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研究方法 > 研究系列作品的方法

研究系列作品的方法

发布时间:2025-09-10 13:51:24

‘壹’ 质性研究方法

(一)哲学研究

教育哲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包括本质论研究、价值论研究与实践论研究。教育技术哲学研究以教育哲学与技术哲学为知识基础,以个人的教育技术哲学、公众的教育技术哲学与专业的教育技术哲学为基本框架。教育技术的本体论研究、价值论研究与实践论研究共同构成了教育技术哲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一,教育哲学研究方法是整体性把握事物的方法。教育哲学对教育智慧的追求使教育哲学研究要使用能够整体性把握教育事物的方法,因为基于有限数据只能获得对教育事物的有限认识,而对教育事物的有限认识只能对应教育事物的片段性特征,这些片段性特征对形成教育智慧虽有益但并不充分。因而,教育哲学研究要采用的是那些能够真正对教育进行整体性把握的方法,对教育的各种片段性认识通过这类方法可以得到整理和集中。

第二,教育哲学研究方法的基本处理对象是命题。由于教育哲学需要获得对事物的整体性把握,这种目标要求教育哲学不能以直接描述事物某一细小特征的数据为处理对象,因为对事物整体性的认识需要根本不可能获取的海量数据。因此,教育哲学研究方法的基本处理对象是表达各种片段性教育认识的命题,这些教育命题从不同的角度切入教育事物,但都未能真正把握教育整体。

第三,教育哲学研究方法的基本环节是命题收集、整理和再表达。教育哲学研究要处理代表片段性教育认识的命题,把它们最终统合成对教育事物更加整体性的把握。因此,教育哲学研究方法首先需要收集这些代表片段性教育认识的命题;其次,教育哲学研究方法还要对这些从不同维度和层面切入教育并可能相互冲突的命题进行整理,这里特别需要运用各种思维技巧对命题进行分析、综合和演绎等;最后,教育哲学研究方法需要在整理片段性教育命题的基础形成新的命题,这是一种更为整体性的教育命题,更趋向于对教育事物的整体性把握。

我阅读的代表性文献是:石中英.作为一种教育哲学研究方法的“论辩”[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7,38(05):1-7.。从历史上看,20世纪以来教育哲学家们就有关教育哲学的研究方法提出过不同的观点,如历史法、比较法、批判法、抽象法以及一些更加专门的现象学方法、解释学方法、概念分析方法、话语分析方法等。在这些观点之外,该文作者基于对教育哲学的学科视野和研究对象的认识,提出教育哲学研究的一种核心方法———论辩,并简要地探索了其哲学的源泉与实践中应用的程序或要求。我认为该文较好的描述了教育哲学研究方法的相关内容。

(二)量化研究

量化研究是模仿自然科学,引用一定的数学方法,强调适合于用数学工具来分析的观察(经验的、可量化的观察),研究的任务在于确定因果关系,最后用数值来表示分析研究的结果,并做出解释。

量化研究是一种对事物可以量化的部分进行测量和分析,以检验研究者关于该事物的某些理论假设的研究方法。量化研究有一套完备的操作技术,包括抽样方法(如随机抽样、分层抽样、系统抽样、整群抽样)、资料收集方法(如问卷法、实验法)、数据统计方法(如描述性统计、推论性统计)等。量化研究正是通过这种测量、计算和分析,以求达到对事物“本质”的把握。

阅读陆宏老师的文章——“量化研究的理论、方法与案例”后,可知量化研究有如下特点,(1)对象的可统计性。由于量化研究是借助于数学的研究方法,因此研究对象必须先转化为可以运算的数据以便以进一步的分析;(2)操作程序的固定化,量化研究的每一种具体方法都有它固定的具体操作程序。如数学建模法,要求在统计和测量的基础上建立主因素变化的数学模型,然后通过数学模型的运作把现实事物的变化反映出来;(3)研究结果的客观性强调从经验事实出发,对研究对象进行变量分析,通过变量分析获得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依靠事实证实研究结果。

我阅读的代表性文献是:李庆良,马晓开,程瑾,罗毅波.花颜色和花气味的量化研究方法[J].生物多样性,2012,20(03):308-316.花颜色和花气味是花部构成的重要内容。在已开展的传粉生态学研究中对二者的报道主要是描述性的,而其量化研究可以为揭示传粉机制提供有力的实验证据。该文主要介绍了花颜色的测量和标定方法,包括比色卡、分光色差仪和便携式光谱仪等;花气味的采集方法,包括动态顶空套袋–吸附采集法、吸附–溶剂洗脱法和固相微萃取法等;花气味的检测和分析方法,包括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和电子鼻型超速气相色谱仪分析等;以及昆虫行为学实验方法,包括气相色谱–昆虫触角电位联用技术、Y型嗅觉仪和飞行箱实验等。科研人员根据实验材料的特点和实验目的选择适合的量化研究方法,该文重点介绍花颜色的测定分析、花气味的采集分析以及昆虫行为学实验等常用的量化研究手段,综上,我认为本文章较好的运用了量化研究方法。

(三)质性研究

质性研究是基于将观察者置身于被观察世界之中的研究活动。它包含一系列可以使被观察的世界变得清晰起来的阐释性的、经验性的实践活动。这些活动转变了世界,他们将研究的对象世界变成一系列“作品”——现场笔记、访谈、交谈、照片、记录,以及有关自身的备忘录。在这一意义上,质性研究是以阐释性和自然主义的方式来探究世界。这就意味着,质性研究者研究事物的方法是:在研究对象的实地背景下,试图对人们赋予意义的现象做出理解和阐释。

阅读文献后总结质性研究有如下特点:

(1)质性研究最为基本的哲学基础是,它是以个体与其身处其中的社会世界(socialworld)交互作用而建构(construct)的实在(reality)的图景(view)为基础的。

(2)研究者要从相关参与者(participant)的视角而不是研究者的视角出发来理解现象,才能理解被研究者的生活体验、情感、情绪。

(3)质性研究意味着研究者必须做“实地研究”。

(4)质性研究主要采用描述———归纳方法。

(5)质性研究的焦点集中在过程、意义和理解上,因此,质性研究的作品表现为深度而丰富的描述。

我阅读的代表性文献是:孙拥军,李倩,吴秀峰.运动与锻炼心理学中的质性研究:反思与展望[J].体育科学,2014,34(11):88-96.该文主要描述了质性研究在体育科学方面的应用。质性研究的数量在运动与锻炼心理学各领域呈上升趋势,研究议题涉及运动员情绪调节、教练员行为、锻炼表象、运动参与的社会支持、运动员职业生涯发展、精英运动员参赛经历、病患人群在运动中的心理体验以及运动心理咨询的应用等。运动与锻炼心理学各领域中的质性研究,实证主义与后实证主义取向仍占主导地位。现象学、扎根理论与个案研究是主要的方法学取向,平行视角则是主要的研究质量评判应用。综上,质性研究具有“平民意识”,体现出“人文关怀”,因而具有独特的魅力。

(四)实践研究

实践研究包含对实践的好奇。它是关于如何寻找有效的助人方法;它也是关于如何通过对实践的研究挑战现有问题的实践,以及依据我们在实践中亲身的经历发展出新的知识和想法。大家公认实践研究最佳的方式是实践者与研究者的协同,以致彼此可以互相学习。这是一种建构专业知识的整合的方式,一方面研究者在实践中能更理解实践过程的复杂性,另一方面在实践过程中致力于培力和实现社会公义。

也就是实践研究要把实践与研究结合起来,达到“实践亦研究”的合二为一。达到研究(者)即是实践(者)两种身份的结合。

我选择的代表性文献是:田宝军,李燕.中小学校本教研的特点与策略[J].教育实践与研究(C),2017(01):36-39.校本教研是实践研究,其重点是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而不是发表学理性很强的论文,论文只是研究成果的表述方式之一。教师们经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方和策略并最终解决问题,然后,将这一过程中发现的规律、特点,提出的方法、策略总结提炼,提出可供别人借鉴的经验并形成文字,不能去追求一些连自己可能都不完全理解的抽象概念和理论。综上,该文的实践研究具有代表性。

(五)历史研究

历史研究法是借助于对相关社会历史过程的史料进行分析、破译和整理,以认识研究对象的过去,研究现在和预测未来的一种研究方法。

2.历史研究法的基本特点

(1) 历史性。在历史研究中,研究者主体与作为被研究客体的历史现象之间是一种非共存的历史性关系,研究者只能在其所处的时代环境中去认识过去所发生的事件。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研究对象: 过去发生的教育事件

2.研究过程: 按照历史的时间顺序和空间范围再现历史过程

(2) 具体性。根据历史研究的定义,是在丰富具体的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揭示教育现象发展过程中的一切历史形式、全部丰富内容以及各种相关因素的研究。因此研究者必须把握最能说明问题的具体史料。

(3) 以逻辑分析方法为主。用逻辑分析方法对历史事实进行理论概括,能更深刻地认识事物演变的历史规律性,更深刻地认识那些还处于萌芽状态、表现模糊不清的东西。

我选择的代表性文献是:杨登峰. 中国电化教育早期历史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 电化教育历史研究是一项基础而重要的工作,通过对历史的研究,可以更深刻地认识到它的实质和特点,也有助于借鉴历史经验,把握电化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该文作者在前人电化教育历史研究的基础上,从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中国电影发展史以及教育技术着作和文献中,搜寻关于早期电化教育发展的线索,寻找20世纪初的教育改革和教学改进运动与电化教育之间的联系,大胆地假设 ,试图将电化教育与当时的社会、文化和思想大背景结合在一起,形成早期电化教育发展较为完整的轮廓。一方面对早期电化教育历史作纵向的描述,另方面对其中典型的电化教育组织和机构进行深入挖掘,点面俱全地探悉中国电化教育的早期历史。综上,我认为该文献所做的历史研究比较典型。

‘贰’ 课题研究的方法有哪些

调查法

调查法是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现实状况或历史状况的材料的方法。调查方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它综合运用历史法、观察法等方法以及谈话、问卷、个案研究、测验等科学方式,对教育现象进行有计划的、周密的和系统的了解,并对调查搜集到的大量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从而为人们提供规律性的知识。

调查法中最常用的是问卷调查法,它是以书面提出问题的方式搜集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即调查者就调查项目编制成表式,分发或邮寄给有关人员,请示填写答案,然后回收整理、统计和研究。

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科学的观察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系统性和可重复性。在科学实验和调查研究中,观察法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作用:①扩大人们的感性认识。②启发人们的思维。③导致新的发现。

实验法

实验法是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联系的一种科研方法。其主要特点是:第一、主动变革性。观察与调查都是在不干预研究对象的前提下去认识研究对象,发现其中的问题。而实验却要求主动操纵实验条件,人为地改变对象的存在方式、变化过程,使它服从于科学认识的需要。第二、控制性。科学实验要求根据研究的需要,借助各种方法技术,减少或消除各种可能影响科学的无关因素的干扰,在简化、纯化的状态下认识研究对象。第三,因果性。实验以发现、确认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的有效工具和必要途径。

文献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课题,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文献研究法被子广泛用于各种学科研究中。其作用有:①能了解有关问题的历史和现状,帮助确定研究课题。②能形成关于研究对象的一般印象,有助于观察和访问。③能得到现实资料的比较资料。④有助于了解事物的全貌。

实证研究法

实证研究法是科学实践研究的一种特殊形式。其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利用科学仪器和设备,在自然条件下,通过有目的有步骤地操纵,根据观察、记录、测定与此相伴随的现象的变化来确定条件与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的活动。主要目的在于说明各种自变量与某一个因变量的关系。

定量分析法

在科学研究中,通过定量分析法可以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以便更加科学地揭示规律,把握本质,理清关系,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势。

定性分析法

定性分析法就是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分析。具体地说是运用归纳和演绎、分析与综合以及抽象与概括等方法,对获得的各种材料进行思维加工,从而能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达到认识事物本质、揭示内在规律。

跨学科研究法

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综合研究的方法,也称“交叉研究法”。科学发展运动的规律表明,科学在高度分化中又高度综合,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据有关专家统计,现在世界上有2000多种学科,而学科分化的趋势还在加剧,但同时各学科间的联系愈来愈紧密,在语言、方法和某些概念方面,有日益统一化的趋势。

个案研究法

个案研究法是认定研究对象中的某一特定对象,加以调查分析,弄清其特点及其形成过程的一种研究方法。个案研究有三种基本类型:(1)个人调查,即对组织中的某一个人进行调查研究;(2)团体调查,即对某个组织或团体进行调查研究;(3)问题调查,即对某个现象或问题进行调查研究。

功能分析法

功能分析法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是社会调查常用的分析方法之一。它通过说明社会现象怎样满足一个社会系统的需要(即具有怎样的功能)来解释社会现象。

数量研究法

数量研究法也称“统计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指通过对研究对象的规模、速度、范围、程度等数量关系的分析研究,认识和揭示事物间的相互关系、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借以达到对事物的正确解释和预测的一种研究方法。

模拟法(模型方法)

模拟法是先依照原型的主要特征,创设一个相似的模型,然后通过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的一种形容方法。根据模型和原型之间的相似关系,模拟法可分为物理模拟和数学模拟两种。

探索性研究法

探索性研究法是高层次的科学研究活动。它是用已知的信息,探索、创造新知识,产生出新颖而独特的成果或产品。

信息研究方法

信息研究方法是利用信息来研究系统功能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美国数学、通讯工程师、生理学家维纳认为,客观世界有一种普遍的联系,即信息联系。当前,正处在“信息革命”的新时代,有大量的信息资源,可以开发利用。信息方法就是根据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的原理,通过对信息的收集、传递、加工和整理获得知识,并应用于实践,以实现新的目标。信息方法是一种新的科研方法,它以信息来研究系统功能,揭示事物的更深一层次的规律,帮助人们提高和掌握运用规律的能力。

经验总结法

经验总结法是通过对实践活动中的具体情况,进行归纳与分析,使之系统化、理论化,上升为经验的一种方法。总结推广先进经验是人类历史上长期运用的较为行之有效的领导方法之一。

描述性研究法

描述性研究法是一种简单的研究方法,它将已有的现象、规律和理论通过自己的理解和验证,给予叙述并解释出来。它是对各种理论的一般叙述,更多的是解释别人的论证,但在科学研究中是必不可少的。它能定向地提出问题,揭示弊端,描述现象,介绍经验,它有利于普及工作,它的实例很多,有带揭示性的多种情况的调查;有对实际问题的说明;也有对某些现状的看法等。

数学方法

数学方法就是在撇开研究对象的其他一切特性的情况下,用数学工具对研究对象进行一系列量的处理,从而作出正确的说明和判断,得到以数字形式表述的成果。科学研究的对象是质和量的统一体,它们的质和量是紧密联系,质变和量变是互相制约的。要达到真正的科学认识,不仅要研究质的规定性,还必须重视对它们的量进行考察和分析,以便更准确地认识研究对象的本质特性。数学方法主要有统计处理和模糊数学分析方法。

思维方法

思维方法是人们正确进行思维和准确表达思想的重要工具,在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科学思维方法包括归纳演绎、类比推理、抽象概括、思辩想象、分析综合等,它对于一切科学研究都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系统科学方法

20世纪,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横向科学的迅猛发展,为发展综合思维方式提供了有力的手段,使科学研究方法不断地完善。而以系统论方法、控制论方法和信息论方法为代表的系统科学方法,又为人类的科学认识提供了强有力的主观手段。它不仅突破了传统方法的局限性,而且深刻地改变了科学方法论的体系。这些新的方法,既可以作为经验方法,作为获得感性材料的方法来使用,也可以作为理论方法,作为分析感性材料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方法来使用,而且作为后者的作用比前者更加明显。它们适用于科学认识的各个阶段,因此,我们称其为系统科学方法。

阅读全文

与研究系列作品的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说明方法的用处有哪些 浏览:101
提高阀值精锻炼方法 浏览:985
需求分析三十个方法 浏览:19
折纸桥的制作方法简单 浏览:312
如何土方法治小孩手足口病 浏览:766
萌辛的食用方法 浏览:949
5个锻炼身体方法 浏览:966
研究系列作品的方法 浏览:186
一根线和竿稍连接方法 浏览:853
发展趋势分析用什么方法 浏览:430
确定是结核病的最佳方法 浏览:287
调研方法如何运用 浏览:665
nuskinspa机使用方法 浏览:301
鱼鳞纹怎么治疗最快的方法 浏览:628
奥数减法简便方法怎么算 浏览:51
自己做香水的方法视频 浏览:822
细菌性肺炎的治疗方法 浏览:465
打胎最好的方法是什么 浏览:212
利息的计算方法有单利法 浏览:824
酿制酒的方法视频 浏览: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