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研究方法 > 工作方法分析的理论基础

工作方法分析的理论基础

发布时间:2022-05-26 04:42:29

‘壹’ 研究工作方法

(一)收集整理地质资料

1)全面收集1:5万、1:20万、1:25万区调资料,包括区调成果报告和区调原始资料(实际材料图、野外记录本、剖面、测试分析成果等)。

2)全面收集变质岩及构造专题研究成果资料,包括各类专着、论文、科研报告和图件等。

3)资料利用应以近十年来的成果为主,以往较老的资料为辅;尽量应用大比例尺区调资料。

4)对各类成果及其原始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以便充分利用原始资料,为开展各项研究与编图工作做好必要的技术准备。

(二)岩石组合划分及构造地(岩)层对比

1)详细查阅1:25万(没有1:25万区调资料的图幅应按精度选取1:5万、1:20万资料)实测地质剖面、野外原始记录本及重要鉴定资料。详细填制变质岩建造及变质变形构造研究原始记录表,以实测剖面和路线为单元填写,格式见表6-2。该记录等同于野外地质工作的原始记录,应对查阅的内容认真填写,以备最终验收时抽查。

表6-2 变质岩建造和变质变形构造分析原始登记表

2)按剖面和主干地质路线记录,逐层核对变质岩石类型,依据岩石的矿物成分、含量和结构构造特征,正确定名。正确区分变质表壳岩和变质侵入体,标明不同岩石的蚀变特征和矿化特征。

3)详细划分变质岩石组合。首先把变质岩划分为区域变质岩大类、接触热变质岩大类、构造岩大类、混合岩和其他变质岩大类。其次对上述五种类型按岩石大类进一步划分,即按板岩类、千枚岩类、片岩类、片麻岩类、长英质粒岩类、石英岩类、斜长角闪岩类、麻粒岩类、铁镁质暗色岩类、榴辉岩类、大理岩类、角岩类、动力变质岩类、混合岩类和气-液变质岩类进行划分,而变质岩石组合是反映岩石成因的一套岩石的自然共生组合,原则是在上述岩石类型中相关岩石的组合。

4)对工作区构造地(岩)层单位进行对比,确定采用的构造地(岩)层单位的名称、时代和代号。

5)在查阅剖面和路线记录的基础上,确定各岩石填图单位的地质产状和接触关系。

(三)变质岩建造研究

在变质岩岩石组合划分的基础,依据变质岩建造的定义和划分原则,将变质岩石组合上升为变质岩建造。

1.变质岩建造分类

根据变质作用类型、岩石大类和变质岩石组合依次划分三个级别变质岩建造。

Ⅰ级变质岩建造分为五种类型:区域变质岩建造、接触热变质岩建造、构造岩建造、混合岩和其他变质岩建造。

Ⅱ级变质岩建造是上述五种类型按岩石大类进一步划分的。区域变质岩建造依次划分为板岩类、千枚岩类、片岩类、副片麻岩类、正片麻岩类、长英质粒岩类、斜长角闪岩类、麻粒岩类、大理岩类。不同岩类应归属不同的变质岩建造。接触热变质岩建造可进一步划分为角岩类、矽卡岩类、变沉积岩类、变火山岩类。构造岩建造可分为碎裂岩类和糜棱岩类。混合岩和其他变质岩建造分为混合岩类、其他变质岩类。

Ⅲ级变质岩建造是建造构造图上表达的基本编图单元,是本次成矿地质背景研究和成矿预测需要确立的最重要的基本地质单元,是与矿床预测类型密切相关的赋存矿床的载体,也是研究大地构造相和大地构造分区物质组成基础。Ⅲ级变质岩建造是指在同一期变质作用形成的,具有相对一致地质体结构类型的一种岩石或几种岩石组合。具体来讲,它可以是一种单一的岩性,也可以是两种或多种岩石的组合,还可以是一种或两种岩性为主,夹有其他岩性的薄层或透镜体。

根据变质作用类型、岩石大类和变质岩建造依次划分三个级别,表6-3给出了按变质作用类型(大类)和岩石大类(类)的划分方案,变质岩建造则是在岩石大类划分的基础上,根据岩石组合特点进一步确定变质岩建造。

2.变质岩建造划分原则

变质岩建造划分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应正确区分变质表壳岩和变质深成侵入体,在变质岩建造综合柱状图上一起表示;第二,变质岩建造一般是(岩)组级单位的进一步细分,不同的岩类、不同变质程度的岩石(组合)原则上应分开;第三,按变质作用类型、岩石大类和变质岩建造依次划分,建造构造图、变质岩建造综合柱状图上应反映出的是第三个级别——变质岩建造;第四,变质岩建造划分尺度应适当,一般以原岩建造为基础,结合变质作用类型,原岩建造不同而变质作用类型相同时,应分为两个变质岩建造。

3.变质岩建造命名方案

Ⅰ级、Ⅱ级变质岩建造按上述划分方案确定出所属大类和类即可,不用再单独命名。Ⅲ级变质岩建造命名采用下列原则:

(1)单一岩性命名方案

由一种岩性组成的变质岩建造,直接用“岩石名称+建造”命名,如斜长角闪岩建造,数据库中按岩石名称下属词直接填写代码。

表6-3 变质岩建造的分级和分类

(2)两种岩性命名方案

由两种岩性互层的变质岩建造,用“岩石名称1-岩石名称2+建造”命名,如二云母片岩-矽线石榴白云母片岩建造,数据库填写两种岩性代码,中间用“+”连接;一种岩性为主夹另一种岩性的变质岩建造,用“岩石名称1‘夹’岩石名称2+建造”命名,如黑云斜长变粒岩夹浅粒岩建造,数据库填写两种岩性代码,中间用“>”连接。

(3)三种及三种以上岩性命名方案

由三种岩性互层(含三种以上)的变质岩建造,用“岩石名称1-岩石名称2-岩石名称3+建造”命名,取前三种主要岩石名称,如二云母片岩-矽线石榴白云母片岩-白云母片岩建造,数据库填写三种岩性代码,中间用“+”连接;两种岩性为主夹另一种岩性的变质岩建造,用“岩石名称1-岩石名称2+‘夹’岩石名称3+建造”命名,如二云母片岩-矽线石榴白云母片岩夹白云母片岩建造,数据库填写时前面两种主要岩性间用“+”连接,呈夹层的岩性用“>”连接。变质岩建造最多取前三种主要岩性填写。

(4)变质深成侵入岩命名方案

变质深成侵入岩按岩性划分并命名,如“紫苏黑云斜长片麻岩”。各类片麻岩代号按国标表示,低级变质侵入岩遵照侵入岩的规定:“变质黑云母花岗岩”。

(四)变形构造研究

1)在查阅原始记录的同时,收集和研究各类韧性剪切带、褶皱、断裂、面理、线理等构造形迹的产状、规模、特征、类型、性质、时代和运动方式等。各类构造的分类及特征见附录6-B。

2)重点研究背斜(形)、向斜(形)、韧性剪切带和各类断裂。

3)研究各构造蚀变带、构造破碎带、片理化带、蛇绿岩带和构造混杂岩带的产状、规模、特征、性质和时代。

(五)变质相及变质作用研究

1)结合薄片鉴定资料,列出典型矿物共生组合及变质反应;收集和分析有关变质温度压力资料,确定变质作用发生的温压条件。

2)根据变质矿物共生组合、变质反应、变质温压条件和地热梯度等标志,正确划分变质相和变质相系。

3)查明构造置换和混合岩化构造的特征,识别多期构造叠加现象,建立变质变形序次。

4)整理和分析P-T-t轨迹资料,研究变质演化过程。

5)根据不同变质构造地(岩)层之间的关系,研究变质作用类型和变质期次,编制变质相带图,分析确定变质热中心的位置。

6)收集整理可靠准确的同位素测年资料,判别原岩形成年龄和变质年龄。

(六)原岩恢复

原岩恢复方法主要从四个方面入手:一是地质产状和岩石共生组合,二是岩相学标志,三是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四是副矿物。具体见变质岩石学教材(贺同兴,1988)和变质岩区1:5万填图方法指南(房立民,1991)。

1.地质产状和岩石共生组合

不同成因类型的原岩,其产状和岩石共生组合均受其成因特点所制约。在查阅野外记录时,应查找变质岩的产状是层状地质体还是块状地质体,地(岩)层的延展情况、与围岩的接触关系,地(岩)层在褶皱构造中的位置,岩相变化情况以及岩石共生组合的特点等。

1)变质侵入体、岩墙(脉)、层状侵入体和熔岩流等,一般没有韵律性层理,具有下列特征:

与不同的围岩常呈突变接触或有穿切关系;不具备成层性或规则的外形;可具有冷凝边或岩体的相变特征,变质后反映在组构方面具规律性的变化;围岩可能具接触蚀变;在构造褶皱带中,仅占局部位置;层状侵入体可与原岩成整合接触,但与围岩在岩性上常是突变的。

2)火山-沉积岩常具韵律性层理,但分选差,旋回性规律不很明显,在纵向、横向上的岩相变化较大。

3)正常沉积的原岩常与上下地层呈整合接触关系,具有完整的沉积旋回和沉积韵律,可形成有规律的变质岩石组合,如:石英岩→石英片岩→片岩→大理岩;石英岩→石英片岩→含富铝矿物的云母片岩→富铝片麻岩;石英岩→云母石英片岩→片岩→片麻岩。

2.岩相学标志

反映变质岩原岩类型及成因的岩相学标志,多集中在可能残留的原岩结构构造(变余结构构造)及能反映原岩成因类型的某些特征方面,同时,变质岩的某些矿物和矿物共生组合特征以及不同岩石间矿物递变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作为查明变质原岩成因类型的依据。

基性侵入岩经变质后常见的变余结构有变余辉长结构、变质辉绿结构等,而变质基性熔岩中可出现变余气孔构造,变余杏仁构造和变余枕状构造等,基性和中酸性侵入体中还可能有变余斑状结构、变余花岗结构,变形较弱部位可发现半自形斜长石板状晶体,同时,还有与成因有关的各类包体和脉岩。正常沉积岩经变质后最常见的变余结构是变余砾状结构,由于强应力变形和韧性剪切作用,砾石常变形、拉长或压扁。

3.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特征

根据地质产状和岩相学标志无法查明变质岩原岩类型,需要借助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其理论基础是,除伴有强烈交代作用的变质岩和各种交代蚀变岩石外,所有变质岩都是一定原岩在相对封闭条件下经变质作用的产物,其成分变化基本上是等化学的。这些变质岩的岩石化学及地球化学特征,基本反映原岩的化学特征,并主要受原岩形成作用特点所制约。

(1)正副变质岩化学成分区别

一般来说,原岩为岩浆岩(正变质岩)和原岩为沉积岩(副变质岩)的变质岩,在化学成分上,有下列主要区别:

Si2O在正变质岩中,一般多在35%~75%范围内变化(超基性-酸性岩),而副变质岩则不受此限制,如原岩为石英砂岩或硅质岩时,Si2O可大于80%,而原岩为纯石灰岩时,则可降至零。

Al2O3在正变质岩中,在0.86%~28%范围内变化,一般小于20%,而某些副变质岩,如黏土岩,Al2O3含量范围为17%~47%,常形成刚玉、红柱石等富铝矿物。Al2O3>K2O+Na2O+CaO。

FeO+Fe2O3在正变质岩中,一般为3%~15%,在副变质岩中,含量不定,有时可以很高,成磁铁石英岩或磁铁岩。

正变质岩中,MgO一般小于30%(包括超基性岩),CaO小于17%,而CaO+MgO则绝大多数在30%以下,个别的情况也不大于47%,且CaO>MgO(超基性岩除外);而副变质岩中,CaO最多可达56%,MgO可达47%,且MgO>CaO,特别是黏土质岩石。

在正变质岩中(除酸性岩浆岩),一般是Na2O>K2O,而副变质岩中,几乎经常是Na2O>K2O。有时K2O/Na2O可达2~3,是正变质岩所没有的。

(2)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特征的应用

除上述常量元素含量的区别之外,经常利用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特征来研究原岩的成因。但是,原岩成因类型极其复杂,不同成因类型原岩可能出现化学成分相似性,因此,必须强调在研究成因时,重视野外地质产状、岩石共生组合及岩相学标志收集与研究。否则,只强调岩石化学及地球化学特点,可能会导致错误结论。

(3)常用的各类图解

区分正副变质岩及基本原岩类型常用的图解和方法有:

尼格里值、(al+fm)-(c+alk)-Si图解、(al-alk)-c图解、A-C-FM图解、ACF和A′KF图解、MgO-CaO-FeO图解、[(Al+Fe+Ti)/3-K]-[(Al+Fe+Ti/3-Na)]图解、(Al+Fe+Ti)-(Ca+Mg)图解、TiO2-SiO2图解、La/Yb-TR图解等。

研究变质玄武岩的构造环境与岩浆系列的图解有:

Ti/100-Zr-Y·3图解、Zr/Y-Zr图解、Hf/3-Th-Ta图解、Ti-Zr图解、Cr-Y图解、Ni-FeO*/MgO图解、FeO*-MgO-Al2O3图解、稀土元素型式、FAM图解等。

研究灰色片麻岩及变质深成侵入体的图解:

划分类型与系列的有:An-Ab-Or图解、K-Na-Ca图解、Q-Ab-Or图解;判别构造位置及成岩方式的有:Rb-(Y+Nb)和Rb-(Yb+Ta)图解、Nb-Y和Ta-Yb图解、Yb-Al2O3图解、稀土元素型式、La/Sm-La图解、微量元素ORG标准化蛛网图和R1-R2图解;判别花岗岩成因的有Na-K-Ca和ACF图解(王仁民等,1987;肖庆辉等,2007)。

研究变质沉积岩原岩性质和形成条件的图解:

区分原岩类型的有:米什多图解、AF图解、稀土元素型式等;判别变质黏土岩原岩和形成环境的图解和方法有:沉积矿物成分再造法、KAF图解、(Al2O3+TiO2)-(SiO2+K2O)-∑其余组分图解、不同气候带黏土岩的成分图解、K2O-B*图解和Ba-Sr图解等(贺同兴等,1988,王仁民等,1987)。

(七)变质变形事件序列及地质演化研究

1)利用遥感、物探和化探资料,结合野外原始记录,分析判断区域变质构造带的边界,划分变质岩区各类构造块体界线,并确定主要构造单元边界。

2)根据变质期次、褶皱、断裂和韧性剪切带的形成时代,变质变形序次等划分构造旋回,确定每一变质旋回的变质形特点及其与成矿作用的关系。

3)按大地构造演化阶段综合研究区域变质构造带的演化特点;一般按太古宙、古元古代、中-新元古代、早古生代、晚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等各构造演化阶段,分析变质岩组成、区域构造形迹和变质作用特点。

4)分析不同大地构造演化阶段区域变质构造带的空间位置关系。如中太古代为初始陆核形成阶段,在太平寨-三屯营一带形成了一套二辉石型麻粒岩建造,以短轴背斜和片麻岩穹窿为特点;新太古代陆核逐步形成,在陆核西北遵化一带相当于现代的岛弧或弧后盆地环境,形成了绿岩建造,以大型背向形和角闪岩相韧性剪切带十分发育为标志(房立民等,1991;LuSongnian,2002)。

5)根据划分的变质岩建造和研究区成矿特点,分析变质岩建造与成矿作用在时间、空间、含矿建造和成矿物质来源的关系。

6)根据变质构造特点和研究区成矿特点,分析各类变质构造与成矿作用在时间、空间的关系,指出控矿构造和成矿的有利部位(陆松年等,2006;潘桂堂等,1997)。如新太古代黑云斜长变粒岩-浅粒岩-磁铁石英岩建造在水厂向形构造的核部可能形成大型铁矿床。

(八)遥感和物化探资料解译方法和综合应用

遥感、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技术方法的综合应用,可为变质岩区编图工作提供大量的信息,应全面收集研究区内遥感和物化探有关资料。

1.遥感资料在变质岩区编图中的应用

遥感地质解译从一开始就是地质编图的一种手段,遥感资料提供的信息可以帮助我们较准确地圈定地质体,从宏观上控制区域地质构造的总体格架。主要包括内容包括:

1)比较准确地圈定出不同的地质构造单元以及变质岩区的构造边界。

2)区分早前寒武纪基底变质岩系和中浅变质岩系。早前寒武纪基底变质岩系由于岩石变形变质强烈,表现出相对均一的抗风化剥蚀程度,在影像上显示出的平缓丘陵地形、块状地形分区。弱层理特征以及与上覆层状岩层形成的层状影纹结构反差,均是太古宙基底变质岩系解译区分的宏观标志。中浅变质岩系由于该套岩石变形变质较弱,保留了大量的原岩信息,尤其是层理信息,与沉积岩区难以区分。解译中往往根据一些片理、板理表现的断续细线纹或结合已知资料来确定。

3)区分不同成因和类型的变质岩。色彩、地形地貌、水系类型及影纹结构等标志是变质岩岩石类型或岩石组合类型解译划分的主要标志类型。可以区分接触变质岩、动力变质岩和区域变质岩。

接触变质岩石发育在侵入岩发育地区,分布于侵入岩的外接触带,形成的岩石类型与原岩性质和侵入岩岩性有关。一般情况下,侵入于沉积岩或火山岩地区的中-酸性侵入岩容易形成接触变质。岩石类型为角岩类和大理岩类。

动力变质岩解译主要指与动力变质作用相关的糜棱岩系列,它属于韧性应变或晶体塑性变形相伴生的同构造重结晶作用造成的粒度细化。在影像特征上,常呈带状展布,复菱块状结构影纹和垅岗状地形是提取韧性剪切带信息的主要解译标志。

区域变质岩解译的主要标志是色彩、地形形态,可以区分几个大类。

第一类为千枚岩、板岩、片岩类,该类岩石因变质程度较浅,原岩的成层特征明显,条带影纹发育,多构成低缓丘陵或岗状地形,小冲沟构成的平行密集条纹往往代表着板理、千枚理、片理的方向,有时它们与代表岩层走向的条纹条带重合。

第二类为片麻岩、变粒岩类,由色调和影纹异常引起的透镜状、似层状和肠状的影像,应引起特别注意。如华北等地片麻岩分布区中呈深色调,透镜状、月牙状几何形态的影像体,岩性有可能为磁铁石英岩,这可作为直接的找矿标志。根据浅色调圈定的透镜状、似层状或不规则块状的大理岩、石英岩、石英脉等,指示了变质岩中正常沉积岩夹层的存在,对恢复变质岩原岩和变质变形构造研究提供了依据。片麻岩区的地形和水系与花岗岩分布区具有相似性,一般组成低缓的地形,似垄岗状和馒头状山脊,其走向不明显,地形坡度较缓。有的地区岩性柔软,表生残积土壤和岩石碎片发育,主支脊间没有明显界线和固定的几何关系。有的地区岩性较坚硬,主支脊有的成羽毛状斜交,有的近于直交,山脊呈尖顶状,最小一级冲沟往往同片麻理方向一致,槽脊发育,构成密集羽毛状或丰字形地形和水系类型。有的片麻岩分布区,发育有密集平行钳状树枝状水系。

第三类为变质深成侵入岩体,主要根据变质深成侵入岩残留的形态结构、多期次岩体侵入的环状结构,以及与变质地层之间的微细影像特征差异来判别提取。主要影像表现特征为:模糊的形态边界;相对均一的影纹区;块状结构;与变质地层影纹的不协调关系等。

4)变质变形构造的解译。在深变质岩分布区,多期透入性构造置换面理、塑性环境下的褶皱构造、韧性剪切构造等,在遥感图像上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反映。多期透入性构造置换面理在遥感图像上显示为断续的线性影像,透镜状灰白色、白色影像等;塑性环境下的褶皱构造在遥感图像上以弧形影像,褶曲影像,脉岩体褶曲影像,脉岩体沿褶皱转折端对称分布影像,同一影像体沿褶皱转折端对称分布等显示;韧性剪切构造在遥感图像上以断续的线性影像,透镜状灰白色、白色影像断续呈线带分布,蠕虫状影像呈线带分布,褶皱构造影像等显示。

5)断裂构造的解译。断裂解译标志是提取断裂构造的直接影像依据。按其影像特征主要有五种类型:第一是线性标志,主要类型有直线、折线、弧线和环线。表现方式有单线和线带之分,前者反映单条断裂,后者代表断裂破碎带。第二是色彩(调)标志,主要表现特征是色调异常线、色调异常带和相同或不同色调体的错位、斜接、延伸不畅等。第三是影纹结构标志,主要是通过相邻地质体影像走向影纹的斜交、阻断、突然消失、位移等现象存在加以判定。第四是地形地貌标志,主要表现形式为:①地貌单元界线的突变——以线性影像为界分割两个地貌单元;②界面的几何形态——两个地貌单元的分界线以陡崖、陡坎、三角面等几何形态显示;③微地貌线性特征变化——沿断裂线形成串珠状鞍形脊、负地形、垄岗地形、透镜体、菱形块体、山体错位等微地貌现象。第五是水文标志,主要特征是水系错位、格子状和角状水系、水系网密度突然变化、地下水溢出点呈线形展布等。

遥感资料应用需编制遥感地质解译图。凡未进行定性地质解译的遥感影像单元,一般可采用以线、环影像单元为主,带、色、块等影像单元为辅进行编图;已进行定性地质解译的遥感影像单元,解译地质体(如出露或隐伏的断裂构造、变质岩大类、变质侵入体或基性岩墙群等)的边界线,均应以定性解译标志的可视化程度为依据,采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实测和推测”界线。

2.物探资料在变质岩区编图中的应用

在变质岩区地质编图中应用物探资料,首要任务是给异常定性,解释引起异常的原因。作为异常定性的特征有:异常强度、形态、走向、规模、展布特点。不同地质体和构造引起的异常,其强度、形态、规模、走向、展布特点通常是不同的,依据这些差异,可判断异常引起的原因。在变质岩区编图中的应用,主要是在了解不同的物性变质地质体空间分布的基础上,研究区域构造格架和各种单体构造,同时物探资料对了解地壳厚度和结构、确定地壳上部地层结构与深部构造的关系,以及进行构造分区来说都是有意义的。对异常进行定性划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推断变质侵入体的位置、产状及延伸(深)

重磁配合可有效识别各类变质侵入体,重点是隐伏和半隐伏的岩体。

变质基性与超基性侵入体:一般同步显示磁力高与重力高,异常强度大,但规模较小。因此,可以追索基性超基性岩带或基性岩墙群。

变质中性岩体:一般显示磁力高,重力弱异常或无异常,异常规模通常较大。

变质酸性侵入体:一般同步显示磁力低与重力低,异常规模通常巨大。

变质侵入体的中心往往呈近似等轴状,其接触带变质或蚀变后磁性往往变强,因此分布呈近似圆形的异常区和环形异常带也可作为识别变质侵入体的标志。

(2)推断构造的产状、规模与延伸

重磁资料识别断裂的效果良好,有时可间接提供褶皱信息。重点是识别隐伏和半隐伏的、未知的和与已知资料有出入的各种构造。

异常区分界线:往往反映构造分区界线,这种界线往往是深断裂或大断裂。在片麻岩区可区分穹窿构造和大型线性构造带。同时,也可粗略圈定具有不同地质发育历史的地质构造单元。

线性异常:由垂向断裂直接引起的线性异常呈台阶状,断裂顶线大致位于垂直断裂方向剖面上的异常拐点处,或异常水平导数的极值处。应注意,具有物性差异的非断裂走向延伸较长的岩性分界处,也对应线形异常。切不可将所有线性异常都定为由断裂引起。应首先分析异常的起因和地质上是否有存在断裂的可能性,然后再确定线性异常是否对应断裂。

非台阶状线性异常,可由宽度不大,走向长度大的地质体引起。若这种地质体为断裂充填物,也可作为断裂的识别标志。

串珠状异常:往往反映断裂内断续有充填物的情况。

连续异常突然错位或扭曲:指异常走向的水平错动部位预示有垂直异常走向的水平错动断裂存在。

连续异常强度突变:指异常走向的水平方向上强度的突然大幅度升高或降低,也预示有垂直异常走向的垂向断裂存在。

(3)推断基底构造

重力资料能清晰的表现结晶基底的内部构造,基底表面的起伏,基底内部的巨大断裂带,巨大韧性剪切带,各类变质花岗岩基向深部的延伸情况。

(4)使用重磁资料

可识别有磁性差异和密度差异的变质地层,重点是隐伏和半隐伏地层。特别是在是早前寒武纪的硅铁建造、含磁黄铁矿的多金属矿体和其他含磁性矿物的矿化体体引起的异常,可以为矿产预测提供信息。

3.化探资料在变质岩区编图中的应用

化探成果圈定出的多种元素的地球化学异常,配合物探提供的深部构造信息及地面地质调查资料,进行综合信息找矿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区域化探成果是地球化学场的反映,不同元素的迁移和富集与不同的地质体间有着明显的对应关系,全面系统地对区域化探异常进行综合分析,可以大量提取这方面的信息。在变质岩区地质编图方面,可以利用化探资料提供的信息,推断异常与变质地层、侵入体和地质构造的对应关系。

一般情况下,应根据成矿元素、伴生元素、造岩元素的分布规律、元素组合特征及异常特点,在研究已知地质、构造元素组合模式的基础上,通过编制地球化学推断地质构造图,开展未知地区地质构造的推断工作。

1)根据不同元素的分布规律和组合特征,推断不同时期、不同成分的变质侵入体和变质地层的大致范围。

2)根据地球化学异常组的界线,推断区域性断裂构造带、韧性剪切带的范围。

3)根据地球化学富集区或成矿元素异常,推断控矿地质体的范围。

4)根据地球化学异常、控矿地质体和矿化类型,研究控矿地质体与成矿作用的关系。

(九)蚀变特征与矿化关系研究方法

1.根据蚀变类型了解成矿物理化学条件

1)了解热液成分,蚀变增加的组分是热液富有的组分。

2)判断成矿温度,如矽卡岩化、钾长石化、云英岩化等是高温产物;绢英岩化、绿泥石化、青磐岩化等是中低温热液产物。

3)了解pH及Eh值,如泥化、云英岩化、次生石英岩化多形成于酸性环境;黄铁矿化、碳酸盐化、蒙托石化多形成碱性环境。

4)红化、重晶石化、明矾石化等表明氧化环境;黄铁矿化、退色化表明还原环境。

2.蚀变类型的找矿标志

由于岩石蚀变和矿化都是热液作用的产物,围岩蚀变类型往往和矿化种类有密切关系。不仅围岩蚀变的范围往往大于矿化范围,而且不同蚀变类型及矿化常具有特定的空间分带规律,如斑岩型铜(钼)矿床,从矿化中心的钾化及石英-绢云母化向上(外)依次分布泥化带、青磐岩化带。因此,围岩蚀变可作为有效的找矿标志,注意研究蚀变类型与矿化种类的关系(表6-4)。

表6-4 主要蚀变类型与矿化种类的关系

‘贰’ 目标管理方法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目标管理理论的理论基础是科学管理理论与行为科学理论的有效统一。

目标管理是参与管理的一种形式。《管理学》指出管理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它包括五大功能,而目标管理包含于控制功能。强调“自我控制”。任何员工都喜欢被看作被“领导”而不是一台永不停止的机器,目标管理的主旨在于“用自我控制”的管理代替“压制性的管理”。

经理权力下放。经理不是一位体育教练,而是一位实干家。经理权力下放,有利于为职工创造一个舒适的工作舞台,而不是家长式的管理的氛围。现代文明时代任何人都主张推崇民主而拒绝独裁。目标管理的目的就是体现效益。传统的管理方式,往往容易犯主观主义错误。

(2)工作方法分析的理论基础扩展阅读:

目标管理要求管理人员对下级采取信任型的管理措施:

1、管理人员不应只注意完成生产任务,而应把注意的重点放在关心人,了解人的需要上。

2、管理人员不能只注意计划、组织、指挥和控制等工作,而更应重视员工之间的关系,培养和形成员工的归属感和整体感。

3、实行奖励时,提倡集体的奖励制度重于个人奖励制度,并正面引导员工,通过竞赛去达到目标,争取集体荣誉。

4、管理人员应充分信任下属员工,经常倾听他们的意见,实行“参与管理”,在不同程度上让员工参加工作目标和实现方法的研究和讲座以提高他们对总目标的知情度,加强责任感,以便实行“自我控制”和“自主管理”。

‘叁’ 社区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有什么分析

社区社会工作和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并称社会工作的三大工作方法。社区工作,是一种介入方法,一项有计划的行动,一个过程,集体行动的方法,解决社区问题、培养归属感和认同感、满足社区的需要,促进社区发展和社会发展等。社区工作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社区工作是指在社区内开展的以提高社区福利、促进社区和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服务或社会管理。在此含义下,任何人或组织,包括政府、政党、各种社团以及企业等,只要在社区内从事的助人活动和服务,都可视为社区工作。狭义的社区工作则是社区社会工作的简称,特质专业社会工作机构以及社会工作者关于社区工作的理论、方法、技能及其应用过程。

‘肆’ 选择工作分析方法时应考虑的因素包括哪些内容

1:工作要素:工作要素是指工作活动中不能再继续分解的最小单位

2:工作评价:工作评价又称职位评价,是指在工作分析或职位分析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标准,采取科学的方法,对企业内部各职位的工作性质。工作强度、工作环境、工作难度及任职条件等因素进行评价,一确定各职位在组织中的相对价值,以此确定职位等级,建立科学、公平、公正的职位管理机制。

3:工作分析:是对职位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析与综合,已确定完成各项工作所需的技能、责任和知识的系统过程、技术与方法。其只要成果是工作说明书和工作分析报告。

4:工作规范:指为了完成某项特定工作所必须具备的知识、技能、能力及其它的一些个性特征的目录清单。

5:关键事件法:关键事件法是要求调查人员、本岗位员工或本岗位有关的员工将劳动过程中的“关键事件”详细加以记录,在大量收集信息后,对岗位的特征和要求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所谓关键事件是指在劳动过程中卖,给岗位工作任务,造成显着影响(如成功与失败、盈利与亏损等)的事件。

6:职位:职位又叫岗位,是指一时间内任职者所担负的一项或几项相互联系的职责集合。

7:工作说明书:工作说明书是对工作的目的、责任、任务、权限以及对任职者的资格要求等的书面描述

8:职责:指任职者为实现一定的组织职能而担负的一项或多项相互联系的任务组成的集合。

9、胜任力:能将某一工作中有卓越成就者与普通者区分开来的个人的深层次特征

10工作丰富化:指在工作中赋予员工更多的责任、 自主权和控制权。

11、 工作设计:指为了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并满足个人需要而进行的工作内容、工作 职能和工作关系的设计。

12、 工作描述:是反映某项工作的性质、任务以及责任,也可称为TRDs

13、 访谈分析法:又称面谈法。是通过工作分析人员与任职者、主管等人面对面的谈话来收集相关工作信息的一种工作分 析方法。

14、 正面强化:

15、 职业培训:指对准备就业和已经就业的人员,以开发其职业技能为目的而进行的技术业务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的教育和训练

16、 工作:也成职务,指主要职责在重要性和数量上相当的一组职位的统称。

17、 绩效:绩效是结果,绩效是行为

第四大题:简答题

1编写工作说明书应遵循哪些原则?

1:(1)对岗不对人。工作分析不是对现职人员工作情况的描述而是从职位本身出发,分析职位的职责权限、主要工作内容;2)对事不对人。以事为出发点,严格以职位的要求来编写职务说明书;3)对当前不对未来;4)对职责不对待遇。工作分析是岗位评价的依据但并不等同于岗位评价。

2、简述访谈的技巧。

(1)实现清晰地说明访谈的目标和方法。2)访谈前确认访谈的问题会不会让回答者感到难堪、威胁或不舒服。3)控制访谈,使访谈指向一定的目标。4)控制个人举止、行为等其它会影响结果的因素。5)记下意外的重要信息。

3、什么是工作轮换,它有何优缺点?

工作轮换是指职务级别不发生变化而工作岗位发生变化。优点:通过丰富员工的工作内容,减少员工的枯燥干,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升员工的自身竞争力;可以为员工提供一个个体行为适应总体工作的适应环境,增加员工对自己的最终成果的认识;扩大员工的技能范围,当管理人员在安排工作和填补职位空缺时就具有很大的灵活性。缺点:工作轮换会使培训费用上升;当员工在原先的工作岗位上效率已经很高时,将其轮换到另一个工作岗位,势必带来短期的人力资源浪费;员工在工作岗位改变后需要重新适应,调整和适应自己与周边人的关系,这需要管理人员付出很多精力来处理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

4、简述工作分析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工作分析为企业制定有效的人力资源规划、预测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据;工作分析有利于选拔和任用合格的人员尽;工作分析为绩效考核提供标准和依据;工作分析是建立公平合理的薪酬制度的基础;工作分析有利于设计有效的人员培训和开发方案。

5、简述企业进行工作分析的时机?

企业在以下情况下可考虑进行工作分析:新建立的组织;企业没有进行过正规的工作分析;企业内部和业务变化;组织由于技术进步导致职位变动。

6、什么是工作日志法,它有何优缺点?

工作日志法就是要求从事工作的员工每天记工作日记或日志,既让工作者每天按时间顺序记录下自己所进行的工作任务、工作程序、工作方法、工作职责、工作权限以及各项工作花费的时间等。优点:信息可靠性强,适用确定有关工作责任、工作内容、工作关系、劳动强度等方面的信息;采取逐日或在工作活动后记录,可以避免遗漏,所需费用较少,可以收集到最详尽的数据。缺点:将注意力集中于活动过程,而不是结果;适用此方法必须做到,任职者对此项工作的情况和要求很清楚;整理信息的工作量大,归纳工作繁琐;填写者因不认真可能会漏填某些内容,从而影响分析结果,填写日志会影响正常工作;若由第三者填写,人力投入量会很大,不适宜处理大量的业务;存在误差,需要对记录分析结果进行必要地检查。

7、什么是工作分析的问卷调查法?它有何优缺点?

问卷调查法是指组织相关人员以书面形式回答有关职位问题,以获取工作信息的调查方法。问卷调查法的优点在于:可以面面俱到,在短时间收集尽可能多的工作信息,比较规范化、数量化,适合于计算机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可以收集到准确规范、含义清晰的工作信息;成本低。工作人员比较容易接受。可以随时安排调查。不足之处在于问题事先已经设定,调查难以深入;设计质量难以保证,工作信息的采集受问卷设计水平的影响较大;对任职人员的知识水平要求较高,不能面对面地交流信息,从而了解不到被调查对象的态度和动机等较深层次的信息;不易唤起被调查对象的兴趣;除非问卷很长,否则就不能获得足够的详细信息。

8、工作分析报告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工作分析报告的内容主要是通过工作分析发现组织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以及针对这些问题和矛盾提出的解决方案。

9、人力资源部门主管在工作说明书的编写中应承担何种责任?

协助有关的主管及其下属了解和如何编写工作说明书;了解工作说明书的工作进度;向最高管理层反映编写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同时提供解决方法的建议;工作说明书系统建立后,确保人力资源部门会妥善保存的每份说明书,而且会随组织或机构的改变而更新换代。

10、简述工作分析的信息来源:流程、战略和突发事件

11、简述工作分析的流程以及各环节的主要工作?

(1)工作分析的时机选择 (2)工作分析的实施步骤 (3)工作分析工具的选择 (4)工作分析结果的运用 或者第一步:确定组织结构和部门职责。第二步:建立工作小组,并制定工作分析计划.第三步:设计岗位说明书模板,并进行工作分析和岗位说明书编写培训。第四步:岗位说明书的编写。在培训之后,组织参加培训的人员在规定时间内编写岗位说明书初稿。第五步:进行工作分析访谈。

12、 简述工作分析的原则。

系统原则、动态原则、目的原则 、经济原则、职位原则、应用原则

13、 简述工作专业化的特点。

1.有利于提高人员的工作熟练度。2.有利于减少引工作变换而损失的时间。 3.有利于使用专用设备和减少人员培训的要求,以及扩大劳动者的来源和降低劳动成本。

14、 简述工作分析的显性任职资格和隐形任职资格。

“显性”任职资格是教育程度、工作经验、培训与工作技能通过背景审查、资格 证书或者工作样本等方法来进行证明或衡量,具有很高的准确性

15、 简述工作分析的小组成员包括的部分。

1、企业高层管理者,工作分析必须有高层管理者的支持与认可才能够顺利进行.2、工作分析专家,工作分析是公司开展其他活动的依据,要求具有很高的准确度.这需要进过专业训练的人参加工作分析小组保证工作的有效性.3、工作任职者,一般而言,工作任职者最了解工作的信息,有可能提供关于工作最真实、可靠的信息.4、工作任职者的上级主管,他们观察任职者的工作能够提供客观的评价.5、人力资源部专员,主要负责联络协调及工作分析的具体实施.

16、 简述编写工作说明书的基本要求。

1对职位的描述,不是任职者的现在工作 2、不局限于现状,着眼于组织设定岗位需要 3、针对对岗位而不是人 4、归纳而非罗列

17、 简述访谈分析法的优缺点。

访谈法的优点:

非常容易和方便可行,引导深入交谈可获得可靠有效的资料;团体访谈,不仅节省时间,而且与会者可放松心情,作较周密的思考后回答问题,相互启发影响,有利于促进问题的深入。

访谈法的缺点:

样本小,需要较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应用上受到一定限制。另外,无法控制被试受主试的种种影响(如角色特点,表情态度,交往方式等)。所以访谈法一般在调查对象较少的情况下采用,且常与问卷法、测验等结合使用。

‘伍’ 工作分析的基本方法有哪些,优缺点是什么

工作分析的方法及优缺点如下:

(一)访谈法

访谈法又称为面谈法,是一种应用最为广泛的职务分析方法。是指工作分析人员就某一职务或者职位面对面地询问任职者、主管、专家等人对工作的意见和看法。在一般情况下,应用访谈法时可以以标准化访谈格式记录,目的是便于控制访谈内容及对同一职务不同任职者的回答相互比较。

(二)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法是工作分析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具体来说,由有关人员事先设计出一套职务分析的问卷,再由随后工作的员工来填写问卷,也可由工作分析人员填写,最后再将问卷加以归纳分析,做好详细的记录,并据此写出工作职务描述。

(三)观察法

观察法是一种传统的职务分析方法,指的是工作分析人员直接到工作现场,针对特定对象(一个或多个任职者)的作业活动进行观察,收集、记录有关工作的内容、工作间的相互关系、人与工作的关系以及工作环境、条件等信息,并用文字或图标形式记录下来,然后进行分析与归纳总结的方法。

(四)工作日志法

工作日志法又称工作写实法,指任职者按时间顺序详细记录自己的工作内容与工作过程,然后经过归纳、分析,达到工作分析的目的的一种方法。

(五)资料分析法

为降低工作分析的成本,应当尽量利用原有资料,例如责任制人本等人事文件,以对每个项工作的任务、责任、权利、工作负荷、任职资格等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为进一步调查、分析奠定基础。

(六)能力要求法

指完成任何一项工作的技能都可由更基本的能力加以描述。

(七)关键事件法

关键事件法要求分析人员、管理人员、本岗位员工,将工作过程中的“关键事件”详细地加以记录,可在大量收集信息后,对岗位的特征要求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关键事件是使工作成功或失败的行为特征或事件,如成功与失败、盈利或与亏损、高效与低产等)。

‘陆’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的哲学理论基础是

答案D是对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的历史唯物主义依据就在于群众史观中,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所以要从群众的实践出发,这就符合了D中认识辩证运动过程了,即认识活动总是“实践---认识---实践”的过程。望采纳,其他不符合。

‘柒’ 什么是工作分析,如何做工作分析

一、工作分析的概念
工作分析(JobAnalysis)又称职位分析、岗位分析或职务分析,工作分析是通过系统全面的情报收集手段,提供相关工作的全面信息,以便组织进行改善管理效率。工作分析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基础,其分析质量对其他人力资源管理模块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工作分析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位置,通过对工作输入、工作转换过程、工作输出、工作的关联特征、工作资源、工作环境背景等的分析,形成工作分析的结果——职务规范(也称作工作说明书)。职务规范包括工作识别信息、工作概要、工作职责和责任,以及任职资格的标准信息,为其他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使用提供方便。
主要内容:工作分析是指对工作进行整体分析,以便确定每一项工作的6w1h:用谁做(Who)、做什么(what)、何时做(When)、在哪里做(Where)、如何做(How)、为什么做(Why)、为谁做(Whom)。分析的结果或直接成果是岗位说明书。岗位说明书是记录工作分析结果的文件,它把所分析该岗位的职责、权限、工作内容、任职资格等信息以文字形式记录下来,以便管理人员使用。工作分析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只有在客观、准确的工作分析基础上才能进一步建立科学的招聘、培训、绩效考核及薪酬管理体系。

二、如何做工作分析
实施步骤:

1、筹划准备阶段
1)确定分析目的;
2)制定分析计划;
3)组建分析小组;
4)选择分析对象。
2、信息搜集阶段
1)收集背景资料
2)确定信息类型;
3)选择搜集方法;
4)沟通搜集对象。
3、资料分析阶段
1)审查工作信息;
2)分析工作信息。
3)总结工作信息
4、结果完成阶段
1)编写工作说明书
2)进行总结
5、应用反馈阶段
1)宣传
2)贯彻
3)应用
4)改革
5)完善

流程
工作分析是对工作一个全面评价的过程,整个过程包括五个环节:计划、设计、分析、结果、运用指导。
1、计划:
(1)确定工作的目的与结果使用的范围,明确所分析的资料到底用来干什么,解决什么管理问题;提出原来任职说明书主要条款存在的不清楚、模棱两可的问题或对新岗位任职说明书提出拟解决主要问题。
(2)确定所要分析的信息内容与方式,预算分析的时间、费用与人力;
(3) 组建工作分析小组,分配任务与权限。(工作小组一般由工作分析专家、岗位在职人员、上级主管等参加)
2、设计:
(1)明确分析客体,选择分析样本,以保证分析样本的代表性与典型性;
(2)选择分析方法与人员。人员的选择主要由经验、专业知识与个性品质等来决定;
(3)作好时间安排,制定分析标准;
(4)选择信息来源。(工作者、主管者、顾客、分析专家、词典、文献汇编)
3、分析,收集、分析、综合所获得的信息资料。包括四个方面的分析:
(1)工作名称分析:工作特征的分析与概括、名称的选择与表达;
(2)工作规范分析:工作任务、工作责任、工作关系与工作强度的分析;
(3)工作环境分析:包括物理环境、安全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分析;
(4)工作条件分析:必备的知识、经验、技能和心理素质的分析。
具体工作包括:仔细审核、整理获得的各种信息;创造性的分析、发现有关工作与工作人员的各种关键成分;归纳总结出工作分析的必须材料和要素。
4、结果:
工作分析结果的表述,有五种形式:
(1)工作描述,主要是对工作环境、工作要素及其结构关系的说明;
(2)工作说明书,主要是对某一职位或岗位工作职责任务的说明;
(3)工作规范,主要以职位或岗位内工作方式、内容及范围的说明,包括完成工作操作方式方法与工具设备、职位之间的相互工作关系,但不一定包括责任、权限、与资格要求。
(4)资格说明书,主要是对某一职位或岗位任职资格的说明;
(5)职务说明书,主要是对某一职务或某一职位工作职责权限及其任职资格等其它内容的全面的说明。
5、运用:
通过工作分析,将职位划分为不同的类别和等级,为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各项工作提供基础与依据。6、应用性原则。

‘捌’ 结构化工作分析方法

结构化工作分析方法包括职位分析问卷法(PAQ)、美国劳工部工作分析程序和功能性工作分析方法。

具体来讲:

1)职位分析问卷法(PAQ)。

职位分析问卷是由麦考密克、珍纳尔和米查姆设计的。它围绕任职者进行信息收集,以对任职者从事工作需要进行的活动进行统计分析为基础。

①职位分析问卷的项目。

职位分析问卷由194个项目或者职位要素构成,这些项目可分为六个方面:信息输入、心理过程、工作输出、人际活动、工作情景与职务关系以及其他方面。

②职位分析问卷的评分标准。

PAQ给出了6个评分标准:信息使用度、耗费时间、适用性、对工作的重要程度、发生的可能性以及特殊计分。

③职位分析问卷的优缺点。

它真正的优势在于,问卷的实施者可以根据是否负有决策/沟通/社会方面的责任、是否执行熟练的技能性活动、是否伴随有相应的身体活动、是否操纵汽车/设备和是否需要对信息进行加工这五个基本维度对工作进行等级划分,对于每一项工作可以分配到一个量化的分数。职位分析问卷的不足之处在于没有对职位的特定工作活动进行描述,且可读性不强。

2)美国劳工部工作分析程序。

它是由美国劳工部所采用的工作分析方法,核心是对于每一项工作都按照任职者和信息、人、物三者之间的关系来进行等级划分。其基本程序为

①清理出任职者在信息、人、物这三个维度上有哪些基本活动,并予以归纳总结;

②根据目标职位的任职者在理论上需要哪个层次的活动,并赋予相应的分数;

③这三项的分的总和就成为此项工作的等级划分的基础。

(3)功能性工作分析方法。

功能性工作分析方法不仅仅是依据信息、人、物三方面来对工作进行分类,它还考虑以下四个因素:

①在执行工作时需要得到多大程度的指导;

②在执行工作时需要运用的推理和判断能力应达到什么程度;

③完成工作所需要具备的数字能力有多高;

④执行工作时所要求的口头及语言表达如何。

拓展资料:

结构化分析方法(Structured Method,结构化方法)是一种软件开发方法,一般利用图形表达用户需求,强调开发方法的结构合理性以及所开发软件的结构合理性。

结构化分析方法_网络

阅读全文

与工作方法分析的理论基础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枣庄女人月经不调治疗方法 浏览:750
除螨最快方法图片 浏览:561
如何用简单的方法拆手机 浏览:95
检测抗红细胞抗体方法 浏览:603
打印机缓存文件夹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763
食用营养膏使用方法 浏览:521
经测定蛋白质含量的方法有哪些 浏览:934
苹果输入法的声音怎么设置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347
找到简单的方法英语 浏览:524
水的洁治常用的方法有哪些 浏览:905
如何去液毛的方法18岁以下 浏览:49
简单死亡方法 浏览:397
初中语文合作教学的步骤与方法 浏览:395
社会研究方法因子生态分析法 浏览:545
欧式地板的安装方法 浏览:468
编织披肩的方法和技巧 浏览:137
集体备课的步骤和方法微博 浏览:802
易拉罐做花篮简单方法 浏览:706
如何抓住涨跌的方法 浏览:844
种草花常用方法 浏览: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