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squid怎麼解決no cache
第一步:
將下載的squid-2.7.STABLE8-bin.zip 解壓到以C:/根目錄,進入到C:\squid\etc 目錄,將mime.conf.default 改名為 mime.conf squid.conf.default 改名為squid.conf
第二步:
配置剛剛改名的squid.conf
找到# http_port
修改為 http_port 8080 transparent
找到 cache_dir
修改為 cache_dir ufs c:/squid/var/cache 204800 16 256
找到 cache_mem
修改為 cache_mem 256 MB
添加下面二個配置:
maximum_object_size 1024 MB
quick_abort_min -1 KB
Squid 到現在基本配置完成了,如果高組配置緩存,還請網路啊,網上教程還是比較多的。
第三步:
注冊服務:
開始,運行 C:\squid\sbin\squid.exe –i
C:\squid\sbin\squid.exe –z
Sc start squid 啟動服務
第四步,
安裝行為管理軟體,這里就不詳細介紹了,因為使用了重定向,在網路崗下,只能看見一台機器,IP是路由,我們在這里,只把網路崗作為WEB過濾使用,在交換機上,做了埠鏡像,安裝了行為管理軟體,進行網路審計。
第五步
調整ROS,使用Winbox 連接ROs,執行
/ip firewall nat
add action=dst-nat chain=dstnat comment=web_cache disabled=no \
dst-address-type=」" dst-port=80,8080 in-interface=!PPPOE protocol=tcp \
src-address=!192.168.88.189 src-address-type=」" to-addresses=\
192.168.88.189 to-ports=8080
作用是 將 所有介面的80,8080這二個埠重定向到 192.168.88.189 這個IP的8080埠上,並排除Squid(當然了不能把Squid也重定向了,所以要排除)
到此為止,部署完成,實現了行為管理,也對WEB進行了緩存,提升用戶體驗和降低對出口的帶寬的壓力,整個做下來,與原有架構比,沒有改變網路架構,也沒有多花一分錢,行為管理是早就買上了的,這種架構的好處在於,如果Squid掛了,只用調整ROS,就能恢復網頁的瀏覽,或者高手可以直接寫一個ROS角本,自動檢查Squid的工作狀態,如果不正常,則直接關掉重定向,完全不影響用戶,Squid 也能調的緩存視頻,但我們公司不認看視頻,所以就沒去試驗,而是在網路崗中直接封了視頻。
Ⅱ 有人了解squid嗎,squid的作用和應用場景有哪些
用來做前置的Web緩存,加快用戶訪問Web的速度代理內網用戶訪問互聯網資源設置訪問控制策略,控制用戶的上網行為主要支持http、ftp等應用協議相關squid知識可以去傳智播客論壇去看一下,全套的視頻和課程筆記。也有技術大牛在論壇更新技術內容。
Ⅲ 1000分!我想搞網站(下載類網站),請問怎樣搭建伺服器
Squid是Linux下最為流行的代理伺服器軟體,它功能強大,支持對HTTP、FTP、Gopher、SSL、WAIS等協議的代理; 設置簡單,只需對配置文件稍稍改動就可使代理伺服器運轉起來。此外,Squid具有頁面緩存功能,它接受用戶的下載申請,並自動處理所下載的數據。
前期准備
Squid對硬體的要求是: 內存不應小於128M,硬碟轉速越快越好,最好使用伺服器專用SCSI硬碟,對CPU的要求不高,400MHz以上即可。筆者所管理的代理伺服器是Inter2150,安裝了Red Hat Linux 7.2,安裝時就帶有Squid。有兩塊網卡,一塊eth0配外部地址(比如211.88.99.66),一塊eth1配內網地址(比如192.168.5.1)。如果安裝了Gnome或其他圖形界面,就可以在netconfig中給兩塊網卡配置IP地址,不然的話,可在/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路徑下更改文件ifcfg-eth0和ifcfg-eth1。
首先編輯ifcfg-eht0,有以下幾項:
DEVICE=eth0 (表示用哪塊網卡)
IPADDR=211.88.99.66 (設置該網卡的IP地址)
NETMASK=255.255.255.252 (設置子網掩碼)
同樣編輯ifcfg-eth1,然後運行命令network restart就可以使配置生效了。對eth0、eth1進行配置後,可以用ifconfig命令來查看是不是配置成功。
如果伺服器只有一張網卡,也不用擔心,Linux可以在一塊網卡上綁定多個IP地址。在圖形界面下配置很簡單,不贅述。如果在文本狀態下配置,可以將ifcfg-eth0復制並命名為ifcfg-eth0:1,把它完全當成兩塊網卡來配就可以了。
Squid的安裝
1. 安裝Linux
安裝Linux在硬碟分區時要注意,最好不要讓系統自己分區,而是手動分區。通常,在Linux系統中有且僅有一個交換分區(在文件系統形式中選擇Linux swap),它用做虛擬內存,建議將交換分區的大小設置為內存的兩倍。當硬碟的大小超過了8G,要再建立一個128M(稍稍大一點,不會出錯)的boot分區,這是為了避免將系統內核文件放到1024磁軌以外,如果將boot作為root分區的一個子目錄,內核文件就會安裝在root分區的任何地方。因為要用做代理伺服器,建議再分一個分區「var」,作為Squid的緩沖區,所以根據磁碟大小盡量分配大一點,最後將硬碟的剩餘空間全部分給root分區。
2. 安裝Squid
新手安裝Squid,建議在安裝Linux時就選中Squid,它並不是默認選中項,而且也不在選擇的大類中,要在詳細列表中查找。如果沒有安裝,又不想重裝系統,可以從www.squid-cache.org下載Squid軟體。
Squid代理伺服器的設置
安裝好Squid後幾乎就可以用了,用編輯器打開/etc/squid/squid.conf文件(以root登錄),Squid的配置文件共有125個配置項,但是一般來說,只要修改幾個配置項即可。找到「http_access deny all」並改為「http_access allow all」令所有的電腦都能通過代理服務訪問互聯網資源。其實只要修改該項,Squid服務就可以啟動了。
為了更好地控制代理伺服器的行為,還有幾個可配置項需要考慮:
1. cache_mem: 設置代理服務使用的內存大小,一般推薦為物理內存的三分之一。
2. cache_dir:設定緩存的位置、大小。一般格式如下:
cache_dir /var/spool/squid/cache 100 16 256
cache_dir指定cache目錄的路徑,默認為/var/spool/squid/cache。
/var/spool/squid/cache代表緩存的位置,使用squid -z指令會在這個目錄下建立存儲交換文件(swap files)的目錄。100表示緩存最大為100M,16和256代表一級和二級目錄數。實際使用時,100M是不夠的,如果硬碟夠大,可以增加存儲空間,比如:cache_dir /var/spool/squid/cache 2000 16 256。
3. http_port:代理服務使用的埠號,默認為3128,可以使用其他的埠,注意將前面的注釋符號「#」去掉。另外,使用埠不能和其他的服務重復,如果使用1024以下的埠,Squid必須以root身份運行。
4. maximum_object_size: 指定Squid可以接收的最大對象的大小。Squid預設值為4M,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進行設定。
啟動Squid
Squid可以設置為自動啟動。運行命令setup,在System services選項中選中Squid。設置後每次重新開機,都會自動執行Squid。
如果是第一次啟動,要建立/var/spool/squid下的暫存資料目錄,先輸入squid -z,再啟動Squid(直接運行Squid即可)。
啟動Squid後,在另一台Windows電腦上(以Internet Explorer 5.0為例)運行IE,單擊「工具」,接著單擊「Internet選項」,再單擊「連接」選項卡,選擇「區域網設置」。在「區域網設置」窗口中的「地址」處填上Squid伺服器的IP地址,在「埠」處填上「3218」(Squid軟體默認代理的埠號),確定後退出。接下來,隨意瀏覽一些網站檢查Squid的運行情況,也可以查看logs下的access.log和cache.log,看看代理是否運行正常。
代理伺服器的安全
代理伺服器是一個單位對外的門戶,安全至關重要。因此,應該採取必要的防護手段。
1. 防火牆的配置
為了保證代理伺服器的安全,最好加上防火牆,可以用IPchains或IPtable。
要使用ftp代理,還必須載入相關模塊。可以使用以下命令:
modprobe ip_comtrack_ftp
modprobe命令會自動載入指定模塊及其相關模塊。iptables_filter模塊會在運行時自動載入。
下面用IPtables一步一步地來建立包過濾防火牆,需要說明的是,在這個例子中,主要是對內部的各種伺服器提供保護。
給IPtables規則設置一個存儲路徑: iptables -restroe /etc/sysconfig/iptables。
現在開始考慮規則。在這里需要注意的是,伺服器/客戶機交互是雙向的,所以不僅僅要設置數據包出去的規則,還要設置數據包返回的規則,下面先建立針對來自Internet數據包的過濾規則。
1. 首先禁止轉發任何包,然後再一步步設置允許通過的包。
2. 先允許源為內網的所有埠的TCP包。
3. 再允許目的為內部網(192.168.5.0/24)的FTP數據包。
4. 允許目的為內網的來自Internet的非連接請求TCP包。
5. 最後一條接收所有UDP包,主要是針對oicq等使用UDP的服務。
6. icmp包通常用於網路測試等,故允許所有的icmp包通過。但是黑客常常採用icmp進行攻擊,如「ping of death」等,所以我們採用limit匹配擴展加以限制。對不管來自哪裡的icmp包都進行限制,允許每秒通過一個包,該限制觸發的條件是10個包。
不需要允許WWW服務的包,所有WWW服務由Squid代理。
iptables -P FORWARD DROP
iptables -A FORWARD -p tcp -s 198.168.5.2 -i eth0 -j ACCEPT
iptables -A FORWARD -p tcp -s 0/0 --sport ftp-data -d 198.168.5.0/24 -i eth0 -j ACCEPT
iptables -A FORWARD -p tcp -d 198.168.80.0/24 ! -syn -i eth0 -j ACCEPT
iptables -A FORWARD -p udp -d 198.168.80.0/24 -i eth0 -j ACCEPT
iptables -A INPUT -p icmp -m limit --limit 1/s --limit-burst 10 -j ACCEPT
說明:
-A加入(append) 一個新規則到一個鏈 (-A)的最後。(用-I可以插入一條規則,插入位置序號寫在Forward後,-D在鏈內某個位置刪除(delete) 一條規則,-R在鏈內某個位置替換(replace) 一條規則 )。
Forward鏈、Input鏈和Output鏈的區別如下:
1. 如果數據包的目的地址是本機,則系統將數據包送往Input鏈。如果通過規則檢查,則該包被發給相應的本地進程處理;如果沒有通過規則檢查,系統就會將這個包丟掉。
2. 如果數據包的目的地址不是本機,也就是說,這個包將被轉發,則系統將數據包送往Forward鏈。如果通過規則檢查,則該包被發給相應的本地進程處理; 如果沒有通過規則檢查,系統就會將這個包丟掉。
3. 如果數據包是由本地系統進程產生的,則系統將其送往Output鏈。如果通過規則檢查,則該包被發給相應的本地進程處理;如果沒有通過規則檢查,系統就會將這個包丟掉。
-s指定源地址,-d指定目的地址。
-p 指定協議,比如-p tcp。
-i或-o指定網路介面。需要注意的是,對於Input鏈來說,只可能有-i,也即只會有進入的包;同理,對於Output鏈來說,只可能有-o,也即只會有出去的包。只有Forward鏈既可以有-i的網路介面,也可以有-o的網路介面。
Drop表示符合規則就丟棄包,Accept相反。
然後,執行命令IPtables -L,可以查看已經建立的規則,並用命令IPtables -save將規則寫入文件。
通過以上步驟,我們建立了一個相對完整的防火牆,只對外開放了有限的幾個埠,同時提供了客戶對Internet的無縫訪問。
2. 其他建議
為了安全,最好不要在一台機器上運行太多服務。為了方便調試,一般都會提供telnet和ftp服務,但這往往是安全隱患,可以在/etc/host.allow和/etc/host.deny中進行限制。比如:區域網的內網網段為: 192.168.0.0,可以在hosts.allow文件中加入一行: telnet:192.168.0.0/255.255.0.0。在hosts.deny中加入一行:all:all。因為是先執行host.allow,再執行host.deny。所以上面就只打開了內網網段的telnet服務,而對外關閉。如果想打開其他服務,可以再加。如果還想加上機器名,可以在IP後加上「@abc」(abc代表某機器名)。想關閉所有服務、所有IP、所有機器名,可以在host.deny中寫上「all:all@all」。配置好了運行命令xinetd.d,配置就生效了。如果想遠程訪問代理伺服器,最好用SSH(因為telnet是明碼傳送,所以很不安全,SSH可以理解為加密的telnet),它的配置和應用比較簡單,不贅述
Ⅳ 安卓平板比較好用的記筆記軟體
Goodnotes
goodnote是ipad上的一款非常優秀的筆記軟體,goodnote像一個自由的筆記本一樣,可以讓你像在紙張上一樣的書寫效果。並且支持可以插入非常豐富的媒體文件,但是goodnotes的手寫體驗不如notability。Goodnotes的一項非常好用的功能就是擁有強大的文字搜索功能,就算是手寫文字也可以有著較高的准確度的情況下識別,就算手寫字體比較潦草,依然能保持較高的識別率,非常方便搜索整篇文檔的筆記。
另外goodnote還可以當作pdf閱讀器使用,我們可以用goodnote打開pdf文件,然後像在樹上記筆記一樣對pdf文件進行標記!
利用手寫筆可以很方便的
Notability
使用過這么多ipad上的筆記軟體,這一款是我使用體驗最好的一款,最喜歡notability一個與文字同步的錄音功能,notability更像一個真實的A4紙,我們可以選擇有筆觸的筆和沒有筆觸的筆進行書寫,使用筆觸可以模擬出真實的書寫效果,寫出來的文字看起來更加的舒服!另外notability的支持的筆的預設相比goodnote更加的豐富,不過這兩個軟體對於日常的手寫筆記都是完全夠用了,雖然notability在某些功能上更強大一點,但是在價格上也更貴一點!
Notability支持邊寫字邊錄音,並且回放的時候也可以根據錄音的時間回放到當時書寫的內容,對於課堂上聽不懂的內容?我們可以錄下來回去的時候回放!
MarginNote
我很喜歡的一款pdf閱讀器,兼顧筆記的功能 ,marginnote擁有強大的批註整理功能,這是一款國人開發的軟體,在功能上真的十分強大,我第一次買ipad的時候甚至都是沖著這款軟體去的,marginnote並不完全屬於一款筆記軟體,他更傾向於學習資料的批註和整理。
他可以把自己的批註和筆記轉換成思維導圖,並且支持多種媒體的筆記,比如你看到某些內容有感而發,你可以記錄一段錄音筆記,在功能上真的足夠強大,但是我覺得這款軟體UI很有很大優化的空間,對於比較大的文件或者筆記內容比較多的時候會有輕微的延遲。
marginnote的導出功能也非常的強大,支持導出帶批註的pdf,導出思維導圖,或者導出到word和印象筆記。我比較喜歡的一點是marginnote支持導出筆記到anki,後期可以使用anki對我們創建的筆記進行記憶,anki用於碎片化記憶,思維導圖能夠幫助把握全局,很輕松的形成思維閉環!
Ⅳ 小米平板怎麼用筆做題
小米平板怎麼用筆做題,具體方法步驟僅供參考:
1、首先需要下載一個筆記軟體(Noteshelf、Squid、Flexcil),然後需要連接手寫筆,方便我們記筆記;
2、然後打開記筆記的軟體,然後利用手寫筆就可以直接使用,輕松的就可以完成做筆記的過程,小米自帶的備忘錄也可以做筆記,最重要的就是擁有一款手寫筆。
小米平板電腦是支持手寫功能的,您可以通過設置-語言和輸入法設置來切換手寫功能,或者從網上下載第三方輸入法,如:搜狗輸入法、網路輸入法、QQ輸入法等。希望以上信息能夠幫助到您。
Ⅵ squid筆記有沒有辦法將兩個筆記和為一個
有辦法的,具體如下:
為知筆記定位於高效率工作筆記,主打工作筆記的移動應用,是目前國內唯一一款「工作筆記」的雲筆記類產品,除了常用的筆記功能保存的網頁、靈感筆記、重要文檔、照片、便簽等,為知筆記重點關注「工作筆記」和「團隊協作」這兩個方面,解決團隊記錄和團隊協作溝通的需求。
Ⅶ squid拍照的筆記導出PDF怎麼把容量變小
需要把導出的PDF容量壓縮到最小的話,是可以使用壓縮包,去壓縮,內存就會變小。
Ⅷ 如何用Squid Windows版架設二級代理伺服器
一、Windows版Squid的下載與安裝
下載windwosNT版本的squid
1、把squid-2.6.STABLE13-bin.zip解壓縮,把裡面的squid文件夾拷到c:/下(squid默認的是c:/squid)
2、squid/etc目錄下把
squid.conf.default拷貝一份重新命名為squid.conf
cachemgr.conf.default拷貝一份重新命名為cachemgr.conf
mime.conf.default拷貝一份重新命名為mime.conf
3.用文本編輯器打開squid.conf,需要修改的地方:
找到http_port 3128在後面增加一行
http_port 80 transparent
找到#cache_peer sib2.foo.NET sibling 3128 3130 [proxy-only]在後面增加一行
cache_peer 192.168.1.8 parent 7001 0 no-query originserver
找到# TAG: visible_hostname在後面增加一行
visible_hostname volcano(任意命名)
找到http_access deny all在其前面加#將這一行注釋掉,然後增加一行
http_access allow all
4.從命令行到c:/squid/sbin目錄下執行
squid -i(將squid服務加入到服務裡面)
squid -z
安裝完成
5.從服務里啟動squid
訪問squid伺服器:
http://192.168.1.2(你的squid伺服器IP地址)>>>指向http://192.168.1.8:7001(web伺服器地址)
如果把#http_access deny all打開把http_access allow all注釋掉,你的訪問就會被拒絕
你需要配置一下:找到下面兩行
#acl our_networks src 192.168.1.0/24 192.168.2.0/24
#http_access allow our_networks
打開注釋,修改你的內網ip(段)可以設為192.168.1.0/24一個也可以如上面的一樣設一段IP
二、squid.conf配置文件
cache_mgr [email protected] #設置管理員郵箱,無關緊要
visible_hostname ibi #設置虛擬主機名,似乎squid2.5這個版本需要
#設置這一項,2.4卻不需要
cache_peer 10.10.2.53 parent 6666 3130 login=account:passwd default no-query
#設置上級代理,其中10.10.2.53是我們校內的代理地址,6666是他的埠號,
#account,passwd則是上網帳號密碼(當然我不會把我們真實的帳號貼出來)
#hierarchy_stoplist cgi-bin ? #注釋掉這一行,不然不能訪問帶有"?"
#的url
#acl QUERY urlpath_regex cgi-bin ? #這兩行沒有具體測試,應該和cgi請求有關
#no_cache deny QUERY
acl all src 0.0.0.0/0.0.0.0
acl manager proto cache_object
acl localhost src 127.0.0.1/255.255.255.255
acl SSL_ports port 443 563
acl Safe_ports port 80 # http
acl Safe_ports port 21 # ftp
acl Safe_ports port 443 563 # https, snews
acl Safe_ports port 70 # gopher
acl Safe_ports port 210 # wais
acl Safe_ports port 1025-65535 # unregistered ports
acl Safe_ports port 280 # http-mgmt
acl Safe_ports port 488 # gss-http
acl Safe_ports port 591 # filemaker
acl Safe_ports port 777 # multiling http
acl CONNECT method CONNECT
acl lan-a src 10.49.41.150-10.49.41.190/32 #對ip進行控制,這行定義了一個ip
#段為組lan-a
http_access allow lan-a #這里控制組lan-a的ip可以使用squid代理
acl lan-b src 10.141.96.0/24 #同樣設置了一個ip段,ip地址前三位是
#10.141.96的所有ip,其實就是我們寢室樓的ip段
http_access allow lan-b
http_access allow manager localhost
http_access deny manager
http_access deny !Safe_ports
http_access deny CONNECT !SSL_ports
http_access allow localhost
http_access deny all
icp_access allow all
never_direct allow all #這一行解決無法登陸的問題。
Ⅸ 如何才能讓squid配置文件中'dns
1、首先下載:squid-3.2.9.tar.bz2
2、上傳到伺服器後解壓:
解壓: tar -vxjf squid-3.2.9.tar.bz2
解壓後生成目錄:squid-3.2.9
進入目錄翻看文檔INSTALL:
xxxx> more INSTALL
To build and install the Squid Cache, type:
% ./configure --prefix=/usr/local/squid
% make all
% make install
To run a Cache, you will need to:
1. customize the squid.conf configuration file:
% vi /usr/local/squid/etc/squid.conf
2. Initalise the cache:
% /usr/local/squid/sbin/squid -z
3. start the cache:
% /usr/local/squid/sbin/squid
If you want to use the WWW interface to the Cache Manager,
the cachemgr.cgi program into your httpd server's cgi-bin
directory.
3、安裝步驟:
./configure --prefix=/usr/local/squid
make all
sudo make install(因為要拷貝到系統目錄,需要root許可權,所以sudo了,你也可以root登錄執行,我是Ubuntu的系統,所以用sudo,有root許可權就行)
檢查配置文件:
sudo vi /usr/local/squid/etc/squid.conf
配置項1:
# Squid normally listens to port 3128
http_port 3128
配置項2:
acl localnet src 192.168.0.0/16
http_access allow localnet
配置項3:
# Uncomment and adjust the following to add a disk cache directory.
cache_dir ufs /usr/local/squid/var/cache/squid 100 16 128
cache_mem 32 MB (這一條必須配置)
否則就會遭遇報錯: 2013/10/12 16:16:55 kid1| WARNING cache_mem is larger than total disk cache space!
安裝好了以後,系統中新建了一個用戶squid,在組中一查,發現屬於nobody組的:
cat /etc/passwd|grep squid
cat /etc/group|grep 65534
安裝squid的所在目錄是:/usr/local/squid
直接改了所屬用戶為squid:nobody
sudo chown -Rf squid:nobody /usr/local/squid
建立cache的時候,對下面目錄需要nobody用戶許可權:
sudo chown -Rf nobody /usr/local/squid/var/cache/
sudo chown -Rf nobody /usr/local/squid/var/logs/
否則會遭遇:
WARNING: Cannot write log file: /usr/local/squid/var/logs/cache.log
FATAL: Failed to make swap directory /usr/local/squid/var/cache/squid/00: (13) Permission denied
初始化squid.conf里配置的cache目錄,就是建立了一堆的目錄:
sudo /usr/local/squid/sbin/squid -z
在前台啟動squid,並輸出啟動過程
sudo /usr/local/squid/sbin/squid -N -d1
顯示ready to server reques,則啟動成功。可以鍵入ctrl+c,停止squid,並以後台運行的方式啟動。
沒有在配置文件中配置DNS,而是在 /etc/resolv.conf 中配置:
domain site
nameserver x.x.x.x
所以列印出來的日誌中就這樣的:
2013/10/12 16:42:13| Adding nameserver x.x.x.x from /etc/resolv.conf
squid從這個配置文件中讀取了dns配置來用。
啟動squid後台運行
sudo /usr/local/squid/sbin/squid -s
檢查一下進程是否存在:ps -ef|grep squid
通過squid客戶端查看squid運行狀態
/usr/local/squid/bin/squidclient -h 127.0.0.1 -p 3128 mgr:info
Ⅹ WINDOWS系統下怎樣配置squid做CDN的簡明圖解
今天寫這篇教程目的在於分享自己在WINDOWS主機下配置squid的方法。哪些地方寫的不完善或是不完整或是需要修改的地方,大家可以提出。我會第一時間糾正。下面看正文部分。
先提條件,您預安裝配置squid的這台計算機必須是聯入網路的,系統版本是windows 2000/xp/2003/server 2003。
1)先下載Squid for Windows版本,下載地址如下(ZIP文件名稱:squid-2.7.STABLE4-bin.zip),可以把這個文件下載到桌面,這樣好找好操作。
Squid是Linux/Unix下著名的代理伺服器軟體,很多商業版本的代理伺服器都是基於Squid進行開發的.
而最近才偶爾發現Squid原來也有For Windows的版本。雖然此版本不是Squid項目官方發布的For Windows版,但是從發布的版本記錄可以看出,此版本的維護者還是很負責任的。希望在Windows平台下搭建代理伺服器的同學不妨試用一下。
2) 這步是解壓文件,將剛才下載下來的ZIP文件(squid-2.7.STABLE4-bin.zip)復到到C盤的根目錄,然後在這個文件上點擊滑鼠右 鍵,選擇「解壓到squid-2.7.STABLE4-bin」命令,即可在C盤根目錄生成一個squid文件夾。這樣的話,Squid for Windows版本就被「安裝」到您的計算機中了。注意:盡量不要修改路徑和文件夾名,盡量放在C盤根目錄,文件夾名不要改,就叫squid,因為 Squid for Windows默認安裝位置就是C:\squid,這點大家要謹慎。如果您要修改路徑和文件夾名的話那得修改squid裡面很多配置的,相當麻煩。
3)開始-運行-cmd,打開窗口後,按下圖在DOS命令行下輸入命令。
4) 關閉DOS窗口,回到桌面。進入我的電腦-C盤,雙擊打開squid文件夾,雙擊打開squid.conf文件,對這個文件進行配置編輯。按 Ctrl+F,輸入acl Safe_ports port 777,回車。然後在# multilinghttp後面按回車,增加一個空格,寫入內容如下圖所示。
5)再按Ctrl+F輸入http_accessdeny CONNECT,回車,找到查找內容。在SSL_ports後按回車增加2個空行,輸入內容請看下圖所示。
6)找到# cache_mem 8 MB這句刪掉前面的#號將默認的8修改到需要的大小,這里的數值應視具體的機器可用內存而定,應在內存允許的情況下盡量地設置的大一些以提高代理伺服器性能,但不能讓代理伺服器的緩存大小影響本機器的性能。如下圖操作即可。
7)設置hostname,請按下圖操作。
8)按Ctrl+S保存對squid.conf文件的編輯,然後關閉即可。
9)開始-運行-cmd,輸入如下3條命令。
cd c:\squid\sbinsquid -i
squid -z
squid
10)配置完畢。
到這里,squid部分就搭建成功了
下面開始做域名解析.
打開目錄C:\WINDOWS\system32\drivers\etc
用記事本打開hosts編輯並保存
61.174.63.74 cdn.jb51.net cdn.jb51.cn
(這個IP是指您的主伺服器IP,不是CDN機器的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