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分析基本放大電路的方法有

分析基本放大電路的方法有

發布時間:2022-05-27 13:54:52

❶ BJT放大電路分析方法有2種:圖解分析法和小信號模型法

圖解分析法是一種近似的方法,但功能強,還可以分析晶體管的非線性工作狀態,譬如微波功率放大晶體管的分析。
小信號模型法是一種精確的計算方法,但只能用於晶體管的線性、小信號狀態分析,因為這時輸出信號與輸入信號才具有相同的頻率,可以給出一種等效電路(等效電路元件的數值確定)——小信號模型。小信號模型也適用於較高頻率的分析,只要不超出線性工作范圍;所以小信號模型有低頻等效電路,也有高頻等效電路。當然,在微波工作時除外,因為這時往往有許多寄生效應將會帶來非線性效應。
在大信號(信號幅度很大)情況下就不是這樣,這時輸入一個頻率的信號,就有可能產生出多個頻率的信號——如大功率放大電路、振盪電路等,這時就不能採用一個統一的等效電路來分析,但可用圖解法分析。

❷ 放大電路的靜態分析方法

1、直流通路和交流通路
放大電路中的電抗性元件對直流信號和交流信號呈現的阻抗是不同的。例如,電容對直流信號的阻抗是無窮大,故不允許直流信號通過;但以交流信號而言,電容容抗的大小為,當電容值足夠大,交流信號在電容上的壓降可以忽略時,可視為短路。電感對直流信號的阻抗為零,相當於短路;而對交流信號而言,感抗的大小為ωL。此外,對於理想電壓源,如VCC等,由於其電壓恆定不變,即電壓的變化量等於零,故在交流通路中相當於短路。而理想電流源,由於其電流恆定不變,即電流的變化量等於零,故在交流通路中相當於開路,等等。
在直流通路中,隔直電容C1、C2相當於開路。在交流通路中,C1、C2相當於短路,此外,集電極直流電源VCC也被短路。於是可得單管共射放大電路的直流通路和交流通路分別如下圖(a)和(b)所示。

根據放大電路的直流通路和交流通路,即可分別進行靜態分析和動態分析。分析時,除了圖解法和微變等效電路法以外,有時也採用一些簡單實用的近似估演算法。例如,常常根據直流通路,對放大電路的靜態工作情況進行近似估算。 
2、靜態工作點的近似估算
當外加輸入信號為零,在直流電源VCC的作用下,三極體的基極迴路和集電極迴路均存在直流電流和直流電壓,這些直流電流和電壓在三極體的輸入、輸出特性上各自對應一個點,稱為靜態工作點。靜態工作點處的基極電流、基極與發射極之間的電壓分別用符號IBQ、UBEQ表示,集電極電流、集電極與發射極之間的電壓則用ICQ、UCEQ表示。
可求得單管共射放大電路的靜態基極電流為

(1)
由三極體的輸入特性可知,UBEQ的變化范圍很小,可近似認為
硅管UBEQ=(0.6~0.8)V
鍺管UBEQ=(0.1~0.3)V
根據以上近似值,若給定VCC和Rb,即可由式(1)估算IBQ。
已知三極體的集電極電流與基極電流之間存在關系IC≈βIB,且β≈,故可得靜態集電極電流為

 (3)
然後由圖1(a)的直流通路可得
CEQ=VCC-ICQRC (4)
至此,靜態工作點的有關電流、電壓均已估算得到

❸ 怎樣用微變等效電路法分析放大電路

用微變等效電路分析法分析放大電路的關鍵在於正確地畫出放大電路的微變等效電路。
具體方法是:首先畫出放大電路的交流通路,然後用晶體管的簡化h參數等效電路代替晶體管,並標明電壓、電流的參考方向。
應用微變等效電路分析法分析放大電路的基本步驟如下:
(1)確定放大電路的靜態工作點。這一步多採用近似估演算法或圖解法;
(2)求出靜態工作點Q附近的h參數。這一步可通過在輸入輸出特性曲線上作圖確定。一般情況下,只應用式GS0220估算出RbE

(3)畫出放大電路的微變等效電路。
(4)應用線性電路理論進行計算,求得放大電路的主要性能指標。

❹ 電路分析方法有哪些

1.交流等效電路分析法。首先畫出交流等效電路,再分析電路的交流狀態,即:電路有信號輸入時,電路中各環節的電壓和電流是否按輸入信號的規律變化、是放大、振盪,還是限幅削波、整形、鑒相等;
2.直流等效電路分析法。畫出直流等效電路圖,分析電路的直流系統參數,搞清晶體管靜態工作點和偏置性質,級間耦合方式等。分析有關元器件在電路中所處狀態及起的作用。例如:三極體的工作狀態,如飽和、放大、截止區,二極體處於導通或截止等;
3.頻率特性分析法。主要看電路本身所具有的頻率是否與它所處理信號的頻譜相適應。粗略估算一下它的中心頻率,上、下限頻率和頻帶寬度等,例如:各種濾波、陷波、諧振、選頻等電路;
4.時間常數分析法。主要分析由R、L、C及二極體組成的電路、性質。時間常數是反映儲能元件上能量積累和消耗快慢的一個參數。
電子電路圖的分類:常遇到的電子電路圖有原理圖、方框圖、裝配圖和印版圖等。
01.
原理圖就是用來體現電子電路的工作原理的一種電路圖,又被叫做「電原理圖」。這種圖由於它直接體現了電子電路的結構和工作原理,所以一般用在設計、分析電路中。分析電路時,通過識別圖紙上所畫的各種電路元件符號以及它們之間的連接方式,就可以了解電路的實際工作情況
02.方框圖
方框圖是一種用方框和連線來表示電路工作原理和構成概況的電路圖。從根本上說,這也是一種原理圖。不過在這種圖紙中,除了方框和連線幾乎沒有別的符號了。
它和上面的原理圖主要的區別就在於原理圖上詳細地繪制了電路的全部的元器件和它們連接方式,而方框圖只是簡單地將電路安裝功能劃分為幾個部分,將每一個部分描繪成一個方框,在方框中加上簡單的文字說明,在方框間用連線(有時用帶箭頭的連線)說明各個方框之間的關系。
所以方框圖只能用來體現電路的大致工作原理,而原理圖除了詳細地表明電路的工作原理外,還可以用來作為採集元件、製作電路的依據。
03.裝配圖
它是為了進行電路裝配而採用的一種圖紙,圖上的符號往往是電路元件的實物的外形圖。我們只要照著圖上畫的樣子,依樣畫葫蘆地把一些電路元器件連接起來就能夠完成電路的裝配。這種電路圖一般是供初學者使用的。
裝配圖根據裝配模板的不同而各不一樣,大多數作為電子產品的場合,用的都是下面要介紹的印刷線路板,所以印板圖是裝配圖的主要形式。
04.印板圖
印板圖的全名是「印刷電路板圖」或「印刷線路板圖」,它和裝配圖其實屬於同一類的電路圖,都是供裝配實際電路使用的。
印刷電路板是在一塊絕緣板上先覆上一層金屬箔,再將電路不需要的金屬箔腐蝕掉,剩下的部分金屬箔作為電路元器件之間的連接線,然後將電路中的元器件安裝在這塊絕緣板上,利用板上剩餘的金屬箔作為元器件之間導電的連線,完成電路的連接。
由於這種電路板的一面或兩面覆的金屬是銅皮,所以印刷電路板又叫「覆銅板」。印板圖的元件分布往往和原理圖中大不一樣。
這主要是因為,在印刷電路板的設計中,主要考慮所有元件的分布和連接是否合理,要考慮元件體積、散熱、抗干擾、抗耦合等等諸多因素。綜合這些因素設計出來的印刷電路板,從外觀看很難和原理圖完全一致,而實際上卻能更好地實現電路的功能。
隨著科技發展,現在印刷線路板的製作技術已經有了很大的發展;除了單面板、雙面板外,還有多面板,已經大量運用到日常生活、工業生產、國防建設、航天事業等許多領域。
在上面介紹的四種形式的電路圖中,電原理圖是最常用也是最重要的,能夠看懂原理圖,也就基本掌握了電路的原理,繪制方框圖,設計裝配圖、印板圖這都比較容易了。
掌握了原理圖,進行電器的維修、設計,也是十分方便的。因此,關鍵是掌握原理圖。
電路圖的組成:電路圖主要由元件符號、連線、結點、注釋四大部分組成。
1.元件符號:表示實際電路中的元件,它的形狀與實際的元件不一定相似,甚至完全不一樣。但是它一般都表示出了元件的特點,而且引腳的數目都和實際元件保持一致。
2.連線:表示的是實際電路中的導線,在原理圖中雖然是一根線,但在常用的印刷電路板中往往不是線而是各種形狀的銅箔塊。就像收音機原理圖中的許多連線在印刷電路板圖中並不一定都是線形的,也可以是一定形狀的銅膜。
3.結點:表示幾個元件引腳或幾條導線之間相互的連接關系。所有和結點相連的元件引腳、導線,不論數目多少,都是導通的。
4.注釋:在電路圖中是十分重要的,電路圖中所有的文字都可以歸入注釋—類。細看以上各圖就會發現,在電路圖的各個地方都有注釋存在,它們被用來說明元件的型號、名稱等等。
若不知電路的作用,可先分析電路的輸入和輸出信號之間的關系。如信號變化規律及它們之間的關系、相位問題是同相位,或反相位。電路和組成形式,是放大電路,振盪電路,脈沖電路,還是解調電路。
電器修理、電路設計的工作人員都是要通過分析電路原理圖,了解電器的功能和工作原理,才能得心應手開展工作的。會劃分功能塊,能按照不同的功能把整機電路的元件進行分組,讓每個功能塊形成一個具體功能的元件組合,如基本放大電路,開關電路,波形變換電路等。

❺ 放大電路有兩種常用的分析方法,當分析電路是否會產生非線性失真時應使用

原因之一是:放大電路中的三極體是非線性元件,當其工作電流變化時,其放大倍數、輸入電阻等都會發生變化,對同頻率的正弦信號,當輸入信號幅度不同時,放大倍數會不同;
原因之二是:放大電路中的電感元件(包括變壓器)、電容元件對不同頻率的信號會產生不同的阻抗和相移,當輸入信號是非正弦波時,該輸入信號可以分解成若干個不同頻率的正弦信號,而這些信號通過含有電感、電容的電路時,電路對分解出的這些頻率的反映是不同的,通過放大電路後,它們再合成起來後,與原來信號的波形會產生很大的變化。

怎麼區分三種基本放大電路

以共發射極放大電路為例:三種基本狀態指的是放大狀態、飽和狀態、截止狀態。一個電路的三種狀態取決於基極偏流電阻的阻值大小(基極電流的大小),基極電流乘以三極體電流放大系數等於集電極電流IC=βIB

基極電流IB=EC/RB
EC是電源電壓,RB是基極偏流電阻。
根據電路的直流通路電壓平衡方程:EC=IC*RC+VCE
放大狀態:IC*RC=VCE
截止狀態:IC*RC=0
飽和狀態:IC*RC=EC
以上是以共發射極為例的三極體放大電路的三種基本狀態判斷方法。
三極體放大電路一共有三種連接方式:
1.基極接地叫做共基極放大電路。基極接地一般出現在高頻放大電路,在收音機的高放或者本振電路採用。一般用於高頻率放大作用。
2.集電極接地是射極跟隨器。只有電流放大作用,沒有電壓放大作用。輸出電流
Iе=(β+1)*Iь
不論負載為0歐姆還是8歐姆,輸出電流都是上述關系。
3.發射極接地是共發射極放大電路。既有電流放大作用,也有電壓放大作用,用途最廣,常見在一般的信號放大電路中。

❼ 在分析放大電路的主要方法有哪兩種

是模擬 數字放大電路

閱讀全文

與分析基本放大電路的方法有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野釣小羅非鬧窩解決方法 瀏覽:284
木扶手與立柱連接方法 瀏覽:532
打伊藤的最佳方法 瀏覽:369
來電顯示位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401
單元閥安裝方法 瀏覽:549
一個口腔里潰瘍最快解決方法 瀏覽:652
魚石脂軟膏的使用方法 瀏覽:524
蘋果手機的通知聲音怎麼設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868
七年級上冊數學練習題計算方法 瀏覽:577
sbs包管子簡單方法 瀏覽:83
魚貝類品質評定方法有哪些 瀏覽:837
水泵灌注樁施工方法視頻 瀏覽:799
方管厚度不一致的立角焊方法技巧 瀏覽:134
醋鵝子做醋方法步驟 瀏覽:53
召喚電腦靈魂的方法 瀏覽:114
馬拉松訓練方法講解 瀏覽:422
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方法論集 瀏覽:416
情感滲透的方法有哪些 瀏覽:749
用牛尿洗頭的正確方法 瀏覽:894
抓羽毛球拍子正確方法 瀏覽: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