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变压器设计的计算步骤和公式是什么,最好做个实例
以下是设计单相变压器的计算公式:
1、Ps=V2I2+V3I3......(瓦)
式中Ps:输出总视在功率(VA)
V2V3:二次侧各绕组电压有效值(V)
I2I3:二次侧各绕组电流有效值(A)
2、Ps1=Ps/η(瓦)
式中Ps1:输入总视在功率(VA)
η:变压器的效率,η总是小于1,对于功率为1KW以下的变压器η=0.8~0.9
I1=Ps1/V1×(1.11.~2)(A)
式中I1:输入电流(A)
V1:一次输入电压有效值(V)
(1.1~1.2):空载励磁电流大小的经验系数
3、S=KO×根号Ps(CM²)
式中S:铁芯截面积(CM²)
Ps:输出功率(W)
KO:经验系数、参看下表:
Ps(W) 0~10 10~ 50 50~ 500 500~1000 1000以上
KO 2 2~1.75 1.5~1.4 1.4~1.2 1
S=a×b(CM²)
b′=b÷0.9
4、计算每个绕组的匝数:绕组感应电动势有效值
E=4.44fwBmS×10ˉ4次方(V)
设WO表示变压器每感应1伏电动势所需绕的匝数,即WO=W/E=10(4次方)/4.44FBmS(匝/V)
不同硅钢片所允许的Bm值也不同,冷扎硅钢片D310取1.2~1.4特,热扎的硅钢片D41、D42取1~1.2特D43取1.1~1.2特。一般电机用热轧硅钢片D21、D22取0.5~0.7特。如硅钢片薄而脆Bm可取大些,厚而软的Bm可取小些。一般Bm可取在1.7~1特之间。由于一般工频f=50Hz,于是上式可以改为WO=45/BmS(匝/V)根据计算所得WO值×每绕组的电压,就可以算得每个绕组的匝数(W)
W1=V1WO、W2=V2WO.......以此类推,其中二次侧的绕组应增加5%的匝数,以便补偿负载时的电压降。
5、计算绕组的导线直径D,先选取电流密度J,求出各绕组导线的截面积
St=I/j(mm²)
式中St:导线截面积(mm²)
I:变压器各绕组电流的有效值(A)
J:电流密度(A/mm²)
上式中电流密度以便选用J=2~3安/mm²,变压器短时工作时可以取J=4~5A/mm²。如果取J=2.5安/mm²时,则D=0.715根号I(mm)
6、核算根据选定窗高H计算绕组每层可绕的匝数nj
nj=0.9[H-(2~4)]/a′
式中nj:绕组每层可绕的匝数
0.9:系数
H:铁芯窗口高度
a′:绝缘导线外径
‘贰’ 变压器容量计算公式是什么
变压器的容量计算公式:β=S/Se 式中
S:计算负荷容量(kVA),Se:变压器容量kVA。
β:负荷率(通常取80%~90%)。
在变压器铭牌上规定的容量就是额定容量,它是指分接开关位于主分接,是额定满载电压、额定电流与相应的相系数的乘积。对三相变压器而言,额定总容量容量等于=3×额定相电压×相电流,额定容量一般以kVA或MVA表示。
(2)变压器自动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在规定的整个正常使用寿命期间,如30年,所能连续输出最大容量。而实际输出容量为有负载时的电压(感性负载时,负载时电压小于额定空载电压)、额定电流与相应系数的乘积。
铁心的作用是加强两个线圈间的磁耦合。为了减少铁内涡流和磁滞损耗,铁心由涂漆的硅钢片叠压而成;两个线圈之间没有电的联系,线圈由绝缘铜线(或铝线)绕成。一个线圈接交流电源称为初级线圈(或原线圈),另一个线圈接用电器称为次级线圈(或副线圈)。
实际的变压器是很复杂的,不可避免地存在铜损(线圈电阻发热)、铁损(铁心发热)和漏磁(经空气闭合的磁感应线)等,为了简化讨论这里只介绍理想变压器。
理想变压器成立的条件是:忽略漏磁通,忽略原、副线圈的电阻,忽略铁心的损耗,忽略空载电流(副线圈开路原线圈线圈中的电流)。例如电力变压器在满载运行时(副线圈输出额定功率)即接近理想变压器情况。
‘叁’ 变压器的容量计算公式
变压器的容量千伏安(KVA)=原边输入电压(KV)* 原边电流。KVA为视在功率。
例如:选择35/10kV变压器。假定最大负荷为3500kW,功率因数为0.8,选两台变压器,容量S=0.7×3500/0.8=3062kVA,可选择3150kVA的变压器,电压比为35kV/10.5kV。再从产品目录中选择型号。
当建筑物的计算负荷确定后,配电变压器的总装机容量为:S=Pjs/βb×cosφ2(KVA)
式中Pjs ——建筑物的有功计算负荷KW,
cosφ2——补偿后的平均功率因数,不小于0.9
(3)变压器自动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在变压器铭牌上规定的容量就是额定容量,它是指分接开关位于主分接,是额定满载电压、额定电流与相应的相系数的乘积。
对三相变压器而言,额定总容量容量等于=3根号额定相电压×相电流,额定容量一般以kVA或MVA表示。
‘肆’ 变压器设计公式
设计一般小型电源变压器;
铁芯截面积a=1.25*√p(功率)。
铁芯取8500高斯。
每伏匝数取:t=450000/8500*s(截面积)
漆包线载流量取2.5a-3.5a/mm2
小型变压器的绕制:
小型变压器铁心匝数绕制
随着电子元件大量应用在电厂控制、监测和自动回路中,小型变压器的应用日益广泛。因小型变压器损坏,市场上一时又难以买到,因此还应掌握小型变压器的绕制。
小型变压器的设计
设计小型变压器,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1)计算变压器的功率;(2)计算变压器的铁心;(3)计算变压器线圈匝数;(4)计算变压器绕组导线的截面积;(5)计算变压器铁心窗口容纳绕组的导线及绝缘物。
1.1功率的计算
变压器的功率可根据下式计算,即
p=iv(1)
式中p——电功率;
i——电流;
v——电压。
先算出次级功率,然后再算初级功率。线圈总功率(即变压器功率)的计算方法与硅钢片的种类有关,将次级功率加上消耗功率即得初级功率,一般来说,铁心消耗功率约为15%,即初级功率算式如下
p1=1.18p2(2)
式中p1——初级功率;
p2——次级功率。
1.2铁心的计算
变压器的功率求出后,可用下式求出铁心有效截面积,即
(3)
式中a为铁心有效截面积(cm2),数字1.2是根据铁片的不同种类通过经验公式取得的,一般变压器硅钢片采用磁通密度1~1.2t,用公式(3);如电动机硅钢片采用磁通密度0.8~1t,可将公式(3)中的1.2改成1.6;如普通黑铁片采用磁通密度0.6~0.7t,可将公式(3)中的1.2改成2。
以上是已知电功率后选铁心时使用的方法,如有现成的铁心,则可以用下式来求可绕制的功率。
(4)
式中铁心有效截面积a=铁心宽(cm)×铁心迭厚(cm)。
1.3匝数的计算
求出了铁心有效截面积就可求出每伏应绕制的匝数,计算公式如下
(5)
式中t为每伏匝数,b为铁心磁通密度(t),a为铁心有效截面积(cm2)。铁心磁通密度可根据前面铁心的计算选用,求出每伏匝数就可根据变压器初级电压算出各绕组的总匝数。初级总匝数的计算公式如下
t1=tv1(6)
式中t1——初级总匝数;
v1——初级电压。
因次级电压由初级感应而得,故在铁心内有一定损耗,而且次级绕组的导线有一定的阻抗,所以在计算次级线圈匝数时应加上5%。次级总匝数计算公式如下
t2=1.05tv2(7)
式中t2——次级总匝数;
v2——次级电压。
1.4绕组导线截面积的计算
导线的粗细由电流的大小决定,电流可用公式i=p/v计算。电流密度的选择与变压器的使用定额有关,一般连续使用定额的,导线电流密度j可采用2.5a/mm2,因此,导线截面积用下式计算
即
(9)
式中s——导线截面积(mm2);
d——导线直径(mm)。
1.5铁心窗口容纳绕组的导线及绝缘物的计算
核算时除需要上述计算结果外,还要掌握层间绝缘、衬纸厚度和导线连同绝缘物的直径等。一般层间绝缘用牛皮纸,其厚度为0.05mm。对于线径较粗的绕组,层间也可用0.12mm厚的青壳纸或较厚的牛皮纸;如线径较细,可采用厚约0.02~0.03mm的透明纸或塑料薄膜,线圈间的绝缘厚度在电压不超过250v时可采用2~3层牛皮纸或0.12mm的青壳纸。因为线圈是绕在绝缘框架上的,所以铁心窗口有效长度只能算0.95倍的额定长度,计算时先算出每层匝数,再算出每个线圈的厚度,最后算出总的厚度,如铁心窗口容纳不下,可适当增加铁心厚度,降低每伏匝数。
用此方法绕制了许多小型变压器,既经济又能解决实际问题,使设备及时投入运行。自己绕制小型变压器,还可以利用已烧坏的小型变压器的铁心,已烧坏的继电器、启动器的线圈来绕制。
‘伍’ 变压器功率计算公式
计算变压器的功率:
变压器功率 = 输出电压 X 输出电流
单相变压器功率由用电总功率*120%获得(效率按80%计算)。
三相变压器功率计算如下(以相电压220V,线电压380V为例):
1、三相额定功率=1.732*额定电流*额定线电压(380V)=3*额定电流*额定相电压(220V)。
2、三相功率不同,按最大功率的一相乘3计算,如,A相9KW,B相10KW,C相11KW,P=3*11=33KW。
3、变压器功率因素一般为0.8(也有0.7的),则,上例中,变压器总功率=33/0.8=41.25KW。
上式中,U、I分别为正弦交流电的有效值,φ为电压与电流信号的相位差。
对于纯电阻电路,如电阻丝、灯泡等,φ=0,P=UI,根据欧姆定律,下述公式成立:
P=I2R=U2/R。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功率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变压器
‘陆’ 变压器容量计算公式
变压器的容量计算公式:β=S/Se 式中
S:计算负荷容量(kVA),Se:变压器容量kVA。
β:负荷率(通常取80%~90%)。
在变压器铭牌上规定的容量就是额定容量,它是指分接开关位于主分接,是额定满载电压、额定电流与相应的相系数的乘积。对三相变压器而言,额定总容量容量等于=3×额定相电压×相电流,额定容量一般以kVA或MVA表示。
(6)变压器自动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变压器的发展历史:
法拉第在1831年8月29日发明了一个“电感环”,称为“法拉第感应线圈”,实际上是世界上第一只变压器雏形。但法拉第只是用它来示范电磁感应原理,并没有考虑过它可以有实际的用途。
1881年,路森·戈拉尔(Lucien Gaulard)和约翰·狄克逊·吉布斯(John Dixon Gibbs)在伦敦展示一种称为“二次手发电机”的设备,然后把这项技术卖给了美国西屋公司, 这可能是第一个实用的电力变压器,但并不是最早的变压器。
1884年,路森·戈拉尔和约翰·狄克逊·吉布斯在采用电力照明的意大利都灵市展示了他们的设备。早期变压器采用直线型铁心,后来被更有效的环形铁心取代。
‘柒’ 变压器如何计算
变压器初级为220伏的,一般初次绕组要750至800多圈左右,次级就依初次来算。电流和功率这些由线圈的线径所决定的,而线圈线径又由铁芯或所决定。打个比方吧,很小的铁芯或磁芯你想做大点的变压器,铁芯磁芯是容不下;很大的铁芯磁芯放小线径又浪费。
‘捌’ 变压器计算公式
计算变压器的功率:
变压器功率 = 输出电压 X 输出电流
单相变压器功率由用电总功率*120%获得(效率按80%计算)。
三相变压器功率计算如下(以相电压220V,线电压380V为例):
1、三相额定功率=1.732*额定电流*额定线电压(380V)=3*额定电流*额定相电压(220V)。
2、三相功率不同,按最大功率的一相乘3计算,如,A相9KW,B相10KW,C相11KW,P=3*11=33KW。
3、变压器功率因素一般为0.8(也有0.7的),则,上例中,变压器总功率=33/0.8=41.25KW。
上式中,U、I分别为正弦交流电的有效值,φ为电压与电流信号的相位差。
对于纯电阻电路,如电阻丝、灯泡等,φ=0,P=UI,根据欧姆定律,下述公式成立:
P=I2R=U2/R。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功率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变压器
‘玖’ 变压器容量是如何计算出来的
常规方法:变压器容量应根据计算负荷选择,对平稳负荷供电的单台变压器,负荷率一般取85%左右。即:β=S/Se。式中,S为计算负荷容量(kVA),Se为变压器容量(kVA),β为负荷率(通常取80%~90%)。
计算三相总功率:11kW X 3相=33KW(变压器三相总功率)
三相总功率/0.8,这是最重要的步骤,市场上销售的变压器90%以上功率因素只有0.8,所以需要除以0.8的功率因素。
33KW / 0.8 = 41.25kW(变压器总功率)
41.25KW / 0.85 = 48.529KW(需要购买的变压器功率),那么在购买时选择50kVA的变压器就可以了。
变压器的原理
变压器是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来改变交流电压的装置,主要构件是初级线圈、次级线圈和铁心(磁芯)。
在电器设备和无线电路中,常用作升降电压、匹配阻抗、安全隔离等。在发电机中,不管是线圈运动通过磁场或磁场运动通过固定线圈,均能在线圈中感应电势。
此两种情况,磁通的值均不变,但与线圈相交链的磁通数量却有变动,这是互感应的原理。变压器就是一种利用电磁互感应变换电压、电流和阻抗的器件。
‘拾’ 变压器的计算方法
答案的数值自己算,给你几个电工学的基本概念和公式,要学好物理,掌握基本概念和公式以及公式中的量纲(物理单位的换算)是你的法宝。
在理想的情况下:
1、变压器的基本概念:各线圈之间每匝电压相等,E1/N1=E2/N2=E3/N3...其中 E为该线圈的外加(或感应)电压,N为该线圈的匝数。从这里求出来的匝数答案必须是正整数,匝数不会是小数的。
2、功率为电流乘电压,P(瓦) = I(安) * U(伏)
3、变压器的另外一个基本概念:各线圈之间的安匝平衡(相等),
I1 * N1 = I2 * N2 = I3 * N3。。。
4、留下的自己可以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