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怎样进行冥想训练
训练方法:
1、随息法:意念呼吸自然出入,心息相依,意气相随,不加干涉,叫随息。
2、数息法:默念呼吸次数,从一到十到百,实者数“呼”,虚者数“吸”。
3、听息法:两耳静听自己的呼吸声,排除杂念。
4、观息法:如观者一样,去观察,体会自己的呼吸
5、止息法:通过以上任何一种方法的习练,久炼纯熟,形成一种柔、缓、细、长的呼吸。呼吸细若游丝,若有若无。称止息。也叫胎息。
6、禅语入定法:(默念数遍)体会联想:“独坐小溪任水流”的意境。
7、松静入定法:吸气时默念“静”字,呼气时默念“松”字。
8、观心自静法:用自己的心去观看、体察、分析自己的思绪杂念,任杂念思绪流淌,不加干涉,久则自归定静。
训练好处:
冥想有助于注意力的训练 冥想时,人们静静地坐着,将注意力集中于自己的呼吸。随着空气从鼻孔中出入,人们沉浸在自我感觉中。任凭思绪涌入脑海,又轻轻将其拂去,呼吸,拂去。研究发现,这样训练冥想三个月,大脑分配注意的能力将得到大大提高。此研究的首席研究者理察德•戴威森是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心理和精神病学教授,他说,释放思绪的能力使得大脑获得了快速更换所注意的事物的能力,专业的冥想人员比一般人能够更好的把握快速改变的刺激,例如面部表情的变化。 这项研究利用了注意顺脱现象。例如,呈现20 张图片,其中连续的两张间隔只有半秒钟。绝大多数人是看不到后面那张图片的。这是因为注意的分配能力有限,事情发生得太快,大脑来不及对第二个刺激进行反应,意识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了压抑。但是,这种顺脱现象并不是不可避免的瓶颈,还是有人能够察觉第二张图片的存在的。这就需要对注意进行无意识之下的控制。17 个被试参加了研究,以前他们没有冥想的经历,现在参加为期三个月的冥想训练,每天持续10 到12 个小时。对照组每天只有20 分钟。然后两组都给予注意顺脱测试,请他们判断埋藏在一系列字母中的数字,同时记录电生理变化。结果显示,每个人都能察觉第一个数字,但是短时间冥想组倾向于紧紧抓住第一个数字,并"吊"在上面,这样就错过了对第二个的注意。而长时间冥想组对第一个数字注意分配得较少,看到了就放过去了,没有紧紧抓住不放,这样就提高了抓住第二个的可能。注意顺脱被认为是神经系统的固有特性,很难改变。但此项研究表明,这种固有特性是可以通过练习改变的,注意是弹性的、可以训练的技巧。一位参加三个月冥想训练的被试在采访时说,"我更多的是一个倾听者,我不会盲目地按照别人说的去做。”
B. 最正确的冥想方法是什么
冥想是经科学证实的解除压力良方,任何人都可以学。
穿着宽松舒服的衣服。
找一个安静的地方,你不会受到干扰。尝试每天在同一个地方打坐。
选择好时间,选择一个每日冥想的时间,4点到6点,但每天在同一时间冥想比理想的时间段要更重要,永远空腹打坐。
找一个舒适的椅子或板凳,直背而坐,双脚平放于地面。你要是喜欢可以双腿交叉坐,莲花坐,但不是必需的。将手置于膝盖上,手掌朝上,头略向前倾,闭上眼睛。如果你觉得自己开始打瞌睡,就半睁开眼睛。保持良好的坐姿也可以帮助你保持清醒。
开始深呼吸,闭上你的嘴,开始深深吸气,轻轻呼气,确保你的肚子在吸气时扩大。
置心一处,用专注于呼吸来清除掉其他的杂念,辨认呼吸时候的感觉啊,确认自己正在有条不紊地呼吸啊,可以重复念诵的一个词或短语。
坚持尝试,建立每天冥想每次二十分钟,但首要的目的是一致性。
C. 冥想入门训练方法
呼吸意识冥想法
也可称之为“意识呼吸冥想法”,是学习冥想中很基础且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人们进入高级冥想法的基础,也是初学者进入冥想学习的第一步。每天进行呼吸意识冥想法可以缓解精神和身体的压力,建立良好的身体状态。
练习方法:
1、选择一个舒适的姿势让自己放松下来,放松全身,双手做Vishnu手印或自然地放在膝盖上,放松脸部肌肉、眼睛、鼻子、嘴唇、舌头、闭上眼睛,把注意力放在呼吸上,用鼻子呼吸。先不用刻意调整呼吸,只须观察自己呼吸的状态——呼吸的节奏、快慢、深浅或者静静地体会呼吸时的紧张与放松。观察自己呼吸的声音。
2、让呼吸的状态自然、平静。如果你喜欢这种冥想的方法,尽可能地放松自己,几分钟之后,你的呼吸状态就会慢慢地变得平稳下来,你会越来越平静。继续观察自己的呼吸,继续体会呼吸的节奏和状态。吸气和吐气会比之前更安静、平稳,体会吸气和吐气之间的平和。你可以用心地告诉自己:我正在慢慢吸气,我正在慢慢吐气。吸气时,想象自己正在感受大自然给予身体的能量;吐气时,感觉所有的紧张,浊气排出体外。
3、当注意力从呼吸上跑开时,不要着急,只是静静地观察着这种“游离”,然后慢慢地把意识引回到自己的呼吸上。随着练习时间的加长和次数的增多,随着对这种冥想方法的熟悉和适应,你一定会变得越来越舒适、越来越平静。
4、你可以根据自己的状态来调节冥想时间的长短。开始时,时间可以稍短,5分钟左右,然后慢慢增加到10分钟、15分钟,以至更长。
简易语音冥想法
语音冥想法(Mantra)是在瑜伽体系里利用十分广泛的冥想方法,它是一种引导心灵纯净的简单而有效的冥想方法。语音是人体内精力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人们发现,瑜伽语音有着十分特殊的力量和作用,它可以缓解人们的精神压力,治疗精神疾病,甚至能帮助人们达到最高、最纯净的意识状态。
瑜伽语音被称为Mantra(曼特拉),它是由梵文音节组成的词组或者简单语句。它是精神的,能让人在这不断重复的词组和语句中找到无穷的力量和精力。它不是现代人随意可以创造、编排的,也不可以被随意篡改或取消。真正的瑜伽语音冥想应当具有以下特点:
1、真正的瑜伽语音冥想是由实现了自我最高意识状态的瑜伽上师传承下来的。
2、这些语音有着一定的韵律、节奏,它代表着特定的人格化的神的精神和力量。
3、它是有着特殊力量的、有根基的语音,具有超人的宇宙力量。人们通过不断重复这些语音,增强精神的集中力,缓解压力和紧张,让思想慢慢进入纯净状态。
D. 冥想训练方法最简单的
呼吸冥想
第一步:在座垫上盘腿而坐。如果你无法盘腿,可以坐在椅子上,建议小腿交叉;同时把手放在膝盖上;挺直腰杆,肩膀放松,头部稍稍往前倾;脸部放松,合上双眼。
第二步:设置一个冥想的宣言目标。例如:冥想可以让我感到平静又放松;冥想可以让我做事情更有效率、让我更快乐等等。并且把这个目标复述三遍。
第三步:开始深呼吸,从一数到十,周而复始。呼吸时把注意力放在鼻尖触,感受空气进出的感觉。当我刚刚开始冥想的时候,注意力很容易游荡到他处。例如,今天发生的一件烦心事,隔壁有人在说话等等。这些都叫妄念。而你需要做的就是把注意力重新找回来,集中在鼻尖处。
第四步:如果你刚刚开始冥想,建议你冥想的时间大约控制在10到15分钟的样子。冥想快要结束的时候,重复一下你之前给自己设置的宣言,然后慢慢的睁开双眼。
(4)冥想标签训练方法扩展阅读
冥想训练
1、随息法:意念呼吸自然出入,心息相依,意气相随,不加干涉,叫随息。
2、数息法:默念呼吸次数,从一到十到百,实者数“呼”,虚者数“吸”。
3、听息法:两耳静听自己的呼吸声,排除杂念。
4、观息法:如观者一样,去观察,体会自己的呼吸。
5、止息法:通过以上任何一种方法的练习,久炼纯熟,形成一种柔、缓、细、长的呼吸。呼吸细若游丝,若有若无。称止息。也叫胎息。
6、禅语入定法:(默念数遍)体会联想:“独坐小溪任水流”的意境。
7、松静入定法:吸气时默念“静”字,呼气时默念“松”字。
E. 怎样冥想训练方法冥想入门
冥想是一种简单但也深奥的冥想。一旦你去潜心学习,它会给你带来很多益处,比如你会更有自知力,能够全神贯注,生活得轻松,对生活有更好的理解,达到思想的平和,获得内心的喜悦。冥想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学会,但只要你坚持练习,就会终身受益。
第一步:
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办公室或家里任何地方,你也可以尝试在花园里)
第二步:
舒服地坐下,保持放松。
第三步:
轻轻地把注意力集中到当前时刻。建议睁着眼睛,这对王瑜伽冥想练习很有效。
第四步:
将注意力从外界的声音和周围的一切收回。关注内心的感受,让思想渐渐慢下来。吸气和呼气。
第五步:
当思想慢下来时,尝试在脑海中产生一些平和的想法。例如,“我的灵魂是平和宁静的”。当冥想时,让这个想法成为意识的一部分。
第六步:
继续产生和体验平和的感觉。反复告诉自己:“我的灵魂是宁静的...我是一个平静的人......平和是我的天性......”随着这些想法变成你的感受,用沉默去滋养它,它会带给你更深刻、平和的体验。
第七步:
进行完第六步后,把冥想过程中体验到的平和状态带到你的日常生活中去,通过这样做,你会自然而然地获得更深刻的冥想体验,最终平和会变成你的生活方式。
F. 冥想的训练
1、随息法:意念呼吸自然出入,心息相依,意气相随,不加干涉,叫随息。
2、数息法:默念呼吸次数,从一到十到百,实者数“呼”,虚者数“吸”。
3、听息法:两耳静听自己的呼吸声,排除杂念。
4、观息法:如观者一样,去观察,体会自己的呼吸
5、止息法:通过以上任何一种方法的习练,久炼纯熟,形成一种柔、缓、细、长的呼吸。呼吸细若游丝,若有若无。称止息。也叫胎息。
6、禅语入定法:(默念数遍)体会联想:“独坐小溪任水流”的意境。
7、松静入定法:吸气时默念“静”字,呼气时默念“松”字。
8、观心自静法:用自己的心去观看、体察、分析自己的思绪杂念,任杂念思绪流淌,不加干涉,久则自归定静。
G. 如何正确的练习冥想
每天花5-10分钟,坐在椅子上,将背打直、肚子放松,无意识的呼吸,刚开始操作时,受自己思绪干扰、产生杂念是正常的。
试着将注意力拉回当下的呼吸,仔细感受空气通过鼻腔、进入身体而使腹部膨胀起来的感觉,就能排除杂念。注意呼吸时间久了,可能会觉得很无趣,这时可以用“数呼吸”的方法来调节。
一般人呼吸,出息时间较长,入息时间较短,所以我们数呼吸时,只数出息,不管入息,每一次呼出的时候数一个数,吸入的时候不用理会,到下一口气呼出的时候,换下一个数。
平常人每分钟呼吸大约14至16次。当冥想的经验丰富之后,呼吸会自然的逐渐慢下来,一般呼吸到了每分钟10次,心已经相当平稳,到每分钟四五次,那已经是要入定的程度了。
冥想增强免疫力
在生活中,从冥想到体育锻炼等行为可能增强免疫力。然而,大脑活动是否可以直接控制发生在脾脏等淋巴器官内的免疫反应,长久以来并没有严格的实验证据支持。清华大学、上海科技大学等联合研究团队发现行为调控抗体免疫的脑-脾神经通路。
在所有的瑜伽冥想体系中,没有哪一种比得上瑜伽语音冥想的功效那么直接,久经时间考验或广为人们使用。如前所述,瑜伽语音冥想可以和提升生命之气的功法一起配合着练中,也可以终身单项地练习。
以上内容参考:人民网-冥想十分钟可赶走焦虑暴躁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冥想
H. 正念冥想七日训练方法是什么
1、首次冥想
盘腿而坐,腰部挺直,头稍微上扬,慢慢的将手放在膝盖或大腿上,闭上眼睛,放松舌头,感受吸气和呼气,放慢呼气,将注意力放在吸气和呼气上。
如有其他思绪,很正常,不要给它添加任何情感,慢慢的将注意力来回呼吸上,满满的感受吸气、呼气。
2、感受呼吸
盘腿而坐,腰部挺直,头稍微上扬,慢慢的将手放在膝盖或大腿上,闭上眼睛,放松舌头,感受吸气和呼气,放慢呼气,将注意力放在吸气和呼气上。
如果感受到身体有那个部位不舒服,很正常,有可能是你的疲惫所致。吸气时感受将气体填充这个部位,呼气时感觉气体呼出,放松这个部位,慢慢的你将会感觉舒适。
如有其他思绪,很正常,不要给它添加任何情感,慢慢的将注意力来回呼吸上,满满的感受吸气、呼气。
3、身体扫描
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平躺下来,可以面部身体正面朝上,或者侧卧,或卷腹,也可以坐着,只要感觉舒适就好。
放松身体,感受地板或床,将自己放松的安置在上面,感受呼吸,无论快慢,感受就好,然后将注意力从左脚趾-脚底-脚背-脚踝-小腿-膝盖--大腿-右脚趾-脚底-脚背-脚踝-小腿-膝盖-大腿-臀部-腹部-背部-胸部-肩膀-左手指-手心-手背-前胳膊-后胳膊-左手指-手心-手背-前胳膊-后胳膊-脖子-下巴-嘴-脸颊-鼻子-耳朵-眼睛-眉毛-额头-头顶部。
在感受的的时候,只要感觉它的存在就好,然后感受它的感觉,知道它的存在,接纳它。肩部可能感觉稍微沉重,不要紧,这是正常的,我们的压力往往都在这里,放松它,感受它的存在就好。眉头额头也会有同样的感觉。
在整个过程中,只要将注意力放在相应的部位,感觉不是,使用呼吸,将它放松,感受它的存在,然后接纳它。没感觉也是一种感觉。慢慢的我们会了解我们自己,接纳自己的一切,接纳现实,然后去慢慢的感受它,使用它。
4、正念觉察
坐在地上,像头顶有根线提挂着自己;或者平躺下来,双手置于两侧,双腿腿稍微分开,双手不要贴近身体。
正常呼吸,感受周围的声音,无论好听或不好听,单纯的察觉它们,不要可以去寻找它们,关注它们,只是察觉它们的存在,正常的呼吸,如发现自己走神或关注某一个声音,将注意力来回呼吸上。
感受脑海中的念想,单纯的察觉它们,大脑本来就是思考的,有念想很正常,不要刻意查找念想,查找到念想,纠正它们。如果念想太多,将注意力放在呼吸上。
我们是察觉周围的声音和大脑中的念想,不要刻意去搜寻,只是单纯的察觉,不要刻意去关注它们,只要知道它们的存在就好,念想的话需要纠正。如果感觉比较乱,或者脑子四处寻找,则正常呼吸,将注意力放到呼吸上。
5、坚持练习
找个安静的地方,静坐、躺下、或坐下来,关键是放松,如果坐下将手放在大腿上,闭上眼睛,感受当下,有思绪不要思考它们,有声音不要刻意聆听它们,活在当下,将注意力集中在你的鼻子或腹部或胸部,呼吸时感觉比较强的一处。尝试几次长吸气-屏气-长呼气,然后正常呼吸,感受当下,将注意力放在呼吸上。
冥想可以让你静下心,感受当下,看到事物的本质。让你变得更清醒、更睿智。刚开始你有可能感觉没什么,但是长期坚持,相信你一定会感觉不同,有所变化、提升、成长。
(8)冥想标签训练方法扩展阅读:
在忙碌的生活中,冥想看起来没有任何实效,但还是建议每天抽出时间进行冥想,哪怕仅仅只是几分钟,在工作中、公交上都可以,只要你静下来,将注意力放在呼吸上,感受当下。建议:
1、可以早上出门溜达一下,感受早上的露水,鸟叫;或者晚上,看看星星。然后找个位置安坐下来,感受当下,将注意力放在呼吸上。
2、坚持冥想可以让你时时感受当下,活在当下;让头脑变得更清晰、更睿智、更纯净;让看待事物问题可以静下心来看到事物的本质,在生活中时时保持清醒、冷静、睿智,不会因事物的动态而情绪波荡起伏,让你更好的处理自己遇到的事物。同时也可以更好的了解自己。
I. 冥想的正确方法是什么
冥想常用的姿势有:
1、双脚平放地面,双手放在大腿上,直立上身坐在椅子上,最好不要倚靠;
2、盘腿坐,挺直上身,双手放在大腿内侧;
3、平躺。选择一种姿势,闭上眼睛感受身体各个部位,如手部、脚部和腹部等,同时有意识地放松这些部位。
冥想的注意事项:
1、呼吸。冥想时尽量采用腹式呼吸,可分为顺呼吸和逆呼吸两种:顺呼吸即吸气时轻轻扩张腹肌,尽量吸得越深越好,呼气时再将肌肉收缩;逆呼吸与顺呼吸顺序相反。冥想时,吸气时用鼻子,呼气时用嘴巴,动作要慢且深长。
2、时长。最佳时长为10~20分钟,大脑能得到很好休息。若在睡前冥想,则不必拘泥于时长,可自然入睡。
以上内容参考:人民网-常练冥想,大脑老得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