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西方經濟學》課程講什麼內容
《西方經濟學》課程的內容重點根據教育部西方經濟學課程教學基本要求和必須夠用的原則,以「市場化配置和利用」為核心內容,討論了需求、供給與均衡價格,消費者行為理論,生產者行為理論,國民收入決定基本理論和失業、通脹和經濟緊縮,以及政府進行宏觀經濟調控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經濟增長和國際經濟等問題,簡明生動地介紹了經濟學的基本原理、分析工具及方法、理論運用和政策分析。這些知識基本滿足了經管類學生對經濟基礎理論的要求。
通過本課程教學,使學生全面系統掌握經濟學的基本概念、基本思想、基本分析方法和基本理論,明確經濟學的總體內容、主要結論和應用條件,使學生對經濟學的基本問題和基本觀點有比較全面的認識,能夠建立起經濟學的基本思維框架,正確領會和理解經濟運行的邏輯關系和基本規律,能夠對經濟問題和經濟現象進行簡單分析,具備初步分析能力。
Ⅱ 東經和西經的判讀方法
經度是地球上一個地點離一根被稱為本初子午線的南北方向走線以東或以西的度數。本初子午線的經度是0°,地球上其它地點的經度是向東到180°或向西到180°。不像緯度有赤道作為自然的起點,經度沒有自然的起點,本初子午線是人選出來的。英國的制圖學家使用經過倫敦格林維治天文台的子午線作為起點,過去其它國家或人也使用過其它的子午線做起點,比如羅馬、哥本哈根、耶路撒冷、聖彼德堡、比薩、巴黎和費城等。在1884年的國際本初子午線大會上格林維治的子午線被正式定為經度的起點。東經180°即西經180°,約等同於國際換日線,國際換日線的兩邊,日期相差一日。
經度是指通過某地的經線面與本初子午線所成的二面角。在本初子午線以東的經度叫東經,在本初子午線以西的叫西經。東經用「E」表示,西經用「W」表示。
經度的每一度被分為60角分,每一分被分為60秒。一個經度因此一般看上去是這樣的:東經23° 27′ 30"或西經23° 27′ 30"。更精確的經度位置中秒被表示為分的小數,比如:東經23° 27.500′,但也有使用度和它的小數的:東經23.45833°。有時西經被寫做負數:-23.45833°。但偶爾也有人把東經寫為負數,但這相當不常規。
Ⅲ 最簡單入門的西方經濟學微觀基礎
微宏觀教材入門教材:
1、曼昆《經濟學原理》
曼昆為哈佛高才生,天才橫溢 ,屬新古典凱恩斯主義學派,研究范圍偏重宏觀經濟分析。 行文簡單、說理淺顯、語言有趣。界面相當友好,引用大量的案例和報刊文摘,與生活極其貼近,諸如美聯儲為何存在,如何運作, Greenspan 如何降息以應付經濟低迷等措施背後的經濟學道理。該書幾乎沒有用到數學,而且自創歸納出「經濟學10大原理」,為初學者解說,極其便利完全沒有接觸過經濟學的人閱讀。學此書,可了解經濟學的基本思維,常用的基本原理,用於看待生活中的經濟現 象。可知經濟學之功用及有趣,遠超一般想像之外。推薦入門首選閱讀.
但,曼昆教材在諸多方面鑒於門戶之見,未能全面反映各家觀點,尤其在宏觀方面表現的跟為明顯,若讀者未有繼續深入了解經濟學的打算,則其教材略顯片面。
2、薩繆爾森《經濟學》
薩繆爾森,新古典綜合學派的代表人物,1970年成為第一個榮獲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美國人。研究范圍橫跨經濟學、統計學和數學多個領域,對政治經濟學、部門經濟學和技術經濟學有獨到的見解。被稱為「經濟學的最後一個通才」,與去年去世。目前經濟學各種教科書,所使用的分析框架及分析方法,多採用由他1947年的《微觀經濟分析》發展糅合凱恩斯主義和傳統微觀經濟學而成的「新古典綜合學派」理論框架。他一直熱衷於把數學工具運用於靜態均衡和動態過程的分析,以物理學和數學論證推理方式研究經濟。目前經濟學理論數學化大行其道,此翁實始作俑者。
他所著的《經濟學》到今天為止已經是第十八版,曾經有說法,要按年代區分經濟學家的話,最好的方式就是按他們所學薩繆爾森《經濟學》的版本確定,此老的影響力可見一般。
《經濟學》全書結構宏偉,篇幅巨大。可謂博大精深。滲透老薩數十年經濟學見解。字里行間,三言兩語,每有深意。其中諸如「熱情的心,冷靜的頭腦」、「相關未必因果」等言語,可謂經濟學之《老子》。讀完該書,可了解經濟學所探討問題在經濟學體系中之位置及分析框架,對經濟學有一個完備之認識框架。知識龐雜,有一體系框架,則適宜以後更進一步學習。學之愈深,愈知此框架之重要。盡管該框架在宏觀經濟學的微觀基礎方面仍有斷層,但不失為一個好框架。此書國內有機工版發行之英文版。建議直接閱讀英文版。
3、斯蒂格利姿《經濟學》及系列輔助教材
斯蒂格利姿在信息經濟學成就甚高,為2001年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他的這套書可作為前二者的補充,前二者所涉及經濟學內容主要是以價格理論及邊際分析為基礎,不包括不對稱信息經濟學、不確定性分析部分。斯蒂格利姿之《經濟學》可填充前二者之空白。
盡管三位作者政策傾向不同,但教材體現凱恩斯主義的特徵稍多一點,總體上講,教材相當客觀和公允。很適宜做入門教材。
4、《經濟學、原理、問題與政策》及《經濟學原理與問題》、〈經濟學案例〉、〈經濟學小品〉、《經濟學悖論》、〈社會問題經濟學〉等。此類書之特點是先提問題,再論原理,主要是針對社會習見問題,逐步解釋原理,水平、內容大多較好,唯缺乏體系與框架,適宜略懂經濟學者補充學習。
5、國內老師自行編寫之《西方經濟學》教材:目前國內各大學自己編寫的直接冠以《西方經濟學》或〈經濟學原理〉均屬入門教材。如高鴻業、歷以寧、宋承先、梁小民、朱錫慶、尹伯成、司春林等等。然皆遠遜外國教材。
貨幣經濟學:
1、姚長輝《貨幣銀行學》
姚的貨幣銀行學是北大光華所出版和使用的教材,極具中國式教材的特點,系統地介紹了貨幣銀行學的理論與實務,全書分四個部分,分別討論了信用、利率與金融市場理論,金融體系與銀行,貨幣供求與貨幣政策,涉外金融等內容。 並結合我國金融體制改革與發展的需要,突出了理論性與實用性,吸收了很多我國金融改革與貨幣理論的研究成果,擴大了教材的覆蓋范圍,增加了證券投資、銀行改革等內容,強化了教材的系統性與先進性。
2、武康平《貨幣銀行學》
這個是清華的教材。
本書闡述當代貨幣銀行學的基本內容與理論體系,全書涉及貨幣經濟、貨幣制度、現代金融體系、資產選擇、中央銀行、商業銀行、銀行監管、金融創新、金融危機、貨幣供給、貨幣需求、利率的決定、貨幣政策、通貨膨脹等理論。通過這些內容的介紹,形成研究貨幣與銀行問題的一種統一的分析框架。這種分析框架會使學習者感到愉快而不覺枯燥,內容易於掌握而無需死記硬背,方法科學易於引領讀者進入前沿。本書適合作為高等學校經濟管理專業本科生教材,也為研究生和教師提供了一本合適的研究、教學參考書,還適合於中央銀行、商業銀行及其他金融部門的工作者和研究者閱讀。
金融學:
1、茲維·博迪(Zvi Bodie) 《金融學》
《金融學》以功能視角劃分金融體系,採用統一整體的邏輯演進方式闡釋金融領域涉及的問題。內容涉及金融和金融體系的基本介紹、時間與資源配置、價值評估模型、風險管理和資產組合理論、資產定價、公司金融等金融領域的基本問題。
《金融學》致力於提供金融領域的全景化描述,將金融領域涉及的問題納入邏輯嚴整的統一分析框架中,為使用者根據自己的喜好自行選擇感興趣的內容提供方便,並且有助於使用者迅速了解金融領域各個組成部分之間的邏輯關系。大量專欄和圖表提供了豐富的背景知識,並為進一步的研究預留了充足的空間。這些專欄選取不同素材從各個角度說明理論的應用性,從而有利於加深理論的理解。
2 弗雷德里克·S·米什金 (Frederic S. Mishkin)《貨幣金融學》
3、黃達《金融學》
黃達的這本金融學業包括貨幣銀行學的內容。
一些個人觀點:
1、入門微宏觀以曼昆最合適,經濟學的教材多是厚達六七百業,沒有例外,學起來很讓人崩潰,如果不能保持興趣,很容易半途而廢,但曼昆的教材很多初學者感興趣的實例,且語言風趣,很適宜閱讀,而薩老的課本是適合反復閱讀的經典中經典,更適合有了一定基礎後回過頭來看,才能品味出其中韻味。
其他的課本我也沒看過,不做評價,但國內的一些教材,若無老師講解,最好還是不用為好。
2、貨幣銀行學的教材很多,但大體的內容不會有太大差異,不過是在貨幣和銀行這兩個內容那個之見側重而已,
我本人主要閱讀就是姚長輝版本,輔助的武康平的版本,姚的版本在商業銀行這一塊比較詳細,但其實,這里的各種貨幣銀行學的教材往往有一些籠統,介紹的不夠詳細,讀者若有興趣,可以分別去閱讀如《中央銀行學》、《商業銀行運作》、這樣的銀行類教材和《國際經濟學》這樣詳細講外匯的各種貨幣教材。
當然,可以選擇國外的教材,如《貨幣金融學》,但,筆者未曾閱讀,不好評價。
3、金融學
博迪的金融學時不二選擇,其內容初讀感覺平平,毫無新意,但閱讀越佩服作者的功力,講復雜的金融知識系統而全面的梳理,且簡單易懂,著實是最好的金融入門選擇,值得薩繆爾森為他作序。
但,無論怎麼說,一本書市道不盡金融的所有的,金融的復雜需要更多更廣泛的閱讀,如夏普《投資學》和博迪的《投資學》,當然,若有極好的興趣,HULL的《期權、期貨和其他衍生品》市最後一定要讀的大作,「華爾街聖經」的稱呼可不是虛的!!
Ⅳ 西方經濟學基礎
西方經濟學即被運用於西方市場經濟國家的經濟學,即資產階級主流經濟學,有市場經濟學之稱。以1776年亞當·斯密《國富論》[1] 的出版為標志,經濟學歷經200多年的風雨滄桑。在這個不長不短的歷史進程中,從亞當·斯密、大衛·李嘉圖、薩伊、穆勒、馬爾薩斯、馬歇爾到凱恩斯、米爾頓·弗里德曼、薩謬爾森、盧卡斯、斯蒂格利茨,經濟學大師輩出;從古典經濟學、新古典經濟到凱恩斯主義經濟學、新古典宏觀經濟學和新凱恩斯主義經濟學,經濟學流派林立。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帶來經濟學的不斷創新和發展,以致於文獻上有「經濟學帝國」之稱。
經濟學基礎是一本基礎經濟學教材。作為一門常識普修課程,在相關專業基礎知識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書以實驗為先導,引出經濟學理論,以理論為載體,分析現實中的經濟現象,努力做到理論從實踐中來,再回到實踐中去。力求讓人們認識到經濟學是一門生動的、可親近的學問,讓學生參與到經濟學的教學中,變以教師為主的灌輸知識為以學生為主的發現規律,使經濟學的課堂不再沉悶、乏味。讓學生通過親身參與,領略經濟學的理論真諦;讓學生掌握經濟學的思維方法,用經濟學去進行分析、思考,去解釋真實世界的經濟案例。著力構建在做中學、在學中做,多方互動、寓教於樂的教學氛圍,更好地完成應用層次經濟學教學的目標。
Ⅳ 西方經濟學怎麼復習最好有詳細點的計劃 高手進!!
我不知道你報考的哪所學校,用的哪本書,我當時要求考的劉厚俊的那本,這本相對容易些你最好先弄到你報考學校的歷年真題,看一下以往出題的內容和方向,心裡復習就會有數了而且有時以前的題會反復考到的,所以弄會以前考過的題目也是必要的我的復習心得就是:反復的看、反復的琢磨!經濟學理解的東西比較多,看一、兩遍不一定就能明白,所以得多看,要理解著看,而不是文科那樣的死記硬背。每多看一遍,既能加深印象,也能深刻理解涉及到計算的題一定要動筆做,不要自認為會了就不做了圖形要動手畫畫,重要的概念、公式整理一下因為我這個專業不是純理科的,所以經濟學考的不是太難,考試時還有可能涉及到當今的熱點,我當時就考金融危機了如果你那個專業要求很高的話,你還得多做些題目,就不能僅限於看書了
Ⅵ 如何通過有效的教學方法或教學活動來突破教學難點
指導學生掌握正確的讀圖、用圖基本原則。
種類繁多、數量巨大的地圖是地理課區別於其他學科課程的突出特點,於是有人說,「地圖是地理課的第二語言」。只要掌握了正確的讀圖方法,培養良好用圖習慣,形成基本的地理技能,才算掌握了學習地理課的最重要的技巧。
首先,養成良好的讀圖、用圖習慣。要知道地理知識不僅存在於課本的文字當中,更多的地理知識則蘊含於地圖之中。在地理課學習中,我們要做到左圖右書,注意隨時查閱地圖,運用地圖,善於從地圖中發現地理知識,尋找地理規律。長期堅持下去,才能夠做到眼中有字,心中有圖,文字和圖象有機結合在一起,形成正確的空間觀念。
其次,要掌握正確的讀圖方法。讀圖要注意先後順序,先看圖名、圖例、比例尺和方向,知道該圖表現的主要內容、范圍等,再觀察地圖的具體內容。觀察要仔細全面,不要漏掉每一個信息。
例如:在「經緯網圖」上,通過我們仔細觀察,發現的知識就有很多:
①我們在這幅圖上可以看到有許多線,其中連接南北兩極的線是經線,與經線垂直相交的線是緯線。
②經線與緯線的特點:所有的緯線都是圓並相互平行;緯線圈有長有短,赤道最長,向兩極逐漸縮短,最後成一點。所有的經線都是半圓;長度都相等且相交於極點。
③指示的方向: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
④經緯度的變化規律是:0經線以東為東經度,0經線以西為西經度;自西向東,東經的度數逐漸增大,西經的度數逐漸減小。緯度以赤道為界,以北是北緯,以南是南緯;自北向南,北緯的度數由大到小,南緯的度數由小到大。
⑤經緯網:確定地球上某一點的位置。
Ⅶ 東經、西經和南緯、北緯的判讀方法
南北緯分界線是
赤道
也就是0°緯線,以北是北緯,以南是南緯
東西經分界線是
0°經線和180°經線(二者是同一經線圈)
0°經線以東是東經,以西是西經
180°以東是西經,以西是東經
Ⅷ 怎樣學習西方經濟學
西方經濟學是國家教委規定的財經專業十門核心課程之一,屬於專業基礎課。在開放教育專科的課程設置中,西方經濟學是金融學、會計學、工商管理專業開設的一門限選課和行政管理專業的必修課,是許多後續專業課程的基礎,具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下面就如何學習西方經濟學談幾點意見。 一、什麼是西方經濟學 西方經濟學,顧名思義是介紹西方的經濟理論。來自西方的經濟理論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企事業的經營管理方法和經驗,二是對一個經濟部門或領域的集中的研究,三是經濟理論的研究和考察。前兩方面主要是企業管理學、市場營銷學、行情預測、能源經濟學等課程的內容,而西方經濟學這門課程主要是介紹第三方面的內容,包括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 西方經濟學有一個很重要的研究前提:稀缺性,即人類社會所擁有的資源是有限的稀缺的。正由於資源有限,才有必要對稀缺的資源進行合理分配,由於產生了經濟學。由此可以對(西方)經濟學下一簡單定義:(西方)經濟學是一門專門研究有限經濟資源的配置利用的社會科學。 二、西方經濟學課程的內容 西方經濟學課程從微觀和宏觀兩個方面對市場經濟進行考察,分為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兩個部分。其中,微觀經濟學主要考察的是生產者和消費者的經濟行為,闡述成本既定條件下的最大化問題,包括第一章導言,第二章需求、供給、價格,第三章彈性理論,第四章消費者行為理論,第五章生產理論,第六章成本與收益,第七章廠商均衡理論,第八章分配理論,第九章市場失靈與政府幹預;宏觀經濟學在國民收入決定理論的基礎上,分析蕭條、通貨膨脹兩大經濟難題,闡述經濟周期、經濟增長理論和開放經濟下的國民收入均衡問題,包括第十章宏觀經濟學概論,第十一章長期中的宏觀經濟,第十四章貨幣和經濟,第十五章失業、通貨膨脹與經濟周期,第十六章宏觀經濟政策,第十七章開放經濟中的宏觀經濟。 本課程的基礎是政治經濟學和經濟數學。以政治經濟學為教學前提,是因為西方經濟學和專科階段開設的政治經濟學,介紹的是不同的經濟學體系,在學習政治經濟學基本原理的基礎上,學員可以更好地理解西方經濟學的內容,並能在學習和分析西方經濟學的教程中進一步加深對政治經濟學基本原理的理解和運用。本課程的部分內容涉及到一些數學方法,因此,要以經濟數學為教學前提。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要求學生掌握現代西方經濟學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掌握西方經濟學所運用的基本分析方法,以作為學習其它專業課程的基礎。 三、教學資源和學習方法 本課程教學資源包括文字教材、音像教材、網路資源: 1.文字主教材選為梁小民編著、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出版《西方經濟學》(2002年第1版),輔助教材為王社榮編《西方經濟學習題集》。 2. 音像教材。為配合文字教材的教學,本課程錄制有5盤VCD,由教材作者梁小民教授主講。 3.網路資源。中央電大開放教育網和四川電大開放教育平台有本課程的各種信息資料。開放教育是建立在互聯網上的以第三代教育媒體為基礎的全新的教育模式。充分利用網路手段實現學員的個別化學習是開放教育的基本特點。中央電大和省電大以網際網路為媒介,通過網上討論組、電子信箱等網路信息傳輸手段,為學生和教師提供在線學習和個別化教育的環境,形成以學生為中心、師生可以交互反饋的網上教學模式。 這里重點強調學員自學中應該注意的幾個問題: 第一,注意政治經濟學和西方經濟學的區別。上期學習的政治經濟學和本期開設的西方經濟學分別屬於不同體系,不可將這兩門不同的學科混淆起來。 第二,掌握幾何圖形。 西方經濟學教材有初級教材、中級教材和高級教材之分。開放教育專科所使用的教材基本上屬於初級教材。作為初級教材,所使用的數學模型較少較簡單,大量使用的是幾何圖形。 圖形是本課程的教學難點。學習西方經濟學必須懂得圖形能夠運用圖形,因為經濟分析是藉助幾何圖形來進行的。圖形的特點是形象直觀,但比較抽象不易掌握。對學員來說,圖形並不要求死記,但必須看懂和理解,並能夠初步運用幾何圖形來進行經濟分析。近幾年考試對圖形的要求明顯增加,因此,在圖形方面應該給予足夠的重視。同學們必須要根據教材進行訓練,掌握最基本的圖形,會識圖,繪圖。 圖形是兩個變數之間關系的直觀表示。(與數學相反)在經濟學中,一般用縱軸表示自變數,用橫軸表示因變數。 圖形是二維的,圖上每一個點代表一定數值,是自變數和因變數的某種數量組合。如果把兩個以上的點用一條直線或光滑的曲線連接起來,這條直線或曲線就代表了自變數和因變數的關系。直線所示的關系可稱為線性的。 縱軸和橫軸的交點為原點。離原點越遠,數量越大,離原點越近,數量越小。在本教材中,原點在左下邊,所以,如果曲線向右移動,意味著數量增大;反之,向左移動,意味著數量減少。
Ⅸ 淺談西方經濟學的幾種教學方法
給你提個建議吧。根據GDP=C+I+G+NX來分析我國的經濟,當前要加強的是消費而不是出口,或是分析08年金融危機的對策,增加政府購買來代替消費不足和出口不足,這種思路你可以寫一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