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绿色建筑评价指标
绿色建筑评价指标分为五个主要类别:安全耐久、健康舒适、生活便利、资源节约和环境宜居。这些类别进一步细分为控制项、评分项以及提高与创新加分项,以确保建筑的全面绿色性能。
安全耐久类指标着重于建筑的基本要求,确保使用安全,同时通过提高建筑的耐久性来减少长期维护成本和资源消耗。
健康舒适类指标关注于室内环境质量,包括空气质量、水质、声光环境以及热湿调节,以降低疾病风险并提升居住者的整体效率。
生活便利类指标通过评估交通便捷性、服务设施、智能化管理以及物业服务等方面,来衡量建筑对居住者日常生活的支持程度。
资源节约类指标覆盖了节地、节能、节水以及节材等方面,旨在减少建筑对资源的依赖和消耗。
环境宜居类指标则从场地生态、景观设计以及室外物理环境等方面,评价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
提高与创新加分项则鼓励创新和实践,推动绿色建筑技术、产品和管理的应用与发展。
中国绿色建筑等级划分与国际社会接轨,分为基本级、一星级、二星级和三星级,以促进绿色建筑的广泛推广和应用。新增的基本级考虑到了地区和城乡发展的不平衡,同时也为绿色建筑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提供了便利。
预计到2025年,新建建筑将全面符合绿色建筑标准,这将通过将所有控制项纳入新的强制性规范来实现。这一改革不仅提升了建筑标准,也为绿色建筑的普及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B. 墙体材料的绿色度评价指标是怎样的
(1)墙体材料具有承重、分隔、遮阳、避雨、挡风、绝热、隔声、吸声和隔断光线等作用。
(2)新型墙体材料指的是用混凝土、水泥、砂等硅酸质材料,有的再掺加部分粉煤灰、煤矸石、炉渣等工业废料或建筑垃圾经过压制或烧结、蒸压等制成的非粘土砖、建筑砌块及建筑板材,一般具有保温、隔热、轻质、高强、节土、节能、利废、保护环境、改善建筑功能和增加房屋使用面积等一系列优点,其中相当一部分品种属于绿色建材。
新型墙体材料目前的品种有近20种之多,按通常的分类方法,可分为板、块、砖 3 大类。板可分为条板、薄板与复合板,块可分为空心和实心,砖有实心砖和空心砖。
(3)新型墙体材料特点:
A、节约或少量使用天然原材料,特别是不可再生资源,如水泥、石灰、石膏、黏土等;
B、大量利用工业废渣 (煤矸石、 粉煤灰、 炉渣等) 代替部分或全部天然资源生产墙体材料产品;
C、尽量使用具有潜在水硬性的工业废渣代替部分水泥等胶凝材料;
D、生产过程中尽可能地节约能源,如煤、电、天然气、油料等;
E、生产过程中尽可能少排放或不排放有害的废渣、废气、废水等;
F、生产的墙材产品要具有较高的质量、 较好的多功能性和长期的使用寿命;
G、施工性好、施工便捷、施工的效率高、 施工的劳动强度低、 施工技术成熟、施工配套机具齐全、施工质量可得到保证;
H、外墙采用复合保温技术,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起到节能降耗的作用;
I、墙材产品使用寿命终结后, 可循环利用, 或废弃产品可加工回收利用。
(4)新型墙材房屋建筑体系发展缓慢,主要存在的问题:
A、新型墙材建筑体系比传统的砖混造价高,一次性投资大。
B、目前我国某些新型墙材应用(设计、 施工) 标准尚不够完善,有些产品规格与旧有建筑体系匹配不合,给设计和施工带来困难,使得设计和
施工单位难以大量推广应用;
C、对某些新型墙材产品应用技术未完全掌握,产品配套供应、配套设
计、配套应用也不够,致使新型墙材建筑体系大面积推广困难重重。
(5)新型墙体材料的研究重点:
围绕主导产品建设上档次、上水平、成规模的生产线。
A、空心砖重点是发展利用废渣的高掺加量、高空洞率、高保温性能、高强度的承重多孔砖、外墙饰面的清水墙砖;
B、混凝土砌块重点是发展双排孔或多排孔的保温承重砌块、外墙饰面砌块;C、轻板重点是发展机械化(挤压式)生产的轻质多孔条板、外墙复合保温或带饰面的装配式板材,并配合建设部门推广应用轻钢结构体系发展各种装配式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