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軸承的安裝形式有幾種
(一)、冷裝配合法 。
軸承外徑達100mm可用套筒和錘子或重壓進行冷裝。通常使用一個普通的錘子。不宜使用帶軟金屬頭的錘子,因為金屬碎屑可能會脫落,進入軸承。套筒末端的表面應平整,無毛刺平行。緊靠它應該與壓裝套環。
在裝配或拆卸過程中,軸被裝夾在老虎鉗中,保護軸不被鉗口的銅片損傷很重要。更換的軸承必須與失效軸承的絕對相同。軸承和軸設計時相互配合,不能做任何改變,除非製造了重新設計的機器。
如果軸承和軸配合過松,可出現滑移現象。這將使軸溫過高,並導致軸承內圈與軸頸表面的磨損。如果壓裝配合過緊,軸承的內圈將被拉伸,以至於滾子或滾珠沒有空隙旋轉自如。
(二) 、熱裝配合法熱裝配合法通過讓待配合的兩個部分獲得不同的溫度進行過盈配合,從而使裝配更容易的方法。
最常用的軸承裝配方法是在其中的與一個內圈與軸過盈配合安裝,外圈安裝時帶一條細線使配合變松。外徑超過100mm的永久軸承,必須根據加熱方式,加熱整個軸承或軸承內圈,使內環容易套入了軸。
在可分離軸承的情況下,只需要加熱內圈。軸承應均勻加熱,最高溫度 121℃。加熱軸承方法是:熱油浴,熱板,感應加熱器,烤箱。密封的軸承不能進行熱油浴。
(1)住承安裝方法擴展閱讀
軸承日常檢修要點
1、軸承質量
首先,檢查潤滑油脂是否有變質、結塊、雜質等不良情況,這是判斷軸承損壞原因的重要依據。
其次,檢查軸承有無咬壞和磨損;檢查軸承內外圈、滾動體、保持架其表面的光潔度以及有無裂痕、銹蝕、脫皮、凹坑、過熱變色等缺陷,測量軸承游隙是否超標;檢查軸套有無磨損、坑點、脫皮,若有以上情況應更換新軸承。
2、軸承的配合
軸承安裝時軸承內徑與軸、外徑與外殼的配合非常重要,當配合過松時,配合面會產生相對滑動稱做蠕變。
蠕變一旦產生會磨損配合面,損傷軸或外殼,而且磨損粉末會侵入軸承內部,造成發熱、振動和破壞。
過盈過大時,會導致外圈外徑變小或內圈內徑變大,減小軸承內部游隙。
為選擇適合用途的軸承,要考慮軸承負荷的性質、大小、溫度條件、內圈外圈的旋轉狀各種條件因素。
3、 軸承間隙的調整
軸承間隙過小時,由於油脂在間隙內剪力摩擦損失過大,也會引起軸承發熱,同時,間隙過小時,油量會減小,來不及帶走摩擦產生的熱量,會進一步提高軸承的溫升。
但是,間隙過大則會改變軸承的動力特性,引起轉子運轉不穩定。因此需要針對不同的設備和使用條件選擇核實的軸承間隙。
B. 軸承的裝配方法,有哪幾種
軸承的裝配方法有以下三種:
1,錘擊法
用錘子墊上紫銅棒以及一些比較軟的材料後再錘擊的方法,要注意不要使銅末等異物落入軸承滾道內,不要直接用錘子或沖筒直接敲打軸承的內外圈,以免影響軸承的配合精度或造成軸承損壞。
2,螺旋壓力機或液壓機裝配法
對於過盈公差較大的軸承,可以用螺旋壓力機或液壓機裝配。在壓前要將軸和軸承放平,並塗上少許潤滑油,壓入速度不宜過快,軸承到位後要迅速撤去壓力,防止損壞軸承或軸。
3,熱裝法
熱裝法是將軸承放在油中加熱到80℃-100℃,使軸承內孔脹大後套裝到軸上,可防止軸和軸承免受損傷。對於帶防塵蓋和密封圈,內部已充滿潤滑脂的軸承不適用熱裝法。
(2)住承安裝方法擴展閱讀:
軸承的結構:
滑動軸承:滑動軸承不分內外圈也沒有滾動體,一般是由耐磨材料製成。常用於低速,輕載及加註潤滑油及維護困難的機械轉動部位。
關節軸承:關節軸承的滑動接觸表面為球面,主要適用於擺動運動、傾斜運動和旋轉運動。
滾動軸承:滾動軸承按其所能承受的載荷方向或公稱接觸角的不同分為向心軸承和推力軸承。其中徑向接觸軸承為公稱接觸角為0的向心軸承,向心角接觸軸承為公稱接觸角大於0到45的向心軸承。
軸向接觸軸承為公稱接觸角為90的推力軸承,推力角接觸軸承為公稱接觸角大於45但小於90的推力軸承。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軸承C. 軸承的安裝方式
1、利用銅棒和手工錘擊安裝
這是安裝中小型軸承的一種簡便方法。當軸承內圈為緊配合,外圈為較松配合時,將銅棒緊貼軸承內圈端面,用錘直接敲擊銅棒,通過銅棒傳力,將軸承徐徐裝到軸上。
軸承內圈較大時,可用銅棒沿軸承內圈端面周圍均勻用力敲擊,切忌只敲打一邊,也不能用力過猛,要對稱敲打,輕輕敲打慢慢裝上,以免裝斜擊裂軸承。
2、利用套筒安裝
此法與利用銅棒安裝軸承道理相同。它是將套筒直接壓在軸承端面上(軸承裝在軸上時壓住內圈端面;裝在殼體孔內時壓住外圈端面),用手錘敲擊力能均勻地分布在安裝的軸承整個套圈端面上,並能與壓力機配合使用,安裝省力省時,質量可靠。安裝所用的套筒應為軟金屬製造(銅或低碳鋼管均可)。
若軸承安裝在軸上時,套筒內徑應略大於軸頸1-4mm,外徑略小於軸承內圈擋邊直徑,或以套筒厚度為准,其厚度應製成等於軸承內圈厚度的2/3-4/5,且套筒兩端應平整並與筒身垂直。若軸承安裝在座孔內時,套筒外徑應略小於軸承外徑。
3、壓力機壓入法
安裝壓力應直接施加於過盈配合的軸承套圈端面上,否則會在軸承工作表面上造成壓傷,導致軸承很快地損壞。
4、加熱安裝
對於安裝過盈量較大的軸承或大尺寸軸承,為了便於安裝,可利用熱脹冷縮原理,將軸承在油箱中加熱後用銅棒、套筒和手錘安裝。加熱時溫度一般控制在100℃以下,80-90℃較為合適。
溫度過高時,易造成軸承套圈滾道和滾動體退火,影響硬度和耐磨性,導致軸承壽命降低及過早報廢。
軸承與軸的配合一般為過渡配合,座圈與軸承座孔的配合一般為間隙配合。雙向軸承的中軸圈應在軸上固定,以防止相對於軸轉動。軸承的安裝方法,一般情況下是軸旋轉的情況居多,因此內圈與軸的配合為過盈配合,軸承外圈與軸承室的配合為間隙配合。
安裝軸承時,要先將千分表固定於箱殼端面,使表的觸頭頂在軸承軸圈滾道上邊轉動軸承,邊轉動邊觀察千分表指針,若指針偏擺,說明軸圈和軸中心線不垂直。如果箱殼孔較深時,亦可用加長的千分表頭檢驗。這是個很好的檢驗軸圈和軸中心線垂直度的方法。
軸承安裝裝反了,不僅軸承工作不正常,且各配合面會遭到嚴重磨損。由於軸圈與座圈和區別不很明顯,裝配中應格外小心,不能裝反。
安裝正確的時候應當是其座圈能自動適應滾動體的滾動,確保滾動體位於上下圈滾道。除此之外,軸承的座圈與軸承座孔之間還應留有0.2—0.5mm的間隙,用以補償零件加工、安裝不精確造成的誤差,當運轉中軸承套圈中心偏移時,此間隙可確保其自動調整,避免碰觸摩擦,使其正常運轉。否則,將引起軸承劇烈損傷。
D. 軸承怎麼安裝在軸上
一般軸承安裝在軸類零件上有兩種方式
1.熱裝
加熱軸承,使軸承孔脹大,裝配上軸類軸徑上,自然冷卻。
2.冷裝
用液氮將軸類零件冷卻收縮,裝上軸承,自然升至常溫。這種方法僅使用小軸類零件。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E. 軸承安裝的正確方法
軸承的安裝要看它的內腔是怎麼樣的。還有外部的。安裝位置。里外必須同軸,否則軸承轉起來就卡住的,或者使損害很大。
F. 立軸的軸承安裝方法
安裝
軸承的安裝應根據軸承結構,尺寸大小和軸承部件的配合性質而定,壓力應直接加在緊配合得套圈端面上,不得通過滾動體傳遞壓力,軸承安裝一般採用如下方法:
2
壓入配合
軸承內圈與軸使緊配合,外圈與軸承座孔是較松配合時,可用壓力機將軸承先壓裝在軸上,然後將軸連同軸承一起裝入軸承座孔內,壓裝時在軸承內圈端面上,墊一軟金屬材料做的裝配套管(銅或軟鋼),裝配套管的內徑應比軸頸直徑略大,外徑直徑應比軸承內圈擋邊略小,以免壓在保持架上。軸承外圈與軸承座孔緊配合,內圈與軸為較松配合時,可將軸承先壓入軸承座孔內,這時裝配套管的外徑應略小於座孔的直徑。如果軸承套圈與軸及座孔都是緊配合時,安裝室內圈和外圈要同時壓入軸和座孔,裝配套管的結構應能同時押緊軸承內圈和外圈的端面。
3
加熱配合
通過加熱軸承或軸承座,利用熱膨脹將緊配合轉變為松配合的安裝方法。是一種常用和省力的安裝方法。此法適於過盈量較大的軸承的安裝,熱裝前把軸承或可分離型軸承的套圈放入油箱中均勻加熱80-100℃,然後從油中取出盡快裝到軸上,為防止冷卻後內圈端面和軸肩貼合不緊,軸承冷卻後可以再進行軸向緊固。軸承外圈與輕金屬制的軸承座緊配合時,採用加熱軸承座的熱裝方法,可以避免配合面受到擦傷。用油箱加熱軸承時,在距箱底一定距離處應有一網柵,或者用鉤子吊著軸承,軸承不能放到箱底上,以防沉雜質進入軸承內或不均勻的加熱,油箱中必須有溫度計,嚴格控制油溫不得超過100℃,以防止發生回火效應,使套圈的硬度降低。
G. 電機軸承怎麼安裝
電機軸,承我來簡單的回答一下,更詳細的內容可查看陌貝網。
(1)軸承用煤油洗凈,壓入軸承座,向軸承外圈的滾柱處填充殼牌三號鋰基脂至三分之二滿,用凈手塗抹均勻,裝上軸承壓蓋,用加塗螺栓防松膠的緊固螺栓壓緊軸承壓蓋;
(2)軸承為內外套可分離的圓柱滾子軸承,應將軸承內套裝於轉軸上並到位;
(3)將軸承座裝於機殼上,如有潤滑脂注油孔,必須對准位置。用加塗螺栓防松膠的緊固螺栓壓緊軸承座;
(4)內外偏心塊裝於轉軸上並到位,有軸鍵者應將軸鍵裝入鍵槽內再裝外偏心塊,將軸用擋圈裝於轉軸上;
(5)緊固定偏心塊緊固螺栓,轉動可調偏心塊,使其到達卸下前的角度位置並擰緊其緊固螺栓。以上組裝完成後,轉軸應有一定的軸向串動;
(6)上振動電機兩端的防護罩,用螺釘緊固。
H. 機床滾針軸承安裝方法
安裝滿裝滾針軸承,通常是利用輔助套筒進行的。這時,輔助輥或輔助套筒托住滾針不使滾針掉出,軸頸以其自身的倒角將滾針掀起,隨著滾針軸承在軸頸上向里緩緩移動,輔助輥或輔助套筒便慢慢退出,直至裝到工作位置為止。
輔助輥、輔助套筒的外徑應比軸直徑小0.1―0.3mm。安裝時,先將軸承外圈內表面塗以潤滑脂,靠緊內表面貼放滾針(放入最後一根滾針時應留有間隙),接著把代替軸頸或軸承內圈的輔助輥或輔助套筒推入外圈孔內,並使其端面對准安裝軸端面或已安裝在軸上的軸承內圈端面,然後用壓力機或手錘敲打施加壓力。
滾針軸承也可以這樣安裝,即將輔助套筒外徑塗一薄層潤滑油,套入軸承外圈,使輔助套筒和軸承外圈構成一個環形孔,然後再於環形孔中裝滾針。裝完滾針之後,用工作軸將輔助套筒推出即可。
對於無內圈或無外圈的滾針軸承,在安裝時,可先將軸或殼體孔的滾動表面塗一薄層潤滑脂,並把滾針依次緊貼於安裝部位的潤滑脂上。貼放最後一根滾針時應留有間隙,間隙的大小在滾針軸承的圓周上以0.5mm為宜。不能把最後一根滾針硬擠裝進去,或者少裝一根滾針,因為硬擠裝時,軸承會被卡死不能旋轉;少裝時,間隙過大,易造成軸承運轉時滾針發生扭擺和折斷。對於只有沖壓外圈的滾針軸承,由於外圈壁很薄,不要用手錘敲打安裝,應使用壓力機壓入。因為手錘敲打時,壓力不均勻,容易使滾針軸承的外圈產生局部變形。
I. 軸承是怎樣組裝的
軸承的安裝方法,因軸承結構、配合、條件而異,一般,由於多為軸旋轉,所以內圈需要過盈配合。圓柱孔軸承,多用壓力機壓入,或多用熱裝方法。錐孔的場合,直接安裝在錐度軸上,或用套筒安裝。
安裝到外殼時,一般游隙配合多,外圈有過盈量,通常用壓力機壓入,或也有冷卻後安裝的冷縮配合方法。用乾冰作冷卻劑,冷縮配合安裝的場合,空氣中的水分會凝結在軸承的表面。所以,需要適當的防銹措施。
(9)住承安裝方法擴展閱讀
1、結構設計與先進的同時,將有一個較長的軸承壽命。軸承製造會經過鍛造,熱處理,車削,磨削和裝配的多道工序操作。處理的合理性,先進性,穩定性也會影響軸承的使用壽命。影響軸承的熱處理和磨削工藝,往往與軸承的故障有更直接的關系相關的產品質量。
2、軸承材料的冶金質量的影響是主要因素滾動軸承的早期失效。隨著冶金技術的進步(如軸承鋼,真空脫氣等),提高了原材料的質量。原材料質量因素在軸承故障分析中的比重已經明顯下降,但它仍然是軸承失效的主要因素之一。選擇是否恰當仍是必須考慮的軸承故障分析。
3、軸承安裝結束後,為了檢查安裝是否正確,要進行運轉檢查。小型機械可以用手旋轉,以確認是否旋轉順暢。檢查項目有因異物、傷痕、壓痕而造成的運轉不暢,因安裝不良,安裝座加工不良而產生的力矩不穩定,由於游隙過小、安裝誤差、密封摩擦而引起的力矩過大等等。如無異常則可動以開始力運轉。
如果軸承因某種原因發生嚴重故障而發,熱則應將軸承拆下,查明發熱原因;如果軸承發熱並伴有雜音,則可能是軸承蓋與軸相擦或潤滑油脂乾枯。
此外,還可用手搖動軸承外圈,使之轉動,若沒有松動現象,轉動平滑,則軸承是好的;若轉動中有松動或卡澀現象,則說明軸承存在缺陷,此時應進一步分析和查找原因,以確定軸承能否繼續使用。
J. 調心滾子軸承的安裝方法有哪些
調心滾子軸承的安裝方法有:
一、壓入配合(即冷裝,配合面必須塗油)
安裝配合不是太緊的軸時,可以通過一個套筒並錘擊的方法,輕輕敲擊套筒把軸承裝到合適的位置。敲擊時盡量均勻的作用在軸承套圈上,以防止軸承傾斜。
大部分軸承都採用壓入法進行安裝。如果要將軸承的內外圈同時裝到軸上和軸承座中,必須確保以相同的壓力同進作用在內外圈上,且必須與安裝工具接觸面在同一平面上。
二、加熱安裝(即熱裝,配合面不能塗油)
通常情況下,對於較大型軸承的安裝,不通過加熱軸承或軸承座是不可能的,因為隨著尺寸的增大,安裝時需要的力越大。熱安裝所需要的軸承套圈和軸或軸承座之間的溫差主要取決於過盈量和軸承配合處的直徑。加熱軸承時,要均勻加熱,絕不可以有局部過熱的情況。
用電感應加熱熱裝時,也可以使用電感應加熱裝置將軸承加熱使其膨脹後再安裝在軸上,這種方法,可以不使用火或油而用電在短時間內均勻的加熱,作業即清潔效率又高,但需要額外投資,還要需注意是否帶有退磁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