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體檢中的AGAP是什麼意思
肝素抗凝動脈血2ml,抽血後要求嚴加密封,不能接觸空氣,立即送檢,天熱可放冰箱中。並記錄當時患者體溫。
陰離子間隙是指血清中所測定的陽離子總和與陰離子總和之差。可根據血清中的Cl-、Na+、K+、HCO3一等離子的含量計算所得。其公式為:AG=(Na++K+)-(Cl-+HCO3-),由於血清中K+濃度很低,且相當恆定,故上式可簡化為:AG=Na+-(Cl-+HCO3-)。
正常范圍:8~16mmol/L。
檢查介紹:指血清中所測定的陽離子總數與陰離子總數之差。它可鑒別不同類型的代謝性酸中毒。
臨床意義:增高:見於代謝性酸中毒、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尿毒症等。陰離子間隙正常的代謝性酸中毒如高血氯性代謝性酸中毒。
減低:見於低蛋白血症等
⑵ 血清陰離子間隙19是什麼病
血清中的陰離子和陽離子的總數相等,在陰離子中除Ci-和HCO3-外,其他陰離子(如蛋白質、HPO4-2、SO4-2和有機酸等)被列為未測定陰離子;陽離子中除Na+、K+外,其餘(如
Ca2+、
Mg2+等)被列為未測定陽離子,未測定陰離子和未測定陽離子之間的差數就是陰離子間隙
(Anion
GaP;AG)。AG的計算可由血漿的AG=Na+-(Cl-+
HCO3-)計算而得。AG是代謝性酸中毒的指標。
【參考值】10~16mmol/L
(10~16mEq/L)。
血清AG增高,如酸性物質產生過多,例如在缺氧時引起乳酸酸中毒,此時血中乳酸增高,而HCO3-降低,但血氯仍正常。因此AG增高,為一種代謝性酸中毒的類型。同理,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亦屬高AG型代謝性酸中毒。這種類型亦見於水楊酸中毒、大量輸入羥苄青黴素等情況。
⑶ 醫學上ag是什麼
ag一般指抗原(誘導免疫系統的抗原)。
抗原(antigen,縮寫Ag)是指能引起抗體生成的物質,外來分子可經過B細胞上免疫球蛋白的辨識或經抗原呈現細胞的處理並與主要組織相容性復合體結合成復合物再活化T細胞,引發連續的免疫反應。
結構介紹
抗原在化學結構上與機體自身不同,具有異物性:
①異種物質。從生物進化過程來看,異種動物間的血緣關系越遠,則免疫原性越強。如馬的血清和各種微生物與人的血緣關系遠,所以免疫原性強。而馬的血清與驢、騾的血緣關系近,所以免疫原性相對就弱。
②同種異體物質。如人的紅細胞抗原物質和人的白細胞抗原等。
③自身物質。自身物質一般不具免疫原性。有些物質如隱蔽的自身成分(眼晶體蛋白、精子等),在正常情況下與免疫系統是隔絕的。但是一旦屏障遭到破壞,這些物質進入血流,即可與免疫活性細胞接觸而成為自身抗原異物。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抗原
⑷ AGPK(陰離子間隙)比參考值要高,標準的參考值是12~20,但我的是29.6,這樣是不是身體有問題啊
陰離子間隙是計算出來的
ag:
陰離子間隙指未測定陰陽離子差。
ag=(k+na)-(cl+co2)=8~16
高或低見於各種酸中毒
你的結果偏高一點不要緊
⑸ 什麼是陰離子隙
陰離子隙(AG)是指細胞外液中所測的陽離子總數和陰離子總數之差。
計算公式為:AG=(Na++K+)-(Cl--HCO3-)
⑹ 離子間距的如何計算
就是原子核直接的距離。
⑺ 醫學上AG是指什麼
醫學上AG是指陰離子隙。
陰離子間隙:指血漿中未測定的陰離子(UA)與未測定的陽離子(UC)濃度間的差值,即AG=UA-UC。
AG的正常值為10-14mmol/l,平均值為12mmol/l。目前多以AG>16mmol/l作為判斷是否有AG增高型代謝性酸中毒的界限。AG比值異常可表現為升高和降低兩種情況,臨床上以升高多見,並且臨床意義較大。AG升高多見於代謝性酸中毒的全過程:
1、腎功能不全導致氮質血症或尿毒症時,引起磷酸鹽和硫酸鹽的儲留。
2、嚴重低氧血症、休克;組織缺氧等引起乳酸堆積。
3、飢餓、糖尿病患者脂肪動用分解加強,酮體堆積。
從AG分析,可將代謝性酸中毒分為高AG代謝性酸中毒及AG正常代謝性酸中毒(如高血Cl代謝性酸中毒)。根據AG水平高低,判斷代謝性酸中毒的病因,並可作為治療的參考。
(7)離子間隙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其他醫學名字英文縮寫:
1、NPN:非蛋白氮。
2、A/G:白球蛋白比率。
3、BCG:卡介苗。
4、BMR:基礎代謝率。
5、BP:血壓。
6、ACTH:促腎上腺皮質激素
7、AFP:甲胎蛋白
8、CO:心輸出量
9、GH:生長激素
10、Hb:血紅蛋白
⑻ 陰離子間隙檢驗科用的什麼方法測定的
AG是一個計算值,公式如圖所示
檢驗科基本都配備電解質分析儀或自動生化分析儀,能直接測定這些離子的濃度,可以根據計算結果算出。實際上自動生化分析儀可以設置甚至自帶計算公式,只要儀器測出這些離子的濃度,就能直接輸出包括AG在內的很多酸鹼平衡指標。
⑼ 陰離子間隙體驗出來是6.30有很大問題嗎
陰離子隙,也稱陰離子間隙(AG):指血漿中未測定的陰離子(UA)與未測定的陽離子(UC)濃度間的差值,即AG=UA?UC。該值可根據血漿中常規可測定的陽離子(Na+)與常規測定的陰離子(Cl-和HCO3-)的差算出,即AG=[Na+]-{[Cl-]+[HCO3-]},波動范圍是12±2 mmol/L。 目前一般認為AG>16mmol/L作為判斷是否有AG增高代謝性酸中毒的界限。 指血清中所測定的陽離子總數與陰離子總數之差。它可鑒別不同類型的代謝性酸中毒。增高:見於代謝性酸中毒、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尿毒症等。陰離子間隙正常的代謝性酸中毒如高血氯性代謝性酸中毒。低:臨床表現低蛋白血症等。(營養不良性水腫(nutritional edema)又稱低蛋白血症(hypoproteinemia)是一種營養缺乏的特殊表現,由於長時間的負氮平衡,以致血漿蛋白減少,膠體滲透壓降低,出現全身性水腫為其特徵。特點是水腫發生前常有消瘦、體重減輕等表現。皮下脂肪減少所致組織鬆弛、組織壓降低,加重了水腫液的瀦溜。水腫常從足部開始逐漸蔓延全身。治療方面治療病因與調整營養同時進行。) 編輯本段計算 肝素抗凝動脈血2ml,抽血後要求嚴加密封,不能接觸空氣,立即送檢,天熱可放冰箱中。
⑽ 陰離子隙的簡介
陰離子隙,也稱陰離子間隙(AG):指血漿中未測定的陰離子(UA)與未測定的陽離子(UC)濃度間的差值,即AG=UA—UC。陰離子間隙(AG):指血漿中未測定的陰離子(undetermined anion,UA)與未測定的陽離子(undetermined cation,UC)的差值。
由於細胞外液中陰陽離子總當量數相等,故有:已測定陽離子(Na+)+未測定陽離子(UC)=已測定陰離子(Cl-+HCO3-)+未測定陰離子(UA)。
陰離子間隙(AG)有時能幫助鑒別診斷代謝性酸中毒的不同原因,以及幫助闡明混合性酸鹼平衡失調的原因。代謝性酸中毒,同時AG增大,一般是無氯性酸中毒,如乳酸、酮酸、水楊酸、乙二醇代謝物、磷酸鹽和硫酸鹽等酸中毒。代謝性酸中毒具有正常AG和高氯血時,叫做高氯血性酸中毒。
(10)離子間隙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由於細胞外液陽離子主要為Na+,而陰離子C1-及HCO₃-常小於Na+,在常規電解質測定時其餘的陰離子並未測定,稱未測定陰離子,即陰離子間隙,包括磷酸氫根(HPO₃-),硫酸根(SO₄-),各種有機酸如乙醯乙酸,β羥丁酸,丙酮酸,乳酸根及蛋白陰離子的總和。
正常時,血漿中AG=Na+-(Cl-+ HCO₃-)=12mmol/L。正常值范圍為8-16mmol/L,測定值高時,說明體內產酸有點多,多吃鹼性食物如新鮮蔬果,少吃肉。大於30mmol/L表示有酸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