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感统视觉训练方法
1、传接球:父母可以和孩子在家里进行传球游戏,过程中要不断地鼓励孩子,让孩子充分参与。也可以与孩子一起在室外打乒乓球、羽毛球等,这类运动能充分锻炼孩子的手眼配合能力和视觉追踪能力。
2、捡豆子:利用家里的食材进行训练,在盘子里放入黄豆、绿豆、红豆等大小相近的豆子,让孩子动手把相同颜色的豆子挑出来,归类放置。除了用手以外,也可增加难度让孩子用勺子进行,这项训练不仅可锻炼孩子的视觉反应,也可锻炼手部精细动作,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3、找不同:在网上找一些只有细微不同的图片,让孩子观察并辨认,指认两幅图片不一样的地方。
4、钓瓶子:用一根长一点的木棍,前端绑上约30厘米的细绳,绳子的另一端拴一段4厘米的小木棒,让孩子在一定的距离以外钓起竖立的矿泉水瓶(去掉瓶盖的空矿泉水瓶),在一定时间内钓得越多越好。
5、连连看:取十张扑克牌,需包含五对相同数字的牌,牌面反面朝上依次排列。规定孩子每次只能翻看一张牌,记住数字后还原为反面朝上的状态,直到能准确配对两张数字相同的扑克方可撤下。
其实人类的视觉天生就是不稳定的,所以婴幼儿会喜欢看移动的窗外景物,任何跳动的东西比安静的东西更能引起孩子的注意。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视觉会逐渐稳定下来,但因为环境不良或爬行不足的孩子,视觉仍不稳定。
Ⅱ 《感统失调》-要想调整孩子感统失调父母可以这样做(三)
前面两篇文章,我们谈到了感统失调的孩子的一些特征,同时,也细致的分析了造成感统失调的原因。
其实越来越多的孩子感统失调,和自然环境逐年缺失,孩子接触自然环境的时间较少,生活区域有限,也有一定的关系。现在一般的家庭都住在楼房里,本身孩子的身体活动就会受到太多限制。还有就是家人对孩子的过度关注,让孩子本该拥有的技能得不到锻炼。其实每个孩子都或多或少存在感统失调的问题,发现这些问题我们也不用过度担心。有些失调问题我们在家里就可以帮助孩子进行简单的训练。那么,要想调整孩子感统失调,父母在家里陪伴孩子时需要怎么做 呢?
我下面提到的一些训练方法和训练器材都是在家里中比较容易做到的。
早发塌举喊现早干预
感统失调可调整年龄为3-12岁,一般如果超过12岁再进行感统训练就没有什么效果了,而最佳的训练年龄为3-6岁,所以父母或者孩子的主要带养人,如果一旦发现孩子有比较明显的失调特征,比如身体平衡能力不佳,走路经常摔倒、喜欢推人咬人、情绪波动较大,经常哭闹不止,一定要引起重视。
触觉失调的调整方法
如果发现孩子有触觉失调的特征,父母需要多抽时间陪伴孩子,同时可以增加触觉刺激,比如尽可能多的拥抱孩子,拥抱孩子时可以稍稍比正常的拥抱用力一些,当然也要以孩子可以接受的力度为主,不要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增加亲子游戏时间,和孩子玩人挤人的游戏,或者让孩子占在墙角,成人用大龙球挤压,力度以孩子舒服为主;用大小触觉答棚球对孩子进行全身按摩;给孩子创造玩水、玩沙、玩土的机会,让孩子有机会接触不同触感的物品。
平衡能力失调的调整办法
如果发现孩子平跟能力不佳(前庭失调),家长可以在家里安置简单的秋千,每天坚持带领孩子做荡秋千的游戏;带领孩子进行爬行练习,有的孩子已经大了可能会拒绝爬行或者敷衍了事,家长可以想办法引导孩子用游戏的方式进行爬行;可以让孩子通过练习骑平衡车(也叫滑步车)来锻炼平衡能力。
身体感受能力(本体失调)的调整办法
如果发现孩子感受自己身体的能力比较弱。可以多带领孩子玩蹦床的游戏,孩子在不断跳跃的过程中,可以慢慢锻炼感受自己身体的能力;父母也可以团野带领孩子多玩爬楼梯的游戏;适当的给孩子分配一些简单的家务劳动,如帮助家里擦桌子,帮家人分餐。
生命觉比较弱的调整办法
父母要改掉追着喂饭喂水的习惯,让孩子逐渐学会独立进餐和独立饮水,顺应孩子发展规律。让孩子有机会体验饥饿感和饥渴感,只有孩子能够明确感受到自己身体的需要,孩子的的生命觉才会发现的越来越好。刚开始锻炼自主进餐可能比较难,但是只要几天,孩子会自然而然学会独立进餐。
说了这么多感统失调的调整办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最后愿每一位孩子都能健康成长,如花一样绽放。
Ⅲ 感统失调的孩子怎么训练治疗有哪些办法
名师感统训练课程(0-12岁)网络网盘资源下载:
链接: https://pan..com/s/1UpWOId255XVLWW7fWSxXSg
这里有免费的名师感统训练课程希望能帮助到您和您的宝宝。
感觉统合训练(SensoryIntegration,简称SI)是指脑对个体从视、听、触、嗅、前庭等不同。感觉通路输入的感觉信息进行选择、解释、联系和统一的神经心理过程,是个体进行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基础。
Ⅳ 治疗儿童感统失调的家庭训练法
1、多动,磨蹭拖拉,自制力弱,注意力缺陷,经常迷路,缺乏安全感;
2、学习障碍,分辨不出相似的图形或物品。常把数或字颠倒写,例如:把9写成6,把79写成97,把“朋友“写成“友朋”,左右常混淆,不会玩拼图游戏;
3、两三岁以后才会说话,有口吃或口齿不清的现象。有重听或语音分辨不清的现象。
4、经常碰撞淤血或碰伤;拿东西时,容易失手掉落,动作笨拙,不会自己穿衣服、扣扣子、系鞋带、拿筷子、写字或绘画,比同年龄的孩子慢很多。
5、个性孤僻、不合群,在团体中很难交到朋友。个性顽固,容易冲动与人争吵;攻击性强,经常欺负别人。
以上孩子遇到的问题,是感觉统合失调导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