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請教400米跑步技巧!
400米技巧
是比賽的話,前100米中速,保持跟緊前兩個,接著200米加速,盡量保持和第一距離不遠,最後100米沖刺。
提前10分鍾熱身,保持正確的跑步姿勢,三步呼,三步吸,不要用嘴呼吸,還有就是不要穿不適合運動的衣服、褲子、鞋。
初二如果400米能在53秒之內就很不錯了。
關於如何訓練400米和50米的方法,我在網上給你找了點資料,
400米這個項目是一項「長距離」的短跑項目,是一項無氧佔大比例,有氧佔小比例的混氧型的短跑項目。因而有很多人都談400米而色變,其實只要在平時的訓練中有針對性地進行各項具有400米項目特點的體能和技術的訓練,就能有效地達到提高400米成績的效果。
要進行400米的訓練,首先要清楚400米的項目特點。關鍵詞就是「無氧」和「速度」,400米的訓練就圍繞這兩個關鍵詞來進行。在訓練的過程中還要根據項目的特點進行一些技術、節奏的訓練。以下是本人對400米訓練訂的計劃,對象是400米成績達52秒水平的男生,訓練周期7個月。
把7個月的訓練周期分為3個階段:准備期,賽前期,賽前調整期。各個時期的訓練周期以一周為單位。
一、准備期
這個時期主要是提高運動員跑的能力,同時發展各項身體素質和改進跑的技術。時間大約為4個月,大約從11月份到次年的2月份。訓練安排如下:
(一)周一
早操4000米,要求每千米3分45秒~3分50秒,通過有氧訓練,提高心肺功能。注意韌帶拉伸及跑的技術改正。
下午:速度訓練,訓練內容:30米X4次、60米X4次、120米X3次(主要在彎道上進行,模擬起跑後的加速過程)。
素質訓練:小負荷的半蹲起,負重直膝跳,快速低強度的卧推,腰腹肌練習。
(二)周二
專項力量,抓舉40~50公斤X3~4組X3次。深蹲,小腿屈伸,卧推70%~90%X6~8組x3~6次。
跨步跳100米X4次X2組(要求積極扒地,從而在跑的過程中實現短支撐和向前性),慢跑放鬆。
(三)周三
早操4000米。要求同周一。
下午:跑的能力練習。200米變速跑X8次X2組(每個200米要求用27~27.5秒完成,中間走100米休息,要求走100米時間不能超過1分鍾)。
(四)周四
專項力量,深蹲,小腿屈伸70%~90%X6~8組X3~6次。半蹲40%~60%X10~12次X3~5組卧推40%~60%X12~15次X3~5組。
跨步跳100米X4次X2組(要求積極扒地,從而在跑的過程中實現短支撐和向前性)。
負重弓箭步走40米X4次(這項練習能很好地擴大跑的步輻,是400米跑很重要的要求)。
慢跑放鬆。
(五)周五
早操4000米。
下午:跑的能力練習。200米變速跑X8次X2組(要求同周三)。
(六)周六
專項耐力600米X2次(要求1分28~1分30秒,間歇10分鍾),專項速度300米X2次(要求37秒5~38秒,間歇10分鍾)(註:通過超專項距離的600米訓練能大大提高自身的無氧糖酵解。而300米則是提高速度耐力)。
(七)周日
休息,通過這一階段的訓練能大大提高跑的能力。並在技術上有所改進,為下一階段的訓練打下良好基礎。
二、賽前訓練
訓練時間2~3個月一般是3~5月份。這個階段主要是在上一階段的訓練基礎上進行大強度、有針對性地專項訓練,從而達到從量變到質變的效果。
(一)周一
早操4000米,要求每千米3分45秒~3分50秒,通過有氧訓練,提高心肺功能。
下午:速度訓練,60米X3次,100米X4次,120米X3次(主要在彎道上進行,模擬起跑後的加速過程),200米X3次(60米和100米的強度要求用90%的強度完成,200米要求24秒左右)。
擺臂練習,腰腹肌練習。
(二)周二
200米變速跑X8次X2組(每個200米要求用26.5~27秒完成,中間走100米休息,要求走的100米時間不能超過1分鍾。提高強度。主要是發展抗乳酸能力)。
(三)周三
專項力量,抓舉40~50公斤X3~4組x3次。深蹲,小腿屈伸,卧推70%~90%X6~8組X3~6次。壺鈴蹬跳X20個X5組。
跨步跳60米x4次x2組(要求積極扒地,從而在跑的過程中實現短支撐和向前性,同時提高跨步跳的速度)。
200米X3次(把200米的速度和節奏提升到400米比賽時前200米的模式)。
(四)周四
400米測試(要求掌握好自己的速度節奏,要求步幅大,有節奏感)。
(五)周五
200米變速跑X8次X2組(要求同周二)。
(六)周六
專項耐力600米X2次(要求1分25~1分27秒,間歇8分鍾),專項速度300米X2次(要求36秒5~37秒,間歇10分鍾。註:通過超專項距離的600米訓練能大大提高自身的無氧糖酵解能力。而300米則是提高速度耐力)。
(七)周日
休息,這一階段的訓練是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能大大提高速度和速度耐力。並有很強的抗乳酸的能力。是比賽取得好成績的重點。這一階段訓練的特點是強度大,要求高。
三、賽前調整
一般是賽前一周,因為上一階段的大強度訓練身體可能出現疲勞,因而利用這一階段把身體狀態調到最好,同時有條件可攝入一些利於恢復的營養品。調整的訓練安排如下:
(一)周一
早操4000米,下午,150米X4次X2組(強度中等)。
(二)周二
4000米有氧跑,200米X3次(仍以400米前200米的節奏跑)。
(三)周三
力量訓練,深蹲,小腿屈伸,卧推70%~90%X6~8組X3~6次。擺臂練習。
(四)周四
早操20分鍾自由跑,下午休息。
(五)周五
200米變速X6次X2組(強度200米27.5秒左右)。
(六)周六
做一個賽前的准備活動。
(七)周日
休息
400米的訓練方法有很多,主要是根據項目特點進行練習,同時還要根據不同類型的運動員進行不同的訓練。只要堅持系統的訓練,就能大幅度提高運動成績.
❷ 400米跑呼吸最佳方法
跑400米最佳呼吸方法是:
只用鼻呼吸。
呼吸節奏與步伐配合,每2~3步一呼,每2~3步一吸,並保持呼吸均勻和深度一致。
呼吸均勻而又有節奏,呼氣短促有力,吸氣要緩慢均勻,有適當深度。
❸ 田徑400米訓練方法有哪些
一、准備期
這個時期主要是提高運動員跑的能力,同時發展各項身體素質和改進跑的技術。時間大約為4個月,大約從11月份到次年的2月份。訓練安排如下:
(一)周一
早操4000米,要求每千米3分45秒~3分50秒,通過有氧訓練,提高心肺功能。注意韌帶拉伸及跑的技術改正。
下午:速度訓練,訓練內容:30米X4次、60米X4次、120米X3次(主要在彎道上進行,模擬起跑後的加速過程)。
素質訓練:小負荷的半蹲起,負重直膝跳,快速低強度的卧推,腰腹肌練習。
(二)周二
專項力量,抓舉40~50公斤X3~4組X3次。深蹲,小腿屈伸,卧推70%~90%X6~8組x3~6次。
跨步跳100米X4次X2組(要求積極扒地,從而在跑的過程中實現短支撐和向前性),慢跑放鬆。
(三)周三
早操4000米。要求同周一。
下午:跑的能力練習。200米變速跑X8次X2組(每個200米要求用27~27.5秒完成,中間走100米休息,要求走100米時間不能超過1分鍾)。
(四)周四
專項力量,深蹲,小腿屈伸70%~90%X6~8組X3~6次。半蹲40%~60%X10~12次X3~5組卧推40%~60%X12~15次X3~5組。
跨步跳100米X4次X2組(要求積極扒地,從而在跑的過程中實現短支撐和向前性)。
負重弓箭步走40米X4次(這項練習能很好地擴大跑的步輻,是400米跑很重要的要求)。
慢跑放鬆。
(五)周五
早操4000米。
下午:跑的能力練習。200米變速跑X8次X2組(要求同周三)。
(六)周六
專項耐力600米X2次(要求1分28~1分30秒,間歇10分鍾),專項速度300米X2次(要求37秒5~38秒,間歇10分鍾)(註:通過超專項距離的600米訓練能大大提高自身的無氧糖酵解。而300米則是提高速度耐力)。
(七)周日
休息,通過這一階段的訓練能大大提高跑的能力。並在技術上有所改進,為下一階段的訓練打下良好基礎。
二、賽前訓練
訓練時間2~3個月一般是3~5月份。這個階段主要是在上一階段的訓練基礎上進行大強度、有針對性地專項訓練,從而達到從量變到質變的效果。
(一)周一
早操4000米,要求每千米3分45秒~3分50秒,通過有氧訓練,提高心肺功能。
下午:速度訓練,60米X3次,100米X4次,120米X3次(主要在彎道上進行,模擬起跑後的加速過程),200米X3次(60米和100米的強度要求用90%的強度完成,200米要求24秒左右)。
擺臂練習,腰腹肌練習。
(二)周二
200米變速跑X8次X2組(每個200米要求用26.5~27秒完成,中間走100米休息,要求走的100米時間不能超過1分鍾。提高強度。主要是發展抗乳酸能力)。
(三)周三
專項力量,抓舉40~50公斤X3~4組x3次。深蹲,小腿屈伸,卧推70%~90%X6~8組X3~6次。壺鈴蹬跳X20個X5組。
跨步跳60米x4次x2組(要求積極扒地,從而在跑的過程中實現短支撐和向前性,同時提高跨步跳的速度)。
200米X3次(把200米的速度和節奏提升到400米比賽時前200米的模式)。
(四)周四
400米測試(要求掌握好自己的速度節奏,要求步幅大,有節奏感)。
(五)周五
200米變速跑X8次X2組(要求同周二)。
(六)周六
專項耐力600米X2次(要求1分25~1分27秒,間歇8分鍾),專項速度300米X2次(要求36秒5~37秒,間歇10分鍾。註:通過超專項距離的600米訓練能大大提高自身的無氧糖酵解能力。而300米則是提高速度耐力)。
(七)周日
休息,這一階段的訓練是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能大大提高速度和速度耐力。並有很強的抗乳酸的能力。是比賽取得好成績的重點。這一階段訓練的特點是強度大,要求高。
三、賽前調整
一般是賽前一周,因為上一階段的大強度訓練身體可能出現疲勞,因而利用這一階段把身體狀態調到最好,同時有條件可攝入一些利於恢復的營養品。調整的訓練安排如下:
(一)周一
早操4000米,下午,150米X4次X2組(強度中等)。
(二)周二
4000米有氧跑,200米X3次(仍以400米前200米的節奏跑)。
(三)周三
力量訓練,深蹲,小腿屈伸,卧推70%~90%X6~8組X3~6次。擺臂練習。
(四)周四
早操20分鍾自由跑,下午休息。
(五)周五
200米變速X6次X2組(強度200米27.5秒左右)。
(六)周六
做一個賽前的准備活動。
(七)周日
休息
400米的訓練方法有很多,主要是根據項目特點進行練習,同時還要根據不同類型的運動員進行不同的訓練。只要堅持系統的訓練,就能大幅度提高運動成績.
❹ 田徑400米訓練計劃
接下來是我給你編寫的一個訓練計劃,很詳細,希望對你有幫助。
每天
熱身:活動關節,
:800米*3組【盡全力,速度不能太慢】組間休息3分鍾
弓步壓腿、正壓腿、壓肩、
這些 在25分鍾以內完成
基本部分:周二、四 : 速度練習
100米+200米+300米*2組
周三、五:力量
引體向上10*3
俯卧撐30*3
單腿蹲起20*3
負重擺臂*60下*4組
懸垂舉腿10下*3組
後蹬跑【腳尖著地】200米*2
俯卧背起30*3
周六周日高強度綜合素質練習
早晨:
800*3
柔韌性練習
俯卧撐30*3
引體向上10*3
單腿半蹲跳15*3
沙袋擺腿100*2
中午:
負重【仰卧起坐、俯卧背起】20*3
懸垂舉腿10*3
下午:
800米*1
柔韌性練習
車輪跑200米*2
後蹬跑200米*2
400米*3
每天熱身用的800*3可以使你速度耐力超強,後程無敵。慢跑沒用,用它熱身浪費時間。
每次訓練後都要按摩抖動肌肉放鬆
400米是個短跑中最難跑最苦的項目。因此,一定要在保證運動量的基礎上有所加量,但具體怎麼加要視自身情況而定。
❺ 如何短時間訓練400米
400米技巧
是比賽的話,前100米中速,保持跟緊前兩個,接著200米加速,盡量保持和第一距離不遠,最後100米沖刺。
提前10分鍾熱身,保持正確的跑步姿勢,三步呼,三步吸,不要用嘴呼吸,還有就是不要穿不適合運動的衣服、褲子、鞋。
初二如果400米能在53秒之內就很不錯了。
關於如何訓練400米和50米的方法,我在網上給你找了點資料,
400米這個項目是一項「長距離」的短跑項目,是一項無氧佔大比例,有氧佔小比例的混氧型的短跑項目。因而有很多人都談400米而色變,其實只要在平時的訓練中有針對性地進行各項具有400米項目特點的體能和技術的訓練,就能有效地達到提高400米成績的效果。
要進行400米的訓練,首先要清楚400米的項目特點。關鍵詞就是「無氧」和「速度」,400米的訓練就圍繞這兩個關鍵詞來進行。在訓練的過程中還要根據項目的特點進行一些技術、節奏的訓練。以下是本人對400米訓練訂的計劃,對象是400米成績達52秒水平的男生,訓練周期7個月。
把7個月的訓練周期分為3個階段:准備期,賽前期,賽前調整期。各個時期的訓練周期以一周為單位。
一、准備期
這個時期主要是提高運動員跑的能力,同時發展各項身體素質和改進跑的技術。時間大約為4個月,大約從11月份到次年的2月份。訓練安排如下:
(一)周一
早操4000米,要求每千米3分45秒~3分50秒,通過有氧訓練,提高心肺功能。注意韌帶拉伸及跑的技術改正。
下午:速度訓練,訓練內容:30米X4次、60米X4次、120米X3次(主要在彎道上進行,模擬起跑後的加速過程)。
素質訓練:小負荷的半蹲起,負重直膝跳,快速低強度的卧推,腰腹肌練習。
(二)周二
專項力量,抓舉40~50公斤X3~4組X3次。深蹲,小腿屈伸,卧推70%~90%X6~8組x3~6次。
跨步跳100米X4次X2組(要求積極扒地,從而在跑的過程中實現短支撐和向前性),慢跑放鬆。
(三)周三
早操4000米。要求同周一。
下午:跑的能力練習。200米變速跑X8次X2組(每個200米要求用27~27.5秒完成,中間走100米休息,要求走100米時間不能超過1分鍾)。
(四)周四
專項力量,深蹲,小腿屈伸70%~90%X6~8組X3~6次。半蹲40%~60%X10~12次X3~5組卧推40%~60%X12~15次X3~5組。
跨步跳100米X4次X2組(要求積極扒地,從而在跑的過程中實現短支撐和向前性)。
負重弓箭步走40米X4次(這項練習能很好地擴大跑的步輻,是400米跑很重要的要求)。
慢跑放鬆。
(五)周五
早操4000米。
下午:跑的能力練習。200米變速跑X8次X2組(要求同周三)。
(六)周六
專項耐力600米X2次(要求1分28~1分30秒,間歇10分鍾),專項速度300米X2次(要求37秒5~38秒,間歇10分鍾)(註:通過超專項距離的600米訓練能大大提高自身的無氧糖酵解。而300米則是提高速度耐力)。
(七)周日
休息,通過這一階段的訓練能大大提高跑的能力。並在技術上有所改進,為下一階段的訓練打下良好基礎。
二、賽前訓練
訓練時間2~3個月一般是3~5月份。這個階段主要是在上一階段的訓練基礎上進行大強度、有針對性地專項訓練,從而達到從量變到質變的效果。
(一)周一
早操4000米,要求每千米3分45秒~3分50秒,通過有氧訓練,提高心肺功能。
下午:速度訓練,60米X3次,100米X4次,120米X3次(主要在彎道上進行,模擬起跑後的加速過程),200米X3次(60米和100米的強度要求用90%的強度完成,200米要求24秒左右)。
擺臂練習,腰腹肌練習。
(二)周二
200米變速跑X8次X2組(每個200米要求用26.5~27秒完成,中間走100米休息,要求走的100米時間不能超過1分鍾。提高強度。主要是發展抗乳酸能力)。
(三)周三
專項力量,抓舉40~50公斤X3~4組x3次。深蹲,小腿屈伸,卧推70%~90%X6~8組X3~6次。壺鈴蹬跳X20個X5組。
跨步跳60米x4次x2組(要求積極扒地,從而在跑的過程中實現短支撐和向前性,同時提高跨步跳的速度)。
200米X3次(把200米的速度和節奏提升到400米比賽時前200米的模式)。
(四)周四
400米測試(要求掌握好自己的速度節奏,要求步幅大,有節奏感)。
(五)周五
200米變速跑X8次X2組(要求同周二)。
(六)周六
專項耐力600米X2次(要求1分25~1分27秒,間歇8分鍾),專項速度300米X2次(要求36秒5~37秒,間歇10分鍾。註:通過超專項距離的600米訓練能大大提高自身的無氧糖酵解能力。而300米則是提高速度耐力)。
(七)周日
休息,這一階段的訓練是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能大大提高速度和速度耐力。並有很強的抗乳酸的能力。是比賽取得好成績的重點。這一階段訓練的特點是強度大,要求高。
三、賽前調整
一般是賽前一周,因為上一階段的大強度訓練身體可能出現疲勞,因而利用這一階段把身體狀態調到最好,同時有條件可攝入一些利於恢復的營養品。調整的訓練安排如下:
(一)周一
早操4000米,下午,150米X4次X2組(強度中等)。
(二)周二
4000米有氧跑,200米X3次(仍以400米前200米的節奏跑)。
(三)周三
力量訓練,深蹲,小腿屈伸,卧推70%~90%X6~8組X3~6次。擺臂練習。
(四)周四
早操20分鍾自由跑,下午休息。
(五)周五
200米變速X6次X2組(強度200米27.5秒左右)。
(六)周六
做一個賽前的准備活動。
(七)周日
休息
400米的訓練方法有很多,主要是根據項目特點進行練習,同時還要根據不同類型的運動員進行不同的訓練。只要堅持系統的訓練,就能大幅度提高運動成績。
❻ 請問田徑項目的400米怎麼訓練
前期:
1、體能儲備,以800或1200米為基礎,每天來2到3組。注意:呼吸節奏和步幅、步頻的把握,一般用上你跑100米的85%到90%速度來訓練。
2、身體素質訓練,a、拉韌帶、蛙跳、沙坑跳等方式鍛煉跟腱以及腿部韌帶;b、兩頭翹、高抬腿等方式鍛煉腰部力量(也可以鍛煉到其他部位,不多說);c、擺臂訓練,手握杠鈴(重量根據自身力量選擇,不宜過重),按照400米的節奏擺臂1分半鍾,每次2到3組。a、b、c可都做也可選做,畢竟前期是適應性和恢復性訓練,強度不宜過大。(自己看著辦,每天練完記得放鬆訓練,啦啦韌帶啊之類的)一般一個月或多幾天。
中期:
技術與強度訓練
1、技術訓練。400米還是比較講究技術的,起跑、彎道跑等技術可以開始練了。起跑器的安放還是關繫到你的起跑速度的,起跑器的前端延長線要與你的內道相切,這是為了保證你起跑這一段是直線而不是彎道弧線。彎道跑主要是路線與擺臂問題,彎道盡量沿內道跑,身體略微想內倒,左臂擺的幅度稍小,右臂擺的幅度稍大。起跑就不多說了壓力不像100米那麼大,主要求穩多練習,這里不作贅述。
跑步技術:跑步的時候步幅和步頻如何保持,在做到步幅最大化的情況下,保持最快步頻。保持步頻就不多說,使勁兒就行,步幅呢,有個細節,每一步大腿抬起來,快落地前,小腿往前擺,這個小細節要多花心思體會和練習,用處很大。
2、強度訓練。
a、前期訓練的第一項保持,速度有所變化,主要以變速跑為主(直道跑用95%以上的速度,彎道可稍微放慢速度,以800米為主)。組數開始適當減少,後面適應了再增加。組間間隙時間就可以練一下技術。
b、耐力強度訓練,跑道旁邊一般都有看台,看台梯子一般都比較高40cm左右。雙手後撐階梯,身體後倒,雙腿交替抬起(高度盡量到自己極限,膝蓋別彎),左右腿各30到40次為一組,完了馬上上跑道全速沖刺40到60米,每次訓練2到3組;另外一種,一腳在地,一腳踩在階梯上,左右腳相互交替蹬階梯,使身體垂直上升超過階梯,左右腳各30到40次為一組,完了馬上上跑道全速沖刺40到60米,每次訓練2到3組。
一般2個月左右。
後期:
在選擇前期和中期中的任意訓練科目搭配方式基礎上,增設400米跑(按比賽節奏來練,練的時候盡全力,盡全力不是叫你全速跑完400),400米跑前200米用90%~95%的速度,後200米全力保持這個速度來練。具體怎麼把握自己看著辦吧。
後期,主要是鞏固前期和中期的訓練成果,選擇其中的訓練科目來搭配,增設的400米跑不要練太多,主要要找好自己的節奏(呼吸和速度)和感覺。
最困難的是開始訓練的前兩個星期,和中期那段加強度的時候,但是想要出效果出成績就必須堅持,任何一個科目都不要鬆懈,動作做到位,不然白練。
每一次訓練前的熱身運動就不多說了,至少20分鍾以上,各種熱身運動應該會吧。
每一項科目(除了那些400、800米變速跑)每一組之間的時間間隔不宜超過5分鍾。
❼ 400米怎麼練啊
400米訓練方法
速度是提高400米成績的重要因素對速度耐力要求很高。速度耐力是運動員較長時間保持最快速度跑的能力。如果只有良好的速度而沒有與之相適應的速度耐力要想取得良好的成績是不可能的。400米跑是短跑中保持高速度跑距離最長的項目
因此對速度耐力的要求就更為重要。 起跑時要快,用自身90%的速度能力跑到第一個下彎道後,改用自身80%的速度能力放大步跑,注意好節奏,跑到第二個下彎道時,也就是到了還有大概120米的地方時,用自身70%的速度能力跑,放一放,調整好自己狀態,准備最後100米的沖刺!記住!最後100米是400米最難跑的,大家一定要頂住!
一、發展速度耐力的生理學基礎 經過速度耐力訓練肌肉中的糖元含量會有所增加促進糖酵解作用的酶的活性也會提高發展速度耐力主要是提高乳酸供能能力乳酸供能的最高值在運動後的30——40秒可維持到2分鍾相當於快跑200——800米。我們發展速度耐力所選擇的跑段
基本上在這個范圍之內。發展速度耐力需要較大的強度刺激以及適當的間歇時間。如果強度不大間歇時間過長就不能使乳酸值達到一定程度難以提高機體對乳酸的最大耐受力如果休息時間太短就不能使機體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復不能保持訓練強度。因此在訓練中應採用80%左右的強度休息間歇以心率恢復到每10秒鍾20次左右為宜。生理學研究證明心率在20——30次/10秒范圍內脈搏輸出量最大低於20次/10秒鍾輸出量太小。心率太快呢每搏輸出量變小總輸出量變小。這些都不利於心血管系統功能的增強。
二、速度耐力訓練方法 400米跑的速度耐力訓練適宜應用「以短為主長短結合」的反復跑。
①主項與接近主項距離的跑
在速度耐力訓練中占的比重較大,對提高專項能力有重要的作用。主要練習方法有: 1、300米×68次間歇6分鍾
2、300米+200米+100米組合跑×45組間歇3——4分鍾組間間歇7分鍾
3、300米快+50米慢+100米沖刺跑×45組組間間歇8分鍾
4、400米檢查跑×12次間歇25分鍾到30分鍾。
② 超主項距離的跑對提高跑的能力是必不可少的主要練習方法有
1、500米×56次80%——90%強度間歇8分鍾
2、800×34次間歇10分鍾
3、1200米+600米+400米組合跑×23組間歇5——8分鍾組間間歇15分鍾。 ③ 在進行速度耐力訓練時還要相應發展一般耐力、力量耐力和協調能力等有關素質主要練習方法有
1、發展一般耐力可採用越野跑、30——40分鍾定時跑、球類活動等
2、發展力量耐力時,可採用負重連續跳、較長距離的跨步跳、單足跳、高抬腿跑等練習方法
3、通過各種跑的專門練習,如加速跑、彎道跑等練習,體會正確技術,發展動作協調能力。
400米速度分配合理性主要體現在前後半程速度差值非常接近,若減去前程起跑加速耗時後程比前程跑的更快。
1.速度的生化特徵。400米跑是有機體在缺氧情況下,肌肉在全力運動中完成強度較大持續時間較長的速度耐力項目。其供能特點。起跑後約十秒鍾主要是磷酸原供能系統,後一段跑程中由於機體所需能量大,超過磷酸原系統供能能力,必須依靠糖無氧酵解系統供能,其中高能磷化合物的分解占。400.M無氧糖酵解過程中產生的ATP佔55%至60%有氧代謝過程中的ATP佔15%至25%,由此可看出,400米跑中需要最多的是糖的無氧糖酵解過程中產生的能量。平均最好成績為,45秒10與平均最好成績為,秒的運動員之間的顯著差別在於一種運動員明顯地由非乳酸無氧供能系統產生更多的能量盡管這一差別還無法用數值來表示但這一結果使研究人員斷定高水平跑運動員其特點在於"具有極高的無氧代謝能力"。支持這一觀點的是美國的喬利和格德羅的研究結果。即訓練有素的運動員在較長距離上的加速度率和保持最大跑速的能力要大於未經過專門訓練的運動員經管這些運動員的最大速度能力都相近由此可推斷出經過訓練的運動員在無氧酵解之前其肌肉中的PC水平就會上升用來延長工作時間。
2.400米速度分配。對400米跑運動員來說,取得成功的一個關鍵方面,就是在全賽程能夠最合理而有效的分配自己的速度和能量,至今無人能夠做到自始至終用全力跑完400米因此控制好用力程度及速度分配十分重要,在世界田壇競技場上,往往看到我國選手100米比賽的前30米、200米比賽的前100米、400米的前200米均比國外選手快或相當接近但後程被人趕超的失敗教訓。研究認為,不善於把握速度而超前消耗能量,缺乏與強手比賽經驗以及訓練手段不能有效提高專項生理供能系統能力是三個重要原因。因此,有效提高速度能力,也就是提高非乳酸無氧代謝能力和乳酸無氧供能能力應是400米訓練方向。
3.400米速度訓練手段。在制定400米速度訓練計劃時把最高速度跑貫穿在全年訓練階段中,採用最高強度或接近最高強度短跑訓練確立"以速度為核心"的訓練指導思想、同時,參考訓練手段和供能系統供能的百分比和間歇訓練參數,根據間歇訓練計劃包括訓練時間和距離,每次課總組數和次數、活動和休息比率、休息方式等要素,提出三種無氧組合間歇訓練手段。1。無氧負荷初等強度速度訓練。2.無氧負荷中等強度向高強度速度過渡訓練。3.無氧負荷最大強度速度訓練.
簡略訓練法
首先,一周7天我不知道你是不是每天都能夠訓練,因為如果有1天不練,你這一周的訓練可以說就損失了一半,所以,我希望你能天天參加訓練。
周一:速度訓練。30米、60米各3次,100米4次(記時間)
周二:耐力訓練。(300米+500米+300米)一組,(300米+200米+100米)一組記時間
周三:力量素質訓練。俯卧撐20個*4組仰卧起坐30個*4組立定跳遠若干次
周四:調整打打球放放鬆慢跑一下
周五:專項練習。400米*4組間歇10分鍾記時間
周六:長距離有氧練習。40分鍾慢跑不能停,不能間歇。
周日:休息。
❽ 怎麼練400米跑
是比賽的話,前100米中速,保持跟緊前兩個,接著200米加速,盡量保持和第一距離不遠,最後100米沖刺。
提前10分鍾熱身,保持正確的跑步姿勢,三步呼,三步吸,不要用嘴呼吸,還有就是不要穿不適合運動的衣服、褲子、鞋。
初二如果400米能在53秒之內就很不錯了。
關於如何訓練400米和50米的方法,我在網上給你找了點資料,
400米這個項目是一項「長距離」的短跑項目,是一項無氧佔大比例,有氧佔小比例的混氧型的短跑項目。因而有很多人都談400米而色變,其實只要在平時的訓練中有針對性地進行各項具有400米項目特點的體能和技術的訓練,就能有效地達到提高400米成績的效果。
要進行400米的訓練,首先要清楚400米的項目特點。關鍵詞就是「無氧」和「速度」,400米的訓練就圍繞這兩個關鍵詞來進行。在訓練的過程中還要根據項目的特點進行一些技術、節奏的訓練.
❾ 400米速成訓練方法
1、一般有氧耐力訓練一般有氧耐力訓練是提高400米跑專項耐力的重要前提保證。
由於無氧耐力必須建立在有氧耐力的基礎上,所以進行一般有氧耐力的目的是盡可能提高運動員最大攝氧能力,提高身體各部分肌肉細胞的氧化能力,使機體產生機體節省化現象。同時有氧代謝能力水平還對青少年運動員訓練後的疲勞消除有著很大的影響。如長時間的球類活動,中長跑;在公園、山坡和公路上的越野跑;長時間的騎自行車以及30分鍾的法特萊克跑都是發展一般有氧耐力的有效方法。
2、節奏耐力訓練節奏耐力訓練不僅能夠幫助青少年運動員提高氧的利用率,縮短恢復時間,更為關鍵的是節奏耐力訓練大大提高了青少年400米跑運動員最大的基本能源——磷酸鹽的貯存量。節奏耐力訓練強調的是跑的數量而不強調質量,一般每組練習保持時間為2~3分鍾。
3、力量耐力訓練力量耐力訓練對400米後程沖刺很有幫助。練習方法主要是克服自身重量以及負輕器械持續20秒以上的阻力跑和台階跑。如①6×100米台階跑②6×100米緩上坡跑③6×150米拖10公斤輪胎跑④6×250米雙腿附1公斤沙袋跑⑤6×20秒跳繩阻力跑。
4、速度耐力訓練速度耐力訓練對青少年400米跑運動員很重要,它能夠提高運動員的負氧債能力及抗乳酸能力。速度耐力訓練跑的距離在100~600米之間,採用80%~90%的練習強度,心率達到180~190次/分,一次練習的持續時間和距離稍長,練習的重復次數不宜過多,待運動員差不多完全恢復後進行下一次練習。
5、項目跑訓練項目跑訓練主要是使青少年運動員學會如何跑400米跑的各個階段。項目跑的訓練計劃是按項目要求,運動員按照事先定下的速度跑不同的距離。(1)、3×300米前50米加速,隨後150米放鬆大步跑。剩餘100米全速沖刺,並且記錄每段時間。(2)、2×400米記錄前200米、300米以及最後50米的成績。(3)、1×350米高質量跑,每段跑的技術與400米全程相仿。
(9)400米無氧訓練方法擴展閱讀
簡稱短跑(Dash)。跑是人類與生俱來的基本能力,自古以來就是一種比賽形式,幾乎每個國家的文獻中都有描述。據史料記載,短跑是公元前776年古希臘奧運會惟一的競技項目,距離為192.27米。
現代短跑起源於歐洲,最早被列入正式比賽是在1850年的牛津大學運動會上,當時設有100碼、330碼、440碼跑項目。19世紀末,為規范項目設置,將賽跑距離由碼制改為米制。初為職業選手的表演項目,後逐漸擴展到業余運動員。運動員比賽時必須使用起跑器,聽信號統一起跑,必須自始至終在自己的跑道內跑動。奧運會比賽項目男、女均為100米跑、200米跑和400米跑,其中男子項目1896年列入,女子100米跑和200米跑1928年列入,400米跑1964年列入。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短距離跑
❿ 跑400米有什麼技巧
1、200米跑法
400米有彎道有直道,考驗速度與沖刺。彎道跑法可以和200米跑法一樣,沿切線起跑,同時不能用盡全身力量。進入直道後要全力加速,提高重心和步幅。
2、控制呼吸節奏
400米跑難度很大,既要速度又考驗耐力,很多人會在比賽後半段體力不支,想要放棄。若在沖刺跑階段呼吸和節奏被打亂,首先要保持速度,其次就是加大呼吸的力度和深度,在沖刺階段切不可張嘴吞吐空氣。
3、終點撞線技術
在沖刺極端,身體重心前移,盡力擺動雙臂,兩腿用力後蹬。訓練田徑運動時,也要注意鍛煉自己的腰腹肌肉,這樣就可以有足夠的能力進行完全撞線,爭取那幾秒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