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90×5的竖式该怎么列怎么列式计算结果
九十乘以五,应该等于是450。
可以直接按9×5计算,后面再补一个零。
解题思路:两个乘数末位对齐,分别将第二个乘数从末位起每一位数依次乘上一乘数,将所以步骤计算的结果相加。
解题过程:
5×90=450。
将以上步骤计算结果累加为450。
除法
如42除以7。
从4开始除〔从高位到低位〕。除法用竖式计算时,从最高位开始除起,如:42就从最高位十位4开始除起;若除不了,如:4不能除以7,那么就用最高位和下一位合成一个数来除,直到能除以除数为止;如:42除7中4不能除7,就把4和2合成一个数42来除7,商为6。
❷ 怎么列竖式计算
首先要对其相同数位
加减列竖式,在同数位加减,本数位不够,借上一数位进行运算
乘法列竖式,被乘数每一位数依次乘以乘数,向上一数位累加乘积,再进行加减
除法列竖式,反回来凑
乘法的结果
❸ 怎么列竖式计算
1.45×2.08=3.016
列竖式如下图:
解析:可以现根据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1.45×2.08=3.016,再看一下1.45和2.08中一共有几位小数。经过观察1.45和2.08有四位小数,所以就从30160的右边起数出四位,点上小数点。所以,1.45×2.08最后的得数就是3.016,最后的一个零可以去掉。
列竖式的方法:
(1)先在上面一行写第一个加数。如果两加数位数不一样,就先写位数多的数;
(2)再在下面一行写第二个加数。如果两加数位数不一样,就写位数少的数。第二个数要和第一个数的数位对齐;
(3)把“+”号写在第二个数的前面位置;
(4)式子中的“=”号用一条线横线表示,写在第二个数的下面;
(5)两数计算的结果写在横线下面的位置,要和上面的数位对齐。
❹ 列式计算有什么方法
列竖式的方法如下:
(1)先在上面一行写第一个加数。如果两加数位数不一样,就先写位数多的数。
(2)再在下面一行写第二个加数。如果两加数位数不一样,就写位数少的数。第二个数要和第一个数的数位对齐。
(3)把“+”号写在第二个数的前面位置。
(4)式子中的“=”号用一条线横线表示,写在第二个数的下面。
(5)两数计算的结果写在横线下面的位置,要和上面的数位对齐。
相关例子:
1.45×2.08=3.016
列竖式如下图:
解析:可以现根据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1.45×2.08=3.016,再看一下1.45和2.08中一共有几位小数。经过观察1.45和2.08有四位小数,所以就从30160的右边起数出四位,点上小数点。所以,1.45×2.08最后的得数就是3.016,最后的一个零可以去掉。
❺ 竖式计算怎么教
小学的计算类型分为:口算、列竖式计算、脱式计算(包含简便运算)、解方程、化简比、求比值、解比例。
低年级口算先练熟100以内的加减法和九九乘法表,熟练了,孰能生巧,大一点数据根据同样的方法也能应变,就不多说了。
今天就说说列竖式计算吧!
列竖式计算书写格式需注意:
1、数字要写规范清楚,要有辨识度(这个是写数的基本要求)。从一开始写数字就特别要注意0就是0,6就是6,其它数字一样,区分要清清楚楚。班上经常有学生写数字模棱两可,如果你盖住他的计算过程,只给他看他自己写的模棱两可的数字,他自己也不知道到底写的几。
2、横式数字紧凑写,竖式数字隔开写。什么意思呢?就是写横式的时候数字之间要写紧凑,距离不要拉开太大,竖式书写时因为要对位、进位等所以数字要隔开写。这是习惯,也是一开始就要养成,很多学生往往只注重结果,认为只要结果正确就行,事实上,有这种想法的孩子他的正确率往往不高,而且你会发现他养成这种不好的习惯到高年级非常难纠正,所以不要忽略好习惯的培养,一个一个好习惯,让你的正确率高,数学越来越棒!
列竖式主要是针对整数和小数而言,其方法如下:
1、先掌握整数加减乘除的计算方法,并训练到自己能用语言描述方法。
2、到四年级接触小数后就可去对比学习,例如将整数加减法和小数加减法对比去学,整数乘法和小数乘法对比学,整数除法和小数除法对比学,找到它们的联系和区别,学起来就轻而易举。
❻ 二年级上册数学用竖式计算的正确列式方法
竖式计算例子解析27+36
解题思路:两个加数的个位对齐,再分别在相同计数单位上的数相加,相加结果满10则向高位进1,高位相加需要累加低位进1的结果。
解题过程:
步骤一:7+6=3 向高位进1
步骤二:2+3+1=6
根据以上计算步骤组合计算结果为63
验算63-36=27
(6)竖式综合计算方法怎么列式扩展阅读-竖式计算-验算过程:将减数与被减数个位对齐,再分别与对应计数单位上的数相减,不够减的需向高位借1,依次计算可以得出结果,减数小于被减数将两数调换相减最后结果加个负号;小数部分相减可参照整数相减步骤;
解题过程:
步骤一:13-6=7 向高位借1
步骤二:6-3-1=2
根据以上计算步骤组合计算结果为27
存疑请追问,满意请采纳
❼ 用竖式计算怎么写
竖式计算例子解析172×821
解题思路:先将两乘数末位对齐,然后分别使用第二个乘数,由末位起对每一位数依次乘上一个乘数,最后将所计算结果累加即为乘积,如果乘数为小数可先将其扩大相应的倍数,最后乘积在缩小相应的倍数;
解题过程:
步骤一:1×172=172
步骤二:2×172=3440
步骤三:8×172=137600
根据以上计算结果相加为141212
验算:141212÷821=172
(7)竖式综合计算方法怎么列式扩展阅读&验算结果:将被除数从高位起的每一位数进行除数运算,每次计算得到的商保留,余数加下一位数进行运算,依此顺序将被除数所以位数运算完毕,得到的商按顺序组合,余数为最后一次运算结果
解题过程:
步骤一:1412÷821=1 余数为:591
步骤二:5911÷821=7 余数为:164
步骤三:1642÷821=2 余数为:0
根据以上计算步骤组合结果为172
存疑请追问,满意请采纳
❽ 什么叫列式计算,竖式计算,脱式计算
列式计算是指:列出式子来计算,使计算更快捷。
竖式计算是指:在计算过程中列一道竖着的式子,使计算更加方便。
脱式计算即:递等式计算,把计算过程完整写出来的运算,也就是脱离竖式的计算。
在学习竖式计算之后,会学习到混合运算等可以连续计算的式子,在计算混合运算时,通常是一步计算一个算式(逐步计算,等号不能写在原式上),要写出每一步的过程。
一般来说,等号要往前,不与第一行对齐。也就是离开原式计算。(脱字念tuo)主要掌握的是记住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8)竖式综合计算方法怎么列式扩展阅读
在四则运算中,加法和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乘法和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运算的算式,通常称为混合运算。加、减、乘、除的混合运算也叫做四则混合运算。在四则混合运算中,规定的计算先后次序,称为运算顺序。数学上规定的四则运算顺序如下:
1、同级运算在一个算式中,如果只含有同级运算,应当按照从左到右的次序进行运算。这就是说,只含有加减法,或者只含有乘除法的混合运算,它们的运算顺序是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2、一至二级运算
在一个算式中,如果既含有第一级运算又含有第二级运算,那么,应先算第二级运算,后算第一级运算。即“先算乘法和除法,后算加法和减法”,简称“先乘除,后加减”。
3、含括号运算
如果要改变上面所说的运算顺序,就要用到括号。常用到的括号有三种:小括号,记作();中括号,记作[ ;大括号,记作{}.使用括号的时候,两边拉,中间加。要先用小括号,再用中括号,最后用大括号。
❾ 列式计算怎么计算呀
列式计算运用进行数或代数式方式进行计算。列式计算在数学中算式是指在进行数或代数式的计算时所列出的式子,包括数或代替数的字母和运算符号四则运算乘方开方阶乘排列组合等两部分,按照计算方法的不同算式一般分为横式和竖式两种,竖式是指在计算过程中列一道竖着的式子使计算简便。
列式计算的方法
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或少多少都用减法,多多少用比前面的数减比后面的数等于多的数少多少用比后面的数减比前面的数等于少的数,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这个数乘倍数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多少倍用除法,用是之前面的数除是字后面的数条件中的积商和差要先算和与差的那一步要加括号问题中的积商和差与它对应的符号是最后一步。
竖式计算是指在计算过程中列一道竖式计算使计算简便,竖式计算一般分为加法竖式计算减法竖式计算乘法竖式计算除法竖式计算等,脱式计算即递等式计算把计算过程完整写出来的运算也就是脱离竖式的计算,在计算混合运算时通常是一步计算一个算式要写出每一步的过程。
❿ 竖式计算的格式怎么写
数学竖式的标准格式如下。除到哪一位上面不够商1时,就在那一位上面补0,具体参考除法竖式。
一、加法减法竖式格式如下:
(10)竖式综合计算方法怎么列式扩展阅读:
列竖式笔算有两个要点: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不进位可以先加十位,但是为以后的进位加法着想,不提倡)。在练习本上的格式严格按以下要求来进行:
1、算式的横式从数学本横格线的左端开始写;
2、竖式:第一个加数写在横式第二个加数下面,加号与横式中的加号对齐,加数、加数、和,三者的相同数位一定要对齐。
3、列竖式算完后,不要漏掉横式上的得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