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古代中國、埃及和希臘的學校大多採用什麼方式教學
個別教育。個別教學制是古代學校的主要教學組織形式。
『貳』 古代埃及的教育是怎樣的
古代埃及位於非洲東北部尼羅河的下游。尼羅河每年7月泛濫,11月退落,土壤既因淤泥而肥美,又有河水灌溉之便,故農業發達,屬富饒之鄉。古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說過:「埃及是尼羅河的贈禮」。在公元前3500年左右建成了上埃及和下埃及兩個王國。公元前3000年左右,建立了統一的王朝,形成奴隸主專政的國家。中間經過古王國、中王國和新王國三個歷史時期,最後在公元前525年為波斯國所滅。
古代埃及文化、科技成就十分突出。為預測尼羅河的泛濫,形成了最早的天文學。在公元前4241年就有了太陽歷。為測量土地、修建溝渠、修築堤壩和橋梁,形成了埃及最早的幾何學、水利學;在製造木乃伊和醫治疾病中,醫學也有了一定的發展。在公元前3000年以前就有了圖形文字。國家十分重視文字,規定有為宗教所需的象形文字,為政府辦公所用的簡體字,為經商所用的草體字。古埃及掌握這些知識的大多為僧侶和文士。他們也是古埃及奴隸主教育中的關鍵人物。
僧侶是古埃及的神職人員。古埃及是政權與神權相統一的國家,人們供奉的神祗達843種之多。為敬奉神祗,廣修廟宇,因而有眾多的僧徒。寺廟中的高僧脫離體力勞動,除負責宗教活動外,不掌管水利、天文、建築、醫葯等職,但有較豐富的學識,他們大多還擔負著培養接班人的職責。「文士」是指社會上一些擅長文墨、富有知識的人。古埃及的「文士」多在政府供職,享有較多的特權,因此不少奴隸主熱衷於培養自己的兒子成為「文士」,充當官吏。
古埃及的學校主要有宮廷學校、寺廟學校和文士學校。
宮廷學校是皇族子孫、貴族和大臣們的子弟學習的地方,一般多設在法老的王宮中。寺廟學校設在寺廟內,是專門培養僧侶的學校。文士學校是文士在家中招收學生,進行講學,這種私立性質的學校習慣上稱為文士學校。
『叄』 古代埃及教育的文字教學
在古代埃及學校的課程中,最重視書寫能力的訓練。埃及古代文字有宗教所用的象形字、政府機關所用的簡體字、商業貿易使用的草體字等三種。因為文字多種多樣,而且又沒有句讀符號,學習十分困難。書寫用的紙草紙是用尼羅河畔生產的植物──紙草精製而成,價錢昂貴。學生通常先在陶片、貝殼、石板、木板上練習試寫,經一段時間才在紙上書寫。筆是用蘆葦稈制的,稱為葦筆。墨水有紅黑兩色,每句開始用紅墨水書寫,以後則用黑墨水書寫。由於楔形文字較難書寫,書寫作業又多,而且教師逐一修改訂正,絕不馬虎,以致學生通常是終日練習書寫,晚上才學習閱讀。書寫內容大都是倫理規范和宗教教義,有的是格言,有的是寓言故事,意在從練習書寫中灌輸道德戒律。書寫還包括知識性的內容,如日月星辰和城名地名之類。到較高階段,則練習撰寫公文、函札、契約、記事等等。有的學校為適應商業和外事需要,還教授練習巴比倫等外邦文字。古代埃及學生不是通過誦讀而是通過書寫學習知識,這是很特別的(見彩圖)。計算也是學生學習的內容。主要是計算家財、測量土地、預算稅收之類,淺易實用,但缺乏理論性。當時的風尚認為文士不懂計算乃是恥辱(見彩圖)。另外,埃及還重視培養學生的專業職能。寺廟學校培養天文、水利、建築、醫學人才;政府機關的學校造就所需要的官吏。古代埃及的教育范圍廣闊,課程門類繁多,教材的內容豐富多彩。
『肆』 古埃及的學校教育是怎樣的
古埃及的學校教育內容,大約可分為初、高兩個等級。這兩個等級間沒有明顯的界限。在初級階段,兒童學習書寫、閱讀和簡易計算,又以書寫為主。因為埃及的文字既繁雜又難學,而埃及又是依靠書寫來傳授知識的,因此,書寫在教育中佔有特別重要的地位。古埃及書寫的材料有紙草、石板、貝殼、象牙、皮革等。最常用的是紙草。紙草是尼羅河岸盛產的一種植物,將其莖部簡單加工即成卷。人們用蘆葦製成的葦筆,沾上水和彩墨(大多為黑、紅兩種)在紙草上書寫。書寫的內容有道德的訓誡、知識性的材料。古埃及在書寫教學中還注重指導兒童學習辭令。諺語中說:「你巧於辭令,你必將獲勝。」這個階段的計算教學是具體數量的測算,如計算個人財產、土地的測丈、征稅的稅率、金字塔的面積和體積及穀物的儲量等,多為實用性質。古埃及高級階段的教育是專業教育。最受重視的是建築業以及天文學、數學、幾何學、水利學和醫學。
古埃及的教學注重實際應用,注重練習操作,對理論鑽研、學術闡述不很重視。教學中老師不注重啟發誘導,而是注重灌輸,崇古墨守,所以古埃及教育發展緩慢。
尼羅河地形
『伍』 東方文明古國教育的特點
1、東方文明古國教育發展的特點:
(1)產生了最早的科學知識、文字以及學校教育;
(2)教育具有強烈的階級性和等級性;
(3)教育內容豐富,包括智育、德育及宗教教育等,既反映了統治階級的需要,也反映了社會進步及人類多方面發展的需要;
(4)教育機構的種類繁多形態各殊,有助於滿足不同統治階層的需要,既有森嚴等級性也具有強大的適應性;
(5)教學方法簡單,體罰盛行,實行個別施教,尚未形成正規的教學組織;
(6)教育常常成為統治階級的專利,教師的地位較高;
(7)文明及文化教育甚為古老,但源遠流不長。
2、補充其他古代文明古國教育特點:
巴比倫的教育——(1)巴比倫的學校:宮廷學校、寺廟學校、書吏學校(又稱泥板書社);(2)巴比倫學校的教學內容與方法: ①寺廟學校,一級是初等教育,主要教授讀寫;另一級是高等教育,除學習讀寫以外,還學文法、蘇美爾文學、祈禱文學等。教學方法比較重視師徒傳授;②書吏教育,第一階段教授讀寫;第二階段是將學生分派到相應的寺廟或國家較高一級的機構接受教育;
古代埃及的教育 ——(1)古代埃及的學校:在公元前2500年左右,埃及有了自己的學校;包括①宮廷學校②職官學校③僧侶學校④文士學校;(2)古代埃及學校教育的內容與方法:①注重道德品德的培養;練習書寫;練習辭令;重視數學和計算;②以機械教學為主;教師多利用問答方法,但不注意引導學生進行思考;重視體罰;
古代印度的教育——((1)婆羅門時期的教育:早在公元前2000年以後逐步形成婆羅門、剎帝利、吠舍和首陀羅四個等級,教育的目的是維護種姓制度和培養宗教意識,教學內容主要為《吠陀》;只有婆羅門、剎帝利、吠舍三個等級的人才能接受教育,但三者接受的教育1981-1983 年根據等級而不同;公元前8世紀以後出現了一種在家庭中的婆羅門學校,稱為「古儒學校」,教學內容主要為《吠陀》,常用的教學方法為體罰;(2)佛教教育:印度的佛教產生於公元前6世紀,由釋迦牟尼創立。佛教在教育上進行了改革,主張教育應當面向平民。佛教教育的主要場所是寺院,教育目的是培養僧侶。佛教的寺院除了進行教學外,還進行一定的學術研究;
『陸』 古埃及教育的教學特點是什麼
古埃及的教學注重實際應用,注重練習操作,對理論鑽研、學術闡述不很重視。教學中老師不注重啟發誘導,而是注重灌輸,崇古墨守,所以古埃及教育發展緩慢。
『柒』 古代埃及教育的灌輸懲戒
埃及學校在教育和教學上,慣用的方法是灌輸和懲戒。教師教學不重解釋說明,而是安排多量作業。學生的主要活動是埋頭書寫,反復進行機械性的練習。教師教學時也用問答方法,但流於形式,並不注重引導學生思考和討論。由於難以理解的學習內容和忽視啟發自覺性的教學方法,兒童厭學的心理很普遍,體罰遂成為常用的手段。
『捌』 古埃及教育注重什麼
古埃及的教學注重實際應用,注重練習操作,對理論鑽研、學術闡述不很重視。教學中老師不注重啟發誘導,而是注重灌輸,崇古墨守,所以古埃及教育發展緩慢。古代亞述和巴比倫的教育
兩河流域是人類文明最早的形成地。據推測,大約在公元前四千紀,住在這里的蘇美爾人已有了較發達的文化。公元前三千紀出現了奴隸制國家。亞述和巴比倫都是遠古的奴隸制大國,公元前18世紀末,巴比倫五朝第六代國王漢謨拉比(約公元前1792年~公元前1750年)統一了兩河流域,建立了強大的奴隸制中央集權國家。當時農業生產進一步發展,商業貿易發達,文化教育水平也居於世界前列。
兩河流域早在蘇美爾人時代就有了楔形文字。它是用削成三角形尖頭的芒葦桿(或木棒、骨棒)作筆,把字刻在半乾的泥版上,落筆之後自然形成楔形,因而稱為楔形文字。這種文字在發展中經歷了圖形文字、表意文字和表音文字。數學方面的發展已採用了十進位和六十進位的計數法,已知道四則運算,能求出平方根、立方根,解出3個未知數的方程式。在天文學方面已經能預測日蝕、月蝕,並區別五大行星和恆星。另外在建築和雕刻、物理學、化學、醫學方面也有很大的成就,這些成就為兩河流域教育的發達奠定了基礎。
亞述和巴比倫的學校類型據推測也有三類,即宮廷設立的、寺廟設立的和文士私立的。學校的教學,初期是以學習文字、抄寫為主,也學習計算。第二階段是按照學生的志向、興趣分派到相應的寺廟或政府機構,按其准備承擔的職責,接受高一級水平的定向專業培養。
兩河流域的學校產生的時間很早,法國考古學家於本世紀30年代,在馬里城發掘出一所被估計為公元前2100年左右的學校。在大、小兩間房屋中擺有石凳,並出土了大量的泥版,因而證實了這是一所學校。也有人推測這所學校是公元前3500年左右的,這樣就比古埃及的學校早1000年。
亞述、巴比倫學校的教育方法,依發掘資料的記述,其體罰十分嚴重。老師用木棒責打學生是很經常的事情。學生遲到要挨打,作業有錯要挨打,未經允許說了話要挨打,書寫潦草要挨打,甚至手不幹凈也要挨打。
『玖』 簡述古埃及學前教育的形式、內容和方法
古埃及學前教育的形式:宮廷教育和家庭教育。
古代埃及學前教育的內容:父輩技藝的傳承,包括祭祀、醫學、建築、軍事等。古代埃及學前教育從形式上看,特點:多樣性、等級性。
古代埃及學前教育從內容上看,特點:實踐性、職業性古代埃及學前教育的方法:家長制加體罰古代學前教育形式之多樣、內容之廣泛在當時來說是蓋世無雙的國家是埃及。
(9)古代埃及教學方法擴展閱讀:
古代希伯來學前教育分為兩個時期,即家庭教育時期和會堂時期通過充滿宗教意識的家庭教育,希伯來人能保持宗教傳統、維系民族信念,重視學前教育並希望它承擔民族救亡和傳統繼承任務的古代東方人是希伯來人以傳誦《吠陀》經。
幼兒教育的主要內容的是古印度婆羅門教,幼兒教育以信奉佛祖,吃苦修行、遵循教規、消極厭世為特徵。
指的是古印度佛教的幼兒教育古印度幼兒教育與種姓制度和宗教神學密切相關,始終被濃厚的神學說教所統治。古印度佛教的幼兒教育主要有寺庵教育和家庭教育。
『拾』 舊時教師的教學方法
貫徹面向全體原則,既不能以全班學力最低的學生為准,人為地降低教學難度、放慢教學進度,也不能以「學科尖子生」為准,更不能用同一標准要求全體學生。貫徹因材施教原則,做到既能關注全體、又能兼顧個體,才是對面向全體原則的最好詮釋。
2、必須擁有一種特殊的能力,那就是在課堂上的「快速指導」能力。這里提供一個高效課堂公式:
高效課堂=精練的講授+恰當的練習+有效的指導
學生在課堂上遇到學習困難得到及時的幫助,這就是最好的「德育」。
3、如果中小學課堂能夠從「目中無人」的地方轉變為「有情有智」的場所,那麼中小學生厭學現象就會發生根本性的好轉。
教師教學
4、貫徹直觀教學原則有以下幾種途徑:
一是實物直觀。
實物直觀是通過實物進行教學,直接將對象呈現在學生面前。在學習日常生活中比較生疏的內容時,實物直觀能真實有效地為學生提供理解、掌握新知所必需的感性經驗。另外,到實地參觀也是實物直觀的最好途徑之一。我們在進行試驗展示的時候,因為班級位置或是學生高矮的原因,導致部分學生不能清晰直觀看到老師的教學步驟,沒關系,用微講師課堂教學系統的高清攝像頭同步錄制演示步驟並同步大屏幕展示,教學無憂就這么任性!
二是影像直觀。
影像直觀是運用各種手段,包括圖片(包括教材插圖與課堂板畫)、圖表、模型、幻燈、錄音、錄像、電影、電視、多媒體技術、網路技術等進行輔助教學。影像直觀相對於實物直觀更具有不受實際條件限制的特點,從而彌補實物直觀的缺陷。講到重點難點易錯點的時候,老師可以藉助信息化工具如微講師微課製作工具一類的免費軟體提前錄制或是製作5-10分鍾的簡單微課,將靜態的內容動態展示更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三是語言直觀。
語言直觀是教師運用自己的語言、藉助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進行生動的比喻、形象的描述,強化學生的感性認識,達到直觀的教學效果。語言直觀的運用效果主要取決於教師自身的素養。老師可以在藉助無線麥克在教室任意位置邊走邊講,並且與學生充分的互動,讓課堂變得更加有活力,更加有趣!
四是知識直觀。
新知識如果是建立在學生已有知識與經驗的基礎上,通過已有知識與經驗的延伸、拓展、聯想、遷移得來的,這樣的知識形成過程更容易讓學生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