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計算方法 > 小兒中度脫水補液計算方法

小兒中度脫水補液計算方法

發布時間:2025-03-08 16:06:48

Ⅰ 小兒腹瀉,重度脫水,第1天靜脈補液的量是()

【答案】:B
解析:
小兒第1天靜脈補液總量=累計損失量+繼續損失量+生理需要量,輕度脫水為90-120ml/kg(D錯),中度脫水為120-150ml/kg(E錯),重度脫水為150-180ml/kg(B對)。

Ⅱ 嬰幼兒腹瀉脫水時靜脈補液量怎樣計算

靜脈補液適用於中度以上脫水,有明顯腹脹、休克、心腎功能不全或有嚴重並發症者及新生兒。

補液總量:一般需按累積損失量、繼續損失量和生理需要量計算。

①累積損失量:指病後(急性脫水)減輕之體重數量,這部分液體最主要。這部分液量可根據脫水程度加以估計,例如中度脫水患兒入院體重為9kg,其累積損失量計算如下:

按病前體重為100%,患兒脫水時體重減輕平均為病前體重的8%,故現有體重9kg 代表病前體重的92%(因100%-8%= 92%)。

設病前體重為Xkg,則:

X ∶ 9 = 100% ∶ 92% 即X ∶ 9 = 1 ∶ 0.92

X =(9×1)/0.92 = 9.77

故累積損失量=病前體重- 入院體重

= 9.77-9

= 0.77(即770ml)

累積損失量也可按體表面積計算,輕度脫水為1200ml/m2,中度脫水為2000ml/m2,極重度脫水為3000ml/m2。

② 繼續損失量: 按實際損失補充, 一般在禁食條件下為40ml/(kg·d),電解質包括鈉、氯及碳酸氫離子各40mmol/L。繼續損失量也可以用口服補液鹽(ORS)補充。

③生理需要量:急性期一般可按基礎代謝需要量計算,即5% ~ 10%葡萄糖溶液50 ~ 60ml/(kg·d),鈉鉀各1 ~ 2mmol/(kg·d)(氯化鈉溶液10ml 含鈉15mmol,10% 氯化鉀溶液10ml 含鉀13mmol),或按1500ml/m2 體表面積給予糖60 ~ 75g/m2 體表面積,鈉、鉀各50 ~ 70mmol/m2 體表面積。生理需要量也可以用3∶1 溶液補充。高滲脫水時,垂體後葉分泌抗利尿激素,促進腎小管遠段的吸水作用,因而有人認為高滲脫水時,生理需要量宜酌減1/4。

上述三部分之和即為第一天輸液總量。為便於臨床應用,一般將上述三項概括為以下數值,可適用於大多數病例。輕度脫水為90 ~ 120ml/kg, 中度脫水約120 ~ 150ml/kg, 重度脫水約150 ~ 180ml/kg。個別病例必要時再作較詳細的計算。

閱讀全文

與小兒中度脫水補液計算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鋁線與銅絲連接方法 瀏覽:496
半月板前角損傷治療的好方法 瀏覽:733
凱美瑞雨刷的正確拆卸方法 瀏覽:130
鵝掌種植方法 瀏覽:823
鉗工水平尺的正確校準方法 瀏覽:263
渾身沒勁有什麼方法 瀏覽:542
橋頭土石方計算方法 瀏覽:49
一般定向法用什麼的方法確定方向 瀏覽:635
子宮肌腺症的治療方法 瀏覽:901
生火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528
天才郁悶的原因和解決方法 瀏覽:108
好朋友訓練方法 瀏覽:26
教學方法與手段改革有哪些 瀏覽:273
按摩肚子瘦身方法視頻 瀏覽:415
手機解鎖方法中興 瀏覽:73
凱迪拉克連接方法 瀏覽:898
江蘇婚姻修復方法和技巧 瀏覽:224
正確跑步方法的圖片 瀏覽:107
如何用紙做風箏的方法 瀏覽:523
禿馬勃食用方法 瀏覽: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