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体检中的AGAP是什么意思
肝素抗凝动脉血2ml,抽血后要求严加密封,不能接触空气,立即送检,天热可放冰箱中。并记录当时患者体温。
阴离子间隙是指血清中所测定的阳离子总和与阴离子总和之差。可根据血清中的Cl-、Na+、K+、HCO3一等离子的含量计算所得。其公式为:AG=(Na++K+)-(Cl-+HCO3-),由于血清中K+浓度很低,且相当恒定,故上式可简化为:AG=Na+-(Cl-+HCO3-)。
正常范围:8~16mmol/L。
检查介绍:指血清中所测定的阳离子总数与阴离子总数之差。它可鉴别不同类型的代谢性酸中毒。
临床意义:增高:见于代谢性酸中毒、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尿毒症等。阴离子间隙正常的代谢性酸中毒如高血氯性代谢性酸中毒。
减低:见于低蛋白血症等
⑵ 血清阴离子间隙19是什么病
血清中的阴离子和阳离子的总数相等,在阴离子中除Ci-和HCO3-外,其他阴离子(如蛋白质、HPO4-2、SO4-2和有机酸等)被列为未测定阴离子;阳离子中除Na+、K+外,其余(如
Ca2+、
Mg2+等)被列为未测定阳离子,未测定阴离子和未测定阳离子之间的差数就是阴离子间隙
(Anion
GaP;AG)。AG的计算可由血浆的AG=Na+-(Cl-+
HCO3-)计算而得。AG是代谢性酸中毒的指标。
【参考值】10~16mmol/L
(10~16mEq/L)。
血清AG增高,如酸性物质产生过多,例如在缺氧时引起乳酸酸中毒,此时血中乳酸增高,而HCO3-降低,但血氯仍正常。因此AG增高,为一种代谢性酸中毒的类型。同理,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亦属高AG型代谢性酸中毒。这种类型亦见于水杨酸中毒、大量输入羟苄青霉素等情况。
⑶ 医学上ag是什么
ag一般指抗原(诱导免疫系统的抗原)。
抗原(antigen,缩写Ag)是指能引起抗体生成的物质,外来分子可经过B细胞上免疫球蛋白的辨识或经抗原呈现细胞的处理并与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结合成复合物再活化T细胞,引发连续的免疫反应。
结构介绍
抗原在化学结构上与机体自身不同,具有异物性:
①异种物质。从生物进化过程来看,异种动物间的血缘关系越远,则免疫原性越强。如马的血清和各种微生物与人的血缘关系远,所以免疫原性强。而马的血清与驴、骡的血缘关系近,所以免疫原性相对就弱。
②同种异体物质。如人的红细胞抗原物质和人的白细胞抗原等。
③自身物质。自身物质一般不具免疫原性。有些物质如隐蔽的自身成分(眼晶体蛋白、精子等),在正常情况下与免疫系统是隔绝的。但是一旦屏障遭到破坏,这些物质进入血流,即可与免疫活性细胞接触而成为自身抗原异物。
以上内容参考 网络--抗原
⑷ AGPK(阴离子间隙)比参考值要高,标准的参考值是12~20,但我的是29.6,这样是不是身体有问题啊
阴离子间隙是计算出来的
ag:
阴离子间隙指未测定阴阳离子差。
ag=(k+na)-(cl+co2)=8~16
高或低见于各种酸中毒
你的结果偏高一点不要紧
⑸ 什么是阴离子隙
阴离子隙(AG)是指细胞外液中所测的阳离子总数和阴离子总数之差。
计算公式为:AG=(Na++K+)-(Cl--HCO3-)
⑹ 离子间距的如何计算
就是原子核直接的距离。
⑺ 医学上AG是指什么
医学上AG是指阴离子隙。
阴离子间隙:指血浆中未测定的阴离子(UA)与未测定的阳离子(UC)浓度间的差值,即AG=UA-UC。
AG的正常值为10-14mmol/l,平均值为12mmol/l。目前多以AG>16mmol/l作为判断是否有AG增高型代谢性酸中毒的界限。AG比值异常可表现为升高和降低两种情况,临床上以升高多见,并且临床意义较大。AG升高多见于代谢性酸中毒的全过程:
1、肾功能不全导致氮质血症或尿毒症时,引起磷酸盐和硫酸盐的储留。
2、严重低氧血症、休克;组织缺氧等引起乳酸堆积。
3、饥饿、糖尿病患者脂肪动用分解加强,酮体堆积。
从AG分析,可将代谢性酸中毒分为高AG代谢性酸中毒及AG正常代谢性酸中毒(如高血Cl代谢性酸中毒)。根据AG水平高低,判断代谢性酸中毒的病因,并可作为治疗的参考。
(7)离子间隙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其他医学名字英文缩写:
1、NPN:非蛋白氮。
2、A/G:白球蛋白比率。
3、BCG:卡介苗。
4、BMR:基础代谢率。
5、BP:血压。
6、ACT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7、AFP:甲胎蛋白
8、CO:心输出量
9、GH:生长激素
10、Hb:血红蛋白
⑻ 阴离子间隙检验科用的什么方法测定的
AG是一个计算值,公式如图所示
检验科基本都配备电解质分析仪或自动生化分析仪,能直接测定这些离子的浓度,可以根据计算结果算出。实际上自动生化分析仪可以设置甚至自带计算公式,只要仪器测出这些离子的浓度,就能直接输出包括AG在内的很多酸碱平衡指标。
⑼ 阴离子间隙体验出来是6.30有很大问题吗
阴离子隙,也称阴离子间隙(AG):指血浆中未测定的阴离子(UA)与未测定的阳离子(UC)浓度间的差值,即AG=UA?UC。该值可根据血浆中常规可测定的阳离子(Na+)与常规测定的阴离子(Cl-和HCO3-)的差算出,即AG=[Na+]-{[Cl-]+[HCO3-]},波动范围是12±2 mmol/L。 目前一般认为AG>16mmol/L作为判断是否有AG增高代谢性酸中毒的界限。 指血清中所测定的阳离子总数与阴离子总数之差。它可鉴别不同类型的代谢性酸中毒。增高:见于代谢性酸中毒、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尿毒症等。阴离子间隙正常的代谢性酸中毒如高血氯性代谢性酸中毒。低:临床表现低蛋白血症等。(营养不良性水肿(nutritional edema)又称低蛋白血症(hypoproteinemia)是一种营养缺乏的特殊表现,由于长时间的负氮平衡,以致血浆蛋白减少,胶体渗透压降低,出现全身性水肿为其特征。特点是水肿发生前常有消瘦、体重减轻等表现。皮下脂肪减少所致组织松弛、组织压降低,加重了水肿液的潴溜。水肿常从足部开始逐渐蔓延全身。治疗方面治疗病因与调整营养同时进行。) 编辑本段计算 肝素抗凝动脉血2ml,抽血后要求严加密封,不能接触空气,立即送检,天热可放冰箱中。
⑽ 阴离子隙的简介
阴离子隙,也称阴离子间隙(AG):指血浆中未测定的阴离子(UA)与未测定的阳离子(UC)浓度间的差值,即AG=UA—UC。阴离子间隙(AG):指血浆中未测定的阴离子(undetermined anion,UA)与未测定的阳离子(undetermined cation,UC)的差值。
由于细胞外液中阴阳离子总当量数相等,故有:已测定阳离子(Na+)+未测定阳离子(UC)=已测定阴离子(Cl-+HCO3-)+未测定阴离子(UA)。
阴离子间隙(AG)有时能帮助鉴别诊断代谢性酸中毒的不同原因,以及帮助阐明混合性酸碱平衡失调的原因。代谢性酸中毒,同时AG增大,一般是无氯性酸中毒,如乳酸、酮酸、水杨酸、乙二醇代谢物、磷酸盐和硫酸盐等酸中毒。代谢性酸中毒具有正常AG和高氯血时,叫做高氯血性酸中毒。
(10)离子间隙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由于细胞外液阳离子主要为Na+,而阴离子C1-及HCO₃-常小于Na+,在常规电解质测定时其余的阴离子并未测定,称未测定阴离子,即阴离子间隙,包括磷酸氢根(HPO₃-),硫酸根(SO₄-),各种有机酸如乙酰乙酸,β羟丁酸,丙酮酸,乳酸根及蛋白阴离子的总和。
正常时,血浆中AG=Na+-(Cl-+ HCO₃-)=12mmol/L。正常值范围为8-16mmol/L,测定值高时,说明体内产酸有点多,多吃碱性食物如新鲜蔬果,少吃肉。大于30mmol/L表示有酸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