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第7課認識機器人】上機器人課有什麼用
第7課 認識機器人
21世紀,智能機器人的應用將更加廣泛,機器人已在工業、農業、醫學、軍事等領域發揮了重要的作用,隨著時代的進步,並將走進家庭,為人類提供更好的服務。通過本節課,教師將引領學生走進機器人的神秘世界。
編寫意圖
編寫本節課的目的在於對機器人世界的探秘,了解機器人的分類,學習機器人各部分的構造、功能以及機器人軟體編輯介紹。活動設計應由易到難,由淺入深,注重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及團隊協作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內容分析
根據本節課內容特點及學生情況,確定教學目標及教學重難點如下: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 了解什麼是機器人,對即將要學習的機器人有一個感性的認識;
◆ 學習機器人的分類以及教學機器人的各部件功能;
◆ 了解機器人的編程軟體。
2.過程與方法
◆ 通過視頻播放,讓學生初步了解機器人世界的秘密;
◆ 圖片演示機器人的分類及各部分組成;
◆ 讓學生自己動手上網查詢機器人的發展概況,並通過討論的方式把自己的所見所聞講述出來,最後以豐富的視頻、圖片資料幫助學生對教學機器人建立一個感性的認識。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 通過給機器人各部分起名字(五官)以及想像機器人能為自己做些什麼,培養學生的想像力;
◆ 通過各種途徑學習我國機器人發展的現狀,以及各大院校在機器人方面的突出成績,培養學生的愛國、愛省、愛校的情操;
◆ 培養學生積極探索、敢於實踐、大膽創新的精神和意識。
教學重點
1.機器人的分類;
2.機器人各部件的組成及功能;
3.學會使用機器人編程軟體。
教學難點
如何讓學生對機器人有一個生動形象的認識,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實施建議
1.課前准備建議
硬體環境:建議使用多媒體網路教室,納英特智能機器人。
軟體環境:Windows XP操作系統,納英特編程語言系統,機器人演示用的范常式序。 素材資源:用於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機器人視頻、圖片資料。
2.教學方法建議
在本課教學中,教師可採用問題驅動、自主學習、評價交流等方式進行教學,在教學中,讓學生通過邊觀看、邊思考、邊回答,通過教師的演示操作,學習控制機器人。
3.教學過程建議
教師可先通過播放影片剪輯《終結者2》的片斷,引起學生的注意。
提問:影片中的主角是人還是機器人?學生進行展開思考作答,引導學生進入主題。 提問:什麼是機器人?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去解決問題。了解學生的完成情況,並對部分學生給予提示,學生通過操作,對機器人定義有個初步的認識。讓學生體會成功感。
對於任務的處理:根據本節課所涉及的知識點,設計成幾個任務,把這些知識點有機的分布在這些任務中,引導學生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完成本課學習。在任務的設計中要注重體現分層次和探究式教學,要照顧到學生間的差異,有步驟地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通過播放「機器人時代VCD」,總結歸納機器人的發展歷史以及機器人的應用領域,讓學生對機器人有一個框架上的認識。
作為機器人的入門課程,理論知識較多,要通過各種視頻、圖片等資料,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多角度地向學生傳遞機器人的信息,為以後課程的開展打好基礎。
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教師要提示學生尋求通過閱讀教材、網上教程、組內協作等方式解決。對同一問題,鼓勵學生探索多種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樣既有利於教師的教,同時又給學生留有一定的發展空間。通過各顯神通和博弈舞台用自己的方式表達,你心目中未來的機器人是什麼樣的?培養學生的想像力。
評價建議
要立足於「教學過程」,創設一個自主平等的氣氛,引導學生暢所欲言,發表對每個問題的意見,組織討論、交流匯報各個小組或個人的不同理解,對創新作品,應該及時予以肯定或表揚,從而激勵學生形成一種積極探索的氛圍。
學習成果可利用教學平台進行展示。
教學過程中可採用「小組活動情況記錄表」評價,課後可採用「學生自我評價表」來評價。
最後教師一定要注意提醒同學們將學習成果保存到「成長基石」中,要隨時將學習過程中的感受記錄下來。
注意:即要向學生滲透利用好本學科的技術手段,又要堅持做好不受內容限制,只要是對學生成長有利,就想方設法的積累。
參考資源
納英特機器人:
機器人博覽: .cn
中國機器人網:
機器人俱樂部(英文):
教學案例
第7課 認識機器人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 了解什麼是機器人,對即將要學習的機器人有一個感性的認識;
◆ 學習機器人的分類以及教學機器人的各部件功能;
◆ 了解機器人的編程軟體。
2.過程與方法
◆ 通過視頻播放,讓學生初步了解機器人世界的秘密;
◆ 圖片演示機器人的分類及各部分組成;
◆ 讓學生自己動手上網查詢機器人的發展概況,並通過討論的方式把自己的所見所聞講述出來,最後以豐富的視頻、圖片資料幫助學生對教學機器人建立一個感性的認識。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 通過給機器人各部分起名字(五官)以及想像機器人能為自己做些什麼,培養學生的想像力;
◆ 通過各種途徑學習我國機器人發展的現狀,以及各大院校在機器人方面的突出成績,培養學生的愛國、愛省、愛校的情操;
◆ 培養學生積極探索、敢於實踐、大膽創新的精神和意識。
【教材分析】
編寫本節課的目的是讓學生對機器人世界探秘,了解機器人的分類,學習機器人各部分的構造、功能以及機器人軟體編輯介紹。教材設計先讓學生了解機器人的應用范圍,然後認識教學機器人的組成,最後讓學生體驗用編程軟體製作機器人程序,讓機器人動起來,從而真正消除對機器人的疑惑。在本單元中,本課有著重要的地位。
【學情分析】
通過幾年的學習,大部分學生都能熟練操作計算機,而且都可以通過教材中的案例進行自主學習,但機器人部分不但涉及到使用計算機編寫控製程序,還要求學生有比較強的動手能力去組裝機器人,對於學生來說,動手能力比較薄弱,教師在上課的過程中要耐心幫助和指導。
【教法選擇】
在本課教學中,教師可採用問題驅動、自主學習、評價交流等方式進行教學,在教學中,讓學生通過邊觀看、邊思考、邊回答,通過教師的演示操作,學習控制機器人。
【教學重點】
1.機器人的分類;
2.機器人各部件的組成及功能;
3.學會使用機器人編程軟體。
【教學難點】
如何讓學生對機器人有一個生動形象的認識,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教師活動:
教師先通過播放影片剪輯《終結者2》的片斷,引起學生的注意。
提問:影片中的主角是人還是機器人?學生進行展開思考作答,引導學生進入主題。 提問:什麼是機器人?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去解決問題。了解學生的完成情況,並對部分學生給予提示,學生通過操作,對機器人定義有個初步的認識。讓學生體會成功感。
學生活動:
認真聽講。
1.積極參與教師組織的活動,踴躍回答老師的問題;
2.積極思考機器人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應用。
二、展現目標,引入任務
教師活動:
引入智能機器人的概念,講解機器人的分類、外觀及組成;
視頻資料和圖片資料的展示,利用聲音和色彩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提出問題:
1.通過老師的演示,試說明機器人是怎樣處理信息的?
2.機器人的活動與人的活動有哪些類似的地方?
學生活動:
積極思考和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
三、自主學習,任務探究
教師活動:
1.布置學習任務一:通過教師的演示,學慣用編程軟體與機器人交流;
2.指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探究式協作學習。鼓勵完成快的同學當小組長,輔導製作有困難的學生;
3.布置學習任務二:練習控制機器人。
學生活動:
1.結合教材完成任務一。在練習過程中,完成的同學輔導製作有困難的同學;
2.結合教材完成任務二。在學習過程中,收集出各組製作時出現的問題,協作探究,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讓學生在活動中,分享學習的快樂。
教師活動:
引導和激勵各組的探索學習,讓學生通過觀察、比較、探究、合作等一系列學習活動,歸納出製作機器人時應注意的地方。
學生活動:
動手實踐,遇到問題,小組內解決。
四、學習評價、歸納總結
教師活動:
1.利用教學平台展示學生的作品,學生進行自評和他評,通過歸納總結,讓學生進一步強化本節課所學的知識內容;
2.啟發引導學生完成教材「博弈舞台」中的任務;
3.提示學生將本節課的學習成果及學習感受記錄到「成長基石」中。
學生活動:
1.欣賞作品,自評、他評;
2.完成「博弈舞台」中任務;
3.記錄學習成果及學習感受。
【 教學反思 】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