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研究方法 > 心理学格式塔学派的研究方法

心理学格式塔学派的研究方法

发布时间:2022-05-15 04:13:29

㈠ 格式塔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1、同型论

同型论(或同机论)(isomorphism)指一切经验现象中共同存在的“完形”特性,在物理、生理与心理现象之间具有对应的关系,所以三者彼此是同型的。这是格式塔心理学家提出的一种关于心物和心身关系的理论。

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心理现象是完整的格式塔,是完形,不能被人为地区分为元素;自然而然地经验到的现象都自成一个完形,完形是一个通体相关的有组织的结构,并且本身含有意义,可以不受以前经验的影响。

2、完形组织法则

完形组织法则(gestalt laws of organization)是格式塔学派提出的一系列有实验佐证的知觉组织法则,它阐明知觉主体是按什么样的形式把经验材料组织成有意义的整体。在格式塔心理学家看来,真实的自然知觉经验,正是组织的动力整体,感觉元素的拼合体则是人为的堆砌。

因为整体不是部分的简单总和或相加,整体不是由部分决定的,而整体的各个部分则是由这个整体的内部结构和性质所决定的,所以完形组织法则意味着人们在知觉时总会按照一定的形式把经验材料组织成有意义的整体。

3、心理发展

格式塔心理学家把完形理论应用到发展心理学研究中。行为主义用联结的观点解释学习,而格式塔心理学则用知觉场的改变来解释学习。他们认为,意义的改变就是心理的改变或发展,这是用刺激—反应的联结公式无法解释的。

他们认为,行为是由相互作用的力组成的动力模式支配的。个人操作的场是内部和外部的力积极活动的心理物理场。这种操作的场既可以在物理场的基础上从局部或分子的观点进行研究,也可以在涵盖经验和行为各方面的整体或大分子水平上进行研究。



学科背景

20世纪初,由于种种原因,心理学的中心开始由欧洲向美国转移,但是格式塔心理学却出现于德国,这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因于当时德国的社会历史背景。

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德国的资产阶级革命进行得相对比较晚,但是自1871年德国统一后,德国的经济迅速发展,到20世纪初,德国已经赶上并超过英、法等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一跃成为欧洲乃至世界强国;德国整个社会的意识形态也都是强调统一,强调主观能动性。

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等领域也都受到这种意识形态的影响,倾向于整体研究,心理学自然也不能例外。

㈡ 格式塔是什么

格式塔(心理学中的理论)是作为心理学术语的格式塔具有两种含义:一指事物的一般属性,即形式;一指事物的个别实体,即分离的整体,形式仅为其属性之一。

也就是说,“假使有一种经验的现象,它的每一成分都牵连到其他成分;而且每一成分之所以有其特性,即因为它和其他部分具有关系,这种现象便称为格式塔。”

总之,格式塔不是孤立不变的现象,而是指通体相关的完整的现象。完整的现象具有它本身完整的特性,它既不能割裂成简单的元素,同时它的特性又不包含于任何元素之内。

(2)心理学格式塔学派的研究方法扩展阅读

格式塔创始人介绍

1、库尔特·考夫卡(Kurt Koffka,生于1886年3月18日,逝于1941年11月22日)美籍德裔心理学家,格式塔心理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一生专着于格式塔心理学研究与推广,着有《思维的成长:儿童心理学导论》、《格式塔心理学原理》等着作,在儿童生理发展、记忆论和人格学说方面作了杰出贡献。

2、沃尔夫冈·柯勒(Wolfgang Kohler),生于1887年1月21日,逝于1967年6月11日。德裔美国心理学家,格式塔心理学派创始人之一,也是认知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灵长类行为研究的先驱。

柯勒曾任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和美国心理学会主席,获得美国心理学会杰出科学贡献奖。

㈢ 格式塔心理学的主要贡献

格式塔心理学的主要贡献有:

1、批判元素主义:格式塔心理学最突出的贡献之一就是对以构造主义心理学为代表的元素主义心理学的批判。格式塔心理学家称构造主义心理学为砖泥心理学,也即心理是砖,由联想(泥)粘合在一起。他们认为构造心理学用内省把人的心理还原为元素是人为的,并不能揭示心理的实质。

2、促进人本主义兴起:格式塔心理学强调整体论,这一观念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比如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马斯洛就曾在韦特海默的指导下学习整体分析的方法,并最终形成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整体研究的方法论原则。

同样,人本主义的几个着名代表人物也都强调对象的整体体验和描述。这些都表明了格式塔心理学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影响。

3、对认知心理学的贡献:格式塔心理学对认知心理学的贡献分为两部分。首先是对狭义的认知心理学即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的贡献。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重视研究心理的内部机制,强调从整体上对信息的输入、加工和输出进行模拟研究,这一点可以说是深受格式塔心理学的影响。

其次是对广义的认知心理学的贡献,如知觉心理学、学习心理学等。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正是格式塔心理学卓有成效的知觉研究才推动知觉心理学脱离感觉心理学而成为一个独立的分支。同样,格式塔心理学的学习理论也很有成就,顿悟说也成为人类历史上较有影响的一个学习理论。

4、对社会心理学的贡献场的思想最早是由格式塔心理学家们引入心理学的,这一思想后来在社会心理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许多社会心理学理论的建立都以此为出发点。

同时,格式塔心理学卓有成:效的实验现象学方法为后来的社会心理学的发展提供了方法论基础,实验现象学方法及其变种已成为现代社会心理学研究普遍采用的有效方法。

格式塔心理学,又叫完形心理学,是西方现代心理学的主要学派之一。“格式塔”一词源自德语“Gestalt”,意即“整体”、“完形”。1912年,德国心理学家韦特海默在法兰克福大学做了似动现象的实验研究,并提出了完形主义的观点,格式塔心理学由此于德国创立。

(3)心理学格式塔学派的研究方法扩展阅读:

格式塔心理学的主要观点:

1、反对把意识分成元素,强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一种组织的意义。

2、“格式塔”是德文“完整”的译音,每一种心理现象都是一个格式塔。整体不是由若干元素组合而成的,相反,整体乃先于部分而存在并且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整体大于部分的总和。他们提出了知觉中的许多组织原则,试图解决格式塔的生理基础问题。

3、他们坚决反对对任何心理现象进行元素的分析,并把冯特的构造心理学称之为“砖块和灰泥的心理学”。

格式塔组织原则:格式塔心理学研究的范围很广,包括感知觉、学习、人格和发展心理学等等,今天着重讲的,就是有关感知觉的格式塔组织原则。要了解格式塔组织原则,首先分清心理学上有关感觉和知觉这两个不同的概念。

1、感觉:感觉是客观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所产生的对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感觉是其他一切心理现象的基础。

2、知觉: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在脑中的反映,是人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的过程。

韦特海默、考夫卡等人在研究知觉时发现,人类对事物的知觉并非根据此事物的各个分离的片断,而是以一个有意义的整体为单位。因此,把各个部份或各个因素集合成一个具有意义的整体,即为格式塔(完形)。

㈣ 格式塔心理学的概念是什么

格式塔心理学(GestaltPsychology),又叫完形心理学,是西方现代心理学的主要学派之一,诞生于德国,后来在美国得到进一步发展。该学派既反对美国构造主义心理学的元素主义,也反对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刺激———反应公式,主张研究直接经验(即意识)和行为,强调经验和行为的整体性,认为整体不等于并且大于部分之和,主张以整体的动力结构观来研究心理现象。

格式塔心理学对认知心理学的影响很明显。它以知觉和高级心理过程的研究着称,强调格式塔的组织、结构等原则,反对行为主义心理学把人看成是被动的刺激反应器。这些观点对认知心理学有重大影响,如认知心理学把知觉定义为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强调信息加工的主动性等。

格式塔心理学认为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有两个:一个是直接经验,另一个是行为。

直接经验: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心理学应该研究意识,但为了和构造主义心理学有所区别,于是就用“直接经验”来表述。所谓直接经验,就是主体当时感受到或体验到的一切,即主体在对现象的认识过程中所把握到的经验。这种经验是一个有意义的整体,它和外界的直接客观刺激并不完全一致。格式塔心理学认为,直接经验是一切科学研究的基本材料。

行为:格式塔心理学把行为分为显明行为和细微行为,前者指个体在自身行为环境中的活动,后者指有机体内部的活动。格式塔心理学研究的是显明行为。

格式塔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整体观察法与实验现象学方法。

整体观察法把直接经验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这种直接经验是一种自然现象,只能通过观察来发现,因此格式塔心理学强调运用自然观察法。但由于直接经验中也包括一种类似于意识的东西,而对这一部分的研究必须依赖于主体的内省,但是内省不能用作分析,只能用来观察。不管是观察还是内省,格式塔心理学要求都必须从整体上去把握。

实验现象学方法以直接经验(有时也称现象经验)和显明行为作为研究对象,因此该流派在具体研究中除了使用整体观察法,还运用实验法。格式塔心理学所运用的实验法主要是实验现象学方法。

格式塔心理学的主要理论观点是:同型论、完形组织法则、学习理论、心理发展、人格理论等。

1.同型论同型论(或同机论)(Isomorphism)指一切经验现象中共同存在的“完形”

特性,在物理、生理与心理现象之间具有对应的关系,所以三者是同型的。这是格式塔心理学家提出的一种关于心物和心身关系的理论。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心理现象是完整的格式塔,是完形,不能被人为地区分为元素;自然而然地经验到的现象都自成一个完形,完形是一个通体相关的有组织的结构,并且本身含有意义,可以不受以前经验的影响。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物理现象和生理现象也有完形的性质。正因为心理现象、物理现象和生理现象都具有同样的完形性质,因而它们是同型的。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不论是人的空间知觉还是时间知觉,都是和大脑皮层内的同样过程相对等的。这种解决心物关系和心身关系的理论就是同型论。

2.完形组织法则完形组织法则(GestaltLawsoforganization)是格式塔学派提出的一系列有实验佐证的知觉组织法则,它阐明知觉主体是按什么样的形式把经验材料组织成有意义的整体。在格式塔心理学家看来,真实的自然知觉经验,正是组织的动力整体,感觉元素的拼合体则是人为的堆砌。因为整体不是部分的简单总和或相加,整体不是由部分决定的,而整体的各个部分则是由这个整体的内部结构和性质所决定的,所以完形组织法则意味着人们在知觉时总会按照一定的形式把经验材料组织成有意义的整体。

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主要有五种完形法则:图形—背景法则、接近法则、相似法则、闭合法则和连续法则。这些法则既适用于空间也适用于时间,既适用于知觉也适用于其他心理现象。其中许多法则不仅适用于人类,也适用于动物。

在格式塔心理学家看来,完形趋向就是趋向于良好、完善,或完形是组织完形的一条总的法则,其他法则则是这一总的法则的不同表现形式。

3.学习理论学习理论是以组织完形法则为基础的学习论,是格式塔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由顿悟学习、学习迁移和创造性思维构成。

(1)顿悟学习是格式塔心理学家所描述的一种学习模式。所谓顿悟学习,就是通过重新组织知觉环境并突然领悟其中的关系而发生的学习。也就是说,学习和解决问题主要不是经验和尝试错误的作用,而在于顿悟。

(2)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也就是将学得的经验有变化地运用于另一情境。对于产生学习迁移的原因,桑代克认为是两种学习材料中的共同成分作用于共同的神经通路的结果,而格式塔心理学家则认为是由于相似的功能所致,也就是由于对整个情境中各部分的关系或目的与手段之间的关系的领悟。例如,在笼中没有竹竿时,猩猩也能用铁丝和稻草代替竹竿取香蕉,这就是相似功能的迁移。

(3)创造性思维是格式塔心理学颇有贡献的一个领域。韦特海默认为创造性思维就是打破旧的完形而形成新的完形。在他看来,对情境、目的和解决问题的途径等各方面相互关系的新的理解是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根本要素,而过去的经验也只有在一个有组织的知识整体中才能获得意义并得到有效的使用。因此,创造性思维都是遵循着旧的完形被打破,新的完形被构建的基本过程进行的。

4.心理发展心理发展是格式塔心理学家把完形理论应用到发展心理学研究中。行为主义用联结的观点解释学习,而格式塔心理学则用知觉场的改变来解释学习。他们认为,意义的改变就是心理的改变或发展,这是用刺激—反应的联结公式无法解释的。他们认为,行为是由相互作用的力组成的动力模式支配的。个人操作的场是内部和外部的力积极活动的心理物理场。这种操作的场既可以在物理场的基础上从局部或分子的观点进行研究,也可以在涵盖经验和行为各方面的整体或大分子水平上进行研究。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分子行为应由物理学家和生理学家来研究,而整体行为则适合心理学家来研究。

5.人格理论关于人格理论,格式塔心理学派把人格看作一个动态的整体,行为场有两极,即自我(人格)和环境。当一个人的目标(即动机和需要)一经达成,紧张就会消失。场内的力处于不平衡状态时就会产生紧张。这种紧张可以在自我和环境之间形成,从而加强极性,破坏两极的平衡,造成个人自我与环境之间的差异,使自我处于更加清醒的知觉状态;它也可以在自我内部或在环境中形成,然后再导致不平衡。

在方法上,格式塔心理学主张研究直接的生活经验,主张把直接的生活经验材料与实验资料结合起来,如重视观察者对自己知觉内容的直接描述,并把这个方法称为现象学方法。这种观点既不同于冯特和铁钦纳只承认经过严格训练的被试的内省,也不同于行为主义只重视实验室实验的做法,却与认知心理学的基本观点相一致。

㈤ 格式塔心理学是怎样的

1、图形与背景的关系原则(figure-ground)当我们观察的时候,会认为有些物体或图形比背景更加突出。

2、接近或邻近原则(proximity)接近或邻近的物体会被认为是一个整体。

3、相似原则(similarity)刺激物的形状、大小、颜色、强度等物理属性方面比较相似时,这些刺激物就容易被组织起来而构成一个整体。

4、封闭的原则(closure)有时也称闭合原则。有些图形是一个没有闭合的残缺的图形,但主体有一种使其闭合的倾向,即主体能自行填补缺口而把其知觉为一个整体。

5、共方向原则(common fate)也称共同命运原则。如果一个对象中的一部分都向共同的方向去运动,那这些共同移动的部分就易被感知为一个整体。



6、熟悉性原则(familiarity)人们对一个复杂对象进行知觉时,只要没有特定的要求,就会常常倾向于把对象看作是有组织的简单的规则的内容或图形。

7、连续性原则(continuity)如果一个图形的某些部分可以被看作是连接在一起的,那么这些部分就相对容易被我们知觉为一个整体。

8、知觉恒常性(perceptual constancy)人们总是将世界知觉为一相当恒定以及不变的场所,即从不同的角度看同一个东西,落在视网膜上的影响是不一样的,但是我们不会认为是这个东西变形了。恒常性包含了明度、颜色、大小、形状的恒常性。

㈥ 什么是格式塔心理

格式塔心理学(gestalt psychology),又叫完形心理学,是西方现代心理学的主要学派之一,诞生于德国,后来在美国得到进一步发展。该学派既反对美国构造主义心理学的元素主义,也反对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刺激—反应公式,主张研究直接经验(即意识)和行为,强调经验和行为的整体性,认为整体不等于并且大于部分之和,主张以整体的动力结构观来研究心理现象。该学派的创始人是韦特海默,代表人物还有苛勒和考夫卡。
理论体系
编辑

研究对象
格式塔心理学认为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有两个,一个是直接经验,一个是行为。
直接经验
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心理学应该研究意识,但为了和构造主义心理学有所区别,于是就用“直接经验”来表述。所谓直接经验,就是主体当时感受到或体验到的一切,即主体在对现象的认识过程中所把握到的经验。这种经验是一个有意义的整体,它和外界的直接客观刺激并不完全一致。格式塔心理学认为,直接经验是一切科学研究的基本材料。
行为
格式塔心理学的另一个研究对象是行为。格式塔心理学把行为分为显明行为和细微行为,前者指个体在自身行为环境中的活动,后者指有机体内部的活动。格式塔心理学研究的是显明行为。

研究方法
整体观察法
格式塔心理学把直接经验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这种直接经验是一种自然现象,只能通过观察来发现,因此格式塔心理学强调运用自然观察法。但由于直接经验中也包括一种类似于意识的东西,而对这一部分的研究必须依赖于主体的内省,但是内省不能用作分析,只能用来观察。不管是观察还是内省,格式塔心理学要求都必须从整体上去把握。
实验现象学方法
格式塔心理学以直接经验(有时也称现象经验)和显明行为作为研究对象,因此该流派在具体研究中除了使用整体观察法,还运用实验法。格式塔心理学所运用的实验法主要是实验现象学方法。

㈦ 西心史中,构造主义,机能主义,行为主义,格式塔心理学分别的研究对象、方法是什么

1、格式塔:格式塔派认为,人的心理意识活动都是先验的“完形”,即“具有内在规律的完整的历程”,是先于人的经验而存在的,是人的经验的先决条件。人所知觉的外界事物和运动都是完形的作用。人和动物的智慧行为是一种新完形的突然出现,叫做“顿悟”。

2、构造主义:这个学派受英国经验主义和德国实验生理学的影响,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意识经验,主张心理学应该采用实验内省法分析意识的内容或构造,并找出意识的组成部分以及它们如何连结成各种复杂心理过程的规律。

3、行为主义:一反传统心理学,而主张对人的行为进行研究的观点,主张心理学不应只是研究人脑中的那种无形的像"鬼火"一样不可捉摸的东西--意识,而应去研究那种从人的意识中折射出来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客观东西,即人的行为。

4、机能主义:坚持以心理活动或心理机能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反对冯特的内容心理学,大多属哲学思辨,缺乏实验根据,被视为机能主义的兴起。

相关信息:

构造主义一词是铁钦纳在美国和威廉.詹姆斯的机能主义论战时采用的概括。

1884年,詹姆斯为《心灵》杂志撰写一篇文章,题为《论内省心理学的某些忽略》。在文章的附注中,提到“心理构造”一词,原话是:“纯粹的红色或黄色的感觉元素,及其他心理构造的元素没有存在的根据,因为它们都不是心理的事实”。

并于1898年发表《构造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一文,阐述了构造心理学的基本立场和主张,正式提出“构造心理学”一词以与机能心理学相对立。

㈧ 格式塔理论在教学中如何应用

格式塔心理学原理在设计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吕杰 (原载《现代大学教育》2007年第3期)

摘要:以中央美术学院的《意Gestalt境》课程教学为例,分析格式塔心理学原理在课程教学中的运用。从课堂教学结构及教学过程中的格式塔现象,移情设计“意境”。在组织学生着作阅读、报告分析、论文写作及设计实践的课程教学过程中,格式塔效应使每一个同学的原有认知被唤醒,知识领域的扩张,使学生的个体心里产生变化。学习整体的一部分与部分之间带有“浑沌空间”,同学踊跃参与发言,相互刺激、相互激荡,形成一种“场”,这种“场”与中国文化中所提倡的“意境”有一定的相关性。而在设计课程教学中的“意境”我认为有知识意境和设计意境多层含义。但又不能单用“浑沌”来解释运用格式塔心理学原理的课程教学。从教学过程分析“Gestalt”与“意境”关系,解读“意境”含义。
关键词:格式塔 意境

“‘Gestalt’一词源自德文,中文读写为‘格式塔’。一种涵义是指形状或形式,亦即物体的性质。在这个意义上说格式塔之意即‘形式’。另一种涵义是指一个具体的实体和它具有一种特殊形状或形式的特征。在这个意义上说格式塔之意即‘任何分离的整体’。格式塔之意似乎指物体及形式和特征,但不能译为‘结构或构造’。词义丰富,难有对等的英文译法。考夫卡将其译为‘完形’;在我国,格式塔心理学又称为‘完形心理学’”。[1]
格式塔心理学始于视觉领域研究,但它又不限于视觉领域,甚至不限于整个感觉领域,其应用范围远远超过感觉经验的限度。它可以包括学习、回忆、志向、情绪、思维、运动等等过程。格式塔心理学强调经验和行为的整体性,认为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意识不等于感觉元素的集合,行为不等于反射弧的循环。其主要观点是:个体所感知的对象不是孤立的,而是通体相关且具有完整特性,它既不能割裂成简单的元素,同时其特性又不包含于任何元素之内。格式塔的知觉观有两个核心内容:①知觉涉及比较与判断,具有整体和不可分性。②知觉是一种“整体情境”,它有别于并大于它的部分之和。
格式 塔心理学家在“现象学”的指导下,以新颖而辩证的观点来看待内省法和实验法,从而使他们的方法独具特色。胡塞尔的“现象学”是格式塔心理学的哲学理论,“现象学”的观察法是:在特定的时间内,对主体所观察材料不加粉饰,力求如实详尽地加以描述,不用确定实在的事物和过程来研究经验。考夫卡认为有客观观察法与经验观察法两种。1、客观的观察法是与功能的概念相联系的观察,适用于自然科学。2、经验的观察法是与描述的概念相联系的观察,为心理学所用。
格式塔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把直接经验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自然观察。2、对观察到的经验进行朴素而如实地描述,不做推测和解释。3、对经验进行质的分析,反对盲从地照搬自然科学的定量的和间接的方法,因为经验难以用数量计算。4、强调经验和行为的整体性,反对元素分析和刺激——反应公式,并将整体原则应用到实际的心理学研究之中。
如今在中国高等教育教学中,格式塔心理学原理的研究与应用更为广泛,有应用于艺术教育的“艺术心理学”教学研究,也有应用于艺术设计的课程教学研究。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的《意Gestalt境》课程教学,就是格式塔心理学原理运用在艺术设计课程教学的一个实例。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格式塔心理学原理中的客观观察法去分析建筑材料、建筑结构和建筑技术。运用经验观察法进行教学导读、报告演讲。其教学过程所体现出来的现象、心理过程及整体情境的变化就是应用格式塔心理学原理所强调的经验和行为的整体性。教学形式、学习经验和行为的整体性、知觉涉及比较与判断,并把整体性原则应用到设计课程教学研究之中。
一、设计课程结构及教学过程中的格式塔现象分析
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意Gestalt境》课程,是建筑学院不同工作室、不同研究方向的研究生一年级必修、二年级选修的专业公共课。课时安排为一个学期12周共48课时,每周安排一天连续4课时,理论课之余的实践练习时间完成建筑空间的意境表现。定期课堂集中进行实践作业讲评。在进行理论教学过程中,结合哲学、美学、心理学、类型学等相关学说,分析建筑流派思想。由导师指定系统相关的着作导读。依次安排十六位同学阅读、演讲:“狂飙时代的美学”、“解构主义”、“结构主义”、“表现主义”、“新有机建筑”、“存在空间建筑”、“建筑:形式、空间和秩序”、“建筑的复杂性和矛盾性”、“建筑的现代语言”、“建筑空间”、“建筑体验”、“心里类型学”、“类型学”、“建筑类型学”、“人间词话”、“艺境”等十六个主题。在同学的主题报告演讲中,针对特色报告、关键词语、代表性思想和观点进行讨论。报告人针对导读内容及分析观点,阐述一篇论文报告。师生共同分析研讨来完成教学任务。
运用格式塔心理学原理,把课程的理论教学及结构组织形式:从读理论、听理论、分析理论、讨论理论、到运用各种理论对学生的影响,最后完成学生自己的课题论文。理论教学强调:①师生互动、同学互相学习;②使学生具有新鲜感且师生投入较大兴趣,提高同学们的积极性;③要求在较短的时间内接触、了解、学习、分析大量教师导读的着作;④应具有系统性较强的理论分析;⑤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表达能力及写作讲解能力;⑥达到教学的结构安排清晰严密、条理分明。设计课程的实验教学过程及实验环节分为三个阶段:(1)认识材料、感知材料阶段;(2)运用材料阶段;(3)材料创作阶段。实验要求在同一种硬质材料的前提下,第一实验阶段是认识材料的属性、材料的加工方法,掌握材料的可挖掘性和发展性。第二实验阶段是依据材料的属性、加工材料的可挖掘性和发展性,搭建、折合、建构一件具有多种结构语言,而非实用性建筑的构件结构。第三实验阶段是创造一件属于自己的、具有意境的、能自圆其说的、具有承载性和艺术性的建造空间。这种实验过程的特点:①思想指导实践;②体验实践;③突出主题。理论教学环节是从读理论——听理论——分析理论——讨论理论——完成自己的理论。实践教学环节是从认识材料——感知材料——运用材料——创作的材料运用。
我通过《意Gestalt境》课程的访问学习,在系列的课程教学过程里,在课堂之外的图书阅读中,我看到并了解到了很多。也似乎给我较“虚”的感觉,但这种“虚”给我一直在思考、惴摸、追寻、捕捉。在教学中,导师对“意境”的解读,运用了“解构主义”方法,并没有一味地去说事物是“什么”,更多的是说事物不是“什么”,从而使你从中悟出事物的道理。并没有只强调其结果,而是更多强调其过程。通过整体而连续的学习过程使教学课堂的虚实之“境”由然而生。师生研究过程是:导师的导读——同学们的报告讲演——师生对报告的分析与解读——实践体验。导师这种“似在非在”、“在而不在”的虚实相生之场景,犹如“意”之“虚”,“境”之“实”,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各种理论及观点分别在课题报告及材料加工这

㈨ 格式塔心理学的大致观点是什么

1、同型论:同型论指一切经验现象中共同存在的“完形”特性,在物理、生理与心理现象之间具有对应的关系,所以三者彼此是同型的。

2、完形组织法则:完形组织法则是格式塔学派提出的一系列有实验佐证的知觉组织法则,它阐明知觉主体是按什么样的形式把经验材料组织成有意义的整体。

3、心理发展:格式塔心理学认为,意义的改变就是心理的改变或发展,这是用刺激—反应的联结公式无法解释的。行为是由相互作用的力组成的动力模式支配的。

4、人格理论:格式塔心理学派把人格看作是一个动态的整体,行为场有两极,即自我(人格)和环境。当一个人的目标(即动机和需要)一经达成,紧张就会消失。

(9)心理学格式塔学派的研究方法扩展阅读

格式塔心理学的积极意义:

1、批判元素主义:格式塔心理学最突出的贡献之一就是对以构造主义心理学为代表的元素主义心理学的批判。

2、促进人本主义兴起:格式塔心理学强调整体论,这一观念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3、对社会心理学起到发展作用:场的思想最早是由格式塔心理学家们引入心理学的,这一思想后来在社会心理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许多社会心理学理论的建立都以此为出发点。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格式塔心理学

㈩ 格式塔心理学

格式塔心理学(gestalt psychology),又叫完形心理学,是西方现代心理学的主要学派之一,诞生于德国,后来在美国得到进一步发展。该学派既反对美国构造主义心理学的元素主义,也反对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刺激-反应公式。。

主张研究直接经验(即意识)和行为,强调经验和行为的整体性,认为整体不等于并且大于部分之和,主张以整体的动力结构观来研究心理现象。该学派的创始人是韦特海默,代表人物还有苛勒和考夫卡。

格式塔心理学这一流派不像机能主义或行为主义那样明确地表示出它的性质。综合上述两种涵义,它似乎意指物体及其形式和特征,但是,它不能译为“structure”(结构或构造)。考夫卡曾指出:“这个名词不得译为英文structure,因为构造主义和机能主义争论的结果,structure在英美心理学界已得到了很明确而很不同的含义了。”

因此,考夫卡采用了E.B.铁钦纳(E.B.Titchener)对structure的译文“configuration”,中文译为“完形”。所以,在我国,格式塔心理学又译为完形心理学。

格式塔这个术语起始于视觉领域的研究,但它又不限于视觉领域,甚至不限于整个感觉领域,其应用范围远远超过感觉经验的限度。苛勒认为,形状意义上的“格式塔”已不再是格式塔心理学家们的注意中心;根据这个概念的功能定义,它可以包括学习、回忆、志向、情绪、思维、运动等等过程。广义地说,格式塔心理学家们用格式塔这个术语研究心理学的整个领域。

阅读全文

与心理学格式塔学派的研究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ecco护理剂使用方法 浏览:242
枣庄女人月经不调治疗方法 浏览:750
除螨最快方法图片 浏览:561
如何用简单的方法拆手机 浏览:95
检测抗红细胞抗体方法 浏览:603
打印机缓存文件夹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763
食用营养膏使用方法 浏览:521
经测定蛋白质含量的方法有哪些 浏览:934
苹果输入法的声音怎么设置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347
找到简单的方法英语 浏览:524
水的洁治常用的方法有哪些 浏览:905
如何去液毛的方法18岁以下 浏览:49
简单死亡方法 浏览:397
初中语文合作教学的步骤与方法 浏览:395
社会研究方法因子生态分析法 浏览:545
欧式地板的安装方法 浏览:468
编织披肩的方法和技巧 浏览:137
集体备课的步骤和方法微博 浏览:802
易拉罐做花篮简单方法 浏览:706
如何抓住涨跌的方法 浏览: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