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蒙古族的肉腸怎麼煮
蒙古肉腸
宰羊剖腹後,把羊肥腸取出。羊肥腸粗而且有不少羊油。用鹽水把腸子沖洗干凈,然後從羊腹腔靠脊骨兩側,用刀割下兩條脆嫩的裡脊肉,再割下脖子上的肉,摻進裝填進肥腸里。煮熟後撈出,切成小段,盛盤上桌。在搗好的蒜泥里加上醋,蘸著吃,味道十分鮮美。
原料:羊肥腸 羊精肉
配料:A蔥末,薑末,香菜末,花椒面、食鹽面,味精,雞粉,十三香,蚝油,花雕酒,胡椒粉,生抽,煮肉的老湯
製作方法:羊精肉切成一厘米見方的小丁或者是條備用,把用鹽清理好的羊肥腸用筷子翻過來。
切好的羊肉用調料A腌制半個小時,把腌制好的肉在灌入羊肥腸內,如果是用水煮需要用繩子把兩邊綁住!也可以上籠屜蒸20分鍾!
B. 自己灌的肉腸怎麼蒸
30分鍾左右
原料配方:新鮮豬肉(精肉佔50%以上)100千克、精鹽3.5千克、亞硝50克、白糖5千克、紹興酒10千克、香油4千克五、香面(用白籽、豆蔻、陳皮、肉桂、山柰、丁香、砂仁、花椒、大料等配製而成)500克
製作方法
1、把精肉和肥肉按比例切成小塊,用絞肉機絞成肉末,加入調料,用力攪拌均勻,製成肉餡,並稍加腌制。
2、腌制好後,用漏斗把肉餡灌入整理好的腸衣中,用針扎一些孔,排除腸中的空氣,用麻繩打結紮成小段,放在陽光下曝曬至半干,懸掛在竹竿上,置於通風處晾掛,20天左右,取下進行蒸制。
3、將曬乾的小香腸放入蒸鍋內蒸制,大約30分鍾後,取出冷卻即為成品。
4、貯存小香腸時要採用懸掛的形式進行,場地要乾燥,溫度較低,防止日曬,可貯存1年多,其質不變
C. 請指點下肉腸色拉的家常做法
肉腸色拉家常做法:
食材准備:肉腸、青椒、紅椒、黃椒、櫻桃番茄、節瓜、黑水欖、洋蔥、芝士、生菜、油醋汁
做法步驟:
1、將肉腸、青椒、紅椒、黃椒、洋蔥改刀成絲,櫻桃番茄一分二,節瓜切成片。
2、將肉腸、青椒等絲和黑水欖一起混合,拌入油醋汁。
3、裝盆時,生菜墊在下面,上面放上拌好的各料,撒些芝士粉,以櫻桃番茄、節瓜片作裝飾,好吃的肉腸色拉做好了。
青椒營養價值
1. 辣椒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可以控制心臟病及冠狀動脈硬化,降低膽固醇;
2. 辣椒含有較多抗氧化物質,可預防癌症及其他慢性疾病;
3. 吃飯不香、飯量減少時,在菜里放上一些辣椒就能改善食慾、增加飯量;
4. 辣椒具有強烈的促進血液循環的作用,可以改善怕冷、凍傷、血管性頭痛等症狀;
5. 辣椒含有一種特殊物質,能加速新陳代謝,達到燃燒體內脂肪的效果,從而起到減肥作用;
香腸營養價值:
每100克香腸營養成分:
能量508千卡蛋白質24.1克脂肪40.7克碳水化合物11.2克膽固醇82毫克硫胺素0.48毫克核黃素0.11毫克
煙酸4.4毫克維生素E1.05毫克鈣14毫克磷198毫克鉀453毫克鈉2309.2毫克鎂52毫克鐵5.8毫克鋅7.61毫克
硒8.77微克銅0.31毫克錳0.36毫克。
D. 自製肉腸蒸多長時間
文火隔水蒸30分鍾左右
配 料:鮮豬肉、加碘食鹽、花椒粉、辣椒粉等(配料簡單,特定比例,絕不含防腐劑)
貯存方法:存放於室溫20度以下乾燥陰涼處,可以放在通風處,冰箱冷藏更佳。
一、製作方法
香腸的主要原料:豬肉(肥瘦比例有:3比7)為農家自喂養的瘦肉型豬的後臀肉(土豬肉,決不喂飼料,激素類食品的豬豬)。
輔料為辣椒面、花椒粉、優質白酒、 白糖、精鹽、腸衣等。
豬肉切片,按一定比例把輔料放如攪勻,碼味腌制2-3小時,洗凈的腸衣備用,放入腌制好的肉,裝肉要裝的飽滿緊湊,裝滿後每隔20厘米 左右再用線繩栓,最後用竹簽在腸的外部等距離的扎眼,放掉腸內的空氣。香腸放置在通風的地方晾2-3天,晾去多餘水份。
備好鋸末面,將柏樹忮點燃,用鋸末面壓熄,最後將香腸掛在事先做好的一個支架上在密封環境內熏制。時間大概為一天。
二、食用方法
也可以根據食用習慣加入佐料蒸、炒、烤即可。
原汁原味:將香腸用淘米水泡一下洗凈後蒸或者煮熟,待冷卻後斜切成片,不用放任何佐料,真正的原汁原味滿口溢香。讓你嘗了以後還想買,一定會成會你招待親朋好友、與人分享的美味!這種慢熏而成的臘味製品的味道最正宗,算是地道的土家臘味。
E. 黑色經典的大香腸好吃嗎
非常好吃,大家可以試試,味道非常棒
F. 蒙古肉腸的做法圖解
正宗內蒙風味-煮內蒙肉腸的用料
內蒙生肉腸 兩三斤左右花椒 適量茴香 適量蔥段 適量薑片 適量鹽 適量
正宗內蒙風味-煮內蒙肉腸的做法步驟
步驟 1
高壓鍋三十分鍾即可出鍋,切斷,開吃~
正宗內蒙風味-煮內蒙肉腸的小貼士
蒜蓉辣醬配手把肉和肉腸都很好吃,大家可以嘗試一下。
關於調料,每一種都是必須的~
G. 肉腸怎麼製做
廣東臘腸製作方法
用料:瘦肉3500克,肥肉1500克,精鹽100克,白糖250克,生抽250克,山西汾酒150克,硝2克,清水750克。
製作方法:
腌制:製作這款臘腸,我們得分二個步驟,首先是將肥肉放入開水之中浸熟,拌上少量山西汾酒,埋入白糖之中(此法被稱作「冰肉」,原因是肥肉腌透煮熟後呈透明,有如冰塊而得名,且如此製法,可令肥肉不肥不膩),腌約1天後,用刀切成比黃豆稍大的肉粒;第二步是將瘦肉(最好是無皮豬肘肉)切成又好象黃豆大小的肉粒,調入精鹽、白糖、生抽、山西汾酒和硝拌勻,腌約至少8小時。
風臘:待以上兩種肉粒分別腌透後(如須令臘肉爽口,可將瘦肉先攪撻一番),放入同一鋼盆之中,加入清水,借用漏斗的幫忙將肉水壓入泡軟的腸衣之中,以九成飽滿務度,然後將兩端腸衣打結,用針耙在肉腸上密插,以利疏氣,再用麻繩每隔30厘米分為一段綁上,中段綁上水草,掛穿在竹桿上,先用炭火稍稍焙乾,再放入通風處晾曬7天左右,以肉腸身硬為度。
註:廣東東莞的「臘腸」同樣配製,區別在腸衣和分段的長短,有「東莞臘腸,又粗又短」之說。
四川臘腸的製作過程:
原 料:豬肉(後臀肉去皮),豬小腸.鹽,味精,花椒,胡椒面,辣椒面,白酒,糖.
製作過程:
1:將去皮豬肉用溫水洗凈,將肉表面的水漓干,把肥瘦肉分開,分別改成1CM的肉丁,在分別裝入不同的瓷灌里.
2:依照個人的口味分別放入鹽,味精,花椒,胡椒面,辣椒面.白酒,糖等作料,攪拌均勻,蓋上蓋子腌制8--10個小時.由於瘦肉容易進味,肥肉油膩,往往肥肉先腌制1--2個小時.
3:在腌制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做腸衣.將小腸用溫水加少量的鹽或者鹼清洗,但鹽和鹼不宜放的太多,那樣會使小腸變脆,在我們刮腸的時候容易破壞.清洗之後把小腸放到平硬的地方,用不銹鋼直尺或者餐刀用均勻力道把小腸由上而下刮凈,直到掛至好象要透明了,在開始用水裡外沖洗,沖洗干凈後籬水,這樣腸衣就做好了.
4:將腌制好的肥瘦肉混合攪拌均勻,用腸衣一端套住漏斗,把攪拌好的肉灌入腸衣內,灌滿整根後,先用細繩將腸衣底端扎緊,然後用手揉捏腸體,使罐好的腸體粗細均勻.切記不能灌的太滿,這樣在以後晾曬過程中會暴烈,也不要太松或者留有空氣,那樣等到臘腸成型時候就太丑了啊,不好看.將灌好的腸體沒隔10--20CM用細繩紮成一小節,每個小節的底端用針扎個小洞洞,把多餘的水和空氣留出去,之後拿出去在陽光充足的地方暴曬3--4天,在掛到通風的高處.一般是屋檐下風干.一般需要15天左右,這樣臘腸就製作成功了!
臘腸的製作方法
主要原料 豬膀胱瘦肉、白糖、食鹽、精鹽、五香粉、味精等。
設備用具 缸。
製作方法 選擇新鮮的豬膀胱,剔出附著的筋條、血管、脂肪等。每10公斤肚皮用鹽1公斤,分兩次擦鹽。第一次用70%的鹽均勻地塗在肚皮內外,然後放缸中加蓋封嚴貯藏,8~10天後,用餘下的鹽進行第二次擦鹽,再入缸貯藏。腌制3個月後,從鹽中取出,再用少量干鹽揉搓腌制,裝入蒲包里晾掛,備用。
香肚內的肉餡配料:取豬瘦肉35公斤,肥肉15公斤,白砂糖2.5公斤,醬油0.5公斤,精鹽2公斤,酒1.5斤,五香粉200克,味精200克,硝酸鈉10克。將瘦肉切成細長條,肥肉切成小肉丁,再將糖、酒、鹽、硝酸鈉等調味品撒入肉中攪拌均勻,靜置約30分鍾,待各種配料充分混合後,將肉餡裝入肚內,一般每個肚皮可裝200~250克肉餡,裝好後用手捏住肚口,揉肚,再用竹簽刺肚皮,約10個眼左右,目的是將肚內空氣排出,再歪揉幾下,使肉餡與肚皮粘合,用繩扎緊肚口,掛在通風良好有陽光的地方晾曬,在溫度16℃以下時曬2~3天即可。用剪刀剪去扎口的長頭部分,放入通風、乾燥的庫房裡掛放發酵,約40天為成品。再刷掉肚外發酵的黴菌,把麻油均勻地抹在肚外。吃時,用清水洗刷,放鍋里加熱煮沸1小時,冷卻後、即可食用。
成品肉質緊密,紅白分明,吃時有甜味。
工藝流程 選肚→擦鹽→鹽腌→晾掛→裝餡→歪揉→扎口→晾曬→入庫發酵→抹油→成品。
蒜香香腸的做法
材料: 台灣肉腸(雙匯、育青兩個牌子的味道好)4根,乳酪片1片,紫皮大蒜1頭。 炸油500克(實耗約50克),炸粉適量,胡椒粉少許。
做法: 肉腸對半切開成2個半圓截面的長條,乳酪片切成4片。大蒜搗成蒜泥。
炸粉按說明書調成漿糊,加入蒜泥拌勻。乳酪片夾入肉腸,用牙簽固定。炒鍋加油燒至7成熱,肉腸裹上蒜泥炸糊,下油鍋炸至表面金黃即可撈出,均勻撒上胡椒粉即可。
臘腸的做法
原料:豬肉10斤,瘦肉與肥肉的比例是9:1,因為瘦肉風干後收縮比肥肉厲害,所以一點點肥肉就足夠了。
精鹽:110克,白酒:350毫升,白糖:300克,鮮薑末:100克,陳皮粉(桔子皮粉):25克,味精:50克,辣椒粉:25克(一般辣度,喜歡吃辣的可以酌加,不過,也不要加太多了),麻椒粉(絕非花椒粉):25克(同樣的,一般麻度,好這個口味也可以酌加)。
做法:瘦肉切蠶豆粒大小的塊,肥肉切花生米大小的塊,這是因為肥肉的總量比較少、而且風干後體積不會縮小很多,最好能保證每節腸里都有一定的肥肉,這樣做出的臘腸就不至於太材,切肉是一個很累人的活。切好後,放在一個大盆里,然後把上述配料放在一個大碗里,先在碗肉攪均再倒進盛肉的盆里,這樣做的目的是因為粉末狀的調料比較多,如果直接放肉里容易結小塊,這樣味道就不一致了。放好調料後,要多攪拌一會兒比較好。
下一步就是灌制,可以用漏斗,用礦泉水瓶也是可以的,就找了一個瓶子,剪掉了一半,倒立過來就是一個很好用的漏斗的代替品(而且比漏斗還好用),將洗好的腸衣一點一點全部套在瓶口,用筷子把肉料放進去,找一個比礦泉水瓶的直徑略細的杯子,拿一個食品袋將杯子套好,用瓶底壓進礦泉水瓶漏斗里,這樣就象一個注射器一樣,肉料很容易地灌進腸衣里,這時最好兩個人一起配合,一個壓,另一個用手將腸衣里的肉擠緊、壓實,到適當的長度,用棉線打個結就行了。做好的臘腸就針在有空氣的地方適當扎孔把空氣排掉。
做好的臘腸吊在陰涼通風處,一個星期就可以吃了,蒸和煮都可以,如果想要更硬一些就多涼兩天,如果家裡有老年人就不要把臘腸風雨得太厲害,儲存在冰箱冷凍室就可以。
還有一些注意事項:
1、鮮姜去皮切成末就行,如果擦成末的話,就會有很長的姜的纖維出現,如果用乾薑粉,就要減少用量。
2、陳皮粉:用晾乾的桔子皮磨細就行。
3、辣椒粉:如果想吃特別辣的,就在辣椒粉的基礎上再加些干辣椒絲,先用開水將辣椒絲充分泡開,控凈水再加進去,這樣成品就會特別辣!
廣味臘腸
材料:五斤上肉,一斤豬粉腸(粉腸是裝碎肉的)
方法:先把三七開(三分肥肉,七分瘦肉)的豬肉竊成碎 片很小塊的肉粒,加入佐料拌均勻,放三小時。用漏斗把肉粒(加半碗涼開水)放進沖洗干凈的豬粉腸。分小段紮好。然後放進60度左右的溫開水半分鍾,撈起。用小針多處扎腸,把氣體放了,也便於涼曬。
因為是第一次家庭製作廣味臘腸,所以請教鄰家。鄰居給了佐料的配方:
三七開(三分肥肉,七分瘦肉)的豬肉五斤;
鹽一兩半;
白糖四兩八錢;
生抽二兩;
米酒或汾酒一兩半。
四川臘腸
配 料:鮮豬肉、加碘食鹽、花椒粉、辣椒粉等(配料簡單,特定比例,絕不含防腐劑)
貯存方法:存放於室溫20度以下乾燥陰涼處,可以放在通風處,冰箱冷藏更佳。
一、製作方法
香腸的主要原料:豬肉(肥瘦比例有:3比7)為農家自喂養的瘦肉型豬的後臀肉(土豬肉,決不喂飼料,激素類食品的豬豬)。
輔料為辣椒面、花椒粉、優質白酒、 白糖、精鹽、腸衣等。
豬肉切片,按一定比例把輔料放如攪勻,碼味腌制2-3小時,洗凈的腸衣備用,放入腌制好的肉,裝肉要裝的飽滿緊湊,裝滿後每隔20厘米 左右再用線繩栓,最後用竹簽在腸的外部等距離的扎眼,放掉腸內的空氣。香腸放置在通風的地方晾2-3天,晾去多餘水份。
備好鋸末面,將柏樹忮點燃,用鋸末面壓熄,最後將香腸掛在事先做好的一個支架上在密封環境內熏制。時間大概為一天。
二、食用方法
也可以根據食用習慣加入佐料蒸、炒、烤即可。
原汁原味:將香腸用淘米水泡一下洗凈後蒸或者煮熟,待冷卻後斜切成片,不用放任何佐料,真正的原汁原味滿口溢香。讓你嘗了以後還想買,一定會成會你招待親朋好友、與人分享的美味!這種慢熏而成的臘味製品的味道最正宗,算是地道的土家臘味。 廣東臘腸製作方法
用料:瘦肉3500克,肥肉1500克,精鹽100克,白糖250克,生抽250克,山西汾酒150克,硝2克,清水750克。
製作方法:
腌制:製作這款臘腸,我們得分二個步驟,首先是將肥肉放入開水之中浸熟,拌上少量山西汾酒,埋入白糖之中(此法被稱作「冰肉」,原因是肥肉腌透煮熟後呈透明,有如冰塊而得名,且如此製法,可令肥肉不肥不膩),腌約1天後,用刀切成比黃豆稍大的肉粒;第二步是將瘦肉(最好是無皮豬肘肉)切成又好象黃豆大小的肉粒,調入精鹽、白糖、生抽、山西汾酒和硝拌勻,腌約至少8小時。
風臘:待以上兩種肉粒分別腌透後(如須令臘肉爽口,可將瘦肉先攪撻一番),放入同一鋼盆之中,加入清水,借用漏斗的幫忙將肉水壓入泡軟的腸衣之中,以九成飽滿務度,然後將兩端腸衣打結,用針耙在肉腸上密插,以利疏氣,再用麻繩每隔30厘米分為一段綁上,中段綁上水草,掛穿在竹桿上,先用炭火稍稍焙乾,再放入通風處晾曬7天左右,以肉腸身硬為度。
註:廣東東莞的「臘腸」同樣配製,區別在腸衣和分段的長短,有「東莞臘腸,又粗又短」之說。
H. 山東有一種黑色的很硬很鹹的肉腸,很好吃。麻煩大家告訴一聲叫什麼名了
叫香腸。 山東人冬天都做這個。 還有不同口味的, 話說各地都有這東西吧。 用豬肉 還有一些料。放在機器里就出來了