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练习网球底线正手平击球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准备姿势 面对球网,双脚自然分开与肩同宽,双膝微屈身体略向前倾,重心落在双脚的前脚掌上,两眼注视前方。
后摆引拍
转动双脚,左脚向右前方上步,右脚向右转90度与底线平行,同时转肩转髋带动右手向后摆动引拍.
击球动作(前挥击球)
从后摆进而向前挥动时紧握球拍,手腕后伸、固定,用力登脚,转动身体和挥拍,正拍的击球点在身体的右侧前方不超过腰的高度。
随挥跟进动作
挥拍沿着球飞行的方向前送,挥拍动作在左肩上方结束,拍头指向上方高出头部。
② 网球中的正手击球很重要,普通人应该如何开始训练
正手击球是网球最基本的击球方法。也是大多数运动员得分取胜的主要手段。我们将正手击球分解成6个步骤来帮助你建立一个完美的正手击球!本期内容:正手击球6步1.握住球拍无论你是在东方,西方还是其他任何一个握法,都要注意一个握法的小细节。五指并拢拍拍手,会有很大的紧张感,击打动作会比较僵硬。
简单的练习鉴于以上两点,可以尝试下面的小练习。两臂中间夹着一个健身球,两臂由球连接,使两臂同步运动。在这种情况下,练习者只能通过身体的旋转来向后驱动球拍。避免正手铅球常见的失误,即铅球完成后身体仍然对着网,依靠手臂大幅度后撤而不转身。有了健身球的拦网,就不能只靠手臂来挥球,这样手臂就能同步,转肩就能轻松击球。而且小臂向前伸展夹住球,球拍与身体保持适当的距离,保证打在前面的球上。
③ 试述正手底线抽球技术的动作构成及其动作要领
动作要点
①握拍法东方式正拍握拍法或东西方混合握拍法。
②准备姿势正确的底线正拍击球总是提前进入准备状态。因为正手击球需要较长的挥拍动作。准备时,面对球网,两脚分开与肩同宽,身体前倾,双膝微屈,重心落 在前脚掌上,右手握拍,左手轻托拍颈,拍面垂直地面并指向对方,注意力集中准备迎击来球。
③后摆动作当发现对方击球朝正拍来时,就开始。后拉拍,转髓的同时转动双肩,带动拍子向后引,成引、 做后摆动作;或直接向后拉拍,肘关节弯曲并稍抬起(注 意手臂不要伸直),与此同时,左手向前伸出,以保持身体平衡。
④击球时的步法击球步法分为“关闭式”和“开放式” 两种。关闭式步法是在球拍做后摆动作的同时右脚向右转,约与底线平行,左脚向右斜前方做45度角迈出。“开放式”步法是在球拍向后引做后摆动作的同时,双脚基本与 底线平行,只是需要较多的转体动作相配合。这两种击球步法,它们击球前的重心都在右脚上,随着击球和动作的随挥,重心移向左脚。
⑤击球动作从拍子后摆进入向前挥动时,一定要向前迎击球,借助转髋和腰的快速短促扭转,利用离心力大 力摆动身体并立即挥出球拍。此时应紧握球拍固定手腕,肘关节微屈,击球点在轴心脚的侧前方。关闭式步法 击球点在左脚尖的前方;开放式步法击球点在右脚侧前方。
⑤随挥动作击球后随挥动作的去向意味着球的去向。击球后,球拍沿着球飞行的方向继续向上挥动,肘关节向前上方跟进前伸,转体动作也由后摆时的侧身对网 转向正面对网,拍子随挥至左肩上方结束,动作放松,同时马上还原到准备回击下一次来球的状态。
④ 我是大学生,网球初学者,为应付考试,如何制定一个提高底线击球技术的小训练计划
1.练习步骤
(1)根据底线正、反拍拍击的技术和步法要求,可先进行徒手或持拍挥拍练习,体会挥拍时向后拉拍,转肩及腰部扭转和重心交换等动作要领。
(2)挥拍时可先进行单个动作的分解练习。例如:准备动作是"1";转着向后引拍,向侧前方跨步是"2";腰部扭转,向前挥拍是"3";脚步跟上,动作还原是"4"。然后再进行连贯动作的挥拍,直至动力定型。
(3)在原地练习挥拍的基础上,结合步法作挥拍练习,体会步法与手法的协同配合。
(4)对球进行底线正、反拍击球练习,此练习方法对初学者来说效率高,效果好,能很好地体会动作和球感。
(5)由教练送多球,进行单个动作的击球练习。
2.底线对练方法
(1)底线正、反拍对打斜、直线练习。
(2)底线正、反拍一点打两点练习。先固定线路,逐渐加大难度到不定点线路。
(3)两条斜线对两条直线的练习。亦称"8"字线路先固定线路然后到不固定线路。
(4)斜线与直线的交叉练习。亦称"N"字线路。
(5)底线进攻与防守的练习。
(6)反拍对打,侧身正拍攻球练习。
(7)三分之二场地正拍抽击球打一点或打两点练习
(8)底线单线定点对练加多球扑球练习,以提高击球次数及训练强度。
(9)底线单线或综合练习加变线,以提高实战能力。
(10)网前两人截击,底线一人正、反拍定点或不定点破网练习,以缩短回击球时间,增加练习的密度和难度。
(11)网前一人截击,底线破网定点斜线或直线练习。
(12)网前一人截击控制球,底线的运动员跑动破网,提高跑动中破网能力。
(13)网前综合截击,底线综合破网加变线破网,提高实际破网能力。
3.注意事项
(1)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循序渐进的原则,先慢打再快打,先轻后重,先稳再凶,由浅入深,逐步掌握。
(2)要特别注意多在跑动中练习击球,要死线活打结合实战。
(3)握拍要正确,提前准备,注意力集中,眼不离球。
(4)触球时手腕要坚固,击球动作简单化,击球时重心要稳,击球后球拍跟进动作要完整和柔和。
4.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1)正拍抽击球
①击球点太靠后,造成击球困难。
纠正方法 : A.反复强调正确的击球位置。 B.练习者原地站立,在正确的击球位置自抛球或由专人抛球反复练习击球动作。
②球拍拉拍时肘关节领先,造成击球时手腕小臂紧固困难,击球无力。
纠正方法 : A.练习者肘关节固定,用非持拍手推拍完成后引拉拍动作。 B.一人站于练习者身后,用手抵挡练习者肘部。 C.强调练习者用拍头后摆,而不是用手臂后摆球拍。
③球拍后摆拉拍过大。
纠正方法 : A.练习者从预备姿势开始,以右脚为轴原地向持拍侧转体至身体侧对球场,不要求后摆球拍。 B.在练习者身后设障碍物,限制球拍的过大后摆。
④击球时,拍面固定不住,使球得不到前进的力量。
纠正方法 : A. 要求练习者击球瞬间停住球拍,然后随球挥拍至结束。 B. 要求练习者每次击球后,检查拍面是否基本垂直于地面。 C. 要求练习者抽接近于挑高球的正手抽,同时感觉拍面是打开的。
⑤击球后球拍随挥不够,有弹击球的感觉。
纠正方法 : A.反复模仿随挥动作。 B. 要求练习者击球后,球拍运动到左肩处结束。
⑥击球时步法不协调。
纠正方法 : A. 练习者反复做自己抛出球后,积极移动,在正确 的击球位置停住,并检查位置是否正确。 B. 练习者反复进行小步幅,快频率接近来球的练习。
⑦击球后左手交叉于体前。
纠正方法 : A. 练习时,要求练习者左手在身体前面,当球快到之际,左手指向球。 B. 要求练习者击球时注意以颈为轴,两肩转动。 C.也可在击球过程中,练习者将左手放在口袋里。
(2)反拍抽击球
①击球点过晚或太靠后,造成击球困难。
纠正方法 : A.练习者练习时,在击球瞬间停住检查出球点。 B.击球要及时引拍。
②后摆拉拍不充分或太慢。
纠正方法 : A.练习者做好预备姿势。一人向练习者反手连续 抛出几个球,练习者快速转动身体并向后引拍,尽可能避免球击着球拍。 B.练习者注意左手拉拍至左肩有肌肉紧张的感觉。要求每次都能做到这个程度。
③随挥摆动不充分。
纠正方法 : A.练习者侧身站立,球拍不后摆,反复练习击反手球。 B.练习者侧对铁丝网等障碍物一定距离站立(持拍 侧离网1.5米左右),一人抛球,练习者击球后,要求球拍触及钱丝网等障碍物。
④拉拍过程中球拍离身体太远。
纠正方法 : A.要求练习者拉拍结束时,拍柄触及身体。B.拉拍时,练习者持拍手的异侧手拉拍迫使球拍靠近身体。
⑤拉拍时转体不够。
纠正方法 : A.击出大角度球到练习者左侧,迫使练习者转体去追击来球。 B.练习者反复练习引拍转体动作。
(3)反拍削球动作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
①拉拍结束时球拍过低。
纠正方法 : A.练习时,要求练习者拉拍引好后,拍头高度高于反拍上旋击球的高度。 B.击球时拉拍要及时提前些。
②随挥程度不够。
纠正方法 : A.练习者反复模仿正确的击球后随挥动作。 B.在随挥结束的位置设置标志,练习者对网反复练习自抛自击。要求练习者击球后,球拍触及标志。
⑤ 网球正手击球有什么技巧
首先是
“准备”
是击球的基础
然后是
“引拍”
要尽量简洁
不要僵硬
第三是
“击球”
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第四是
“随挥”
不要可以去做多么帅的随挥
要靠惯性自然完成
最后还要加一个
“还原”
它是你下一次进攻的前奏
准备姿势:降低重心,半屈膝,将重心放在前脚掌上,便于判断启动。判断是正手方向来球后,准备转体拉拍。
转体拉拍:利用转体,转肩并把球拍往后拉出,这个动作完成的标志,可以以你越过左肩去看来球为好。
击球:击球点是球拍接触球的空间位置(不是指球拍上的甜点)。正手击球点在身体右前方,高度在腰部左右为理想。
挥拍和随挥:当球拍接触球后,让挥拍的惯性带着球拍继续运动,向击球方向送出至不能再伸展,放松右手随惯性绕回球拍至左肩上方。
参考资料:http://www.dono.com.cn/teach.htm
⑥ 网球正手底线抽球的要领有哪些
转生引拍到位(一般身体垂直于网带),切记不要手张太开,或太窄,拍面垂直于地面,拍柄垂直于网带(指向来球方向),先转体带动球拍转动(不要只是用手来打球),身体转到面对球网,在身体前方20cm左右的位置击球,击球后迅速收前臂并伴随转体,将身体转到再次垂直于网带,也就是转体180°,将球拍收到自己的左肩部位(以右手为准),这样就完成一次底线击球,在这些当中,最主要的是转体,引拍,和击球点,其中最主要的是转体,这个是力量的最主要来源,千万不能只用手臂来打网球
⑦ 简述网球底线正手抽击上旋球的技术动作要领
首先是准备动作
底线击球的准备:双手自然持拍门于体前,非持拍手以拇指、食指、中指辅助持拍,这样能减轻持拍手的负担,对击反手球时的换握也很有帮助;两脚分开与肩同宽或略宽于肩,稍呈内八字,重心落在前脚掌上;膝关节微弯顾并稍内收,保持弹性(便于起动、变向);上体自然前倾,含胸、收肩,保持一种比较戒备但又很放松的状态,随时准备起动、出击。有一点需要注意,准备击球时双手切匆紧紧抓住拍柄,只要保持球拍不脱手就足够了。另外,在网球底线击球的准备姿势上的任何准备都不应单单只是摆个静止的姿势,如果不能够将此姿势融入到动态的、积极的步法移动及脚步调整当中去,那么这个姿势摆得再好也将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其次是引拍动作要领,主要包括6点。
在准备动作基础上,与持拍手相异一侧的脚向来球方向迈进半步至一步,并将重心移至持拍手相同一侧的脚上,同时向后转体带动手臂后摆球拍。
1.后摆幅度:一般来说,若身体侧对球网站立且双臂自然侧平举成180度,那么后摆时持拍手最好不要摆过这个限度。后摆幅度过大会延误前挥击球的时机,球员在不妨碍前挥发力的基础上应尽可能地缩小后摆幅度以节省来回挥动球拍所耗费的时间及体力,力争用最经济的动作击出最富成效的球。
2.后摆高度:比较理想的高度是持拍手与腰、髋部同高,拍头略高于手并与手保持协调一体,二者在后摆过程中皆不要有大的翻转和扭动,否则将直接影响出球的稳定性。
3.后摆的时机和速度:几乎每个网球选手都曾遇到过来不及击球的情况,究其原因,除了与球员的预测及判断能力、奔跑能力、技术掌握的熟练程度有关外,后摆时机和快慢的掌握更是症结的核心。初学网球的朋友请记住下面这样一条虽不严密但却百分之百行得通的“公式”:早做后摆,快做后摆----充足的准备----从容的击球
4.后摆时的拍面:自然向地面倾斜,具体角度视各人习惯而定。
5.后摆弧线:从准备动作到后摆球拍,持拍手应带动球拍由高至低画一个圆滑的弧线,在此期间手腕不要僵硬地禁锢在一个角度上,小臂放松以带动手腕、拍头顺应此弧线做轻微的弧形摆动。
6.“转体”是影响发力效果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包括转肩及转髋两部分,手臂做弧形的后摆必须是在转体的带动和配合之下,肩与髋中有一个部位没有转过来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转体,都不利于发力动作的协调,甚至会给发力制造障碍。肘部动作与转体一样可以影响发力的效果,关系到整个击球动作的成败,而初学者恰恰是经常控制不好自己的肘部,总是从后摆球拍开始就让其随意活动。正确的做法是:肘部在后摆过程中时刻都要保持弯曲,保持弹性并收近腰部,绝不能直臂后摆或让肘部散离身体。身体转动半径的长短会直接影响到转体发力的速度及发力的效果,而肘部弯曲与否又对身体转动半径的长短起决定性作用,初学者对此应有足够的认识。
然后是挥拍击球要领,主要包括5点。
在后摆动作的基础上,重心由支撑脚移到前脚,同时蹬地、转体并带动手臂自下而上挥拍迎击来球。
1.“自下而上”:清楚地表现了由后摆至击中来球这一过程中,手及球拍所经过的自下而上的挥拍轨迹。从图中也不难发现:到达击球点之前拍头是低于击球点的,所以如此,关键在于“上旋”二字,我们的目的是要击中球的后下部,然后依靠自下而上向前上方挥拍的力量将球提拉呈上旋出手;另一个需注意的是:在此过程中,持拍手应带动球拍顺着后摆的弧线继续画弧,只不过由“由高至低”转为了“自下而上”,其间不应有脱节及生硬的停顿,特别是后摆转至前挥的“转折”之处,手腕与小臂都不应僵硬、死板地紧紧固定不动,应依然是顺应大弧线做轻微而有弹性的摆动,拍头也就伴有一个自然下落再上提的动作。
2.击球点的位置:击球点是击一切球的核心所在,球员的跑动、挥拍等一系列努力都是为这一点服务的,都是为了千方百计找好、找准击球点的位置并且在这最关键的一瞬间释放出所有的能量以与来球相抗衡。击上旋球最理想的击球点是在身体侧前方相当于腰部高或略低于腰部的位置上,此时重心已移至前脚,身体也应该已转向出球方向,在此位置和状态下击中球,人体的姿势比较舒展、视野非常开扩,最关键的还是加力过程在此正好达到了巅峰。
谈到击球点,许多初学者在击球时总有这样的情况,就是感觉击球点离身体太近,球像要撞到身上来似的。这种现象很大程度上是跑位方法不对所造成的。初学者常常有一种认识,即击球点就是击球者应全力以赴奔向前去的那一点,其实不然,其间应该有一段距离,这段距离留给了手臂和球拍。如果击球者预测的击球点比较远,需要奔跑数步才可击到球,那么击球者跑动的目的应是为击中球而取位、站位的点,是双脚最后要“占领”的位置,而不是球与拍相触的击球点。分清了其中的区别,在取位时把击球点“让”出来,击球点离身体太近的现象就会得以改观,也不会感觉球要迎面撞到身上来了。
3.到达击球点时的拍面:击上旋球时,拍面在击球点的位置上是稍向地面倾斜的,如果拍面打开上仰则击出的球可想而知要往天上飞,但若关得太厉害则容易下网,合适的角度需击球者自己去体会和掌握。这里还要注意的是,到达击球点时球拍整体与整个手臂不应成一条直线,而应保持一个近垂直的角度,这样就确保了球拍与球能够在一个打开得最充分的平面上做最充分的接触。
4.介绍后摆时提到过肘部弯曲的问题,前挥击球时肘部仍要保持弯曲、角度牢固并收近身体,其目的也同样是为了缩短身体转动的半径以便于发力。另外,直臂前挥击球还将对肘关节的安全构成威胁,易诱发网球肘等劳损性伤病。初学者可以分别试一下两种不同的感觉:(1)直臂挥拍击球;(2)屈肘并把肘收近身体挥拍击球。哪一种比较易于发力且不感觉肘部吃力呢?
5.击球的力量源于身体而非手臂,这是网球初学者常常会产生误会的一个问题。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打球是否有劲儿主要靠胳膊,仿佛只有具备一双强壮的臂膀才可以击出重磅的球。其实这是很失偏颇的。实际情况中,手臂的力量随然重要,但它的主要作用在于控制球拍、对抗来球、协调发力动作而非真正地去发力。由后摆球拍转至前挥击球,在这一过程中屈膝、蹬地和来回转体所产生的身体惯性才是发力的根本,手臂仅仅是在此惯性的带动下去完成控制球拍走向的任务并保证球拍不乱晃。以后我们还会多次提到这个问题,初学者最终也一定要学会用惯性和速度而不是靠肌肉的绝对紧张或手臂的甩动去加力、去击球,否则打网球将是一件极费力的苦差事,受伤也必定在所难免。
接下来是随挥动作要领技巧,主要包括3个方面。
“随挥”即随球挥动球拍。到达击球点之后,虽然球与拍面的接触已经完成,但这并不意昧着整个击球过程的结束,转体及自下而上前挥球拍所形成的惯性仍然存在,随挥就是要顺应此惯性并且利用此惯性引导手臂及球拍沿出球方向继续送出,最后在其势末收住球拍、结束击球。尽可能地多送球一程可对出手后的球起到“保护”的作用,可令球飞行得更加平稳,更加听话。
1..随挥的高度和幅度:随挥结束时持拍手应与其异侧的耳朵差不多高,并且身体也应已完全面向出球方向。初学者常常觉得这个高度和幅度比较夸张,也比较费力,其实,若每一次击球都能够尽力达到此标准的话,很快你就会发现自己发力的能力比原来增强了。因为如果不大面积转肩、转髋的话,随挥是很难达到此幅度的,而转肩和转髋正是转体发力的根本,这是“由表及里”的效应。初学者可以在随挥时有意令持拍手触到自己的耳朵,久而久之就能找着随挥的感觉了。
2.随挥时后脚勿着急向出球方句迈进,否则会破坏身体的平衡,导致发力失败。
非持拍手在挥拍过程中应起到掌握身体平衡的作用,包括随挥时接住末势的球拍,不要总是令其紧吊在体侧。在这里,我们还要谈一下击落地球时如何控制出球方向,因为它与非持拍手有很大的关系。充分发挥非持拍手的作用是正手击球控制出球方向最简单易行的方法。如果想打斜线的话,从后摆开始至到达击球点后“送球一程”,非持拍手绝不要随便摆动或吊放在休侧,而应是始终牢牢地指向你所希望打的那条斜线,转体的惯性再大也不要动摇。直线也是如此。如果随挥的时候你的非持拍手还在与那条直线遥相应呼,那么你绝少有可能打出一条令人失望的线路。本质的问题在于非持拍手不仅可以帮助击球者掌握平衡和更顺利地转体发力,同时也可以限制击球时转体的幅度,而对初学者来说,出球的大方向恰好是由转体的角度决定的。如此,反手的出球方向也要由转体角度来控制,打直线时,身体转到面向这条直线时就该“制动”了;打斜线时,身体加大转动幅度直到面向这条斜线为止,单双手握拍皆然。还需要强调的是,持拍手前挥送球的目的性也要为初学者所注意,想往什么地方打球,拍面就要往这个方向送,整个人的走向也要朝着这个地方跟进。上述几方面都能贯彻好的话,控制出球方向应该是不成问题的。
3.“眼跟球走”:细心的朋友可以发现,打球时击球者的目光应该没有一刻离开过飞行当中的球,球出手后也是如此,包括盯牢击球点那一瞬间。初学者经常会遇到挥拍击球却没击到球的尴尬情况,如果能试着“眼跟球走”,不让球有一刻逃离自己的视线,那么这种情况发生的概率就会明显下降,因为在“盯球”的过程中你的注意力集中到球上了,而初学者往往意识不到应该这样做。
击球过程其实就是加大惯性、爆发惯性、再顺应惯性的过程,击球点是力的爆发点。除到达击球点一瞬间需握紧球拍并保持手腕、肘的固定与强劲外,击球者一定还要注意加力的渐进性,也就是说肌肉的放松与发力都应有弹性和清晰的节奏,手臂不能时时都处在紧张僵硬的状态之下,否则是难以获得足够的挥拍速度和力量去击球的,因为力量都内耗在与本体肌肉相抗衡上了,这是极大的浪费。请记住:任何紧张、痉挛性的或是离心性的动作都将对发力产生相反的作用。
随挥动作结束后,击球者所要做的下一件事是尽快回到底线中点或所判断到的有利于准备下一次击球的位置上,下一次击球准备的开始就意味着上一次击球已经完整地结束了,整个击球动作应力求做得流畅、自如、大方、完整。
最后说说正手击上旋球握拍要领
根据不同的习惯,正手击上旋球时采取东方式正手或西方式挥拍法,需要指出的是:击正手上旋球中适合采取大陆式握拍,此种握拍法在击球过程中,特别是在到达击球点的一瞬间为了使拍面能保持稍关(稍向地面倾斜)而击球者必须有一个压肩和旋腕的动作,经常做这个动作对了腕、肘、肩等关节是有损害的。为避免劳损性受伤,网球初学者从开始就尽量不要选择这种既不舒服又不安全的握拍方式。
在网球场上,任何击球动作几乎都可由准备、后摆球拍、前挥击球及随挥这几个环节组成,每个环节完成得越到位,环节间接续得越连贯、周密,击球的效果也就会越好。
⑧ 网球底线正反手击球的技术要点
双手反拍击球技术使反手击球在网球比赛中由防御性手段演变为进攻性手段。从而极大的增强了网球底线技术的进攻能力。使底线全攻型选手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水平。
反手动作
握拍:双手半西方式握拍。左手主导挥拍动作。
拉拍:将肩膀向左转动并用双手将球拍往后拉出。 击球点:击球点是球拍接触球的空间位置(不是指球拍上的甜点)。反手击球点在身体左前方,高度在腰部以上肩膀以下。
挥拍:挥拍时将球拍从下往上,从后往前绕身体挥击。
随挥:当球拍接触球后,让挥拍的惯性带着球拍继续运动,直到球拍到达图片所时示位置。
站位:在拉拍时,将右脚向左前方踏出,形成这样的站姿。重心略微靠近前脚。注意保持平衡。
要领
手腕:与羽毛球乒乓球不同,网球中手腕基本固定不动,尤其在初学阶段。如土,手腕在击球瞬间保持这样的姿势。
手肘:手肘贴近腰部,避免手臂往外伸展。
眼睛:盯住球看。努力判断球的飞行轨迹。注意力集中在球上。
腿:仔细调整自己的位置。
练习一,近距离对打 双方站在底线后。以尽量慢的速度将球来回打起来。把球打到对方能舒服回击的位置。
目标:能够对打30个来回不失误。
练习二,近距离斜线对打 方式与练习一类似,但双方站在场地的对角线上,将球打给站在你斜对面的搭档。
目标:能够对打30个来回不失误。
练习三,近距离跑动对打 这个练习的难度会比前两个大,要作好准备。同样是以尽可能慢的速度击球。两人轮流给对方送球。送球方站在场地右角上,接球方站在他的对角,送球方将球打给接球方,接球方将球打还给送球方并跑向底线另一端。送球方将球打给接球方(打直线),接球方将球打还给送球方,并跑回起始位置。重复进行。接球方将在底线来回跑动,送球方站在原地不动。
目标:一方能跑动10个来回不失误。
阶段三:远距离对打
同样采用阶段二的三个练习,区别是现在不再使用小场地而是整片场地。现在你离球网更远了,并且要照顾更打范围的场地。难度自然大了许多。
要领
1.适当提高球的过网高度,使球落到底线与发球线之间的区域。
2.适当加快挥拍速度。如果你的做法正确,前两个阶段你的用力不应该超出自己极限的50%,也就是以很轻松的方式击球。而现在,由于场地变大,你需要使用更多的力把球打远。但要注意,我们的原则依然使把球打得尽量慢。并把球打到对方容易接到的位置。
3.注意力集中,你的注意力要始终集中再球上。
4.腿要动。不要站死在一个地方。准备击球时脚后跟稍微离地网球正拍击球
网球正拍击球指的是在本人握拍手同侧的地方对落地球的大方,他是网球基本技术中最常用的击球方法,是初学者最先学习的技术。正手击球的动作,从理论上讲,动作比较深长,击球有力,速度也快。而在比赛中正手击球的机会比较多,正手击球后,可使本人在场上的位置更有利。由于现代网球速度的加快,不少网球爱好者过多地担心反手球质量,因此经常采用偏近于反手的正手握拍法,结果在正手击球时使用了许多手腕动作,一致造成偏差和失误。下面以右手握拍者为例介绍正拍击球的动作要领。(以后介绍的各项基本技术均以右手为例)。
正拍击球的动作要领
1.准备姿势
面对球网,双脚向前自然分开与肩同宽,双膝微屈身体略向前倾,重心落在双脚的前脚掌上,右手握拍,左手轻托拍颈,双肘微屈,球拍舒适地放在身前,托面垂直于拍头指向对方,两眼注视对方来球,作好击球准备。
2.后摆引球
当判断来球需用正拍回击时,转动双脚,左脚跟抬起并向右倾前方上步,右脚向右转90度与底线平行,同时转肩转髋带动右手向后摆动引拍(此为关闭式步法,适用于初学者转体;另一为开放式步法,左脚不必上步,两脚平站但需要更多的向右转体动作),引拍时肘部弯曲、自然下垂,拍头低于膝盖,左手伸向前方,保持身体平衡,后摆引拍时身体重心移向右脚,左肩对着右侧的网柱,手腕固定,挥拍转动约180度拍头指向后挡网。
3.击球动作(前挥击球)
从后摆进而向前挥动时紧握球拍,手腕后伸、固定,用力登脚,转动身体和挥拍,正拍的击球点在身体的右侧前方不超过腰的高度,击球时的挥拍速度最快,球打在拍面的中心,击球挥拍时的拍头是自上而下的臂挥动使球稍带上旋球。
4.随挥跟进动作
球触拍后,使拍面平行于网的时间尽量长些,挥拍沿着球飞行的方向前送,重心前移落在左脚,身体也随着转向球网,挥拍动作在左肩上方结束,拍头指向上方高出头部。随挥跟进动作要比后摆动作大而充分,保证击球的稳定性,随挥跟进结束,立即恢复准备姿势,准备下一次击球。
几种不同的正拍击球方法
从球的旋转性能分类,有上旋球、下旋球、平击球、侧旋球(内侧球)等不同旋转的打发,网球的各种打发于旋转很有关系,下面介绍几种不同的正拍击球法:
1.上旋球
正拍上旋球是球拍自后下方向前上方挥动摩擦整个球体产生球由后下方朝前上方转动,故叫做上旋球。这种打法是在击球时,加大向上提拉挥动的幅度,使球产生较为急剧的上旋。上旋球的特点是飞行幅度高,下降快,落地弹起的反射角度较小,前冲力较大。打上旋球最大的(优点)是便于加力控制,是正拍击球中既能发力重大,又能控制进入场区减少失误的击球方法,由于是在快速跑动调整精确的击球点很难,而上旋球者有较大的把握性,其他击法容易失误,另外,正拍上旋球的飞行路线呈彩虹状,过网后有急剧下降的特点,可以打出短的斜线球,把对方拉出场外回击取得主动。上旋球还是破坏对方上网的有利武器。教低的上旋球落在对方上网人的脚下,使其难于还击。
2.下旋球
和上旋球相反方向的是下旋球,俗称"削球"。击球时,球拍稍向后倾斜,挥拍是由后上方至前下方打球的后下部产生下旋转,球是由前上方向后下方旋转并向前飘行,过网时很低,落地后弹起也很低并伴有回弹(走)现象,下旋球的落点容易控制,也可以打对方的深区,常用于随击上网,可以协调连贯地把随击与上网结合起来,利用球的飞行时间和深而准的落点冲至网前截击;也可以做为变换旋转和节奏的打法,扰乱对方的节奏,使之失误。
3.平击球
挥拍击球的路线向上较平缓,击球时拍面几乎垂直地面。击球的正后部,用同样的力量击球,平击球的球速最快,球落地后前冲力大,球的飞行路线较平直,但其准确性和控制力较差,因此这种击法在比赛中较少使用。
4.侧旋球
击球时球拍由后部向内侧平行挥动(也称"滑击"),使球产生由外向内的侧旋转,故称侧旋球。这种球飞行路线呈水平向外侧的弧线飞行,落地后向外跳,常用于正拍直线进攻。
在实践中,球的旋转常是混合性能的,球的旋转与来球的方向、力量,旋转速度和击球时的挥拍路线、触球时的拍面角度等因素有关。因此,要掌握正拍击球的不同旋转球方法,需要在平时训练中反复练习。
⑨ 网球正手技术如何进阶有哪些要点
说到正手底线击球,我们先来说说正手击球的准备方法:正确的底线正拍击球总是需要提前进入准备状态,网球击球动作从拍子后摆进入向前挥动时,网球随挥动作击球后随挥动作的去向意味着球的去向。
网球随挥动作击球后随挥动作的去向意味着球的去向。击球后,球拍沿着球飞行的方向继续向上挥动,肘关节向前上方跟进前伸,转体动作也由后摆时的侧身对网转向正面对网,拍子随挥至左肩上方结束,动作放松,同时马上还原到准备回击下一次来球的状态。
网球准备姿势正确的底线正拍击球总是提前进入准备状态。因为正手击球需要较长的挥拍动作。准备时,面对球网,两脚分开与肩同宽,身体前倾,双膝微屈,重心落在前脚掌上,右手网球正手握拍,左手轻托拍颈,拍面垂直地面并指向对方,注意力集中准备迎击来球。
准备正拍动作一定要提前进行,不能犹豫是“打直线”还是“打斜线线”,我们经常看到那些正拍失误的选手,他们往往是因为犹豫击球的线路而错过了最佳的击球时机。
说到正拍截击,在这里,我们不得不说一下截击的时机,截击的时机是在做出网球后摆动作时,当发现对方击球朝正拍来时,就开始进行截击。然后拉拍,转髓的同时转动双肩,带动拍子向后引,成引、做后摆动作;或直接向后拉拍,肘关节弯曲并稍抬起(注意手臂不要伸直),与此同时,左手向前伸出,以保持身体平衡。
多观察费德勒的截击你会发现,流畅的动作更有利于截击的成功。费德勒经常用底线的进攻配合网前截击,这能将回合数尽可能缩短,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给予对手毁灭性的打击。可见学好网前截击能让你更快的赢得一分。
网球击球时的步法击球步法分为“关闭式”和“开放式” 两种。关闭式步法是在球拍做后摆动作的同时右脚向右转,约与底线平行,左脚向右斜前方做45度角迈出。
“开放式”步法是在球拍向后引做后摆动作的同时,双脚基本与 底线平行,只是需要较多的转体动作相配合。这两种击球步法,它们击球前的重心都在右脚上,随着击球和动作的随挥,重心移向左脚。其实不管是关闭式的站位还是开放式的站位,只要有利于你击球动作的完成,并且能很好的进行击球转换都是可以的。
最重要的一点来了,网球击球动作从拍子后摆进入向前挥动时,一定要迎前击球,我们经常会听到教练说一定要有“迎前”的意识,李娜在小时候训练时,她的教练会在底线放一根竹竿,底线击球的时候不能越过竹竿,这种训练方式就是一种训练迎前击球的一种方法。
正手击球要借助转髋和腰的快速短促扭转,利用离心力大力摆动身体并立即挥出球拍。此时应紧握球拍固定手腕,肘关节微屈,击球点在轴心脚的侧前方。关闭式步法击球点在左脚尖的前方;开放式步法击球点在右脚侧前方。
总之,正手击球是每个学习网球的人都必须要掌握的一项技能,多学多练才能更好的提升自己击球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