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研究方法 > 法条分析题的方法

法条分析题的方法

发布时间:2022-04-26 07:07:15

⑴ 法律考试中,如何做 法条解释 题

法律考试中,对于法律条款解释题进行的解释为非正式解释,通常也叫学理解释,一般是指由学者或其他个人及组织对法律规定所作的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解释。

解释的尺度只能作字面解释,即严格按照法律条文字面的通常含义解释法律,既不缩小,也不扩大。

解释方法:1、文理解释:文理解释又称语法解释或文义解释,即依照文法规则分析法律的语法结构、文字排列和标点符号等,以便准确理解法律条文的基本含义。这种解释要防止脱离法律的精神实质而断章取义或陷于形式主义。2、逻辑解释:逻辑解释是运用逻辑的方法,分析法律规范的结构内容、适用范围和概念之间的联系,以求对法律规范的含义作出确定的解释。3、系统解释:系统解释是从某一法律规范与其他法律规范的联系,以及它在整个法律体系或某一法律部门中的地位与作用,同时联系其他规范来说明规范的内容和含义。4、论理解释:论理解释又称目的解释,是指按照立法精神,根据具体案件,从逻辑上进行解释,即从现阶段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以合理的目的进行的解释。(4)历史解释,是根据制定法律时的历史背景以及刑法发展的源流,阐明法律条文真实含义的解释方法。

⑵ 法条分析题怎么做考研用的

法条分析题有专门的参考书目。

1、人大法硕绿皮书有一本法条分析题解析,法本法硕和法律硕士都可以参考使用。里面的例题既有历年真题解析,也有自己出的模拟。
2、法条分析题最重要的对法条的解析,前提是对法条比较熟悉。
3、一般法条分析题既要考法条某个名词的释义,又要考辨析和应用,所以答题也应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4、对法条的背诵记忆是必不可少的,需全面复习考点中的所有法条。

⑶ 法条到底要怎么看才是最有效率的方法呢是查字典式还是地毯全面阅读式呢

法硕考试不需要特意看法条,只要把考点解析上的内容复习到位就可以,当对某个知识点有疑问的时候可以查看一下法条原文,了解法条原意,有利于理解。
法条分析题,其实本质上是考察对法律概念的理解,要根据设问的类型答题,是什么就答什么,无须过于细致地分析,不要脱离法条,法条本身会告诉你很多有关答案的内容。要求考生分析法条背后的理论知识,而不是就法条论法条,因此,考生若对法条掌握较为完整,则应当集中展现理论知识。

⑷ 紧急求助:关于法硕答题的方法

1.选择题

选择题是客观题,是相对比较容易得分的题型,尤其是单项选择题。考生在备考的初期和中期,要以掌握选择题知识点为目标,力图通过初期和中期的复习,将选择题的大部分知识点牢固掌握,而不要把选择题知识点拖到最后背诵阶段。背诵阶段主力攻克的是主观题,而不是客观题。考生在回答选择题时,首先要将题干审好,一定要审好题目再答题。正常情况下,选择题会顺向要求考生选择正确选项,但有时也会要求考生选出不正确的选项,比如题干的表述是“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此时如果选出正确的答案,就前功尽弃。所以考试时审题很关键,一定要静下心来,先把题目看清,再做出选择。选择题的常见解题技巧有:
(1)直选法,即根据题干信息,基于已学的知识进行判断,直接得出结论,选出答案。这是最基本的选择题的答题方法。
(2)排除法,首先排除选项本身有知识性错误的选项,其次排除与题干不相符的选项。
例1(刑法学)近年,我国司法机关展开“猎狐行动”,追捕潜逃海外的犯罪嫌疑人回国接受刑事审判,此举是为了实现刑法的( )
A.规制机能B.保障机能C.保护机能D.补偿机能
本题中,刑法的机能只有三种:规制机能、保障机能和保护机能,没有补偿机能,所以首先将D选项排除。
(3)对比法,即将四个选项进行对比。单选题中,正确选项与其他三个选项是不相容的,通过分析四个选项中的相互关系,可以选出正确答案。
例2(刑法):我国1997年《刑法》关于溯及力的规定采取的是( )
A.从旧原则 B.从新原则 C.从新兼从轻原则 D.从旧兼从轻原则
本题四个选项中,从旧原则和从新原则是相互排斥的,在选择时首先明确是从旧还是从新。一般情况下,法律都是没有溯及力的,也就是采用从旧原则。因此BC项肯定不选。刑法比其他法律特殊的地方在于对当事人有利的事后法,法律允许适用,因此不是单纯的从旧原则,而是从旧兼从轻原则,因此选D。
2.简答题
简答题是法学方向和非法学方向都会考查的题型,简答题的知识点相对比较简单,而且经常考查重要知识点,考查冷僻知识点的时候很少。2018年法律硕士题型改革后,非法学和法学的简答题都是每道简答题的分值都是10分。
简答题在回答时,不需要过分展开。只要将涉及到的知识点的要点答上,然后对每个要点进行一句话的展开即可。对于比较两个法律概念的题目,首先回答所比较的概念本身,然后再回答二者之间的具体区别。简答题每个知识点展开一点即可,但是也无需过度展开,不要答成论述题。
从考查内容来看,刑法学的两道简答题,总则一道,分则一道。分则的考查中,经常考查重点罪名的构成要件。民法学的两道简答题,比较容易考到的是物权、总则、继承和侵权。近年来,民法学开始注重对知识产权部分的考查,在简答题中开始出现知识产权,考生要引起重视。法理学每一章都可以出简答题,往往考查某一概念和特征、作用、种类,或者某两组概念的区别。宪法学也是每一章都可以出简答题,也是注重对基本概念、原理的考查。法制史的简答题,基本上都考近代史,在2018年备考时,将近年考过的近代史的内容排除,重点背诵没有考过的近代史可以考查简答题的知识点。
3.法条分析题
法条分析题只出现在非法学方向的基础课中。法条分析题主要考查考生对于重要法条的理解。刑法和民法各有一道法条分析题,每道题10分。
法条分析题一般设置2-3个问题,问题通常包括某个制度的含义、某个罪的罪状、构成特征以及条文中重要的、需要进一步阐述的关键词语等等。我们在回答法条分析题时,如果《考试分析》有明确阐述的,按照《考试分析》的表述回答。如果《考试分析》没有表述,但是有相应的司法解释的,按照司法解释的规定答。如果想在法条分析题中拿到高分的话,需要对重要法条、司法解释有一定了解。回答法条分析题,采用简单回答、直接回答的方法即可,不需要过度展开。如果是对法条中某个词语的解释,使用简练的语言进行文义解释即可,不需要进行过多的引申。
4.案例分析题
案例分析题存在于基础课中,综合课没有。刑法学和民法学各有一道案例分析题,非法学方向的案例分析题分值是15分,法学方向的案例分析题分值是20分。从分值可以看出,案例分析题是非常重要的题型,对于考试能否得高分具有很大的影响。案例分析题考查的是理解和运用法律规范的能力,要求考生运用学到的法学理论和法律规定解决具体的法律问题。相对来说,法硕考试的案例分析题不是太难,考查的知识点也比较基本,考生只要认真研读题目,基础知识牢固,就可以拿到高分。
在回答案例分析题时,首先要认真阅读案例。审题是做题的前提,题没审好,关键条件没有看出来,那么回答的时候肯定会丢三落四,顾此失彼。所以审题很重要,一定要把题审好,对症下药。第二步就是在审题的基础上明白整个案例的意思,在脑中搜索与案例相关的法律规定,将案例事实与法律规定结合起来。最后,在脑中整理好答题思路,然后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答题时一般先表明观点,开门见山的回答题目中的问题,如何先写“某某构成**罪”,然后再对该回答进行展开,写明法律是如何规定的,与本题案例是如何结合的,这些都要写到。
法硕考试涉及的案例分析题都比较基本,法学方向相对难一些,但是只要认真审题,基础知识掌握的牢固,是可以拿到高分的。
5.分析题
分析题是综合课的题型,法理学、宪法学和法制史都有分析题,非法学综合课分析题分值每题均为10分。法律硕士法学的分数线分值15题分,但法制史的材料是20分。
法理学的分析题一般是给出一段材料,然后在材料后设置3-4个问题,要求考生根据法理学理论对材料进行分析。法理学中分析题涉及的知识点很广泛,没有集中在某一章节,所以法理学分析题如果想拿高分的话,每个章节都要认真掌握,而且要建立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在回答法理学分析题的问题时,首先也是开门见山的回答材料中涉及到哪些知识点,然后再对这些知识点进行展开,最后将该知识点与材料进行结合。
宪法学的分析题考查范围相对较窄,主要集中在公民的基本权利、违宪审查制度、公民权利的保障等等,尤其是公民权利的保障。分析题经常给出一则侵犯公民权利的材料,要求分析公民具有哪些权利,材料中的行为又侵犯了哪些权利,对于该侵犯行为,应当如何给予纠正等等。在对宪法学的分析题进行备考时,首先要掌握材料中涉及到的权利,然后是重点掌握该权利受到侵犯后应当如何保障。
法制史的分析题一般是给出一段古文,然后根据古文回答2-3个问题。所以要求考生对于古文要有一定的了解,至少大致看懂题干中古文的意思,然后根据古文的意思辨别本题所考查的知识点。对于题干中的古文,不要求完全看懂,每个字都明白什么意思,只要能看懂大意,能对应上《考试分析》中涉及的知识点即可。然后运用《考试分析》上的表述来回答问题。
6.论述题
论述题是最能反映考生法学理论功底的题型,也是分值较高的题型。在非法学方向中,法理学和宪法学考查1道论述题,每题分值为15分,共计30分。在法学方向中,刑法学、民法学、法理学和宪法学都考查论述题,共四道试题,每题15分,合计60分。这说明法学方向的考生要重视对论述题的备考复习,对于理论性较强的知识点要给予重视,这些知识点容易考查论述题。
从近几年法理学的考查方向来看,论述题一般要求结合实际情况论述立法、司法、执法、法律监督、法与社会、法制和法治等方面的重大问题。一般来说,法理学的论述题所涉及的内容都比较复杂,可论述的角度也比较多,不会造成无话可说的情况。但是法理学的论述题想拿高分的话,只看《考试分析》是不够的,平时还需要多积累与法律相关的热点事件等,如此在结合实际时才有话可说,有实际可结合,论述题才不会显得太过于教条,不丰满。法理学的论述题一定要结合实际,不能只写理论。
宪法的论述题考查的内容也是比较抽象的重大理论问题或者是重要制度,例如违宪审查制度、选举制度等。在回答宪法学的论述题时,先将涉及到的概念写上,然后再进行详细论述。而且宪法的论述题也一定要结合实际,不能只写书上的观点。
刑法学的论述题一般涉及到重大的理论问题,比如犯罪构成、共同犯罪等等。在备考时,对于重大的理论问题,法学方向的考生要多看一些参考书,对重大理论问题进行深入理解,不能局限于《考试分析》,如此才有可能拿高分。
民法学与刑法学一样,论述题涉及的也是重大的理论问题,其中物权和债权的内容最为重要。一般来说,论述题答案的灵活性较大,考生可以结合各家观点对问题进行展开讨论,言之有理,且不偏离主流观点即可。

⑸ 求刑法法条分析题的答题方法和解题思路~

1、该法条是关于何种罪的规定;
2、此罪罪状属叙明罪状、空白罪状、还是委任罪状;
3、依据犯罪的构成要件分析该法条;
4、解释法条中涉及到的一些概念;
5、确定此罪的法定刑的类型,我国刑法中大部分是相对确定的法定刑。
总之,法条分析题实际上是原来那种考
分则各罪的构成特征的论述题,只要明确答题思路,依据以上步骤,该题的分还是好拿的。

⑹ 宪法法条分析题该怎么做啊

宪法法条分析题的答题方法(银河强化班整理笔记)

⑴两大思路:

第一条:1.理论上①普遍性:西方②特殊性:中国

2.实践上①普遍性:西方②特殊性:中国

第二条:将公民权利和国家权力(国家义务对应做答)

⑵必答话语:宪法以维护和保障公民权利为终极目的,以制约国家权力为手段。宪法之所以规范限制国家权力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公民的权利。宪法规定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的相互关系目的就在于保障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 ,保障公民享受公正司法审判的权利。此乃宪政 意义和价值所在。——上升到宪法规定这个问题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⑶例题分析

2008年:试分析下列宪法规范。

“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

答:1.解释关键词

① 国家:宪法意义上不存在抽象的国家,此处指国家机关,包括立法、行政、司法机关。

② 制度:法律、法规、政策及执行法律政策的执法司法机构的统一。

③ 建立:对于没有制度的创新、创立。

④ 健全:对已有制度的完善。

2.背后的公民权利基础——社会保障权

⑴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保障权包括退休人员的生活保障权和物质帮助权。

①退休人员的生活保障权:《宪法》第44条规定:“国家依照法律规定实行企业事业组织的职工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退休制度。退休人员的生活受到国家和社会的保障。”

②物质帮助权:《宪法》第4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⑵社会保障权的特征

①社会保障权利是公民的一项积极权利。

国家应采取积极的干预方式,为公民享有此项权利提供充分的物质条件,特别是应给予社会弱者以较大关注。因这种权利是公民获受于国家的利益,所以亦称做受益权。

②社会经济权利是一种复合概念

社会经济权利是由经济的自由权与经济社会生活的权利共同构成。

③社会经济权利的内容、范围及其保障随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发展而发展

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范围及其保障体系,而不同的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保障范围亦有所不同。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经济权利的内容呈现出不断扩大之趋势。

⑶相对应的国家义务

① 立法机关:立法机关应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制定有关社会保障健全权力的制度,为保障社会保障权利的建立提供法律基础。

② 行政机关:

A. 执法方面:制定与社会保障制度相关的行政法规、规章,贯彻与执行月社会保障制度相关的法规。

B. 发挥积极主动特权方面:积极制定政策,创造条件,保障此项权利的实施。

③司法机关:应当公正司法,切实解决保障有关公民社会保障权利的纠纷,为公民的社会保障权利提供司法保障。

3.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政治意义

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我国社会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实现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利益,维护人民群众的广大利益,保障国家的长治久安。(详可见真题书97)

4.宪法以维护和保障公民权利为终极目的,以制约国家权力为手段。宪法之所以规范限制国家权力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公民的权利。宪法规定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的相互关系目的就在于保障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 ,保障公民享受公正司法审判的权利。此乃宪政 意义和价值所在。——上升到宪法规定这个问题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宪法规定“……”要求国家践行“……”的国家义务,保障公民社会保障权以及人的其他权利及人的尊严和价值,这正是“……”宪政价值所在,也正是宪法将“……”纳入宪法规范的意义所在。

2007年,试分析下列宪法规范的含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分析:此题运用普特关系原理回答。

答:1.理论上:①平等权的主要内容②平等权的相对性

2.实践上:①我国宪法如何规定②立法平等or司法平等

⑺ 怎么分析刑法法条

回答刑法的法条分析题一般遵循以下5个步骤:
1、该法条是关于何种罪的规定;
2、此罪罪状属叙明罪状、空白罪状、还是委任罪状;
3、依据犯罪的构成要件分析该法条;
4、解释法条中涉及到的一些概念;
5、确定此罪的法定刑的类型,我国刑法中大部分是相对确定的法定刑。

1.《刑法》第270条第l款、第3款规定,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2年以上5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本条罪,告诉的才处理。
答案(1)本条是关于侵占罪的法律规定。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或者将他人的遗忘物、埋藏物非法占为已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或拒不交出的行为,第一款仅规定了侵占罪的一种情况。
(2)侵占罪的构成特征表现在:第一,侵犯的客体为公私财产所有权。侵占罪的对象既包括私人所有财物,也包括公共财物。第二,客观方面表现为非法占有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行为。所谓“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是指基于他人的委托代为保管的财物或者根据事实上的管理而被认为是合法持有的财物。侵占行为是以非暴力手段将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已有的行为,其社会危害程度一般较轻,因此,只有侵占的财物数额较大,才构成犯罪。侵占罪的犯罪对象限于行为人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不是行为人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不能成为侵占罪的对象。所谓“拒不退还”,是指行为人将财物非法占有后,当财物所有人发现并要求其退还时,仍不退还。第三,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第四,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并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3)犯本罪,告诉的才处理,是指该罪的被害人不提起诉讼的,司法机关不主动对侵占罪的行为人进行追究,即“不告不理” 。
(4)侵占罪的法定刑有两档,即:数额较大的,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2年以上5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刑法第266条规定: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1)请用犯罪构成理论分析该条确认的犯罪构成。
(2)该条中“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的含义是什么?
(3)该条中“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的含义是什么?
(4)假如甲诈骗数额特别巨大,法官却判处甲八年有期徒刑,作出这种判决的依据可能是什么?
答案
(1)①犯罪客体是公私财产的所有权;②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了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骗取数额较大财物的行为;③犯罪主体为已满16周岁具有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人;④犯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并且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2)①判处主刑的同时,必须并处罚金;②也可不判处主刑,单处罚金
(3)指刑法如果已将某些诈骗行为另外规定为特别诈骗罪,如合同诈骗罪、金融诈骗犯罪等,在本条与这些特别条款竞合时,特别条款优先适用,排斥本条适用。
(4)①甲具有法定的减轻处罚情节;②甲虽不具有法定的减轻处罚情节,但根据案件特殊情况,需要在法定最低刑以下判处刑罚,但需报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3.《刑法》第239条规定:
“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的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
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致使被绑架人死亡或者杀害被绑架人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以勒索财物为目的偷盗婴幼儿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试分析该条法律规定。
答案:本条是关于绑架罪罪状和法定刑的规定。绑架罪的罪状是叙明罪状。绑架罪,是指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或者以勒索财物为目的偷盗婴幼儿的行为。绑架罪的构成特征:
(1)侵犯客体是简单客体,为他人的人身权利。
(2)客观方面表现为绑架他人或者偷盗婴幼儿的行为。所谓绑架,是指用暴力、
胁迫、麻醉或者其他强制性手段将他人劫持,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偷盗婴幼儿,是指采取不为婴幼儿父母、监护人、保姆等看护人知晓的秘密方式偷盗不满1周岁的婴儿或者1周岁以上6周岁以下的幼儿的行为。
(3)犯罪主体是自然人。单位不能成为该罪的犯罪主体。
(4)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具有特定的犯罪目的,即以勒索财物或者劫持他人作为人质为目的。
绑架罪的法定量刑幅度有两个。
基本犯的量刑幅度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此时为相对确定的法定刑。加重构成的量刑幅度为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此时为绝对确定的法定刑。绑架罪的财产刑的适用方式都是并处。
致使被绑架人死亡,是指过失致被绑架人死亡或者致被绑架人自杀。杀害被绑架人,是指故意杀死被绑架人。犯绑架罪而故意杀死被绑架人的特殊构成中,行为人的行为除具有绑架罪的基本犯罪构成外,还具备故意杀人罪的基本犯罪构成的全部构成要件,所以这一绑架罪的特殊犯罪构成,属于一个犯罪的犯罪构成包容其他犯罪之犯罪构成的情形。

⑻ 刑法法条怎么分析

你好,刑法的法条一般分为总则和分则,总则部分主要规定的是关于刑法的基本原则和推理,分则部分法条则对各类刑事犯罪进行了归类,并作出相应的处置规定。

⑼ 法硕考研有什么考试题型解析及解答技巧吗

(一)法硕非法学专业基础课试卷:满分150分,刑法与民法各占75分。

(二)法硕非法学专业综合课试卷:满分150分,法理约60分,宪法约50分,中国法制史约40分。

(三)法硕非法学答题技巧

阅读全文

与法条分析题的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csgo连入专属服务器失败解决方法 浏览:933
溶液酸碱性计算方法 浏览:201
战马贴膜的正确方法 浏览:168
复印机安装与操作方法 浏览:17
概率中的个数计算方法 浏览:823
金帅洗衣机使用方法 浏览:648
怎么选择桩的施工方法 浏览:582
联想笔记本限速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478
怎样快速止牙痛土方法 浏览:51
子宫肌层2mm治疗方法 浏览:792
波纹排水管安装方法 浏览:253
华为网络密码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1005
含羞草如何种植方法 浏览:354
小米note微信视频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849
在家制作红枣糕的简单方法 浏览:420
圆锥推力机轴承怎么安装方法 浏览:359
现代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的研究 浏览:34
铅iso检测方法 浏览:190
羊转窝疯治疗方法 浏览:469
美甲锡箔纸的使用方法 浏览: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