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怎樣自製釣魚餌料
把小麥粉和適量水混合在一起,然後揉成面團,這個面圖案的手感不能太過柔軟,要有一定的韌勁。夏天天氣比較熱的時候,這樣揉出來的生面團可以直接使用,取米粒大小的面團放在釣鉤上就可以釣魚了,這種面團餌料可以用來釣鯽魚。
如果天氣比較冷,那麼可以在和面的時候加入開水。先用開水加入到麵粉當中,然後再在和好的麵粉當中加入小麥粉,攪拌均勻之後就可以得到半熟餌料了。這種半熟的面團餌料適合天氣比較冷的時候使用,也適合來釣鯽魚。
如果想要釣其它的魚類,可以在這個麵粉餌料的基礎上進行改進,比如把麥麩加入到已經和好的面團餌料當中,然後取適量的餌料搓成圓形或者橢圓形掛在鉤上就可以用於垂釣草魚,如果是釣鯉魚就加入豆粉。
傳統餌料的製作方法有很多,在釣不同魚類的時候使用的餌料是完全不一樣的,要根據實際情況來調整,最簡單的餌料就是用小麥粉製作的。
② 魚餌的製作方法和配方
1、玉米糊粉,加入白面,再加一把炒香的黃豆面,任何香料不用加,揉搓成比耳垂軟一點,做釣餌也是相當的不錯,在鬧小魚的水域比較好用。2、細玉面30%,白面15%,細麥麩15%,黃豆面40%。慢火炒香,出鍋後涼至不燙手趁熱裝瓶密封,做成搓餌直接使用,也可以按5:1添加拉絲粉即可調製成拉餌。此款釣餌通殺鯉魚、鯽魚、草魚,如主攻鯽魚可稍加蜂蜜或蔗糖調制微甜,效果更好。
③ 怎麼調制魚餌
用黃豆麵粉加入適量的白麵粉,土豆泥。揉搓均勻,軟硬適中即可。此餌也可以垂釣多種魚類。
④ 自製釣魚餌料配方
1.胡豆粉餌
用胡豆粉做餌,鯽魚非常喜歡。首先將胡豆放到鍋內炒,等胡豆殼被炒到起麻點的時候鏟出,將炒好的胡豆去殼後磨粉過篩,然後在過篩後的胡豆粉里加入一些麵粉和適量的清水或者是蛋清,將其揉成干濕適度的面團,在野釣的前一天裝到塑料袋裡,防止餌料的水分流失。在出釣鯽魚的時候,取米飯粒大小的顆粒掛在魚鉤上就可以了。
4.玉米面餌
取適量的玉米面,加入百分之十的麵粉,然後倒入適量的開水調製成干濕適度的面團,捏成窩窩頭放到蒸鍋里蒸熟。趁燙用擀麵杖蘸清水去碾壓窩窩頭,增加面餌的粘性和附鉤性。這款面餌適合手竿和海竿,但是在用海竿的時候,要求面團餌入水之後要在3~5分鍾內霧化,方便其能在短時間內將魚兒聚集在一起。
除此之外,為了增加面餌的香味,釣友們也可以在野釣的時候隨身攜帶一些曲酒或者是炒香的黃豆粉,用餌的時候加進去效果更佳。這款餌料非常適合垂釣鯉魚和鯿魚,釣友們在使用的時候可以用香油和水各蘸一半的稀釋劑作蘸餌,生、熟黃豆粉或胡豆粉作粘餌。
⑤ 魚餌怎麼調配
餌料主要以糧食為主,比如大麥、大豆、玉米等,還可以添加一點魚粉,混合比例要適中,添加上清水,然後加上半兩紅糖、半兩曲酒。將這些充分攪拌均勻後,放在容器中密封發酵,之後就可以用來釣魚。
具體調配原則如下:
1、風味搭配
魚香搭配是釣魚中最常見的魚餌搭配。魚腥味強的魚餌能很快吸引魚,但吸引魚的個體相對較小;具有本地風味、綠色風味或發酵、酸味和氣味的魚餌能捕捉個體較大的魚,但吸引魚的速度相對較慢。一般來說,在冬天,我們應該選擇味道鮮美、甜甜的魚餌,它們的味道很濃。這是因為冬季捕魚需要依靠魚餌的味道來刺激魚餌的慾望。
2、主誘餌與副誘餌匹配
魚餌由主餌和輔餌組成。主要餌料是主要的食物和味道類型的魚,輔助誘餌側重於適口性。冬天,水很涼,魚不能張嘴。主要的誘餌是動物蛋白。選用紅蟲粉、鱈魚粉、蝦粉、蠶蛹粉、蚯蚓粉、糖和牛奶等商業性餌料刺激魚張口。
3、餌水比
魚餌與水的比例也很重要。如果餌太硬,就很難霧化。如果魚餌太松,它會霧化得太快,魚餌會在結束前融化。魚餌和水比一次好。不要稀釋魚餌,等魚餌幹了再加水。冬季捕撈時,應調整魚餌的狀態,使其柔軟、蓬鬆、易進,適當分散霧化,魚餌應盡可能小,鉤附著性好,以達到冬季誘捕與捕撈的結合。
注意事項:
誘餌製作技巧:
1、魚餌的色澤 魚類的視覺相對來說較遲鈍。但在淡水魚中,如鯽魚、鯉魚、草魚等,我們也能在幾米以外、十幾米以外的清水中看到食物。對於一個好的垂釣者來說,利用魚的偏好顏色刺激其條件反射來捕捉目標魚也是一個重要的方法。
2、深棕色,棕色。雜食性魚類中的鯉魚長期在池底、河底和灣口的淤泥中覓食,因此對上述顏色的魚餌感興趣。油菜籽餅粉、發酵酒糟、烤麥麩等餌料的自然色澤接近棕色和棕色,吸引鯉魚的效果很好。
⑥ 怎麼調配拉絲餌
調配拉絲餌方法如下:
1、拉餌即利用餌中含有小麥蛋白形成一定的纖維束這-特性,把鉤放在餌盤上,用餌團壓住鉤,持線的手輕輕把鉤拉出即能掛上餌。拉餌所拉出的餌球大小、溶解速度快慢,是否能達到釣目標魚的要求,主要靠拉餌的質量和調制方法。
2、一般情況下、15%~20%就可以、拉絲粉直接放餌料里攪拌、然後按比例加水、如果是用鬼5的話、就先加水快速攪拌餌料、然後用適量的鬼5收水。
3、把餌料用量杯放到料盤里,按照配方放置完了之後,按照之前說的添加10%-20%的拉絲粉,然後拌勻,加水。拌料的過程中切勿打,搓,團,或者逆向的去攪拌,這都會影響餌料的狀態。正確的方法應該是五指分開,順時針的抖散餌料,適量的加水,然後放置一段時間。
4、如果是北風天,較乾燥的天氣,就在餌料上覆蓋一塊稍微濕潤的布,如果是南風天,就在餌料上覆蓋一塊乾的布,讓餌料自然的發酵一段時間,我們稱之為『醒』,醒料的時間長短根據每種商品餌又不一樣。
5、利用餌中含有小麥蛋白形成一定的纖維束這-特性,把鉤放在餌盤上,用餌團壓住鉤,持線的手輕輕把鉤拉出即能掛上餌。
⑦ 商品餌如何調製成拉餌 分享它的使用方法和調制步驟 釣魚新手受用
首先來看商品餌料的使用,選擇盆底大一點的食盆以及量杯,確定餌水比例,將餌料在盆底薄薄鋪一層,倒入水後讓其自然滲透,萬不可鋪的太厚,尤其一些吸水性很強的含有小麥蛋白類的商品餌料,搶水很快。如果釣友鋪太厚的話,上層把水分吸完了,下層卻是半乾的狀態,這樣無法調制出理想的餌料狀態。加水後需要靜置一段時間後才能發開成絲狀,所以釣友不可為了節約時間,減少靜置時間,否則會造成餌料的比重不均。
餌團變軟或變硬需要一點一點加水,以下方法只適用於大部分商品餌,釣友可借鑒。1:拉絲餌料的霧化速度可通過適當加點粘的餌來控制,比如丸九的阿法21。2:拉絲餌料的纖維長短可通過加入短絲的餌,比如老鬼速攻控制,要想纖維長加拉絲粉即可。最後強調一點,任何時候,拉餌都不能狠打,不可揉搓。一次性把水加足,待其吸水膨脹,最後把餌料攏成一堆放在手心,兩手擠壓成團即可。
⑧ 釣魚拉餌怎麼調配
商品餌料的調制
1、用量杯取准所需的餌量,輕輕壓實杯中餌料,使餌量准確。
2、將餌料到入乾燥的寬底和食盆中,均勻鋪平,確定不要太厚,以半個食指平放的厚度為佳。
3、用量杯取准水量迅速到入盆中,順著一個方向快速搖晃,使餌吸水均勻,待餌料充分吸水後放置膨脹過程結束(夏天需約3至5分鍾,冬天需約30至60分鍾)。
4、用手指將已膨脹的餌料從盆底輕輕翻起,再放置一會兒(最好事先將手弄濕),讓沒有充分吸氣膨脹的部分充分膨脹。
5、取出需用的一部分,輕輕團成團;另一部分用半濕的毛巾將食盆蓋好,放陰涼處備用。
使餌團變軟或變硬,加水量是關鍵。加減水量還可以控制餌料的比重和溶散度。但加減水量也要一點一點試著來。
二、相同的性質狀態
1、拉絲餌料的霧化速度怎麽控制:你可以適當加點粘的餌,或者輕打幾下(特別要注意,不能多打,否則成麵筋了)。
2、拉絲餌料的纖維長短怎麽控制:你可以加入短絲的餌,或者把餌打幾下,把纖維打短。加拉絲粉,可以讓纖維長點。
3、拉絲餌料的比重大小怎麽控制:一般餌料的包裝袋上都會標明比重,你可以根據需要調配。如果沒標。那隻有自己試了,試好要記住。另外,一般比重大的餌,在外觀上可以看出來。顆粒較多的比重一般較大。
4、拉絲餌料的拉出形狀怎麽控制:前面三項控制好了,剩下就是餌和水的比例了。
⑨ 自己做魚餌料的方法
第一種方法是,用酒麴發酵餌。這種方法做出來的餌酒香氣味濃、誘魚效果好、製作簡便、經濟適用,深受釣魚愛好者的青睞。製作這種餌的方法是:玉米面加上白面,用沸水沖燙,邊沖邊攪拌,趁溫熱時摻入適量的酒麴粉,揉勻後放在干凈的瓷罐中,密封好,放在保溫處發酵。1周左右就有酒香味溢出。這時候就可以供釣魚裝鉤用了。一次製作量夠1周使用也可以,但不要做得太多,因為放久了會繼續發酵,失去其香甜味,上鉤效果差。發酵適中時放在冰箱里可以存半個月左右,快要用完時用它做引子,加所需要的基礎餌揉勻,仍放保溫處發酵,不需要再添加酒麴了。
第二種方法是,拿適量黃豆,用文火炒出香味,晾涼後磨碎過篩,豆皮可作為做糟食的添加劑,細粉裝瓶備用。要釣魚的時候,就先把漁鉤用水濕一下,然後放在盛有細豆粉的瓶內滾蘸一下,再濕一次漁鉤,再滾蘸一下細豆粉,如是幾次就可以投鉤施釣了。這種餌的好處是用量少,攜帶方便,裝鉤省事,每一次出去都可以帶一點。生豆面或豆腐粉加水攪拌,和成軟面團,捏成小丸裝鉤,也能對魚產生很強的誘惑力。若用蜂蜜代水調製成蜜丸,效果就更好了。這種蜜調餌,存放十天半月不變質。
第三種方法是將枸杞子干用曲酒泡軟,再加適量白糖拌勻。一天後就可以裝鉤施釣了。釣大魚用大鉤,釣小魚用小鉤。將該餌瓶裝密封,在酷暑季節存放兩個月不會變質。
第四種方法是將新鮮嫩苞米弄成粥狀,裝人塑料袋中備用。不能裝單鉤,必須裝集團鉤。需要注意的是,這種餌料必須新鮮,盛夏使用不能超過兩天。
用葷餌或活餌釣鯉魚
河蝦、紅蟲、蚯蚓、地蠶、油葫蘆、蛐蛐、蛆、玉米蟲、蜂蛹或者是其他的幼蟲等等這都是活餌,都是鯉魚的美味佳餚,鯉魚遇見之後就會決不放過的。但是由於裝鉤的不當,釣餌常被摘吃,造成信號的失真,提竿空鉤。如果我們在這種情況下,在裝鉤時,可以從河蝦的頭部開始,再沿著其硬殼橫穿鉤,使鉤尖裸露,蝦體橫卧於鉤門內,把蝦槍折斷指向鉤門。這樣裝鉤投入釣城後1小時以內河蝦是不死的,而且會不停地擺動,這樣更保持了誘招力。由於鉤尖的裸露,無論魚從何方吞餌,都是無法逃避鉤尖刺入的,從而增加了釣獲的機率。裝紅蟲的時候,首先用一盲管,即將2厘米長的塑料管的一端,用火燒後捏住封死,將6~8條紅蟲裝入盲管入面,當它爬出1條就用紅線攔腰結扎,爬出2條就2條一塊扎,直到把管中的紅蟲全部紮好拴牢時,再對折打結,把多餘的紅線剪掉。在結扎的時候不要過度的用力,以防止扎斷。把紅蟲紮好之後,將鉤從紅線中穿入,使鉤尖裸露出來以後。這項准備工作,最好在出釣之前進行。裝鉤時投入釣域2小時以上,紅蟲仍然會保持不停地蠕動的。如果沒有這個條件的,可以將蛆蚓裝鉤之後,再用香精水把它浸潤一下,再投入釣域內,效果也是非常好的。但如果上魚的個體較大的話,就可用整條粗蚯蚓來裝鉤了,或者是把粗蚯蚓剪成1.5~2厘米的段,用鉤橫穿蚯蚓。無論如何,我們都要把鉤尖裸露出來。有的釣者在把鉤尖全包的同時,還要在釣尖外留一小段蚯蚓,認為蚯蚓蠕動能增加誘把力。其實,這樣的裝鉤方法,最容易被魚摘吃餌食,而造成提竿空鉤。這一點,希望讀者多多注意了,更要改進不科學的裝鉤方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