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短跑前訓練方法

短跑前訓練方法

發布時間:2022-06-02 05:04:43

Ⅰ 300米短跑訓練方法

300m屬於短跑項目,比200m長100m,不要小看這短短的300m。是非常難的,畢竟有的運動員在速度和耐力的極限下是很難完成200m的,何況是多出100m,所以訓練起來遠比200m要蘭。

Ⅱ 短跑比賽前如何訓練

力量、柔韌、小肌肉群力量好多,至於怎麼練請看在國內外大型的田徑運動比賽中,必定設有短跑項目100米、200米、400米等,特別是100米比賽,它的含金量最大,影響力最大,是最扣人心弦的一項比賽。本人多年來一直在基層學校摸爬滾打,並且負責訓練的正是短跑項目。因此,對於如何進行短跑的訓練,自己感受良深,謹以此文和同行們共同探討。

短跑項目是屬於極限強度工作項目。生理學、生物化學的理論認為極限強度工作屬於由無氧代謝方式供給能量。短跑技術要求人的軀干稍前傾,但不能低頭彎腰。兩臂應彎曲在體側做前後擺動。由此可見,短跑技術要求特別高,是一項要求全身配合,反應快,靈活性高,強度大的激烈運動項目。我在平時的訓練中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發展爆發力練習

爆發力由兩個有機組成部分確定,即速度與力量。因此,可採用以下練習方法:1、跳深;、2、縱跳;3、負重縱跳;4、負重蹲跳起;5、負重深蹲;6、負重弓箭步交換跳。

二、柔韌的練習

柔韌素質是指人的各個關節活動的幅度,肌肉韌帶的伸展能力。它在短跑運動中具有重要意義,尤其是對於增大運動員的步幅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在訓練中通常採用以下方法:1、體前屈練習;2、把桿拉腿;3、縱、橫臂叉;4、肋木體前後快速屈伸;5、踢腿(正、側面以及外擺內合四個方面),盤腿坐膝等;6、快速的蹲立練習。

三、動作速度的訓練

這個環節是短跑訓練的關鍵,我通常採用的方法是輔助練習法、重復法、比賽法和游戲法。其中比賽法是進行速度訓練經常使用的方法,由於速度練習時間短,經常使用比賽法,能使運動員情緒高漲,表現出最大速度。和比賽法作用一樣,可以激發運動員高漲的情緒,同時,由於游戲過程中能引起各種動作變化,還可以防止因經常安排表現最大速度的練習而引起的「速度障礙」的形式。

一直以來,我們把小步跑、高抬腿跑、後折疊跑、後蹬跑、跨步跳,作為比較傳統的短跑的專門性技術練習,認為在短跑技術練習過程中,正確的掌握上述的幾種練習是必要的。但隨著短跑技術的發展,筆者認為在正確分析與研究的基礎上,應有所繼承與發展。
現代短跑技術更重視技術的規范化,表現的動作更加符合運動生物學和解剖學的原理,更加重視短跑的擺動技術和下肢的伸髖扒地動作,動作高頻率大步幅自然平穩,重心上下起伏小,上下肢動作配合協調,有明顯的節奏感。單步技術中,表現為縮短支撐時間和騰起的角度減小。綜上所述,作為短跑的專門性技術動作練習,就要有促進此種技術的形成或發展的作用。
小步跑練習,主要是強調膝關節相對放鬆情況下的伸膝扒地技術。這是符合短跑技術原理的。這是需要指出的是,伸膝扒地的發力點應在髖關節上,而不是膝關節上,也就是說扒地的用力意識集中指向於髖關節。有些教練指出的小步跑幅度太小,找不到在短跑技術中的動作表象問題,本人認為應對這個技術加以正確的認識,小步跑這個動作,在加大抬腿、送髖的技術環節下,就是一個幅度較大的高抬腿跑技術。初學者先通過小步跑練習來培養髖發力、腳扒地的動作意識,然後再過渡到高抬腿跑。在高抬腿跑練習中,在高重心的前提下做到重心的平穩和擺動腿的積極前擺與腳扒地。隨著向前速度的增加過渡到快速跑。
大小腿的後折疊前擺技術被認為是短跑技術中的難點之一。大小腿折疊越好,越能縮短擺動半徑,減小擺動阻力,從而加快擺動速度,增大後蹬的力量。在途中跑中,大小腿的後折疊動作是一個隨勢動作,支撐腿隨著蹬地後的慣性,使膝關節折疊屈曲。膝關節的屈曲是被動動作,是與大腿後群肌和小腿肌的積極收縮相關連的,並且與相關肌肉的柔韌性和膝關節、髖關節的靈活性有密切關系。後折疊跑是有意識的強調後折疊技術的一種練習。初學者折疊前擺的幅度可小些,隨著折疊技術的提高,逐漸加大前擺的幅度,與高抬腿技術有機結合起來。在短跑的訓練中,要自始至終地加強後折疊意識的培養,特別對於初學者來講尤其重要。
爭議最多的是後蹬跑和跨步跳兩個練習。後蹬跑技術主要發展後蹬技術與後蹬能力。現代的短跑技術已從有意識的後蹬轉變成有意識的伸髖扒地,但並不說明可以疏忽後蹬技術。對目前國內外的優秀短跑運動員進行比較,國外優秀運動員的後蹬角度普遍小於國內選手。造成這一技術差異的原因,筆者認為主要有以下幾方面:⒈擺動腿擺動的向前性不夠,以擺促蹬的能力不強;⒉全身的協調用力能力較差;⒊形態之間的差異。前兩個因素通過後天的訓練可以有所改變。傳統的後澄跑練習注重髖、膝、踝關節的充分蹬伸。在一定程度上發展了關節的力量和支撐能力,但在整個跑的結構中卻阻礙了腿的擺動意識和伸髖扒地技術,可謂弊大於利。跨步跳練習一直以來是作為下肢的快速力量練習來看待的。但從跨步跳的技術結構來研究,發現跨步跳所要求的擺動腿以膝領先積極前擺和腿的積極伸髖扒地技術正是現代短跑所提倡的,而且較之跑的動作更為積極。著名力學專家艾立爾博士研究發現,在跳遠騰空起跳中,起跳腿所獲得的蹬地力量有63%—65%來自於擺動肢體,這就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啟示。其次,積極的伸髖扒地能加快步頻和縮短支撐時間,已被研究證明。綜上所述,跨步跳對提高短跑技術有著積極的作用。
短跑除了技術性很強,心理素質方面的要求也很高。在訓練和比賽中要養成運用良好技術的習慣,不可操之過急,任意破壞節奏。只要這樣才能為短跑水平的提高打下堅實的基礎。

Ⅲ 田徑中的短跑,應該怎麼跑有什麼訓練方法

在短跑中,最好快速起步,在中間車道按順序加速,最後跑到終點。這種節奏對運動員的大腿肌肉和上肢擺動非常實用,而且道路很平坦!此時事故時有發生:運動員身體重心不平衡,前傾,造成傷害。這類事件主要發生在沖刺階段。記住不要突然而猛烈地奔跑,要有秩序地工作!

短跑的訓練方法是圍繞整個技術動作設計訓練計劃。在短跑肌力訓練中,主要是提高肌力和肌肉收縮速度。肌肉收縮的方法和肌肉形成的手段非常重要:例如,肌肉力量的基礎訓練應與吸入、呼吸和呼氣相結合,緩慢的肌肉收縮、停止、收緊和放鬆以及負重訓練應在集體仰卧起坐中進行大約8~12次。這樣,訓練肌肉的面積增加,肌肉突起測量肌肉的緯度,例如,劉翔用20公斤重的燒烤部位練習軀干肌肉力量後,肌肉衰竭嚴重影響了劉翔的身體力量。教練孫海平在球童負重訓練組結束時立即進行徒手阻力的軀干肌肉快速收縮訓練,為了改變肌肉收縮速度,提高劉翔中心區肌肉力量的爆發力。

Ⅳ 最近准備要參加短跑比賽了,應該如何進行鍛煉

第1點在短跑之前應當做好充分拉伸活動,以防肌肉受損。第2點每天適時適量的進行短跑訓練,不可高強度操之過急。

Ⅳ 短跑的訓練方法

Ⅵ 如何快速提升短跑速度

提升短跑速度的方法如下:

第一種方法:在跑步前刺激你的身體。

我們可以簡單地做熱身運動來幫助身體快速進入狀態,然後慢慢地在那兩圈跑步,首先讓身體得到刺激,從而提前得到興奮。這將有助於我們的身體在實際跑步中得到更好的結果。

第二種方式:蹲式訓練

我們可以通過蹲腳來幫助我們的腿變得強壯,這樣我們就有一雙有力量的腿。

第三種方法:上山跑訓練。

上坡行駛是在一定坡度的地面上進行的。上坡跑一直是跑步訓練中一種有效的訓練方法。許多女性甚至使用這種方法來減肥,因為上坡跑步會消耗更多的熱量。

我們的跑步朋友可以用這種方法來練習,這種訓練方法可以幫助腿部有更多的力量,在真正的短跑中,會更加方便,短跑速度會更快,效果會更好。

短跑的動作要領

1、啟動技術。起步的目的是使身體快速擺脫靜止狀態,獲得向前的動力,為起步後的加速跑創造有利條件。沖刺可以從蹲或站開始。起跑過程包括三個階段:「各就各位」、「准備」、開炮(發令槍、鳴笛揮舞小旗、或喊跑口令。

使用深蹲啟動時,當啟動者發出「各就位」的口令時,雙手撐地,重心適當前移。雙手距離與肩同寬或略寬,頸部自然放鬆。眼睛目視前方及下方40 cm,注意初步密碼。聽到初步口令後,深呼吸,穩定冷靜地抬起臀部,肩膀稍微超出起跑線。

2、在路上跑。途中跑是整個短跑中距離最長、速度最快的一段。它的任務是繼續發揮和保持高速運轉。途中跑步過程中,要求大腿快速向前擺動,步幅大,兩臂相互協調,擺動腿向前擺動的幅度和速度加大,雙腿快速交換步頻,上下肢相互協調,才能達到良好的效果。

3、跑在最後。完成跑的任務是在跑完終點線的途中盡量保持高速跑。在距離終點線15-20米處,盡量保持上半身前傾的角度,加快步伐,擺動雙臂的速度和力量。在距離終點線2-3米處,上半身快速前傾,上半身向前撞擊終點線。

Ⅶ 短跑怎麼跑得更快

短腿想要跑的快的方法是有比較多的,可以在平時加強體育鍛煉,提高跑步的頻率,從而提高跑步的速度。短跑跑的快是需要提高前期的爆發力,讓速度迅速的上升起來,而且在平時堅持去鍛煉,促進肌肉之間的磨合,而且要注意跑步的姿勢,大家可以來了解短跑的方法,提高大家的運動量。

1、鍛煉耐力

耐力性鍛煉的方式有步行、健身跑、游泳、自行車、劃船、登山及某些球類運動,也可因地制宜採用原地跑、跳繩、爬樓梯等方式。

耐力鍛煉可分為有氧耐力和無氧耐力。有氧耐力運動包括長跑、游泳、登山、健美操等。無氧耐力運動包括爆發運動,如短跑、跳高、跳遠等。

2、累積力量

爆發力較差的人應注意縮短運動距離。以長跑為例,可以從每天500米開始,逐漸過渡到800米、1000米等。鍛煉可選擇引體向上、俯卧撐、蹲起、跳台階、快速跑等運動,也可藉助啞鈴、拉力器等器械。

3、挺胸擺臂

因為在跑步過程中,人體在不斷的消耗能量,容易出現疲勞狀況,這時如果能保持抬頭挺胸,那麼對改善駝背狀況很有幫助,有助於改善人體的呼吸循環系統以及建立正常的記住狀態。

在跑步過程中前後擺臂,可以保持身體的平衡性和協調性,使身體更自然的擺動,擺臂時要前不漏手,後不漏肘,自然的隨著腳步而擺動。注意跑步姿勢,身體前傾,前後擺臂,很多人經常左右擺臂。跑時避免左右大幅度晃動。

速度取決於步幅和頻率,頻率是很難提高的,應該努力加大步幅,可以通過盡量加大擺臂的幅度來調節。

4、鼻吸嘴呼

跑步時的呼吸是深遠而悠長的,一般採用鼻吸嘴呼,體力下降較為嚴重是可以採用嘴吸嘴呼方式。

5、落地緩沖

很多人跑步都是全腳掌著地,落地時的聲音也比較大。而正確的動作是,跑步騰空腳落地時要腳跟先著地,然後再過渡到全腳掌,這是對腳踝、膝蓋的一種保護,防止骨膜炎的發生。

Ⅷ 如何提高短跑速度

不管是有氧訓練還是力量訓練之餘,跑步都是一個極佳的選擇。

每位跑者間的風格也各不相同,有人喜歡聽著音樂慢跑,有人喜歡越野跑欣賞風景。

但對於喜歡追求速度的跑者來說,如何提升最大速度和變速能力是他們非常關心的話題。

雖然增加跑步頻率、進行力量訓練都有助於提升速度,但從專業角度來看,光有這些還不夠。

今天就來看看,專業短跑選手為了提升速度是如何訓練的。

以下指導內容均來Cody Bidlow,美國一位前短跑選手,百米個人最好成績10秒69,現為一名跑步教練。

首先告訴大家,一個完整的跑步訓練至少要包含以下6部分。

力量訓練爆發力訓練特定力量訓練增強式訓練雪橇訓練短跑訓練接下來對這6種訓練進行展示與講解。

1、力量訓練

力量是爆發力的基礎,而且力量上來後,跑步受傷的概率會降低很多。訓練動作主要圍繞健身時常用的深蹲、硬拉進行。

硬拉

比深蹲更能練小腿。

箱式深蹲

分腿深蹲

分腿深蹲或後腿抬高的方式,對提升加速能力更有針對性。

羅馬尼亞硬拉

直立——下放——再拉起,這是羅馬尼亞硬拉的完整動作,它更注重下放階段,能充分鍛煉到大腿後側的腘繩肌與背部的豎脊肌。

2、爆發力訓練

業余跑者中注意爆發力訓練的人估計比較少,先看一下力量與爆發力的區別。

這是力量訓練。

這是爆發力訓練。

訓練動作都是採用舉重中的動作。

窄距高拉

高翻

低位抓舉

深蹲跳

由於以上動作要求一定的力量基礎和技巧,可以選擇其中1到2個進行,重量也可以調低,比如深蹲跳可以使用空杠。

3、特定力量訓練

針對在跑步中容易受傷或對加速非常重要的部位,比如腘繩肌、髖屈肌、內收肌、小腿肌肉。訓練動作有:

仰卧腘繩肌支撐

俯身髖屈肌交叉步

北歐腿彎舉

鍛煉大腿後側的股二頭肌(控制膝蓋彎曲與大腿伸展的動作),對提升加速能力很重要。

單腿背屈伸

鍛煉主導伸髖與彎曲膝蓋的半膜肌、半腱肌,提升最大速度。

史密斯機高抬腿

快速落地與抬腿,鍛煉踝關節、膝關節以及它們的協調能力,也能提升核心力量,提升最大速度。

坐姿提踵

鍛煉小腿肌肉,提升加速能力。

4、增強式訓練

也是主要提升爆發力,在跑步和拳擊等需要速度的運動中很常見。訓練動作有:

蹬地跳

鍛煉肌腱(將肌肉連接到骨頭的結締組織)

分腿深蹲跳

提升加速能力

縱跳

提升整體彈跳能力,可以單腿,也可以雙腿負重。

直腿跳

單腳階梯跳

跑步中都是單腳支撐、轉換,所以這個訓練最接近真實的跑步。

5、雪橇訓練

在所有抗阻力訓練中,雪橇訓練的優先性最高,是提升加速能力必不可少的訓練。

大重量行走

大重量加速跑

一般使用的重量在體重的50——80%。

6、30-60米短跑

對於短跑選手來說,這是最直接的訓練形式,把跑步技巧、力量與爆發力訓練綜合起來。

總結雖然以上訓練針對短跑選手,但業余跑者仍可以借鑒其中的特定力量訓練與增強式訓練,因為這兩方面多數人都可能練得較少,所以收益會更高。

最後的最後,對於跑步來說,力量是根基,加速能力、跑步技巧、跑姿都是建立在良好的力量基礎上。

Ⅸ 練短跑的方法

先鍛煉肌肉力量,然後練變速跑。

閱讀全文

與短跑前訓練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撩帥哥最有效的方法 瀏覽:767
小型投資者最佳方法 瀏覽:500
國內羅西尼自動手錶如何調試方法 瀏覽:786
裝修支線的連接方法 瀏覽:747
經常愛放屁有什麼方法可以治療嗎 瀏覽:780
浙江應變測量系統方法指南 瀏覽:172
簡單的折紙信封的方法 瀏覽:678
可暖使用方法 瀏覽:444
物理最基本的研究方法 瀏覽:85
雙母音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79
素麻花的製作方法視頻 瀏覽:564
旅遊失溫的解決方法 瀏覽:343
敲木架陶瓷瓦的安裝方法 瀏覽:315
2連續乘以十個2的簡便方法 瀏覽:904
葯物分析tlc雜質檢查方法 瀏覽:203
java類方法有什麼用 瀏覽:925
6聽筒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965
柳樹種植方法 瀏覽:389
美雄諾龍的檢測方法 瀏覽:267
99乘78的簡便運算方法 瀏覽: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