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量塊主要有哪些用途量塊的「級」和「等」是根據什麼劃分的
量塊按製造准確度分為五級:K、0、1、2和3級,K為校準級。量塊的級別是根據量塊長度的製造偏差,長度變動,平面度和研合性等確定的。量塊按檢定準確度分為六等:1、2、3、4、5、6等,等高為1等,最低為6等。量塊的級別是根據量塊長度測量不確定度,長度變動量,平面度,研合性等確定的,與量塊本身的中心長偏差無關。由於量塊的等和級對研合性長度變數的要求有相同之處,因此要想檢定1、2等量塊,只能選自0級量塊,3、4等量塊,分別選自1、2級量塊,5、6等量塊則選自3級量塊。從量塊定等和分級的要求中,可知相應等與級的量塊,其長度變數,平面度,研合性和穩定性等指標的要求是相同的。他們對應的關系是:0級---2等,1級---3等,2級---4等,3級---5、6等。因此0、1、2、3級量塊,可分別代替2、3、5、6等量塊使用。
2. 量塊的作用是什麼
明睿陶瓷量塊廠:量塊又稱塊規。它是機器製造業中控制尺寸的最基本的量具,是從標准長度到零件之間尺寸傳遞的媒介,是技術測量上長度計量的基準。
長度量塊是用耐磨性好,硬度高而不易變形的軸承鋼製成矩形截面的長方塊,如圖4-1所示。它有上、下兩個測量面和四個非測量面。兩個測量面是經過精密研磨和拋光加工的很平、很光的平行平面。量塊的矩形截面尺寸是:基本尺寸0.5~10mm的量塊,其截面尺寸為30mm×9mm;基本尺寸大於10至1000mm,其截面尺寸為35mm×9mm。
工作尺寸不是指兩測面之間任何處的距離,因為兩測面不是絕對平行的,因此量塊的工作尺寸是指中心長度,即量塊的一個測量面的中心至另一個測量面相粘合面(其表面質量與量塊一致)的垂直距離。在每塊量塊上,都標記著它的工作尺寸:當量塊尺寸等於或大於6mm時,工作標記在非工作面上;當量塊在6mm以下時,工作尺寸直接標記在測量面上。
量塊的精度,根據它的工作尺寸(即中心長度)的精度、和兩個測量面的平面平行度的准確程度,分成五個精度級,即00級、0級、1級2級和(3)級。0級量塊的精度最高,工作尺寸和平面平行度等都做得很准確,只有零點幾個微米的誤差,一般僅用於省市計量單位作為檢定或校準精密儀器使用。1級量塊的精度次之,2級更次之。3級量塊的精度最低,一般作為工廠或車間計量站使用的量塊,用來檢定或校準車間常用的精密量具。
量塊是精密的尺寸標准,製造不容易。為了使工作尺寸偏差稍大的量塊,仍能作為精密的長度標准使用,可將量塊的工作尺寸檢定得准確些,在使用時加上量塊檢定的修正值。這樣做,雖在使用時比較麻煩,但它可以將偏差稍大的量塊,仍作為尺寸的精密標准。
3. 量塊的正確使用
量塊具有兩個互相平行的工作面,而且工作面之間的長度尺寸非常准確,是一種結構簡單,准確度高,使用方便的量具。具有專門用途的專用量塊,如計量室專門檢定卡尺、千分尺的成套量塊。在檢定工作中,使用方便,准確度高,可減少量塊由於研合所造成的磨損;能大大提高檢定工作效率。量塊的正確使用應注意以下幾點:
(1)量塊必須經過檢定,並有合格證書。
(2)檢定量具的量塊等級應符合規程要求。
(3)量塊測量范圍應能滿足所檢量具的需要。
(4)必須符合溫度規范。檢定量具或在車間使用量塊時,應使量塊與量具或工件溫度盡可能一致...
此資料來自好域安機械論壇,更多資料下載可到此論壇下載
4. 量塊有什麼用啊
量塊的具體用途:
1、作為長度標准,傳遞尺寸量值
2、作於檢定測量器具的示值誤差。
3、作為標准件,用比較法測量工件尺寸,或用來校準、調整測量器具的零位。
4、用於直接測量零件尺寸。
5、用於精密機床的調整和機械加工中精密劃線。
長度等於或小於100mm的量塊,測量或使用其長度時,量塊的軸線可豎直或水平安裝。長度大於100mm的量塊,測量或使用其長度時,量塊的軸線應水平安裝,這時,量塊一個較窄的側面放置在分別距量塊兩端側量面各為0.211×L的兩個橫放的支柱上;所有可能影響量塊長度、長度變動量或測量面平面度的外加力都應避免。
(4)量塊的使用方法擴展閱讀:
檢定的目的則是對測量裝置進行強制性全面評定。這種全面評定屬於量值統一的范疇,是自上而下的量值傳遞過程。檢定應評定計量器具是否符合規定要求。這種規定要求就是測量裝置檢定規程規定的誤差范圍。
簡而言之,假如量塊規程規定誤差為0.2mm,而實際測量結果差0.3mm,此時檢定證書結論為不合格,該量塊無法繼續使用;而校準證書不提供結論,可以由客戶自行決定是否繼續使用。
而且大部分檢定證書不提供示值誤差,只判定是否合格,對於要求精度較高的客戶,需要實測數據使用並不適用,檢定這個概念也只是我國獨有的,而校準證書因為多方互認協議在其他國家也是可以使用的。
5. 典型測量器具使用
(一)百分表測量器具使用
利用機械傳動系統,將測量桿的直線位移轉變為指針在圓刻度盤(表盤)上的角位移,並由刻度盤進行讀數的通用測量器具,稱為指示表。其中,分度值為0.01mm的稱為百分表,見圖2-111所示。分度值為0.001mm稱為千分表。測量范圍超過10mm的指示表,又稱為大量程指示表。
1.百分表的工作原理
百分表的工作原理見圖2-112所示,是將被測尺寸引起的測桿微小直線移動,經過齒輪傳動放大,變為指計在刻度盤上的轉動,從而讀出被測尺寸的大小。百分表的構造主要由3個部件組成:表體部分,傳動系統,讀數裝置。
圖2-111 百分表
1—表體;2—圓頭;3—表盤;4—表圈;5—主指針;6—轉數指針;7—套筒;8—測量桿;9—測量頭
圖2-112 百分表傳動原理圖
1—測量桿;2—指針;3—游絲;4—彈簧;Z1、Z2,Z3,Z4—齒輪
2.百分表的讀數方法
1)轉數指針(大盤刻度)表示一格為1mm,主指針(小盤刻度)表示一格為0.01mm。讀數時,指針從離開起始位置的格數來讀得。若指針停在兩條刻度線之間時,可用估讀的方法來讀得。
2)當測量范圍比較大時,指針和轉數指針的開始位置都要記住,為了方便測量時讀數,測量前一般要用手轉動表盤,使表盤的零刻度線對准主指針,這樣就不必再記住指針的起始位置了,可直接讀出mm的小數部分。
3)指針的轉動方向與測量桿的移動方向有一定關系,主指針順時針轉動時,表示測量桿向上移動;主指針逆時針轉動時,就表示測量桿向下移動。在相對測量或誤差檢驗時,測得數值的正負關系不要搞錯。
4)讀百分表時,要在主指針停止擺動後再開始讀數,讀數時,眼睛的視線要垂直於表盤,正對主指針來讀數,否則由於偏視會造成讀數誤差。
3.百分表的使用方法
1)使用百分表之前,要進行認真檢查,以免在測量中受到損傷或產生不必要的誤差。①檢查外觀。表蒙玻璃是否破裂或脫落;後蓋封得是否嚴密,否則灰塵和濕氣就會侵入表內,使內部零件產生銹蝕;測量頭、測量桿、軸套等是否有銹蝕的地方;表盤、指針是否松脫等。②檢查靈敏性。輕輕推動和放鬆測量桿時,檢查測量桿在軸套內的移動是否平穩、靈活、有無卡住或跳動現象;主指針與表盤有無摩擦現象;主指針的擺動是否平穩等。③穩定性檢查。百分表處於自由狀態時,主指針位於從零線開始反時針方向的60°~90°之間,推動並放鬆測量桿,檢查主指針是否回到原位。如果不能回到原位,說明表的穩定性不好,就不要使用。
2)使用百分表時,必須把它可靠地固定在表座(萬能表座、磁性表座)或其他支架上,不允許把表隨便卡在不穩固的地方,這不僅會造成測量結果的不準,而且也可能摔壞百分表。如果被測件的數量較多時,可把百分表固定在具有平台的支架(或測量台)上使用。
3)如果是採用夾持軸套的方法來固定百分表時,夾緊力要適當,既要夾牢而又不致使軸套變形,以免造成測量桿卡住或移動不靈活的現象。夾緊後就不準再轉動百分表,如需要轉動百分表的方向時,必須先松開夾緊裝置。
4)百分表既可用作絕對測量,也可用作相對測量。當被測尺寸小於百分表的測量范圍時,可以進行絕對測量。相對測量時,是用量塊作為標准件,因此具有較高的測量准確度。
5)與被測表面接觸時,測量桿應預先有0.3~1mm的壓縮量,以便保持測量頭與被測表面之間有一定的初始測力,可提高示值的穩定性,所以要先使主指針轉過半圈到一圈左右。在相對測量時,如果存在負向偏差,預壓量還要增大,使主指針有一定的指示「餘量」。這樣,在測量過程中,既能指示出正的偏差,又能指示出負的偏差,而且仍可保持一定的測力。否則負的偏差就可能測不出來,還要重新調整。
當測量桿有一定的預壓量後,再把百分表緊固住。然後用兩指捏住測量桿上端的擋帽提起1~2mm,再輕輕放下,檢查測量桿在軸套內的移動是否靈活,觀察主指針是否回到原位。這樣反復提拉二至三次,檢查主指針的指示數值是否穩定,只有在穩定性好的情況下,才能進行測量。
6)為了讀數方便,測量前一般都把百分表的主指針指到表盤的零位。絕對測量時,把測量用平板作為對零位的基準;相對測量時,把量塊作為對零位的基準。使測量桿有一定預壓量後,再轉動表圈,使表盤的零刻度線對准主指針,然後再提拉測量桿,重新檢查主指針所指零位是否有變化,反復幾次直到對准為止。當然,也可以不對零位,當測量桿有一定的預壓量後,主指針所指的刻線就作為測量的起始位置,這樣可節省時間且也准確,但不要記錯數值。
7)測量平面時,測量桿要與被測表面垂直,否則,不僅影響測量桿移動的活動性,甚至會把測量桿卡住而損壞百分表,測量桿傾斜還要產生較大的測量誤差,測得數值往往比實際的大。
8)坯或有顯著凸凹表面的工件,不應使用百分表測量,否則容易損壞百分表。
9)測量圓柱形工件時,測量桿的軸線應與工件直徑方向一致並垂直於工件軸線。
10)測量時,應輕輕提起測量桿,把被測件移到測量頭的下面,然後再慢慢放鬆測量桿,使測量頭與被測件相接觸。不允許把被測件強迫推入到測量頭下面;也不允許提起測量桿然後突然鬆手,靠彈簧力把測量頭急驟彈回,這要產生瞬時沖擊力,給測量帶來誤差,對百分表和被測面也會造成損傷。
11)放置百分表表座的平面上如果有油時,會發生微小滑動而影響測量結果,這時可以在表座下面墊一張能吸油的薄紙,以增加摩擦。
12)根據被測件的形狀、表面粗糙度和材料的不同,應選用適當形狀的測量頭,用平測頭來測量球形件;用球面測量頭來測量圓柱形或平表面的被測件;用尖形測量頭或曲率半徑很小的球形測量頭來測量凹面或形狀復雜的表面(如凸輪、凹槽等),但注意不要劃傷被測表面,也不要去測量有明顯切痕的表面。
4.操作步驟
1)檢查測量平台或平面、百分表表座的底面和被測件表面是否有毛刺、碰傷或臟東西等,應逐一擦乾凈。
2)根據被測部位和尺寸,對表座安裝表的位置進行粗測。
3)檢查百分表,並擦凈測量頭、測量桿和軸套。
4)把百分表固定在表座上,調整好位置,使測量頭與基準面接觸(如果是調整或檢查精度時,可直接與被測表面相接觸),並有一定的預壓量。
5)檢查百分表位置的正確性、測量桿移動的靈敏和指示數值的穩定性。
6)如果需要主指針對零位,應重新檢查指示數值的穩定性。如為相對測量時,還要輕輕提起測量桿取出量塊。到此就完成了百分表的安置或調整工作。
7)提起測量桿,把被測件移到測量頭的下方,並輕輕放下測量桿到與被測件表面接觸為止。
8)記下百分表的讀數,並檢查示值的穩定性。
5.百分表維護保養
除應遵守維護保養的一般事項外,還要注意以下幾點:
1)按壓測量桿的次數不要過多,距離不要過大,尤其應避免急劇地向極端位置按壓測量桿,這要造成沖擊,會損壞機構及加劇零件磨損。
2)測量時,測量桿的行程不要超出它的測量范圍,以免損壞表內零件。
3)百分表要避免受到劇烈振動和碰撞,不要敲打表的任何部位,調整或測量時,不要使測量頭突然撞落在被測件上。
4)不要拿測量桿,測量桿上也不能壓放其他東西,以免測量桿彎曲變形。
5)百分表表座要放平穩,以免百分表落地摔壞,使用磁性表座時,一定要注意檢查表座的按鈕位置。
6)嚴防水、油和灰塵等進入表內。不準把百分表浸在冷卻液或其他液體中;不要把表放在磨屑或灰塵飛揚的地方;不要隨便拆卸表的後蓋。
7)如果不是長期保管,測量桿不允許塗凡士林或其他油類,否則會使測量桿和軸套黏結,造成測量桿運動不靈活,而且黏有灰塵的油污容易帶進表內,影響表的精度。
8)百分表用完後,要擦凈放回盒內,要讓測量桿處於放鬆狀態,避免表內彈簧失效。
(二)螺紋規測量器具使用
1.螺紋樣板(《JJG60-2012螺紋樣板》)
帶有確定的螺距及牙形,且滿足一定的准確度要求,用作螺紋標准對類同的螺紋進行測量的標准件,如圖2-113所示。
圖2-113 螺紋樣板
1—螺紋樣板;2—鎖緊螺釘(或鉚釘);3—保護板
螺紋樣板牙型角分為60°(公制螺紋)和55°(英制螺紋)兩種。
1)螺紋規主要用於低精度螺紋工件的螺距和牙形角的檢驗。螺紋樣板的各工作面均不應有銹蝕、碰傷、毛刺以及影響使用或外觀質量的其他缺陷。樣板與護板的連接應能使樣板圍繞軸心平滑地轉動,不應有卡住或松動現象。
2)測量螺紋螺距時,以螺紋樣板組中齒形鋼片作為樣板,卡在被測螺紋工件上,如果不密合,就另外換一片,直到密合為止,這時該螺紋樣板上記的尺寸即為被測螺紋工件的螺距。應盡可能利用螺紋工作部分長度,把螺紋樣板卡在螺紋牙廓上,使測量結果較為正確。
3)測量牙型角時,把螺距與被測螺紋工件相同的螺紋樣板靠放在被測螺紋上面,然後檢查它們的接觸情況,如果有不均勻間隙的透光現象,說明被測螺紋的牙形不準確。這種測量方法只能粗略判斷牙形角誤差的大概情況。
2.螺紋環規、塞規(《GB/T10920-2008螺紋量規和光滑極限量規型式與尺寸》)
在批量生產中一般使用螺紋環規(圖2114)或螺紋塞規(圖2115)來檢測螺紋,環規用來檢測外螺紋,塞規用來檢測內螺紋。螺紋環規或螺紋塞規又分為通規(T)與止規(Z),通規通過而止規通不過,則螺紋合格;通規止規都不過或通規止規都過則為不合格。
圖2-114 螺紋環規
D—環規外徑;d—環規內徑;L—環規厚度
圖2-115 螺紋塞規(通止規)
1—通端測頭;2—錐柄;3—楔槽;4—錐度鎖緊手柄;5—錐柄;6—止端測頭;7—止端溝槽;L—塞規長度
6. 使用量塊時應注意的問題有哪些
請按照需要的尺寸選擇量塊進行組合。
(1) 組合量塊的選定,選定量塊時請考慮以下幾點。
a. 盡量減少組合的個數。
b. 盡可能地選取較厚的量塊。
c. 尺寸從末位數選取。
(2) 用清洗液將量塊洗干凈。
(3) 確認測量面沒有毛刺。用平面平晶按照以下的順序檢查毛刺。
a. 將測量面擦拭乾凈。
b. 將平面平晶輕輕地放到量塊上。
c. 輕輕地滑動平面平晶,會看到干涉條紋。
判斷 1 : 如果此時看不到干涉條紋,則可以認為測量面上
有較大的毛刺或污物。
d. 輕按平面平晶,確認干涉條紋消失。
判斷 2 :干涉條紋如果消失,則沒有毛刺。
判斷 3 : 如果局部殘留有條紋,則有毛刺。這時,稍稍移
動平面平晶的位置,如果幹涉條紋也一起移動,
則表明平面平晶上有毛刺。
e. 去除毛刺,如需要可使用較小顆粒的研磨石。
(4) 在測量表面滴微量油脂,並將其均勻塗抹在表面上(擦拭至
油膜幾乎消失),可使用潤滑油、心軸油、凡士林等。
(5) 輕輕地將兩面研合於一體。
根據研合的尺寸不同可有如下三種方法:
7. 量塊如何組合使用
組合量塊尺寸時,為了減少量塊組合的累積誤差,應盡可能的減少量塊的數目,一般不超過4~5塊。選取量塊的方法是每選取一個量塊消除尺寸組的一個最小尾數,依次類推,直到組成所需尺寸。
如果有不明白的可以QQ312856180
8. 量塊按等使用與按級使用有何區別,哪種精度高
1、難度不同:量塊按「級」尺寸包含了量塊的製造誤差,製造誤差將被引入到測量結果中去,但固不需要加修正值,相比按「系」使用較方便。
2、精準度不同:量塊按「系」使用時尺寸排除了量塊的製造誤差,只包含欄定時較小的測量誤差。量塊按「系」使用比按「級」使用的測量精度高。
3、計算方式不同:量塊按「級」使用時,是以量塊的標稱長度作為工作尺寸,量塊按「系」使用時,是以量塊欄定書列出的實例中心長度作為工作尺寸的,所以計算方式是不同的。
(8)量塊的使用方法擴展閱讀:
量塊分為00,0,1,2,3和K級共6級,其中00級精度最高,3級精度最低,K級為校準級。級是根據量塊長度極限偏差、測量面的平面度、粗糙度及量塊的研合性等指標劃分。
量塊長度的極限偏差,量塊中心長度與標稱長度之間允許的最大誤差。量塊的最大量塊長度與最小量塊長度之差。量塊按檢定精度分為5等,1等精度最高,5等精度最低。
除此之外量塊的「級」和「等」是從成批製造和單個檢定兩種不同角度出發,對其精度進行劃分的兩種形式。量塊按「等」使用時其精度比按「級」使用要高。
9. 常用量具的種類、用途、特點、使用方法、維護和保養
標准器具
指用作測量或檢定標準的量具。如量塊、多面棱體、表面粗糙度比較樣塊等。
通用器具
也稱萬能量具。一般指由量具廠統一製造的通用性量具。如直尺、平板、角度塊、卡尺等。
專用器具
也或稱非標量具。指專門為檢測工件某一技術參數而設計製造的量具。如內外溝槽卡尺、鋼絲繩卡尺、步距規等量具是以固定形式復現量值的測量器具,特點如下
1.本身直接復現了單位量值,即量具的標稱值就是單位量值的實際大小,如量塊本身就復現了長度量的單位。
2.在結構上一般沒有測量機構,沒有指示器或運動著的元部件。如量塊只是復現單位量值的一個實物。
3.由於沒有測量機構,如不依賴其他配用的測量器具,就不能直接測出被測量值。例如量塊要配用干涉儀、光學計。因此它是一種被動式測量器具.
10. 量塊的定義用途
量塊是橫截面為矩形或圓形,一對相互平行的測量面間具有準確尺寸的測量器具。量塊的主要特點是:形狀簡單、量值穩定、耐磨性好、使用方便。除每塊可單獨作為特定的量值使用外,還可以組合成所需的各種不同尺寸使用。量塊的用途: 1、作為長度標准,傳遞尺寸量值; 2、用於檢定測量口齒的示值誤差; 3、作為標准件,用比較法測量工件尺寸,或用來校準、調整測量器具的零位; 4、用於直接測量零件尺寸; 5、用於精密機床的調整和機械加工中精密劃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