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瓦斯湧出量計算公式
1.回採瓦斯湧出量:qf=μ*Kp*Wh
qf----開采層本層瓦斯湧出量,立方米/噸
μ---機械化程度系數,聯合採煤機和風鎬採煤時為1.0,截煤機掏槽落煤為1.2
Kp---瓦斯放出系數,這個數需要查一個表格,沒法給你打上了:)
Wh---煤層瓦斯含量,立方米/噸
2.多煤層條件下回採瓦斯湧出量:qf=qb+qn
qb--本層瓦斯湧出量
qn--臨近層瓦斯湧出量
3.礦井瓦斯湧出量:
這個有好多方法,有線性方程計演算法,有統計法,計演算法,不同方法需要不同的參數,你有什麼參數
2. 怎麼算心率、每搏輸出量、心輸出量、脈搏 安靜時和運動時又怎麼算有公式
心率一般情況下是按每分鍾心臟跳動的次數來計算的,每分鍾心臟跳動的次數,正常情況下是60-100次每分鍾,如果心率維持在60-100次每分鍾,就屬於正常的心率。
搏出量=心舒末期容積與心縮末期容積之差值。
心輸出量=心率與每搏出量的乘積。
正常成人在安靜時的脈搏為每分鍾60-100次。
(2)出量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左、右心室的搏出量基本相等。搏出量等於心舒末期容積與心縮末期容積之差值。心舒末期容積(即心室充盈量)約130~145毫升,心縮末期容積(即心室射血期末留存於心室的余血量)約60~80毫升,故搏出量約65~70毫升。
搏出量與心舒末期容積之比稱為射血分數,安靜時約50~60%,心肌收縮力越強,搏出量越多,射血分數越大。影響搏出量的主要因素有:心肌收縮力、靜脈回心血量(前負荷)、動脈血壓(後負荷)等。
3. 如何計算病人24小時出入量
例:正常尿量1000⑵000毫升,平均1500毫升。多尿:24小時尿量多於2500少尿:24小時尿量少於400,每小時少於17毫升。無尿:24小時尿量少於100。尿崩症:24小時尿量到達5升以上。入量相對出量是平衡的,不然會電解質紊亂。
4. 知道水泵的功率,和揚程及出水口徑,怎樣計算水泵的出水量
知道水泵功率P千瓦,揚程H米,效率為0.75
這樣計算水泵出水量M噸
計算方法如下:
P×1000×3600×75%=M×1000×9.8×H
M=(P×1000×3600×75%)÷(1000×9.8×H)
M=(2700P)÷(9.8H)(噸/小時)
M=275.51P÷H(噸/小時)
(4)出量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離心泵
1、離心泵的工作原理
水泵開動前,先將泵和進水管灌滿水,水泵運轉後,在葉輪高速旋轉而產生的離心力的作用下,葉輪流道里的水被甩向四周,壓入蝸殼,葉輪入口形成真空,水池的水在外界大氣壓力下沿吸水管被吸入補充了這個空間。
繼而吸入的水又被葉輪甩出經蝸殼而進入出水管。由此可見,若離心泵葉輪不斷旋轉,則可連續吸水、壓水,水便可源源不斷地從低處揚到高處或遠方。綜上所述,離心泵是由於在葉輪的高速旋轉所產生的離心力的作用下,將水提向高處的,故稱離心泵。
2、離心泵的一般特點
(1)水沿離心泵的流經方向是沿葉輪的軸向吸入,垂直於軸向流出,即進出水流方向互成90°。
(2)由於離心泵靠葉輪進口形成真空吸水,因此在起動前必須向泵內和吸水管內灌注引水,或用真空泵抽氣,以排出空氣形成真空,而且泵殼和吸水管路必須嚴格密封,不得漏氣,否則形不成真空,也就吸不上水來。
(3)由於葉輪進口不可能形成絕對真空,因此離心泵吸水高度不能超過10米,加上水流經吸水管路帶來的沿程損失,實際允許安裝高度(水泵軸線距吸入水面的高度)遠小於10米。
如安裝過高,則不吸水;此外,由於山區比平原大氣壓力低,因此同一台水泵在山區,特別是在高山區安裝時,其安裝高度應降低,否則也不能吸上水來。
5. 24小時出入量記錄方法是什麼
入量是進食量+用葯量
出量是大小便量+嘔吐物量+汗液量+引流液量
對於研究物,拿本子按上述持續記錄24小時即可。
除大便記錄次數外,液體以毫升為單位記錄。在通常情況下,喝水多時,排出的尿液就會多,喝得少時,小便就少。看來,進入人體的水分變成尿液很簡單,其實這中間要經過許多復雜的變化,這些變化都是在腎臟中完成的。
液體出入量
病人在24小時內所攝入的(包括飲食、輸液等)和排出的(包括尿、嘔吐物、引流液等)液體總量。計算液體出入量,能反映病人體內液體代謝的狀況,可在治療上結合病情的需要,較精確地維持其液體平衡。
在通常情況下,喝水多時,排出的尿液就會多,喝得少時,小便就少。看來,進入人體的水分變成尿液很簡單,其實這中間要經過許多復雜的變化,這些變化都是在腎臟中完成的。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排出量
6. 室間隔缺損術後出入量怎麼計算
室間隔缺損指的是心臟下部的兩個腔室間的間隔存在未閉合的部分,是一種很常見的先天性心臟病,可通過手術或介入方法治療。室間隔缺損術後的護理,要注意出入量的計算。?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一下。室間隔缺損術後出量的計演算法:此處所指的出量是患兒24小時內經尿液排出體外的液體量,如果患兒大便很稀,也應計算在內。如果患兒年齡較小,可以用尿不濕,買個小台秤,在用尿不濕之前稱量一下尿不濕的重量,孩子大小便後再行稱量,兩個數字的差值,就表明了孩子該次的尿量或變數。室間隔缺損術後入量的計演算法:這里的入量是孩子24小時內攝入的液體量,應分配在24小時內均勻進行,最好少次多餐。包括奶、米粉、粥、果汁等含有液體的食物和葯水等,不包括饅頭、米飯等較乾的食物。孩子的入量要依據孩子的體重、病情輕重等的不同進行區分。在出院時根據醫囑,出院後按照孩子的狀況限制其入量。如果出汗多,可適當增加入量。通常,如果孩子沒有其他問題,發生眼瞼腫脹、囟門飽滿,多提示了孩子的入量多了。 室間隔缺損術後,每日的入量原則上應與出量相等或出量稍多於入量,但皮膚、呼吸等途徑都可有水分丟失,因而實踐中入量可能都會大於出量,注意兩者的差值不可過大,如果入量遠大於出量,再加上孩子有眼瞼水腫等情況時,可能表明了孩子出量過少,可適當加服利尿劑。 以上內容就是對相關問題的介紹,相信大家看過之後,對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希望對大家能有所幫助。
7. 汗液計算方法
一般汗液的出量屬於無形的液體損失量,測量如下:
計算公式是:出汗量(ml/l)=分類形狀汗滴數量(ml/100cm²)×60/形成該汗滴的時間(min)×顯性出汗面積(cm²)。
1.當汗滴為小米粒狀,額面部(100cm²)皮膚出汗量(0.37±0.13)ml。
2.當汗滴為芝麻粒狀,額面部(100cm²)皮膚出汗量(0.73±0.17)ml。
3.當汗滴為綠豆粒狀,額面部(100cm²)皮膚出汗量(1.15±0.21)ml 。
(7)出量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人發汗是常見的生理現象,天悶熱時發汗,心情緊張急躁時也發汗。可見,發汗是調節體溫、蒸發散熱的一種功能,也是情緒的一種反應。汗液從汗腺排出。汗腺分布在全身各處皮膚的真皮中,有大汗腺和小汗腺之分。
大汗腺主要在腋窩,乳頭和會陰部,小汗腺分布各處。汗腺是人類最發達的器官之一,人體的汗腺總數在200萬個~500萬個之間。汗液的分泌量和發汗速度在不同情況下差別很大。一般地說,勞動強度,空氣溫度濕度和風速等,都是影響發汗多少與速度的因素。
汗液中水分佔絕大部分,在99%以上,其餘為固體成分,主要是氯化納(鹽和鉀、鎂、鈣、乳酸、尿素氮等。醫學上把發汗分為溫熱性發汗和精神性發汗。其支配中樞在大腦皮層和脊髓。中國醫學把汗液和淚液、唾液等統稱為津液,認為發汗情況是診斷疾病的重要手段。
網路—汗液
8. 護理上需要計出入量食物與毫升怎麼計算,例如一個香蕉多少毫升
就是100毫升
9. 煤礦瓦斯等級鑒定的相對瓦斯湧出量計算公式與方法和絕對瓦斯湧出量計算公式與方法
一、煤礦瓦斯等級鑒定的相對瓦斯湧出量計算方法
隧道相對瓦斯湧出量為日絕對瓦斯湧出總量與月平均日產煤量的比值。相對瓦斯湧出量可按下式計算:q相=1440×qmac/D
式中:q相-相對瓦斯湧出量,m³/t;qmax-絕對瓦斯湧出量,m³/min;D-月平均日產煤量,t/d。
二、測定期間每個通風迴路的絕對瓦斯湧出量可按照下式計算:
q絕=q排+q抽
式中:q絕-測定隧道絕對瓦斯(或二氧化碳)湧出總量,m³/min;q抽-測定隧道抽采瓦斯(或二氧化碳)純量,m³/min,取鑒定月的平均值;q排-測定隧道日平均風排瓦斯(或二氧化碳)量,m³/min。
(9)出量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瓦斯是大量賦存於煤層中的,這個時候如果再結合煤的生產情況來了解瓦斯釋放,就必須除一個噸煤參數,這就是相對瓦斯湧出量。
瓦斯是煤礦生產的第一大災害,瓦斯湧出量是綜合體現礦井瓦斯情況的參數,各礦井根據地質結構的不同其賦存也不同,通過這個參數可以了解甚至決定礦井的性質。
10. 塔頂采出量計算公式
摘要 塔頂迴流量為10*8=80L/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