱、齊唱、領唱與齊唱、接唱、對唱、輪唱、合唱、表演唱都要有:⒈正確的姿勢⒉正確的呼吸支持⒊良好的起聲⒋准確的母音狀態⒌圓潤的音色(不是明亮或大嗓門)⒍豐滿而集中的共鳴位置⒎清晰的語言⒏准確的感情表述。兒童歌唱內容生動有趣、豐富多彩,鮮明的時代感和民族性,具有童真,童趣,活潑可愛積極向上,健康。基本分為:頌歌、抒情歌曲、敘事歌曲、藝術歌曲、通俗歌曲等各種體裁和類別的歌,它有歌唱老師,歌唱我們偉大的祖國,歌唱大自然,歌唱理想和未來等等。 三、兒童歌唱的誤區我認為唱歌教學是一項重要內容,在素質教育的今天,我們音樂教師有責任把學生培養成多才多藝的人,當今兒童歌唱存在著很多問題,之所以有這些問題大多數取決於部分老師,而有些則是自身原因。老師決定著兒童的學習方式這一問題,在我國一直存在著不同的看法,至今還有不少的老師強調孩子用真聲,這雖然可以獲得明亮效果,但用多了肯定會對孩子的歌唱器官造成損傷,我們絕不能為了一時的氣氛與音量而不顧及孩子們今後的發展,因此建立正確的歌唱發聲狀態是非常有必要的。那麼什麼是正確的歌唱發聲狀態呢?就是有氣息支持的頭聲歌唱狀態。所謂頭聲歌唱就是以頭腔共鳴為主體帶動其他共鳴腔體的歌唱發聲方法。無論是唱高聲區、中聲區,還是低聲區,都應以頭腔的高位置來歌唱。有人將頭腔發聲誤解為「像蚊子叫似的聲音」、「虛弱的聲音」。然而,長期以來,許多孩子習慣於使用胸聲發聲(真聲、追求音量)唱歌,一旦要改為頭聲唱歌,就必須不去追求歌唱的音量,而著重追求優美的音質,這在生理上也是有重要意義的。實際上,盡可能用弱聲和優美的聲音唱歌,能使歌唱者自然地掌握協調使用聲帶及其附屬器官的要領。必須通過這樣的訓練階段,方能使兒童領會優美的聲音概念和歌唱方法。對於這個用弱聲唱歌的階段,我們一定要予以充分的重視。無論如何,要使學生能安靜地、柔和地進行歌唱,這是一個切不可忽視的重要前提。 歌唱是以人體作為「樂器」的,兒童那麼幼小的身體不應該發出那麼大的音量。不少教師無視兒童的生理條件,對於兒童應該有多大的音量缺乏敏銳的感覺。這種胸聲歌唱(真聲、追求音量)妨礙了兒童聲音的正確發展,也不符合兒童生理狀態。正如英國著名的兒童歌唱發聲法權威哈蒂在他的著作里曾警告說「一般兒童在他們未受到相當好的訓練之前,決不允許他們大聲歌唱。否則,美的音質就會消失。年復一年,多少未來可能成為有美好聲音的兒童,由於迷惑於這種所謂的『帶勁的』、『自然的』歌唱,而成為『犧牲品』」。 那麼是不是兒童歌唱就一直是這種弱聲演唱呢?回答是否定的,但是兒童歌聲的必要音量和充實感,只有經過弱聲發聲階段,使兒童的聲帶及其附屬器官充分調整好之後,再慢慢地予以加強,才能夠獲得。不要在兒童剛剛學會用一點頭聲的時候就急於要求增加音量,那樣,必然導致「進一步,退兩步」,這是教師應當務必記住的一點。這好比在體育課上要求低年級兒童做騰空旋轉動作,可以說這是粗暴的行為。當然,因此造成的肢體損傷是易於辨認的,而聲帶的損傷卻不容易察覺,往往使人終生受害。越是期望兒童將來能獲得大音量和富於充實感的歌聲,越是要讓他們注意嗓音的保護。 童聲訓練的第一個目標是獲得干凈、柔和的聲音,而不是追求音量和力度。這是指導發聲時首先必須解決的問題。也就是說:解決了音質問題,自然就會產生音量。音質問題一定要徹底解決。缺乏經驗的教師,容易在解決音質的問題之前,首先考慮解決音量的問題。那些在解決音質之前首先考慮音量或者對音質和音量等量齊觀的人,必定是對童聲訓練沒有經驗或對兒童發聲缺乏理解的人。 四、怎樣解決兒童歌唱的誤區及正確引導兒童歌唱初學歌唱的兒童,多半用真聲,一開口只能唱八九個音,再高些就直著脖子喊,怎麼樣來解決這個問題呢?首先要兒童養成微笑似地歌唱和引導兒童按以下步驟練習:(1)眉開眼笑、目光有神;(2)顴骨向上抬起(微笑狀);(3)張開鼻樑骨後方的腔體(鼻咽腔上方)。都要排在每節課的開頭時間,不宜過長,而且要注意科學性,系統性,要少而精。唱得正確、熟練、每支練聲曲應注意難易程度,一般應當由淺入深,每支練聲曲都有自己的要求,必須按要求去做,同時要糾正兒童經常發生的喉音、鼻音、顫抖音、漏氣、白聲等毛病,不斷給予引導及糾正,還要加以說明講解。總而言之,兒童歌唱發聲訓練必須遵循以下三個原則:第一,兒童歌唱發聲必須使用「頭聲發聲」;第二,指導兒童歌唱發聲必須將追求音質的美放在第一位;第三,訓練兒童歌唱發聲,要採用大致從小字二組d開始的下行音階,這是掌握頭聲發聲要領的捷徑。為了提高兒童表現歌曲的能力,進行唱歌的基本技能訓練是必不可少的。但同時又要注意兒童的年齡特點和接受能力,唱歌技能訓練應遵照教學大綱的要求循序漸近,不能操之過急,否則就會欲速則不達。演唱好歌曲的方法還有很多,這就要求我們認真的備課,體會課標的精神,運用各種教學手段,使教學化難為易,提高歌唱教學的質量。根據兒童的生理結構,他們的共鳴腔體也和他們的身體一樣處在發育階段,共鳴腔體積很小,很不發達。但因為他們的聲帶短而薄,歌唱時大都利用頭腔共鳴,因此我們說好的童聲在音色上應該是明亮、悅耳,像銀鈴一般清脆、透明,歌唱流暢自然。然而不少孩子為了追求這種明亮的聲音而盲目地去擠、卡喉腔,壓迫聲帶,或一味往鼻子里唱,造成僵硬的聲音,而這種聲音往往使人產生錯覺,以為童聲就是這種音色。在歌唱中我們要辨別這種聲音是不困難的。聲音如果是流暢自如,沒有任何擠卡毛病,唱任何韻母的字,都不會影響聲音的音質,字也不會變形。反之,稍高些的音上不去,稍低些的音下不來,音域窄,咬字也常常變形走樣。好的童聲應該是不擠、不卡、不壓、明亮、悅耳、動聽、

9. 幼兒園歌唱活動的教學方法

第一:強調護「嗓」比練「嗓」更重要,處在生長期的兒童,發聲器官非常稚嫩,如果不注意保護嗓音,平時的喊叫、感冒、不正確的發聲方法或用嗓過度等都可能造成兒童聲音的嘶啞或聲帶小結、息肉,嚴重的甚至失聲。

因此,首先應在兒童學習歌唱前,組織專門的嗓音保健課,向家長和學生強調護「嗓」的重要性及護「嗓」比練「嗓」更重要的這一原則。

「輕聲講話」、「弱音發聲」、「合理用嗓」、「半聲練習」,以及包括生活中應注意的不能迎風歌唱、邊跑邊唱和在運動前後、飲食前後、歌唱前後和「四季」等的嗓音保健法。這是一套適合兒童的「嗓音保健法」。

第二:把「看不見」「摸不著」的聲樂技巧,融化在兒童直觀的形象思維中,對於研究兒童聲樂教學的教師必須明確,兒童歌唱與成人歌唱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成人歌唱方法與兒童歌唱方法也是兩個完全不同的范疇,如果用成人的方法來考慮指導童聲,那將難以獲得好的效果。

在聲樂活動中,發現了一些問題,有的教師跟兒童大談聲樂理論中的「位置」、「共鳴點」、「關閉」、「三種唱法」等專有名詞,把學生弄得一頭霧水。在學習中,應針對兒童要用淺顯的、容易理解的方法去達到目的。

美聲歌唱的技巧重要部份是在氣息的支承下,使聲音從喉頭進入到鼻咽腔的通道上,從而獲得較好的頭聲。這是每個學習歌唱者的必經之路,也是兒童歌唱的必經之路。這個聽起來似乎很深奧,老師在訓練時,故意輕描淡寫化,用「開火車「的方法,啟發學生的想像力。

老師說「聲音好比「火車」,「鼻咽腔通道」好比「鐵軌」,火車必須在鐵軌上運行,這是學生們容易理解的淺顯道理,火車到達的方向是「北京站」,老師指著前額的眉心處,示意聲音要唱到的地方;開火車的動力在這里,老師指著腰腹部,示意氣息;

大腦是總指揮,每個同學身上其實都帶著「老師」,這個「老師」就是「耳朵」!當學生聲音不對時,老師風趣地說「你們的老師聽聽,火車離開鐵軌啦!」學生會很快的把聲音調整好;

當注意了上面的「通道」,又不注意用氣息時,老師又說:「火車沒有油了,開不動了!」學生趕緊用手摸腰腹部,注意使上勁,把氣息找回來;

當聲音通過「通道」到達前額眉心處時,老師高興地鼓勵道,「啊!對了,你開的『火車』順利的到達了『北京站』啦!」學生高興得手舞足蹈,很有成就感!訓練,是獲得頭聲的基礎。

第三:輕聲的「哼唱」。一般兒童在他們未受到相當好的訓練之前,決不允許大聲歌唱,否則,美的音質就會消失。兒童要獲得好的頭聲,要從弱聲的哼唱訓練開始。

過程是:抓住自然狀態的「哼唱」訓練有氣息支托下的「哼唱」,使兒童聲帶其各器官充分調節好了之後,再慢慢地予以加強和擴大。如果注意觀察會發現,「哼唱」 其實是兒童本身最自然、最喜歡的狀態,在放學的路上、回到家裡、同學相聚時經常會聽到兒童自哼自唱,這也是最寶貴的歌唱最初時的自然狀態,要抓住這一感覺。因為哼唱「ng」會引起軟齶後面垂直部分振動,並導致鼻咽腔通道的打開,同時放鬆了下顎,在呼吸的配合下從而使學生可獲得較好的頭聲。

閱讀全文

與童聲訓練的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從車內起步正確方法 瀏覽:88
沒想到這才是正確刷牙方法 瀏覽:100
機油量檢測正確方法 瀏覽:724
綠釉水盂瓷器鑒別的方法 瀏覽:376
羽毛快速摳出方法 瀏覽:183
spss常用的聚類分析方法 瀏覽:885
手機音效卡怎麼安裝使用方法 瀏覽:920
梳子線連接方法 瀏覽:670
手機泡水後發燙處理方法 瀏覽:50
短發無橡皮筋盤頭發的簡單方法 瀏覽:204
腿如何撇出樹杈的三個方法 瀏覽:498
肺癌最新治療方法 瀏覽:220
常用一次性口罩正確使用方法 瀏覽:582
食道炎最好的治療方法 瀏覽:541
教學方法中有參觀法嗎 瀏覽:429
如何提高膽量的方法 瀏覽:830
無線燈和開關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922
椰子油漱口方法視頻 瀏覽:988
膽結石排石方法有哪些 瀏覽:707
安卓更新系統後屏幕失靈解決方法 瀏覽: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