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制鹼通常用什麼方法

制鹼通常用什麼方法

發布時間:2022-06-01 19:17:11

1. 制鹼的方法有哪兩種

1 鹼性氧化物和水反應 ,如Na2O+H2O==2NaOH
2 鹽和鹼反應 如 CuSO4+2NaOH===Na2SO4+Cu(OH)2沉澱

2. 工業制鹼的方法與步驟

其工藝流程圖為:

其主要工段是化鹽電解蒸發乾燥液氯鹽酸

化鹽:採用熱法化鹽,用燒鹼、純鹼、氯化鋇、次氯酸鈉等精製劑進行反應,聚丙烯酸鈉等助沉劑進行絮凝,鹽酸進行中和,通過溶鹽、反應、澄清、砂濾及中和等過程製得合格的精鹽水。

電解:來自化鹽工段的精鹽水,預熱到85℃後進入電解槽,在直流電的作用下進行電化反應,在陽極室產生氯氣(濕),陰極室產生氫氣(濕)和電解鹼液(稀鹼液),分別去氯氫處理工段(乾燥工段)和蒸發工段。

蒸發:來自電解工段的電解液進入蒸發工段的電解液貯槽,由加料泵將電解液經兩只螺旋板預熱器預熱後送進一效蒸發器,由熱電站送來的蒸汽將一效內鹼液加熱蒸發到一定的濃度,再送至三效蒸發器濃縮成30%左右的液鹼後出料至析鹽槽,由第四隻析鹽槽內淌出的清液鹼自流到濃鹼冷卻塔,再經過冷卻後送至配鹼塔,配成合格的成品送至商品塔出售。

一效內鹼液蒸發產生的二次蒸汽作為二效加熱源,二效內鹼液蒸發產生的二次蒸汽作為三效加熱器熱源,三效產生的二次蒸汽經預冷器預冷再至噴射冷凝器冷凝後隨下水排出,一效冷凝水送化鹽工段使用,二、三效冷凝水及部分預冷器下水送入熱水貯槽,供洗鹽用。

二效內析出的結晶鹽經旋液分離器排至鹽集中槽,三效內析出的結晶鹽經旋液分離器排入二效蒸發器內,結晶再長大後隨二效分離器排出,鹽集中槽內鹽放入離心機進行洗鹽操作,母液洗液進入母液池後送回淡鹼貯槽,鹼鹽水進入鹼鹽水池後送至化鹽工段。

乾燥:氯氣:來自於電解的濕熱氯氣,進入氯氣水洗冷卻塔,被噴淋的循環氯水直接冷卻到45℃左右,進入氯氣鈦管冷卻器,被管外流過的5℃的冷卻水冷卻到12~15℃,經水霧捕集後進入強化型板式塔、填料乾燥塔,與濃硫酸充分接觸乾燥,然後由氯氣壓縮機加壓到0.15~0.2MPa,經酸霧捕集後乾燥氯氣送往液氯等用氯工序。

氫氣:電解來的氫氣,進入鹽水預熱器回收部分熱量後,經水洗冷卻至40℃以下,經過羅茨鼓風機加壓到0.02MPa左右送往氣櫃和鹽酸等用氫工序。

液氯:來自氯氫處理的乾燥氯氣進入列管式氯冷凝管的管間,被管內流過的-35℃的冷凍鹽水所冷卻,大部分氯氣被冷凝下來,然後在氣液分離中分離,液氯流入液氯貯槽,加壓後送去包裝,未凝尾氯送合成鹽酸、次氯酸鈉工序作為原料。

貯槽內液氯在系統壓力下送往汽化器,用60~80℃的熱水進行加熱,將液氯壓入鋼瓶,汽化器內殘余液氯定期壓往污氯處理槽回收氯氣後,污物排入下水道。

鹽酸:氯氫處理來的氫氣經助火器、緩沖器、孔板流量計進入合成爐燈頭的套筒,從液氯化來的尾氣經緩沖器、助火器、孔板流量計進入合成爐燈頭的內筒間,氯、氫氣在合成爐內燃燒生成氯化氫氣體,經冷卻後依次進入Ⅰ級降膜吸收塔、Ⅱ級降膜吸收塔、尾氣吸收塔,被自上而下的吸收水吸收生成鹽酸,鹽酸流入回收槽,以泵送貯槽,然後去包裝,未吸收的尾氣經水洗後,以抽風機排向大氣。

3. 侯德榜制鹼法方程式是什麼

侯氏制鹼法化學方程式是:NaCl(飽和)+CO2+NH3+H2O=NaHCO3↓+NH4Cl。然後再對生成物加熱,2NaHCO3=Na2CO3+H2O+CO2↑,條件為加熱。侯氏制鹼法又稱聯合制鹼法,是我國化學工程專家侯德榜於1943年發明的。是將氨鹼法和合成氨法兩種工藝聯合起來,同時生產純鹼和氯化銨兩種產品的方法。原料是食鹽、氨和二氧化碳。 合成氨廠用水煤氣製取氨氣時的廢氣。

侯氏制鹼法與索爾維相比,具有以下優點:
1.最大的優點是使食鹽的利用率提高到96%以上。
2.另外它綜合利用了氨廠的二氧化碳和鹼廠的氯離子,同時,生產出兩種可貴的產品——純鹼和氯化銨。將氨廠的廢氣二氧化碳,轉變為鹼廠的主要原料來製取純鹼,這樣就節省了鹼廠里用於製取二氧化碳的龐大的石灰窯。
3.將鹼廠的無用的成分氯離子(Cl-)來代替價格較高的硫酸固定氨廠里的氨,製取氮肥氯化銨。從而不再生成沒有多大用處,又難於處理的氯化鈣,減少了對環境的污染,並且大大降低了純鹼和氮肥的成本,充分體現了大規模聯合生產的優越性。

4. 工業上如何制純鹼

工業制純鹼(侯氏)
NH3+H2O+CO2=NH4HCO3
NH4HCO3+NaCl=NaHCO3+NH4Cl(NH4HCO3結晶析出)
2NaHCO3=Na2CO3+H2O+CO2(反應條件:加熱)
6、工業制氨氣
3H2+N2=2NH3 (反應條件:高溫高壓催化劑作用下)
註:催化劑為鐵觸媒
中國工程師侯德榜(1890-1974)將制鹼廠與合成氨廠共建,從而將氨鹼法改造成了「聯合制鹼法」。兩種方法的區別主要體現在對母液的處理上。聯合制鹼法在母液中再次通入NH3並補充加入NaCl(而不是加入石灰乳),一方面利用沉澱平衡的移動原理迫使NH4Cl沉澱,一方面使NaHCO3轉化為溶解度較大的Na2CO3,從而得到較純的NH4Cl。
NH3·H2O+HCO3-→CO32-+NH4++H2O
NH4++Cl-→NH4Cl↓
(侯德榜聯合制鹼法流程圖)
同樣可以給出聯合制鹼法的「理論總結果」:
2NaCl+2NH3+CO2→Na2CO3+2NH4Cl
從中可見它與氨鹼法的基本區別:
1.NH3不再「相當於催化劑」,它是被完全消耗的原料,需要由合成氨廠不斷提供。
2.副產品是可作化肥的NH4Cl而不是CaCl2。
3.沒有Ca2+的干擾,母液被循環使用,NaCl等原料的利用率明顯提高。
碳酸鈉俗名純鹼或蘇打,是白色固體,常含結晶水(Na2CO3·10H2O)。我國北方的天然鹼礦中存在純鹼資源。它被廣泛用於玻璃製造、造紙、紡織等工業。

5. 侯德榜制鹼法是什麼

它以食鹽和二氧化碳(合成氨工業的副產品)為原料,將氨與二氧化碳先後通人飽和的食鹽溶液中,生成碳酸氫鈉沉澱,經過濾,煅燒等工序而得產品純鹼。在濾液中,再通入氨,並加食鹽,將它所含的氯化氨析出,經過濾,乾燥,就得到氯化銨.採用這種方法,鹽的飽和溶液可循環使用。

聯合法制鹼是以氯化鈉、二氧化碳、氨和水為原料, 製取純鹼, 副產氯化銨的過程。 純鹼是基本化工原料, 用量大, 在國民經濟中占重要地位。氯化銨主要用作農肥, 但它的質量影響著純鹼工業的發展。「聯合制鹼法」也被稱為「侯氏制鹼法」。

聯合以食鹽、氨及合成氨工業副產的二氧化碳為原料,同時生產純鹼及氯化銨兩種產品簡稱「聯合制鹼」或稱「聯鹼」。

「聯合制鹼法」也被稱為「侯氏制鹼法」。在中國的聯合制鹼中,一般採用一次碳化、兩次吸氨、一次加鹽、冰機製冷的聯合制鹼工藝流程。

6. 工業上用來制鹼的方法

工業制備燒鹼是通過電解飽和氯化鈉溶液得到氫氧化鈉、氫氣和氯氣,叫做氯鹼工業!
工業制備純鹼——碳酸鈉是在氨化的飽和氯化鈉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生成碳酸氫鈉晶體,再加熱碳酸氫鈉得到碳酸鈉!

7. 侯氏制鹼法方程式

侯氏制鹼法總反應方程式:

(7)制鹼通常用什麼方法擴展閱讀:

侯氏制鹼法的優點:

保留了氨鹼法的優點,消除了它的缺點,使食鹽的利用率提高到 96 %; NH4Cl 可做氮肥(氮肥不可與鹼性物質混用,但可用草木灰檢驗其純度);可與合成氨廠聯合,使合成氨的原料氣 CO 轉化成 CO2,革除了CaCO3制 CO2這一工序,減少可能造成的環境污染。

制鹼法:

1、制鹼法是以食鹽、氨、二氧化碳作為原料,利用這些原料之間在一定條件下發生的化學反應生成純鹼的辦法,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氨鹼法和聯合制鹼法。

2、氨鹼法,又稱索爾維制鹼法,是由於1862年比利時人索爾維(Ernest Solvay,1832-1922)以食鹽、氨、二氧化碳為原料,成功製得碳酸鈉而命名。

3、聯合制鹼法,又稱侯氏制鹼法,是侯德榜先生在氨鹼法的基礎上,通過不斷的試驗改良,依據離子反應發生的原理製造碳酸鈉的技術,因為是侯德榜先生首先發現的,故以侯氏制鹼法命名。

8. 純鹼是用什麼東西製造出來的

人們使用純鹼比使用火鹼普遍,這是因為碳酸鈉便宜,鹼性適中,不燒手,製造也比較容易,原料又充足。那麼,純鹼是用什麼東西造出來的呢?它是用食鹽和石灰石再加上水、空氣和煤製造出來的。我國制鹼工業不但開始得較早,而且,我國化學家還對制鹼工業的發展作出過重要的貢獻呢!本世紀初,我國就有了制鹼業。那時,用的是德國人的老辦法,用這種辦法,雖然能得到碳酸鈉,但它的副產品氯化鈣用處不大。我國化工專家侯德榜經過多年苦心研究,改革了德國人的老辦法,創立了「聯合制鹼法」。這個方法不再使用石灰石,節省了運輸能力,降低了生產成本,它的副產品氯化銨又是一種很好的化肥。這個方法早已傳遍了世界各地,被國際上稱為「侯氏制鹼法」。

9. 聯合制鹼法是什麼

聯合制鹼法是將氨鹼法和合成氨法兩種工藝聯合起來,同時生產純鹼和氯化銨兩種產品的方法。

聯合制鹼法也稱為侯氏聯合制鹼法,我國化學家侯德榜於1938年到1940年用倆年時間,成功研製出聯合制鹼法,後來定名「侯氏聯合制鹼法」。原料是食鹽、氨和二氧化碳,合成氨廠用水煤氣製取氫氣時的廢氣。

聯合制鹼法的原理及起源:

侯氏聯合制鹼法的反應原理和氨鹼法相同,不同的是,生成的氯化銨不與生石灰反應回收氨,而是在分離出碳酸氫鈉的濾液里加入食鹽,使氯化銨成晶體析出,分離出氯化銨後,繼續通氨氣又製得碳酸氫鈉,食鹽得到充分利用,氨是由合成氨廠供給,即把純鹼廠和合成氨廠聯合起來,既生產純鹼又製得化肥。而且無素爾維法氯化鈣毀佔耕田問題。

在用氨鹼法生產純鹼以前,我國華北一帶純鹼的供給依賴於內蒙一帶的鹼湖。河北省張家口是華北地區著名的純鹼集散地,所以也有人把純鹼叫做「口鹼」。口鹼約含碳酸鈉50%~77%,另外還含有碳酸氫鈉、氯化鈉和硫酸鈉等。我國第一個鹼廠於1922年在塘沽建成,但由於官僚資本主義的排擠,幾次瀕於倒閉。

侯德榜回國,在侯德榜的領導下,自行研究,經過三年的時間將純鹼生產和化肥生產相結合實驗成功,1943年中國化工學會在重慶開會,將此法定名為「侯氏制鹼法」。但這僅是萌芽並沒有大量生產。日產純鹼和氯化銨各15 t的中間試驗廠是解放後,1952年在大連化工廠內建起來的。1964年通過國家技術鑒定,投入大規模生產。

閱讀全文

與制鹼通常用什麼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高層窗戶封閉的安裝方法 瀏覽:126
嫩肉粉煮牛肉的食用方法 瀏覽:124
關羽上王訓練方法 瀏覽:905
旅行社如何引進客流的十種方法 瀏覽:209
禿頂快速治療方法 瀏覽:626
華為清理手機垃圾方法 瀏覽:940
秒開手機殼的方法 瀏覽:654
胎兒月份計算方法 瀏覽:299
電暖地暖的安裝方法 瀏覽:757
季節性腸炎治療方法 瀏覽:105
研究資料的分析方法論文 瀏覽:551
40425的簡便方法計算 瀏覽:842
定性定量決策分析方法 瀏覽:408
青芒果的食用方法 瀏覽:832
塑料瓶微生物檢測方法國標法 瀏覽:484
ahc眼膜使用方法 瀏覽:331
最簡單的補腎治早泄方法 瀏覽:520
靜電手環的使用方法 瀏覽:997
開賬的步驟與方法 瀏覽:280
養金魚簡單方法 瀏覽: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