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什麼是真密度,什麼是視密度
真密度(True Density)是指材料在絕對密實的狀態下單位體積的固體物質的實際質量,即去除內部孔隙或者顆粒間的空隙後的密度。與之相對應的物理性質還有表觀密度和堆積密度。
真密度的計算公式:ρ=m/v
式中:ρ----真密度
m----試樣的質量
V----試樣的體積
以上測試在鋰離子電池材料的真密度測試中經常使用。
視密度,表達式,視密度=質量/(實體體積+內部閉口孔隙體積) 註:不包括物體表面的開口空隙體積;煤的視相對密度apparent relative density; 在20℃時煤(包括煤的空隙)的質量與同體積水的質量之比。以g/cm^3表示。它是表徵煤物理特性的一項指標。
測定方法有多種,常用塗蠟法(或塗凡士林法)和水銀法。塗蠟法是在煤粒的外表面上塗一層薄蠟,封住煤粒的孔隙,使介質不能進入。將塗蠟的煤粒浸入水中,用比重天平稱量,根據阿基米德原理測出煤粒的外觀體積,從而計算出視密度。水銀法則是將煤粒直接浸入水銀介質中,因水銀的表面張力很大,在常壓下不能滲入煤的孔隙,煤粒排出的水銀體積,即為包括孔隙在內的煤粒外觀體積,進而就可計算出煤的視密度。
『貳』 納米粒子表面原子比例怎麼算
一、真密度:即所謂真密度,去掉所有間隙(粒間、開口和閉口)後,單位體積所含質量,磨細後用李氏瓶測定二、表觀密度:顧名思義,就是表面能看得著的密度,那自然不考慮閉口孔隙了,和真密度相比,不用去掉閉口孔隙。三、堆積密度(體密度):在體積計算時包括了所有的間隙(空隙和孔隙)。這個具體算起來基本上也只是一種估算,首先看你是否排除掉原子之間的空隙這與晶體結構堆積方式有關(考慮的話將會變得比較繁瑣),接著如果你假設你的納米顆粒是球體的則用球體公式計算總體積(宏觀納米粒子粒徑可以通過透射電鏡或者掃描電鏡或者粒度儀得到),再分別用球體公式計算原子體積,將總體積除以原子體積就可以得到原子數了。整個過程基本處於一種近似的計算,所以通常只能估計一個范圍。
『叄』 大一課程岩石真密度的測量方法
最常用的: 1.取樣品 2.測量出物體的質量 可用天平..桿秤等之類的儀器 3.再測出體積 可先在一足夠大的量筒內裝一部分水(不要裝太多) 再放入剛才稱量過質量的樣品 觀察升高水的體積 從而得出樣品的體積 4.再根據密度=m(質量)/v體積得出結論 再。
『肆』 怎樣用多種方法測物體的密度,還要有表達式,盡可能多。謝謝
密度
科技名詞定義
中文名稱:密度英文名稱:optical density;density定義1:感光層經曝光和攝影處理後的變黑程度。以阻光率的常用對數表示。應用學科:測繪學(一級學科);攝影測量與遙感學(二級學科)定義2:每單位體積物質的質量。應用學科:電力(一級學科);通論(二級學科)定義3:單位面積或單位空間內的個體數。應用學科:生態學(一級學科);群落生態學(二級學科)定義4:單位體積土體的質量。應用學科: 水利科技(一級學科);岩石力學、土力學、岩土工程(二級學科);土力學(水利)(三級學科)定義5:單位面積草地上的植物個體數。應用學科: 資源科技(一級學科);草地資源學(二級學科)
本內容由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
網路名片
在物理學中,把某種物質單位體積的質量叫做這種物質的密度。符號ρ(讀作rōu)。國際主單位為單位 為千克/米^3,常用單位還有 克/厘米^3。其數學表達式為ρ=m/V。在國際單位制中,質量的主單位是千克,體積的主單位是立方米,於是取1立方米物質的質量作為物質的密度。對於非均勻物質則稱為「平均密度」。
目錄
簡介
物理量
密度圖像的信息
應用
測量方法
測固體密度
測液體密度
對於實物微粒
展開
編輯本段
簡介
物理意義
密度的物理意義,是物質的一種特性,不隨質量和體積而變化。某種物質的質量和其體積的比值,即單位體積的某種物質的質量,叫作這種物質密度。用水舉例,水的密度在4℃時為10^3千克/米^3或1克/立方厘米(1.0×10^3kg/m^3,)物理意義是:每立方米的水的質量是1.0×10^3千克,密度通常用「ρ 」表示,讀「ròu」。(第四聲「若」或「肉」) 密度[1]地球的平均密度為5.5×10^3千克/米^3。
標准狀況下乾燥空氣的平均密度為0.001293×10^3千克/米^3。
定義
是指在規定溫度下,單位體積內所含物質的質量數,以kg/m^3(讀作千克每立方米)或g/cm^3(讀作克每立方厘米)表示。主要用在換算數量與交貨驗收的計量和某些油品的質量控制 密度,以及簡單判斷油品性能上。
印刷術語
在印刷術語中,反射密度指一種表面的遮光能力;透射密度指一種過濾器的遮光能力。
感官材中意義
感光材料的密度是指其經曝光顯影後,影像深淺的程度。如膠片,畫面愈是透明的地方,密度愈小;反之,愈是不透明的地方,其密度愈大。
編輯本段
物理量
簡介
密度是反映物質特性的物理量,物質的特性是指物質本身具有的而又能相互區別的一種性質,人們往往感覺密度大的物質「重」,密度小的物質「輕」一些,這里的「重」和「輕」實質上指的是密度的大小。
質量是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所含物質減少,所以質量減少。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它不隨質量、體積的改變而改變,同種物質的密度不變。
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它只與物質的種類有關,與質量、體積等因素無關,不同的物質,密度一般是不相同的,同種物質的密度則是相同的 。
公式
密度的公式 :ρ=m/V (ρ表示密度、m表示質量、 V表示體積)
正確理解密度公式時,要注意條件和每個物理量所表示的特殊含義。從數學的角度看有三種情況(判斷正誤):
(1)ρ一定時,m和V 成正比;
(2)m 一定時,ρ與 V 成反比 ;
(3)V 一定時,ρ與 m 成正比。
結合物理意義,三種情況只有(1)的說法正確,(2)(3) 都是錯誤的。因為同種物質 密度的密度是一定的,它不隨體積和質量的變化而變化,所以在理解物理公式時,不可能脫離物理事實,不能單純地從數學的角度理解物理公式中各量的關系
單位
國際單位制中密度的單位是 : 千克 / 米^3;。 正確讀法為千克每立方米,符號kg/m^3;, 常用的單位是克/厘米^3;, 正確讀法是克每立方厘米 , 符號為 g/cm^3;。
它們之間的換算關系 :
l g/cm3=10^3kg/m^3;
例如水的密度是1g/cm^3,也就是1*10^3kg/m^3
水的密度
水的密度值為 1000kg/m^3;
它的物理意義是體積為1立方米水的質量為1000kg.
(1立方米=1噸)
公式變形
根據密度公式的變形式:m=ρV或 ,V=m/ρ可以計算出物體的質量和體積,特別是一些質量和體積不便直接測量的問題,如計算不規則形狀物體的體積、紀念碑的質量等。密度是物質的特性之一,每種物質都有一定的密度,不同物質的密度一般是不同。因此我們可以利用密度來鑒別物質。其辦法是是測定待測物質的密度,把測得的密度和密度表中各種物質的密度進行比較,就可以鑒別物體是什麼物質做成的。
判斷是否空心
利用密度知識解決簡單問題,如判斷物體是否空心,用「分析法」解決一些較為復雜的問題。
判定物體是空心的還是實心的,一般有以下三種方法 :
(1)根據公式, 求出其密度ρ1,再與該物質密度ρ比較 ,若ρ1 < ρ , 則為空心 , 若ρ1 =ρ,為實心 密度。
(2)已知質量,由公式V=m/ρ ,求出V ,再與V物比較,若V物 > V ,則為空心,若V=V物 ,則該物體為實心。
(3) 把物體當作實心物體對待 , 求出體積為V的實心物體的質量, 然後將m 與物體實際質量m物比較, 若m>m物時,則該物體為空心,若m=m物, 則該物體為實心 。
其它
人體的密度僅有1.07 g/cm^3;,竟然只比水的密度多出一些,所以學游泳應該不會太難吧! 汽油的密度比水小,所以你知道為什麼在路上看到的油漬,都會浮在水面上了吧。 海水的密度大於水,人體在海水中比較容易浮起來。
水的密度竟然大於冰,你現在就去冰箱里拿一些冰塊,把它丟在半杯水中,看看冰塊是浮著呢?還是沉下。物質的密度會受溫度的影響而改變。一般而言,物質的質量不受溫度影響(影響非常小),但是體積會熱脹冷縮。所以溫度上升時體積膨脹,密度相對就變小了。相反的,物質在溫度下降時體積縮小,密度會變大。不過水是例外,因為水的密度在4℃時最大,水溫只要從4℃上升或下降,密度都會變小。也就是說4℃的水,體積在受熱時也膨脹、冷卻時也膨脹。所以水總是由表面開始結冰,密度最大的4℃的水會沉入最底層。這個性質非常重要,在嚴寒的冬天,雖然水的表面已結冰,但在湖泊的底層仍維持4℃左右,使水中的生物可安然度過冬天。
密度是物質的一種重要特性。根據密度的大小,人們可以鑒別物質;選擇密度不同的物質,可以滿足製造的不同需要;通過測定密度,科學研究中還可能發現其他新物質。
密度在國際單位制中的主單位是「kg/m^3;」,這是絕大多數同學都能夠掌握的,但是要換算單位,不少同學卻感到困難了。例如:鐵的密度是7.8×10^3kg/m^3;=()g/cm^3;。這個問題可以利用單位換算中的基本方法來解決,那就是分子里的單位變小多少倍,換算後的數值就變大多少倍:1千克=10^3克;分母中的單位變小多少倍,換算後的數值要變小多少倍:1m^3;=10^6cm^3;,因此,7.8×10^3kg 密度/m^3;=7.8×10^3×(10^3/10^6)g/cm^3;=7.8g/cm^3;;根據這種換算方法;分析一下可以得出密度的單位有一個規律,即:對於某種物質的密度,在分別用「g/cm^3;」,「kg/dm^3;」和「t/m^3;」來做單位時,它們的數值是相同的。例如,鐵的密度,按照這個規律可知:ρ水=7.8g/cm^3;=7.8kg/dm^3;=7.8t/m^3;。這個「7.8」就是課本上密度表中鐵的密度值去掉10^3得到的。記住這個規律,不但給密度單位的換算帶來很大的方便,而且使一些涉及密度計算的問題變得簡單。例如用這種方法來記算水的質量,就是1厘米^3;(毫升)水的質量是1克,1分米^3;(升)水的質量是1千克,1米^3;水的質量是1噸。
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與物質的質量、體積、大小、形狀、空間位置無關。但與溫度、狀態有關,大部分的物質隨溫度升高而密度降低,即熱漲冷縮,而水在0~4攝氏度時有反膨脹現象。另外,同種物質密度相同,質量與體積的比值為定值;不同物質密度一般不相同,質量與體積的比值一般不同(注意是「一般」哦~)。
編輯本段
密度圖像的信息
知識
由同種物質構成的體積相同的不同物體,質量相同;由不同種物質構成的體積相同的不同物體,質量一般不同.單位體積的物質質量反映了物質的某種特性,物理學中用密度表示物質的這一特性.某種物質單位體積的質量叫做這種物質的密度.密度公式ρ=m/V。當液體體積V增大時,液體質量m一定增大,即m和V為正比關系。
解題
對於此類考題,其解題關鍵有二:
1、要特別注意橫坐標和縱坐標所表示的物理量,即要看懂圖像的物理意義:一般情況下,圖像中橫軸表示體積,單位是cm,縱軸是質量,單位是g,整個圖像表示了質量隨體積的變化;
2、要較好的運用控制變數法。在三個物理量中對某一個物理量進行大小比較,必須控制另外一個物理量相同,方可進行討論。
例題
用圖像表示物理概念和規律是初中常遇到的問題,搞清圖像的物理意義有利於我們對問題的分析,加深對物理概念和規律的理解和應用.例1 圖1表示A、B、C三種物質的質量跟體積的關系,由圖可知( ).
A.ρA>ρB>ρC,且ρA>ρ水
B.ρA>ρB>ρC,且ρA>ρ水
C.ρC>ρB>ρA,且ρA<ρ水
D.ρC>ρB>ρA,且ρA>ρ水
[分析] 利用圖像的直觀性,我們可方便地比較三種物質的密度大小.根據密度的定義,我們可取A、B、C三種物質的相同體積(橫坐標)來比較它們的質量(縱坐標),質量大者其密度也大;也可取A、B、C三種物質的相同質量(縱坐標)來比較它們的體積(橫坐標),體積大者其密度反而小.由圖像可知:當mC=mB=mA=30g時,VC<VB<VA,所以ρC>ρB>ρA.
由圖像可知,圖線OB上任意一點的縱坐標(質量)與橫坐標(體積)之比都為1g/cm,表明這種物質的密度與水的密度相同,或這種物質就是水(ρB=ρ水),因而可判定ρA<ρ水.
[答案] C
例2 如圖2是一定質量的水,體積隨溫度變化的圖像.觀察這個圖像,可以得知,水在 時的密度最大.
[分析] 該圖像橫坐標表示溫度,縱坐標表示體積,表達的是一定質量的水,其體積隨溫度變化的規律.由於質量一定,根據ρ=m/V,只要找出體積最小時所對應的溫度,就可確定水在何時密度最大.不難看出,水在4℃時體積最小,所以水在4℃時密度最大.
[答案] 4℃
例3 由圖3所示的圖線可以知道,甲、乙兩種物質的密度之比ρ甲:ρ乙=__________.用甲、乙兩種不同的物質做成質量相同的實心體,則它們的體積之比V甲:V乙=________.
[分析] 通過圖3質量和體積的關系圖像,可以分別讀出甲、乙兩種物質某一體積時物質的質量,從而求出它們的密度,然後利用求出的密度進行比例計算.
快捷方法可以通過相同體積(橫坐標)的質量(縱坐標)比來表示密度之比,如當體積為6cm^3時,甲的質量為9g,乙的質量為4g,即ρ甲:ρ乙= m甲:m乙= 9:4.而相同質量(縱坐標)時它們的體積(橫坐標)之比,可以通過在質量都為6g時的體積的比值.這要比公式計算快得多!
[答案]9:4 ,4:9
編輯本段
應用
密度在生產技術上的應用,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反映出來。
1.可鑒別組成物體的材料。
密度是物質的特性之一,每種物質都有一定的密度,不同物質的密度一般是不同。因此我們可以利用密度來鑒別物質。其辦法是是測定待測物質的密度,把測得的密度和密度表中各種物質的密度進行比較,就可以鑒別物體是什麼物質做成的。
2.可計算物體中所含各種物質的成分。
3.可計算某些很難稱量的物體的質量或形狀比較復雜的物體的體積。
根據密度公式的變形式:m=vρ或 ,v=m/ρ可以計算出物體的質量和體積,特別是一些質量和體積不便直接測量的問題,如計算不規則形狀物體的體積、紀念碑的質量等。
4.可判定物體是實心還是空心。
利用密度知識解決簡單問題,如判斷物體是否空心,用「分析法」解決一些較為復雜的問題。
判定物體是空心的還是實心的,一般有以下三種方法 :
(1)根據公式 , 求出其密度 ,再與該物質密度ρ比較 ,若 <ρ , 則為空心 , 若 =ρ,為實心。
(2)已知質量,由公式V=m/ρ ,求出V ,再與V物比較,若V物 > V ,則為空心,若V=V物 ,則該物體為實心。 密度(3) 把物體當作實心物體對待,利用 , 求出體積為v的實心物體的質量, 然後將m 與物體實際質量m物比較, 若m>m物時,則該物體為空心,若m=m物, 則該物體為實心 。
5.可計算液體內部壓強以及浮力等。
綜上所述,可見密度在科學研究和生產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對於鑒別未知物質,密度是一個重要的依據。「氬」就是通過計算未知氣體的密度發現的。經多次實驗後又經光譜分析,確認空氣中含有一種以前不知道的新氣體,把它命名為氬。在農業上可用來判斷土壤的肥力,含腐殖質多的土壤肥沃,其密度一般為2.3×103千克/米3。根據密度即可判斷土壤的肥力。在選種時可根據種子在水中的沉、浮情況進行選種:飽滿健壯的種子因密度大而下沉;癟殼和其他雜草種子由於密度小而浮在水面。在工業生產上如澱粉的生產以土豆為原料,一般來說含澱粉多的土豆密度較大,故通過測定土豆的密度可估計澱粉的產量。又如,工廠在鑄造金屬物之前,需估計熔化多少金屬,可根據模子的容積和金屬的密度算出需要的金屬量。
編輯本段
測量方法
測量物體密度的方法多種多樣,可開發學生思維,本人歸納總結出以下幾種測量方法:
首先使用天平測出質量,然後使用量筒測出體積,最後使用公式得出密度。
編輯本段
測固體密度
基本原理:ρ=m/V:
1、 稱量法:
器材:天平、量筒、水、金屬塊、細繩
步驟:
1、用天平稱出金屬塊的質量;
2、往量筒中注入適量水,讀出體積為V1,
3、用細繩系住金屬塊放入量筒中,浸沒,讀出體積為V2。
計算表達式:ρ=m/(V2-V1)
2、 比重杯法:
器材:燒杯、水、金屬塊、天平、
步驟:
1、往燒杯裝滿水,放在天平上稱出質量為 m1;
2、將金屬塊輕輕放入水中,溢出部分水,再將燒杯放在天平上稱出質量為m2;
3、將金屬塊取出,把燒杯放在天平上稱出燒杯和剩下水的質量m3。
計算表達式:ρ=ρ水(m2-m3)/(m1-m3)
3、 阿基米德定律法:
器材:彈簧秤、金屬塊、水、細繩
步驟:
1、用細繩系住金屬塊,用彈簧秤稱出金屬塊的重力G;
2、將金屬塊完全浸入水中,用彈簧秤稱出金屬塊在水中的視重G/;
計算表達式:ρ=Gρ水/(G-G/)
4、 浮力法(一):
器材:木塊、水、細針、量筒
步驟:
1、往量筒中注入適量水,讀出體積為V1;
2、將木塊放入水中,漂浮,靜止後讀出體積 V2;
3、用細針插入木塊,將木塊完全浸入水中,讀出體積為V3。
計算表達式:ρ=ρ水(V2-V1)/(V3-V1)
5、 浮力法(二):
器材:刻度尺、圓筒杯、水、小塑料杯、小石塊
步驟:
1、在圓筒杯內放入適量水,再將塑料杯杯口朝上輕輕放入,讓其漂浮,用刻度尺測出杯中水的高度h1;
2、將小石塊輕輕放入杯中,漂浮,用刻度尺測出水的高度h2;
3、將小石塊從杯中取出,放入水中,下沉,用刻度尺測出水的高度h3.
計算表達式:ρ=ρ水(h2-h1)/(h3-h1)
6、 密度計法:
器材:雞蛋、密度計、水、鹽、玻璃杯
步驟:
1、在玻璃杯中倒入適量水,將雞蛋輕輕放入,雞蛋下沉;
2、往水中逐漸加鹽,邊加邊用密度計攪拌,直至雞蛋懸浮,用密度計測出鹽水的密度即等到於雞蛋的密度;
編輯本段
測液體密度
1、 稱量法:
器材:燒杯、量筒 、天平、待測液體
步驟:
1、用調好的天平稱出燒杯和待測液體的總質量M1;
2、將燒杯中的液體(適量)倒入量筒中,用天平測出剩餘液體和燒杯的總質量M2;
3、讀出量筒中液體的體積V。
計算表達:ρ=(M1-M2)/V
2、 比重杯法
器材:燒杯、水、待液體、天平
步驟:
1、用天平稱出燒杯的質量M1;
2、往燒杯內倒滿水,稱出總質量M2;
3、倒去燒杯中的水,擦乾,往燒杯中倒滿待測液體,稱出總質量M3。
計算表達:ρ=ρ水(M3-M1)/(M2-M1)
3、 阿基米德定律法:
器材:彈簧秤、水、待測液體、小石塊或金屬塊、細繩子
步驟:
1、用細繩系住小石塊金屬塊,用彈簧秤稱出小石塊或金屬塊的重力G;
2、將小石塊或金屬塊浸沒入水中,用彈簧秤稱出小石塊或金屬塊的視重G1;
3、將小石塊浸沒入待測液體中,用彈簧秤稱出小石塊的視重G2。
計算表達:ρ=ρ水(G-G2)/(G-G1)
(注意:用此種方法的條件是:小石塊或金屬塊不溶於待測液體,或與之發生反應,待測液體的密度小於小石塊或金屬塊的密度)
4、 密度計法:
器材:密度計、待測液體
方法:將密度計放入待測液體中,直接讀出密度。
編輯本段
對於實物微粒
量子力學明確指出,對於實物微粒,密度ρ的含義是該粒子在空間任一微小區域(數學術語是「體積元」)里出現的概率,即概率密度。
編輯本段
密度與浮力的關系
一、物體在水中
ρ物體<ρ水,物體漂浮(或上浮)
ρ物體= ρ水,物體懸浮
ρ物體>ρ水,物體沉底(或下沉)
二、對於任何液體
ρ物體<ρ液,物體漂浮(或上浮)
ρ物體= ρ液,物體懸浮
ρ物體>ρ液,物體沉底(或下沉)
三、當ρ物體≤ρ液時(物體漂浮或懸浮)
物體在水中的體積:物體的體積=ρ物體:ρ液
當ρ物體= ρ水(物體懸)浮時,物體在水中的體積:物體的體積=1:1
編輯本段
常見物質的密度
水銀 13.6g/cm3鉛 11.3g/cm3銅8.9g/cm3;
鐵 7.9g/cm3常用物質密度表(1g/cm³=1000kg/m³=1噸/m³)
材料名稱 密度(g/cm3) 材料名稱 密度(g/cm³)
水 1.00 玻璃 2.60
煤油0.8石蠟0.9
干松木0.5金屬鋨22.6
冰 0.92 鉛 11.40
銀 10.50 酒精 0.79
水銀(汞) 13.60 汽油 0.75
灰口鑄鐵 6.60-7.40
白口鑄鐵 7.40-7.70 鋅 7.10
可鍛鑄鐵 7.20-7.40 純銅材 8.90
銅 8.90 59、62、65、68黃銅 8.50
鐵 7.86 80、85、90黃銅 8.70
鑄鋼 7.80 96黃銅 8.80
工業純鐵 7.87 59-1、63-3鉛黃銅 8.50
普通碳素鋼 7.85 74-3鉛黃銅 8.70
優質碳素鋼 7.85 90-1錫黃銅 8.80
碳素工具鋼 7.85 70-1錫黃銅 8.54
易切鋼 7.85 60-1和62-1錫黃銅 8.50
錳鋼 7.81 77-2 鋁黃銅 8.60
15CrA鉻鋼 7.74 67-2.5、66-6-3-2、60-1-1鋁黃銅 8.50
20Cr、30Cr、40Cr鉻鋼 7.82 鎳黃銅 8.50
38CrA鉻鋼 7.80 錳黃銅8.50
鉻、釩、鎳、鉬、錳、硅鋼 7.85 7-0.2、6.5-0.4、6.5-0.1、4-3錫青銅 8.80
純鋁 2.70 5-5-5鑄錫青銅 8.80
鉻鎳鎢鋼 7.80 3-12-5鑄錫青銅 8.69
鉻鉬鋁鋼 7.65 鑄鎂 1.80
含鎢9高速工具鋼 8.30 工業純鈦(TA1、TA2、TA3) 4.50
含鎢18高速工具鋼 8.70 超硬鋁 2.85
0.5鎘青銅 8.90 LT1特殊鋁 2.75
0.5鉻青銅 8.90 工業純鎂 1.74
19-2鋁青銅 7.60 6-6-3鑄錫青銅 8.82
9-4、10-3-1.5鋁青銅 7.50 硅黃銅、鎳黃銅、鐵黃銅 8.50
10-4-4鋁青銅 7.46 純鎳、陽極鎳、電真空鎳 8.85
高強度合金鋼 ` 7.82 鎳銅、鎳鎂、鎳硅合金8.85
軸承鋼 7.81 鎳鉻合金8.72
7鋁青銅 7.80 鋅錠(Zn0.1、Zn1、Zn2、Zn3) 7.15
鈹青銅 8.30 鑄鋅 6.86
3-1硅青銅 8.47 4-1鑄造鋅鋁合金 6.90
1-3硅青銅 8.60 4-0.5鑄造鋅鋁合金 6.75
1鈹青銅 8.80 鉛和鉛銻合金 11.37
1.5錳青銅 8.80 鉛陽極板 11.33
5錳青銅 8.60 4-4-2.5 錫青銅 8.75
金 19.30 5鋁青銅 8.20
4-0.3、4-4-4錫青銅 8.90 變形鎂 MB1 1.76
不銹鋼 0Cr13、1Cr13、2Cr13、3Cr13、4Cr13 、Cr17Ni2、Cr18、9Cr18、Cr25、Cr28 7.75 MB2、MB8 1.78
Cr14、Cr17 7.70 MB3 1.79
0Cr18Ni9、1Cr18Ni9、1Cr18Ni9Ti、2Cr18Ni9 7.85 MB5、MB6、MB7、MB15 1.80
1Cr18Ni11Si4A1Ti 7.52 鍛鋁 LD8 2.77
不銹鋼 1Crl8NillNb、Cr23Ni18 7.90 LD7、LD9、LD10 2.80
2Cr13Ni4Mn9 8.50 鈦合金 TA4、TA5、TC6 4.45
3Cr13Ni7Si2 8.00 TA6 4.40
白銅 B5、B19、B30、BMn40-1.5 8.90 TA7、TC5 4.46
BMn3-12 8.40 TA8 4.56
BZN15-20 8.60 TB1、TB2 4.89
BA16-1.5 8.70 TC1、TC2 4.55
BA113-3 8.50 TC3、TC4 4.43
鍛鋁 LD2、LD30 2.70 TC7 4.40
LD4 2.65 TC8 4.48
LD5 2.75 TC9 4.52
防銹鋁 LF2、LF43 2.68 TC10 4.53
LF3 2.67
硬鋁 LY1、LY2、LY4、LY6 2.76
LF5、LF10、LF11 2.65 LY3 2.73
LF6 2.64 LY7、LY8、LY10、LY11、LY14 2.80
LF21 2.73 LY9、LY12 2.78
LY16、LY17 2.84
氣體的密度 (單位:克/厘米3)
氫氣
0. 00009
氦氣
0. 00018
氖氣
0. 00090
氮氣
0. 00125
氧氣
0. 00143
氟氣
0. 001696
氬氣
0. 00178
臭氧(O3)
0. 00214
氨氣
0. 00077
氙氣
0. 00589
氡氣
0. 00973
煤氣
0. 00060
一氧化碳
0. 00125
氯氣
0. 00321
溴
0. 00714
空氣
0. 00129
氯化氫
0. 00164
甲烷
0. 00078
氧化氮
0. 00134
硫化氫
0. 00154
乙炔
0. 00117
乙烷
0. 00136
二氧化碳
0. 00198
『伍』 高密度聚乙烯密度測量方法
高密度聚乙烯密度測量方法:
【實驗原理】
比重杯法
【實驗器材】
燒杯、水、金屬塊(大)、天平。
【實驗步驟】
1.往燒杯裝滿水,放在天平上稱出質量為 m1;
2.將金屬塊輕輕放入水中,溢出部分水,再將燒杯放在天平上稱出質量為m2;
3.將金屬塊取出,把燒杯放在天平上稱出燒杯和剩下水的質量m3。
【計算表達式】
ρ=ρ水(m2-m3)/(m1-m3)
阿基米德定律
【實驗器材】
彈簧秤、金屬塊、水、細繩。
【實驗步驟】
1.用細繩系住金屬塊,用彈簧秤稱出金屬塊的重力G;
2.將金屬塊完全浸入水中,用彈簧秤稱出金屬塊在水中的視重G/;
【計算表達式】
ρ=Gρ水/(G-G/)
浮力法1
【實驗器材】
木塊、水、細針、量筒。
【實驗步驟】
1.往量筒中注入適量水,讀出體積為V1;
2.將木塊放入水中,漂浮,靜止後讀出體積 V2;
3.用細針插入木塊,將木塊完全浸入水中,讀出體積為V3。
【計算表達式】ρ=ρ水(V2-V1)/(V3-V1)
浮力法2
【實驗器材】
刻度尺、大燒杯、水、小燒杯、小石塊(ρ>水)
【實驗步驟】
1.在大燒杯內放入適量水,再將小燒杯杯口朝上輕輕放入,讓其漂浮,用刻度尺測出大燒杯中水的高度h1
2.將小石塊輕輕放入小燒杯中(此時小燒杯應漂浮),用刻度尺測出大燒杯中水的高度h2
3.將小石塊從杯中取出,放入水中,用刻度尺測出大燒杯中水的高度h3
【計算表達式】
ρ=ρ水(h2-h1)/(h3-h1)
密度計法
【實驗器材】雞蛋、密度計、水、鹽、玻璃杯。
【實驗步驟】
1.在玻璃杯中倒入適量水,將雞蛋輕輕放入,雞蛋下沉;
2.往水中逐漸加鹽,邊加邊用密度計攪拌,直至雞蛋懸浮,用密度計測出鹽水的密度即等到於雞蛋的密度。
實物微粒
量子力學明確指出,對於實物微粒,密度ρ的含義是該粒子在空間任一微小區域(數學術語是「體積元」)里出現的概率,即概率密度。
『陸』 真密度儀的測量原理是什麼
應用阿基米德原理--氣體膨脹置換法,利用小分子直徑的惰性氣體在一定條件下的玻爾定律(PV=nRT),通過測定由於樣品測試腔放入樣品所引起的樣品測試腔氣體容量的減少來精確測定樣品的真實體積,從而得到其真密度,真密度=質量/真實體積。 氣體膨脹置換法是以氣體取代液體測定樣品所排出的體積。此法排除了浸液法對樣品溶解的可能性,具有不損壞樣品的優點。因為氣體能參入樣品中極小的孔隙和表面的不規則空陷,因此測出的樣品體積更接近樣品的真實體積,從而可以用來計算樣品的密度,測試值也更接近樣品的真實密度
『柒』 粉體的真密度,顆粒密度,堆密度,振實密度的定義及其大小關系各自怎樣測量
一、定義
1、真密度(true density) ρt:材料在絕對密實狀態下,單位體積的質量ρt = w/Vt;是指粉體質量(w)除以不包括顆粒內外空隙的體積(真體積Vt)求得的密度。
2、顆粒密度(granule density) ρg或 ρp,是指粉體質量除以顆粒體積Vg所求得密度,計算公式ρg = w/Vg。 顆粒體積(Vg):包括封閉細孔在內的體積,而顆粒表面的凹下、裂縫、開口的孔洞不包括在內。
3、松密度(bulk density) ρb亦稱表觀密度、容積密度; 粉體質量除以該粉體所佔容器的體積V(堆積體積),計算公式ρb= w/Vb。其中,堆積體積(Vb):包括顆粒體積及顆粒之間空隙的體積。
4、振實密度(tap density) ρbt,是指粉體裝填在特定容器後,在一定條件下對容器進行振動,從而破壞粉體中的空隙,使粉體處於緊密填充狀態後的密度 。計算公式ρbt= w/V 。
二、大小關系:
一般情況下,粉體的密度從大到小排列,依次為:真密度、顆粒密度、振實密度、松密度。
真密度≥顆粒密度>振實密度≥ 松密度,即ρt ≥ ρg > ρbt ≥ ρb。
三、測量方法:
1、真密度與顆粒密度的測定:用液體或氣體將粉體置換的方法。
(1)液侵法:採用加熱或減壓脫氣法測定粉體所排開的液體體積,即為粉體的真體積。當測定顆粒密度時,方法相同,但採用的液體不同,多採用水銀或水。
(2)壓力比較法:常用於葯品、食品等復雜有機物的測定。
2、松密度與振實密度的測定:
將粉體裝入容器中所測得的體積包括粉體真體積、粒子內空隙、粒子間空隙等。測量容器的形狀、大小、物料的裝填速度及裝填方式等均影響粉體體積。
(1)松密度的測定:粉體試樣以鬆散狀態,均勻、連續的充滿已知容積的量杯,稱出量杯和粉體試樣的質量,便可算出粉體試樣的松密度。不施加外力時所測得的密度為最鬆鬆密度。
(2)振實密度的測定:施加外力而使粉體處於最緊充填狀態,最終振盪體積不變時測得的密度為振實密度。
『捌』 物料的真密度和堆積密度有什麼區別
物料的真密度和堆積密度的區別有:
1.
概念:真密度
(True
Density
)指材料在絕對密實的狀態下單位體積的固體物質的實際質量,即去除內部孔隙或者顆粒間的空隙後的密度(叫真密度)。堆積密度又稱體積密度,松密度,毛體密度,簡稱堆密度,是把粉塵或者粉料自由填充於某一容器中,在剛填充完成後所測得的單位體積質量。
2.
計算公式:真密度
的計算公式是:ρ=m/v。式中:ρ----真密度,m----試樣的質量,V----試樣的體積。堆積密度的計算公式是:ρ′0=m/V′0,式中:ρ′0為堆積密度,kg/m;m為材料在一定容器內的質量,kg;V′0為材料的堆積體積,即裝入容器的容積,m,是包含顆粒間的空隙和顆粒內部孔隙在內的總體積。
3.
舉例:
(1)真密度
。目前我國現有國家標准和行業標准中如:GB/T533-A
、GB/T1033.1、GB/T6155、GB/T23561、YB/T5300、JB/T7984.3、GB/T
1713、GB/T8929、GB/T1713、GB/T208、GB/T5071、QB/T1010、GB/T9966、GB/T18856
、GB/T24203、GB/T8330、SL-237等標准均採用密度瓶(比重瓶)法。在採用這種方法時,材料磨得越細,材料的孔就會測得的密實體積數值就越精確。在應用密度瓶法測定有孔隙材料(如磚、石等)的密度時,會把材料磨成細粉,根據材料的不同,一般需要磨細至80目-200目左右,乾燥後用李氏瓶測定其絕對密實體積。
(2)堆積密度。將粉體裝入容器中所測得的體積包括粉體真體積、粒子內空隙、粒子間空隙等,因此測量容器的形狀、大小、物料的裝填速度及裝填方式等影響粉體體積。將粉體裝填於測量容器時不施加任何外力所測得密度為最鬆鬆密度,施加外力而使粉體處於最緊充填狀態下所測得密度叫最緊松密度。振實密度隨振盪(tapping)次數而發生變化,最終振盪體積不變時測得的振實密度即為最緊松密度。
『玖』 岩石的密度如何測量
一、岩石密度的測定,根據岩石類型和試樣形態,可分別採用量積法和蠟封法。
1、量積法。
試樣可制備成圓柱體、立方體和方柱體。在試樣兩端和中間三個斷面處測量其互相垂直的兩個直徑或邊長,計算平均值,測量試樣中心和四周的五個高度,計算平均值。
2、蠟封法。
蠟封法適用於一切軟硬岩石。選取邊長為4~6cm的近似立方體的岩石試樣,置於烘箱中於105~110℃溫度下烘乾24h,然後放人乾燥器內,冷卻至室溫後稱質量。用絲線縛住試樣,置於剛過熔點的石蠟中1~2s,使試樣表面均勻塗上一層蠟膜。將蠟封的試樣置於水中稱質量,然後擦乾表面水分,在空氣中稱質量。
二、岩石密度的定義:
岩石密度是岩石基本集合相(固相、液相和氣相)的單位體積質量。
三、岩石密度的分類:
岩石的密度可分為天然密度、干密度和飽和密度。
『拾』 測量密度,表觀密度,毛體積密度,堆積密度的方法
單位體積可以理解為每一單位
真密度 true density
指材料在絕對密實狀態下的體積內固體物質的實際體積,不包括內部空隙。(叫真密度)表觀密度和堆積密度。
多孔固體顆粒扣除了內部孔隙後的密度。
對催化劑又稱骨架密度。若催化劑質量為m,催化劑骨架體積為V骨,真密度ρ真=m/V骨。它是單位體積催化劑骨架或固體部分(不包括顆粒之間間隙及顆粒內微孔體積)的質量。可以用異丙醇或He置換法,在真空容量法吸附裝置中測定。
表觀密度
說明:
多數材料為多孔物質,具有與外部相通的開口孔和不通的閉孔,將含有閉孔材料的密度稱為「表觀密度」。表觀密度=材料的質量/(實質部分的容積+閉孔容積)炭材料通常用比重瓶法(Pycnometer),以甲苯或正丁醇作標准液進行測定,也有用氦氣充填微孔直到幾乎不再吸附的氣體介質置換法進行測定的。有時也用水銀壓入微孔中進行充填測定。隨測定方法以及浸透或置換的程度不同,所得數值也不一樣。
堆積密度是把粉塵或者粉料自由填充於某一容器中,在剛填充完成後所測得的單位體積質量。
床料的堆積密度ρb與床料密度ρp之間的關系是ρb=ρp(1-ε)
ε為物料靜止是的空隙率,ρb為堆積密度,需要測量,ρp為真實密度,可以查閱文獻。
床料的堆積密度可分為鬆散堆積密度和振實堆積密度。
其中,鬆散堆積密度包括顆粒內外孔及顆粒間空隙的鬆散顆粒堆積體的平均密度,用處於自然堆積狀態的未經振實的顆粒物料的總質量初一堆積物料的總體積求得。
振實堆積密度包括顆粒內外孔及顆粒間空隙的經振實的顆粒堆積體的平均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