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小葉黃楊怎麼種植
小葉黃楊可以播種也可以扦插 。
一,播種
1,播種時間
小葉黃楊在每年春季的3—6月份播種好,此時氣溫回升很快,土壤溫度可達18℃左右,非常有利於種子的發芽。
2,種子處理
要選擇去年採收的種子,並且要經過低溫沙藏,播種前可用清水浸泡至膨脹,然後再放置於適宜的溫室中催芽,當種子出現萌動後才可播種。
⑵ 小葉黃楊盆景怎樣快速成型黃楊一般做成什麼型,無葉則不發是不是真的
盆景取材 一是採用播種或扦插繁殖,但培育時間長,且很難得到盤根露爪、蒼勁古奇的好素材。二是挖取老樁。老樁挖取以夏季為好,春秋次之,冬季最差。採挖後的樁坯可用塑料袋包裹根部保濕。栽種時要去除下行的主根,剪去大部葉片,以防失水,確保成活。可先露地養坯,亦可直接上盆,但須培養兩年以上,方可造型製作。利用鉛絲綁扎造型,應依據植株的基本樹相,順其自然之勢,進行藝術造型。造型手法可剪、可扎,但攀扎以夏、秋最好,此時枝條較柔韌,易彎曲;修剪宜春季進行。小葉黃楊萌發力雖強,但「無葉則不發」,因此無論是造型還是日常修剪,對不到位的枝幹可採用「逐段留葉,短截逼芽」的方法,使其逐步下行發芽到位,不可盲目追求一步到位。
⑶ 黃楊怎麼樣做雲片葉
雲片葉是揚派盆景的典型傳統標志。因為黃楊葉片不僅青翠欲滴,而且小巧玲瓏,所以用黃楊做雲片葉簡直就是天造地設,再合適不過。看揚派流傳至今的盆景中,黃楊雲片葉盆景屢見不鮮、獨占鰲頭。資料顯示:生長有一二百年的揚派黃楊盆景的雲片葉,說「薄如蟬翼」有點誇張,但菲薄處竟不足一寸倒是事實。
所有好看的盆景都是巧工匠心修剪出來的!黃楊的雲片葉也一樣。黃楊做雲片枝葉造型,宜採用「剪扎結合」的方法進行操作加工。黃揚生長緩慢,不能完全靠修剪,要結合攀扎進行有限的修剪,而不能操之過急,尤其是剛開始的時候。
首先選擇生長比較旺盛的樹苗用銅線繞纏進行枝條的定型,經過一年左右的生長期就會生長成你想要的型狀,然後把多餘的支條修剪掉,從新又會出一些新芽,如果這些新芽是可以形成雲片的就留下繼續生長,如果不在范圍內那好得剪掉,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就能長成你想要的雲片葉了!
⑷ 小葉黃楊盆景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是怎麼樣的
一、養殖方法
1、選材
要做好盆景,選材是關鍵,製作盆景可以選擇採用播種或者是扦插繁殖的小葉黃楊,挖取老樁,用塑料袋包裹好植物根部,進行保濕和預防。然後將其栽種下,剪去下行主根和多餘的大部葉片,防止水土流失,大概培養2年左右的時間,就可以用以造型製作。
2、土壤
小葉黃楊的花盆可以用紫砂花盆或則是淺色的釉陶盆,這兩種花盆都十分的精緻和古雅,用來裝飾盆景非常好。同時選擇花盆時要充分考慮到後期小葉黃楊的盆景造型和樁體大小,選擇合適的花盆形狀以及大小。
通常情況下懸崖式造型用方形圓形的花盆,而斜乾式和曲乾式之類的用圓形、橢圓形花盆。另外小葉黃楊性喜肥沃的砂質壤土,准備疏鬆透氣的沙壤土就好了。
3、上盆
以春夏之間最好。栽種時應剪去過長、過密的根,可結合造型的需要,對根部進行修正,使根系在盆中自然舒展。栽植的深度不宜過深,覆土透水後,將其置於半陰處,保持盆土濕潤,勤向葉面噴水,30天左右待植株生長後,即可轉入正常養護。
二、注意事項
1、土壤:選擇肥沃的砂質壤土種植小葉黃楊盆景,這種土壤對於黃楊盆景的生長極為有利。自己配土可以通過將40%爐渣、40%腐質土或菜園土、20%河沙混合,讓其充當種植小葉黃楊的土壤。
2、澆水:黃楊盆景對於水分的需求比較大,所以澆水頻率需要高一些,但是需要注意的時候水不要澆得太多,以免出現積水的情況,另外進入夏季之後,需要給其早晚澆水,並噴葉面水。
3、施肥:合理的進行施肥的工作,小葉黃楊進入5~8月之後,就會進入生長的旺盛期,此時為了滿足黃楊的生長所需,需要施2~3歡腐熟稀薄的餅肥水;冬季則需要施1次基肥,以便能夠幫助黃楊順利的越冬,冬季施肥建議採用漚熟廄肥或干餅肥屑均可。
4、修剪:修剪的時候,需要將徒長枝、重疊枝及影響樹形的多餘枝條剪去。黃楊萌發較快,因此需要做好防治徒長的工作,在發新梢之後,需要將先端1-2節剪去,這樣就能夠起到防範徒長的目的了。
5、翻盆:黃楊盆景每2-3年需要進行翻盆一次,一般時間選擇在春季萌發前。翻盆的時候,需要對根部進行修剪,將一些老根及過長過密根系剪去,同時需要換去1/2舊土,塞以肥沃疏鬆的培養土,以利根系發育。
(4)小黃楊綁扎方法視頻擴展閱讀:
小葉黃楊造型方法:
小葉黃楊採挖後,首先進行的工作是栽培在地上,促使成活,而不是立刻進行蟠扎,這在盆景界叫做養胚,只有養胚成活秋季上盆後,再過一年進行蟠扎造型。
造型時間往往選擇在可春季,可以蟠扎和修剪互相結合進行。造型時,因為小葉黃楊生長緩慢,發枝的能力比較欠佳,所以一般不要大刪大剪。再者枝幹比較堅硬,建議大家可以因樹因枝造型,手法柔和恰當蟠扎 。
要是挺直可以製作自然式,要是主枝自然下垂可以製作成臨水式懸崖式等等。心中有譜後,再按藝術造型的要求,攀扎枝幹,在春季用棕絲攀扎為好,一般不用金屬絲,以免傷及枝幹影響美感;對於葉片也可粗扎細剪,製成雲片狀或饅頭狀,更顯得風雅優美。
⑸ 小葉黃楊樹怎麼種最好
栽後管理
(1)、澆水澆水是保證栽苗成活的主要措施,特別是北方春季乾旱少雨,蒸發量大,如果供水不足,會嚴重影響苗木成活率。栽苗後可每隔4至6行在行間用土培起壟,以利灌水。要求栽苗後24小時內灌第一次水,隔3至5天灌第二次水,再隔5至7天灌第三次水,灌完三水之後,可根據天氣和苗木情況再決定是否灌水。水量不可過大或過小,水量過大,土壤變軟,苗木容易倒伏;水量過小,影響成活。栽植苗經灌水或較多的降雨後,苗木易倒伏、傾斜或露根,如發生此類現象,應立即扶直、培土、踩實,否則由於苗木正在發芽生長,幾天之內苗干就會變彎。扶苗時,可先將苗根附近的土挖開,將苗木扶正,找直行間和株間方向,然後還土踏實。栽苗後經連續三次灌溉,苗床土下陷且出現坑窪時,應及時進行平整、填土。也可結合中耕將地面耬平,以使苗木受水量一致,防止旱澇不均。黃楊樹比較喜水,在澆水上應掌握「寧濕勿干」的原則。在幼苗時期,根系較淺,對水分敏感,一般以保持表層土壤濕潤為度,應少量多次的灌溉。在苗木速生時期,生長迅速,需水量大,應大水灌溉,使之有濕有干,澆足灌透。但在生長後期,為防止苗木徒長,促進木質化,則應停止灌溉。一般在夏未就應開始控制澆水。灌溉時間:每次澆水的時間,最好在早晨和傍晚,不要在氣溫最高的中午進行
黃楊(2)、中耕除草中耕除草是苗期管理的一項經常性工作。中耕和除草是兩個概念,但可以結合進行。一般中耕除草最好在雨後或灌溉後進行,在土壤濕潤時將草連根拔掉,鬆土效果也好。苗木新栽不久,大部分土面暴露於空氣當中,不僅土壤極易乾燥,而且易生雜草,此期間應及時進行中耕除草,以利於促使苗木根系發育。一般苗根附近應稍淺耕,株行間可適當加深,通常3至5厘米。雨季中耕,促進氣體交換和氣態水的蒸發,可以防止苗木瀝澇。北方地區一般春季乾旱,秋季雜草已停止生長,這兩個時期應以中耕為主,夏季則以除草為主。雜草的速生期是在雨季前後,這一時期要加強除草,除草要堅持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則。對多年生雜草必須將其地下部全部挖出,否則,將越來越難清除。
(3)、追肥追肥可及時補充苗木在生長發育旺盛時期對養分的大量需要,促進苗木的生長發育,提高質量。北海道黃楊樹在幼苗期需要的磷比較多,而生長旺季需要氮比較多,到秋季停止生長時期則需較多的鉀。在苗木栽植後,可葉面噴施0.4%的磷酸二氫鉀溶液,宜在陰天或早、晚空氣濕潤時進行。一般每月葉面噴施三至四次磷酸二氫鉀即可。新移植的北海道黃楊樹苗木,應抓緊在前期施肥,但要注意肥料濃度不能太大,以免灼傷新根。在苗木速生期,應加大施肥量和增加施肥次數,每月不少於一次,追施氮肥可用尿素,分干施和濕施兩種方法。干施可撒施和溝施,撒施是將化肥均勻撒施到苗間土上,施後淺鋤1~2次加以覆土;溝施是在苗木行間開溝,一般距苗根15~20cm處,把化肥施入溝內,然後覆土。溝施時要注意開溝深度應在根系的分布層,以利苗木對肥料的吸收。濕施是將肥料溶解在水中,全面澆灑在苗床上或行間,最好在施後再灌水一次,避免灼害。施用氮肥應在春夏進行,最後一次施氮肥不能遲過「立秋」。以防苗木徒長,降低北海道黃楊樹幼苗的越冬能力。8~9月份一定要停施氮肥,施肥以磷、鉀肥為主。促進北海道黃楊樹苗木的木質化和根系生長,提高苗木抗寒能力。
黃楊(4)、整形和修剪北海道黃楊樹本身具有很強的頂端優勢,其萌芽力強,成枝力相對較弱,通過適當的整形修剪可培養出理想的主幹、豐滿的側枝,使樹體圓滿、勻稱、緊湊、牢固。北海道黃楊樹在修剪上既適宜冬剪也適宜夏剪。一般整形修剪多放在夏秋樹木生長季進行。隨著整形修剪,剪下的枝條可以進行扦插繁育。整形一般是對幼樹而言,而修剪是對大樹(或大苗)而言。苗期的整形修剪對以後的樹體、樹姿具有很重要的意義。北海道黃楊樹小苗一般都具有明顯的主桿,側枝大多生在樹體的中下部。在整形修剪時一般不採用截干,保留主幹,保持頂梢的生長勢,為使以後樹體生長能夠通直高大。對幼樹基部的側枝則可整個短截;或做輕短截,只保留少量芽即可。北海道黃楊樹作為觀賞樹形,以尖塔形、圓錐形較多。一般情況下對成樹的修剪只是剪除自干莖萌生的徒長枝及競爭枝,避免形成雙頭雙干現象。如果出現多頭現象,影響樹冠的高度發展,應及早找出主枝或替代主枝,培養高生長的優勢,同時使側枝分布均勻。一般在培養骨架枝時下部只露出30~40cm樹干,上面再讓各主枝均勻分布;也可根據需要留高樹干,具體視以後應用情況而定。
(5)、苗木保護幼苗時期,苗木組織幼嫩,加之栽種時間不長,植株根系不很發達,紮根不深,此時苗木抗逆性不強。苗期保護工作十分重要。在生產中必須採取正確的栽培技術,促使苗木生長健壯,增強抗性,為苗木創造出不利於災害性因子發生發展的環境條件,這樣才能提高苗木的產量和質量。
苗木的病蟲害防治
北海道黃楊樹抗病蟲害能力強,不易受病蟲害的危害。但由於園林苗圃屬於集約栽培經營,栽植密度大,樹木品種多,其它樹種的害蟲易傳布蔓延,如紅蜘蛛、夏季乾旱時節的蚜蟲,如有發現,打一些常規農葯即可。針對北海道黃楊樹的主要蟲害是黃楊尺蠖和天牛。黃楊尺蠖以幼蟲食葉為害,主要發生在氣候溫和、雨量充沛的季節。防治方法:幼蟲為害初期,及時噴葯防治,防治葯劑有:90%敵百蟲晶體1000倍液或20%速滅殺丁5000倍液。天牛主要是褐天牛,主要是以幼蟲蛀食主幹或主枝,危害時期主要是高溫乾旱季節。防治方法:增強樹勢,天牛是次生害蟲,主要危害弱勢樹體,在高溫乾旱季節注意抗旱,保持樹勢旺盛。悶熱夜晚或中午人工捕殺成蟲。毒殺幼蟲,用注射器將40%樂果乳劑5至10倍液注入蟲道。
防除幼苗期的霜凍危害
黃楊早春或晚秋,在幼苗尚未木質化時,組織幼嫩,含水較多,因氣溫短時間降低到0℃以下時,苗木幼嫩部分細胞受凍脫水而受到危害。在栽培技術措施上應注意以下幾點:選擇栽種地時,幼苗不宜栽在寒流容易匯集的林間、狹谷和低窪地段;適期栽種幼苗,露地栽種幼苗不宜在入秋後過晚的時節進行;在苗木生長後期,停止施放氮肥,少灌水或不灌水,以便控制徒長,促進苗木木質化。根據天氣預報,通過熏煙措施,點燃半干不濕的柴草使煙霧彌漫地面,防止霜凍。一般情況下,北海道黃楊樹幼苗的抗霜凍力極強,生產中只要稍加註意即可。
苗木越冬防護
北海道黃楊樹抗寒力強,成株大樹在-23.9℃的低溫下還能保持綠色不落葉。但對於生產單位,在其幼苗期適當的冬季防護工作是有必要的,做好冬季防護可以加速苗木生長,提高苗木質量,為來年開春時苗木的迅速生長打下良好的基礎。特別是北方地區冬季嚴寒,空氣乾燥,如果對幼苗不加保護,北海道黃楊樹自身的抗寒性雖強,植株不會死亡,但其在秋季生長的「秋梢」由於木質化程度不高,會出現梢條,影響苗木生長高度;且來年春季苗木恢復生長較緩慢,不利於快速生產出高質量的成苗。入冬後土地封凍之前,給苗木灌足凍水後,開始進行支架薄膜覆蓋法防護。在苗木行的兩頭和中間每隔5~6米打一木樁,木樁高度高於苗高20cm左右即可,在木樁上牽拉一根鐵絲或其它較結實的繩線。用塑料薄膜給每行幼苗搭起一座小「帳蓬」,塑料薄膜兩側和兩端均用土埋實,不透風。直至第二年春季氣溫回升穩定時。支架塑料薄膜覆蓋法具有推遲土壤結凍期,提前解凍期,處長生長期的作用。同時因小棚內無風,濕度大,幼苗不會出現生理乾旱。來年打開塑料薄膜後幼苗能迅速生長。用此法對苗木冬季防護後,苗木生長量比不做防護的要大一倍之多。
⑹ 小葉黃楊怎麼養殖方法
小葉黃楊養殖方法/步驟
1、土壤
養小葉黃楊最好選擇營養豐富、具有一定保水能力的土壤,最好不要選擇有大塊石礫的土壤
注意事項
1、在澆水方面,植株是比較喜愛濕潤的環境的,但是我們也不能過分的澆水,不能讓它有積水,在夏天十分熱的時候,我們最好早晨和晚上各澆一次水,讓它不會缺失。
2、我們要注意修剪。我們都知道,小葉黃楊生長起來非常快,我們要及時發現不利於它生長的一些枝條,進行修剪。一般發了新的梢後,我們要剪去一到兩節,防止徒勞的生長。
3、在施肥方面,我們要根據具體要求,在一定的生長時期和冬天給它一定的營養。
4、我們要做好病蟲害防治工作。防止它的一些落葉,我們要及時發現並且清理蟲子,必要的時候進行打葯防
網頁鏈接
⑺ 瓜子黃楊怎麼造型
製作黃楊盆景所選的樹樁,如果說比較有耐心,那麼可以自己來人工培育,可以通過扦插等方法來繁育,在培育期間可以初步的來定型,培育幾年後可以上盆定型。如果說想追求速成,那麼一般是直接去野外選取老樁,將老樁的根和枝條稍微修剪後假植1年左右,然後就可以上盆了。注意所選擇的老樁要是天然枝比較多的,枝葉比較茂盛的,這樣更容易成活。
上盆之前還需要對根系進行適當的修剪,使其能在盆里更好的生存,比如長得太長的根修短一點,但是因為黃楊長得慢,最好是不要剪掉太多的根。所用的盆用紫砂盆最好,顏色形狀什麼的看黃楊樹的造型來。所用的土壤跟其他盆景差不多,土要肥,要透氣和排水,山土、腐葉土、田園土都可以。在將土壤放進盆里之前,要先在盆底搭上水洞,主要是用瓦片遮住盆的排水孔,然後再鋪上大顆粒狀的土,然後再將培養土放進去一層,將樹樁放進去後,再填土,培養土要壓實一點,要使根和土連到一起。
黃楊盆景的造型跟大多數樹樁盆景一樣,都是用金屬絲綁扎樹乾和枝條來使其長出理想的形狀,然後在生長季節的時候,適當的對枝葉進行修剪,主要是根據造型需要來進行摘芽、摘心、疏葉、剪枝等操作。要注意的是用金屬絲捆綁樹乾和枝條的時候,要特別注意松緊程度,太鬆了造型不到位,太緊了會傷到枝幹,所用的金屬絲最好是帶膠皮的,這樣對樹干枝乾的損害比較小。
⑻ 小葉黃楊的養殖方法有誰知道
小葉黃楊的養殖方法:
1、盆土:黃楊常年油綠,宜用紫砂陶盆,盆色以紫色或淺黃為好。盆形則根據造型形式而定,懸崖式宜用深千筒盆,斜於式或曲乾式則用橢圓形或長方形盆。盆景用土以熟化田園土或腐葉土摻拌適當壟糠灰為培養土,宜肥沃疏鬆,以通氣透水性好的壤土為佳。老樁上盆宜帶宿土。
2、澆水:黃楊樹比較喜水,在澆水上應掌握「寧濕勿干」的原則。在幼苗時期,根系較淺,對水分敏感,一般以保持表層土壤濕潤為度。在苗木速生時期,生長迅速,需水量大,應大水灌溉,使之有濕有干,澆足灌透。
3、施肥:黃楊在幼苗期需要的磷比較多,而生長旺季需要氮比較多,到秋季停止生長時期則需較多的鉀。苗木栽植後可葉面噴施0.4%的磷酸二氫鉀溶液,一般每月葉面噴施三至四次磷酸二氫鉀即可。新移植的黃楊苗木,應抓緊在前期施肥,但要注意肥料濃度不能太大,以免灼傷新根。
4、整形:黃楊萌發性強,在造型前,可將主幹截頭,讓截面四周或下方萌發新技,再按藝術造型的要求,攀扎枝幹,在春季用棕絲攀扎為好。亦可粗扎細剪,製成雲片狀或饅頭狀,或加工成自然樹形。主幹則順其自然之勢,製成斜乾式或卧俯式。黃楊很耐修剪,萌發力強,為保持優美樹型,必須經常加工整形。
5、翻盆:黃楊樹在養殖的過程中一般2~3年進行一次翻盆,翻盆時間以春季萌發前為好,結合翻盆要剪去部分老根及過長過密根系,換去1/2舊土,填以肥沃疏鬆的培養土,以利根系發育。
6、病蟲:黃楊主要蟲害有介殼蟲和黃楊尺螃,介殼蟲可用人工刷洗殺之或用80%敵敵畏1500倍液噴殺。黃楊尺嫂用80%敵百蟲可狙性粉劑噴殺或用40%氧化樂果1000~2000倍噴殺。主要病害有煤污病,會引起落葉現象,防治關鍵是清除介殼蟲,並經常噴葉面水,沖洗灰塵,使之生長良好
⑼ 黃楊樹小苗多棵捆綁栽種癒合方法
黃楊樹小苗多棵捆綁栽種癒合的方法是將兩棵或多棵樹苗編擰在一起,隨著樹的成活逐漸成長,它們就會長在一起了,特別的好看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