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Coombs试验方法
Coombs试验是一种常用的免疫学检测方法,主要分为直接和间接两种类型。
直接Coombs试验针对的是已吸附在红细胞表面的不完全抗体。实验步骤是先洗净红细胞,然后将抗球蛋白试剂与红细胞悬液混合。若出现细胞凝集,说明存在不完全抗体。定性可以通过玻片法,半定量则可通过试管法或微量法进行。这项技术常用于新生儿溶血症、自身免疫性贫血和医源性溶血性疾病的诊断。
而间接Coombs试验则用于检测血清中游离的不完全抗体。具体操作是将待测血清与含有特异抗原的红细胞悬液混合,若两者结合,再加入抗球蛋白抗体,红细胞会凝聚。这种方法主要用于检查母体Rh(D)抗体以及因红细胞不相容输血引起的血型抗体。此外,还可以通过特定的抗球蛋白血清,如抗IgG、抗IgM、抗IgA或抗补体血清,来分析与红细胞表面结合的不完全抗体的Ig亚类。
值得注意的是,正常的直接和间接Coombs试验结果应均为阴性,这表明血液中不存在异常的不完全抗体反应。
Coombs试验即抗人球蛋白试验,是检测血液中温反应性抗体的一种方法,也是诊断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重要指标。温抗体中50%以上由IgG介导,其次为IgM,IgA和C3d等,因此本试验应分选各种单克隆抗体同时测定。Coombs试验分为直接试验(直接反应)和间接试验(间接反应):直接试验的目的是检查红细胞表面的不完全抗体;间接试验的目的是检查血清中存在游离的不完全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