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液相色谱所用流动相使用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1、流动相恢复到室温后使用。流动相温度与室温相差时,流动相在恢复到室温前,基线水平很难稳定,特别是发生漂移,也容易产生气泡等现象。水与有机溶剂混合时,混合液变化大,往往会与室温相差很大,务必注意。
2、做HPLC流动相的试剂应用HPLC级的、水应用二次蒸馏水,水相流动相需经常更换,防止长菌变质。使用去离子水、针剂水、纯净水(炊用)并不合适、尤其是做梯度洗脱时,水中的不纯物会成为鬼峰,从而干扰分析结果。
3、流动相的pH值过高或过低,流动相使用纯水,使用高浓度磷酸盐缓冲溶液,使用离子对试剂等,均可能造成色谱柱填料被化学破坏,这种对色谱柱固定相及键合相的破坏通常是不可修复的。
4、用缓冲盐做流动相时,在使用前和使用后都要用水清洗流路,绝对禁止将缓冲溶液留在流路中静置或更长时间。
5、在更换两种互不相容的流动相时,中间要用异丙醇溶液清洗过渡。例如:先用甲醇水做流动相,然后再用正己烷做流动相时,一定要先用异丙醇溶液冲洗甲醇水,然后用正己烷冲洗异丙醇,反之也是一样。在更换流动相时还要考虑色谱柱是否更换。
‘贰’ 高效液相色谱(HPLC)系统适用性试验是指哪些内容进行该试验的目的是什么
一、在高效液相色谱法系统适用性试验中,有常用的四个内容:分离度、柱效、重复性和拖尾因子。
1、分离度(resolution,R)——相邻两峰的保留时间之差与平均峰宽的比值。也叫分辨率,表示相邻两峰的分离程度。R≥1.5称为完全分离。
2、柱效:色谱柱是色谱仪最重要的部件(心脏)。柱子内径一般为1~6 mm。常用的标准柱型是内径为4.6 或3.9mm ,长度为15 ~30cm 的直形不锈钢柱。填料颗粒度5 ~10μm ,柱效以理论塔板数计大约 7000 ~10000。减小填料粒度和柱径以提高柱效。
3、拖尾因子(tailing factor,T),用以衡量色谱峰的对称性。也称为对称因子或不对称因子。
二、目的:按各品种项下要求对仪器进行适用性试验,即用规定的对照品对仪器进行试验和调整,应达到规定的要求;或规定分析状态下色谱柱的最小理论板数、分离度和拖尾因子。
(2)液相色谱分析方法通则扩展阅读
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又称“高压液相色谱”、“高速液相色谱”、“高分离度液相色谱”、“近代柱色谱”等。
LLPC与GPC有相似之处,即分离的顺序取决于K,K大的组分保留值大;但也有不同之处,GPC中,流动相对K影响不大,LLPC流动相对K影响较大。
‘叁’ 什么是色谱系统适应性
色谱系统适应性(System Suitability)是气相和液相色谱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用来确认色谱系统能够满足当前分析的要求。测试基于的原则是:仪器,电路,分析操作和样品组成了整个系统,我们也要将其作为一个整体去评价。
色谱作为快速、准确、可靠的分析方法,在各国药典中得到广泛应用。色谱方法一般包括纸色谱、薄层色谱、气相色谱、液相色谱、离子色谱、分子排阻色谱、毛细管电泳等。
随着对色谱法研究和应用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意识到色谱系统适用性试验在色谱分析方法中的重要性,尤其是对试验条件(流动相、不同品牌或不同批号色谱柱、不同品牌仪器)较为敏感的分析方法。
(3)液相色谱分析方法通则扩展阅读
对比各国药典色谱法系统适用性试验要求,内容基本一致,均包括理论板数、分离度、拖尾因子、重复性和灵敏度。具体要求略有差异,《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色谱法项下系统适用性试验要求更加明确,但目前各论中收载的品种项下的系统适用性要求却是最低的。
美国药典通则色谱法项下系统适用性要求并不明确,但在其各论中系统适用性要求却是最多最具体的。这一点也体现了中美研究者对系统适用性试验认识和研究深度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