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小學英語語音教學
學好語音是學好英語的基礎,搞好語音教學是英語入門階段教學的關鍵,這是廣大英語教師多年來的經驗總結。然而在教學中我發現,學生的語音學習效果並不理想:拼讀能力差,記不住音標,單詞或句子的語音形象和文字形象對不上號,更主要的是學生對語音有了「怕」「怵」的不良心理。因此,如何有創新地進行,讓學生輕松愉快而又順利地過了英語這一關,成為擺在廣大小學英語教師面前的共同課題。 一、觀念上的創新。
首先,要把握的目地與要求。有的教師認為在中加入語音特別是音標,是加重學生的學習負擔。實際上,從語音學習的發展過程來看,使用音標有利於學習者更好的掌握語音。一旦學生學會了音標,不僅在學習生詞時會輕松許多,而且溫習單詞或遺忘單詞發音時也可以不在需要教師的幫助,因此提高了效率。
其次,必須破除「我教你學」的教學觀。雖然,「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但如果教師把教學的重點放在枯燥的「傳道」和乏味的「授業」上,學生就會對英語產生畏懼感。甚至是厭學情緒。建構主義理論認為,學生是知識的建構者,是「學」會知識的,而不是「教」會的。因此,教師教授語音時應努力讓學生會獨立思考,使他們具備獲取信息和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理,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並進而具備應用知識和創新知識的能力。
第三,要把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語音的興趣放在英語語音教學改革和創新教學的首要位置。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才會產生學習動力,產生情感的火花,而興趣的情感是持續發展的內驅力。如能讓學生感受到英語語音學習的樂趣,才能使之持續下去,那麼對學生語音能力的發展過程以及整個英語素質的提高將產生極大的效應。
二、模式上創新。
以往英語語音教學模式以知識傳授和技能訓練為主。其弊端在於:重講授輕自學,重注入輕發掘,重共性輕個性,重眼前輕長遠等,不利於體現教學民主,不利於學生個性的發展,不利於學生學習興趣、創新意識和創新思維的培養等。要根據教材特點以自己的教學實踐探索另外一種小學英語教學模式:拼讀比較為主,音型以對照為輔。小學語音教學的目地,小學生應掌握絕大部分音標,但沒有必要掌握音與形的關系,尤其是一些較難的語音規則。因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重於音標的反復拼讀和發音的比較,如/keit/, /kait/.久而久之,學生就會獨立掌握音標的拼讀方法。盡管語音與拼寫的關系並不是教學的重點學生碰到一個生詞也沒必要根據語音規則去揣摩其發音,但是在不斷的練習和實踐中學生會自然體會到語音與拼寫的一些簡單對應關系。
因此在小學語音教學過程中不應當要求學生記住過多音形對應關系。
三、方法上創新。
傳統的語音教學方法,如講授法,訓練法,比較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但隨著觀念的更新,模式的創新,在教學中則更多的考慮教法的創新,更多的運用一些創新教學的方法,如討論,發現法,問題法,情感交流法,自我實踐法,尤其要注意要運用一些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主動性,有助於學生自學探求新知識的教學方法,同時還得對學生加強學法的指導。
學好語音不僅是為學好英語打下堅實的基礎,而且能讓孩子們在經驗中總結並創新出掌握單詞的捷徑.博師堂國際教育培訓機構為小學生兩審定製了美式音標課程,內容包括母音,輔音等國際標准音標的發音練習,以及如何巧背單詞.我們的教師憑借多年教學經驗獨創了自己的教學方法,力求在教學基礎上不斷創新,讓孩子們在學習中體會到學習英語的樂趣.
『貳』 小學英語教學有哪些常用的教學方法
英語課堂字母游戲
看誰快
這是一個訓練學生聽字母的游戲,將全班分成兩組,一組學生持大寫字母,另一組學生持小寫字母,教師快速念字母,要求持有該字母的學生迅速站起來,最先站起來的人得兩分,後站起來的得一分,沒站出來的得零分,得分多的組獲勝
聽音辨字母
這是一個訓練學生辨別字母的游戲。教師可將讀音易混的字母分別寫在板上,如GJOW,等,准備2~4套,同時將學生分成2~4個小組,每組抽一名學生到前面向全班站好,教師發給每人一套卡片(2~4張為宜),游戲開始,教師念其中的一個字母,學生應立即找出並高舉起該字母,先找對的得2分,後找對的得1分,沒找對的不得分,最後得分多的組為優勝。
英語課堂句型對話游戲
聽指令做動作
這個游戲可訓練學生聽祈使句並迅速反應的能力。教師可快速說出一些祈使句,如:Touch
your
head(eye,ear,nose…),Put
up
your
hands.
Close
your
eyes.等,學生聽到後便做這一動作,最快最準的獲勝。可以用來發出指令發出指令的詞句還有:
Touch
your
book(your
pen
,the
desk…).等,這個游戲也可以用競賽的形式進行,可將全班分成若干小組,每組抽一名學生,一起到前面做動作,做錯了就被淘汰,最後剩下的一人或兩人為優勝,給該組記10分。然後各組再抽另一名學生到前面來,游戲繼續進行。
薩姆說(Sam
says)
這個游戲在人教中學新教材中叫「Polly
says」,玩法與前一個游戲差不多,不同的是教師在發出指令前可以說「Sam
says」,則學生做此動作,指令前沒有「Sam
says」學生則不做此動作,如教師說「touch
your
nose」,而學生做了摸鼻子的動作,便算錯了,要扣分。這個游戲同樣可以用競賽的形式進行,每組抽一名學生,一起到前面做動作,做錯了就被淘汰,最後剩下的一人或兩人為優勝。
目前比較流行的幾種小學英語教學方法大致歸納為以下四點:
1.
愉快教學法
教師在教學中,應使整個教學都彌漫著一種和諧、融洽、振奮、飽滿的情緒氣氛。同時,在教學時,使學生進入語境,創造情景,幫助學生通過英語直接理解教學內容意思,養成用英語思維的習慣。其次,在教學過程中,安排一些興趣活動。如:唱歌、游戲、饒口令等。運用這些靈活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樂中學」又在「學中樂」。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成功與快樂總是相伴而行的。那麼,教師在教育中就應該運用好表現──成功──快樂三步曲方法,尤其對後進生,要多給予肯定評價。
2.
演示法
演示可以使學生獲得豐富的感性材料,加深對事物的印象,特別是教學一些字母、單詞時,利用實物、圖片、表情動作等創設大量的視覺情景,對兒童反復進行大量的可理解性語言輸入,進行反復多遍的聽說活動。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增強演示效果,而盡可能快的使學生的認識上升到理性階段,形成理性階段,形成概念,掌握事物的本質。例如:在學習字母時要充分利用卡片;在新授單詞的時候可以用實物來演示,例如「pen」「bag」「book」等。在新授的Is
it
a
...」時,可以直接利用學生手中的實物來進行對話,並且鼓勵每一個孩子積極參加到學習中去,要以滿腔的熱情去對待每一個孩子,對他們學習中的每一個進步及時給予肯定、表揚、獎勵等,讓所有的學生在對自身學習的滿足中提高學習的積極性。
3.
模仿練習法
學習英語模仿練習是很重要的方法,小學生要說得准確,首先必須看得准,聽得准。因此,教師在范讀字母、單詞或句子之前,要讓學生聽老師的讀音,看老師的口形,並鼓勵學生大膽開口,敢於大聲講英語,說錯了及時糾正,並注意將正確的音與錯誤的音進行比較,反復訓練,以免在語音上給學生留下後患。另外,應鼓勵學生課下盡量用所學過的常用表達方式進行相互對話。因為我們不是單純為學語言而教語言,而是在用中學,在學中用,培養運用語言的能力。
4.
講授法
英語並不像我們的母語──漢語那樣從小就開始學說、理解和運用。而英語對於我們小學生來說就顯得特別難學。所以,教師進行一定的講解,講述和講讀是十分有效的。但是,講授法並不是照本宣科,單板、生硬地向學生灌輸,而是講授要有一定的啟發性,更要穿插一些其他的教法與之結合起來。
『叄』 如何有效的進行小學英語語音教學
可以的話,建議還是先教一下,孩子們怎麼發音,然後在來給他們多聽發音,讓他們多模仿跟讀,可以在小飛機英語上邊來給他們聽發音,還可以在這個上邊來跟讀課文適當的布置一些練習作業,(老師這個上邊可以看得見進度的),督促他們多讀多練。
『肆』 小學英語中常用的教學方法有哪些
1.導入法:包括直接導入
,游戲導入
,情境導入
,多媒體教學
,故事導入
,歌曲導入
,懸念導入
,對比導入
2.交際法:是根據意念項目和交際功能發展學生交際能力的系統教法。其目的是為了讓學生能運用言語進行交流,重要的是使學生能夠考慮到進行相互交流的人們的作用和地位,考慮到所涉及的題目和情景,從而能恰如其分地運用語言。
3.
游戲教學法:用游戲形式復習單詞、句型,練習新語言點,使學生寓學於樂,在活潑、輕忪、愉快的氣氛中自然而然地獲得英語知識與技能。游戲要求簡短易行,有趣味,而且要與本課教學內容緊密相關。
4.
情景教學法:情景是教師創設或模擬的生活場景,應具有真實、生動、實用的特點,便於學生將所學語言材料進行綜合、創造性地進行表達交流。這種練習方法,有接近生活的交際功能,而且能變單調、機械的句型操練為活潑、生動的交際性練習。
5.
動作教學法:在低年級英語教學中,用具體形象的手勢、動作來輔助英語學習,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果。
6.
活動教學法:就是按照學生身心發展過程中的不同階段來設計、布置情境,提供材料,讓學生積極參與自由操作、觀察思考。通過活動讓學生自己認識事物、發現問題,得出答案,發掘學生潛能。
7.
三位一體教學法:是根據字母、音素、音標三者的內在聯系業務和交叉關系將三者融為一體進行教學的方法。
8.
自然法:這種方法允許學生根據自己對已學知識的熟練程度來參加活動。
9.
全身反應法:調動學生的感覺器官,讓學生通過全身各個部位的不同動作達到記憶的目的。
10.合作學習法:讓學生通過參加Pair
work和group
work活動,給學生練習語言並互相學習的條件和機會。
11.
功能意念法:這種方法是教師集中提供給學生在某次會話時或某種情境中可能運用的有關語言,讓他們感知其功能,在交際中運用。
『伍』 關於小學英語語音教學,您有哪些好的語音教學策略學習完《英語教師課堂656
關於小學英語語音教學,您有哪些好的語音教學策略?學習完《英語教師課堂話語與小學英語課堂教學》這門課程後,請談談您的收獲。 如何提高小學英語語音教學 學英語的學生都應該有這樣的認識:英語語音在他們與人交流時起著重要的作用,是他們展示自身形象的一個重要方面。因此,小學英語階段應重視學生的英語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和諧發展,而其中語音是語言的教學的基礎。作為一名小學英語教師,本人在學生的語音教學方面尤為重視。在本學期開學本人剛接手低年級英語課時,本人發現很多學生往往只能依靠死記硬背和用漢語注音的方法來記憶單詞,這樣不但會給學生帶來英語學習上的困難,而且也會給老師帶來很多糾音的困難,從而造成課堂教學質量差。因此,不管怎麼強調入門階段語音教學的重要性都不為過。以下是本人在教學實踐中總結出來的一些教學方法:1 教唱英文歌曲,游戲結合本人在剛開始教授三年級學生生字母時,都會首先教會學生唱字母歌曲,在教唱的同時,注意糾正學生個別字母的發音。在學習過程中,每個學生都會因認真、出色地學習而獲得一張字母卡片,到復習環節時,老師每說到一個字母就要求持有該字母卡片的學生站起來並領讀相應的字母。在教授新單詞時,本人會首先告訴學生們單詞是由字母組成的我們必須會懂得把單詞拼讀出來,然後引導學生根據新授的單詞用手中的字母卡片拼出來,並要求手持新單詞字母卡片的學生站到全班學生的前面來,其他學生就會讀出字母及整個單詞了。這樣的教唱英文歌曲和游戲結合的教法不僅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參與的積極性,而且還使學生能夠輕松、愉快地明白了單詞的構成規律,並達到了寓教於樂,學有所得的目的,更重要的是增強了學生學習英語的信心和興趣。2 將音標的教學融入平時單詞、短語和句子的講解中單教音標知識、拼讀方法是不夠的,我們應該要讓學生在不斷的實踐過程中去體會、去摸索、去總結,只有在運用中才能得到長時期的鞏固。小學生的記憶特點是:「學得快,忘得快。」這就要求我們教師要善於啟發和引導學生在聽和模仿的過程中注意發現和總結、歸納語音規律,幫助學生記憶,以提高學習效率。在教學過程中,本人總是通過開展各種活動去幫助學生掌握字母組合與音素發音的規律,培養學生遇到生詞就能夠自己拼讀出來。如:在教授新單詞時,本人採用單詞分解,對應發音的方法來促進語音教學。以 book 為例, /b/-/u/-/k/教師與學生能夠很輕松說出輔音字母b,然後他們會自主地發現,這時,教師馬上帶領學生根據規律認讀其他單詞black,並進一步讓學生鞏固讀音規則。然後師生一同唱出順口溜,這樣,學生對於字母組合規律也能夠摸索出規律,並能夠做到見形而知音,聽音而知形,音形對應。3 另外,在每一節課中,每學一個新單詞或短語時,本人都堅持這樣一個原則:先音後詞、以音帶詞,即先讓學生試著去拼讀這個單詞的音,然後試著去分析單詞的音標,了解詞義,這樣,學生就會在學習中感受到音標是非常有用了。在句子教學中,本人還注意引導學生發現詞與詞之間的語音發生了什麼變化,然後向他們指出詞與詞之間可以發生連音、爆破、連讀等語音現象,鼓勵學生根據模仿發音、比較發音,並且有意識地更正自己的發音錯誤。同時,告訴學生一個片語連續在一起形成一個意群,意群之間可以稍微停頓一下,並且注意重音的單詞往往是句子的重點詞語。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可以發現:英美人聽不懂很多中國人說的英語,這是因為中國人講的英語不連續、不注意爆破、連讀、意群等。因此,語音語調的教學要從頭抓起,注重完整的語音語調教學也是非常重要的。4 教師示範到位,學生注意模仿語音教學時,教師要示範發音,讓學生通過觀察教師示範的口型,聽教師的示範發音,配以講解,來感知英語的語音、語調,為學生在語音的表達上提供模仿的榜樣。學習英語發音,最基本、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模仿。特別是小學生,他們年齡小,模仿能力強,你怎麼教,他就怎麼學,不需要做任何講解。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本人認為最有效的教學方法就是:模仿應先集體後個別,先低聲後高聲或高聲、低聲交替進行。在聽得清、發得準的基礎上,借用所學詞彙在理解的基礎上反復練習。小學英語教學中的語音教學的整體性體現在以字母帶音標,以音標學單詞,以單詞學句子或以句子學單詞,音標、詞彙、句子的教學互相滲透,反復循環,教師要教授學生在真實的語言交際中培養學生的語感。這就要求教師首先要養成准確、標準的語音語調習慣。當然,模仿練習的方式方法應該多樣化,避免枯燥乏味。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我們的英語教師更要注意教給學生獲取知識的方法,在小學中教師要注意發展學生運用音標的能力,提高運用的水平,讓學生能使用**常交際用語,進行簡單的交流,做到大膽開口,發音正確,養成響亮清晰讀英語、說英語的習慣,認真模仿語音、語調,以培養語感。並讓學生掌握一種解決英語單詞強有力的武器,掃清英語學習的最大障礙,為他們將來的繼續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學習《英語教師課堂話語與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收獲教師用語不僅是教師執行教學計劃的工具,同時還是學生語言輸入的一個重要來源,因此它在組織課堂教學和學習者的語言習得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就像一根線,把教師的每一個教學方法、教學環節串連起來,幫助教師順利地完成教學計劃。在課堂教學中,英語既是學生學習的目的語,同時也是教師用來教授英語的載體。教師話語就成為學生能夠獲得可理解的目的語輸入的最重要來源和模仿樣板。教師話語另一個重要作用就是引導和組織學生積極參與各種交際活動,為學生創造交流信息、表達思想的環境和機會,使他們通過有意義的語言運用和意義協商習得語言。因此英語教師的話語運用得是否得體貼切,直接影響著英語語言的輸出及學生交際能力的培養。在某種程度上,教師話語的數量和質量會影響甚至決定課堂教學的成敗。合理准確規劃教師課堂用語有研究表明教師話語佔用課堂時間過多的原因主要源於以下幾個方面:教師多年養成的習慣和教學方法;害怕學生不解;一成不變的使用一些不實用的解釋;課堂上不活躍的學生希望多聽少說。要解決這些問題,教師就要合理規劃教師用語。在每次走進教室之前,教師心裡應該明確自己這一節課的具體目標,其用語應該緊緊地圍繞著這一目標展開並為其服務。教師用語必須具備標准、清晰、准確、細致、中肯、目的明晰、難度適宜這鮮明的特徵。它應能清楚地表達諸如開始上課、轉入另一個話題、結束上課等活動的具體步驟。教師應該更多使用精確的完整的語言而不是被簡化了的話語,因為那滿足不了學生要求提高他們的聽力和口語能力的需要。這就要求教師把握好話語難易程度,控制使用的生詞量,避免使用復雜、生澀的句子,循序漸進地增加話語的難度。當教師話語超出學生的理解程度時,教師就應該用例子重復、闡釋難句或者調整那些復雜的句子結構來幫助學生掌握;教師要盡量避免在課堂上使用漢語,培養學生脫離母語用英語去理解思考問題的能力。而且,教師話語應緊扣課堂所講內容,為學生創立一個便於理解、學習的語境。
『陸』 小學英語常用教學方法
一、聽
英語教學不僅要教學生英文的語言知識,更重要的是教學生掌握英語的言語技能,因此,眾多英語專家都強調「聽說領先」的重要性。具體到小學英語的「聽」的教學,就是:「從學生學的方面來說(以下簡稱從學的方面說),要多聽老師、磁帶或其他聲音媒體的范讀,也要有針對性地對比著聽聽同學、自己的讀音與范讀的異同;從教師教的方面來說(以下簡稱從教的方面說),不僅要多聽學生(尤其要多聽單個學生)的發音,以檢驗自己的教學成果,而且自己也要多聽標准語音,不斷提高自身的語音水平。」
二、說
筆者此處所指的「說」不僅包括「說話」,還包括「朗讀」。聽了范讀之後,經過內部消化,再用 「說」的方式將學習的成果表達出來,這才是學習英語的一大目的。具體說就是:「從學的方面說,認真模仿和跟讀范讀者所讀的字母、音素、單詞、句子等,並經常朗讀所學內容,在盡可能的情況下,多運用英語與他人交際;從教的方面說,在課堂上要堅持用英語教英語,在課外也要盡可能用英語與學生交流。」
三、讀
筆者此處所指的「讀」專指「閱讀」,而不包括「朗讀」。小學階段學生由於所學英語詞彙量少,閱讀能力一般較差。但應盡量創造機會,讓學生從開始學英語就培養閱讀的習慣、多找一些與自己所學英語水平相匹配的英語讀物來閱讀,以鞏固和發展所學英語知識。具體說就是:「從學的方面說,要經常閱讀已學過的課文、對話和教師自編的小短文、小話劇、現有的簡易英語讀物等;從教的方面說,要多多閱讀有關本專業和教學方面的書籍,增強自身素質,提高自編短文的水平,多看學生的習作。」
四、寫
與「讀」相似,小學生「寫」的水平有限,但又不能完全不寫。要本著學以致用、邊學邊用、以用促學的原則,從一開始就加緊「寫」的訓練。具體說就是:「從學的方面說,要多做連詞成句、修改病句、翻譯、看圖寫話、小日記、小短文等練習;從教的方面說,要經常給學生撰寫可供閱讀的短文、可供表演的短劇等。」
五、看
心理學家認為,小學生的認識活動以 感性認識為主,而人的感覺活動又以視覺為主。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要多利用一些形象具體的東西來幫助學生加深映象,促進記憶。具體說就是:「從學的方面說,要多看老師的口形,認真看好老師出示的直觀教具,仔細觀察老師的表情、動作、眼神、體態等以幫助自己理解所學內容;從教的方面說,要多給學生看實物、圖片、模型、動畫等以提高教學效果,多觀察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反應以調整自己的教學。」
六、思
雖然小學生的認識活動以感性認識為主,但若不從一開始就加以理性認識方面的指導,學生往往學得很膚淺,甚至與教師的期望大有差異。因此,充分給予學生以思考的機會將對學生學習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具體說就是:「從學的方面說,要經常思考『教師所教知識自己是否已聽懂?』、『自己的發音與標准音有多少差別?』、『現在所學的知識與以前所學的知識有什麼聯系?』、『怎樣讓學習的效果更好?』等問題;從教的方面說,要經常思考『自己教學的方法是否得當?』『學生的學習效果如何?』『怎樣用更好的方法達到效果?』等問題。」
七、動
小學生生性好動,而「動」對於學生加深記憶、促進理解所學知識又大有好處。因此,適當地讓學生在上課時邊學邊動,對教學是很有幫助的。具體說就是:「從學的方面來說,要適時做些聽詞指物、聽音動作等活動;從教的方面說,上課時要邊教邊動,充分運用表情、動作、眼神、體態等增強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