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怎样判断有无排卵
正常生育年龄的妇女每月都有一次排卵,这对女性来说至关重要,无论是备孕还是避孕,判断有无排卵都是关键。那么,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排卵呢?
对于月经周期规律的女性,排卵时间通常相对稳定,多发生在下次月经来潮前的13-16天。以下有三种方法可以辅助判断排卵期:
首先,围排卵期女性会有一些自我感觉。例如,排卵前受雌激素峰的影响,宫颈分泌的粘液量会明显增加,阴道排出的粘液也会增多,呈现蛋清状且拉丝长。排卵后,粘液迅速减少并变稠。此外,排卵时形成的卵巢壁小创口可能伴有少量出血,刺激腹膜或由于前列腺素的分泌导致下腹不适甚至疼痛,这种现象称为排卵痛。而排卵期急剧的内分泌波动也可能导致少量子宫内膜出血,称为排卵期出血。
其次,基础体温变化也能反映排卵情况。临床通过监测基础体温来判断有无排卵和黄体功能。孕激素可使体温升高0.5℃。但需注意,体温受多种因素影响,基础体温的波动较大,因此需结合激素测定结果来更准确地了解卵巢功能。
最后,B超观察卵泡是判断排卵的另一种有效方法。B超监测排卵具有无损伤、方便、检出率和准确率高、可摄像记录以作比较等优点。在应用促排卵药物或自然周期中,最好采取B超检测排卵。具体方法是在月经周期第8-10天开始,观察优势卵泡的出现和发育,直至排卵时。B超检测不仅能直接观察卵泡的发育情况、是否发生排卵以及卵巢对排卵药物的反应性,还是目前观察排卵情况的最佳方法。同时,超声监测还能清晰观察子宫内膜的厚度和形态,对预测妊娠有一定作用。
综上所述,以上三种判断排卵期的方法各有优劣,可以综合利用以便更准确地作出判断。
② 怎样判断有没有排卵
预测有没有排卵,对于打算生育的以及不愿意生育的女性,都是很重要的。在目前,常用的检查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判断有没有排卵,二是预知排卵的具体时间。目前最为常用有以下方法: 测量基础体温:是一种简单而且病人可以自己掌握的方法。有人报道,在单相型基础体温中用其它更准确的方法确定有排卵者占10%-20%。相反,双相型基础体温,经腹腔镜或B超证实确实无排卵者,见于黄体化卵泡未破裂综合征,此综合征占不孕妇女的6%以上。 因此说,基础体温预测有无排卵是不够十分准确的。基础体温预测排卵日,临床我们观察,在体温最低时或体温上升前1天排卵的,占48.28%,其余分别在体温最低时前1-2天和后1-2天,前后相差5天,也不够准确。中国优生优育网的专家介绍说,对月经周期规律者,除少数黄体化未破裂卵泡综合征病人外,双相型基础体温可以认为是有正常的排卵。 宫颈黏液试验:在排卵周期中,宫颈黏液受血清中雌二醇及其孕酮的影响,通过其物理、化学特性呈现周期性的变化,可以确定有没有排卵。如果以下各项指标均达到正常水平,则预示已经出现或即将出现黄体生成素高峰,在其前后大约有95%左右可在48小时之内出现排卵。排卵期宫颈黏液量增加:宫颈黏液分泌量随着雌二醇水平升高而明显增加,在排卵的当天或排卵前1--2天,可达到0.4- 1.5毫升,是平常情况下的4-6倍;宫颈黏液的性状改变:在接近排卵前,受黏液内氯化钠和水分增多的影响,变得稀薄、透明;黏液拉丝试验:在排卵期,黏液的拉丝长度在10厘米以上;羊齿状结晶:在排卵期,宫颈黏液结晶随雌激素变化而变化,凡是出现:主要为椭圆状或棱形物,较白细胞长,透光度大,即提示有正常的排卵;宫颈黏液检查不能准确测定具体排卵日,每月经周期要去医院检查5-8次;宫颈外口扩张松弛:在排卵期,检查可以发现宫颈外口变得扩张松弛,这很有利于精子进入。 雌二醇(E2)峰值测定:此检查方法,是运用放射免疫方法动态测定血清中雌二醇水平,可以直接监测卵泡发育及其功能状态,推测有没有排卵,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方法是从月经周期第8、9天开始抽血测雌二醇值,直到出现峰值(排卵前24小时,雌二醇即达到高峰)。此法由于设备复杂、成本高昂,目前未被广泛采用。 促黄体生成素(LH)峰测试:通常在月经周期的第8天开始检查,而且需要每天抽血进行放射免疫测定,从血清中的黄体生成素水平,用以判断是不是排卵。在具有正常排卵的周期中,卵泡早期血清中的黄体生成素水平较低,约2-30IU/L,卵泡晚期为20-40 IU/L,而在排卵前达到高峰(黄体生成素峰值)约40-200IU/L,出现这种峰值,大约有4 2.4%的人与排卵日一致,次日排卵的为54.6%。这种检查方法比较准确,但多次采血、多次检查,价格昂贵,国内尚未普及。 血清孕酮(P)测定:卵泡期的颗粒细胞、卵泡膜细胞及间质细胞都能合成孕酮,不过,在正常情况下分泌量是很有限的,一般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