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老茶樹怎麼才能夠移栽成活
1、移栽時間
老茶樹移栽需要在適宜的時間進行,植株喜歡在溫暖的環境中生長,所以根據它的生長習性來看,最適宜在春秋兩季的時候進行移栽,這樣它能快速的適應新環境,不宜在夏冬兩季的時候移栽,以免植株枯萎死亡。
2、土壤要求
移栽老茶樹的時候,栽培基質要求是土層深厚、排水性良好和疏鬆肥沃的類型,注意土壤裡面不能含有石灰石,ph值在4.5-6.5為宜,進行移栽前可以先鬆土,然後在土壤裡面施加適量的基肥,這樣可以增加土壤肥力。
3、移栽方法
將老茶樹從舊土裡面挖出來,注意不要損傷到它的根系,之後要適當的把老根弱根剪除,然後就可以栽種到新的土壤裡面去了,栽種時需要先在土壤裡面挖一個大坑,栽種時要把植株根系舒展開,這樣才能覆土。
4、後期養護
老茶樹移栽好之後,要做好養護管理,此時需要適量澆水,保持土壤微微濕潤,這樣有利於它根系和土壤接觸,之後要先養護在半陰通風處,以利於植株適應新環境,等到植株恢復生長後就可以正常養護了。
(1)老油茶樹移栽方法視頻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土壤使用一段時間之後就會丟到原有的養分,所以可以種植大約兩年將土壤換成新土。
2、冬季天氣有些差時不需要給它澆水,這時澆水對植株的生長沒有益處。
3、溫度不在植株的承受范圍之內的時候不需要給植株肥料,起不了什麼作用。
B. 茶樹怎麼種植什麼季節種容易成活
茶樹早春深秋容易成熟。
茶樹種植方法
1、種植茶葉樹要先培育土
要種植茶葉樹,培育土壤是關鍵,種植茶葉樹的土地種植前要翻2次土,第一次翻土地要10-20厘米左右,之後給土地施放農家的營養土,第二次翻土地要40厘米以上,然後繼續給土地放營養土。種植茶葉樹的土地上的石頭和雜草根都要清理掉,不然會影響到茶葉樹的成長發育。
2、茶樹苗的管理
種植茶葉樹的時候,一般小茶葉樹苗同時種植4-5種,如果按照種植茶葉樹的面積來說,50畝地以下就種植4種茶葉樹苗,50畝地以上就種植5種茶葉樹苗。
茶葉樹苗種植的時候給它們的根部沾一些稀土,這樣能保證茶葉樹苗的生存成功率。一般小茶葉樹苗在第一次種植時候需要防寒處理,只要在茶葉樹苗的根上加一些乾的草,讓茶葉樹苗保持穩定的溫度就可以。
3、後期肥水管理
種植茶葉樹的時候要注意,因為茶葉樹的根很淺,所以它們的防禦濕澇、乾旱的能力都不好。
要注意澆水的時候,從中間的溝渠向兩邊澆水,不要從茶葉樹的樹頂開始澆水,不然從樹頂澆水會噴不到茶葉樹的根,雨天茶農們要注意好好防水。還有給茶葉樹施肥最好是少量多次的混合肥,施放肥料大約在採摘茶葉前的3天左右,這樣茶葉樹可以在生長出來新的芽。
(2)老油茶樹移栽方法視頻擴展閱讀
茶樹病蟲害防治
1、適時採摘。根據茶葉生產的要求及時採摘幼嫩芽葉,減少棲居在茶樹蓬面上的病蟲害如小綠葉蟬、葉蟎類及部分芽葉病害基數。
2、合理修剪。結合茶園栽培管理要求,宜在春茶結束和秋末進行茶樹修剪,減少病蟲基數和形成不利於病蟲生存條件,一般春茶結束後採用深修剪或重修剪,秋末進行輕修剪。
3、茶園翻耕。秋末結合施基肥,進行茶園耕翻,對在土壤中越冬的鱗翅目、象甲類害蟲的生存不利,減輕來年此類害蟲的發生。
4、及時清園。秋末將茶園根際附近的落葉及表土清理至行間深埋,可防治葉部病蟲害,減輕在土壤中越冬害蟲的發生。
5、測土配方施肥。採用測土配方確定茶園土壤養分情況,實行有機肥和無機肥、氮與磷鉀、大量元素與中微量元素平衡施用,提高茶樹抗病蟲能力。
C. 茶葉樹移栽的方法是怎樣的能不能把根部以部分砍掉,僅把根部以下部分帶土壤一起移栽到別處,能否長出新
根部不要砍掉,多帶土,移栽時間一般春栽和秋栽兩種,移栽深度要適當,以栽到略高於茶樹根頸為宜,栽時要注意分層填土,並按實,當填土過半時澆一次水,水滲下後,用細土封好根,進行定型修剪,以減少地上部枝葉的水分蒸發。
D. 如何種植油茶樹
田間圃地育成的茶苗,移栽適期應選擇茶苗地上部休眠期,移栽成活率較高,或應據氣候特點,避免在乾旱和嚴寒時進行。長江中下游地區種茶,在秋冬季或早春(11月至次年3月)都可以移栽。移栽時間早一些,有利於茶苗成活,但有的年份冬旱嚴重,大面積移栽澆水花工多,所以選在春初進行較好,這時溫度低,雨水多,茶苗移栽方法栽後澆水數量和次數都可減少。茶苗的移栽先要開好溝,選擇無風的陰天起苗定植。實生苗的主根太長,可以剪短一些。扦插苗在取苗前一天要澆濕圃地,以減少茶苗失水和取苗時傷根。從外地調運茶苗,要注意包裝與通氣,並澆水提高其成活率。茶苗移栽,每叢要用符合規格、生長基本一致的茶苗2~3株時進行種植,不符合規格的茶苗,在苗圃地歸並撫育,待次年後取用。茶根在土中力求舒展,然後覆土踩緊,防止上緊下松,讓泥土與茶根密切結合。移栽後若連續晴天,一般隔3~5天澆水一次,每次澆水要澆透,使根部土壤全部濕潤,在種植最後覆土時,應使茶行兩邊蓋土略高,使種植線形成凹形,這樣有利於再次澆水時,水分集中,不致流失。
E. 茶樹種植方法和管理
一、播種
1、播種方法
以中小葉種栽培為主的地區,主要有單條栽和雙條栽兩種
(1)單條栽:一般的種植行距1.3-1.5米,叢距25-33厘米,每叢種植2-3株,每畝用苗2500-4000株。在氣溫較低或海拔較高的茶區,行距可適當縮小到1.2-1.3米,叢距縮小到20厘米左右。
(2)雙條栽:在單條栽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種植方式,每2條以30厘米的小行距相鄰種植,大行距為1.5m,叢距為25-33厘米,每叢種植2-3株,每畝用苗4000-6000株。與單條栽相比,雙條栽具有成園和投產較快但同時保持了日後生產管理的便利性,目前已逐漸成為北方中小種地區主要的處植方式。
2、種前整地與施基肥
茶樹能不能快速成園及成園後持續高產,首先是以種前深墾、種前基肥來決定的;種前深墾既加深了土層,直接為茶樹根系擴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又能促進土壤進行一系列的理化變化,提高蓄水保肥能力,為茶樹生長提供了良好的水、肥、氣、熱條件;深墾結合施入一定量的有機肥料作為基肥,更能發揮深墾的作用,種前未曾深墾的必須重行深墾,已經深墾的,則開溝施入基肥,按快速成園的要求,應有大量的土雜肥或廄肥等有機肥料和一定數量的磷肥,分層施入作基肥。生產實踐中的種前基肥用量相差較大,按大多數豐產栽培經驗,種前以土雜肥為基肥應不少於15-25噸,磷肥50-100公斤,結合深墾,分層施於種植溝中。平整地面後,按規定行距,開種植溝
3、茶籽直播
(1) 播種時間 :南方地區11月底至次年3月均可播種,而北方地區則因土壤封凍,宜在3月中下旬播種,一般不要延遲到4月中旬以後播種。春播時應注意保管好茶籽,要保持適當的含水率,防止微生物污染和鼠、蟲害。適宜的保存溫度為5-7度和60%-65%的相對濕度。
(2) 層積催芽 :催芽可達到提早出土和提高出苗率的效果。將浸水飽和的茶籽和濕潤的沙子(以手攥不出水為宜)按一層沙子一層茶籽堆藏,沙堆不要高於60cm,否則透氣性差,容易漚爛茶籽。堆藏20天左右,隨時檢查茶籽發芽情況,待一半的茶籽露出胚根時就可播種
(3) 播種密度和深度 :整好地以後,開好種植溝,澆足水。採用條式等距離穴播,株距25-35cm,每穴3-5粒左右,播種深度3-5厘米,覆好土。
(4) 加強苗期管理 :主要有及時除草、抗旱、防凍、施肥和病蟲害防治等工作。
4、苗木移栽
(1) 移栽時期 :田間圃地育成的茶苗,要選擇茶苗地上部處於休眠時期進行移栽,有利於茶苗成活。同時,還應該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避免在乾旱和嚴寒時期移栽。根據我國茶區的氣候與生產情況,移栽可在秋末冬初或早春時進行。秋末冬初移栽有利於茶苗的成活,這是由於此時地上部雖然已經停止生長,而根系生長還在繼續,茶苗越冬後,根系在翌年春天可較早進入正常生長。但是在冬季乾旱或冰凍嚴重的地區,以選在春初進行較好,這時溫度低、雨水足,栽後澆水數量和次數都可減少。
(2) 移栽技術 :茶苗移栽前,先要在待種植的茶園內開好溝,溝深35cm左右,施下底肥,然後選擇無風的陰天起苗定植。實生苗的主根太長,可以剪短些;扦插苗在取苗前一天要澆濕圃地,以減少取根苗時傷根。從外地調運的茶苗,要注意包裝與通氣,並澆水提高其成活率。也可用黃泥漿沾茶根來提高茶苗的成活率。茶根在土中力求舒展,然後覆土踩緊,防止上緊下松,使泥土與茶根密切結合。移栽後若連續晴天,一般隔3-5天澆水一次,每次澆水要澆透,使根部土壤全部濕潤。
(3) 做好保苗、補苗工作 :茶苗移栽後,一般生長幼弱,根系淺,抗旱力差,因此要做好護苗工作。一般可採用鋪草或淺耕來提高抗旱能力,以採用鋪草防旱效果較好,比未鋪 草覆蓋的茶園茶苗成活率提高20%以上。如果有缺苗的地方,應該及時補苗,必須是同齡茶苗,一般就地間苗補缺,或用「備用苗」補缺。補缺的方法和補後的管理,與移栽茶苗一樣。
(4) 及時防治病蟲害 :幼齡茶園由於苗木移栽前後生態環境改變,加上初期苗木生長勢較弱,對病、蟲的抵抗力不強,因此應加強病蟲害防治。
二、成年茶樹的周期修剪
為了維持茶樹的旺盛生長,長期保持樹冠的良好群體結構,方便操作管理,使茶樹延長高產年限,除了加強肥培管理外,還必須通過年度修剪來進行調控。
1.常規茶園的周期修剪
(1)輕修剪。主要目的是平整樹冠面,使發芽部位相對一致,調節芽數和芽重,控制樹高,刺激下輪茶萌發,提高鮮葉質量等。輕修剪的深度應依據茶樹品種、樹齡、氣候條件、茶園管理水平及樹勢狀況而定。樹勢強健的修剪宜淺,只要剪去3~5厘米即可,樹勢較弱的修剪稍重,以剪去5~10厘米為宜。修剪偏重可使單芽重明顯增加,但芽的密度減少,修剪較輕的則有利提高發芽密度,修剪時需根據茶園具體情況靈活掌握。輕修剪可以每年秋末冬初(11~12月)進行,也可隔年修剪一次。如在高寒山區為了早發春茶,多采春茶,輕修剪最好延遲到春末夏初(5月下旬)時進行。修剪的茶樹以弧形為好,可增大發芽面和採摘面。修剪工具都採用綠籬剪(杭州、四川生產),有條件的地方也可用電動整枝機修剪(日本零件,杭州組裝)。
(2)深修剪。茶樹經過幾年輕修剪和採摘後,樹冠面的枝條會變得密集而瘦弱,為使採摘面上的枝條得到更新就需進行比輕修剪重的修剪,這種剪法稱為深修剪。深修剪程度一般是剪去樹冠面綠色層10~15厘米,即基本上剪掉上一年留下的全部枝葉,對大葉種茶樹則需剪去20~30厘米才能達到目的。深修剪對當年產量有一定損失,不宜短周期進行,通常每隔3年搞一次較恰當。貴州省各茶區大多在春茶采後進行深修剪,這對當年產量的損失會相對少一些,而夏季高溫多雨又有利於快速恢復。
2.密植茶園的修剪
密植茶園成園投產後,樹冠已密接郁閉,下部葉片受光較差,茶蓬採摘面積,生產枝密度等均已保持穩定,提高產量的潛力受到一定限制。為使茶芽多發快長,在需要利用群體頂端優勢而保證芽重的基礎上加快新梢的生長速度,增加採摘輪次,從而提高生產率。這就需要在年度輕修剪時盡量減少對萌動芽的損害,充分利用秋冬季形成的越冬頂芽和上位肥壯腋芽的生長優勢,從而實現繼續增產。為此可採用抽枝修剪法,即只剪去蓬面的雞爪枝和徒長枝。這種修剪法,綠色葉面損失極小,枝條受傷少而輕,越冬芽完好無損,既保證了芽的數量又增加了芽的重量,並且可以比一般輕修剪提早5~7天萌發,春茶提早10天以上開采,增產達二成以上。抽枝修剪不受時間和季節限制,一年中的任何時候都可進行,對密植茶園來說也是協調個體、群體矛盾的有效手段。連續抽枝修剪幾年之後,若樹高增長太快可用深修剪進行調節。密植茶園因樹冠面大,往往使人行走道密接而影響農事操作,也影響茶園的通風透光,放在每年秋冬季(也可在春茶前)修剪一次邊腳枝(也可用鐮刀割)。
F. 茶樹怎麼種植呀,是種種子還是插枝呀
我家是黑龍江的,在家裡種了茶花,是用的插枝方法,還是很好養活的。
山茶花需要合適的光照,但是又怕高溫烈日直射。 春季、秋末時將山茶花要移到見光多的陽台上或地面,接受全天光照,促使植株生長發育,促使它花芽分化,花蕾健壯。進入夏天陽光最為強烈,就要將花盆移到見光背陽、通風良好的環境中養護,也可以移到北邊陽台上或南邊陽台內下邊蒔養,還可以用75%遮陽網,從上午9時到下午5時將植株蓋好,避免烈日直射,引起葉面創傷或小株枯萎,有條件的將山茶移到陽棚下安全越夏。
溫度是山茶花生長的重要條件之一。山茶花喜歡溫暖,生長最宜的溫度為18℃至25℃,相對濕度60%至65%。 茶花的生長,春梢一般在3月中下旬萌動,4月份開始抽芽,5月中下旬形成頂芽,停止生長,逐漸分化出葉芽或花芽,從花芽形成直到開花要180天至240天。夏梢在7月下旬萌動,至9月上旬停止生長。山茶雖然耐低溫,但遇寒潮侵入,氣溫驟然下降0℃以下或又遇上乾燥西北大風,就會引起嫩枝凍害,花蕾受凍害則枯萎,為此,就將花盆移到背北向南處養護,使它安全越冬。
要給盆栽茶花補足水分,在春秋生長季節每天澆水1次,在夏天特別是「三伏天」每天早晚各澆水1次,如果地面乾燥還要向花盆的地面和周邊澆水或噴水1次至2 次,保持一定的空氣濕度,植株就生長茂盛。同時,注意因澆水多,而且大多數家庭都是澆自來水,天長日久花盆的土壤就會鹼化。為此,在澆水時,每月補澆0.5%至1%硫酸亞鐵水,也可以採用5%至8%食用酸醋液,對葉片進行噴施。山茶花喜歡濕潤的土壤,但又怕花盆內積水,在下雨天如果盆內積水,必須及時排除,以免根系浸泡在水中悶死、腐爛。
山茶花喜歡生長在空氣適度流動的環境中生長,最喜愛微風吹動,它喜東南風帶來的水汽,但怕西北風和大風,而使水分蒸發過快,茶花供求失去平衡,株葉也易損傷,造成植株落蕾落花現象。冬季茶花要放在避風向陽環境中養護,並有一定溫度和濕度。春秋季節要將花盆移到陽台,使它通風透光,受微風搖動,這樣不僅植株生長良好,也有利於花芽分化,花蕾生長發育,還能減少病蟲害的發生。通過多年的實踐表明,適度通風,適宜光照,能起到預防病蟲害的作用。
這是我找的資料,大致就是這樣,祝你養花成功
G. 茶油樹怎麼種植
一、早產豐產油茶新造林技術
1. 林地選擇。選擇土層深厚、肥沃,排水良好,陽坡、半陽坡,日照時間長的酸性紅壤土緩坡山地。
拓展內容
山茶油(又名野山茶油,茶籽油,油茶籽油)取自油茶樹的種籽。山茶油的製作過程可分為:去殼,曬干,粉碎,蒸,榨油,過濾,全過程均為物理方法,因此它是真正的純天然綠色食用油。
茶油中不含芥酸,膽固醇、黃麴黴素和其它添加劑。經測試:茶油中不飽和脂肪酸高達90%以上,油酸達到80-83%,亞油酸達到7-13%,並富含蛋白質和維生素A、B、D、E等,尤其是它所含的豐富的亞麻酸是人體必需而又不能合成的。
別名:山茶油、茶籽油、油茶籽油、楂油、拌樹子油、茶子油
基本介紹:
山茶科植物油茶或小葉油茶的成熟種子用壓榨法得到的脂肪油。山茶油提煉於野生木本油科植物果實中,與油棕、油橄欖和椰子並稱為世界四大木本食用油樹種,也是我國特有的優良鄉土樹種。我國茶油的食療雙重功能實際上優於橄欖油,除了兩種油脂的脂肪酸組成及油脂特性、營養成分相似外,茶油還含有橄欖油所沒有的特定生理活性物質茶多酚和山茶甙(即茶皂甙,或稱茶皂素)。茶油分紅花茶油和白花茶油,營養成分並無區別,其中中國東南地區主要出產白花茶油,以浙江衢州、麗水,江西、安徽黃山為主。
1、經濟價值
種子含油30%以上,供食用及潤發、調葯,可制蠟燭和肥皂,也可作機油的代用品。 油茶與油棕、油橄欖和椰子並稱為世界四大木本食用油料植物。
油茶具有很高的綜合利用價值,茶籽粕中含有茶皂素、茶籽多糖、茶籽蛋白等,它們都是化工、輕工、食品、飼料工業產品等的原料,茶籽殼還可製成糠醛、活性炭等,茶樹的灰洗頭可殺死虱子包括蟲卵。茶子樹木質細、密、重,拿在手裡沉甸甸的,很硬,是做陀螺,彈弓的最好材料,並且由於其有茶樹天然的紋理,也是製作高檔木紐扣的高級材料。
2、食用價值
茶油的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達90%,遠遠高於菜油、花生油和豆油,與橄欖油比維生素E含量高一倍,並含有山茶甙等特定生理活性物質,具有極高的營養價值。茶殼還是一種良好的食用菌培養基。研究表明,油茶皂素還有抑菌和抗氧化作用。
3、環境價值
此外,油茶還是優良的冬季蜜粉源植物,花期正值少花季節,10月上旬至12月,蜜粉極其豐富。在生物質能源中油茶也有很高的應用價值 。同時,油茶又是一個抗污染能力極強的樹種,對二氧化硫抗性強,抗氟和吸氯能力也很強。因此科學經營油茶林具有保持水土、涵養水源、調節氣候的生態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