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調漂
1、找底:找底時前後左右探測一下,水底環境復雜,空鉤找底也是為了試試掛不掛底,順便尋找一塊平坦的水底方便做窩。一般情況下一平米即可。鉛皮座裹鉛皮盡量多點,為的是鉛皮能夠將浮漂完全沉入水中。開始盡量將浮漂往下拉,為的是拋竿後線組入水後浮漂可以完全沉入水中,起竿後然後將漂座往上拉,直到拋竿後漂尾出水面一目。拋竿務必准確不可東一桿西一桿,盡量保證臉盆大小的區域。盡量不要拋滿竿。鉛到漂尖一目一下的距離就是水的深度,這里就完成了調漂的第一步。
2、調目數:水深找好後將浮漂往子線方向下推一漂的距離,魚漂總長度大於子線的長度。或者魚漂下拉長子線的距離再加10公分,為的是確保減鉛後雙鉤懸浮離底。然後開始剪鉛皮,一點一點的剪,千萬不能嫌麻煩。減鉛完成後有必要進行驗證,方法是浮漂到位後,往回拉線組將浮漂快速拉入水中看看是不是能返回來到原來調好的調目,如果出現調目不同說明水深沒有找對,需要從第一步重新開始。
3、調釣目:這一步很關鍵,想知道兩顆餌料在水下的位置,調目設定好以後先不要動浮漂的位置,在上鉤掛一顆搓餌。搓餌大小和平時習慣一樣就可以。拋竿入水看看單顆搓餌壓浮漂幾目,再掛雙餌看看壓浮漂幾目。基本上掛雙餌浮漂會被完全壓入水中。如果掛雙餌浮漂還有剩餘漂目那就比較適合釣浮了,或者說魚漂選擇不合適,需要重新搭配線組或者選擇小一號浮漂來調整。
4、確定釣目:一般當釣目和調目相同的時候被認為是不靈不頓,此時兩顆餌料餌在水底的位置是下餌躺底子線微微彎曲,上餌觸底子線垂直。正常的沒調整之前浮漂完全沉入水中,調整方法是掛上雙餌拋竿入水,看準釣目起竿重新掛雙餌向竿稍方向推浮漂直到釣目和調目相同即可開始垂釣,然後根據魚情適當調整。舉例;【(1)有口無魚:釣太靈,上拉浮漂2CM(可以連續上拉5次以內),以上唇連續中魚2次以上為找到正口。(2)中魚為嘴邊上或下顎,此為釣太鈍,每次上拉浮漂1公分,至上唇中魚兩次以上為找到正口。(3)釣底無口:每次下拉浮漂15公分,找到魚所在的水層,此已屬釣離底】
⑵ 釣魚掛底怎麼解決
在野釣中掛底是所有人都經歷過的事情吧?我相信任何一個野釣人都無法避免掛底這個頭疼的問題,其實掛底的解決辦法也是有的,雖然不能百分之百的避免,但降低掛底的概率和增加擺脫的幾率還是可以做到的。多數釣友在掛底後的應對方法不太正確,本文就來和釣友們聊聊關於野釣如何避免掛底和掛底後如何脫鉤的一些技巧,想盡量擺脫這個煩惱,首先要看以下兩點:
如何盡可能的避免掛底?
當掛底已成為事實,如何有效的順利脫鉤?
以上3點是最重要的因素,再高明的脫鉤方法也不如不掛底,所以要防患於未然,養成釣魚之前先探好底的的習慣,這是最好的處理辦法,當確實掛底後,使勁抖動只有在比較纖細的雜草時、或者運氣爆棚時才有效,所以需要其他的方法來應對,因此:
雖然說釣魚要釣草,但選擇釣點時要充分考慮掛底的可能性,過密的水草就不要使用台釣雙鉤的釣魚方式了,傳統釣的長桿短線和單鉤是最佳選擇。如果一定要使用台釣方式,要選擇較大的草縫才是最佳方法。
上面提到,掛底後左右抖動是很多釣魚人的第一反應,這個如果是掛在牢固的草根,樹枝上的話意義並不大,有3個技巧可以做最後的嘗試,如果還是無法解決,直接拉斷子線是無奈的選擇。
如何盡可能的避免掛底?
當選擇在有障礙物的地方進行垂釣時,一定要先通過水面上的障礙物做個大致判斷,尤其是針對大魚時,先使用細一些的子線去試探,掛底後也容易拉斷子線,要給刺中魚後第一波博弈留有一定的空間。我在丹江口水庫釣魚時,常常是對著水中的小樹垂釣,所以都是先用細子線沿著樹的周圍探測好,記得有一次退水後我發現那棵小樹上掛滿了子線和主線,看來中招的釣友不少。
如果是水草或者荷葉盪子中,要麼使用傳統釣的長竿短線方式,這種是直上直下的釣魚方式,相對台釣不易掛底,如果一定使用台釣那麼要選擇草縫比較大,或者兩片水草、荷葉盪子中間,一般這種地方都是老釣位,已經有無數的先輩幫你清理過釣點了。
還有一些釣點水面上沒有什麼障礙物,但水底下有一層不太高的雜草,多見水庫或者江河漲水後淹沒的平灘,有些水草並不高,但草根很結實,掛底後也不容易擺脫,這類釣點可以使用釣離底的方式處理,就算掛底也是掛草葉,很容易拉開。使用釣離底的方式就需要調漂的基本功了,很多釣友釣不好離底就是因為找底找的不精確,一般這種時候都是離底10公分左右,稍微有些誤差就很難達到效果,建議可以好好看看調漂的事情,或者自己在調漂桶驗證一下。以上就是避免掛底的幾個方法,其實這沒有什麼太特別的,下面我們來談談如何在掛底後擺脫,這里我有點自己的小竅門。
如何有效的順利脫鉤?
人算不如天算,就算考慮得在完美也會出現掛底的現象,有時候可能都釣了好幾條魚了,會產生忽然掛底的現象,具體原因咱們不去討論,就單純討論掛底後如何避免損失得進行脫鉤,我有幾個小技巧屢試不爽,很多時候都可以順利脫鉤。
一、抖動魚竿多數沒用,還會驚嚇魚。抖動魚竿只能是一些脆弱的水草才有效,如果是掛到樹根,尤其是樹枝,怎麼抖動都很難,這里有一個針對無刺魚鉤的脫鉤方法,有刺鉤無效果。當掛底後大家第一的反應就是抬竿,這個很正常,但確定掛底後就不要抬竿了,此時浮漂會沉沒水中,等待一下,等浮漂上升露出水面後,再抬竿,稍稍加點力度,一般2、3次後就有效果,利用的是浮漂的向上牽引力看能不能將魚鉤帶出來,如果幾次後無效,就不需要嘗試了,更換為下一個方法。
二、當上述方法無效時,還有一個竅門可以嘗試,就是需要先在魚竿後堵的掛環中系一個長失手繩,然後對著水的方向,將魚竿和水面呈平行的角度拋入水中。這種情況多用在大壩上,或者石頭砬子中,有一些小的石頭縫卡住了魚鉤,因為角度的問題,從岸邊向回拉很難脫鉤,但拋向水中後角度發生了變化,有很大的概率會脫鉤,同樣嘗試3、4次就可以了,如果還是無法脫鉤,繼續更換下個方法。
三、最後一個不丟失子線的方法,使用水底脫鉤器,從魚竿後堵出穿過,因為脫鉤器的重量會沿著魚竿、魚線直到掛底出,輕輕拉動繩索,脫鉤器的設計原理會卡在魚鉤的地方,拉幾次就可以脫鉤了。如果是有刺鉤,可能會很麻煩,多嘗試幾次吧,如果這種方法還是不行,終極辦法,用力一拉脫鉤器,自然就切斷子線了,這個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如果沒有脫鉤器,那麼只能採取硬拔的方法,這里不要把魚竿完全垂直,尤其是雙鉤都掛住的情況。如果子線和主線號數差別不大,直拔搞不好會拉斷主線,畢竟主線上打結的地方更多,而且很容易造成魚竿抱死。正確的方法是讓魚竿形成一定的角度,慢慢向後退,不要用手拉線,會劃傷手的。魚竿形成角度後就不易抱死,直至拉斷子線為止。
關於最後的總結歸納
綜上所述,是掛底後的一些解決辦法,當然如果您不差那幾個子線,可以掛底後直接拉斷子線。不過我每次都是會盡量嘗試脫鉤的,有時候也是一種樂趣和挑戰,按照我說的方法,脫鉤的幾率還是很大的,當然我指的是無刺魚鉤,有刺魚鉤確實不太好脫鉤。希望本文能夠幫助到你,如果您對掛底有自己的小絕招,歡迎在下方回復,來一起分享。同時也歡迎點個關注,一起交流釣魚的那些事,我是釣魚人烏蘭,一個純粹的釣魚人。
⑶ 魚漂應該怎麼用
如用海竿帶漂在10米距離以內垂釣時,其方法可以完全仿效手竿帶漂的垂釣方式,既可釣底又可以釣浮。如果使用的是2.5米以內的短海竿時,出線方式必須是揮竿甩投,所以墜子應略為加大一些,才能拋投出去。
一、拋竿後魚漂漂浮於水面上;或者浮漂快速移動;這一般是小魚在中、上層接鉤,也可能是中上層魚就餌的信號,但不一定有魚獲。
二、浮漂快到底時,沒有按正常降落。下降慢了半拍,快了半拍、停了半拍、還沒有到預定的數目停下來、加速,都有有可能是魚在咬鉤。
三、浮漂到位穩定後,上下反復浮動,這是「最標准」的信號,魚上鉤了,這時,提竿的命中率相當高。
四、鉤子到底後,浮漂穩定在你所設定的釣目,慢慢上升,但上升1目左右突然出現短促有力的下頓信號,要及時揚竿。
五、浮漂還沒到位就上下跳動,這說明魚在下層很活躍,也可能是餌料的霧化太快,魚太「躁」。這種情況,如果信號多,可以考慮釣浮。
六、浮漂到位後,突然大幅度下沉,這多數是魚體撞線所致。稍等片刻,若又見浮漂浮起即可揚竿。
七、浮漂在沒到位之前出現停頓、上浮,可能是雙魚就餌,揚竿雙飛,機率很大。
八、浮漂停頓後下挫,短促有力的是有效魚訊,無力而又幅度大,多是魚體撞線和小魚搗亂。
九、反復釣放的「回鍋魚」,出現相當正常的信號時,提竿無魚。應對的辦法一般有二點:浮漂上捋,釣鈍點;放棄大信號,專抓某種特殊的小信——這需要相當的經驗和對浮漂的熟悉程度。
十、浮漂到位後,緩慢上升,這大多是有效魚訊,不管其上升多高,只要上升過程已停頓,即可揚竿。浮漂在停頓後如果有迅速改變方向的斜向入水信號,則可能是大魚就餌,應等漂尾入水後,用力提竿。
(3)魚漂掛底有什麼方法擴展閱讀
按照釣法的不同大致分為軟漂和硬漂兩類。
軟漂主要存在於中國傳統釣法中,軟漂:「主要是指依託於魚線之上進行標記的一種魚漂形式」。
硬漂主要存在於日本的懸錐釣法中,後傳到台灣形成獨特的台式釣法流入中國大陸,最後國人根據各地的風俗習慣發展成為今天的獨特的華氏釣法。硬漂:「主要是指獨立於線外單獨存在的一種標記物品」截止2014年市場上普遍所講的魚漂就是指的硬漂。
魚漂多用較輕的材料製作而成,現在的魚漂多為化學製品,或是用鳥類的羽毛、木材、竹材製作,性能各有差異,形狀更是多種多樣。根據魚漂的自重和浮力的不同,可分為中空魚漂和實心魚漂。
中空魚漂的自重小,浮力大,反應靈敏;實心魚漂的穩定性好,但不太靈敏。根據魚漂形狀的不同,還可以分為卧漂和立漂。
卧漂就是常說的七星漂,釣魚時數粒浮子散落在水面上,靈敏度高,揚竿時震動小,但不適宜風浪大時垂釣。立漂就是垂立在水中的魚漂,常見的有棒形、錐形、圓形、陀螺形等等。
⑷ 魚竿魚漂怎麼綁
魚漂的綁法:
1.在魚線上裝一粒太空豆、漂座、太空豆;
2兩側的太空豆夾緊漂座;
3.使用時魚漂插在漂座上即可。
魚竿的綁法:
魚竿的蛇口繩上打個雙結;
魚線頂端10厘米處對折並打結,如圖所示。
3.捏住線圈的交叉點;
4.將魚線結套在魚竿上並拉緊;
5、取現時捏住線頭外拉即可。
⑸ 怎樣綁魚漂
綁魚漂的方法如下:
1、首先將魚線穿過伴豆,如下圖所示:
⑹ 水庫釣魚老掛底怎樣調漂上魚准確
調漂及找口的步驟
一、休閑釣鯽調漂及試釣步驟:
(一)、釣底的基本的調漂步驟:
1、粗找底:
鉛皮座掛重鉛,鉛皮的重量大於浮漂的浮力,浮漂全部沒入水中,逐漸上拉浮漂至露出一目,最上面的太空豆位置緊挨著第二顆太空豆,完成定位,記住最上面的太空豆至本次垂釣結束前勿動。(此時掛或不掛子線都可以。)
2、調整調目:
掛上子線,浮漂下拉30公分左右(記得浮漂下拉的距離>長子線長度+10公分),此時浮漂應該是全部沒入水中,逐漸剪鉛皮至露出需要的目數(調目)。
3、釣鯽調目及釣目的設定基本原則:
7目軟尾漂搓餌:調4-5目釣2目左右
7目軟尾漂拉餌:調2.5-4目釣2目左右
硬細尾搓餌:調7-9目,釣2-3目
硬細尾拉餌:調4-7目,釣2-3目
釣目高,釣鈍;釣目低,釣靈。
根據天氣、季節、餌料比重、餌團大小、魚口、等因素,再予以微調調目:
4、精確找底:
移動浮漂,調整浮漂座位置與已定位的上太空豆的位置的距離與子線的長度大致對等,下鉤搓餌掛大餌團來找底(同時也是打窩),使浮漂露出水面2目,繼續上拉浮漂2公分,如果浮漂顯示3目以上,則代表已經過底,浮漂往下拉回2公分,此動作稱為反向找底,再掛正常施釣大小的餌團拋竿入水,微調浮漂至釣目在2目左右進行試釣。
5、試釣調整過程
(1)有口無魚:釣太靈,上拉浮漂2CM(可以連續上拉5次以內),以上唇連續中魚2次以上為找到正口。(太靈可理解為找底不正確,尚離底)
(2)中魚為嘴邊上或下顎,此為釣太鈍,每次下拉浮漂1公分,至上唇中魚兩次以上為找到正口。(太鈍可理解為找底不正確,已過底)
(3)釣底無口:每次下拉浮漂15公分,找到魚所在的水層,此已屬釣離底--釣浮--釣一標深的范疇,需要重新剪鉛調漂,以掛雙餌後,浮漂到位後露出2目左右,另述之。
(二)跑鉛釣法:
1、適用范圍:流水浜或者小雜魚鬧鉤時採用,釣法上近似於傳統釣。
2、跑鉛調漂步驟
(1) 無鉤狀態下,重鉛到底來找底。
(2) 浮漂下拉20CM,剪鉛皮至平水。
(3) 鉛皮球的上太空豆打開5公分左右。
(4) 掛子線,上拉浮漂至露出漂目2-6目均可施釣,水流急漂目露出多
3、跑鉛釣法注意事項
(1)流水環境中,浮漂盡量選用大號的,定位能力強,如刀郎A118之3號漂。
(2)子線盡量短控制在10公分以內,因跑鉛釣屬極鈍,短子線可放大信號。
(3)上頂及下頓的動作均要抓,均可中魚。
(4)餌料可以適當打粘些。
二、休閑釣找口詳細步驟:
1、漂相僅有緩緩上升但無下頓口,或升後僅有緩緩下陰漂相,均可下拉漂進行調整.直至出現緩升再有乾脆的微微一頓並中魚。
2、漂相僅有緩緩上升但無下頓口,下拉漂調整釣目無效,多與餌態、大小有關,可及時調整餌態和施餌手法再去問口、探尋。
3、漂相僅有緩緩上升但無下頓口下拉漂調整釣目及調整餌態和施餌手法也均無效,則可減鉛再去重新找口,直至出現有乾脆的微頓之口,並中魚。
4、漂不能下降至設定釣目,或高頂久久不落,在排除拋竿不準、失餌等因素後多系魚介面所至,也可下拉漂進行調整或減鉛去找口。
5、窩中魚星四起,但調整釣目仍均無口,應檢查餌的附鉤率及霧化率。同時應檢查調釣是否過鈍,漂及調釣,餌是否落於魚口不認的虛底泥漿層位中。
6、釣目靈鈍調整均屬無口,調整餌態和施餌手法也無效,可減鉛加大調目提高漂的載餌能力,並加大釣目調整尋 問的范圍,使餌在虛底層位有更多選擇的層位面,再去重新找口,直至出現有乾脆的微頓之口並中魚。
7、漂緩升後即頓,屬於清晰正口標相但卻總是不中魚,是與餌狀態有關,以餌偏硬偏大最為多見.應及時調整餌態和施餌手法,再去找口探問。
8、漂相有直接一頓之口,提竽卻多不中魚,可上拉漂進行調整.多可以找問到標准正口並中魚。
三、競技滑魚底釣
1、調目釣目設定:
常規:孔雀翎長身軟尾一類的浮漂調3目一線,釣3目一線,抓一線吃口,以三等分為佳。調3目一線,就是組裝好釣組後現場調試,通過增減鉛皮使浮漂在鉤不落底時水表面只露出3目加大約4分之1目。釣3目一線,就是裝好餌後,通過改變浮漂的位置,使浮漂露出3目加4分之1目。只抓一線吃口,就是垂釣時專抓浮漂升降一線的信號。
冬季:孔雀翎長身軟尾一類的浮漂調2目一線,釣2目一線,抓一線吃口,以三等分為佳。
條件1:輕質餌料、上正常大小餌團、使用正常大小的魚鉤時,底鉤落底、上鉤輕觸底。
條件2:須精確找底。。
2、真實的浮漂信號
(1)、在墜子到位、鉤和子線在向下擺的過程中,浮漂會有一個緩慢、勻速下沉的過程。底鉤到位後,上鉤繼續下沉,浮漂下沉信號會有一個減速,這是浮漂的自身信號。這個過程中,浮漂的自身信號規律只要被破壞,就是魚吃食了。釣猾魚,盡管信號很亂,這個信號往往很真實。
(2)、雙鉤到位後,最真實的信號是浮漂微微一鼓,或者向下一陰。
(3)、鉤子落底,最多等一分鍾,魚不吃鉤就輕輕往後拖一下,注意拖的過程中漂尾會勻速動作,在這個過程中能看出異樣的信號(有的魚不吃這種「逗」食);或者,在拖動剛剛結束時,浮漂會有一個魚搶食的小下頓信號。
⑺ 魚漂的綁法圖解
綁魚漂的方法:
如圖:將浮標的標腳插入到漂坐的小孔中即可,新手切記不要用力過大,否則要麼損毀漂坐,要麼折斷標腳。
從圖中不難看出,浮標是安裝在標坐上的,而不是直接綁在魚線上。而標坐上下由兩粒太空豆固定,同時這兩粒太空豆還起到調節、定位的作用。
1、魚漂的種類:
(1)卧漂大多依其自身的緊密度,用釣線穿過漂體,連接固定。市場上有一種內有小孔的塑料球卧漂,它們中間的小孔,往往比較大,使用時,需穿過線後,插入細竹或木屑加以固定才能使用。
(2)立漂多為單體形的辣椒漂、棒形漂、球形漂。立漂漂體下端都較細,呈圓錐形。使用時,只要將漂尾插入,套在釣線上的橡膠套中即可,比較方便。
2、裝在釣線上的套有兩種:
(1)一種是漁具商店出售的硬橡膠漂套,規格齊全,固定牢靠,比較適用。
(2) 另一種可以自己用自行車氣門芯,剪下一段套在釣線上使用。此法簡單省事,但因松緊度不能適合不同漂尾粗細,所以其牢固度略差。
魚漂的調整方法:
1、空鉤不掛魚食且鉤不放到水底,並且讓鉤懸浮在水深高度的中間,用增減鉛皮的重量來調整魚漂露出水面的數目!最好要魚漂露出水面四目。待鉤掛上魚食之後放入水裡這時魚漂應該露出水面兩目!這時就可以垂釣了!漂露出水面2到4目都是正常的垂釣數目!
2、如果想提高靈敏度就要減少浮漂露出水面的數目,如果飄過於靈敏就要增加漂露出水面的的數目。根據不同的情況和個人習慣可以調4釣2,也可以釣1,釣3,釣4都可以,要根據不同的因素來決定!
3、 另外的一個要素就是把浮漂綁牢,很多新手在起初對漂的綁法不注重,很容易就出現脫漂的尷尬情況。此外調整好的調4釣2如果沒有特殊原因盡量不要改變!但因特殊關系需要改變的話盡量不要改變鉛墜的重量來調整浮漂,要上下移動浮漂的位置來調整魚漂露出水面的數目!
⑻ 釣魚浮漂怎麼安裝圖解
釣魚浮漂安裝方法如下:
一、准備一個球形的浮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