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烏龜蛋能吃嗎
自古以來便有千年鶴、萬年龜的說法,烏龜以自己的千年不死之身成了動物界長壽的代表,同時由於民間語言文化的發展,烏龜這個稱呼也時常被用來形容那些畏首畏尾的人,在人們罵那些人品低下的人時,也經常用“烏龜王八蛋”這句話來罵人家,帶有明顯的貶義。而實際上烏龜蛋卻是一種好東西,是一種營養價值很高的食物,可以用來吃,還具有很好的食療作用。
先把烏龜蛋洗干凈備用。架鍋開火放入油燒熱,依次放入蔥花和薑末,再放入烏龜蛋爆炒翻動一陣子;然後在鍋中加入鹽、調料和少許料酒,翻炒幾下接著放入適量的清水;水燒開後煮幾分鍾即可,出鍋時把湯和烏龜蛋一起倒入碗中。吃的時候不不要剝蛋殼,因為烏龜蛋裡面沒有凝固,只要在烏龜蛋上面撕開一個小孔,從小孔把烏龜蛋裡面吸干凈即可。
② 家養烏龜下蛋能吃嗎
烏龜蛋可以吃,不僅蛋白質含量很高,而且還含有豐富的鈣和核黃素,其中鈣的含量是雞蛋的四倍多,核黃素的含量則是雞蛋的兩倍,而且烏龜蛋中糖、脂肪、膽固醇的含量卻非常低,總糖的含量只有雞蛋的1/16,脂肪含量是雞蛋的一半,膽固醇的含量則低至雞蛋的1/9左右,因此烏龜蛋是一種高蛋白、低脂肪、低糖、低膽固醇的營養保健佳品。
烏龜的種類非常多,不同的龜產蛋季節不一樣。如巴西龜一般長到一斤以上性成熟才能下蛋孵小龜,產卵期各地有所不同,一般5月底開始產卵,7、8月時產卵的高峰期,9月產卵結束,產卵多在凌晨或者白天。而草龜要養5年左右才能生蛋,一般在5~8月間產卵,每隻雌龜每年產卵3~4次,每次產卵5~7枚。但一般家養的寵物龜很難下蛋,主要是環境不允許,因為家庭很難創造出龜產蛋合適的環境,如溫度、濕度、土壤等關鍵因素。
③ 烏龜蛋可以吃嗎
烏龜蛋可以吃的。烏龜蛋與其他蛋類構成成分不同,不易煮熟,但是烏龜蛋不僅蛋白質含量很高,而且還含有豐富的鈣和核黃素,其中鈣的含量是雞蛋的四倍多,核黃素的含量則是雞蛋的兩倍,而且烏龜蛋中糖、脂肪、膽固醇的含量卻非常低,總糖的含量只有雞蛋的1/16,脂肪含量是雞蛋的一半,膽固醇的含量則低至雞蛋的1/9左右,因此烏龜蛋是一種高蛋白、低脂肪、低糖、低膽固醇的營養保健食物。烏龜蛋的營養價值十分豐富,烏龜蛋白容易被人體所吸收,可增強免疫功能,對促進健康和防止癌症有著重要作用。根據最新的研究表明烏龜蛋具有防止動脈硬化,高血壓,糖尿病等功效。實踐還證明烏龜蛋具有抗菌防癌和抗衰老等功效。
拓展資料
中國龜類中分布最廣、數量最多的一種,生活於江河、湖泊、溪流和池塘中。食性雜,食魚、蝦、螺及瓜果蔬菜等。每年4~10月為繁殖期,每次產卵1~5枚,可分批產卵。孵化期57~75天。孵化溫度不同,孵化天數與稚龜性別有差異。當孵化溫度為32℃時,孵化期58天,稚龜多為雌性;當孵化溫度23~27℃時,孵化期75天,稚龜為雄性.
烏龜蛋的食療作用:
1、防癌抗癌:烏龜蛋及其提取物能有效地預防和抑制肝癌,胃癌,急性淋巴性白血病,並用於防治因放療,化療引起的虛弱、貧血、白細胞減少等症;
2、凈化血液:烏龜蛋亦有較好的凈血作用,常食者可降低血膽固醇,因而對高血壓,冠心病患者有益;
3、滋補虛弱:烏龜蛋還能「補勞傷,壯陽氣,大補陰之不足」,食用烏龜蛋對肺結核,貧血,體質虛弱等多種病患亦有一定的輔助療效。
食用烏龜蛋的注意事項:煮烏龜蛋的耗時參照生雞蛋煮熟所需的時間即可。另外,由於烏龜蛋的腥氣較重,在食用時可用黃酒或白酒混合薑末拌食。
烏龜蛋煮熟之後即可食用。
烏龜蛋及其提取物能防止人體細胞癌變,降低癌症發病率,特別是對人類高發的胃癌肺癌以及腸癌等症有明顯預防作用。平時人們多吃一些烏龜蛋,還能促進身體的免疫球蛋白,再說要能增強人體內抗體的活性,能讓人體自身免疫功能明顯提高,經常食用還能提高人體自身的抗病能力。
(4)烏龜卵的食用方法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烏龜的種類非常多,不同的龜產蛋季節不一樣。如巴西龜長到一斤以上性成熟才能下蛋孵小龜,產卵期各地有所不同,5月底開始產卵,7、8月時產卵的高峰期,9月產卵結束,產卵多在凌晨或者白天。
而草龜要養5年左右才能生蛋,通常在5~8月間產卵,每隻雌龜每年產卵3~4次,每次產卵5~7枚。但家養的寵物龜很難下蛋,主要是環境不允許,因為家庭很難創造出龜產蛋合適的環境,如溫度、濕度、土壤等關鍵因素。
⑤ 烏龜蛋怎樣孵化烏龜蛋能吃麽
必須是受過精的才能孵出小龜
產出的卵8—30小時,胚胎已固定,動物極(白色)和植物極(黃色)分界明顯,即可鑒定受精與否,凡卵對著光看內部紅潤,卵的長軸中央部份出現一長形白色區域,區域邊緣光滑完整,即為受精卵,否則為未受精卵。
常見的孵化設備有以下幾種:一是室外孵化池,二是室外孵化場,三是室 內孵化池,四是其它,如地溝孵化池、木製孵化箱、改進的恆溫器作孵化器等 。 總之龜卵的孵化設備,基本同甲魚卵的孵化設備差不多,能孵化甲魚卵的設 備就能孵化龜卵。
(l)室內孵化
視生產量的大小建一個大小適宜的孵化房,一般每平方米可孵化5000枚卵左右。孵化房建在噪音小、通風良好的地方,門、窗要正對,以利通風。孵化房可因條件安裝控溫設備(暖氣、加熱器等)以控制孵化房的溫度,房內設放孵化箱的架子。孵化過程中要把溫度控制在26—35度;濕度(空氣)控制在80%一82%,砂子含水量控制在7%一10%。晴天溫度高時,打開門、窗通風換氣。一般一天灑水一次。
(2)室外孵化
室內孵化能控制溫度、濕度等生態因素,孵化率較高。室外孵化則孵化率較低。選擇地勢較乾燥地方清除四周的雜物,整平地塊,先鋪通過5號篩、不通過14號篩的粗砂2厘米,再鋪通過14號篩、不通過30號篩的砂1厘米,然後排放卵,最後用砂覆蓋。在其上部搭防雨防直曬設備,四周挖一水溝,防螞蟻危害卵,同時孵出的稚龜有找水源的習慣可在水溝中收集。目前室外孵化已較少採用。
(3)龜卵孵化用砂有兩種:一是甲魚卵孵化用的石砂,二是泥土曬干搗碎拌河 沙,經比較後者較好。 卵的排列基本與甲魚卵排列相似。
(4)龜卵的孵化主要掌握三個條件:溫度。最好控制在28℃~31℃,不得高於 34℃,不得低於26℃。濕度。 最好控制在80%~82%,砂子含水量最好控制在 7%~8%,不得低於5.3%,不得高於25.0%,孵化期間,應每天定期檢查沙子 的濕度。檢查時,可用手輕輕扒開沙子,觀察含水沙層離表面的深度。 如果 直到靠近卵才出現濕潤沙層,則用噴霧器在沙子表面噴水,使細沙層(5~6厘米 厚)略帶濕潤即可,切不可在高溫下大量灑水。一般2~3天灑水1次。通氣。 孵 化期間,應防止表層板結而使卵不通氣而悶死。
⑥ 烏龜產卵,如何飼養
龜卵的孵化
一、產卵前的准備工作
每年的5~10月為龜的產卵季節。在此之前,必須做好龜產卵前的准備工作。
(1)檢查產卵場的沙上是否充足,沙土潮濕是否適宜。
(2)檢查孵化箱、沙土是否准備好,溫度計、濕度計、海綿等用具是否配備。
(3)將孵化用的沙土清洗、消毒、曝曬。龜產卵多數在凌晨、傍晚及夜間,也有少數在中午。產卵時需環境安靜,除收集卵外,盡量少進入產卵場,以免影響產卵。
二、卵的收集
科研工作者發現:龜卵在原腸發育的早期對振動很敏惑。因此,取卵宜在早上6~8時。取卵前先根據龜爪和腹板達到痕跡,找出產卵的地方,也可用五指輕輕插入沙中,當手感覺到有物時,輕輕扒開沙土,但不能立即取卵。由於當天產的卵,動物極不明顯,移動後對卵有一定的影響。所以,發現卵後,應在沙上插上標簽,待第2天再取。取卵時宜頂著卵的排列輕輕拿起,不可用單指勾拿。卵取出後平放在沙盤上。若卵中央有白色圓環或白斑,則是受精卵,否則是未受精的卵。將受精卵表明時間,便於日後計算龜的出殼時間。卵取完後,將沙土整平,使龜可再次產卵。
三、孵化方法
(一)影響龜卵孵化的主要因素
影響龜卵孵化的因素主要是溫度和濕度。
1. 溫度 溫度在孵化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溫度的高低影響胚胎的發育、孵化期的長短、稚龜的性別。在22~33℃范圍內,溫度越高,胚胎發育愈快,孵化的時間愈短;反之,溫度、偏低,胚胎發育較慢,孵化的時間愈長。當溫度達23~27℃時,絕大部分稚龜呈雄性;而當溫度在30~33℃時,絕大部分稚龜呈雌性。
2.濕度 濕度是指孵化用的沙土和空氣中的含水量。濕度的控制可用干濕度計。沙土潮濕的程度直接影響卵胚胎發育,濕度過大,沙的含水量過高,卵易閉氣死亡;濕度過小,卵內水分蒸發,卵因「乾涸」而死亡。一般來說,將空氣濕度控制在80%~90%,沙土濕度控制在8%~12%,檢查沙的含水量,以用手捏沙土成團,松開後即散開為經驗性尺度。
(二)孵化方法
目前,國內龜的孵化方法主要有自然孵化、人工孵化、室內恆溫孵化和無沙孵化。
1. 自然孵化 龜產卵後,不取出卵,憑借自然界的光照、雨水而產生的溫度、濕度進行孵化。
2. 人工孵化 龜產卵後,將龜卵取出,移人容器中,適當加溫、保濕進行孵化。
具體操作方法為:選擇大小合適的木箱、陶缸。將清洗消毒曝曬厚的沙置於容器或孵化房內,配置溫度計、濕度計、海綿或紗布若干。將收集到的龜卵平放在沙上,每個卵之間相隔2厘米,卵上覆蓋3--5厘米沙土,最上層鋪蓋海綿(將海綿浸泡水後,用手輕輕擠出部分水)。溫度控制在22--33°C之間,沙土濕度控制在8%~12%。日常將容器移到室外照射陽光,增加溫度,每天根據沙的干濕情況潑灑水分。經過50~65天的孵化,稚龜將破殼而出。在孵化過程中,避免容器碰撞,預防螞蟻及鼠患。
3. 室內恆溫孵化 購置恆溫孵化箱1台。配備27厘米X34厘米X8.5厘米(最好依據恆溫箱的內部空間定做)的塑料箱或木箱1~3個。箱底鋪2~4厘米的沙,將收集的龜卵平放在沙上,上層鋪蓋3~4厘米沙土,沙中插入溫度計,便於掌握沙溫。恆溫箱的溫度調為30C,箱中濕度控制在80%~90%。每天查看3~4次,並記錄沙溫,待孵化末期計算積溫和出殼時間。
4.無沙孵化 無沙孵化方法是利用恆溫箱,將卵直接放在一凹槽內,控制溫度、濕度進行孵化。
具體操作方法為:首先准備好大小合適的木箱、塑料凹槽或泡沫板,底層墊2厘米厚的普通無毒海綿,其含水率為90%,中層放木箱、凹槽或將2厘米厚的泡沫板表面挖數個直徑比龜卵略大的洞;然後將收集到的龜卵置於凹槽內,龜卵上方蓋海綿,其含水率為50%,恆溫箱內溫度控制在28~30℃,空氣濕度為85%~90%;每天觀察龜卵表面的干濕情況,一般以龜卵表面有針尖狀細小水珠為宜;白天將透氣孔打開,尤其是孵化後期,更應注意通風。
龜的胚胎發育
龜的胚胎發育可分為6個時期:母體內發育時期、神經胚時期、卵黃囊血管區時期、胎膜和形態建成時期、骨化時期和孵出時期。
1.母體內發育時期 龜卵在產下來以前已在母體的輸卵管中經過了卵裂、囊胚、直至原腸等發育階段。產後24小時的龜胚中央部分,外表清亮和半透明,稱為明區。沿著胚盤周邊緻密的表面層變薄,這中央加厚地方開始呈圓形,後來呈卵圓形,稱胚盾。
2.神經胚時期 孵育的第3天,隨著胚胎的增長,胚盾表面出現兩個平行的神經褶,當第一對體節分化出來時,神經褶在這一階段由頸部到身體的後端內部都已癒合,形成神經管。
3.卵黃囊血管區時期 孵育第5天,胚體已清楚可見,全體呈乳白色,頭尾分明,有鮮紅色的毛細血管。到孵育的第7天,頭微向右側扭轉。眼、前肢的原基已形成,體節增多,尾芽出現。
4.胎膜和形態建成時期 孵育的第9天,胚體明顯增大,心臟原基形成,尾從軀幹部分離出來。這時期的胚胎出現一個顯著特點:胎膜和胚胎器官形成,出現胚外器官,稱尾尿囊,它是胚胎呼吸的重要器官,也是胚胎排泄廢物的儲藏場所。孵育第11~13天,胚體顯著增大,眼球的色素增多,心臟已建成,血液循環已建立,尾變得細長,肺己分成葉狀,胚體向腹面彎曲,頭尾幾乎相接。
5. 骨化時期 孵育的第15--19天,出現椎弓和椎體、背甲原基已發育為透明的膜狀。胚胎的頭、頸、軀干、尾、四肢五部分界限分明。前後肢已分化,腹甲也隱約可見。孵育第21~27天,頸部細長,前後肢增粗。眼與頭的增長相對縮小,背甲盾片清晰可數。孵育第30~35天,心臟已經看不見,頸部更加清楚地從軀幹部分離出來,口已張開。至此,新生命的內部器官已完善,卵殼龜裂變軟,變脆。
6.孵出時期 孵育的第38~44天,胚體成倍增加體重。胚體的眼瞼活動自如,頭部已能靈活轉動,四肢表面覆以角質鱗片,尿囊開始萎縮。卵黃囊縮小到最小程度。龜的頭部朝向卵的大端,兩前肢彎曲在平肩處,稚龜即將出世。孵育的第45~48天,稚龜用頭或前肢將卵頂破,稚龜在大氣中的呼吸循環正式開始,破殼後經8~48小時,稚龜便可從殼中自行爬出,稚龜破殼後,羊水乾涸,卵黃囊全部縮人體內。
稚龜的培育
稚龜培育是指當年孵化個體重5~10克的龜。出殼的稚龜,身體幼嫩,活動力弱,對環境不適應,若不精心照料,易造成死亡。
一、稚龜的收集
當稚龜從殼中爬出後,不能立即拿出,應讓其在沙上爬動1~3小時,待稚龜的卵黃囊全部吸收後再取出放在淺水中暫養,有些龜的卵黃囊尚未吸收,這些龜應加倍照料,以防止卵黃囊擦破而被細菌感染。
二、稚龜的入池
剛出殼的稚龜非常嬌嫩,背甲、腹甲均軟,放在水泥池內飼養易擦破腹甲、四肢及爪。故應放在搪瓷盆、塑料盆內,水深2~4厘米,加水時應緩緩倒入,速度不能快,以免稚龜嗆水。盆內鋪上細沙。稚龜人盆前需用5毫克/升的高錳酸鉀葯液浸泡5分鍾。暫養1~2周後移人水泥池。
三、投 喂
剛出殼的稚龜一般不捕食,其早期生長發育所需的能量、營養物質完全由卵黃提供。有關科研工作者研究發現:稚龜的卵黃在第一周內消耗40.56%,且卵黃於第15天和第9天消失。根據這一結果,在培育稚龜時可通觀察卵黃大小的變化,推斷剩餘卵黃利用情況,從而確定投喂的日期和投餌量。
暫養後的稚龜,活動較大,攝食能力強。一般投喂熟蛋黃、紅蟲、蠅蛆及瘦豬肉糜等,不能投喂含脂量高或鹽腌過的餌料,以免引起消化不良等症狀。初春,龜剛剛蘇醒,活動能力較弱,溫度穩定,不可多餵食,每3天喂1次,宜在11~14時餵食。春季、夏季稚龜每天投喂2次,上午8~9時、下午5~7時為宜。秋季,早晚氣溫變化較大,餵食宜在中午10~11時,每天1次。投喂量以投喂後1小時能吃完為宜。當溫度20~33°C時,龜能正常進食,其中25~28°C時攝食量最大。當溫度15~17℃時,大部分龜已停食,活動少,少部分龜僅食少量。隨著環境溫度的逐漸降低,稚龜進入冬眠。
四、水質管理
稚龜進食多,排污也多,水質極易敗壞,每次餵食後,應及時清除殘餌。換水時應徹底清洗池底並消毒。夏季,由於氣溫高,應搭建遮蔭棚,適當提高水位,加溫飼養的池塘,換水時要特別注意新、陳水水溫的差異不能過大,一般不超過2~3℃。由於稚龜池的水位淺,水溫變化快,在初春、秋季應勤測量水溫,尤其是冬季進行加溫時,必須測量水面和水底的溫度,溫差不宜超過3~5℃,否則龜極易患病。
五、冬季飼養管理
在自然條件下,每年10月至翌年的4月,稚龜進人冬眠。在人工飼養情況下,則應根據稚龜不同的出殼時間,採取不同的方法。若7~8月左右孵出的,必須強化培育,增投營養全面的餌料,使稚龜體內貯存較多的能量,體重達10克以上,使稚龜進入自然冬眠;若9月下旬、10月初孵出的稚龜,因其體內貯存的物質,不能滿足漫長的冬眠期龜體內能量的消耗。因此,應加裝增溫設施,使水溫恆定在28~30°C,稚龜則不冬眠而繼續生長。
⑦ 烏龜卵怎樣吃
烏龜蛋可以吃。
烏魚,棲息於海底,每年春和夏季節里,從越冬的深處向島嶼附近淺水處洄遊。而烏魚蛋並非是墨魚產生的蛋或者是卵,而是墨魚的產卵腺加工而成的。加工時需要將雌墨魚的產卵腺用明礬和食鹽混合而成的液體腌制一段時間,使得它脫水而形成一種凝固狀的食材。
烏龜蛋有很多種吃法,一般選擇水煮最簡單的吃法,而且營養也是非常好的,水煮烏龜蛋,非常的方便,選新鮮的甲魚蛋(最好是剛生出來二天之內的),洗凈,無須去外殼,放入水中煮,並加入少許鹽,再撒入少許茶葉,煮至水沸騰二分鍾左右,去外殼即可食用。吃水煮烏龜蛋可以保留原有的營養,口感也不錯。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都比較適合食用,能夠為體內補充大量的營養。
烏龜蛋確實是一種非常獨特的蛋類,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有條件的話,那麼可以經常選擇用一些烏龜蛋來烹調成美味的菜餚進行食用,如果不會做其它的菜,那麼就可以把它直接水煮著吃,不僅口感好,營養也非常全面,但是選擇了烏龜的一定要是新鮮的。
⑧ 烏龜下蛋怎麼辦烏龜蛋可以吃嗎
烏龜下的蛋可以孵化,也可以吃。
首先要判斷是不是受精卵。受精卵產下24小時左右,中間會出現一道寬寬的白環,殼色呈微微的半透明。未受精卵,殼色如紙白,不會出現白環。
受精卵的孵化:在紙杯或者塑料盒壁上扎十餘個透氣孔,放入一半蛭石或沙子,噴水至全濕,把蛋平放在上面,蓋上蓋子,但不要蓋嚴。保持溫度在25-30℃,濕度在70-80,定期給墊材注水,水不要澆到卵上,不要改變卵的正反面。孵化時間視品種差異,一般在55-70天。
未受精卵沒有孵化價值,可以趁新鮮煮熟吃掉,並不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